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班牙社會與文化第一章地理第二章歷史第三章民族、語言和文化第四章文學藝術第五章社會生活與傳統習俗第六章國王與王室第七章經濟第八章中國與西班牙的關系第九章西班牙外來移民與西班牙華人狀況第十章西班牙教育簡況與外國學生教育
概況國名:西班牙王國國旗國徽國歌《皇家進行曲》。西班牙國歌最早源于十八世紀卡洛斯三世時期的格拉納達軍隊進行曲,皇家名稱為《西班牙榮譽進行曲》,民間則稱為《步兵進行曲》。這是一首有曲無詞的國歌,直至2007年年底,由全國性發起征集歌詞的活動,確定了西班牙國歌歌詞,歌詞為:
VivaEspa?a,alzadlosbrazos
hijosdelpuebloespa?ol,quevuelvearesurgir.GloriaalaPatriaquesuposeguir,sobreelazuldelmar,elcaminardelsol.?TriunfaEspa?a!Losyunquesylasruedascantanalcompásdelhimnodelafe.Juntosconelloscantemosdepielavidanuevayfuertedetrabajoypaz.漢譯參考“西班牙萬歲!/我們一起唱/用不同的聲音/同一顆心;”“西班牙萬歲!/從綠色的山谷/到浩瀚的海洋/是兄弟的贊歌;”“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要去擁抱她/在她湛藍的天空下/各民族親如一家;”“光榮的子孫/偉大的歷史/歌唱正義與繁榮/歌唱民主與和平。”
國花——石榴花西班牙首都——馬德里(Madrid)貨幣:歐元(euro,€)
西班牙王室:費利佩·波旁·格萊西亞國王、王后和兩位公主西班牙首相:
馬里亞諾·拉霍伊
第一章地理第一節地理位置第二節地形第三節河流第四節氣候第五節區域劃分第一節地理位置第二節地形
東北部的比利牛斯山脈遠處是南部積雪的內華達山脈南部內華達山脈中的木拉森峰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屋脊。北部的坎塔布連山脈中部梅塞塔高原位于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位于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島“地中海的樂園”馬略卡島
河流
瓜達基維爾河從塞維利亞城中穿過Ebro-埃布羅河發源于托萊多的塔霍河流經瓜達拉哈拉的塔霍河塔霍河到了葡萄牙境內,河面寬度達30公里第四節氣候第五節區域劃分:17個自治區,下轄50個省,約8000多個市鎮。1.卡塔布連海岸——比利牛斯山區:“綠色西班牙”(這里一年四季都在下雨)加利西亞優美的自然風光卡塔布連海岸比斯開灣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朝圣者歐洲最大的漁港——維戈巴斯克自治區首府——圣塞巴斯蒂安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首府——巴利亞多利德費利佩二世
紀念碑巴利亞多利德大學巴利亞多利德市中心廣場國立雕塑藝術
博物館
杜羅河穿城而過索里利亞廣場哥倫布紀念碑塞萬提斯紀念碑圣巴布羅教堂圣瑪利亞教堂薩拉曼卡大學
托爾美斯河的拉薩路Elcochinillo(烤乳豬)ElAlcázardeSegovia
大教堂
高架引水橋拉里奧哈:葡萄酒節拉里奧哈葡萄酒葡萄酒之路:體驗摘葡萄拉里奧哈的葡萄阿維拉的中世紀城墻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雷阿爾城的風車埃斯特雷馬杜拉:巴達霍斯古羅馬高架引水橋古羅馬劇場“黑蹄豬”——伊比利亞火腿原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首府
——巴塞羅那哥倫布紀念碑蘭布拉步行街的藝人LaSagradaFamilia(圣家族大教堂)巴倫西亞自治區法雅節白色海岸巴倫西亞科學館海鮮飯第二章歷史第一節遠古時期第二節羅馬帝國時期第三節第一個西班牙國家——西哥特王國第四節中世紀南北對峙:穆斯林酋長國和基督教王國第五節1492年:天主教雙王統一西班牙與地理大發現第六節16世紀: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第七節17世紀:帝國的衰落第八節18世紀和19世紀:從中興到沒落第九節20世紀的西班牙:從落后到復興
第一節遠古時期
卡塔布連山阿爾塔米拉的洞窟壁畫
位于阿斯圖里亞斯的埃爾·平達爾(ElPindal)洞穴中的壁畫位于圣·羅曼(SanRoman)巖洞中的壁畫位于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的萊溫特(Levant)的科古爾(Cogull)和阿爾佩拉(Alpera)巖洞中的壁畫舊石器時代公元前四萬年到公元前一萬年
伊比利亞武士伊比利亞人村莊伊比利亞人村莊遺址伊比利亞人村鎮復原圖伊比利亞人廚房凱爾特武士凱爾特人居住地住宅復原圖村落遺址公元前2世紀,位于阿維拉的吉桑多(Guisando)公牛雕像。凱爾特藝術凱爾特伊比利亞人伊比利亞人、凱爾特人、伊比利亞凱爾特人區域分布圖腓尼基人殖民活動范圍
腓尼基輪船腓尼基人在半島的活動范圍登岸建城
上岸貿易帶來葡萄和橄欖橄欖油榨取裝置
腓尼基人
腓尼基藝術陶罐工藝品腓尼基藝術
金礦遺址
腓尼基(布匿)字母練習射箭希臘人輪船貨幣希臘人埃爾切發現的女士半身像
希臘陶罐
迦太基人迦太基人越過赫克勒斯柱來到半島
希臘人和迦太基人在地中海的勢力范圍
(紫色-希臘,藍色-迦太基)
迦太基在半島東南部殖民點
迦太基人在半島勢力范圍
迦太基人住房第2次布匿戰爭(黃綠色-迦太基箭頭代表:黑-迦太基大將漢尼拔遠征,粉-漢尼拔行軍路線,紫-漢尼拔返程,藍-羅馬軍隊。)3次布匿戰爭第2次布匿戰爭,迦太基將領漢尼拔從伊比利亞半島出發,翻過阿爾卑斯山突然出現在意大利的波河平原。
迦太基大將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今西班牙卡塔赫納(新迦太基城),漢尼拔由此出發,拉開第2次布匿戰爭的序幕)羅馬人發明的“烏鴉船”可通過吊橋直達敵方船羅馬騎兵羅馬步兵
