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九章-核酸代謝_第1頁
生物化學九章-核酸代謝_第2頁
生物化學九章-核酸代謝_第3頁
生物化學九章-核酸代謝_第4頁
生物化學九章-核酸代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DNA的合成一、DNA的半保留復制DNA雙螺旋的兩條鏈堿基順序互補的性質是DNA自我復制的基本要點第九章核酸代謝復制部位:真核生物:細胞核原核生物:細胞質的核質區DNA復制時,親代DNA的雙螺旋先解旋并分開,然后以每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配對原則,各形成一條互補鏈。這樣,從親代的一個DNA雙螺旋分子復制成兩個與親代的堿基序列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每個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條鏈來自親代DNA,另一條則是新形成的,這樣的復制方式叫做半保留復制(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半保留復制DNA半保留復制實驗證據1958年Meselson(梅塞爾森)和Stall(斯塔爾)用同位素(15N)和氯化銫密度梯度離心,首次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用15NH4Cl唯一氮源培養大腸桿菌,之后,用14NH4Cl培養,然后進行CsCl2進行密度梯度離心。由于15NH4Cl密度大于14NH4Cl,因此,形成不同區帶,經過若干代培養后,兩個14NH4Cl區帶增多。復制的反應n1dATPn2dCTPn3dGTPn4dTTPDNA聚合酶DNA模板DNA+(n1+n2+n3+n4)PPiPPi隨即被焦磷酸酶水解,從而推動聚合反應的進行。二、聚合酶I1956年Kornberg科恩伯格提取出了DNA聚合酶I。此酶為單肽鏈蛋白質,它以脫氧核苷三磷酸為活性單體物質來合成DNA鏈DNA聚合酶I在合成DNA時需下列物質:(1)所有四種脫氧核苷三磷酸-dATP、-dGTP、-dCTP、-dTTP(脫氧胸苷三磷酸)及Mg2+。(2)帶有自由3'-羥基末端的有一定長度的DNA鏈作為前體,DNA聚合酶I不能從頭開始合成DNA。(3)DNA模板DNA合成時增鏈的方向是從5‘3’的方向進行,增鏈速度約為10個核苷酸/秒脫氧核苷三磷酸上的-磷酸親核進攻DNA鏈的3‘-OH末端。DNA聚合酶I具有外切酶的功能(3‘5’或5‘3’)。三、DNA聚合酶II和III1970年從大腸桿菌中分離出了DNA聚合酶II和III在生物體中,聚合酶III的功能是合成新的DNA鏈;DNA聚合酶I的功能是除去RNA引鏈和修補裂口。DNA聚合酶II的功能尚不清楚。DNA聚合酶III是大腸桿菌DNA復制過程中真正的復制酶!解鏈酶四、解鏈酶(helicase)

作用:能斷裂互補堿基間的氫鍵,使DNA雙鏈分離形成“復制叉”。五、單鏈DNA結合蛋白(singlestrandedDNA-bindingprotein,SSB)

選擇性地與單鏈DNA結合。作用:穩定DNA單鏈模板,包括防止重新形成雙鏈、雙螺旋結構以及防止被核酸酶水解。六、引物酶(Primase)

實際上該酶是一種特殊的RNA聚合酶。

作用:在DNA復制開始時,在5′–端(5′3′方向)合成一小段RNA引物。5′3′

5′RNA引物5′RNA引物5′3′七、DNA聚合連接酶1967年,在幾個實驗室同時發現了一種DNA連接酶作用:催化一條鏈的5’-磷酸末端與另一條鏈的3’-OH末端之間形成磷酸二酯健。只能連接處于nick(缺口)狀態的雙鏈DNA,不能連接游離的兩條單鏈DNA八、DNA的復制真核細胞的復制是從多個起點開始的,以雙向方式復制可是任何一種DNA聚合酶只能進行5‘3’的復制(領頭鏈)。如何解決以5‘3’為模板進行復制的過程?復制的起始1、在拓撲異構酶、解鏈酶及單鏈DNA結合蛋白的共同作用下,DNA解旋、解鏈,形成復制叉。2、依賴于單鏈模板,由引物酶催化按堿基配對規律合成一小段RNA引物(原核細胞引物長50-100個堿基,真核約10個堿基。)復制起始階段的特點真核細胞:具有多個起始位點原核細胞:僅有一個復制起始位點,但往往是雙向復制(如E.Coli)

復制過程的調控主要取決于復制啟動的頻率,而DNA延長的速度大體上是恒定的。由于真核生物在多位點上啟動復制,所以盡管其DNA比原核生物DNA大得多,但復制的總速度反而比原核生物快。

DNA的復制是由引發體識別并結合于復制原點而被啟動的,其機理比較復雜,目前還不十分明了。鏈的延長引物合成后,由DNA聚合酶Ⅲ催化,在引物3′-OH末端逐一添加與模板鏈對應互補的脫氧核苷三磷酸。隨著復制叉的推進,兩條新鏈的合成方向是不同的:領頭鏈:

鏈的延長方向(5′3′)與解鏈方向(復制叉移動方向)相同,為連續合成。隨后鏈:

