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化學修飾_第1頁
酶的化學修飾_第2頁
酶的化學修飾_第3頁
酶的化學修飾_第4頁
酶的化學修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情境3

微生物酶發酵制藥技術酶的化學修飾

酶的化學修飾

什么是酶化學修飾?通過各種方法使酶分子的結構發生某些改變,從而改變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技術過程稱為酶分子修飾。即:在體外將酶分子通過人工的方法與一些化學基團(物質),特別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物質,進行共價連接,從而改變酶的結構和性質。酶化學修飾的意義提高酶的活力;增強酶的穩定性;降低或消除酶的抗原性;研究和了解酶分子中主鏈、側鏈、組成單位、金屬離子和各種物理因素對酶分子空間構象的影響酶分子的修飾方法

大分子修飾酶的表面化學修飾小分子修飾交聯修飾固定化修飾非催化活性基團的修飾蛋白主鏈的修飾酶分子內部修飾催化活性基團的修飾輔助因子的修飾肽鏈伸展的修飾結合定點突變的修飾1.酶的表面化學修飾(1)大分子修飾可溶性大分子通過共價鍵連接在酶分子表面,形成覆蓋層。應用最廣泛的是:PEG類修飾,分子量為500-20000。(2)小分子修飾利用分子化合物對酶的活性部位或活性部位之外外的側鏈基團進行化學修飾,以改變酶學性質。廣泛使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有:氨基葡萄糖、乙酸酐、硬脂酸等。(3)交聯修飾使用雙功能試劑,如戊二醛、PEG等將酶蛋白分子之間、亞基之間或分子內不同肽鏈部分間進行共價交聯,可提供其穩定性,增加其在水溶液中的使用價值。(4)固定化修飾通過酶表面的酸性或堿性殘基,將酶共價連接到惰性載體上后,由于酶所處的微環境改變,會使酶的性質發生改變。2.酶分子內部修飾(1)非催化活性基團的修飾最經常修飾的殘基可以是親核的,也可以是親電的,或是可氧化的。修飾后酶的催化動力學性質發生改變。(2)蛋白主鏈的修飾(肽鏈有限水解修飾)利用酶分子主鏈的切斷和連接,使酶分子的化學結構及其空間結構發生某些改變,從而改變酶的特性和功能的方法。蛋白主鏈修飾主要靠酶法。如:將豬胰島素轉變成人胰島素。(3)催化活性基團的修飾對催化活性基團可以通過選擇性修飾側鏈成分來實現氨基酸的取代。(4)輔助因子的修飾有以下三個方面①不是共價結合的輔助因子,可將輔助因子共價結合到酶上;引入新的或修飾過的輔助因子;②將新的輔酶引入結構已經清楚的蛋白質上;③金屬酶中金屬離子的取代。3.結合定點突變的化學修飾現在常用的氨基酸置換修飾的方法是定點突變技術。定點突變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基因操作技術。是指在DNA序列中的某一特定位點上進行堿基的改變從而獲得突變基因的操作技術。是蛋白質工程和酶分子組成單位置換修飾中常用的技術。定點突變技術,為氨基酸或核苷酸的置換修飾提供了先進、可靠、行之有效的手段。酶修飾后的性質變化1.熱穩定性:一般來說,熱穩定性有較大的提高。2.各類失活因子的抵抗力:修飾酶對蛋白酶、抑制劑均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從而提高其穩定性。3.抗原性:比較公認的是PEG和人血清白蛋白在消除酶的抗原性上效果比較明顯。4.半衰期:一般在體內的半衰期得到有效延長。由于酶分子經修飾后,增強對熱、蛋白酶、抑制劑等的穩定性,從而延長了在體內的半衰期。5.最適pH:大部分酶經化學修飾后,酶的最適pH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在應用研究上有時具有重要意義。修飾酶最適pH更接近于生理環境,在臨床應用上有較大意義。6.Km的變化:大多數酶經修飾后,Vm沒有明顯變化,但有些酶經修飾后,Km值變大。7.對組織分布能力改變:一些酶經修飾后,對組織的分布能力有所改變,能在血液中被靶器官選擇性吸收。項目3

生產工藝過程1213固定化酶產品介紹氨基?;福哼@是世界上第一種工業化生產的固定化酶,可以用于生產各種L-氨基酸藥物。1969年,日本田邊制藥公司將從米曲霉中提取分離得到的氨基?;?,用DEAE-葡聚糖凝膠為載體通過離子鍵結合法制成固定化酶,將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L-氨基酸,用來拆分DL-乙酰氨基酸,連續生產L-氨基酸。剩余的D-乙酰氨基酸經過消旋化,生成DL-乙酰氨基酸.再進行拆分。生產成本僅為用游離酶生產成本的60%左右。14固定化酶法生產L-氨基酸乙酰-DL-Ala

L-Ala+乙酰-D-AlaAminoacylase氨基?;?5泵儲罐反應產物離心機消旋反應器固定化酶柱子DEAE-葡聚糖-氨基酰化酶晶體L-AlaL-AlaA-D-AlaA-L-AlaA-D-Ala16(2)天門冬氨酸酶:1973年日本用聚丙烯酰胺凝膠為載體,將具有高活力天門冬氨酸酶的大腸桿菌菌體包埋制成固定化天門冬氨酸酶,用于工業化生產,將延胡索酸轉化生產L-天門冬氨酸。1978年以后,改用角叉菜膠為載體制備固定化酶,也可將天門冬氨酸酶從大腸桿菌細胞中提取分離出來,再用離子鍵結合法制成固定化酶,用于工業化生產。17(3)天門冬氨酸脫羧酶:將含天門冬氨酸脫羧酶的假單胞菌菌體,用凝膠包埋法制成固定化天門冬氨酸脫羧酶,于1982年用于工業化生產,催化L-天門冬氨酸脫去羧基,生產L-丙氨酸。18(4)青霉素?;福菏窃谒幬锷a中廣泛應用的一種固定化酶??捎枚喾N方法固定化。1973年已用于工業化生產,用于制造各種半合成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用同一種固定化青霉素?;福灰淖僷H等條件,就既可以催化青霉素或頭孢菌素水解生成6一氨基青霉烷酸(6一APA)或7一氨基頭孢霉烷酸(7一ACA),也可以催化6一APA或7一ACA與其他的羧酸衍生物進行反應,以合成新的具有不同側鏈基團的青霉素或頭孢霉素。19固定化細胞法生產6-氨基青霉烷酸青霉素酰化酶與抗生素改造202122E.Coli斜面細胞固定化細胞青霉素G轉化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