羅馬將軍西庇阿拉斐爾:《寓言:騎士之夢》——書,劍和一朵花,指學者,士兵和情人的騎士結合的理想。騎士為西庇阿。西庇阿在西班牙作戰時,將俘虜來的美女交給其未婚夫——當地凱爾特部落的酋長,該部落后來參加了羅馬對迦太基的戰斗。羅馬的擴張:紅-公元前133年;
橙-公元前44年;
黃-公元14年的羅馬;綠-公元117年,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的版圖。
第二節羅馬帝國時期努曼西亞戰役紀念碑和遺跡
后代人把努曼西亞繡在
軍旗上努曼西亞(Numancia)保衛戰(公元前29年--19年)。羅馬人把伊比利亞半島劃分成3個行省:塔拉戈納(粉)、盧西塔尼亞(黃)、貝梯卡(灰)。梅里達的古羅馬半圓形劇場梅里達的羅馬神廟遺址梅里達的古羅馬圓形競技場塞戈維亞的高架引水渠
塔拉戈納的高架引水橋梅里達的高架引水橋民間拉丁語在伊比利亞半島普及,推動了西班牙的羅馬化進程,并最終把伊比利亞半島的各個民族從邊緣的地位帶入了當時西方的中心—羅馬帝國。西方文字的起源與演變:蘇美爾文字——古埃及文——西奈/迦南文字——早期腓尼基文字——希臘文字——伊特魯里亞文字——拉丁文字。公元前7世紀,羅馬人在伊特魯里亞字母(改造希臘字母而成)的基礎上創造了拉丁文字母。后經不斷完善,拉丁文字母成為其他許多民族創造自己文字的基礎。用伊特魯里亞文字書寫的碑文拉丁文字拉丁語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Latium,意大利語為Lazio)的方言,后來則因為發源于此地的羅馬帝國勢力擴張而將拉丁語廣泛流傳于帝國境內,并定拉丁文為官方語言。
《十二銅表法》在羅馬廣場發布示意圖
半島上的居民接受了羅馬的文化藝術西塞羅雕像及掛在現代羅馬議會大廳的油畫:西塞羅駁斥喀提林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和他的史詩《埃涅阿斯紀》
奧維德及他的愛情詩史學家塔西佗和《日耳曼尼亞志》五賢帝時代。五賢帝中的后四位都出生于西班牙。
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98-117年在位圖拉真凱旋門上的浮雕羅馬城的圖拉真廣場和圖拉真凱旋柱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117年-138年在位
位于英格蘭北部的哈德良-安東尼長城.公元122,哈德良修建,長73公里。公元142年,安東尼比約在哈德良長城以北又修筑37公里的安東尼長城。羅馬皇帝安東尼比約(AntoninusPius)138年-161年在位,此時羅馬帝國達到極盛。反映安東尼比約時代羅馬繁榮的浮雕五賢帝的最后一位皇帝哲學家馬可·奧勒留(MarcusAurelius)
161年-180年在位羅馬首都博物館的馬可·奧勒留塑像
羅馬帝國統治者利用水力技術在西班牙西北部的拉斯梅德拉斯地區
開采金礦。獨特的古代水利技術流傳至今,仍部分在為農業利用。
拉斯梅德拉斯的金礦廢墟拉斯梅德拉斯地區羅馬人先進的的工具、灌溉方式和物種推動了農業發展,農民們種植葡萄、橄欖以及其他各種水果蔬菜和糧食作物,他們釀酒和加工橄欖油的技術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基督教的誕生及在西班牙的傳播公元313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根據這部敕令,基督教成為一種合法的、自由的宗教。位于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是公元331年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耶穌蒙難處修建的一座教堂,十字架三個頂端鑲嵌著水晶石。
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在位)紀念米蘭敕令的石碑埃布羅河畔的玉柱圣母大教堂
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SantiagodeCompostela),是天主教世界中的三大朝圣地之一。
出生于西班牙的最后一位統一羅馬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于380年宣布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4世紀末出現由主教來凌駕皇帝。米蘭主教安波羅斯與狄奧多西皇帝。
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
379年~395年在位)狄奧多西一世皈依基督教
第三節第一個西班牙國家——
西哥特王國410年8月24日,西哥特王阿拉里克率領西哥特人攻占了羅馬城。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哥特王阿拉里克(Alarico)公元378年安德里諾堡戰役,西哥特人打敗了羅馬帝國的軍隊
410年西哥特人攻占羅馬城西哥特人的入侵
西哥特人的主要遷徙路線西哥特王國版圖西哥特國王利奧維吉爾德(約569~586在位)統一西哥特王國托萊多在公元六世紀成為西斯帕尼亞(Hispania,西班牙的前身)的首都
托萊多Mata的圣彼得教堂遺址西哥特國王雷卡雷多一世ReccaredI(586-601)公元589年國王雷卡雷多在托萊多宗教會議上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西哥特國王雷塞斯溫特加冕時奉獻給托萊多大教堂的許愿王冠位于帕倫西亞的西班牙最早的西哥特教堂(建于661年)位于托萊多Melque的圣瑪利亞教堂位于托萊多Montalbán圣馬丁教堂城堡位于加利西亞奧倫塞的SantaComba塞維利亞大主教伊西多爾及其著作《詞源學》西哥特雷塞斯溫特(Recesvinto)國王649-672年在位期間,結合羅馬法和日耳曼的習慣法,制定了西班牙訴訟法,約束和指導西哥特王國的社會生活,規定了稅收制度和其它行政管理制度,用議會觀念代替族長觀念,用代議制制約君主等.西哥特雷塞斯文特(Recesvinto)國王雷塞斯文特國王制訂的法律為感謝在巴倫西亞治好了病,雷塞斯溫特國王于661年建了SanJuandeBa?os
,這是在西班牙發現的最早的西哥特教堂.
