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前沿與哲學第2講_第1頁
科學前沿與哲學第2講_第2頁
科學前沿與哲學第2講_第3頁
科學前沿與哲學第2講_第4頁
科學前沿與哲學第2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是進化思想的先驅嗎?阿那克西曼德(BC600?):

“人是從那些似魚的生物中產生出來的,在人的胚胎期仍保留著那些似魚生物的形態,直到成熟。”目前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東方的智慧“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莊子·寓言》“造物無主,而物各自造”—晉代郭象(252-312)目前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TheStoryofCreation《圣經》記載,上帝在6天創造了地球和世間萬物,耶穌誕生前4004年,地球才開始出現。目前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米開朗基羅的“創世記”目前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逐出伊甸園目前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TheFloodandNoah’sBoat目前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如何解釋化石?動物的化石—是因為這些動物沒能登上諾亞方舟。目前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基督教的世界觀靜態的世界特創論人類中心說自然界的等級制度——盡管哥白尼把地球請出了宇宙中心,但是“哥白尼革命”并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基督教的世界觀。目前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自然神學—通過自然認識上帝基督教教義中包含宇宙和自然萬物是和諧的思想,人可以通過觀察自然萬物來發現上帝的智慧和仁慈。歲差、占星術與宗教變遷:太陽在春分點經過金牛座(埃及宗教),白羊座(摩西),雙魚座(耶穌),寶瓶座(2166年以后)。目前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加爾文的宗教改革第一:積極鼓勵對自然科學的探索;第二:以“適應”來闡釋《圣經》。—《圣經·新約》主要是關于耶穌的知識,并不是一部天文、地理或生物學的“教科書”。上帝對它做了“調整”以“適應”人腦和人心的能力,這就是“啟示”。“啟示”就是神性的謙遜的舉動。目前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二、對進化論的推測如果把“進化論”的產生和發展看成一出歷史劇,那么,在達爾文登場前,它的“序幕”已經上演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歌德,謝林與黑格爾從他們的概念出發提出了進化的思想,但是對于那些要為人們提供可用分類系統的博物學家來說,這種立場會斷送自己的職業。目前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博物學”的貢獻野外旅行考察,探索自然界,進而促進了地質學、礦物學、地理學、植物學、昆蟲學、動物學以及人類學知識的積累。目前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布豐[法]—博物學家

《自然史》44卷布豐對“創世記”的改造:七個紀元—10萬年以上!第一世:地球形成;第二世:山脈出現;第三世:地球被大水覆蓋;第四世:火山活動,植物生長第五世:陸地動物出現;第六世:大陸分開;第七世:人類出現。Buffon,1707-1788目前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布豐的“共同由來”思想“所有的(生物)家族,不論植物還是動物,都來源于單一的原種。”達爾文稱他是“在現代第一個以科學精神對待這個(物種起源)問題的作家”。但是由于布豐的觀點“在不同時期動搖不定得這么厲害”,他只是進化論的一個非常靠不住的“同盟者”。目前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拉馬克的進化思想《法國植物志》(1778)使他聲名鵲起,然而“巴黎全年氣象預報”卻使他備受責難。拉馬克毫不氣餒,50歲開始轉向動物學,首先在無脊椎動物領域做出了杰出的工作,正是對無脊椎動物的研究,使得拉馬克確立了生物進化的思想。Lamarck,1744-1829目前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動物哲學》(1809)生物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過“轉型”,即“進化”。兩個問題:

1.動物顯示出來的等級序列;

2.生命表現出來的多樣性。進化機制:

1.等級序列—物種完美的內驅力;

2.“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增加動物的復雜性和完美性;

3.環境影響使生物呈現多樣性。目前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用進廢退”—長頸鹿的脖子長頸鹿的祖先生活在非洲干旱地區,周圍環境缺乏青草,迫使他們改變原來以吃草為主的生活習性;時常努力伸長脖子吃樹上的樹葉,脖子在經常使用后逐漸延長,并且遺傳給后代,通過世代相傳的努力和積累,它們就進化成現在的樣子。目前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居維葉:法國的亞里士多德?