另一條鏈延伸的方向與復制叉前進的方向相反,它顯然不能被連續合成,需要復制叉推進了一定的長度,有了一段DNA單鏈后,才能以此為模板合成一個片段。因此這條新鏈的合成是不連續的,而且總晚于先導鏈,所以稱為隨后鏈。這種前導鏈連續合成,隨后鏈斷續合成的方式,稱為半不連續復制。隨后鏈中合成的多個DNA片段,稱為岡崎片段。岡崎片段的長度原核細胞中約1000~2000個核苷酸,真核細胞中約100~200個核苷酸。

引物酶在復制原點附近合成一段RNA引物;

DNA聚合酶Ⅲ

(原核細胞)在引物的3'末端逐個添加脫氧核苷酸。隨著復制叉的推進,親代DNA雙螺旋不斷被解開,先導鏈也不斷延伸。

①先導鏈的合成②隨后鏈的合成引物的合成:隨后鏈的每個岡崎片段都需要合成RNA引物。也是由引物酶催化。

岡崎片段的合成:DNA聚合酶Ⅲ(原核細胞)在引物的3'末端使DNA鏈延伸,直至抵達其下游的另一個岡崎片段的RNA引物的5'端。②隨后鏈的合成岡崎片段的連結:DNA聚合酶Ⅰ一邊以其DNA聚合活性在上游岡崎片段的3'-OH末端添加脫氧核苷酸,一面以其5'→3'核酸外切活性切除引物,直至將引物全部切除。

DNA連接酶將最后的缺口補好。③先導鏈和隨后鏈中DNA的延伸由同一個DNA聚合酶Ⅲ全酶二聚體催化

隨后鏈的模板回折成環,從而使岡崎片段的延伸方向與先導鏈的延伸方向一致,它們的3'末端分別落在DNA聚合酶Ⅲ全酶的雙活性部位。因此,隨著聚合酶的移動,兩條鏈同時延伸。復制的終止水解引物及填補空隙岡崎片段合成后,由DNA聚合酶Ⅰ水解去除RNA引物,并填補留下的空隙(5′3′)聚合。最后由DNA連接酶催化連接成完整的鏈,從而產生完整的雙鏈DNA分子。九、DNA的復修修復步驟如下:(1)特異的內切酶與損傷部位結合,在損傷部位的5'-端切斷磷酸二酯鍵;(限制性內切酶降解陌生的DNA)(2)外切酶水解除去包括損傷部位在內的一小段DNA單鏈。(3)DNA聚合酶I催化以母體為模板進行修復5‘3’。(4)連接酶進行連接。差錯率為10-9-10-10新合成的子鏈與母鏈之間堿基配對嚴格性使用引物RNADNA聚合酶對底物專一性DNA聚合酶的校對作用5.DNA修復機制DNA分子的完整性對細胞至關重要,這一點是其它生物分子無法比擬的。在生物的進化中,DNA復制中可因DNA聚合酶催化作用引發出偶然的錯誤。環境因素(如輻射、紫外光照射、化學誘變物等)也可引起DNA序列上的錯誤,這些錯誤若不能予以改正而保留下來,會直接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以致影響到后代的正常生長和發育。但是,生物體內存在有效的修復(repair)體系,保證了DNA復制的高度精確性。

1.DNA損傷的原因外環境中的射線:X-射線、紫外線等——高劑量的紫外輻射使DNA鏈上鄰近的嘧啶核苷酸之間形成化學鍵,生成二聚體;此外還有脫嘌呤作用和脫氨基作用.

2.修復

所有細胞對DNA的損傷都有一定的修復能力,以恢復正常的DNA結構。修復的方式:光修復、切除修復、重組修復、SOS修復(1)光修復由DNA光裂合酶(photolyase)催化。該酶需要光(400700nm)才能激活,它能切除嘧啶二聚體之間的連鍵(C-C鍵),從而修復由紫外照射而造成的損傷。(2)切除修復

該類修復是指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將DNA分子中受損傷的部分切除,并以完整的那一條鏈為模板,合成出新的被切去的部分,然后使損傷的DNA恢復正常結構的過程。切除修復系統可對多種損傷起修復作用。切除修復有核苷酸切除修復(nucleotideexcisionrepair,NER)和堿基切除修復(baseexcisionrepair,BER)兩種。

(2)切除修復修復機制:其過程是:切→補→切→縫由專一性核酸內切酶催化,在離損傷處附近切斷由DNA聚合酶在斷口處進行DNA合成由5′核酸外切酶將損傷部位切掉由連接酶將新合成的DNA鏈與原來的鏈連接知識窗NER缺陷與癌癥和遺傳疾病

核苷酸切除修復(nucleotideexcisionrepair,NER)缺陷與癌癥的發生有關,如著色性皮膚病是由于體內NER系統缺陷引起皮膚細胞對日光或紫外線特別敏感,其所形成的T-T二聚體就是因缺乏能切除T-T二聚體的特異性核酸內切酶所致,以致在后續的復制中造成遺傳信息改變,最終出現皮膚癌。一些常染色體退行性疾病患者對太陽光極其敏感。還有的患者在嬰兒時期皮膚明顯地改變,如干燥、進行性的雀斑和角質化(一種皮膚腫瘤)并伴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