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礦安全預評價模板
1概述
1.1委托單位情況簡介
礦井名稱:XXX
法定代表人:
礦井性質:私有企業
設計能力:6萬t/a
井田面積:1.66g2
可采儲量:247.99萬t
服務年限:29.5a
井口坐標:混合提升立井X=3888701.257
Y=37359146.48
Z=924.138
回風立井X=3888701.257
Y=37359096.48
Z=894.138
1.2評價對象及范圍
評價主要對該礦井的自然安全條件、礦井瓦斯、頂底板、提升運輸、
通風、供電、排水等生產系統、生產環節、地面生產系統等各個方面進行
評價。
1.3評價的目的
依據《安全預評價導則》的要求,結合《XXX煤礦礦井設計》所選擇的
方案,辯識與分析該建設項目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類別、主要致
因因素和易發場所、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評價主要危險源發生事故的可能
性與嚴重程度,以便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提出有針對性、合
理的安全管理與技術措施,以達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損失和最優的安全生
產效益。
1.4評價依據
1.4.1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勞動部1996年第3號令《建設項目(工程)
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1998年第10號令《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
全衛生預評價管理辦法》;
(6)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監管辦字(2001)39號文“關于
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工作的通知”;
(7)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安監管技裝字
(2002)45號文件,“印發《關于加強安全評價機構管理的意見》的
通知”;
(8)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2003)第5
號令《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
(9)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2003)第6
號令《煤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監察規定》;
(10)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文件,煤安監辦字(2003)24號“印發
《關于開展煤礦安全程度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1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文件,安監管技
裝字(2003)37號“關于《印發安全評價通則》的通知”;
(12)國務院辦公廳文件,國辦發(2003)58號文“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13)國務院辦公廳文件,國辦發(2003)60號文件“國務院辦公
廳關于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
(14)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文件,煤安監技裝字[2003]H4號《煤礦
安全評價導則》;
(15)國務院安全生產辦公室安委會[2004113號文“關于印發
《2004年深化煤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
(16)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2004)第8
號令《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
(17)其它適用于安全預評價的法律、法規
1.4.2依據的煤礦安全規程和技術標準、規范
(1)《煤礦安全規程》
(2)《煤炭工業設計規范》
(3)煤炭行業技術政策和行業標準
1.4.3建設項目相關立項文件及資料
1.5評價單元的劃分
1.5.1礦井評價單元劃分原則
評價單元劃分的目的,是為了把一個復雜的系統劃分為數個相對比較
獨立,便于系統危險性評價操作、災害控制、安全管理的子系統。
如果把一個礦井視為一個系統,那么在這個系統中存在有一些在空間
上比較獨立的子系統,例如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等,這些子系統不但
在空間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且在事故致因因素上也具有一定的獨立、完
整性。按照以上原則,評價以危險、有害因素的類別為主,對高陽煤礦進
行評價單元的劃分。
1.5.2礦井評價單元的劃分
在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與分析中,報告辨識與分析了礦井可能存在
的11種危險、有害因素,但是結合類比工程的分析,無論是從事故發生的
嚴重程度,還是從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來講,礦井瓦斯爆炸事故、火災、水
災、頂板事故、煤塵爆炸事故、提升運輸、機械傷害事故、電氣設備或設
施傷害、中毒窒息事故的危險性都相對較大,由此,評價在對高陽煤礦可
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基礎上,對礦井評價單元的劃分如下:
(1)礦井瓦斯事故評價單元;
(2)礦井火災事故評價單元;
(3)礦井水災事故評價單元;
(4)礦井頂板事故評價單元;
(5)礦井煤塵爆炸事故評價單元;
(6)提升運輸事故評價單元;
(7)電氣設備或設施傷害評價單元;
(8)爆破傷害評價單元。
各評價單元子單元的劃分具體見第六章定性、定量評價。
1.6評價方法的選擇
評價總共選用了3種評價方法對高陽村煤礦8大評價單元進行定性、
定量評價。對礦井重大危險源(礦井瓦斯爆炸事故、火災事故、水災事故、
頂底板事故、煤塵爆炸事故)選用兩種及兩種以上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對
其它主要危險源選用一種或兩種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具體評價單元評價方
法的選擇見第六章定性、定量評價。
1.6.1預先危險性分析法