古生物學的創始人,比較解剖學家,一位神童,4歲可以讀書,14歲進入Stuttgart大學,1795年被任命為巴黎國家歷史博物館比較解剖學教授。Cuvier,1769-1842目前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比較解剖學系統性原則:一個動物的各個器官之間有著密切的相互聯系,由一個部分可以推斷另一個部分。類比性原則:相似動物的各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有類同之處。根據動物的局部結構,參照已知動物,可以推知未知動物的其他器官和功能,從而復原整個動物體。目前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漸變論”與“災變論”之爭拉馬克的“漸變論”:環境的變化,引起生物的不同反應,這種反應使生物產生新的需求(need),需求影響到生物的習性,習性的積累改變了生物的功能,而功能的改變導致生物結構的變化,這樣一種生物逐漸變化成另一種生物。居維葉的“災變論”:無論是地球年齡還是生物結構,都不支持“漸變論”,特別是地層中的化石具有明顯的空缺,說明生物之間不存在連續的關系。在地質史上存在不同的生物創生時期—“災變”。1785年,赫頓在《地球論》中,提出了“天律不變學說”:目前的地質變化在以前與以后都在進行。目前二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賴爾的“均變論”

英國著名地質學家賴爾提出,應該通過對于現存物種的研究,來研究生物的歷史。正是由于賴爾對現存物種的強調,使達爾文找到了研究進化的切入點。《地質學原理》(1830~32)對達爾文產生了深深的影響。

1871年被翻譯為中文《地學淺釋》。CharlesLyell,1797-1875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三、達爾文及其進化論達爾文出生在英國鄉村的一個家道殷實的紳士家庭,他的父親、祖父都是成功的醫生。在達爾文8歲時,母親就過早的去世了,達爾文基本是由他的姐姐們照顧,是在家人的寵愛中長大的。

達爾文兒時的舊居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這也許就是“遺傳”?

達爾文的祖父集醫生、作家、科學家于一身,對于物種起源有濃厚的興趣。他的著作有:《動物學》、《植物學》、《植物園》、《自然的殿堂或社會的起源》。ErasmusDarwin,1731-1802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給自己丟臉!”?少年的達爾文對讀書沒有興趣,身上看不到什么特殊的才能,但是特別喜愛戶外活動,喜歡養狗,捉甲蟲。父親的責備:“你除了打獵、玩狗、抓兔子,什么也不顧,你會毀了你自己,而且給家庭丟臉!”

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干那一行?1825年10月,達爾文進入愛丁堡大學攻讀醫學,但發現自己沒有遺傳父親的才能,害怕見血。轉入劍橋大學基督學院,打算成為神職人員,但對神學提不起興趣,打牌狩獵。但是,劍橋大學的兩位杰出的科學教授對他產生了關鍵的影響:他們是植物學家亨斯洛(JohnHenslow,1796-1861)和地質學家塞治威克(AdamSedgwick,1785-1873)。

目前二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兩位杰出的老師

植物學家Henslow地質學家Sedgwick目前二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終生難忘的教誨通過聆聽Sedgwick的講授,達爾文學會了如何在通常外行看來是雜亂無章的地質結構體中理出頭緒和規律。他認識到,一名科學家,不應該只是記錄事實,更應當尋求隱蔽其后的規律與模式。在一次與Sedgwick一起的野外考察中,達爾文寫道:“盡管我閱讀過各種各樣的科學專著,但什么也沒有像他一樣使我透徹的認識到,科學應當是通過對事實的分析、整理,從中得出結論或者歸納出普遍的規律。”目前二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機遇!1831年8月29日,達爾文結束地質考察回到家中,桌子上有兩封信:亨斯洛和皮考科推薦他參加“貝格爾號”環球考察。而達爾文的父親反對這項計劃。后來達爾文舅舅喬賽亞·韋奇伍德的介入終于說服了老達爾文:“這是一次值得用雙手緊抓不放的機會。”

