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患及其預防_第1頁
食源性疾患及其預防_第2頁
食源性疾患及其預防_第3頁
食源性疾患及其預防_第4頁
食源性疾患及其預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源性疾患及其預防第一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我國“菜籃子”的化學安全性問題以農藥和獸藥殘留、環境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等的污染較為突出。蔬菜中農藥、重金屬和亞硝酸鹽分別超標31.1%、23.5%和12.1%,其中尤以有機磷農藥殘留最為突出。在每年上報的食物中毒死亡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使用了國家明令禁止生產和使用的甲胺磷、雙氟磷、氟乙酰胺、毒鼠強和克倫特羅(“瘦肉精”)等農、獸藥殘留引起的。據估計,人類腫瘤的85-90%為環境因素所致。通過食物鏈的富集,人類從食品中攝取了種類繁多且濃度高于環境濃度的有毒、有害物質。按美國毒物控制法登記的化學物質,大約有66,000種,且每年有300-700種新化合物引入經濟用途(包括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材料等食品加工中直接使用和農藥、獸藥、化肥、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我國食品的安全性問題

第二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化肥、農藥、獸藥、生長調節劑等農用化學品的大量使用,使用的農藥仍以殺蟲劑為主,占總用量的68%,其中有機磷殺蟲劑占整個殺蟲劑用量的70%以上;殺菌劑和除草劑占總用量的18.7%和12.5%,它們會造成食品污染,從而使蔬菜、糧食中農藥殘留超標。用于“催熟”水果等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可能具有雌激素樣活性,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后,會造成女性性早熟,男性性特征不明顯等人體身體發育不正常現象(稱為內分泌干擾效應)。造成我國食物污染的直接原因系源頭污染

第三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世界性的安全問題全世界每年有數十億人患食源性疾病工業化國家有1/3人口患食源性疾病每年導致數十億美圓經濟損失兒童、孕婦、體弱、老人和窮人WHO估計對中國食品工業出口的影響鹽酸克侖特羅–輸港活豬引起港人中毒獸藥–輸歐盟凍雞農殘–輸美、日、法蜂蜜氯丙醇–輸歐盟醬油第四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中國衛生部通報,2005年第二季度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報告67起,中毒2129人,死亡59人發展中國家

痢疾(食源或水源性):每年兩百萬人死于痢疾工業國家30%的人口患有痢疾每百萬有20人死于痢疾全世界40-60億例食源性痢疾(據WHO2002年統計數字)每年在美國7600萬食源性疾病325000住院治療5000死亡澳大利亞每天有11500人患食源性疾病第五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歐洲食源性疾病——弧菌病趨勢第六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食源性疾病凡是通過攝食進入人體的制病因素,使人體患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疾病,都稱為食源性疾患。急性中毒與感染急性并發癥食物過敏慢性危害(慢性疾患、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不確定性危害對人體的危害第一節概述第七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急性感染與中毒的定義感染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在人體內生長繁殖引起的一類病癥。中毒是由于攝入已受毒物(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一類病癥。毒物(素)的來源包括某些細菌產生的毒素、有毒化學物質和某些動植物或真菌天然含有的毒素等。其發病機理是:(1)細菌、病毒或寄生蟲侵入腸粘膜或其它組織、繁殖并直接引起周圍組織的損害;(2)細菌和某些病毒侵入腸道繁殖,釋放毒素,損害周圍組織或干擾正常器官或組織的功能。第八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急性感染與中毒分類急性感染急性中毒細菌性感染(感染型食物中毒)病毒性感染(食源性病毒性感染)寄生蟲感染(食源性寄生蟲感染)細菌毒素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化學性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動物毒素中毒(動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毒素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第九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發生急性并發癥的估計雖然發生嚴重并發癥的可能性還不十分清楚,但據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估計,大約有2-3%的食源性疾病病人可以導致繼發性慢性疾病。如大腸埃希氏菌O157:H7可以引起嬰幼兒腎功能衰竭;沙門氏菌可以導致變應性關節炎(reactivearthritis)和嚴重感染;李斯特菌可以引起腦(脊)膜炎(meningitis)和死胎;空腸彎曲菌可能是并發急性感染性多神經炎(Guillain-Barresyndrome)的最主要的誘因三、食物過敏除了食物中毒外,某些含有過敏源的食物還可以引起食物過敏。大多數情況下,食物過敏只是引起一些輕型癥狀。但對某些食物有高度敏感的人可以有致命的危險。高敏體質的人即使暴露少許過敏食物,也可以引起過敏反應。癥狀包括血管水腫、蕁麻疹、濕疹、紅斑、鼻炎、打噴嚏、氣喘和各種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第十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慢性危害蓄積性毒性:如多氯聯苯污染所致米糠油中毒事件、鎘污染引起的痛痛病等;免疫毒性:影響機體免疫系統,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或使機體抵抗力降低;