(1)預先危險性分析法主要用于對危險物質、裝置和主要區域等進行分
析,包括設計、施工和生產前。該方法一般是首先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性
類別、出現條件、導致事故的后果進行分析,其目的是識別系統中潛在的
危險,確定其危險等級,防止危險發展成事故。預先危險性分析一般適用
于建設項目的安全預評價。預先危險性分析格式見表1—6—1。
(2)預先危險性分析法的等級劃分
預先危險性分析法在分析系統危險時,為了衡量危險性的大小及其對
系統的破壞程度,將各類危險性劃分為4個,詳見表1—6—2。
預先危險性分析表格
表1-6-1
單元:評價單元
潛在危險因素觸發條事故后危險改進措施、
觸發條件
事故件⑵果等級預防方法
(1)
預先危險性分析法危險性劃分等級
表1-6-2
危險性等危險程度可能導致的后果
級分級表
I安全的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及系統損壞
處于事故的邊緣狀態,暫時還不至于造成
II臨界的人員傷亡、系統損壞或降低系統性能,但應予
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系統損壞,要立即采取
m危險的
防范對策措施
IV災難性的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及系統嚴重破壞的災難
性事故,必須予以果斷排除并進行重點防范
1.6.2事故樹評價方法
事故樹方法本身屬于定性、定量評價方法,但由于目前沒有相關的煤
礦統計數據來確定基本事件的發生概率。因此,只能分析頂上事件的致因
因素、求解最小割(徑)集以及求解各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進行定性評
價。
1.6.3礦山工程安全評價法
此種方法是目前普遍應用的評價礦井危險程度的一種評價方法。此種
方法是依據事故樹的原理,取對頂上事件影響較大的指標進行評價,建立
評價數學模型,根據礦井的實際狀況進行每個評價因子的取值,并進行計
算,求解頂上事件的概率值,由于頂上事件發生概率的大小表示了事故發
生可能性的大小,其實質也就體現了事故危險性的嚴重程度。
2礦井自然安全條件
2.1礦井地理概況
2.1.1位置與交通
2.1.2地形地貌
高陽村井田地處渭北黃土高原上,地形呈縱橫交錯的臺塘深溝地形,
城上平坦,溝壁陡峭,地面標高+820?+1025m,相對高差205m。
該區河流有南家錄溝和白水河,高陽溝自南向北從井田中央穿過,白
水河自西而東從井田北部邊界以外匯入洛河。高陽溝底部出露的礫巖層有
小部分滲漏泉水,流量2?3m7h。
2.1.3氣象、地震
高陽村井田所處地區屬半干旱性氣候,蒸發量大,降雨量小。7?9月
為主要降雨季節,年降雨量365.8?900mm。年平均蒸發量1606.7mm。最高
溫度39.4C,最低溫度-19℃,年平均溫度11.3℃。每年的11月至次年3
月為凍土期,最大凍土深度550mln,冬春季多西北風,最大風速25m/s。
地震烈度為7度。
2.2礦井自然安全條件
2.2.1井田地質特征
2.2.1.1地層
井田內在高陽村溝兩側有零星基巖出露外,其余均被新生界黃土覆蓋。
地層由老到新為:
(1)中下奧陶統(012):為一套海相碳酸巖,是煤層的沉積基底。
(2)上石炭太原組(CQ:為一套海陸交替相含煤沉積,是井田主要
含煤地層,厚度一般為20m,含煤5層,由上而下依次為5I5\6\9、
10號煤層,其中惟有5一2煤層普遍可采。巖性主要有灰黑色泥巖、沙質泥巖、
粉沙巖、碳酸鹽巖、淺灰色石英砂巖、鋁質泥巖和煤層。與下伏巖層呈假
整合接觸。
(3)二迭系下統山西組(PG:為一套近海相含煤沉積。為井田次要
含煤地層,厚度一般45m,含煤兩層,自上而下為2、3號煤層。本井田鉆
孔未見這兩層煤。巖性以各粒級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為主。與太原組
呈整合接觸。
(4)下二迭統下石盒子組(P1X)):為一套湖沼相的碎屑沉積,一般厚
55m。巖性由灰白色、灰色、灰綠色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鋁質泥巖及
少量的鈣質泥巖組成。與山西組整合接觸。
(5)上二迭統上石盒子組(P2S)為一套河湖相的碎屑巖沉積,厚124m
左右。巖性為厚層狀黃綠色、暗紫色粉砂巖、砂質泥巖、泥巖、夾黃綠色、
淺灰色細一中粒砂巖。與下石盒子組整合接觸。
(6)新生界(K2):為沖擊、洪積及風積相碎屑沉積物,包括第三系和
第四系。黃土類,厚6.5?200m左右。
2.2.1.2構造
本井田構造形態總體為一簡單寬緩向斜,軸向N70°W—N80°E,南北
兩翼傾角平緩。井田內斷裂均為高角度正斷層,以走向NEE延伸。
(1)褶曲
以W3(1)鉆孔為軸向N70°肌兩翼傾角5°?15°,最大起伏40m。
南翼走向N45°W,傾向N45°E,傾角5°?7°;北翼走向N70°E,傾向S20°
W,傾角5°?15°o
(2)斷層
a)高陽正斷層:為井田南部邊界,走向NEE,傾向NW,傾角70°,
落差90?130m。本井田位于高陽正斷層上盤。
b)加錄溝正斷層:為井田北部邊界,走向NEE,傾向NW,傾角80°,
落差20?40m。本井田位于加錄溝正斷層下盤。
2.2.1.3煤層
二迭系下統山西組和上石炭太原組組成本井田含煤地層,雖煤層數較
多,但可采煤層只有一層,即煤層。
5」煤層賦存較穩定,位于太原群上部,及標志層之上,全井田厚度較
穩定,一般厚2?3m。該煤層含夾研0?5層,屬結構簡單到較復雜煤層,
夾研一般厚0.3m左右,呈厚薄相間NE條帶狀展布。夾研多為炭質泥巖或
泥巖。
2.2.2開采技術條件
2.2.2.1礦井瓦斯
高陽煤礦2003年瓦斯相對涌出量為1.9m7t,絕對瓦斯涌出量為
0.23m7min,礦井(A相對涌出量為2.InfVt,瓦斯等級為低瓦斯。
2.2.2.2煤塵爆炸性
根據5-2煤層煤塵爆炸性鑒定資料,5.2煤層煤塵的爆炸試驗火焰長度為
100mm,抑制煤塵爆炸巖粉量為55%,煤塵爆炸指數為18.3%?26.3%,具有
爆炸危險性,高陽煤礦煤塵按爆炸性煤塵對待。
2.2.2.3煤的自燃性
根據5」煤層自燃鑒定結果,52煤層屬不易自燃煤層,高陽煤礦煤層按
不易自燃煤層對待。
2.2.2.4煤層頂、底板巖性
5"煤層頂板為粉砂巖、砂質泥巖及泥巖,厚度「3m。局部為炭質泥巖。
厚度小于L0m。5一2煤層頂板硬度較小,易碎。底板為L石英砂巖及細砂巖,
厚度一般為1.0m左右,堅硬,單向抗壓強度86.69Mpa,局部有薄層砂質泥
巖、細粉砂巖及炭質泥巖為偽底。
2.2.2.5地溫
參照鄰近礦井資料?,該區屬地溫正常區,本礦無地熱危害。
2.2.3井田水文地質
2.2.3.1地表水系
加錄溝由南向北從井田中央穿過,屬常年小溪,沿途接受大氣降水及各
支溝松散層底部泉水的補給,在井田內無滲漏。
2.2.3.2含水層特征
井田內含水層與隔水層由上向下分述如下:
(1)新生界松散層和基巖風化帶含水層
松散層為黃土、亞粘土、亞沙土、砂礫石及半固結粉砂、中細砂等,
含孔隙潛水,部分地段底部含承壓水。單位涌水量0.008?0.383L/s.m,滲
透系數0.195?18.763m/d。
基巖風氧化帶含水層:風化帶巖性主要為風化的粗一細粒砂巖、粉砂
巖、泥巖等,厚度一般50?60m,因斷層影響的風化帶,受斷層控制,厚度
較大。富水性不均,風化帶內砂巖及基巖凹處水量較大。單位涌水量0.03?