公元711年,丹吉爾的穆斯林統治者塔里克?伊本?齊亞德(Tariq.ibn.ziyad)率7000精兵(大部分是北非土生土長的柏柏爾人)橫渡如今的直布羅陀海峽,西哥特王羅德里戈的守軍被擊潰,(瓜達萊特(Guadalete)戰役),穆斯林侵入并占領了伊比利亞半島,714年西哥特王國滅亡.用Tariq.ibn.ziyad命名的“直布爾?塔里克海峽”,英譯“直布羅陀”
瓜達萊特戰役塔里克?伊本?齊亞德阿拉伯人入侵第四節
中世紀南北對峙:穆斯林酋長國和基督教王國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Abdar-RahmanI)阿卜杜勒·拉赫曼倭馬亞王朝地圖
后倭馬亞王朝初建時地圖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AbderramánIII,后倭馬亞的第一位哈里發。拉赫曼三世時的后倭馬亞地圖后倭馬亞王朝的宮廷拉赫曼三世與著名學者在議事托萊多的天文學家觀測天象的星盤阿爾-安達盧斯文明科爾多瓦的檸檬樹貴族華麗的服裝阿拉伯建筑的裝飾和上光磁磚阿爾-安達盧斯貴族下國際象棋光復運動Reconquista前哥特貴族佩拉約(DonPelayo)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724年,佩拉約在西班牙北部的科瓦東加(Covadonga)取得對穆斯林作戰的第一次勝利“圣地亞哥之路”路線圖。扇貝和葫蘆是朝圣者的標志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deCompostela)圣地亞哥是基督教十二圣徒之一圣雅各布,在光復運動中圣地亞哥成為中士兵們的動力和保護神,戰前都要來此膜拜。阿爾方索六世-“勇者國王
阿爾方索六世收復西哥特人故都托萊多羅德里格.迪亞茲(RodrigoDiaz)
(1026-1099——熙德,卡斯蒂利亞王國抗擊摩爾人英雄1094年熙德攻占巴倫西亞熙德與國王阿方索六世
位于布爾格斯的熙德塑像790-1300年伊比利亞半島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勢力范圍的變化第五節1492年:天主教雙王統一西班牙與地理大發現統一前的西班牙版圖
天主教雙王費爾南多伊莎貝爾伊莎貝爾登基(塞戈維亞城堡壁畫)1492年1月2日,格拉納達淪陷,穆斯林格拉納達的最后一位君主巴拉迪爾向天主教雙王投降。光復運動宣告勝利結束。天主教雙王進入格拉納達根據天主教雙王的法令,凡是不肯皈依天主教的猶太人,全部被驅逐出境,不許攜帶財產。
1492年頒布的驅逐猶太人法令宗教裁判所迫害異教徒,焚毀異教書籍猶太人向天主教雙王祈求仁慈語法學家安東尼奧.德.內布里哈1492年印制的《卡斯提利亞語語法》1544年出版的安東尼奧.德.內布里哈編寫的字典封面
天主教雙王接見哥倫布(左圖)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從西班牙南部出發,開始探險歷程(下圖)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CristoforoColombo(1451-1506)(左圖)哥倫布四次航行路線圖(左下圖)
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伊莎貝爾女王與哥倫布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踏上美洲大陸(巴哈馬群島)1493年3月15日天主教雙王在巴塞羅那接見首次航行歸來的哥倫布。塞維利亞大教堂里哥倫布的陵寢
巴塞羅那的哥倫布紀念碑西班牙的統一
第六節16世紀: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1519年,卡洛斯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被稱為卡洛斯五世。卡洛斯五世(1516-1556)
1516年剛登上皇位的卡洛斯
哈布斯堡王朝版圖
佛朗索瓦一世投降法王佛朗索瓦一世
西班牙與法國的帕維亞會戰theBattleofPavia(1525年2月),法國大敗,法國國王佛朗索瓦一世被俘。提香的《戎裝的卡洛斯五世》,背景為帕維亞《宗教改革者的群體肖像》左:馬丁.路德;中:薩克森的費里德里克一世;右:菲利普.梅蘭克森1555年卡洛斯五世與薩克森選帝候討論新教教派觀點馬丁.路德《奧格斯堡和約》。根據和約中“教隨國定”原則,路德派新教取得合法地位1521年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anCortes)征服阿茲特克帝國1533年皮薩羅(Pizarro)和阿爾瑪格羅(Almagro)征服印加帝國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5艘帆船從西班牙圣盧卡灣出發,僅剩的一艘和18名水手在埃爾.卡諾的率領下,于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首次環繞地球的航行。
費迪南德?麥哲倫(FernandodeMagallanes1480-1521年)
西班牙航海家埃爾.卡諾和“維多利亞”號
麥哲倫環球探險船隊
麥哲倫航海路線圖費利佩二世(1556-1598)
費利佩二世時西班牙在歐洲的版圖
16世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尼德蘭出現。西班牙在尼德蘭推行殘暴統治,尼德蘭人民爆發起義。1581年7月26日,北方正式成立聯省共和國(荷蘭共和國),首都設在海牙。
尼德蘭人民起義,史稱“破壞圣像運動”。
安特衛普是尼德蘭最大的城市
法國國王亨利二世1557年西法之間在巴黎附近的圣金廷(San-Quintin)戰役“神圣同盟”在希臘的萊潘多海灣大敗土耳其艦隊,從此土耳其的地中海霸主地位被西班牙取代。指揮萊潘托海戰并取勝的唐胡安無敵艦隊的失利是西班牙衰敗的開始。西班牙無敵艦隊海上絲綢之路馬尼拉大帆船
第七節17世紀:帝國的衰落費利佩三世依仗的萊爾瑪(Lerma)公爵費利佩三世(1598-1621)費利佩三世將50多萬摩里斯哥人驅逐出西班牙,造成大片土地荒蕪,農業甚至整個經濟都遭重創。
第八節18世紀和19世紀:從中興到沒落費利佩五世(1700-1746)法王路易十四西班牙王位繼承戰(1702-1713)1713年簽署烏德勒支和約費爾南多六世(1746-1759)卡洛斯三世(1759-1788)
阿爾卡拉門建于1788年,為紀念“馬德里最杰出的市長”卡洛斯三世馬德里皇家植物園1764年建成的馬德里王宮卡洛斯四世(1788-1808)
瑪麗婭.路易莎王后
權臣曼努埃爾.戈多伊
戈多伊被關押1805年,西法聯合艦隊在西班牙南部的特拉法加被英國海軍上將納爾遜上將率領的艦隊全部殲滅。拿破侖封自己的胞弟何塞.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何塞.波拿巴(JosephBonaparte)1808年9月拿破侖及內伊率領法第六軍遠征西班牙戈雅Goya名畫《5月3日》
1808年5月2日,馬德里人民揭竿而起,抗擊法國入侵者,西班牙獨立戰爭打響。西英打敗法軍的最后一仗Arapiles戰役Bailen戰役法國將軍向西班牙將軍投降威靈頓率領的英軍得到西班牙人民的支持1812年憲法紀念碑ConstituciondeCadiz1812年中央洪達在cortes-cadiz頒布西班牙第一部憲法。
