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理解:骨的分類;椎骨、肋骨和胸骨的形態;脊柱、胸廓的組成和形態;椎間盤、顱骨的組成;顱的整體觀;骨盆的組成及形態;四肢骨的分部及主要骨的名稱和位置;腕關節、踝關節的組成和運動;肋間肌和膈肌的位置;腹肌名稱、位置、層次。掌握:骨的構造;軀干骨的組成;關節的基本結構;肩、肘、髖、膝關節的組成、結構特點和運動;顳下頜關節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胸骨角、隆椎棘突、肋弓、橈骨莖突、髂前上棘、髕韌帶等體表標志;肋間內、外肌和膈肌的作用;三角肌、臀大肌的位置1目前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第一節骨和骨連結一、概述(一)骨成人共有206塊骨,主要由骨組織構成,堅硬而有彈性。每塊骨都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功能,有自身的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故每塊骨都是一個器官。骨同時也是具有生命的器官。2目前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1全身骨骼3目前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2長骨的構造4目前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骨的分類骨按其所在部位,分為軀干骨、顱骨及四肢骨;按其形態不同,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長骨呈管狀,中部稍細稱骨干,內有空腔稱髓腔,長骨兩端膨大,稱為骺,上面有關節面,關節面上覆蓋光滑的關節軟骨。未成年人的骨干和骨骺之間有骺軟骨。5目前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骨的構造骨由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構成(圖4-2)。(1)骨膜是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的薄膜,覆蓋于除關節面以外的骨表面。骨膜內含豐富的血管、神經、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對骨的營養、生長和修復有重要作用。6目前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骨質由骨組織構成,分為骨密質和骨松質兩種(圖4-3)。骨密質位于骨的表層和骨干,由緊密排列成層的骨板構成,致密堅實,能夠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和張力。骨松質位于骨的內部,由大量片狀或針狀相互交織排列的骨小梁構成,呈海綿狀。7目前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3骨的內部結構8目前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3)骨髓骨髓是質地柔軟、富含血管的組織,充填于髓腔和骨松質的間隙內。骨髓分紅骨髓和黃骨髓兩種。3.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骨含有35%有機質和65%的無機質,有機質主要是膠原纖維,使骨具有韌性和彈性;無機質主要是骨鹽,使骨具有硬度。9目前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二)骨連結根據骨連結的連結方式不同,分為直接連結和間接連結兩種。1.直接連結是骨與骨之間借纖維結締組織、軟骨或骨組織直接連結而成(圖4-4)。2.間接連結又稱關節,是骨連結的主要形式。10目前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4骨連結的分類與構造11目前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關節的基本結構包括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圖4-4)。(2)關節的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運動形式:屈和伸是關節沿冠狀軸進行的運動。運動時,構成關節的兩骨相互靠攏、角度變小稱為屈;反之為伸。內收和外展是關節沿矢狀軸進行的運動。運動時,骨向正中矢狀面靠攏稱內收;反之為外展。12目前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旋轉是關節沿垂直軸進行的運動。運動時,骨的前面轉向內側稱旋內;反之為旋外。在前臂,將手掌轉向后、手背轉向前的運動稱為旋前;反之,將手掌轉向前、手背轉向后的運動稱為旋后。環轉運動時,骨的近側端在原位轉動,遠側端做圓周運動。13目前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二、軀干骨及其連結軀干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軀干骨和軀干骨的連結一起,構成了脊柱和胸廓。(一)脊柱脊柱由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及其骨連結構成,有支持體重、保護脊髓和內臟、參與運動的功能。14目前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椎骨幼年時有33塊椎骨,分為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尾椎4塊。成年后,5塊骶椎融合成1塊骶骨,4塊尾椎融合成1塊尾骨。圖4-5胸椎15目前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椎骨的一般形態椎骨由椎體和椎弓兩
部分構成(圖4-5)。椎體位于椎骨的前部,呈短圓柱狀。椎弓位于椎骨的后部,呈半環形。椎體與