目前二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1831年8月31日的信,達爾文告訴父親舅舅同意自己隨貝格爾號(小獵犬號)環球航行。目前二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貝格爾號之旅目前三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目前三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貝格爾號航行路線目前三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達爾文在阿根廷平原上發現的巨樹獺化石,長1.83米,生活在距今約100萬年。目前三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達爾文鳥”1835年9月15日,貝格爾號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靠岸,達爾文在該島采集了13種不同的燕雀——嘲鶇,有些是新種,正是它們引發達爾文對物種變異的思考。目前三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榮譽已到,但艱苦的工作才開始……歷時5年,在跨越了太平洋,穿過印度洋,北上通過大西洋的航行后,27歲的達爾文在1836年10月回到的英國。770頁日記,數千個鳥類、昆蟲、植物和巖石標本。使他感到驚喜的是他發現人們已經聽說了他的工作—歸功于亨斯洛。賴爾邀請達爾文共進晚餐,皇家地質學會邀請他加入該會,不久他被選為該會的榮譽秘書。1839年雙喜臨門:與表妹結婚;《貝格爾號航海考察日志》出版。目前三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他怎么了?1841年起,疲勞、暈眩、惡心使得達爾文筋疲力盡。與朋友的聊天也會使他疲憊不堪。他得了一種奇怪的病……?病在心中—他要離開喧鬧的社會,全神貫注于他的思考。1842年,33歲的達爾文和妻子離開了倫敦,搬到了英格蘭東南部的唐恩鎮。目前三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馬爾薩斯的啟示馬爾薩斯(1766-1834)的《人口論》(1789):如果人類完全任其自然,人口的數量將會飛速增長,每25年就會翻一番。而食品的供應決不會增加的如此之快,因此人類將常常受到饑餓的威脅。唯一能夠控制人口增長的就是像戰爭、饑餓和疾病之類的災難。如果一些人要生存,那么,其他人就得死亡。生存本身就是一場持久的戰爭!1838年10月,達爾文閱讀《人口論》后陷入沉思:自然界也是如此!那么幸存者是誰呢?是那些最適應周圍環境的動植物。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也促使達爾文認識到大量個體只追求私利,卻使得整個社會的利益最大化,達爾文要尋求生物進化的“看不見的手”。盡管馬爾薩斯受到馬克思的猛烈批判,但被人口膨脹,環境污染等全球問題困擾的華爾街革命理論家認為,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都是建立在維多利亞時代資源無限可用,社會進步永無止境的樂觀主義錯誤信念基礎上的。目前最有影響的資本主義美國與共產黨領導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國,盡管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截然不同,但本質上都是把絕大部分人變成貨幣奴隸與自私自利的經濟動物的金錢經濟,它們的差別無非是金錢與社會資源基本上由幕后支配美聯儲的金融寡頭控制,還是由高層黨官僚幕后掌控的國土資源部,發展改革委員會之類的壟斷機構控制。目前三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種群繁殖馬爾薩斯:人口指數律Xn+1=bxnX0x1=bx0X2=bx1=b2x0Xn=bxn-1=bnx0但因為資源限制與生存斗爭,實際增長遵守右圖方程。目前三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AGreatIdea!18381.地球綿延數百萬年的歷史(賴爾的論證,考察證據)2.物種是變化的,或者易于變化(早期思想家的觀點,考察證據和新家畜品種的培育)3.生物群體與母源物種隔絕時產生變異(加拉帕爾戈斯群島的鳥類)4.全球大環境和地方小環境不斷變化,生命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化石和其他地質學證據)5.單個個體出生時,帶有某些細微的變異;生物體的特征被后代繼承(常識,動植物培育者遵從的規則)6.生命是生存的斗爭(馬爾薩斯)7.幫助生命體適應環境和生存的變異的不斷遺傳,最后新物種通過自然選擇進化出來(達爾文)目前三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就像供認自己是兇手一樣……”《貝格爾號航行期內的動物志》(1839-1843,五卷本)《貝格爾號航行期內的地質學》(1842-1846,三卷本)1844年起,撰寫闡述進化論的論文—只有一種方法可以使如此危險的觀點被人接受那就是每一步都必須由可靠的內容、充實的論據為后盾!目前四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池塘中的驚瀾!1844年錢伯斯匿名出版的《自然創造史的痕跡》一書曾招致軒然大波,但也幫助人們在思想上為接受達爾文的進化論作好準備。注意:右側的書的扉頁上沒有作者姓名!目前四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1846-1854:不尋常的八年“我可愛的藤壺們”與約瑟夫·胡克、賴爾、赫胥黎的友誼1853年獲得皇家學會的表彰1848年父親去世1851年大女兒安妮去世(才10歲),她的不幸夭折摧毀了達爾文對基督教最后殘存的信仰。在醞釀“一本大書”……目前四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藤壺”(?),一種海居甲殼類動物。歷史學家們認為是達爾文逃避害怕“進化論”招致混亂迷惘的一種方式。目前四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華萊士(1823-1913)使他進退兩難!1848-52,華萊士在亞馬遜熱帶雨林考察,收集物種進化的證據;返回英國在船即將靠岸時意外起火,標本、筆記葬身火海。1854年開始對印尼和馬來探險,同年發表“論控制新種引入的法則”,開始于達爾文通信。1858年,完成“論變種無限地離開其原始模式的傾向”一文,希望達爾文將此文轉交賴爾,并幫助發表。正是在這篇文章中華萊士提出了生物進化機制是“自然選擇”,使達爾文感到非常驚訝和失落。目前四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我寧愿把整本書燒掉……”“公正”是達爾文的人生準則和道德操守,所以他選擇了放棄,盡管內心受到痛苦的折磨。賴爾和胡克決定在7月份,由倫敦林奈學會舉行一次特別會議,在會議上同時公布華萊士的論文和達爾文的早期原稿。自然選擇學說終于昭然于世。達爾文和華萊士被正式確認為這個學說的共同創始人。目前四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終生的友誼會議結束三個星期后,華萊士才知道他們的學說在林奈學會上一起宣讀的消息。華萊士對此感到非常滿意,這使達爾文感到莫大的寬慰。兩人一直保持良好的朋友關系。華萊士在1889年出版《達爾文主義》。目前四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物種起源》1859年11月,在經過近20年的深思熟慮后,達爾文發表了關于關于進化論的首部著作:《論物種起源》,出版當天,第一版1250冊被書商們搶購一空。注意:直到第六版(1872)達爾文才用“進化”一詞取代“有改進的遺傳”。目前四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

