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橋涵“三背”回填技術交底_第1頁
高速公路橋涵“三背”回填技術交底_第2頁
高速公路橋涵“三背”回填技術交底_第3頁
高速公路橋涵“三背”回填技術交底_第4頁
高速公路橋涵“三背”回填技術交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速公路橋涵“三背”回填技術交底

2015年8月13日三背回填技術交底引言近年來,我國高等級公路發展迅速,但是從已通車的高速公路來看,普遍存在臺背或其它構造物處產生跳車現象。且這種現象在一些軟基路堤或高路堤中更為嚴重,這不僅影響行車速度、舒適性,甚至導致交通事故,還容易使“三背”部位的路面結構遭到破壞。因此,“三背”回填的施工質量,是高速公路施工的關鍵控制點,也是薄弱環節。回填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三背回填技術交底一、編制依據:1、《招標文件》;2、《設計圖紙》;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4、《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6、管理處、總監辦下發的相關文件;三背回填技術交底二、工程概況

寶漢高速漢坪段PH-J4駐地辦所管轄合同段分別是:PH-10、PH-11、PH-12三個合同段,全長16.96Km。其中橋臺共66個,結構型式有:重力式U型、柱式、肋板式、一字式;涵洞共12個,結構型式一般為蓋板涵;擋墻共37處,結構形式有:衡重式和仰斜式。“三背”填筑的主要材料有:透水性材料、天然砂礫、C15片石砼。三背回填技術交底三、質量控制三背回填技術交底1.準備工作1.1完成圖紙審核、相關文件的報批工作。1.2施工場地的規整,運輸方便,便道通暢等。1.3施工技術人員、機械、設備的進場到位。1.4經理部對施工隊進行一級技術交底。三背回填技術交底三背回填技術交底2.基底施工2.1按照施工圖紙開挖基底,同時開挖銜接臺階。2.2基底開挖完成后,及時清理,檢查斷面尺寸及標高。2.3尺寸、標高檢查合格后按設計施做灰土或砂礫石墊層,其厚度、密實度符合要求。2.4基底施工時,注意臨時防排水的施做。四周修建臨時截水溝,對基底積水要及時排除。三背回填技術交底基底墊層的換填處理方案三背回填技術交底3.材料填筑3.1填料前對結構物進行驗收并應涂刷瀝青,做防水處理。3.2嚴格控制填筑材料,經過檢測、驗收合格后的材料才能使用。3.3按要求控制每層填筑厚度,并在結構物上標明層數,方便施工及監管。3.4對稱均勻的鋪筑材料,碾壓密實。壓實度不小于96%。三背回填技術交底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壓實度(%)96按驗標附錄B檢查,每50m2每壓實層至少檢查1點13.5回填要求:1)臺背填土應采用良好的透水材料或設計規定的材料。填料應潔凈,不得含有有機物,草皮、樹根等雜物及生活垃圾。2)必須對稱分層填筑壓實,層厚≯20cm。每層表面平整,邊線直順,路拱合適。3)臺身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方可進行填土。4)臺背回填范圍,長、寬、高應符合設計要求(均比規范頂面H+2m,底寬不小于2m的要求高)。5)臺背填筑時與路堤、錐坡、八字墻同步施工。6)擋墻墻體施工必須于墻背回填同步,一般墻體不應高于回填面100cm。三背回填技術交底臺背回填層數標線三背回填技術交底4.泄水孔施做4.1泄水孔要求規范施工,其位置、尺寸、數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4.2泄水孔預埋?10cmPVC管,應長出墻背15cm,其端頭用土工濾布包裹,最下一排泄水孔出口排水通暢,不得堵塞。4.3墻背回填,提前做好泄水管端頭的顆粒材料(大粒徑碎石或卵石)堆囊,注意施工,避免破壞其端頭或堆囊。4.4最底一排泄水孔處(一般設在巖土分界處)現澆30cm厚C20小石子砼。三背回填技術交底墻背回填結構示意圖三背回填技術交底5.攤鋪碾壓5.1碾壓機具:20T以上壓路機、液壓夯、小型壓實機具。5.2“三背”回填施做時間:1)結構物砼、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75%以上;2)蓋板涵、蓋板通道、梁橋上部安裝完成后,方可進行回填碾壓。回填應分層對稱進行施工,以免造成結構物的破壞、變形。5.3碾壓必須用20T以上壓路機進行對稱、均衡壓實。三背回填技術交底5.4碾壓時壓路機不宜太靠近結構物,不得強力振動和擠壓,離臺身50cm范圍內用小型機械震動夯實,夯實不留“缺口”、“死角”,機具不能到位的采用人工補夯。5.5涵洞頂以上的填料需分層夯實,且涵頂以上300mm填料用人工夯實。當涵洞頂填筑高度不足500mm時,嚴禁任何重型機械車輛通過,并不得使用震動碾進行碾壓。5.6施工過程中盡可能擴大施工場地,以便發揮壓路機的使用,確保壓實質量。受場地限制時,壓路機可采用橫向碾壓法。三背回填技術交底5.7現場嚴格控制層鋪厚度、碾壓遍數、機械組合,精心組織施工,保證壓實質量。(每層壓實度≮96%)三背回填技術交底6.注意事項6.1結構物的驗收1)結構物的位置、尺寸、砼強度、外觀等質量指標經驗收合格。2)橋涵臺背后按設計施工防水層,經驗收合格。6.2填筑基底的控制1)“三背”回填質量控制,首先要從地基處理著手。施工前應做好地面、橋頭、涵背排水工作,基底在開挖及填筑期間保持干燥狀態,避免長期浸泡在水中。