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歷史模擬試題2_第1頁
2019中考歷史模擬試題2_第2頁
2019中考歷史模擬試題2_第3頁
2019中考歷史模擬試題2_第4頁
2019中考歷史模擬試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一九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二)歷史試題一、選擇題:共20小題,共計20分。每小題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TOC\o"1-5"\h\z.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是學習歷史的必備能力之一。春秋時期楚莊王“問鼎中原”,反映了( )A.廢除了貴族特權 B.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C.分封制遭到破壞 D.打破了尊卑貴賤的等級秩序.秦朝實行“連坐”:一人犯法,罪及三族(父、母、妻),一家犯法,鄰里要牽連受罪。這說明秦朝( )A.賦稅沉重 B.刑罰殘酷 C.偷盜猖獗 D.徭役繁重.“孝文仁孝……興禮樂,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禮樂制度),始有可觀。帝惡其國俗鄙陋,乃遷都洛陽,改國姓為元氏,禁胡語胡服……”材料描述的事件( )A.使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B.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C.促進了北方民族大交融D.推動了江南地區的開發.“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一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政治經濟制度,努力發展生產,國家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恢復發展。”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司馬炎B.隋文帝 C.隋煬帝 D.唐太宗.《元史》卷二零五桑哥傳記:“桑哥又以總制院所統西蕃諸宣慰司,軍民財谷,事體甚重,宜有以崇異之,奏改為宣政院。”材料中的“西蕃”指如今的( )A.江西 B.西藏 C.新疆D.云南.明清隆盛時期的綜合國力比起歷代王朝明顯提高,清前期的康乾盛世在傳統農耕文明軌道上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特點的是( )A.紙幣成為主要流通貨幣B.南北方出現一批棉紡織業基地C.工商業市鎮蓬勃發展D.區域性商人群體形成.有人說《天朝田畝制度》實際是和諧社會公平的經濟制度;也有說《天朝田畝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一個科學政治綱領。下列關于《天朝田畝制度》的認識,正確是①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經濟基礎上②它與我國正在建立的和諧社會有著本質的區別

③它反映了農民階級的生活理想④只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它就會變為現實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下面漫畫所反映的局面出現的背景是( )A.鴉片戰爭的爆發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馬關條約》的簽訂D.《辛丑條約》的簽訂.《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中說:“中國近代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從孫中山開始的。孫中山革命活動的開始標志著一種新的社會力量登上了中國政治舞臺。”下列孫中山參與的有①成立興中會②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③創辦黃埔軍校④參加領導黃花崗起義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胡適認為:“五四運動”是一場不幸的政治干擾,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一個政治運動,使得中國人的“文藝復興”半途而廢。對此解釋最恰當的是( )A.五四運動遭到了北洋軍閥鎮壓B.五四運動喚醒了中國社會各階層C.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D.五四運動體現了愛國奉獻的精神1938年春,日軍進犯徐州(如圖所示)。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截斷日軍補給,日軍被殲滅一萬多人,南京失守后的士氣為之重振。這次戰役是( )A.平型關大捷 B.臺兒莊戰役C.百團大戰 D.淮海戰役解放區流傳著一首歌謠:最后一瓢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塊布拿去縫軍裝,最后一個娃送去上戰場,最后一床被蓋在擔架上。這首歌謠反映了解放戰爭獲勝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軍作戰勇敢 B.國民黨軍戰斗力低下C.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D.解放軍作戰方針正確2018年6月22日,C919大型客機同時在上海和西安兩地開展試飛,這是我國工業領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國“一五”計劃期間取得的工業成就是( )

A.大慶油田建成投產 B.制造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C.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D.“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1979年1月1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出現了一位中國老人的畫像(如圖所示),其標題為“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鄧小平入選《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他()A.開始領導中國的改革開放B.解決了“文化大革命”中的遺留問題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15.下圖是1982年9月鄧小平在北京接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的一張照片,請你選擇最恰當的語句為會談中的鄧小平配音()“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學者認為:“亞歷山大在所征服地區興建了許多城堡,有些逐漸發展成經濟文化中心,使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由此推斷,該TOC\o"1-5"\h\z學者認為亞歷山大帝國的征服( )A.毀滅了東西方文化 B.促使東方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希臘文明走向衰落 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如圖是對1801-1911年英國城市化進程的統計,圖中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紡織工人數量增加B.對外加強殖民掠奪C.兩次工業革命推動D.“電氣時代”到來.有學者認為,世界近代史上所有的大國都試圖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們總是為世界秩序出謀劃策。一戰后各大國為世界秩序“出謀劃策”不包括( )A.簽訂《凡爾賽條約》A.簽訂《凡爾賽條約》B.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C.簽署《九國公約》 D.瓜分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下面關于兩次世界大戰的史實,搭配不正確的()A.薩拉熱窩事件一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B.日軍偷襲珍珠港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C.