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程論第二章_第1頁
小學語文課程論第二章_第2頁
小學語文課程論第二章_第3頁
小學語文課程論第二章_第4頁
小學語文課程論第二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課程論第二章第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一個核心概念:課程二:對“課程”概念做名詞和動詞兩種理解。三:影響課程設計和開發的三個主要因素:社會、學科、學生四:泰勒課程論的四個問題或步驟:確定目標、選擇內容、組織內容、評價結果。課程論的一二三四第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章新課程基本知識第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本章內容第一節新課程的規劃第二節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第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節新課程規劃第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課程規劃目的培養人才人才規格第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頭腦風暴1用3個詞語來寫出你們認為一個理想的高中畢業生應該是怎么樣的。第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頭腦風暴2視頻《頭腦風暴-------名校治學之辯》1:1831:54第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現行課程存在的問題(一)課程目標的理想與現實產生嚴重的偏離第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校長、教師認為學生終身發展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質第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校長、教師認為在學生身上實際體現得較好的課程目標第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學生認為學校教育實際關注的目標第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課程內容偏多偏難第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分課本類內容大陸初中語文(第五冊)臺灣初中語文(第五冊)字數22萬字5萬字篇目課文24篇,8個單元。參考閱讀文5篇,知識短文5篇,讀、寫訓練和語法10篇,詩詞、趣味小知識23篇。共67篇。課文20篇,不分單元。語文常識3篇,練習3篇。其中2篇《詞選》是兩則,如果以首為單位實際是4首。共28篇。插圖彩色插頁4幅,黑白插圖12幅,約9頁,占課本版面的2.7%彩色插圖27幅約17頁,占課本版面的18.7%第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課程的價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問題上海市的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兩則很有意思的寓言。一則寓言說,一只鹿很喜歡自己的角,而不喜歡那瘦長的腿。當它遇見老虎時,正是漂亮的角妨礙了它在森林里的逃竄,幸好那四條腿又機靈又有力,才得以逃脫虎口。另一則寓言說,一只公雞很為自己美麗的羽毛而驕傲,它想與動物界的同伴談談羽毛的美麗,可老牛告戒說:美麗有什么用呢?要為大家做好事才是有用的。于是,公雞趕緊夾起尾巴,恪守打鳴之職。

第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標準化的語文教學有一次,女兒的語文作業出了兩處錯誤。這兩處錯誤是這樣的:“題目要求,根據句子意思寫成語”。一個題目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兒填了“齊心協力”,老師判錯。老師的標準答案是“同心協力”。另一個題是:“刻畫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兒填“栩栩如生”,老師又判錯。老師的標準答案是“惟妙惟肖”。這種情況在教學中隨處可見。如“看圖說話”。圖上畫的是:一個小朋友在金黃色的麥田里捉蝴蝶。老師的答案是“小朋友捉蝴蝶”,若有同學的答案是“莊稼豐收了”,老師就判錯。…語文教學變得如此僵化和教條,語言和文學的“神”怎么能存在呢?鄒靜之《審視中學語文教育:女兒的作業》第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四)學生的學校生活質量不容樂觀

第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考試前―――顧此失彼進考場―――粉墨登場作弊被抓―――不是我不小心被趕出教室―――快樂的單身漢判斷題―――跟著感覺走考了100分―――對你愛不完考完后―――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成績不理想―――無地自容成績中等―――我不是最傷心的人成績下降―――墮落天使成績落后―――夜夜抱著歉意入眠考試后排榜―――惡夢初醒發放成績單―――焚心似火家長問成績―――很難過,還是要告訴你應試心態第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五)考核方式單一,評價體系片面關于學生作業的調查第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學生及社會公眾對考試成績的看法

85.4%的學生及78%的社會公眾明確表示考試成績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第二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六)在校時間過長,學習負擔過重公眾對學生作息時間的反饋被調查者的子女每天睡眠時間在7小時以下的占67.7%,在6小時以下的占22.2%;被調查者的子女每天自由支配時間在0.5小時以下的占41.6%,沒有的占19.4%。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學校起床時間要求到校時間晚上睡覺時間山東WD一中4:306:0023:00山東TC一中4:10(夏)5:10(冬)5:00(夏)5:40(冬)23:00青海HZ一中4:006:0023:30吉林YS實驗高中5:005:3023:00河南NL一中5:206:0023:00吉林PS一中4:306:3023:00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學校起床時間要求到校時間晚上睡覺時間河南LY一高5:005:3022:50天津SZ中學5:307:2024:00云南QJ一中5:306:3024:00內蒙古WH一中5:306:3023:00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二附中6:307:1022:00北京十一中7:007:2522:00資料來源:趙洪濤:《誰是素質教育的絆腳石》,《教育參考》2006年4月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課程改革的國際趨勢(一)全球化趨勢(二)信息化趨勢(三)個性化趨勢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新課程規劃涉及的課題(一)指導思想與培養目標(二)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三)課程結構的重建(強調綜合性)(四)國家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區別)(五)教學過程的改進(六)教材的開發與管理(七)發展性的課程評價(八)三級課程管理政策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節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和完善的人格,造就新一代高素質的社會公民,加快我國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的步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二、統整學生的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三、尋求學生主體對知識的構建四、創建富有個性的學校文化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教育的悲哀

