來自石油煤和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_第1頁
來自石油煤和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_第2頁
來自石油煤和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_第3頁
來自石油煤和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_第4頁
來自石油煤和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來自石油煤和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第1課時乙烯

如果把青桔子和熟蘋果放在同一個塑料袋里,系緊袋口,這樣一段時間后青桔子就可以變黃、成熟。

1、乙烯的主要用途一、乙烯(1)是石油化學工業中重要的基礎原料乙烯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⑵農業----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常用作果實催熟劑2、乙烯的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略輕難溶于水石蠟油的分解實驗

石蠟油:17個C以上的烷烴混合物①②碎瓷片:催化劑③加熱位置:碎瓷片④將生成氣體通人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⑤生成的氣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⑥驗純后點燃氣體酸性:增強氧化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在熾熱碎瓷片的作用下,石蠟油分解生成了與烷烴性質不同的烴。研究表明:石蠟油分解的產物是乙烯和烷烴結論:3、乙烯的分子式和結構結構式:

分子式:結構簡式:CH2=CH2C2H4電子式:CH2CH2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約為120°,平面型分子。空間構型四、乙烯的化學性質(1)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黒煙將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現象:紫色褪去(2)與酸性KMnO4的作用:1、氧化反應C2H4+3O2

2CO2+2H2O點燃1、能用酸性KMnO4溶液鑒別甲烷和乙烯嗎?2、能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嗎?注意:乙烯和酸性KMnO4反應生成了CO2,所以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不能用酸性KMnO4思考:四、乙烯的化學性質2、加成反應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作用CCHHHHBrHHCHCHBr+Br—Br1,2—二溴乙烷,無色液體現象:紅棕色褪去我是溴分子乙烯與溴反應實質乙烯溴分子1,2-二溴乙烷CH2=CH2+Br2CH2BrCH2Br反應實質:C=C斷開一個,2個Br分別直接與2個價鍵不飽和的C結合

有機物分子中的不飽和鍵(雙鍵或三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別的物質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加成反應CH2=CH2+H—H催化劑△CH2=CH2+H—Cl催化劑△CH2=CH2+H—OH催化劑△,P再如:CH3—CH3(乙烷)CH3—CH2Cl(氯乙烷)CH3CH2—OH(乙醇)工業上乙烯水化法制酒精的原理33..聚合反應

由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的反應。乙烯的性質3、實驗室制取氯乙烷,是采取CH3-CH3與Cl2取代反應好,還是采用CH2=CH2與HCl加成反應好?4、CH4中混有C2H4,欲除去C2H4得到CH4,最好依次通過哪一組試劑()A.澄清石灰水、濃硫酸

B.KMnO4酸性溶液、濃硫酸

C.Br2水、濃硫酸

D.濃硫酸、KMnO4酸性溶液C思考:當堂訓練:1、關于乙烯分子結構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乙烯分子里含有C=C雙鍵

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中C=C雙鍵的鍵長和乙烷分子中C-C單鍵的鍵長相等

D.乙烯分子里各共價鍵之間的夾角為120C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正確的是()

A.通入氯氣后進行光照

B.通入溴水

C.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點燃B3.可以用來鑒別甲烷和乙烯,還可以用來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硫酸的洗氣瓶

B.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氣瓶

C.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水的洗氣瓶

D.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氣瓶B4、能用于鑒別甲烷和乙烯的試劑是()

A.溴水

B.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C.苛性鈉溶液

D.四氯化碳溶液AB5、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氣反應

B.乙烯和氯氣反應

C.乙烯和氯化氫反應

D.乙烷和氯化氫反應C6、某烯烴和氫氣加成后的產物如圖:CH3—C—CH2—CH3CH3CH3①②③④⑤⑥思考:該烯烴的雙鍵在哪兩個碳原子之間只能是③④之間6.乙烯發生的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A.與氫氣反應生成乙烷

B.與水反應生成乙醇

C.與溴水反應使之退色

D.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7.下列關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較的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乙烯是不飽和烴,乙烷是飽和烴

B.乙烯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乙烷則不能

C.乙烯分子中碳碳雙鍵的鍵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單鍵的鍵能的兩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穩定