費爾南多七世鎮壓民主勢力,廢除獨立戰爭期間所實施的進步措施。他的暴政激起了進步軍官和民眾的反抗。費爾南多七世(1813-1833)拉斐爾.德爾.列戈將軍(RafaeldelRiego)在加的斯發動自由派起義,1820年憲法重新生效。費爾南多七世借助法國的力量,于1823年恢復專制。拉斐爾被處死。Torrijos將軍和他的同志于1831年在Malaga被槍殺伊莎貝爾二世(1833-1868)伊莎貝爾二世的母親瑪麗亞·克里斯蒂娜攝政費爾南多七世的胞弟唐.卡洛斯伊莎貝爾在位35年,導致國家處于崩潰的邊緣。第一次卡洛斯戰爭(1833-1839)第二次卡洛斯戰爭(1847-18491868年,胡安·普里姆將軍率領激進的自由主義者和不滿的士兵們推翻了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胡安.普里姆(JuanPrim)率領志愿者在1865年的AlbadeTormes戰役中1868年西班牙革命1869年臨時政府推舉意大利王室的阿瑪迪奧公爵為西班牙國王(AmadeoI)。第三次卡洛斯戰爭爆發后,阿瑪迪奧棄西班牙而去。第三次卡洛斯戰爭(1872-1876)謀權者卡洛斯七世和青年軍官1873年2月11日國民議會宣布西班牙為共和國,史稱第一共和國。1874年,共和國被推翻,伊莎貝爾的兒子阿爾方索十二世回到國內,登上王位,波旁王朝二次復辟。新頒布的憲法規定西班牙為君主立憲國。阿爾方索十二世早逝,其懷孕的遺孀瑪麗亞·克里斯蒂娜任攝政王。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XII1875-1885)建在BuenRetiroa公園內的阿方索十二世紀念碑阿方索十二世視察位于Aranjuez的霍亂醫院瑪麗亞.克里斯蒂娜
美艦衣阿華號在古巴執行封鎖任務美西戰爭時期的西班牙步兵美西戰爭后的大美國地圖美西戰爭中的瓜希馬爾戰役阿爾方索十三世(1902-1931)
普里莫.德.里韋拉將軍(PrimoDeRivera)1923年里維拉政府在馬德里頒布公告阿爾方索十三世和里維拉將軍里韋拉和軍事獨裁政府
流亡中的阿方索十三世1931年4月15日阿方索十三世乘坐“阿方索王子”號巡洋艦從卡塔赫納出發,開始流亡生活。
第九節20世紀:從落后到復興第二共和國1931年4月14日馬德里1936年2月16日,人民陣線在選舉中獲勝,共和黨人曼努埃爾.阿薩尼亞(1936-1939)(ManuelAzana)出任共和國總統。1940年11月3日阿薩尼亞在法國去世
何塞.安東尼奧.普里莫·德·里維拉(JoseAntonioPrimodeRivera)組建法西斯黨派長槍黨。
1934年10月,北部阿斯圖里亞斯礦區的工人爆發了大規模武裝起義,被右翼政府鎮壓。
1936年7月17日,以佛朗哥將軍為首的右翼軍人發動了反對共和國的武裝叛亂,西班牙內戰爆發了。由佛朗哥等五人策劃,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在北非梅利利亞(Melilla)d駐軍武裝叛亂,反對左翼政府。1936年7月19日,佛朗哥從加那利群島飛到摩洛哥指揮叛軍。叛軍(民族派軍隊)被德國運輸機運送到西班牙,直抵托萊多。由工人、農民、部分中產階級、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和其他人士組成了保衛共和國的陣營(共和派軍隊)。
德、意法西斯對西班牙進行大規模武裝干涉。參加西班牙內戰的意大利軍隊佛朗哥1936年和希特勒佛朗哥和墨索里尼
1936年8-9月間的西班牙西班牙內戰國際縱隊1939年1月26日佛朗哥進入巴塞羅那1939年3月28日馬德里陷落1939年4月1日佛朗哥宣布內戰結束1939年3月17日民族派軍隊進入卡塔赫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佛朗哥政府與軸心國周旋,使得西班牙保持中立。
佛朗哥選擇阿爾方索十三世的孫子胡安·卡洛斯為其繼承人。佛朗哥獨裁統治(1939-1975)
二十世紀50年代,佛朗哥同意讓美國在西班牙設立軍事基地,換取美國援助。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在馬德里的拉帕茲醫院因病去世,享年83歲。佛朗哥的陵墓在ValledelosCaldos1957年在軍校學習的胡安.卡洛斯1969年7月21日,胡安.卡洛斯作為西班牙王子,成為佛朗哥接班人。1969年,佛朗哥宣布由胡安.卡洛斯在他死后繼承西班牙王位。1975年11月22日,胡安·卡洛斯王子加冕,登基為西班牙國王(JuanCarlosI)
1975年,胡安.卡洛斯的第一屆政府成員首相納瓦羅1975年10月31日與胡安.卡洛斯國王首相納瓦羅1974年7月與佛朗哥1976年國王任命改革派政治家蘇亞雷斯為首相1978年12月6日,西班牙新憲法通過全民公決,經國王批準,憲法自該年度生效。蘇亞雷斯首相和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卡里略握手2月24日國王在薩蘇埃拉宮接見被釋放的人質代表1981年2月23日,軍人沖進了正在召開議會的議會大廳發動了軍事政變,扣留了300多名人質。18個小時之后,國王果斷而鎮定地平息了這場兵變。首相阿道夫.蘇亞雷斯(Adolfo.Suarez1977-1981)首相何塞.瑪麗亞.阿斯納爾(JoseMariaAznar1996-2004)首相卡爾沃.索特羅(CalvoSoteo1981-1982)現任首相拉霍伊(MarianoRajoy)首相何塞.路易斯.羅德里格斯.薩帕特羅(JoseLuisRodriguezZapatero2004-現在)首相費利佩.岡薩雷斯(FelipeGonzalez1982-1996)
1992年塞維里亞世博會1986年西班牙加入歐盟和北約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2002年取消原貨幣比塞塔改用歐元2002年,西班牙油輪“威望號”發生石油泄漏事故,一只海鳥渾身沾滿油污
志愿者在海灘上清理油污海底凝固的原油
2008年金融危機波及西班牙
罷工游行接連不斷
拉霍伊接任首相職務
就業困難經濟形勢逐漸好轉費利佩六世·波旁·格萊西亞登基為西班牙新國王第三章民族、語言和文化
第一節混血民族第二節多種語言第三節多元文化
西班牙語通用范圍西班牙語即卡斯蒂利亞(Castilla)語,是古代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語言阿方索十世國王(1221-1284)安東尼奧·德·內布里哈(1444-1522)和他撰寫的《卡斯提利亞語語法》西班牙著名語言學家、文學家、史學家拉蒙.梅嫩德斯.皮達爾(RamónmenéndezPidal)
卡斯蒂利亞(Castilla)
第四章文學藝術第一節遠古時期的藝術第二節古羅馬藝術第三節伊斯蘭藝術第四節中世紀藝術文學第五節黃金世紀第六節18世紀藝術文學:從新古典主義到印象派的先行者——戈雅第七節19世紀藝術文學——浪漫主義第八節百花齊放的20世紀藝術文學位于西班牙北方圣坦德省的阿爾塔米拉(Altamira)洞穴中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壁畫位于阿斯圖里亞斯的埃爾·平達爾(ElPindal)洞穴中的壁畫位于圣·羅曼(SanRoman)巖洞中的壁畫位于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的萊溫特(Levant)的科古爾(Cogull)和阿爾佩拉(Alpera)巖洞中的壁畫舊石器時代公元前四萬年到公元前一萬年