0.47L/s.m,滲透系數0.013-1.0751m/do
松散層和基巖風化帶含水層雖有局部隔離層,但大部分聯系密切,故
作為同一含水層。富水性中~弱。水質屬Ca-Na或Ca-Mg型,水質良好。
(2)上石盒子組底部砂巖含水層
該含水層巖性為細?中砂巖,一般厚10m左右,單位涌水量0.0034L/s.m,
滲透系數0.052601/(1.具承壓性質,水位標高+735.65111。屬富水性弱的含水
層。
(3)上石盒子組底部砂巖含水層
該含水層巖性為細一粗粒砂巖,一般厚5?10m,富水性極弱,深部兒
乎無水。本組底部砂巖以上各層均為隔水層。本組底部砂巖與上石盒子組
底部一般不發生水力聯系。
(4)5號煤上部砂巖含水層
本含水層巖性為細、中粒砂巖,分布廣泛,一般厚5?10m,單位涌水
量0.000792L/s.m,滲透系數0.00296m/do水位標高為+673.36m。富水性
極弱。
本含水層以上山西組巖性以泥巖、粉砂巖為主,一般厚15m左右,可
起隔水作用,故5號煤上部砂巖一般不與上覆含水層發生水力聯系。
2.2.3.3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分析
井田所處地區原半干旱性氣候,蒸發量大,降雨量小。降水多以地表
逕流形式流向井田之外。煤層埋藏深度平均250~300m左右,煤層上部有數
層隔水層使之與主要含水層相隔,因此,大氣降水對未來礦井充水影響不
大。
新生界松散層含水層直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并以滲透方式補給基巖
風化帶含水層,同時從井田中央的加錄溝排泄,逕流條件好,基巖風化帶
又通過裂隙向深部含水層滲透。
深部含水層僅能通過松散層、基巖風化帶裂隙的滲透接受大氣降水和
區域性側向補給,逕流條件差。
根據鄰近礦井水文地質特征及各礦的富水系數,除涼水泉礦、南橋礦
較大外、其余均在1.5?2.0之間,據此,本礦井的正常涌水量在17?23m7h
之間,最大涌水量取其正常的L5倍,故本礦井正常涌水量20m7h,最大
涌水量取30m7h作為設計依據。
根據鄰近礦井水文地質特征及各礦的富水系數,除涼水泉礦、南橋礦
較大外、其余均在1.5?2.0之間,據此,本礦井的正常涌水量在17?23m>h
之間,最大涌水量取其正常的1.5倍,故本礦井正常涌水量20nf/h,最大
涌水量取30m7h作為設計依據。
根據鄰近礦井水文地質特征及各礦的富水系數,除涼水泉礦、南橋礦
較大外、其余均在1.5?2.0之間,據此,本礦井的正常涌水量在17?23m3/h
之間,最大涌水量取其正常的1.5倍,故本礦井正常涌水量20m7h,最大
涌水量取30m7h作為設計依據。
2.2.4井田周圍煤礦開采情況
3煤礦擬建設情況
3.1礦井開拓開采
3.1.1井田境界、儲量,設計能力及服務年限
高陽村煤礦的井田由東西兩條勘探線和南北兩條斷層圍成,北以加錄
溝正斷層為界,南以高陽正斷層為界,東以5勘探線為界,西以2勘探線
為界。井田東西長約1.55km,南北寬0.86?1.23km,面積約1.66所?。井
田內可采煤層為5乜煤,井田范圍內工業儲量為483.38萬t,礦井可采儲量
247.99萬t。本礦設計生產能力6萬t/a,服務年限29.5a。
3.1.2礦井開拓方式
礦井采用立井開拓方式?;旌咸嵘⒕挥诘V井工業場地內的上臺階,
井筒深度289.13m,回風立井位于工業場地下臺階。井筒深度259.13m。井
下設1個主水平和1個輔助水平,主水平標高為+635m,輔助水平標高+670m。
井田劃分三個盤區,+635m水平劃分兩個盤區,+670m輔助水平劃分一個盤
區?;旌咸嵘⒕袚禾?、研石、材料、設備、人員等全部提升任務。
裝備一對0.75t(非標)單層單車普通罐籠,鋼絲繩罐道,罐籠裝備BF-0.5
II防墜器。提升絞車型號為GKT2X1.6X1.5-20型。礦井開拓方式見圖3—1
-lo井筒特征見表3-1一1。
3.1.3井底車場及碉室
根據混合提升立井方位角及井底與+635m主水平運輸大巷的位置關系,
井底車場形式為刀把式??罩卮孳嚲€長度均為1.5列車長(1列車掛22個
0.75t翻斗式礦車),即60m。調車線設在大巷中,調車方式為頂推式。井
底車場內的主要胴室有:信號室、主水泵房、主變電所及水倉等。礦井生
產初期為人推車,故暫不設機車修理嗣室。另外,井下不設置爆破材料發
放胴室。所有胴室均采用半圓拱料石砌能支護。經計算,井底車場通過能
力完全滿足6萬t/a的生產能力。
3.1.4礦井水平及主要大巷布置
混合立井井底標高為+635m,故以此為開采水平(或稱主水平)。另外
在+670m設輔助水平,開采+670m以上煤層,為此全井田劃分為一個主采水
平(+635m)和一個輔
井筒特征表
表3—1—1
井筒井口坐標井口井底井深井筒提方斷面(m2)備注
名稱緯距X經距Y林商標IWJ(m)傾角位角凈設
(m)(m)(°)(°)計
掘
進
混合3888701.2537359146.4924.138635289.190019.25.裝備
提升783865一對
".1井-1?0.75t
罐籠
回風388870.25737359096.4894.138635259.1904.98.0裝備
立井8384梯子
I-Hj
助水平(+670m)o大巷均布置在5二煤層內。主水平運輸大巷布置于+635m標
高處,坡度為3%。;總回風巷并列布置于大巷上側,間距為30m,兩側各留
30m寬護巷煤柱。輔助水平運輸大巷設于+670m標高處,輔助水平總回風巷
亦并列布置于+670m水平運輸大巷上側,二巷間距30m,兩側各留30m寬煤柱。
3.1.5盤區劃分及開采順序
根據煤層賦存形態、井田尺寸、水平位置等諸多因素,將井田劃分
為三個盤區。+635m水平劃分為兩個盤區,一個為上山盤區,一個為條帶盤
區。+670m水平劃分為一個盤區,宜采用條帶式開采。開采順序為:第一盤
區一第二盤區一+670m水平第三盤區。盤區內條帶采用前進式開采順序。采
煤工作面均為后退式開采順序。
3.1.6采煤方法及首采工作面設備配備
采煤方法為傾斜長壁炮采采煤法。工作面采用ZMS-12型煤電鉆打眼,
SDG-40T型刮板輸送機運煤,HZWA-2000型摩擦式金屬支柱配HDJA-1000型
金屬頂梁支護頂板。采煤工作面設備配備見表3—1—2。
3.1.7巷道掘進及設備
掘進工作面為兩個,采用鉆爆法施工,工人裝車,人力推車(必要
時配有小絞車),局部通風機通風,水溝自流排水(必要時用小水泵)。
3.2礦井通風系統
采煤工作面配備表
表3-1—2
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
1可彎曲刮板輸送機SGW-40T4臺
2煤電站ZMS-123分一臺備用
3金屬支柱HZWA-2200588
4金屬頂梁HDJA-1000588
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礦井通風方法為抽出式。礦井需風量為