進化理論—一個很長的論點

1.生物進化。這個理論認為,世界并不是穩定不變的,既不是近期創造的,也不是周而復始循環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其中生物隨著時間在發生變化。

2.共同由來。這個理論認為,所有生物類群都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所有生物類群,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最終都可以追溯到地球上一個單一的起源。

3.物種增殖。這個理論揭示了生物巨大的多樣性的起源。它提出物種的增殖或者是通過分化成姊妹種,或者是通過“萌出”,即通過建立地理上隔離的奠基者群體進化成新的物種。

4.漸變理論。按照這一理論,生物的進化是通過群體的逐漸改變,而不是通過代表著一種新類型的新個體的突然(跳躍式)產生。

5.自然選擇。按照這一理論,進化變化的發生是由于在每一代中都產生出大量的遺傳變異。只有很少的個體可以作為下一代而生存下來,因為它們具有非常適應的遺傳性狀組合。目前四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自然選擇時時刻刻都在檢驗地球上的每一個物種,不放過任何一個最微小的變異;擯棄弱點,保留、添加所有的優點;它無聲無息,悄悄地發揮著作用,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時機適合,就會提升每一個生命體與其生活環境的關系。通常我們看不到這些緩慢變化的進程,直到時間之手記錄下世紀長河緩緩地流逝;我們并不完美的目光穿過這久已逝去的漫長的地質年代,只會看到現在生命的形式與它們以前的形式迥然不同。目前四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觀察一下藤蔓纏繞的河岸,爬滿了形態各異的植物,鳥兒在灌木叢中歌唱,各種各樣的飛蟲輕快地掠過,蚯蚓在濕潤的土壤中嚅動爬行,想一想這么多結構精巧的生命,都產生于在我們身邊發揮作用的自然法則,真是一件妙趣紛呈的事情!—這是一種壯麗輝煌的生命觀。從起源來講,它的幾種力量被一種或少數幾種生命形式吸取;當地球按照一成不變的中立法則循環往復時,從這么簡單的起源開始,無限壯美、奇妙的生命形式進化出來,而且仍然處于不斷的進化之中。目前五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四、牛津論戰《物種起源》在科學家和普通公眾之間都引起了激烈的反響。甚至一些虔誠的基督教徒也支持達爾文。因為他們認為進化論與上帝并不沖突,相反,上帝創造了“能夠自我發展的原始生命”更加說明了上帝的神圣。然而,正統的基督徒認為“進化論”否定了對《圣經》的信仰,削弱了宗教道德力量。1860年6月,一場辯論在牛津大學會堂展開了。目前五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油腔滑調的薩姆”

