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傳染病和寄生蟲病_第1頁
預防傳染病和寄生蟲病_第2頁
預防傳染病和寄生蟲病_第3頁
預防傳染病和寄生蟲病_第4頁
預防傳染病和寄生蟲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防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第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傳染病的流行1918年全球爆發流感,死亡人數達2000萬,其中美國死亡50萬,比因戰爭死亡的人數還要多。1348年,歐洲出現了鼠疫大爆發,短短5年間,歐洲人口減少了近1/2。第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SARS第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911之后的炭疽危機2001年10/2-11/20日,美國22例生物恐怖有關炭疽病,11例是吸入性,5人死亡第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新聞圖片

以及最近困擾我們的H7N9禽流感!第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人類歷史上還有不少重要的傳染病如結核病(在1949年以前的中國,占各種死因的首位)、瘧疾(甲古文中有記載)、傷寒(20世紀30年代以前,在世界各國廣泛流行)、流行性腦膜炎(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流行)、白喉(1583~1618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流行)、細菌性痢疾(公元前4世紀,希波克拉底已認識此病)、炭疽(抗生素出現之前死亡率在20%~30%)、麻疹(嬰幼兒常見的病毒性急性傳染病)、斑疹傷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稱為“戰爭瘟疫”)等。第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節基礎知識一、有關免疫的基礎知識1、“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生理性保護反應,其主要作用是識別和排除進入人體內的抗原性異物,以維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和穩定。

第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免疫系統的組成

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細胞和免疫分子三個部分。(1)免疫器官

①胸腺②脾臟

③淋巴結及其他淋巴組織

(2)免疫活性細胞

①T淋巴細胞

②B淋巴細胞

(3)免疫分子

IgG是最主要的抗體第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免疫系統的功能:防御感染:指機體通過免疫系統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即免疫系統具有抵抗傳染病的能力;自身穩定:指機體及時清除已損傷或衰老的細胞,以維持體內生理平衡;免疫監視:指機體某些免疫細胞能識別和清除體內基因突變產生的異常細胞,以防發展成腫瘤。第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二)免疫作用的種類

主要有非特異性免疫(先天免疫)、特異性免疫兩種。(1)非特異性免疫(2)特異性免疫

第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免疫作用的種類(1)非特異性免疫(先天免疫)

皮膚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細胞和體液的防御作用血腦屏障作用(2)特異性免疫

自動免疫:持續時間久,可能為終身被動免疫:持續時間段,為一時性第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計劃免疫1.預防接種(1)預防接種用生物制品種類①自動免疫制劑有菌苗、疫苗和類毒素等。疫苗:能使人體產生免疫力的一切病原微生物制品,統稱疫苗。但詳細分類,疫苗是指由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菌苗是由細菌制成的生物制品;由細菌外毒素經過減毒而制成的生物制品叫類毒素。第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②被動免疫制劑有丙種球蛋白和免疫血清。

被動免疫制劑注射后,人體可立即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但持續時間僅3—4周。另外,免疫血清(如狂犬病抗病毒血清)多來自動物的血清,對人體是異種蛋白,用前須先作皮試。第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預防接種的程序

(1)基礎免疫:(2)加強免疫:第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1)基礎免疫:一般6個月以上的乳兒從母體獲得的抗體已逐漸消失,容易感染疾病。為了達到保護的目的,選擇幾種對小兒威脅較大的傳染病疫苗,在短期內接種到小兒體內,使他們獲得對這些傳染病的免疫力,并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礎,這種初次接種叫基礎免疫。第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由于疫苗種類不同,完成基礎免疫所接種的次數也有所區別,一般,活疫(菌)苗,因免疫效果好,只需接種一次就可達到基礎免疫的效果。死疫(菌)苗,因免疫效果較差,必須接種幾次才能達到基礎免疫的效果。第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2)加強免疫:

經基礎免疫后,體內獲得相當的免疫力,經一段時間后,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若重復接種一次,就可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鞏固免疫效果,這種復種稱為加強免疫。第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預防接種證

我國于199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二章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適齡兒童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受預防接種。適齡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及時向醫療保健機構申請辦理預防接種證。幼托機構、學校在辦理入托、入學手續時,應當查檢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應當及時補種。”第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種四苗防六病”第十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下列疾病哪些是傳染病?哪些是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冠心病、齲齒、癌癥灰指甲、肺結核、近視眼、艾滋病。傳染病:流行性感冒、灰指甲、肺結核、艾滋病非傳染病:冠心病、齲齒、近視眼、癌癥第二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有關傳染病的基礎知識(一)傳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體