16.13m7s,通風最小阻力為最7.14Pa,通風最大阻力為307.77Pa。礦井主
要通風機選用兩臺FBCZ40-4NU1型軸流式通風機,一臺工作,一臺備用,
每臺配YB160L—4型電動機一臺,功率15kwo
3.3礦井防滅火系統
由于本礦開采的5一2煤層自燃傾向性為HI級,屬不易自燃煤層,礦井火
災以外因火災為主。設計采用的防火措施,主要是預防外因火災的措施,采
用了以下防火措施:
(1)地面易發生火災并能影響到井下的場所,如坑木場、肝石場布置
在安全距離以外,井口用不燃性材料建造。地面、井下均鋪設有消防管路,
建有兩個200m的消防水池,井下消防水管與灑水管道共用一趟管路。
(1)混合提升立井和回風立井附近制定明火管理制度,設置防火警視標
志。入井人員堅持檢身制度。
(2)地面井下設消防材料庫,貯備消防器材。地面和井下易發生火災的
場所配置滅火器。
(3)井口、井架和主要進、回風井巷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4)選用防火性能好的電器設備和器材。供電電纜、通訊電纜、信號傳
輸電纜均選用不延燃電纜。通風的風筒選用阻燃風筒。
(5)設計的采煤工作面及其傾斜長度均比較小,一個條帶回采的時間
短,回采結束后及時封閉。
3.4礦井防塵、消防系統
經計算,井下防塵灑水量和煤層注水用水量為185.6nr7d。井下消防用
水量采用7.5L/s,一次火災延續時間按6小時計,一次消防水量為162m3。
水源采用經凈化處理后的井下涌水,不足部分由生活用水水源井補充。水
質符合井下消防灑水水質標準。
井下消防、灑水實行靜壓供水,采用共用管網。
經凈化處理后的井下排水用泵提升至容積為200nl的水池,再經@108
義5的無縫鋼管、由混合提升立井井筒送至井下各用水點。
在井下變電所、工作面運輸、回風巷、掘進巷道入口處均設置消火栓。
煤層大巷每隔100m均設消火栓。
消火栓的規格為DN50,由帶閥門的三通支管及水龍帶接口組成。水龍
帶用涂塑及氯丁橡膠襯水龍帶。水龍帶和水槍及接管管件應存放在標志明
顯,取用方便的地方。
設有灑水管道的各條大巷、順槽,應每隔100m設置一個DN25的給水
栓,以便沖洗巷道,消除煤塵。
為消除煤塵,改善工作環境,在采、掘工作面,刮板輸送機的轉載點
處均設噴霧灑水裝置。在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掘進工作面回風巷、礦
井總回風巷處設置凈化水幕,以除塵凈化空氣。水幕噴嘴的噴射方向宜逆
風向噴射。
井下消防、灑水管道采用無縫鋼管,快速接頭聯接。無縫鋼管及管件
應按《煤礦主井井筒裝備防腐蝕技術規范》進行防腐蝕處理。
3.5礦井監測監控系統
高陽村煤礦設計配備KJ66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以監測井上、下的各
類環境參數和設備開停等主要生產參數。在一些重要的地點安裝傳感器后,
監測環境參數可以直接在地面中心站及管理網絡工作站上反映出來。
井下安全監控系統由地面計算機集中控制,井下監測儀器根據《煤礦
通風安全監測裝置使用管理規定》進行配置:
采煤工作面:在M條帶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設置2個監測點進
風巷1個,N回風巷各1個)。進風巷監測點主要監測N條帶采煤工作面進
風流的風速和設備開停,設置1臺風速傳感器,2臺設備開停傳感器并設置
2個遠動開關;回風巷監測點主要監測M條帶采煤工作面風流的風速、溫度
和瓦斯,對以上監測參數,在監測點各設置1臺相應的傳感器,采煤工作
面設置1臺聲光報警器。
掘進工作面:在Si條帶運輸斜巷、回風斜巷掘進工作面各設置1個監
測點。主要監測掘進工作面回風流的風速、溫度、瓦斯、一氧化碳和設備
開停,對以上監測參數,在監測點各設置1臺相應的傳感器并設置1個遠
動開關;以上2個監測點,均設置聲光報警器。
井下中央變電所:在井下中央變電所設置1個監測站,對礦井總進風
流的風速、溫度和礦井總回風流的瓦斯、風速;水倉水位;風門開關;變
電所供電參數等進行監測。設置瓦斯、風速、水倉水位、風門開關傳感器
和電壓、電流、設備開停傳感器。
地面設置1個監測站,分別對主要通風機房、地面變電所、地面生產
系統主要設備實施監測。
主要通風機房設置1個監測點,對風洞風流的風速、負壓、瓦斯以及
通風機的電壓、電流和設備開停等參數實施監測。在風碉內設置風速、負
壓、瓦斯、一氧化碳傳感器各1臺,在通風機房設置電壓、電流和設備開
停傳感器各2臺。
地面調度室設置1個監測點,對變電所電壓、電流和設備開停等參數
實施監測。設置電壓、電流傳感器各2臺,設備開停傳感器2臺。
3.6礦井提升運輸系統
3.6.1混合提升立井
混合提升立井擔負礦井提煤、升降人員、材料、設備及肝石提升等任
務,井筒裝備一對0.75t單層單車非標準罐籠,鋼絲繩罐道,提升鋼絲繩
型號:20NAT6X19+NF1670ZZ221142.9GB/T8918-1996O繩徑:20mm??偲?/p>
斷拉力:234000No提升絞車型號:GKT2X1.6X1.5-20(雙筒絞車1臺),
筒徑:1.6m,最大靜張力:45000N,最大靜張力差為30000N。電動機型號
為:JR116-8型1臺,電壓為380V,過載系數為2.09。最大提升速度為
3.06m/So系統提升能力為7.28萬t/a,提升能力富裕系數為1.21。
3.6.2井下煤炭運輸
井下煤炭運輸采用礦車運輸方式。水平運輸大巷鋪設雙軌,軌型
15kg/m,軌距600mm。一盤區生產時采用人力推車,二、三盤區生產時采用
3t架線式電機車牽引。
采煤工作面的煤炭一經工作面運輸平巷(刮扳機)一運輸大巷(礦車)
一混合提升立井一地面。
3.6.3井下輔助運輸
普通材料及設備,從地面經混合提升立井、運輸大巷到達采煤或掘進
工作面。
3.7礦井供電系統
3.7.1礦井供電電源及地面變電站
(1)礦井供電電源
供電電源引自高.陽35kv變電站10kv母線,架設一趟回路LGJ—50
型供電專線直通地面變電所,線路長3.5km,作為礦井主供電電源。備用電
源采用柴油發電機。構成雙電源供電。
(2)礦井用電負荷及地面變電站
礦井用電總負荷為822KW,設備工作容量為643KW。該礦工業廣場設10KV
地面變電所一座,選用GG-1A-F高壓開關柜5臺,PGLT型低壓開關柜7臺,
高效節能型S9-200/10/0.4變壓器一臺,向地面動力、照明、井下主排水
泵備用電源由變電所內專用柴油發電機組專供。
3.7.2地面供配電
(1)主井提升機房分別用兩回AC380V電源,采用MYJV22-1KV-3X7O+1
X25mm2電力電纜由地面變電所二段不同母線引入主井絞車房配電室。
(2)通風機房供電電源:由地面變電所采用MYJV22TKV-4X10+lX6mn?