“埃爾切仕女像”(DamadeLaElche)(公元前5-6世紀)是希臘風格與伊比利亞本土風格相結合的完美典范。巴薩(LaDamadeBaza)仕女石雕像(公元前4世紀)第二節古羅馬藝術塞尼卡之死塞尼卡(Seneca)昆體良(Quintilian)塞戈維亞(Segova
)古城古羅馬的高架引水橋(ACUEDUCTOROMANO)
位于托萊多古城塔霍河上的阿爾坎塔拉橋(PuentedeAlcantara)梅里達的古羅馬半圓形劇場梅里達的古羅馬競技場第三節伊斯蘭藝術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LaMezquita)是哈里發王朝阿夫德拉曼一世時的建筑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內近千根大理石圓柱托起穹頂,每根柱子的裝飾都各不相同,交織成一幅光怪陸離、美倫美奐的畫面。
祈禱室的穹頂由八條半圓拱肋相互交錯,支起圓頂,頂部收緊形成一朵巨大的八瓣花朵,表面是五彩錯金的裝飾,支撐拱頂的八個墻面布滿了美妙的石膏浮雕。16世紀初,教會又在科爾多瓦大清真寺院區中心建了一座基督教教堂。
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建于13世紀,是納斯里埃斯王朝穆罕默德一世至五世國王及王室的居住地,具有居住、防御、休閑等多種功能。
阿爾罕布拉宮內供妃嬪居住的阿本塞拉赫斯廳(SaladelosAbencerrajes)。阿爾罕布拉宮的獅子院愛神木庭院旁的廊柱黃金廳的外墻裝飾墻壁上雕刻的阿拉伯銘文和《古蘭經》墻面雕飾的書法花紋塞維利亞大教堂-清真寺的宣禮塔第四節中世紀藝術文學一、藝術1.羅馬式藝術:
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古城(SantiagodeCompostela),是天主教世界中的三大朝圣地之一。
大教堂有哥特式的高聳立面,兩層階梯盤旋而上,氣勢不凡,是1188年由建筑師馬提歐(MaestroMateo)所完成的作品。
圣地亞哥大教堂的“榮耀之門”(PorticodelaGloria),來自圣經故事的雕刻群栩栩如生地立在門上,是目前保存最好的羅馬風格作品。
圣地亞哥大教堂的“銀匠之門”(PuertadelasPlaterias)是留存下來的唯一一扇羅馬式大門(建造于12世紀)。
阿維拉的城墻
布爾戈斯大教堂是西班牙最偉大的哥特式教堂。哥特式建筑輕靈纖巧,高聳挺拔,怪誕夸張。玲瓏的尖塔或鐘樓直刺云天。2哥特式藝術(ArteGotico)
布爾戈斯大教堂是一座白色石灰石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221年,后經五個世紀被西班牙一些最有名的工匠擴建。教堂充分展現了哥特火焰式設計,雙塔在15世紀建成。教堂高84米。布爾戈斯大教堂的PuertadeSantaMarla布爾戈斯大教堂的PuertadeSarmental布爾戈斯大教堂的PuertadeCoroneria布爾戈斯大教堂的加冕門上的雕塑(PuertadeCoroneria)布爾戈斯大教堂的唱詩區布爾戈斯大教堂的金梯(EscaleraDorada)布爾戈斯大教堂漂亮的回廊布爾戈斯大教堂豪華的穹隆屋頂
萊昂大教堂(CatedraldeLeón)是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建于13世紀中至14世紀末,是西班牙唯一一座采用法國風格將大殿建得碩長高挑且光線充足的大教堂。教堂的尖頂從很遠的地方就清楚可見,幾個世紀以來,它引領著長途跋涉的朝圣者走上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
萊昂大教堂的正面有三座裝飾有豐富雕像的大門
萊昂大教堂正面中間的大門上雕有《最后的審判》的場景,鮮明地刻畫了被天主眷顧和棄絕的兩種人的命運,所以也叫“審判門”(PortadadelJuicio)。“審判門”細部教堂內博物館入口的大門,門上雕有復雜的花葉裝飾。萊昂大教堂內部萊昂大教堂主祭壇
萊昂大教堂的唱詩區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由胡安·德·巴達霍斯(JuandeBadajoz)設計。
萊昂大教堂有大量西班牙獨一無二的彩繪玻璃窗。整個教堂在128扇窗戶上安裝了1800平方米的彩繪玻璃,栩栩如生地展現了當時西班牙絢麗的繪畫藝術和精湛的玻璃工藝。正立面上的“玫瑰花窗”是最古老的彩繪玻璃。
萊昂大教堂博物館藏有大量珍品東方三圣獻禮圖胡安·德·胡尼(JuandeJuni)的十字架
塞維利亞的大教堂(CathedralofSeville)是世界第三、西班牙第一大教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在7世紀的大清真寺基礎上建立,保留了原清真寺尖塔。
塞維利亞大教堂于1403年開始修建,到1506年才建成。教堂是哥特式、和文藝復興式建筑風格的有機結合。教堂的主體是116米長76米寬的矩形,由墻頂部帶許多尖柱的圍墻環繞屋頂上向上聳立的尖塔而成的建筑。
希拉爾達塔(LaGiralda),也譯為“風向標”塔,塔高98米,于1184~1198年為阿拉伯人所建,1568年在頂部增建了裝有25口大鐘的鐘樓,后又在樓頂上安裝了一尊《信仰》青銅塑像,隨風轉動。
主禮拜堂的哥特式祭壇裝飾屏為世界上最宏大的祭壇浮雕裝飾。它為佛蘭德風格,在45幅鍍金的木板上有千余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人物藝術雕像或繪畫,它里面加進了2.4噸黃金,耗時35年才完成。
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唱詩區的唱詩班席位是用古巴的桃花心木雕刻的。
具有19世紀浪漫主義風格的哥倫布陵墓位于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南門,象征1492年哥倫布航海時西班牙的四個王國:卡斯蒂利亞、萊昂、納瓦拉、和阿拉貢的青銅雕像抬著哥倫布的石棺。塞維利亞大教堂的收藏圣器收藏室和祭壇上方懸掛的戈雅1817年創作的《圣盧斯塔和圣盧菲娜》《SantasJustayRufina》主圣器收藏室的圣體龕(CustodiaProcesionalddeArfe)皇家小禮拜堂供奉的VigendelosReyes
塞維利亞大教堂的教士會禮堂(Cabildo)是一個橢圓形的建筑,建于1558-1592,是歐洲第一個這樣的建筑。大主教的坐席位于禮堂南側,坐席上方懸掛的是穆利略(Murillo)的畫作《圣母無玷始胎》。
托萊多大教堂(CatedraldeToledo)是西班牙排名第二的大教堂。1247年動工,1493年完成。它采用了當時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用的法國哥特式建筑形式。西班牙式哥特藝術風格在教堂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教堂正門左側哥特式鐘樓高90米,上掛一口1753年鑄造的,重17.5噸的“胖鐘”。
托萊多大教堂正立面有三道雕刻大門:“地獄之門”、“寬恕之門”、“審判之門”。中間的“寬恕之門”裝飾有豐富的雕塑。
教堂北立面的“時鐘門”建于13世紀,是教堂最老的門。教堂南立面的“獅子門”
托萊多教堂長120米,寬59米,高45米,由88根有棱紋的石柱子支撐。。大量的門窗裝飾著漂亮的彩繪玻璃,精美的鐵欄桿環繞在祭壇、、禱告席及主堂周圍的22個小禮拜堂周圍。
祭壇上部有采光窗,在頂光的照耀下,祭壇上用云石、銅等制作的天使如浮云行空。主祭壇裝飾屏是一個巨大的哥特火焰式的關于基督生平的彩色雕塑