2.有傳染性

3.有免疫性

4.病程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性。

傳染病的致病因素是有生命的病原體,它在人體內所引起的疾病與其他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有本質的區別。第二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傳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體傳染病是由病原體所引起的一類疾病。病原體:在人體外環境中,有一些能侵襲人體的微生物。

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等。各種傳染病都有其特異的病原體,如麻疹的病原體是麻疹病毒,結核病的病原體是結核桿菌。

2.有傳染性

病原體經一定的途徑進入易感者體內,引起傳染病的發生。所有傳染病都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第二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有免疫性傳染病痊愈后,人體對該傳染病產生不感受性,稱為免疫。人體的免疫狀態因病而異,個體之間也有差別。4病程發展有一定規律性(1)潛伏期★:自病原體侵入人體,至出現癥狀的這段時間。(2)前驅期(3)癥狀明顯期(4)恢復期第二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資料分析1、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傳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當流感患者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會從鼻咽部噴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飛沫懸浮于空氣中,周圍的人吸入了這種帶有病毒的空氣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觸過流感患者或者使用被流感患者用過的食具、被服等的人,都可能傳上流感,與青壯年相比,老人、小孩更容易患流感。2、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開,否則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飯館的餐具要嚴格消毒,否則容易使顧客染上肝炎、流感、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第二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這兩種疾病在流行過程中經過了哪些環節?是怎樣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的?問題參考答案:流感:流感流行經過了流感患者、空氣飛沫、和抵抗力差的人三個環節。肝炎:肝炎流行經過了肝炎患者、餐具等途徑和容易感染的健康人群。第二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者第二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流感患者(攜帶流感病毒)咳嗽飛沫懸浮于空氣中散播健康人打噴嚏傳播途徑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示意圖第二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

1.傳染源

傳染源是指體被病原體感染的人或動物。病人是重要傳染源

病原攜帶者:某人患傳染病后,癥狀已經消失,但仍然排出病原體受感染的動物第二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2傳染途徑

空氣飛沫傳播食物傳播水源傳播土壤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蟲媒傳播直接接觸傳播

醫源傳播母嬰傳播第二十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3.易感者

指體內缺乏對某種傳染疾病的免疫力,或者免疫力較弱,病原體侵入后可能發病的人。人群中對某種傳染病的易感者多,則容易發生該傳染病的流行。

第三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傳染病的預防★

1.“三早”: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2.切斷傳播途徑隔離病人消毒排泄物徹底治療

3.保護易感兒——預防接種第三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經診斷某人得了某種傳染病,醫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1)給病人吃藥打針進行治療;(

)(2)對病人的用具進行消毒;()(3)不讓病人家屬外出,也不讓外人探望;()(4)給附近的居民進行預防注射;()請你指出這些措施各屬哪一項?

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D、A和CABDC第三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為什么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答: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帕捂住口鼻,可以避免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散布于空氣中,保護周圍的人不受傳染而患流感。2、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答:老人和小孩體質差,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討論:第三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傳染病的預防措施(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4)傳染病的預防措施(5)傳染病的預防措施(6)第三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災后防疫第三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下列疾病屬于傳染病的是()A近視B肝炎C貧血D齲齒B2、水災過后要防止瘟疫爆發,注意飲食衛生顯得格外重要,這是為了()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D獲得免疫B第三十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進行預防接種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A控制傳染源B控制傳播媒介C保護易感人群D切斷傳播途徑C4、下列途徑不會造成愛滋病傳播的是()A不正當的性行為B注射毒品C母嬰傳播D握手D第四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嬰幼兒常見傳染病(一)病毒性急性出疹性傳染病

1.麻疹★

病因及傳染途徑病毒引起,飛沫傳染癥狀病初:發燒、咳嗽、流鼻涕發燒后2-3天,口腔黏膜改變發燒后3-4天,出現皮疹皮疹持續3-4天,疹子出齊后開始消退,體溫漸恢復正常。第二節嬰幼兒常見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第四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護理空氣新鮮,濕潤,避免讓風直吹病兒注意眼部衛生注意鼻腔、口腔清潔飲食富于營養而容易消化出疹發燒應采取降低體溫的措施注意有無并發癥進入病兒所在居室要戴口罩第四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2.風疹★

病因及傳染途徑: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較小。癥狀病初可有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癥狀,體溫多低燒。發熱當日或次日就出現皮疹。皮疹很快布滿全身,但手心、腳心一般沒有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護理

發熱時臥床休息,多喝開水。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孕婦勿護理風疹病人,以免感染風疹,致胎兒畸形。

第四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幼兒急疹★

病因及傳染途徑幼兒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不強,多發生在6個月—1歲半的小兒.