二回路引入通風機房控制點。
3.7.3井下供配電
礦井下設一座井下中央變電所,主供采掘工作面、大巷運輸、主排水
泵、大巷照明等用電,井下除煤電鉆,照明信號電壓為127V,主排水泵電
壓為AC380V,采掘工作面設備用電電壓為AC660V,為了保證井下主排水泵
為雙回路供電,從地面變電所內主排水泵備用電源專用柴油發電機組與井
下主排水泵供電系統連接,從而形成雙回路供電。(井下供配電點嚴禁中性
點接地)。
井下照明:井底車場、運輸順槽及工作面配電點均設固定照明。照明
燈具選用KBY-20型礦用隔爆熒光燈。
3.8礦井給水系統
(1)水源
在礦西邊溝底打兩眼深井,井深40m左右。為保證供水量,在打井過
程中宜作抽水試驗,并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井深。
選兩臺200QJ20-175/B型潛水泵,一臺工作,一臺備用。該泵額
定流量20m7h,額定揚程175m,配用潛水電機YQS200-18.5型,功率18.5KW。
選用DN75的給水鑄鐵管作輸水管。
(2)用水量
該礦生產、生活總用水量103.54nf7d。室外消防用水量20L/s,井
下消防用水量5L/So
(3)供水系統
地面生產、生活用水采用定時動壓供水方案。利用水源井中的潛水泵
直接向各用戶供水。
地面和井下消防用水及井下灑水均存于消防貯水池中。正常情況
下,礦井水經地面平流池沉淀后排至該水池中,用作井下灑水。發生火災
時,除繼續由主排水泵向貯水池補充沉淀后的礦水外,水源泵也應暫停向
各用戶供水,而向消防貯水池補水,以保證消防之需。
消防采用臨時加壓制,利用消防泵獲得所需水壓,貯水池應有保證消
防水量的設施。
消防貯水池內應有3h的地面及井下消防用水量,總容積400m3o
為便于清洗,做成兩座,每座200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在消防泵房內設兩臺IS100-65-200型消防泵,一臺工作,一臺備
用。其工作參數Q=100nf/h,每臺泵配用Y180M-2型電動機,功率22KW,電
壓380Vo
3.9礦井排水系統
(1)地面排水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統,工業場地雨水經排水溝匯集后排
入加錄溝。生產、生活污水主要是浴池和食堂排水,排放量少,污染物含
量低,故確定經排水管送至滲曬坑,經沉淀和曝曬后排放。
食堂排放出戶管上設一隔油池。
(2)井下排水
井下正常涌水量為480m7d,最大涌水量為720m7do由于井下不
含有害元素,僅混有煤塵和巖塵。經井下和地面二次沉淀后,可達排放標
準。
3.10礦井通信
礦井行政電話和生產調度電話共用一臺交換機,型號為JK8222微
電腦程控數字自動交換機,總容量22H,其中礦內用戶13門,中繼回路2
門。中繼回路應與縣郵電局程控交換機系統接通,可進行國內直撥電話。
下井電纜選用HUVV22型鋼絲鎧裝電話電纜,用于井筒敷設。井下電話選用
CB-2A型隔爆電話機。
另外,礦區內移動通訊網絡已全面覆蓋,移動通信是礦井又一快捷方
便,可靠的通訊方式。
3.11火工品管理系統
地面火藥庫房布置在工業場地南邊200m處,位于溝的東坡小溝岔內。
火藥庫的容量不得大于5t硝鐵炸藥。雷管不得超過1萬發。
井下不設置爆破材料庫。
3.12礦井地面工業場地布置及其防洪排澇系統
工業場地選定在在高陽村西邊深溝的東側溝坡上。場地自然地形,東
高西低,工業場內最大自然高差為36m左右,在場地內有自然臺階可以利
用。
在工業場地的內部布置上,本著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節約用地、充
分利用地形和滿足防火衛生安全等要求。
由東向西共分成四個臺階布置。第一臺階標高為+928m,為行政福利和
單身宿舍區,布置有行政辦公室、食堂及單身宿舍。第二臺階標高為+924m,
為生產區,布置有井口房、絞車房、變電所、機修廠、器材庫、坑木場等。
第三個臺階標高為+916m,南側布置有儲煤場,西邊布置有燈房、更衣室、
浴室、任務交接室、鍋爐房等。第四個臺階高為+894.138m,布置風井、主
通風機房。
立風井井口距溝底還有20nl高差,不會受洪水威脅。
為保證場地安全,在場地設計有截洪溝,將山洪引入加錄溝。
4礦井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
礦井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與分析是運用安全系統理論,對礦井建設、
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辨、識別、分析和確定,是煤礦
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的重要環節。因此,在識別分析危險、有害因素時,
不僅要選擇合理的安全評價方法,而且還要掌握好安全預評價的科學性、
系統性、全面性和預測性的原則。
危險因素是指使人造成傷亡,對物造成突發性破壞的因素。有害因素
是指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對物造成慢性破壞的因素。危險因素
強調突發性和瞬間作用,而有害因素強調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的積累作用。
通常情況下,對兩者并不加以區分而統稱為危險、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觀
存在的危險有害物質或能量超過臨界值的設備、設施和場所等。由于煤礦
生產受地質條件變化影響大,作業場所集中,生產條件和作業環境相對較
差,整個礦井的安全狀況受人、物、環境和管理等多方因素的制約,存在
的危險有害因素眾多,因此,在識別和分析煤礦的危險有害因素時',選擇
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很有必要。本報告對礦井危險、有害因素識別采用對照
經驗法和類比法等方法。
4.1礦井瓦斯
根據煤局發[2004]86號文件對2003年度省地方煤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
結果的批復,與高陽村煤礦處在同一礦區的縣煤礦2003年礦井瓦斯相對涌
出量為1.9m7t,絕對涌出量為0.23m7min,礦井乳相對涌出量為2.lm3/t,
被鑒定為低瓦斯礦井。因此,高陽村煤礦瓦斯等級亦按低瓦斯考慮。
4.1.1瓦斯的特性
瓦斯(通常指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
0.554。由于比空氣輕,故常積聚在巷道的頂部,瓦斯的擴散能力是空氣的
1.6倍,能很快擴散在空氣中。瓦斯本身無毒,但不能供人呼吸,較長時間
吸入會使人窒息死亡。瓦斯不助然,但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后,遇到
高溫火源時能燃燒或爆炸。
4.1.2瓦斯積聚的危害
瓦斯積聚是發生各種瓦斯事故的前提條件,因此要加強防范,采取各
種有效措施進行治理。煤礦井下容易發生瓦斯積聚的地點是采、掘工作面、