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一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D.攻占柏林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結束.下圖是世界歷史上某一時期發展線索示意圖,其中“1955年格局形成”指的是( )A.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B.兩極格局C.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D.世界多極化格局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2015年夏,香港推出“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大型漢代文物展,讓觀眾近距離欣賞160組珍貴文物……充分展示了漢代的強大。漢代是我國大一統的鞏固時期,而秦朝才是我國大一統的建立時期,唐朝詩人李白曾寫詩稱頌:“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摘編自鳳凰網和《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教材⑴材料一中李白贊頌了秦始皇的哪一歷史功績?為鞏固大一統,漢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材料二唐朝長安宏偉富麗,街道整齊,樹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萬,還云集著邊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唐朝的繁榮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澤被東西。唐都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大都市,是周邊國家向往的圣地。——摘編自《百度文庫》⑵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盛”的主要原因。列舉一個唐文化“澤被東西”的事例。(3分)材料三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出現了盛世景象,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實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個空前廣大而且穩定的大一統帝國。——摘編自侯楊方《盛世啟示錄》⑶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康雍乾時期出現盛世景象的原因。舉三例說明這一時期為了鞏固這樣“一個空前廣大而且穩定的大一統帝國”做出的努力。(5分).近代中國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探索救國之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一批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但洋務官僚們沒有意識到,他們不自覺地走向自己預期目的的反面。 ——摘選自《洋務運動史》(1)材料一中洋務官僚們的預期目的是什么?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這場運動客觀上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材料二甲午中日戰爭失敗之后,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只引進外國的器物,無法挽救民族危機,開始探索制度的變革。中華民國建立后,一批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清醒地認識到,要從根本上改造中國,首先必須使國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個根本的轉變。他們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進攻,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⑵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回答,先進的中國人為實現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夢想進行了哪些探索?(2分)材料三陳獨秀在《青年雜志》的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他還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為新文學形式做出初步設想。——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⑶依據材料三,歸納新文化運動的內容。(2分)材料四1917年至1922年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盛極一時,據統計,在《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報紙雜志上,發表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達到237篇,其中五四運動以后發表的為223篇,同時,在陳獨秀主持下,《新青年》在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兩年,共刊登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為137篇,成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青年之良師益友”。——何毅《從目錄看〈新青年〉的轉變》(4)依據材料四,回答1917年以后,新文化運動增加了什么新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促使新內容增加的國際因素是什么。(2分)材料五陳獨秀認為:“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斷不可調和遷就的……若是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同情的話來搗亂。”⑸依據材料五,概括陳獨秀觀點。近代以來中國與西方思想宣傳方面有哪些共同內容?(2分).世界歷史的發展波瀾壯闊,大國崛起之路是其中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61年3月,林肯在就任總統時說:“任何一個州都不能只憑自己的動議就合法地脫離聯邦:凡為此目的而做出的決議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無效的,任何一個州或幾個州反對合眾國當局的暴力行動都應根據情況視為叛亂……根據憲法和法律,聯邦是不容分裂的。”⑴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林肯政治主張的核心是什么。舉例他采取的主要措施?(2分)材料二一個農奴的反應:3月5日,一個偉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閱讀這份珍貴法案時,我無法表達自己的喜悅。……我懷著尊敬和感激注視亞歷山大二世的畫像……我無法待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們在這里或那里大聲讀著聲明。我不斷聽到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詞匯。——摘編自《全球視野下的西方文明史》⑵材料二中的“解放宣言”頒布于俄國的哪一歷史事件中?為什么農奴對這份宣言懷有“喜悅”的心情?這一事件對俄國的崛起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分)材料三日本明治維新期間,改革領軍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國之強弱,決定于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則系于物產之多寡,而物產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⑶據材料三指出,決定“國之強弱”的根本是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明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