癥狀起病突然,體溫可達39℃—41℃,食欲差,但精神尚好。高熱3—4天后體溫驟然下降。在體溫下降時出現皮疹,1—2日皮疹完全退凈。護理高熱期間多喝水,適當服退熱藥降溫,以免因高熱而驚厥。

第四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水痘病因及傳染途徑: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水痘的傳染性很強,以6個月—3歲的小兒發病率最高。多發生于冬春季。癥狀:病初1—2天有低熱,以后出皮疹。皮疹先見于頭皮、面部,漸延及軀干、四肢。最初皮疹是紅色小點,一天左右變為水皰,3—4天后水皰干縮,結成痂皮。干痂脫落后,皮膚不留疤痕。在得病的一周之內,由于新的皮疹陸續出現,而陳舊的皮疹已經結痂,在病人皮膚上可同時見到紅色小點、水皰、結痂三種類型的皮疹。出皮疹期間皮膚瘙癢。第四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護理發燒時候要臥床休息可用爐甘石洗劑止癢避免抓破皮膚引起感染勤洗內衣和床單隔離到全部皮疹結痂第四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二)其他病毒性傳染病

1.流行性感冒病因及傳染途徑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癥狀高燒、寒戰、頭痛等胃腸道癥狀、肺炎癥狀、精神癥狀、中耳炎等護理高燒臥床休息,多喝水選用合適藥物采用物理降溫護理者戴口罩、洗手第四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流行性腮腺炎★病因及傳染途徑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病人腮腺腫大期間,唾液中有病毒,可經飛沫傳染。癥狀起病急,可有發熱、畏寒、頭痛、食欲不振等癥狀1-2天后腮腺腫大,腫大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楚,有輕度壓痛。張口或咀嚼時感到腮腺部位脹痛,尤以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時疼痛加劇4-5天腮腫消退

第四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護理注意口腔清潔,用鹽水漱口腮腺腫痛,可用濕毛巾做冷敷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避免吃酸應用中藥治療第四十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流行性乙型腦炎病因及傳染途徑

由乙腦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通過蚊蟲傳播,流行于夏秋季。癥狀起病急:發熱、頭痛、噴射性嘔吐、嗜睡2-3天后,體溫可達40℃以上,抽風昏迷留下后遺癥預防接種疫苗搞好環境衛生第五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傳染性肝炎集體兒童機構的保教人員、炊事員等要定期進行體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應不再直接接觸兒童。第五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6、手-足-口病截至2008年5月2日,安徽阜陽腸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病例3736例,死亡22例;第五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6、手-足-口病病因及傳染途徑

由庫克薩基病毒引起,在病兒的水皰液、咽分泌物及糞便中均可帶有病毒。流行于夏季。癥狀潛伏期4-6日:發燒、全身不適、咳嗽、咽痛指背面、側緣,手掌、足趾周圍有皮疹,很快發展為水皰。口腔內發生水皰,破潰后糜爛會影響進食。8-10天水皰干涸,病愈。護理臥床休息,多飲水,吃流質、半流質食物。保持口腔清潔,食具、便具專用,用后消毒。第五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細菌性傳染病1、猩紅熱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3、小兒結核病4、細菌性痢疾第五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嬰幼兒常見寄生蟲病(一)蛔蟲病(二)蟯蟲病(三)鉤蟲病(四)鞭蟲病(五)絳蟲病第五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蛔蟲病1.流行特點

兒童在地上爬滾玩耍,飯前不洗手,吸吮手指或生吃未洗凈的瓜果、蔬菜,均可將感染性蟲卵吞入。

第五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2.癥狀

(1)成蟲在腸道內寄生,由于機械刺激常引起臍周圍陣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