盲巷、沒有封閉的廢舊巷道,特別是掘進工作面及其它通風不良地點。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風巷最容易發生瓦斯積聚超限。引起上隅角和
回風巷瓦斯積聚超限的主要原因是風量和風速不能滿足采煤工作面風排瓦
斯的需要,風量偏小,風速偏低,不能及時排除瓦斯。采面瓦斯積聚在條
件適宜時極易造成瓦斯爆炸災害。
掘進工作面也是最容易發生瓦斯積聚超限的地點。掘進工作面采用局
部通風方式,局部通風管理不善,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一是不同程度和
范圍的瓦斯積聚超限,必然造成部分地段停電、停止生產;進行瓦斯排放,
程序復雜,還要有多個部門配合,若管理制度不嚴,操作執行規程不力等
即會造成瓦斯爆炸事故。二是頻繁啟動電器設備增加了電器火花產生的可
能性,一旦設備隔爆性能欠佳,各種因素的巧合就會釀成瓦斯爆炸事故。
三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為事故發生創造了前提條件。
盲巷、廢舊巷道等通風不良的地點,都容易發生瓦斯積聚超限,人員
誤入就會發生窒息死亡事故。
4.1.3瓦斯爆炸的危害
礦井瓦斯爆炸是礦井主要災害之一,它涉及范圍大,傷亡人數多,后
果極其嚴重。瓦斯爆炸不僅發生在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高瓦斯礦井,也發
生在低瓦斯礦井。2000年12月3日15時,山西省河津市下化鄉天龍煤礦
在交接班過程中突然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8人死亡,21人受傷(其
中重傷2人),直接經濟損失157萬元。該礦采用主立一副斜井開拓,設計
生產能力6萬t/a,低瓦斯礦井,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2000年1月1日至
12月3日,礦井生產原煤18萬t左右。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通風機長時間
不開,導致通風系統發生改變,原本一進一回的主立井、副斜井均變為進
風井,依靠毗鄰的營船窩煤礦五號井回風,風流紊亂,東二巷爆源處瓦斯
濃度達到爆炸界限,遇煙火引起瓦斯爆炸。間接原因是:安全管理混亂,
以“一通三防”管理混亂,現場管理混亂,監管不力。
瓦斯爆炸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瓦斯濃度必須在爆炸界限內,
一般為5%?16%;二是氧氣濃度不低于12%;三是有足夠能量的點火源,一
般為650℃0
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
(1)爆炸產生高達1850?2650C的高溫,氣體壓力是爆炸前的7?10
倍,不僅破壞設施,燒傷人員,還能點燃木材、支架和煤塵,引起井下火
災和煤塵爆炸事故,擴大災情。
(2)爆炸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主要是一氧化碳,造成人員中
毒傷亡。統計資料表明,爆炸事故中70%死亡是由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的。
(3)爆炸有可能造成通風系統嚴重破壞,巷道冒頂,機電、運輸設備
損壞,在較短的時間內難以恢復。
(4)瓦斯爆炸會造成重大人身傷亡和經濟損失,在社會上造成無法彌
補的影響,短時間內難以消除,對正常生產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
4.1.4瓦斯燃燒的危害
當瓦斯濃度小于5%或大于16%時,瓦斯可發生燃燒,進而由于燃燒而
引發瓦斯爆炸。瓦斯燃燒能造成人員的嚴重燒傷和井下火災事故。
4.1.5瓦斯窒息的危害
瓦斯本身無毒,但由于氧氣減少會影響人的正常呼吸,甚至使人窒息
死亡。瓦斯窒息事故多發生在盲巷、未及時封閉的廢舊巷道;施工巷道無
計劃停風也可能造成瓦斯窒息事故。
4.1.6瓦斯災害事故致因
(1)礦井通風系統不合理、不完善。礦井主要通風機能力不夠,有效
風量不足,礦井超能力生產;或風網系統混亂形成不合理的串聯風、擴散
風和循環風;采空區和盲巷不及時處理和封閉,形成瓦斯庫,留下事故隱
患。
(2)局部通風管理不善。局部通風機隨意停開;不按需要配風;巷道
冒落堵塞,風流短路;風筒脫節、漏風、被壓,處理不及時;風筒口距掘
進工作面太遠,使風量過小、風速低,導致掘進工作面微風作業,致使瓦
斯積聚。
(3)瓦斯檢查制度執行不嚴。瓦斯檢查工數量不足,空班漏檢;瓦斯
檢查工思想與業務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甚至做假記錄;礦井瓦斯監測
遙控系統安裝不合理或檢修不及時,不能發揮其作用。
(4)違章爆破。爆破作業未執行“一炮三檢”制度,炮眼不裝或少裝
炮泥,甚至用煤粉等可燃物替代;最小抵抗線不夠或用多母線爆破、裸露
母線爆破或放連珠炮等,均能引起瓦斯爆炸釀成事故。
(5)電氣火花及機械設備磨擦火花引爆瓦斯。如井下照明和機械設備
的電源、電氣裝置不符合規定,疏于管理,電氣設備失爆或帶電作業產生
火花,以及機械設備磨擦產生火花引爆瓦斯。
(6)井下吸煙、違章動用電焊、火焊等引發瓦斯爆炸。
(7)雜散電流、靜電、其它突發性電流等引起火花產生的瓦斯爆炸。
(8)安全生產責任制無或落實不到位,以包代管,超能力突擊生產。
4.2礦井火災
根據縣煤礦5.2煤層自燃鑒定結果,5又煤層自燃傾向性為HI級,屬不易
自燃煤層,高陽村煤礦煤的自燃傾向性也按III級來定,煤層屬不易自燃煤
層。因此,礦井建設和生產中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為外因火災。
4.2.1礦井火災危害
(1)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煤炭燃燒會產生CO、CO2、SO2、煙塵
等,另外坑木、橡膠、聚氯乙稀制品的燃燒也會生成大量的CO、醇類、醛
類等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毒有害氣體和煙塵隨風擴散,會波及相當大的區
域甚至全礦,從而傷及井下工作人員。據國外統計,在礦井火災事故中遇
難者95%以上是死于煙霧中毒。
(2)在火源及鄰近處產生高溫,往往引燃其它可燃物使火災范圍迅速
擴大。
(3)產生火風壓,使災害擴大。礦井發生火災后,高溫濃煙流經的區
域,氣溫升高,產生的火風壓可造成風流逆轉,使通風系統紊亂,使災害
擴大,增加了救災的難度。
(4)引起瓦斯、煤塵爆炸。礦井火災發生后,提供了瓦斯、煤塵爆炸
的火源,如果瓦斯濃度、煤塵濃度在爆炸范圍之內,便會發生爆炸事故。
(5)燒毀設備和資源,甚至燒毀整個礦井。火災發生后,火勢發展迅
速,使設備、電器、機械、支架被燒毀,或由于封閉火區導致一些設備長
期被封閉而破壞,并且燒掉大量的煤炭資源。
(6)封閉火區,凍結煤量,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造成礦井局部