西安市雙水磨小學7歲的小學生涂遷因沒完成作業,上課時被班主任叫到教室外罰站三節課,致使小涂遷溜出學校玩耍,結果在鄰近的人工湖中被淹死。

第三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

這是個悲痛的故事。然而哽在我心中感到悲痛的是,事故發生后,雙水磨小學的校長、班主任老師和涂遷班上的一些同學,都異口同聲地撒謊,說涂遷出事那天根本沒去學校上課,且眾口一詞,信誓旦旦,咬得死死的。其中一位女孩子是涂遷的同桌,也斬釘截鐵地說那天沒見涂遷來上課。紙終究包不住火,后來終于有一位小學生說出了真相。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原來,學校和老師為了推卸責任公然撒謊,而且“教育”小學生,為了學校的“名譽”,就有必要撒謊。小學生照辦了。就這樣,全校上下對媒體、社會、法律撒謊。涂遷的父母處于傷心欲絕、孤立無援的弱勢地位,多么盼望有人說出真相,但孩子們冷漠地、馴服地照老師的話去做,什么誠實、正義、良心、道德全被老師的教唆扭曲了。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教育的畸變和失敗,給眾多小學生心靈造成的創傷永難彌補。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謀求學生智力與人格的協調發展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并重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追求個體、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新課程首先用一種整體主義的觀點從三大關系上規劃培養目標(即學生與自我的關系、學生與他人及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強調向兒童的生活和經驗回歸,把自然、社會與自我作為課程開發的基本來源。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統整學生的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礎上,由主體與主體之間所結成的豐富生動的“日常生活世界”。科學世界:是指建立在數理、邏輯結構的基礎上,由概念原理和規律規則構成的世界。“生活世界”理念對教育的啟示:教育是發生在師生之間的真實生活世界中的社會活動,生活世界是教育發生的場所,學生的體驗和經驗構成了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生活世界也是教育意義得以構建的場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歸才能體現教育意義的真諦。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強調課程的生活化

生活世界被割裂

“雪化了變成了什么?”一個孩子回答:“變成了春天!”這個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是多么富有藝術性。可居然被判為零分,因為標準答案是“雪化了變成水”。

“樹上有五只鳥,被人用槍打死一只之后,還剩幾只鳥?”一個孩子回答:“還有三只。”老師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釋:“爸爸被打死了,媽媽嚇跑了,剩下三個孩子不會飛。”這是一個充滿情感的回答,又是一個極現實的回答。可是,這也不符合標準答案。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學校必須呈現現在的生活——即對于兒童來說是真實而生氣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鄰里間,在運動場上所經歷的生活那樣。”——杜威“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錮在書本上和屋子里,要讓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打開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社會經驗。”——江澤民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例:新課程的科學教材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凸現課程的綜合化調整了課程結構,強調綜合性,加強選擇性并確保均衡性。設置了許多“綜合性學科”,著意推進課程的綜合化,對舊有的課程結構進行改造。各分科課程都在嘗試綜合化的改革,強調科學知識同生活世界的交匯、理性知識同感性經驗的融合。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尋求學生主體對知識的構建(一)確立新型的知識觀顯性知識緘默知識知識是普遍的外在與人的真理知識是一種探索的行動第四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英國學者波蘭尼早在1958年的《人的研究》一書中就提出一個觀點:人類的知識有兩種,一種是通常所說的用文字或圖案、數學公式來表達的知識,是通過正規的形式如學校的教育,大眾媒體等進行傳播,能夠同時為不同的人們所擁有的,具有公共性的知識,又稱顯性知識;而另一種則是不能系統表述的,具有感性、內隱、意向化,零散性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相對于顯性知識,又稱“緘默知識”,它是人類非語言能力活動的結晶,是感性的。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波蘭尼舉例說,我們可以認識一個人的臉,可以在成千上萬張臉中辨認出我們所認識的這張臉,但是我們卻說不出我們是如何辨認出這張臉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說不明,道不清的感覺時常在我們的感知世界里出現。單從音樂的角度來說,我們經常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聲音來確定他是誰,但往往我們說不出根據什么因素判斷的。一個作曲家、演員在創作音樂作品的時候,總是要進行構思,要找藝術感覺、一種風格,如果沒有這些活動,創作就沒有個性,而這些活動又恰恰是在說不明道不白的個人緘默感覺支配下進行的,這就是緘默知識的力量。第四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無論在生活、工作或學習中,不可言說的緘默知識和顯性知識一樣是大量存在的,甚至前者比后者更多,兩者共同構成人類知識的總體。對于這種認識,波蘭尼用一句精煉的話進行概括,即“我們所認識的多于我們所能告訴的”。第四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倡導個性化的知識生成方式學習方式:自主、探究與合作教學方式:教師從“教教材”轉向與學生一起探索“學生正在經驗到的一切”。師生關系:民主、平等與對話第四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構建發展性的評價模式評價功能:發揮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