D.乙烯分子為“平面形”結構,乙烷分子為立體結構C10.下列關于乙烯的敘述正確的是()A.乙烯是組成最簡單的烯烴B.乙烯是無色無味的氣體C.乙烯能發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但不能發生氧化反應D.乙烯可發生氧化反應,但只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A《化妝品術語》起草情況匯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一、標準的立項和下達時間2006年衛生部政法司要求各標委會都要建立自己的術語標準。1ONE二、標準經費標準研制經費:3.8萬三、標準的立項意義術語標準有利于行業間技術交流、提高標準一致性、消除貿易誤差,作為標準體系中的基礎標準,術語標準在各個領域的標準體系中均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化妝品衛生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加快,所涉及的術語和定義的數量也在迅速增長,在此情形下,化妝品術語標準的制定就顯得尤為重要。四、標準的制訂原則1.合法性遵守《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中關于化妝品的定義。2.協調性直接引用或修改采用的方式,與相關標準中的術語和定義相協調。3.科學性對于沒有國標或定義不統一的術語,在定義時體現科學性的原則。4.實用性在標準體系中出現頻率較高,與行業聯系較緊密的術語優先選用。五、標準的起草經過

第一階段:資料搜集

搜集國內外相關法規、標準、文獻并對國外文獻如美國21CFR進行翻譯。第二階段:2007年末形成初稿

初稿內容包括一般術語、衛生化學術語、毒理學術語、微生物術語、產品術語、人體安全和功效評價術語,常用英文成份術語等7部分。第三階段:專家統稿1.2007年12月第一次專家統稿會(修訂情況:1.在結構上增加原料功能術語、相關國際組織和科研機構等內容;2.在內容上增加一般術語、產品術語的種類,將化妝品行業的新產品類別納入本標準;3.對于毒理學、衛生化學、微生物學術語進行修改;4.刪除與化妝品聯系不緊密、無存在必要的常用英文成分術語。2.2009年1月第二次專家統稿會會議意見:1.修改能引用國家標準的盡量引用國家標準;對存在歧義的個別用詞進行修改。2.刪除由于本標準中的“產品術語”一章和香化協會所制定的某個標準存在重復,因此刪除“產品術語”一章的內容;對“原料功能術語”的內容進行梳理,刪除了20余條內容。3.增加專家建議增加“化妝品限用物質”等若干項術語。第四階段:征求意見2009年2月面向全國公開征求意見。第五階段:征求意見的處理與形成送審稿。在征求意見的處理階段再次征求了相關專家的意見。六、標準的內容依據1.《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2.《化妝品衛生規范》;3.美國21CFR;4.相關領域國家標準如:GB5296.3-2008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GB/T14666-2003分析化學術語等;5.國內外化妝品的相關文獻,如《化妝品監督管理及安全性評價》等。七、標準的結構和主要內容(一)結構:1.范圍2.一般術語3.毒理學試驗方法術語4.衛生化學檢驗方法術語5.微生物檢驗方法術語6.人體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術語7.常用原料術語8.縮寫9.中英文索引(二)主要內容:1).一般術語39條涉及化妝品的基本定義、化妝品生產和監督管理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術語。2).毒理學試驗方法術語40條收錄了《化妝品衛生規范》中涉及的術語,以及在毒理學領域出現頻率較高、與化妝品毒理學試驗方法聯系較密切的術語。3).衛生化學檢驗方法術語22條收錄了化妝品的衛生化學檢驗方法中較常用的術語。

4).微生物檢驗方法術語6條收錄了《化妝品衛生規范》中所涉及的術語。5).人體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術語38條收錄了人體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的常用術語。6).常用原料術語55條收錄了常用原料術語,與《化妝品管理及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保持一致,并根據企業、專家的意見進行了適當修改。7).縮寫涉及國際機構縮寫以及化妝品毒理學、化學、人體安全性和功效評價等領域專業術語的縮寫34條。七、征求意見處理情況2009年2月20日,《化妝品術語》在全國公開范圍內公開征求意見,截止到2009年3月末共收到來自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共146條,分布情況如下:征求意見來源統計圖二一般術語三毒理學四化學五微生物六人體七原料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