或全部停產,破壞礦井的正常生產秩序,有的火災可延續幾個月、幾年、
甚至幾十年之久。
4.2.2礦井外因火災特點及其致因
外因火災的特點是發火突然,來勢兇猛,而且發生的時間與地點往往
出乎人們的意料?,正是這種突發性和意外性常常給人們造成驚惶失措而釀
成惡性事故。2002年5月23日10時10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加成
煤礦主井井筒內距井口54m處發生一起特大火災事故,造成17人死亡,直
接經濟損失146萬元。該礦井采用片盤雙斜井開拓,串車提升,設計生產
能力2萬t/a,低瓦斯礦井。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主井井筒內電纜短路起火
引燃木支架造成火災。事故的間接原因是:礦井機電管理混亂,工人未經
培訓上崗作業,安全裝備不夠,事故報告不當,不及時,延誤搶救時機。
據統計重大惡性火災事故90%以上是由于外因火災引起的,給礦井造成巨大
損失。因此,預防外因火災的發生,已成為煤礦防滅火的重大課題,必須
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有效的防治。
井下外因火災產生的主要原因:
(1)井下違章吸煙,使用明火,用電爐、大燈泡取暖,違章火焊、電
焊、噴燈焊接等引燃可燃物而導致火災。
(2)出現失控的電火。如使用和礦井瓦斯等級不相符合的電氣設備或
電氣設備性能不良,管理不善;電纜連接不良,設備出現損壞,過負荷,
短路等均可引起電火花,繼而引燃可燃物。
(3)磨擦撞擊出現的火花。機械設備之間的撞擊或磨擦,堅硬頂板冒
落的撞擊,金屬表面的磨擦等都有可能產生火花,繼而引燃可燃物。
(4)漏電電流引起的火花。對于380V和660V電網,漏電電流達88mA
或42mA時,產生的火花就能引燃瓦斯或可燃物。
(5)靜電產生火花。靜電的危害有多個方面,當放電時的電火花能量
達到0.28mj以上時,就能引爆瓦斯或引燃近處的可燃物。
(6)其他火源。地面的雷電或其他突發的電流通過線路、管道等傳入
井下,引起火災事故。
(7)違規爆破產生火花引起的火災。
(8)瓦斯和煤塵爆炸引起的火災。
4.2.3地面火災
地面火災主要是地面工業建筑及行政、公共設施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火災。近年來,全國火災事故的次數與損失持續上升,火災造成的群死群
傷重特大事故頻繁發生,這不僅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也給人們的精神和
心里上造成嚴重的傷害。煤礦地面火災與其它工業與民用建筑火災危險、
有害因素基本相同,特殊之處是由于煤礦工業場地內有大量煤炭、木材、
油脂等可燃物存在,一旦著火不易撲滅;地面火災還能沿井筒蔓延到礦井
井下,產生有毒、有害氣體也能隨風流進入井下,引起井下人員傷亡和器
材、設施等的破壞
4.3礦井水災
水害是煤礦五大自然災害之一,礦井一旦發生水害事故,輕則破壞正
常的生產秩序,重則造成人員傷亡和淹井事故,因此,礦井防治水害是煤
礦生產中很重要的安全工作。
礦井水的來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含水層水、斷層水)和大氣
降水。只要水有足夠的來源,并有通道與井巷相連,就能造成礦井水害。
4.3.1造成礦井水災危害的主要原因
礦井水的來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含水層水、斷層水)、大氣降水
和老空積水。只要水有足夠的來源,并有通道與井巷相連,礦井排水設施
又不能將之排出,就能造成礦井水害。
(1)采掘過程中沒有探水或探水工藝不合理。
(2)采掘過程中突然遇到含水的地質構造。
(3)爆破時揭露水體。
(4)采掘工程揭露封閉質量不好的鉆孔時,安全技術措施不得當。
(5)排水設施、設備設計不合理,施工不合理。
(6)排水設備的供電系統出現故障。
(7)采掘過程違章作業,進入、破壞防水煤柱、含水斷層煤柱。
(8)沒有及時發現突水征兆。發現突水征兆沒有及時采取探水措施或
沒有及時探水。發現突水征兆沒有采取防水措施。發現突水征兆后采取了
不合適的探水、防水措施。
(9)采掘過程沒有采取合理的疏水、導水措施,致使采空區、廢棄巷
道積水,采掘工程與之無計劃貫通。
(13)地面水體和采掘巷道工作面的意外連通。
(10)雨季雨水、洪水通過裂隙、透水巖層等與采空區、巷道、采掘
工作面連通,使大量水直接進入采空區或直接進入作業場所,造成井下涌
水量突然增大。
(11)煤層開采后,導水裂隙導通上部含水層,含水層水突然進入采
場。
(12)煤層底板巖溶承壓含水層水通過導水裂隙或突破隔水層進入采
場。
以上這些危險有害因素的存在與出現,就有可能造成礦井水災,造成
人員和財產的損失。
4.3.2礦井水危害
(1)地表水
加錄溝由南向北從井田中央穿過,屬常年小溪。設計混合提升立井井
口標高為924.138m,立風井井口標高為894.138m,工業場地的設計標高在
+894m?928m之間,均超過百年一遇洪水位標高,礦井井口及場地設計標高
是安全的。但為防止場地排水、排洪系統不暢,設計在工業場地有完善的
防洪、排水設施。
(2)煤礦井下水
高陽礦井直接充水含水層為5-2煤層上部砂巖含水層,充水方式為頂板
進水型。本含水層以上山西組巖性以泥巖、粉砂巖為主,一般厚15m左右,
可起隔水作用,故5一2煤層上部砂巖一般不與上覆含水層發生水力聯系。另
外5.2煤層上覆含水層富水性均較弱。因此在開采煤層的過程中,如遇斷層、
冒落帶導通,將對礦井生產帶來一定影響。
礦井水是高陽礦井在基建和未來生產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危險有害因
素。
(3)采空區積水
高陽村井田因煤埋藏較深,還未發現小窯開采痕跡,目前礦井不存在
小煤礦采空區積水的威脅。
4.4頂板
本井田開采煤層為渭北石炭二迭煤層,礦井可采煤層5一2煤層位于太原
群上部,煤層厚度2?3m,5一,煤層頂板常有一層偽頂,為松散破碎的炭質
泥巖,厚度0.1?0.5m,容易隨煤層同時垮落;直接頂為泥巖或砂質泥巖,
一般厚0.6?3m,分布較廣,硬度小、易碎,頂板不好管理;老頂為粉砂巖
或中細砂巖,厚度2~18m,分布普遍,抗壓、抗拉性一般,能垮落;頂板
類別直接頂為I類,老頂I-H級,即直接頂不穩定,老頂來壓不明顯一明
顯。本井田處于高陽正斷層的上盤、高陽正斷層的下盤。井田范圍內可能
會出現小斷層,可能會導致采掘工程層位錯動,可能會給頂板管理帶來困
難。
4.4.1頂板事故危害
頂板事故是該礦井下重大災害之一。一旦發生頂板事故,就會造成人
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礦井建設和生產活動中,局部冒頂和切頂垮面事故的發生,客觀上是
礦山壓力的活動,主觀上是頂板管理不當,支護質量低劣,違章作業,監
測手段落后等。如巷道斷面形狀、尺寸、支護形式選擇及布置不合理;錨
固力不夠;未進行礦山壓力監測等。
許多頂板事故都是在生產技術管理混亂的情況下發生的,違章指揮、
違章作業是造成頂板事故的最根本最直接原因。如: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
