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精彩解讀課件_第1頁
《離騷》精彩解讀課件_第2頁
《離騷》精彩解讀課件_第3頁
《離騷》精彩解讀課件_第4頁
《離騷》精彩解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離騷節選屈原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珴蓶|在《沁園春.雪》“風騷”一詞,原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对娊洝肥俏覈谝徊吭姼杩偧?《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詩歌總集?!对娊洝泛汀冻o》分別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風,后人將《詩經》與《楚辭》并稱為“風、騷”.“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楚辭》一本詩集名稱,是繼《詩經》之后,我國古代的第二部詩歌專著。西漢劉向編定,收錄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詩人的作品,主要采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詩經》則是現實主義)

。由于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騷體詩:亦稱“楚辭體”,古代詩歌體裁之一。起于戰國時楚國,因為這種形式的詩歌以屈原所作的《離騷》為代表,到了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與蕭統的《文選》等作品中,就用“騷’來指稱具有楚辭特點的詩歌,后人便稱之為騷體詩。特點:騷體詩在形式上打破了《詩經》那種以四言為主的體制,在民歌的基礎上又繼承了散文的筆法,句式長短參差,形式比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語勢,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騷體詩的形成,是詩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標志著我國文學史的詩歌的新發展,是《詩經》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對聯頌名家1、澤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離騷壽世,三閭遺恨泣秋風。2、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4、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末期楚國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古代詩歌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標志性詩人,

1953年,他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意大利但丁)《離騷》的前一部分追憶往事,偏重于敘寫現實;后兩部分探求未來,偏重于離馳騁想象,最后回到現實,結束全篇。

騷詩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詩人實施“美政”、振興楚國的政治

內理想和愛國感情,表現了詩人修身潔行

容的高尚節操和嫉惡如仇的斗爭精神,并對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作了無情

介的揭露和斥責。簡?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因此,《離騷》是屈原根據楚國的政治現實和自己的不平遭遇而創作的。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岸恕钡囊馑己汀俺酢毕嗤?,稱“端五”也即“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端午起源是紀念屈原。俗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龍舟競渡風俗;又因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為后來的粽子。?

屈原詩中多用“木蘭”“江離”等香草,有三個比喻作用:1)喻自己高潔的品行2)喻自己崇高的理想3)喻賢德之臣·屈原詩中多用“美人”,有三個比喻作用:1)喻明君2)喻賢臣3)喻自己給下面詞注音:gēngyìshèzōu裔(

)攝(

)陬(

)庚(

)yínkuízhàocì寅(

)揆(

)肇(

)錫(

)hùzhǐrènmì扈(

)芷(

)紉(

)汩(

)qiānpì(mǎng)搴(

)阰(

莽Chí

chěnghuìqí

jì穢(

騏驥(

馳騁(

)1----2節帝高陽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

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

字余曰靈均

。炎帝啊,我是你的遠代子孫,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輝大名。歲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從天上翩然降臨。尊敬的先祖啊,仔細揣度我剛剛下凡的時辰和啼聲,通過占卜賜給了我相應的美名。給我取的大名叫正則啊,給我取的別號叫靈均。提問:這兩節的內容是什么?明確:自述身世和名字的來歷。追述世系,點出他不凡的風度、儀態。?

“朕皇考曰伯庸”–朕,我?!肮耪咦鸨肮仓?,至秦天子獨以為稱?!报C皇考:已故的父親。(妣:已故的母親)?

“肇錫余以嘉名”–肇:開始。

錫:通“賜”

嘉:美好–句式:狀語后置句?

“名余曰正則兮”–名:名詞作動詞,取名。正巧,正好。貞:孟陬:夏歷正月。覽:揆:觀察。估量。初度:初生時的氣度。肇錫余以嘉名

肇:

錫:通“賜“,賜給。嘉:美好開始以:介詞,把名余曰正則兮

名:作動詞,取名。字余曰靈均

字:作動詞,取字。3—4節紛吾既有此內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

紉秋蘭以為佩。汨余若將不及兮

,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

夕攬洲之宿莽。譯文:上天既賦予我這么多內在的美質啊,又加之以這美好的才能。我披著噴吐幽香的江離和白芷??;又聯綴起秋蘭把它作為自己的佩巾。光陰像流水一樣迅疾,我好像趕不上啊,惟恐年歲不等待我。清晨,我浴著晨曦去攀折坡上的木蘭,傍晚,我背著夕陽在洲畔采摘宿莽來潤德潤身。提問:詩人有著怎樣的品質?是怎樣形象的描繪出來的?“內美”、“修能”——體現其品性高潔、才華出眾。想象自己披上江離與幽香的白芷,又能聯綴起秋蘭作為佩飾。借香草象征自己的美質和才能。?