托萊多教堂唱詩區的兩排座椅是西班牙木雕藝術的瑰寶,上排為文藝復興式,下排為哥特式,兩種風格水乳交融。上排座椅上方刻著圣人像,下排座椅上方的雕刻則表現了光復戰爭中收復格拉納達的歷史場面。
3.穆德哈爾式藝術(Artemudejar)
希拉爾達塔(LaGiralda)希拉爾達塔的姐妹塔—摩洛哥的哈桑塔托萊多城的太陽門
塞戈維亞的阿爾卡薩城堡(Alcázar)始建于13世紀初,后幾經改擴建,現在看到的是1862年一場大火后重建的。
塞戈維亞的阿爾卡薩城堡是許多童話中城堡的原形。阿爾卡薩城堡內精美的穆德哈爾風格的鑲板式天花板阿拉貢的穆德哈爾式建筑
特魯埃爾(Teruel)的圣馬丁塔(TorredeSanMartin).特魯埃爾(Teruel)的圣薩爾瓦多塔(TorredeSanSalvador).特魯埃爾(Teruel)的圣佩德羅塔(TorredeSanPedro).阿拉貢·特魯埃爾的圣馬丁塔的細部特魯埃爾教堂特魯埃爾的圣瑪麗亞教堂二、文學二、文學
1、長篇史詩《熙德之歌》(elCantardeMíoCid)
民族英雄卡斯蒂利亞騎士羅德里戈·迪亞斯·德·比瓦爾(1040——1099)。摩爾人尊稱其為“熙德”(cid)——先生,老爺的意思。熙德在家鄉布爾戈斯的塑像和出生地紀念碑史詩《熙德之歌》用卡斯蒂利亞語寫成。電影《熙德傳說》海報2.智者國王阿爾方索十世
阿爾方索十世的朝廷3.《盧卡諾爾伯爵》(ElcondeLucanor)
《盧卡諾爾伯爵》大約寫于1330—1335年間,由51個小故事組成,作者胡安·曼努埃爾(DonJuanManuel1282-1348)。該書對歐洲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影響,它被視為歐洲小說之源。胡安·曼努埃爾4.《真愛詩集》(Librodebuenamor)
作者胡安·魯伊斯(JuanRuiz),該書由7000多行詩匯集而成。《真愛詩集》被視為從中世紀向文藝復興過渡的里程碑之作。被譽為“歐洲第二愛經”。5.《塞萊斯蒂娜》(LaCelestina)
作者是費爾南多·德·羅哈斯(1476?—1541),是用對話形式寫成的小說,被視為西方現實主義小說的先行者。6.民謠-八音節詩(Romance)
民謠也稱八音節詩,一直是西班牙作家的靈感源泉之一。第五節黃金世紀一、建筑
薩拉曼卡大學的正門
1.“銀匠式”建筑風格
薩拉曼卡的圣埃斯特班修道院(ConventodeSanEsteban)的正立面。
2.埃雷拉風格:創始人為著名建筑師胡安·德·埃雷拉(JuandeHerrera,1530-1597)
埃斯科里亞爾圣洛倫索王家修道院(ElRealSitiodeSanLorenzodeElEscorial),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
修道院內的主體建筑教堂內最大的祭壇由埃雷拉設計。祭壇用碧玉、縞瑪瑙或紅大理石的柱支撐。4層擱板上共有15座銅制雕像。
教堂拱頂的壁畫教士會議廳的拱頂圖書館的彩繪拱頂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內收藏有許多16世紀的壁毯。
國王行宮中的戰爭廳(SaladelasBatallas)內有二幅壁畫,分別描繪戰勝摩爾人的伊格魯埃拉戰役和1557年8月10日打敗法國人的圣金廷戰役。費利佩二世決定建造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正是為了紀念圣金廷戰役戰役的勝利,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的國王行宮中王座廳(SalóndelTrono)漂亮的天花板
大教堂祭壇下面的地宮里,安放著自卡洛斯五世起到阿爾方索十三世大多數國王和王后的棺槨。
3.巴洛克風格
17世紀初,西班牙的建筑為早期巴洛克風格,即在埃雷拉風格中融入一些裝飾細節。如馬德里馬約爾廣場和市政廳,以及圣十字宮——如今的西班牙外交部大樓。17世紀中期,建筑師開始仿意大利巴洛克風格,修改建筑布局和外立面,柱頭被分成若干部分。如馬德里的圣米蓋爾教堂。
薩拉戈薩的玉柱圣母教堂(LaBasilicadeNuestraSenoradelPilar)的正面外觀主要是18世紀的巴洛克風格。
在巴洛克風格的教堂中,在主祭壇后面,出現了裝飾豐富的祈禱室和神龕(Camarín)。神龕(Camarín)主祭壇裝飾屏皮拉爾圣母教堂的正面
17世紀晚期,產生了以丘里蓋拉建筑師家族命名的追求過分雕飾的丘里蓋拉(Estilo
Churrigueresco)風格,其突出特點是盤繞著葡萄飾的螺旋型巴洛克風格的所羅門鍍金立柱。圣埃斯特班修道院主祭壇裝飾屏是何塞·德·丘里蓋拉(JosédeChurriguera)的作品
薩拉曼卡市政府大樓巴利亞多利德大學法律系正門
丘里蓋拉風格的建筑還有薩拉曼卡大廣場、巴利亞多利德大學大門、托萊多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等。
二、繪畫1.格雷科,(ElGreco1541—1614),原名多梅尼科·特奧托科普利。格雷科自畫像《手放在胸前的騎士》《德拉富恩特醫生肖像》《十字架上的耶穌》《圣三位一體》《天使報喜》《圣家族》《托萊多城景觀》《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2.宮廷畫師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蓋茲(Velazquez,1599—1660)委拉斯蓋茲自畫像《教皇英諾森十世》《菲利佩四世》《伊莎貝爾王后》卡洛斯王子《瑪利亞·特蕾莎公主》《侏儒塞巴斯蒂安》《紡織女》《賣水人》《煎雞蛋的婦人《鏡中的維納斯》《火神的冶鐵廠》《奧利瓦塞公爵騎馬圖》
委拉斯蓋茲影響了后來的印象派、自然主義、意大利未來派和其它前衛流派。《宮女們》《布雷達的歸降》
醉漢們
三、文學
收有2人詩歌的作品集胡安·波斯坎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
1.文藝復興時期薩拉曼卡派:路易斯·德·萊昂塞維利亞派:費爾南多·德·埃雷拉
圣特蕾莎·德·赫蘇斯
神秘主義文學圣胡安·德·拉·克魯斯
《心靈之歌》(Cánticospiritual)
《熾熱的愛情頌》(Llamadeamorviva)
圣胡安作品《黑夜》(Lanocheoscuradelalma)插圖
騎士小說
1533年版插圖:阿馬迪斯從Galpan城堡中救出奧爾加公主。1508年第1版15世紀末16世紀初最為流行的騎士小說是《阿馬迪斯·德·高拉》(Amadís
de
Gaula)
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
長篇小說《堂吉訶德》的問世,使他榮登了西班牙小說第一人和世界頂級文學大師的寶座。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MigueldeCervantesSaavedra,1547—1616)《堂吉訶德》上卷,1605年出版《堂吉訶德》下卷,1615年出版《堂吉訶德》的全名是《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德·拉曼恰》(ElingeniosohidalgodonQuixotedelaMancha)。作者塑造了兩個文學史上不朽的形象:堂吉訶德及其扈從桑丘。馬德里的西班牙廣場塞萬提斯紀念碑舊金山金門公園巴利亞多利德大學北京大學阿爾卡拉—塞萬提斯的故鄉世界各地塞萬提斯紀念碑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布魯塞爾《堂吉訶德》