支護質量低劣;掘進頭臨時支護架設不及時等造成冒頂事故。
該礦5一2煤層底板巖性堅硬,部分地方有薄層砂質泥巖、細粉砂巖及炭
質泥巖。區域的炭質泥巖遇水膨脹,易產生底鼓現象。若采取措施不力,
巷道“底鼓”必將造成巷道斷面變形,影響安全生產。
4.4.2采煤工作面的頂板危害
(1)工作面遇煤層頂板破碎、不穩定頂板和地質變化帶、斷層破碎帶
等處,安全技術措施沒有跟上,易發生冒頂、漏頂、片邦等事故,嚴重影
響安全生產工作,甚至會造成人員傷亡或設備損毀。
(2)回采工作面兩端頭上下出口因控頂面積大,加之兩巷提前掘出,
頂板已有松動;另外煤壁處由于受到采煤機割煤震動而破碎,所以回采工
作面最容易發生頂板事故的位置主要是兩端頭和煤壁線。
(3)工作面重大頂板事故多發生在周期來壓和工作面結束回撤期間。
(4)采空區大范圍跨落產生強大沖擊波,引起圍巖塌陷和將采空區大
量有害氣體壓入作業場所,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設施破壞。
(5)工作面安裝和撤架時,安全措施不落實,組織不力,造成人員傷
亡和設備損壞。
4.4.3掘進工作面的頂板危害
掘進工作面迎頭和巷道交岔點是礦壓顯現、能量轉換最明顯的地點。
另外機掘工作面斷面大、進度快,空頂面積迅速增大,若支護不及時易發
生頂板事故。造成掘進頂板事故的因素主要有:
(1)巷道斷面形狀、斷面尺寸和支護形式選擇以及巷道布置不合理。
(2)巷道施工中遇斷層、地質破碎帶等地質構造時,無安全技術措施
或措施落實不到位。
(3)掘進工作面空頂作業或未及時架設永久(臨時)支架。
(4)未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5)未認真檢查工作面后方巷道變形、破壞情況,造成工作面后方巷
道冒頂堵人。
(6)施工前對施工人員貫徹《作業規程》不到位。
4.4.4巷道維修
(1)撤換支架時造成壓垮型頂板冒落傷人事故。
(2)巷道維修過程中,局部巖塊冒落傷人事故。
(3)冒頂引起支架推倒傷人事故。
(4)獨頭巷道維修支架未按規定由外向里逐架進行。
(5)維修傾斜巷道時,上、下段同時作業。
(6)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貫徹落實不到位。
4.5礦井粉塵
煤層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是礦井主要危險、有害因素之一。煤礦
的粉塵,特別是煤塵,是礦井生產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打眼、爆破、裝煤、
運輸都會產生大量煤塵,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
(1)煤塵爆炸
煤塵爆炸具有和瓦斯爆炸相類似的特點。煤塵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
條件:煤塵具有爆炸性,且浮游在空氣中的煤塵達到一定的濃度(最低濃
度45g/n?);有引起爆炸的熱源存在,一般為610?1050℃;氧氣濃度不低
于18%。防止煤塵爆炸事故,就是要在前兩個條件上加以預防。煤塵爆炸的
危害甚于瓦斯爆炸事故的危害。
(2)嚴重影響礦工的身體健康
煤礦是重體力勞動行業,特別是采、掘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
長,肺呼吸量大,吸入的煤、巖塵,一部分可排出體外,一部分就附著在
肺部,長期下去就形成煤肺病、塵矽肺病。據統計,截止1997年,我國國
有重點煤礦塵肺病患者累計達17.5萬人,現患病人數12.1萬人,占全國
所有塵肺病患者總數的46.5%,每年死亡2000~3000人。國有重點煤礦患病
率達6.33%,有三個礦務局高達16%以上。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采、掘
工作面煤塵、粉塵濃度大有增高之勢,危害程度增加,如果防治不力,患
病率將呈上升趨勢。塵肺病是一種慢性職業病,礦工稱之為慢性自殺,估
計到2005年,國有煤炭企業塵肺病患者總數將達到25萬人左右,這將造
成一大批工人提前喪失勞動能力,或過早死亡,直接影響到煤炭事業的發
展。
煤礦粉塵作用于呼吸道、眼、耳及皮膚,造成其局部損害。首先是鼻
腔,開始在粉塵的刺激下,鼻粘膜功能亢進,形成肥厚性鼻炎,進而鼻粘
膜萎縮發展為萎縮性鼻炎;還可以引起咽炎、喉炎、氣管炎和支氣管炎;
進入鼻腔粘膜的粉塵可引起耳咽管炎和中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語文輔導在線平臺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鄉村音樂文化節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藝術家工作坊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農田土壤污染修復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保險保障基金AI應用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網絡借貸服務AI應用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廣西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筆試真題2024
- 視頻直播帶貨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小班第二學期班級管理計劃
-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與科技結合的心得體會
- 大型集團公司信息安全整體規劃方案相關兩份資料
- 【雙減作業論文】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共八篇)
- 內蒙古包頭市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附真題答案】
- 臨床微生物標本處理及操作流程
- 2024年安徽龍亢控股集團限公司公開招聘人員13人(高頻重點提升專題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從古至今話廉潔-大學生廉潔素養教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吉林大學
- 人音版 (五線譜)四年級下冊音樂-5 《小溪流水響叮咚》教案
- 2023-2024學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三上英語10月周練卷及答案
- 病理生理學病例分析報告
- 三D打印公開課
- 補鐵劑中鐵元素的檢驗-應用配合物進行物質檢驗高二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