遺傳毒性:包括生殖毒性、胚胎毒性、繁殖毒性以及致畸性影響等;

行為毒性:指對正常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帶來的損害性改變;

致癌作用:指一些致癌因子作用于正常細胞,并使其轉化為腫瘤細胞的過程。第十一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節食物中毒概述一、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系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做食品攝入后出現的非傳染性(不屬于傳染病)急性、亞急性疾病。二、食物中毒的特征1.潛伏期短,一般數分鐘到數小時,爆發流行;2.病人臨床表現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腸道炎癥為主;3.發病的范圍有限,發病與食入某種食物有關;4.人與人之間不傳染;5.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區域性。第十二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食物中毒的分類感染性食物中毒毒素性食物中毒2.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3.化學性食物中毒4.真菌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動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1.細菌性食物中毒第十三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食物中毒發生的原因①原料選擇不嚴格;②食品在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過程中不注意衛生;③食品儲藏不當;如馬鈴薯發芽,糧食霉變及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增高④加工烹調不當;如加熱不徹底⑤食品從業人員本身帶菌,衛生習慣不好;⑥有毒化學物質混入食物并達到中毒劑量。第十四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分類分類病原菌感染型沙門氏菌,大腸桿菌O157:H7李斯特菌,產氣莢膜梭菌空腸彎曲菌/結腸彎曲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毒素型肉毒梭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孢桿菌第十五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腸胃性食物中毒①沙門氏菌在食品中繁殖后,并不影響食品的色、香、味。病原:

引起食物中毒常見菌株:鼠傷寒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可產生腸毒素)流行病學特點:

A.多見于夏秋季,患病類型不完全一致

B.中毒食品:中毒食品主要是肉類食品,也可由魚蝦,家禽,蛋類奶類引起肉類食品中沙門氏菌來源:生前感染,宰后污染

C.發病率及影響因素活菌數量、菌型及個體易感性第十六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中毒機制污染食物

消化道

腸道淋巴組織小腸粘膜繁殖

腸系膜淋巴結

血液網狀內皮系統炎癥

內毒素

菌血癥發熱腹瀉臨床表現:

多為急性胃腸炎型:潛伏期12~24小時,突然惡心,頭暈、頭痛、寒戰、冷汗、全身無力,嘔吐,腹痛,腹瀉(黃色或黃綠色水樣便為主),發熱,重者有寒戰,驚厥,抽搐與昏迷,病程3~7天,痊后良好。其他類型:類霍亂型,類傷寒型,類感冒型,敗血癥型。第十七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②副溶血性弧菌(嗜鹽菌)

中毒的食物主要是水產品,肉類,咸菜及涼菜也能受到污染

對低溫及高濃度的NaCI抵抗力強。品種檢出率(%)帶魚海蟄烏賊大黃魚對蝦41.2-95.494.117.5-93.015.0-45.043.3副溶血型弧菌污染海產品病原:副溶血性弧菌

A.嗜鹽,3.5%的含鹽培養基上生長良好。

B.對酸敏感,普通食醋中5分鐘可殺死。

C.對熱抵抗力較弱(90度1分鐘可殺滅)。

D.溶血,致病性與溶血能力平行。

E.可產生耐熱的溶血毒素,毒素除溶血第十八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中毒機制:與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相同;所產耐熱性溶血毒素可引起腸炎,但不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臨床表現:潛伏期11~18小時,最短4~6小時,上腹部陣發性絞痛,腹瀉,典型有洗肉水樣血水便,無里急后重,有發熱,37.7—39.5℃,病程一般1~3天,痊后良好。③大腸桿菌

有些菌株產生腸毒素,不同的血清類型如O157:H7少數菌株引起腸道感染,稱為致病性大腸埃希菌。引起腸道感染包括旅行者腹瀉、嬰兒腹瀉、出血性結腸炎等。其中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流行特點:中毒多發生在3-9月中毒食品:動物性食品畜禽肉、蛋、生牛奶和奶制品、鮮榨果汁及蔬菜。第十九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④變形桿菌