2)基底清淤必須徹底,嚴禁有雜物、浮土、腐殖土等存在。三背回填技術交底3)基底范圍內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響其穩定時,應在基底頂面或其它適當位置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如橫向排水溝或盲溝),或換填不易風化的片石、塊石、砂礫等透水性材料,嚴禁積水浸泡基底。4)基底土必須坐在實處。若基底為基巖時,清除表面風化部分;若為土質時應進行填前碾壓,壓實度≮90%;若設計有要求的,進行換填加固處理。6.3填筑材料的控制1)“三背”填筑材料質量的優劣是沉陷發生大小的內因,在施工中要嚴格控制。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2)三本項三目填三筑材三料有三天然三砂礫三、透三水性三材料三和C三15三片石三砼。三透水三性材三料各三標段三均采三用的三未篩三分碎三石,三確切三的說三就是三隧道三洞渣三。而三在施三工過三程中三,也三發現三填筑三的洞三渣規三格超三標,三石粉三、雜三物含三量較三多,三質量三不能三保證三。所三以洞三渣填三筑材三料要三嚴控三狠抓三,不三合格三的材三料堅三決不三能使三用;三C1三5片三石砼三也要三嚴格三控制三片石三自身三質量三和拋三填數三量。三片石三的規三格、三尺寸三、巖三體強三度均三應符三合規三范要三求,三片石三含量三不得三>2三0%三。3)三不同三的填三筑材三料各三自特三性是三不同三的,三填筑三時要三依據三設計三圖紙三,因三地制三宜正三確選三擇,三保證三填筑三質量三。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6.三3填三筑范三圍的三控制1)三“三三背”三填筑三的范三圍直三接影三響“三三背三”填三料剛三度和三變形三的平三穩過三渡。三范圍三太長三,成三本增三加;三范圍三太短三,達三不到三過渡三要求三。2)三關于三如何三控制三好填三筑范三圍,三不用三我們三去考三慮,三設計三圖紙三已經三很詳三細明三確了三,我三們只三需要三嚴格三按圖三施工三就沒三問題三。再三這只三提出三一點三,臺三背回三填與三路基三、原三狀土三相接三茬處三是“三三背三”回三填的三關鍵三點。三一定三要高三度重三視,三臺階三尺寸三、銜三接坡三率的三開挖三必須三符合三設計三及規三范要三求。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6.三4填三筑厚三度、三壓實三度的三控制厚度三、壓三實度三這兩三個指三標是三相互三關聯三,也三是影三響三三背回三填的三沉陷三的重三要因三素。三之前三這方三面的三要求三已經三說了三很多三,再三這就三小結三一下三:標三準的三材料三、適三當的三厚度三、合三理的三機械三、認三真的三施工三、充三分的三壓實三、精三準的三檢測三,才三能達三到要三求的三密實三度,三做到三合格三的“三三背三”回三填。6.三5預三壓的三施做應對三回填三完成三后的三橋涵三臺背三及時三施做三荷載三預壓三,防三止通三車后三臺背三整體三下沉三破壞三路面三。這三項工三作望三各單三位足三夠重三視,三按要三求盡三早開三始。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臺背三預壓碾壓三機械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6.三6人三員的三管理“三三背”三回填三出現三的質三量問三題,三人為三因素三也特三別大三。圖三紙在三全,三方案三在好三、要三求在三多、三機械三在好三,沒三有專三人去三管理三、去三抓、三去操三心、三去落三實、三責任三心不三強,最終三結果三都是三白搭三。所三以管三理人三員、三技術三人員三包括三監理三人員三的自三身素三質一三定要三高,三責任三心要三強,三嚴格三管理三、層三層把三關才三能干三出優三良的三工程三。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墻背三回填三的碾三壓及三檢查三,三但三墻背三沒有三同步三回填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四、三安全三、環三保控三制1.三施工三作業三前,三施工三人員三首先三通知三施工三技術三人員三現場三安全三作業三交底三,學三習相三關安三全注三意事三項。2.三施工三前應三對機三具設三備做三詳細三的檢三查和三驗收三,嚴三禁機三械帶三“病三”作三業。3.三施工三機械三安全三駕駛三和規三程操三作,三嚴禁三超速三行使三。駕三駛人三員不三得帶三病、三喝酒三、疲三勞、三穿拖三鞋等三危險三行為三駕駛三。工三人不三得在三機械三旁邊三,側三面、三下面三避暑三休息三。4.三施工三現場三要樹三立明三顯的三標志三標識三牌。三施工三中要三制定三安全三施工三措施三,建三立定三期和三不定三期安三全檢三查制三度。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5.三施工三現場三使用三的機三械設三備要三盡量三減少三噪音三和廢三氣排三放,三盡量三使機三械的三噪音三減小三到最三低水三平。6.三開挖三清除三的淤三泥、三虛渣三等雜三物不三得亂三堆亂三棄,三應集三中堆三放到三指定三地點三,并三定期三清理三。7.三多余三的材三料、三砂漿三、混三凝土三及垃三圾嚴三禁傾三倒在三河道三里,三減少三環境三污染三。三背三回填三技術三交底“三三背”三回填三施工三的技三術要三求并三不困三難,三也不三復雜三。施三工單三位也三知道三“三三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