牛津大學主教薩繆爾·威爾伯福斯首先發言,在評述了《物種起源》之后,他向赫胥黎問道:請問這位科學家,是你的祖父還是你的祖母先從猴子那里獲得遺傳基因呢?目前五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赫胥黎(1825-1895):達爾文的斗犬!“當我開始真正領會這本書的重要觀點時,我的反應是,我原先沒有想到這一觀點真是愚蠢到了極點!”接著,他說:自己寧愿選擇一只猿猴做祖父,也不愿意做一個充滿才智、富有影響,但對自己不懂的學問濫用權威的人的后代!目前五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喧鬧突起!一瞬間,會場一片喧鬧。牛津大學的學生們興奮的高叫。正統的牧師憤然提出抗議。而威爾伯福斯則灰溜溜地坐著……一位穿著時髦的女士受不了這樣的刺激突然昏倒,會場秩序大亂。目前五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信仰的力量!這時,一位男子一躍而起,手中高舉《圣經》,高聲叫道:這才是一切真理的源泉!—他正是羅伯特·菲茨羅伊,貝格爾號船長,神創論的堅定擁護者,5年后自殺身亡。目前五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是猴子的后代嗎?盡管達爾文從未在任何場合說過人類是類人猿的后裔,但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根據達爾文的理論做出這一明顯的推斷。人們開著猴子的玩笑,唱著關于猴子的歌曲,雜志印有猴子的卡通畫。目前五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科學的猴子“把它砍短一點兒,蒂姆。我可沒時間等到進化以后,才能在社會中擔任合適的職務。”目前五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人們怎么能夠相信自己與猴子和類人猿緊密相關?目前五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InheritTheWind震撼了整個美國的“猴子審判案”!從1925年7月10日到21日,縣立中學教師斯科普斯(J.T.Scopes)試圖解釋人是從猿猴變化而來的理論,觸犯了最近通過的本州法律。起訴人:布萊恩(W.J.Bryan);辯護人:達羅(C.Darrow),海斯(A.G.Hayes)和馬隆(D.F.Malone)。斯科普斯被判有罪。此記。目前五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新的論戰:海克爾/微耳和1877年9月,在慕尼黑召開的自然科學家和醫生的科學大會上,細胞病理學家微耳和(1821~1902)發言攻擊進化論,他提出細胞之外不可能有生命,有機體是細胞的“聯邦”的觀點不符合細胞發展規律。海克爾(1834~1919)對微耳和理解予以回擊。他通過大量事實闡述了生物進化論思想,建立了種系發生學,創立了生物進化系統圖,并與彌勒共同提出了生物發生律。他認為生物在個體發育過程中重現其祖先的主要發育階段,為生物進化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目前六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海克爾提出猿人假說在長期的爭論中,海克爾發展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他提出了“適應和遺傳之間的交互作用”可以引起有機體的“趨異”或“分化”,促使生物進化,提出生物通過遺傳把祖征和適應環境條件的變異都延續下去,逐漸形成新種;他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在遠古時曾生存過介于類人猿與真正的人之間的猿人的科學假說,遭到微耳和的堅決反對。后來,各種猿人化石的發現支持了海克爾。目前六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化石的證據1861年,在德國發現的“始祖鳥”的化石證實了達爾文進化觀點的正確性,即在爬行動物和鳥類之間存在這進化關系。始祖鳥:長有爬行動物的骨骼,爬行動物的尾巴,但卻又有鳥的翅膀和羽毛。達爾文為之歡欣鼓舞。目前六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最后歲月1868年《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1871年《人類的由來》1872年《人類和動物的表情》1881年《蚯蚓作用下植物土壤的形成》1882年4月19日逝世,享年73歲。4月26日被安葬在WestminsterAbbey目前六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目前六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五、達爾文的遺產“查爾斯·達爾文,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艱苦卓絕地斗爭;也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幸運。他發現了偉大的真理,卻飽經踐踏凌辱,深受偏執盲從人的謾罵,甚至全世界的嘩然恥笑;他終于活到了這一天,看到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它在科學領域作為不可辯駁的真理確立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成為普通人思維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人生至此,夫復何求?”—赫胥黎目前六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社會達爾文主義”哲學家斯賓塞是達爾文的早期支持者,他創造了一個術語“適者生存”(survivalofthefittest)。達爾文在《物種起源》(1869)第五版和《人類的由來》(1871)采用了這個說法。斯賓塞將“適者生存”的概念應用于人類社會,導致“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泛濫:

1.“勝者為王,敗者為寇”;2.剝削有理;3.種族優越。尼采鼓吹超人哲學,也受到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誤導。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批判第二國際的考茨基等人把人類社會的階級斗爭當作生存斗爭的錯誤思潮。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向鼓吹“馬克思主義過時”的修正主義頭子伯恩斯坦妥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公開分裂第二國際,戰后組織了第2.5國際,打著“民主社會主義”旗號與“共產國際”對抗。二戰期間,共產國際解散;二戰勝利后,斯大林建立過“世界共產黨情報局”(第3.5國際)干預東歐革命,被迫解散;第2.5國際改名為“社會黨國際”,北歐福利國家是民主社會主義典范。民主社會主義把勞資合作,資本股份化,普選擴大化等資本主義改良措施當作社會主義政策。在1991年蘇聯解體前,全球1/3的人口生活在黨國一體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制度下。大量國家擁有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等社會主義政黨。馬克思認為,馬爾薩斯影響達爾文,使得達爾文把生物界描繪成了“市民社會”;恩格斯認為,進化論是階級斗爭的史前史。目前六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進化論與生命哲學柏格森(1859-1941)在《創造進化論》中企圖用生物學來否定物理學的機械論觀點。他認為,在生命不斷循環轉化的宇宙長河中,時間的分段是虛幻的,客觀實在可以在生活直觀中把握,但不能用理性思維去推敲。在原始而實用的需要中,最具生存價值的就是本能的需要,理性只是在生存競爭中,通過自然淘汰而產生的一種實用優點。目前六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進化論與實用主義威廉·詹姆士(1842-1910)的實用主義把信念的真理性作為唯一的試金石,衡量一個事物的實用價值就是看它是否有用。針對歸納法可靠性問題,實用主義提出:如果我們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把歸納法看成可靠的。宗教只要流行,對于我們就有生存價值,因而是“真理”。實用主義根本無法理解謊言有時有用,卻根本不是真理的簡單事實;更無法理解不同的信仰既然都有用,卻不可能都是真理。目前六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知識進化的達爾文主義波普爾在《研究的邏輯》中就指出:知識通過嘗試和排除錯誤,即通過達爾文主義的選擇,而不是拉馬克主義的教育而增長。達爾文主義與拉馬克主義類似于演繹主義與歸納主義的關系。薛定諤有類似的觀點,波普爾在《客觀知識》中系統闡述知識進化理論。波普爾認為,達爾文主義不是一種可檢驗的科學理論,而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研究綱領——可檢驗的科學理論的一種可能的框架。目前六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梵蒂岡城堡上的白旗

“查爾斯·達爾文是現代生物學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依然是現代生物學的精髓。”—科林·杜奇在英國廣播電臺的講話1989年7月30日1996年,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致函教廷科學院全體會議:“(天主教的)信仰并不反對生物進化論”,“新知識使人們承認,進化論不僅僅是一種假設”,“事實上,由于各學科的一系列的發現,這一理論已被科學家普遍接受。”至此,教廷事實上已經被迫放棄了“上帝創造世界和人類始祖的”信條。目前七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六、爭論遠未結束……目前七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神秘的寒武紀!1地球天文時期

2太古代

前震旦紀藻類、海棉3元古代:震旦紀藻類、海棉4古生代:

寒武紀藻類、海棉、腕足動物、海林檎、三葉蟲、

奧陶紀:藻類、海棉、珊瑚、腕足動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葉蟲、

志留紀:藻類、海棉、珊瑚、腕足動物、海百合、海蕾、海星、三葉蟲、鸚鵡螺、

泥盆紀:藻類、海棉、珊瑚、腕足動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葉蟲、鱗木、鸚鵡螺、

石炭紀:藻類、海棉、珊瑚、腕足動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葉蟲、沙魚、鱗木、鸚鵡螺、