出版400年紀念版(2005)《堂吉訶德》封面及插圖
流浪漢小說《托爾梅斯河的拉薩路》(LazarillodeTormes)是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漢小說。戈雅的名畫《托爾梅斯河的小拉薩路》“LazarillodeTormes”
薩拉曼卡托爾梅斯河邊的雕塑
“LazarillodeTormes””。西班牙民族戲劇的奠基人——洛佩·德·維加
洛佩劇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至今仍在上演并且盛譽不衰的作品——《羊泉村》。《羊泉村》的戲劇和電影2.巴洛克時期
夸飾主義(又稱貢戈拉主義)代表:路易斯·德·貢戈拉(LuisdeGóngora,1561-1627)
貢戈拉的詩作《孤獨》(Soledades)首頁《波利費莫和加拉特婭的神話》(FábuladePolifemoyGalatea))
警句主義的代表作家弗朗西斯科·德·克維多(FranciscodeQuevedo,1580-1645)
克維多著作《克維多著作選》《騙子外傳》(HistoriadelavidadelBuscónllamadodonPabios)及插圖《夢》(Lossue?os)
劇作家蒂爾索·德·莫利納(TirsodeMolina,1581—1648)
代表作《塞維利亞的花花公子》“ElBurladordeSevilla”)塑造了一個舉世聞名的戲劇人物:花花公子唐璜(DonJuan)。戲劇大師佩德羅·卡爾德隆(PedroCalderóndelaBarca,1600—1681)
《薩拉梅亞的村長》(ElalcaldedeZalamea)《人生如夢》(Lavidaessue?o)卡爾德龍紀念碑上的“人生如夢”浮雕三、音樂第六節18世紀藝術文學從新古典主義到現代印象派的先行者——戈雅
新古典主義
本圖拉·羅德里格斯(Venturarodríguez,1717—1785)一、建筑羅德里格斯部分作品潘普洛納大教堂正立面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薩拉戈薩石柱圣母教堂新古典主義典型風格佛朗西斯·塞巴蒂尼(FrancescoSabatini,1722-1797)馬德里大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
塞巴蒂尼部分作品阿蘭胡埃斯圣帕斯夸爾修道院馬德里阿爾卡拉門阿蘭胡埃斯王宮
胡安·德·比拉努埃爾(JuandeVillanueva,1739-1811)
比拉努埃爾部分作品馬德里市政廳馬德里國家天文館埃爾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王子閣馬德里植物園二、雕刻馬德里的大地女神雕塑馬德里卡斯蒂利亞廣場上的海神涅普頓雕塑三、繪畫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deGoya,1772—1850)《卡洛斯四世一家》《5月3日大屠殺》裸體的瑪哈著衣的瑪哈陽傘四、文學
加斯帕爾·梅爾喬·德·霍韋利亞諾斯
(GasparMelchordeJovellanos,
1744—1811)霍韋利亞諾斯畫像(戈雅作)《對美術的贊美》(Elogiodelasbellasartes)西班牙悲喜劇關于農業、土地、經濟方面的論述誠實的偵探霍韋利亞諾斯的部分作品
費爾南德斯·德·莫拉廷(LeandroFrenándezdeMoratín,1760—1828),詩人兼劇作家,他的戲劇廣受歡迎,可與黃金時期的戲劇相媲美。《新喜劇或咖啡》(LacomedianuevaoElcafé)演出劇照《西班牙戲劇的起源》(OrigensdelteatroEsp?ol)新古典主義喜劇《姑娘們的同意》(Elsídelasni?as)第七節19世紀藝術文學——浪漫主義一、雕塑馬里亞諾·本柳雷(MarianoBenlliure,1862—1947)《天主教女王伊莎貝爾和哥倫布》
《戈雅紀念碑》
《阿方索十二世紀念碑》
阿古斯丁·科羅爾(AgustíQuerol,1860—1909)《克韋多紀念碑》
哈瓦那的紀念碑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西班牙人》馬德里的《光榮天使》二、建筑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Gaudí,1852—1926)
1915年高迪陪羅馬教皇使節參觀圣家族教堂
米拉之家
(CasaMilá)圣家族大教堂(TempleExpiatorideLaSagradaFamilia)
。圣家族大教堂最突出的是象征12門徒的12座高聳入云的尖塔圣家族大教堂的雙曲面穹頂圣家族大教堂樹狀立柱圣家族大教堂的“基督誕生門”的雕刻
奎爾公園
奎爾公園的入口及大門彩磁彩陶拼貼的大蜥蜴
奎爾公園的拱形走廊84根圓柱支撐著一個大平臺就是希臘劇場(百柱廳)。三、繪畫華金·索羅列亞(JoaquinSorolla,1863—1923)《下午陽光中的巴倫西亞海灘》伊格納西奧·蘇洛阿加(IgnacioZuloaga,1870-1945)《熱鬧的街頭》四、音樂作曲家菲利佩·佩德雷爾(FelipePedrell,1841—1922)杰出的作曲家兼鋼琴家伊薩克·阿爾韋尼斯(IsaacAlbéniz,1860—1909)《西班牙組曲》中的“阿斯圖里亞斯"曼努埃爾·德·法利雅(ManueldeFalla,1876—1946)五、文學安赫爾·德·薩阿韋德拉(ángeldeSaavedra,
1791—1865),也稱里瓦斯公爵(DuquedeRivas)《堂阿爾瓦羅》(又名《命運的力量》)(Donálvaroolafuerzadelsino)何塞·德·埃斯普隆希達(JosédeEspronceda,1808—1842)《埃斯普隆希達詩集》《薩拉曼卡的大學生》及插圖(ElestudiantedeSalamanc)《海盜之歌》(Cancióndelpirata)
《惡魔世界》(ElDiabloMundo)
古斯塔沃·阿道夫·貝克爾(GustavoAdolfoBécquer,1836—1870)建在塞維利亞的貝克爾紀念碑《抒情詩集》(Rimas)
貝克爾的散文作品《傳說集》(Leyendas)何塞·索里利亞(JoséZorrilia,1817-1893)貝尼托·佩雷斯·加爾多斯(BenitoPérezGaldós,1843—1920)《民族軼事》(EpisodiosNacionales,1872-1912
)《裴翡達夫人》(Do?aPerfecta,1876)
《福爾杜娜塔和哈辛達》(FortuntayJacinta,1886–1887)
西班牙的另外幾位現實主義、自然主義作家
佩德羅·安東尼奧·德·阿拉爾孔(PedroAntoniodeAlarcón,1833—1891)
比森特·布拉斯科·伊瓦涅斯(VicenteBlascoIbá?ez,1867—1928)
何塞·埃切加賴(JoséEchegaray,1832—1916)第八節百花齊放的