詩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樣做的?努力向前,勤奮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蘭,黃昏去拔經冬不凋的草。(即抓緊時間,修養自己。)3—4節:自述早年懷遠大理想,美好志趣,積極努力,不懈勤奮。詩句分析(一)?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

紛:繁多的樣子。

既:已經。

此:指上文的家世、生辰、嘉名等。?

又重之以修能–

重:加上,增加。

修:美好的,優秀的。–

句式:狀語后置句。?

扈江離與辟芷兮–

扈:楚方言,“披”?

紉秋蘭以為佩–

紉:名詞作動詞,“用繩索連結”–

佩:名詞,佩帶在身邊的裝飾品。–

以為:把……當作詩句分析(二)?

汩余若將不及兮–

汩:水流很快的樣子。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若:好象。

不及:趕不上?

恐年歲之不吾與–

恐:恐怕,擔心。

與:等待–

句式:賓語前置句?!安慌c吾”?

朝搴阰之木蘭兮–

朝:早上。

搴:拔取。

之:結構助詞“的”?

夕攬洲之宿莽–

攬:采摘。

洲:水中的陸地。?

第5節:?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譯文:太陽與月亮快速運轉,未嘗稍停,新春與金秋依次更替,永無止境。只看到樹上黃葉紛紛飄零,我害怕美人啊,您頭上也添上絲絲霜鬢!提問:本節內容有何深刻含義?本節四句從天時運轉、春生秋殺、草木零落、年歲將盡,擔心君王如不能建立道德,舉賢用能,則將年華老大,無所成就。提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在行文中有何作用?過渡作用。它引出楚王不舉賢用能將滅亡的道理,并開啟下文,抒憂國情懷。返回詩句分析(三)?

日月忽其不淹兮–

忽:迅速的樣子。

淹:久留。?

春與秋其代序–

其:它們。

代序:替代、更換時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惟:想到(第一節中的“惟”是句首語氣詞)–

之:取獨?

恐美人之遲暮–

恐:擔心,恐怕。–

美人:比喻君主。–

遲暮:年歲衰老不撫壯而棄穢兮,

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

來吾道夫先路

。?

為什么,為什么你不任用風華正茂的賢者,廢棄污七八糟的小人?為什么,為什么你不改變已經過時的法度?駕著龍馬,飛快地向前猛奔!來!我給你充當向導。沿著康莊大道走向幸福與光明。詩句分析(四)?

不撫壯而棄穢兮–

不:何不。

撫:持有,把握

壯:壯年–

棄:拋棄。

穢:污穢之行。–

而:表轉折關系的連詞。乘騏驥以馳騁兮–

乘:乘坐。

騏驥:良馬。

馳騁:(馬)快跑–

以:連詞,表承接關系,“來”?

來吾道夫先路!–

來:召喚詞。

道:通“導”,引導

先路:動詞:做先驅帶路。–

夫(fú):語氣助詞,不譯。如何才能實現此理想?棄穢兮,改此度。乘騏驥背誦能表現作者下列

特征的語句:1.他血統高貴,出身不凡: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2.他身披香草鮮花,具有美麗的華彩: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3.他勤勉修行,自強不息。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背誦詩歌中的香草美人的詩句,并說出比喻意。1、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喻修身養性。2、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喻內在的美好品德。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喻楚懷王。4、乘騏驥以馳騁:喻追求和實現美好的政治理想。5、來吾道夫先路:喻革新強國的先驅者,為楚王和國家獻身,一往無前?!峨x騷》的語言有什么特色?《離騷》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杰作,想象瑰麗、奇特,運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節奏鮮明,富有感染力。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詩中描寫屈原對香草的癖愛,既表明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要博采眾善,又象征他的品德高尚,對塑造詩人的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其次,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再次,全詩以四句為一節,每節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回環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峨x騷》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來比喻自己、賢士和君王,并表達政治理想,這是《離騷》的一大藝術特色,這種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這種方法在古典詩詞中廣泛運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時代,借用“移情”,可言難言之語

,可抒難抒之情。“移情”技法的運用這是“我”與“物”的同化,把自己的愛和追求移注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可以體會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說此時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經變成了那一個個美好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這種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鄉愁》這首詩中所運用的,“鄉愁”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等就是移情的寫法,“花濺淚”“鳥驚心”也是移情的寫法。返回移情扈江離與辟芷兮,

紉秋蘭以為佩。作者以“香草美人”喻指自己的美德的這種表現方法稱作“移情法”。即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