二迭紀:藻類、海棉、珊瑚、海百合、三葉蟲、沙魚、鱗木、鸚鵡螺目前七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云南澄江帽天山撫仙湖目前七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挑戰“進化論”!“‘澄江動物群的地質年代正處于“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它讓我們如實地看到5.3億年前動物群的真實面貌,各種各樣的動物在“寒武紀大爆發”時期迅速起源,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個動物門類幾乎都已出現,而不是經過長時間的演化慢慢變來的。’”目前七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進化乃事實!第一,在寒武紀之前,動物已經過了漫長的進化過程。第二,寒武紀的動物并不是“同時”出現的,而是持續了幾百萬年,這在進化論史上當然是短時間,但對神創論來說,卻是長得不可思議。第三,“幾乎所有動物的門”在寒武紀地層出現并不等于“幾乎所有動物的種”在那時候都已出現。目前七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遺傳與進化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有兩個問題:1.性狀是如何遺傳的?2.新的遺傳性狀是如何產生的?孟德爾的遺傳規律解釋了前者,而突變的概念,即遺傳物質的突然的和相對持久的變化,解釋了后者。目前七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進化有目的嗎?無論是通過突變而產生的遺傳性狀的變異,還是自然選擇,都不被認為是由意志或目的產生的。突變是隨機事件,它不是有意識的結果;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原則上可以作出科學的,(某種意義上)因果的說明,即使我們無法預測何時一個特定的突變會發生。自然選擇也不是因意志或有目的地發生的。目前七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排除神學目的論因此,不僅立足于《圣經》的字面解釋的神學的說明,而且對有機自然的目的論說明,都被排除出去了。而在亞里斯多德的傳統中,這種立足于目的和目標的目的論的解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經典的達爾文主義反映了亞里斯多德的科學說明和伽里略-牛頓式的科學說明概念之間的沖突。自然選擇其實是生態系統的反饋控制機制,進化甚至未必是永無止境的進步。維納在《行為、目的和目的論》中指出:“在行為分類中,‘目的論’一詞是用作‘由反饋來控制的目的’的同義詞。”在《進步與熵》中又指出:“很多人過分崇拜進步的觀念,以至于不能理解這種信仰僅僅出現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的一個短時期內,也不能理解這種信仰表示我們同宗教信仰和傳統進行徹底的決裂。”(即地理大發現以來的進步不是長遠的)目前七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達爾文主義破除人類中心論達爾文主義的主要文化挑戰,是它把人類看作產生于自然選擇的諸物種之一。那么,人在宇宙中的獨特位置是什么呢?正如日心說把人類的位置從宇宙的中心降低到邊緣一樣,達爾文似乎否定了人在生物中的獨特位置,賦予人類和其他物種一種家族關系。目前七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基因和DNA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對DNA研究,發現了表述遺傳信息的化學密碼。進一步的研究表明:人和黑猩猩的DNA有99.4%的一致性。“共同起源”得到了意想不到的論證。目前八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七.遺傳學與生態學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奧地利神父孟德爾(1822-1884)用豌豆進行了一些遺傳實驗。他把不同性狀的豌豆進行雜交,然后觀察雜交豌豆下一代的性狀。1865年,發表《植物雜交實驗》。孟德爾把他的實驗結果仔細地統計記錄后,提出了一種假說。他認為,豌豆的性狀是由某種“因子”控制著的,1909年生物學家約翰遜把這些因子稱為“基因”。目前八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豌豆的性狀與基因例如,關于種子顏色的一種因子將使種子成為綠色,另一種因子則使種子成為黃色。孟德爾發現,每一棵豌豆植株的每一個特征都由一對因子來控制,其中從父本和母本各傳來一個。基因有顯性與隱性的區別,由基因控制著植株的性狀。目前八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豌豆實驗沒有打開遺傳機制的黑箱盡管孟德爾假設了關于基因的種種性質,但基因究竟是什么,孟德爾并不清楚。他一輩子也沒有見過基因,他所觀察的只是豌豆的性狀,諸如種子和花的顏色,莖的高矮等等。顯然,孟德爾使用的是典型的不打開遺傳機制黑箱的方法。遺傳黑箱的輸入是實驗者控制的父本和母本的性狀,輸出是實驗者觀察到的雜交后子代的性狀,基因處在遺傳黑箱內部,不可觀察不可控制,只能推測它的存在與作用機理。對于一對性狀,子一代自花傳粉的子二代比例為3:1。孟德爾在大量實驗基礎上,提出了遺傳因子的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目前八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關于遺傳物質的推測1868年,達爾文提出“泛生論”,認為生物體的每個部分都會產生一種微小的芽球,它散布全身,集中起來就構成了性生殖的要素,即機體的每個部分都同遺傳有關,沒有特殊的遺傳物質(融合遺傳)。1884年,耐格里提出“生殖質論”,認為在生殖細胞中有一種特殊的遺傳物質——生殖質,生殖質組成微胞,微胞決定機體發育的方向,生殖質不受環境的影響。目前八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魏斯曼的種質論德國生物醫學家魏斯曼(1834-1914)在1892年明確提出了種質論。他認為生物體分為種質與體質兩個部分,生殖細胞與體細胞有嚴格區別。他強調種質的穩定性與連續性,認為只有種質決定體質,體質影響不了種質。他把老鼠尾巴割了22代,發現生下來的老鼠依然有尾巴,堅決反對拉馬克主義。