主要污染動物性食品,尤其水產品較多。⑤葡萄球菌

主要污染肉制品、剩飯、奶及奶制品。

耐高溫,煮沸30分鐘還具有制病性。⑥產氣夾膜桿菌

耐熱,分別很廣,分泌強烈的外毒素。第二十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神經性食物中毒(肉毒毒素)產生神經毒素,死亡率高毒素強,無色,無味,不易被察覺生物武器肉毒桿菌素除皺美容利用的就是它可以阻斷神經和肌肉之間信息傳導的功效。和化學剝皮、膠原注射等手術相比,肉毒桿菌毒素去皺確實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去皺技術,它有損傷小、無創傷、不影響工作、見效快的優點,只需要在皺紋處注射一針肉毒素,3到14天后皺紋就會逐漸展平。肉毒桿菌毒素是由于麻痹了肌肉使得肌肉沒有跳動能力而消除了皺紋,所以偶爾會產生頭痛、過敏、復視、表情不自然的不良反應。注射一次肉毒素的有效時間是4個月到半年,要想長期有效,每年需要注射3到4次。病原:肉毒梭狀芽孢桿菌,G+厭氧桿菌,芽孢抵抗力強。生長產毒適宜溫度為18—30℃。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節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一、有毒動物食物中毒河豚毒素魚類組胺中毒有毒貝類部分魚貝類含有的海洋生物毒素魚貝類分布器官生物毒素河豚卵巢、肝臟、血液、腸道河豚毒素濾食性貝類消化腺、性腺麻痹性貝類毒素(PSP)腹瀉性貝類毒素(DSP)神經性貝類毒素(NSP)失憶性貝類毒素(ASP)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河豚魚中毒的臨床表現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樞神經麻痹。潛伏期短。典型癥狀是口唇和肢端知覺麻痹。重癥患者瞳孔與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發展到全身麻痹、癱瘓。嚴重者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河豚魚,又稱雞泡魚,是一種味道鮮美但含劇毒素的魚類。主要產在日本、東南亞及我國沿海、長江下游一帶。有上百個品種,但許多品種含毒性極強的神經素,稱河豚毒素(TTX),在魚卵、卵巢和肝臟中含量最高,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魚死后內臟毒素可滲入肌肉。為每年春、夏季(2-5月),此時毒力最強。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魚膽中毒

草魚、青魚、鰱魚、鳙魚(胖頭魚)和鯉魚等魚類的魚膽有毒。中毒發生機理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膽汁毒素可引起腦、心、肝、腎等臟器的損害。潛伏期較短一般在14小時之內,短的半小時左右。多數患者有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腹瀉、稀水便或糊狀大便。由于腹痛、嘔吐劇烈。部分患者有頭痛、低熱、嗜睡、四肢發麻、眼球震顫、嚴重時可發生抽搐,甚至昏迷。肝臟、腎臟受損。嚴重中毒者可發生急性溶血。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貝類中毒

某些無毒可供食用的貝類如貽貝、蛤類、螺類、牡蠣等,在攝取了有毒藻類后,就被毒化。因毒素在貝類體內呈結合狀態,故貝體本身并不中毒,也無生態和外形上的變化。但是,當人們食用這種貝類后,毒素迅速被釋放,就會發生麻痹性神經癥狀。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中毒特點為神經麻痹,故稱麻痹性貝類中毒。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病,唇、舌麻木,肢端麻痹,頭暈惡心,胸悶乏力等,部分病人伴有低燒,重癥者則昏迷,呼吸困難,最后因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亡。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組胺中毒致病因素

組胺是蛋白質分解產物,青皮紅肉色肌肉中含血紅蛋白較多,因此,組氨酸含量高,當受到富含組氨酸脫羧酶的細菌的污染,于適宜條件下,則可被分解出大量組胺。如果食用了含大量組胺的魚肉,就會產生過敏性(或稱類過敏)中毒。

中毒特點

特點是發病快、癥狀輕、恢復快。一般食用不新鮮青皮紅肉的魚,如:鮐魚、青魚、秋刀魚、鰹魚、魚參、沙丁魚、竹莢魚、金槍魚等后,數分鐘至2小時左右,即可出現中毒癥狀。臨床上表現為皮膚潮紅,特別是臉面部和上半身,如酒醉樣。患者有頭暈、心悸、胸悶、血壓下降等。有時可出現蕁麻疹者,個別患者出現哮喘。一般體溫正常,患者于l一2日內恢復,預后良好。

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有毒植物食物中毒毒蕈

有毒蘑菇,毒性強,有多種毒素。發芽馬鈴薯

龍葵素(甙)四季豆

兩種有毒物質皂甙和豆素(植物血球凝集素)豆漿

胰蛋白酶抑制劑植物血球凝集素新鮮黃花菜

秋水仙堿進入人體被氧化成二秋水仙堿,有劇毒苦杏仁

含氰甙類植物,攝入人體會產生氰氫酸,有劇毒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季豆引起食物中毒

四季豆又稱扁豆、云豆等,其豆莢含皂素,對消化道有強烈刺激性,豆粒中含血細胞凝集素,具有血細胞凝集作用。當四季豆未煮熟煮透時,紅細胞凝集素也未滅活,進食后即出現以胃腸道癥狀為主的中毒表現。潛伏期短,多數為2~4小時。消化系統:主要表現為急性胃腸炎癥狀,上腹部不適或胃部燒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