20世紀藝術文學一、建筑巴塞羅那奧運會主體育場游泳館奧運村巴塞羅那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d`ArtContemporanideBarcelona,MACBA)巴塞羅那現代藝術博物館(MACBA)塞維利亞巴爾凱塔橋(PuenteBarqueta)塞維利亞世博會的建筑群(1992)墨西哥館歐洲館為世博會修建的阿拉米羅大橋塞維利亞世博會場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MuseoGuggenheimdeBilbao,1997)由西班牙建筑師卡拉特拉瓦(SantiagoCalatrava)設計于2000年落成的巴倫西亞現代建筑羅倫索·科廖特·巴萊拉(LorenzoCoullautValera),1876—1932)馬德里西班牙廣場的《塞萬提斯紀念碑》西班牙國家圖書館的佩拉約紀念碑二、雕塑羅倫索·科廖特·巴萊拉在塞維利亞的作品《貝克爾紀念碑》維多利奧·馬喬(VictorioMacho,1887—1966)和自雕像帕倫西亞的VictorioMacho博物館帕倫西亞馬約爾廣場的《阿隆索·貝魯格特紀念碑》胡安·克里斯托瓦爾(JuanCristóbal,1897-1961)馬德里Isidro公園里克里斯托瓦爾的作品《戈雅頭像》1932年矗立在布爾戈斯街頭的熙德的雕像(克里斯托瓦爾1955年作品)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Dalí,1904-1989)唇形沙發達利博物館霍安·米羅(JoanMiró,1893—1983)芝加哥小姐MissChicago,1981女人Femme,1981女人和小鳥MujeryPájaro,1983,巴塞羅那
建在巴黎LaDéfense
的米羅作品1978《做扁桃花游戲的一對戀人》月亮小鳥Pájarolunar,1946-1949安·阿爾法羅AndreuAlfaro,19291982年世界杯足球賽馬德里Pilar大街1973年無標題作品華金·巴克羅·圖西奧斯JoaquínVaqueroTurcios,1933建在馬德里哥倫布廣場的《發現美洲紀念碑》《哥倫布紀念碑》
愛德華多·奇伊達(EduardoChillida,1924-2002)愛德華多·奇伊達在自己的作品《風之梳》里
建在巴斯克自治區SanSebastián的《風之梳》(Elpeinedelviento)
雕塑家用條形鍛鐵作為創作用材組合成三個鋼鐵雕塑,一個垂直豎立在近海的巨石上,兩個呈水平狀態插入海岸的峭壁中。雕塑組合的變化代表著生命運動,顯示了敢與大風大浪搏擊的勇氣與倔強性格,被譽為當代經典作品。三、繪畫
巴勃羅·畢加索(PabloRuizPicasso,1881-1973)
“藍色時期”(1901~1904年)《節儉的一餐》(版畫,1904)《人生》(1903)《姐妹倆》(1903)《擁抱》(1901或1902)《喝艾酒的人》(1903)
“玫瑰色時期”
(1905~1906年)拿煙斗的男孩江湖賣藝人站在地球上的少女雜技演員一家和猴子《亞威農的少女》(1907年)。站在妓院門口的妓女們扭曲的形象如同被毀形了,但是卻又透出一股野性的生命力。該畫是繪畫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標志著立體派畫派的誕生。《三個音樂家》(1921)《拿曼陀林的少女》(1910)《格爾尼卡》(1937)。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霍安.米羅(JoanMiró,1893-1983)
《加泰隆風景》(1923)中,黃色和橙黃的兩塊平面,相交于一條曲線。獵人和獵物都畫成幾何的線條和形狀。《農婦》1922《犁過的田地》1923《荷蘭的室內1號》1928,畫面中有琴、狗、貓,左邊是一扇可以看到風景的窗,白色的橢圓形體象征光線,里面的紅色代表窗簾,右邊是一只聽演奏的女士的腳。《哈里昆的狂歡》1924,是第一幅超現實主義的圖畫。《人投鳥-石子》1926《午夜和晨雨中夜鶯的歌聲》1940《靜物和舊鞋》1937,顯示米羅為反對西班牙內戰的法西斯分子而做出的深切的反應。畫面中有舊鞋、酒瓶、插著叉子的蘋果,還有一端變成一個頭蓋骨的一條切開的面包。所有這一切都有安排在一個捉摸不定的空間里,色彩、黑色和兇險的形狀令人厭惡。反映了米羅對發生在他所熱愛的西班牙事變的痛感和厭惡之情。《天空》1966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Dalí,1904-1989)
達利在1929~1937年間所作的畫屬超現實主義。描繪夢境,將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變形,將它們放在十分荒涼但陽光明媚的風景里。《記憶的永恒》(1931)《那西塞斯的變形》(1936-1937)
《卡拉林納》(1944-1945)《麗達與天鵝》(1949)《圣徒約翰殉難》(1954)《年輕婦女被她自己的貞潔所雞奸》又名《窗邊看風景的女人》(1954)《最后的晚餐》(1955)
四、電影《安達魯之犬》1928,由布努埃爾和達利導演在巴黎拍攝的超現實電影,標志西班牙電影開始走向國際化。胡安.巴爾德姆導演的《騎車人之死》1955
路易斯.加西亞.貝爾蘭加導演的《歡迎馬歇爾》1953,躲過了佛朗哥時代的嚴格審查。20世紀80年代后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部分西班牙影片《重新開始》(1982)何塞·路易斯·加爾西《美好年代》(1993)(佛朗西斯科·特魯埃瓦)《關于我母親的一切》(2000)佩德羅·阿爾莫多瓦路易斯·布努埃爾(LuísBu?uel1900—1983)
西班牙導演布努埃爾是位飲譽國際影壇,超現實主義大師。他多年在美國、法國、墨西哥等地流亡并從事創作。他將心理學上潛意識作用透過電影呈現出來,他的電影主題為對資產階級、宗教、性以及貧困等現象的關懷批評。1946-1964年,西班牙內戰和流亡墨西哥時期:布努埃爾共拍了20部電影,其主要代表作有:《被遺忘的人們》(LosOlvidados,1950);《泯滅的天使》(Elángelexterminador,1962)
自50年代起,布努埃爾在戛納電影節上先后獲得最佳導演獎、國際評論獎、特別獎、金棕櫚獎、榮譽獎等多個獎項。
《維莉蒂安娜》(1962)曾在西班牙禁演《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Eldiscret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考試的有效備考試題及答案
- 藥劑考試證書獲取指南試題及答案
- 環境醫學與健康試題及答案
- 藥物信息的傳播與管理戰略試題及答案
- 藥劑類學生需知試題及答案
- 考場策略衛生管理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與技術實施的有效結合試題及答案
- 藥劑財務管理理念試題及答案
- 禁毒活動面試題及答案
- 形位公差計算試題及答案
- 基于PLC的生產流水線電氣控制系統設計
- 2023年中考語文復習專題五文學文化常識
-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梳理
- 注塑模具基礎知識培訓
- 葉縣至魯山高速公路環境影響報告書
- 超聲檢測胃內容物在麻醉中應用
- 削竹式洞門隧道工程總體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平導豎井 全封閉復合式襯砌
- 煙風道管道井防水構造做法及節點詳圖
- 案例分析一次C4506交換機CPU利用率過高的處理過程
- 2023年安全質量的表態發言稿5篇
- 2023年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高級執法資格考試題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