目前八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染色體:遺傳機制的灰箱美國生物學家摩爾根極其同事通過果蠅連鎖的遺傳形狀的研究,成功地推斷出控制遺傳性狀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從而作出了果蠅的基因“坐落圖”。摩爾根由于對果蠅的遺傳研究工作,而獲得了1933年的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孟德爾的黑箱被摩爾根打開了,因為他除了觀察生物的性狀,還觀察了生物染色體上基因的位點。但是,染色體中何種物質控制遺傳,依然是個黑箱。直到DNA分子結構與遺傳密碼發現,黑箱才進一步打開。目前八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從摩爾根學派到新達爾文主義達爾文與孟德爾之間只有很少的學術交流。摩爾根通過果蠅實驗提出基因存在于染色體中,還發現染色體的畸變可以產生能夠遺傳的變異,特別是放射性與化學物質能夠產生變異。1953年,澳森與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標志著分子生物學的崛起。法國分子生物學家雅克?莫諾(1910~1976)認為:進化不是生物的屬性,偶然性才是生物界每次革新和創造的源泉,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物種,都不過是大自然在賭博時偶爾中簽得彩的一個號碼。英國遺傳學家費歇爾在《自然選擇的遺傳理論》中把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與孟德爾的遺傳學說結合起來。目前八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新達爾文主義:綜合進化論20世紀40年代以來,現代生物學家J.赫胥黎等人提出新達爾文主義,認為: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突變是自然選擇的材料,在生物的各種內因與外因,如突變率,選擇強度,群體規模,自然環境等條件的影響下,逐漸產生各種亞種和新物種。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至今,進化論與突變論的爭論已由宏觀領域進入分子領域。蘇聯的李森科等人利用斯大林的權威,把帶有濃厚拉馬克主義色彩的米丘林學說宣布為是創造性達爾文主義,惡毒攻擊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是資產階級偽科學,造成了蘇聯遺傳學的落后。赫魯曉夫通過批判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實現撥亂反正,短期內使得蘇聯成為第一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世界強國。目前八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遺傳的維生機制英國數學家哈代證明了一個基本定律:當種群不受外界影響時,它的基因頻率保持不變(內穩態)。如果考察A,B兩個等位基因,基因頻率有4種穩定形式:(1)A占優勢;(2)B占優勢;(3)雜種態是內穩態,占優勢;(4)雜種態不穩定,出現分裂選擇,A和B都是內穩態。貝爾納認為:“內環境的穩定是單個生命體生存的必要條件。”神經生理學家坎農提出了“內穩態”的概念。發育生物學和胚胎學研究單個受精卵如何變成由億萬個細胞構成的活生物體的過程。然而,綜合進化論關注的卻是基因。用SeanCarrol的話來說,現代綜合是將胚胎和發育過程視為“黑箱”,在其中可以將遺傳信息變成三維的,活的生物。目前八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系統:由部分構成的整體所謂系統,就是由不少于兩個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特定要素按內在必然聯系所構成的,具有一定結構且在一定外部環境呈現特定功能的整體。艾什比指出:“任何實物總含有不次于無窮多的變量,因而也包含無窮多種可能的系統。”我們必須選取部分變量建立模型,進行合理的抽象。要素:構成系統的基本單元和實際載體。結構:物質系統內各組成要素相互聯系和作用方式的總和。功能:物質系統所具有的作用、行為、能力和功效。環境:與特定系統發生相互作用的該系統之外所有事物的總和。目前九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穩態與維生結構由于漲落處處存在,因此,對于任何一個實際存在的組織(即穩定的組織),其復雜的功能耦合網中必定有一個以維持其自身存在穩定性為目的的子系統(功能耦合網)。我們把它稱為維持生存的結構——維生結構。1973年,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把水稻的雜種優勢穩定化,同時提供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生長點。隨著1976年粉碎四人幫的革命取得勝利,中國很快從帶有第四國際托洛斯基主義色彩的文化大革命,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四五運動開創的“第4.5國際”);越南共產黨在革新開放的基礎上,推動自由普選干部,在市場經濟與共產黨領導的框架中,進入回歸巴黎公社原則的“第六國際”時代,但拒絕多黨競選制度。而朝鮮勞動黨在1966年以后,不斷強化個人崇拜,主體思想與先軍政治,禁止普通民眾閱讀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墮落為封建社會主義政黨(“第五國際”)。歐美金融危機時代的華爾街革命,可能是“第七國際”多黨制社會主義的先聲。蘇聯東歐集團的瓦解,證明了辯證法的無情異化邏輯:在蘇維埃制度下,無產階級專政被共產黨專政包辦,最后演變為黨官僚特權階級對無產階級與勞動人民實行專政,并導致資本主義的公開復辟;資本主義的最終消亡,是漫長與曲折的歷程。目前九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六點生態系統的復雜化我們可以假定起初是一塊不毛之地,或者只是地表上有一層薄薄的苔蘚,但氣候適合,雨量充足,這時候植被簡單,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系統的穩定機制差。A.

簡單的組織土壤小氣候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