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完整答案(易錯題)_第1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完整答案(易錯題)_第2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完整答案(易錯題)_第3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完整答案(易錯題)_第4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完整答案(易錯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列沒有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是()。

A.蠟燭燃燒

B.冰塊融化

C.蘋果腐爛

D.鋼鐵生銹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在膨脹

B.恒星是運動的

C.光年是時間的單位3.我們當地居住的房屋房頂結構大多是()。

A.尖頂

B.圓頂

C.平頂4.在美國的一位觀眾可以看到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的實況轉播,這是因為有了(

)。

A.導航衛星

B.氣象衛星

C.通信衛星

D.勘測衛星5.讓紫甘藍水變綠的物質是()。A.橙子

B.西紅柿

C.肥皂水6.星空隨著地球四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有一顆恒星的位置常年不變,這顆恒星是()。

A.天狼星

B.大角星

C.北極星二.填空題(共6題,共20分)1.我國代號為“(

)”的月球探測計劃已于2004年開始實施。2.三角形支架最穩固、結實,所用材料也(

)。

3.(

)是太陽系的恒星。4.天文學上用(

)作為距離單位。5.通過實驗,增加橫梁的(

)和(

)都可以增加橫梁的抗彎曲能力。但增加(

)比增加(

)更有效。所以在通常情況下,橫梁一般都是(

)放的。6.建筑物的框架結構最基本的形狀是三角形和(

)。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點成一線時發生的。(

)2.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比裝有半瓶水的礦泉水瓶放在桌子上更穩定。()3.地球上形成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人類對生物的進化一般不起作用。()4.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

)5.倡導“光盤行動”,不僅可以節約資源,同時還能減少垃圾數量。(

)6.摸一下我們的腿和胳膊里面的長骨,都是圓管形的結構。這些圓管是空心的,里面有骨髓。這樣的骨骼結構使我們的身體又輕盈又苗條。()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1.請將下列科學家或國家名稱與他們的科學成就用直線對應連接起來。

五.簡答題(共5題,共20分)1.大量的汽車排放出數量驚人的尾氣,嚴重污染了大氣,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做?2.垃圾填埋場會對周圍環境帶來哪些危害?3.您知道的化學變化中伴隨的現象有哪些?怎樣來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4.我們身邊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怎么做?5.我國有許多珍稀動植物,請各舉兩例,并嘗試寫出保護珍稀動植物的措施(至少三條)?六.綜合題(共2題,共26分)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19年初,電影《流浪地球》熱映,掀起了一股“太空熱”。電影講述了科學家發現太陽的壽命即將終結,人類為了生存,將地球改造成一座宇宙飛船,飛向宇宙尋找新“太陽”的故事。(1)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顆發光、發熱的(

)星,人類生活的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星。(2)在影片中,人類使用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自轉。地球原來自轉的方向是(

),周期大約是(

)小時。(3)影片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是大約4光年外的“比鄰星”。光年是一個計量(

)的單位。(4)影片中地球“離開”太陽系時遭遇了木星的“攔截”。下列關于木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木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近B.木星的體積比地球大C.木星不圍繞太陽旋轉2.根據下面材料,回答問題。達爾文曾發現某生態系統中幾種生物之間的關系:“牛喜歡吃三葉草,三葉草結籽要靠土蜂傳粉,田鼠吃三葉草,貓捕食田鼠,因此當地養牛的農民愛養貓。”(1)該生態系統中,(

)是生產者,牛、田鼠等動物屬于(

)者。(2)寫出該農業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至少含三個環節):

(3)三葉草結籽要靠土蜂傳粉,請再舉-一例說明動物能促進植物的繁殖如:(4)如果當地的農民不養貓,田鼠的數量將會(

)(選填“增加”或“減少”),三葉草的數量將會(

)(選填“增加”或“減少”)。(5)該題目中沒有提到的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是(

)者,它對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也有重要作用。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2.C3.C4.C5.C6.C二.填空題1.嫦娥工程2.最少3.太陽4.光年5.寬度;厚度;厚度;寬度;立6.四邊形三.判斷題1.√2.×3.×4.√5.√6.×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1.倡導綠色出行。2.向家里面的人宣傳盡量購買新能源汽車。2.會散發惡臭、污染空氣、滋生蚊蠅、引發疾病;還會造成土壤污染,影響農業生產等3.①發光、發熱②改變顏色③產生氣體④生成沉淀物。

看是否產生了新物質是判斷是否發生化學變化的主要依據。4.大氣污染、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

只要描述有道理,酌情給分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怎么做?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學會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用電、植樹造林等5.珍稀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珍稀植物有銀杏、水杉。

保護措施:1、建立自然保護區

2、人工繁殖

3、規范相關法律法規六.綜合題1.(1)恒;行(2)自西向東;24(或23小時56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