椎弓共同圍成椎孔。所有椎骨的椎孔連成椎管,
容納脊髓。椎弓連結椎體的部分較窄細,稱椎弓
根,其上、下緣各有一切跡。相鄰兩椎骨的上、下
切跡共同圍成的孔,稱椎間孔,孔內有脊神經和血
管通過。椎弓的后部變寬,稱椎弓板。從椎弓板
上發出7個突起,向后方伸出一個棘突,向兩側伸
出一對橫突,向上、下方各伸出一對上關節突和下
關節突。16目前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6頸椎(上面)17目前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頸椎:椎體較小,椎孔呈三角形,橫突根部有橫突孔,第2~6頸椎棘突末端分叉(圖4-6)。第1頸椎又稱寰椎(圖4-7),呈環形,無椎體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和一對側塊構成。第2頸椎又稱樞椎(圖4-8),椎體有一個突向上方的齒突。18目前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第7頸椎又稱隆椎,它的棘突較長,低頭時易在體表看到或摸到,是計數椎骨序數和針灸取穴的標志(圖4-9)。圖4-7寰椎(上面)19目前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8樞椎(上面)圖4-9隆椎(上面)20目前二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胸椎(圖4-5):棘突細長并斜向后下方,呈疊瓦狀排列;椎體兩側和橫突末端的前面有
關節面。3)腰椎(圖4-10):椎體最大,棘突寬短呈板狀,水平伸向后方。21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10腰椎22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4)骶骨(圖4-11):呈三角形,底朝上,尖朝下,底的前緣中部向前突出稱為岬。骶骨的前
面光滑而微凹,有4對骶前孔;后面粗糙而隆凸,有4對骶后孔。骶骨兩側面上寬下窄,上部有
一耳狀粗糙面,稱耳狀面。骶骨內的縱行管道稱骶管,骶管上端與椎管相連,下端的三角形開
口,稱骶管裂孔。孔的兩側各有一向下的突起稱骶角,可在體表摸到。23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11骶骨和尾骨24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5)尾骨(圖4-11):由4塊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末端游離。2.椎骨的連結椎骨之間借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相連。25目前二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椎間盤是位于相鄰兩個椎體間的纖維軟骨盤,由髓核和纖維環構成(圖4-12)。髓核位于中央,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膠狀物質。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組成,圍繞髓核呈同心圓排列,堅韌而有彈性。圖4-12椎間盤26目前二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韌帶連結椎骨的韌帶有長、短兩種(圖4-13)。長韌帶比脊柱稍短,有三條。前縱韌帶位于
椎體和椎間盤的前面,可防止脊柱過度后伸。后
縱韌帶位于椎體和椎間盤的后面,可限制脊柱過
度前屈。棘上韌帶連于各棘突的尖端,與后縱韌
帶作用相同。棘上韌帶在第7頸椎以上擴展成膜狀的項韌帶。27目前二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13椎骨間的連結圖4-14脊柱的整體觀28目前二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3)關節連結椎骨的關節有關節突關節、寰枕關節和寰樞關節(圖4-13)。關節突關節
由相鄰兩椎骨的上、下關節突構成,運動幅度較小。寰樞關節由寰椎和樞椎組成,它以齒突為
軸做旋轉運動。寰枕關節由寰椎和枕骨構成,可使頭做前俯、后仰和側屈運動。29目前二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二)胸廓
胸廓由12塊胸椎、12對肋、1塊胸骨及其骨連結構成(圖4-15),具有支持、保護胸、腹腔
器官和參與呼吸運動等功能。30目前三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15胸廓(前面)圖4-16胸骨31目前三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肋由肋骨和肋軟骨構成,共12對。肋
骨為細長的弓形扁骨,分為一體和兩端。肋前端
稍寬,與肋軟骨相連;后端稍膨大,稱肋頭。肋體
內面近下緣處有一淺溝稱肋溝,肋間血管和神經
沿此溝走行(圖4-17)。肋軟骨位于肋骨的前端。圖4-17肋骨32目前三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三、顱骨及其連結(一)顱的組成
包括腦顱骨和面顱骨兩部分,共23塊(圖4-18)。圖4-18顱前面觀33目前三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腦顱骨腦顱8塊,位于顱的后上部,它們互相連結起來圍成顱腔,支持和保護腦。腦顱中成對的有顳骨和頂骨,不成對的有額骨、篩骨、蝶骨和枕骨。顱腔的上面為顱頂,顱腔的下面為顱底。2.面顱骨面顱位于顱的前下部,由15塊顱骨構成,它們互相連結起來形成顏面的基本輪廓。在面顱諸骨中,成對的有鼻骨、淚骨、顴骨、腭骨、上頜骨和下鼻甲骨,不成對的有犁骨、舌骨和下頜骨。34目前三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二)下頜骨、舌骨和顳骨1.下頜骨分一體兩支(圖4-19)。下頜體位于前部,呈蹄鐵形,上緣稱牙槽弓,弓的游離緣有牙槽,容納下頜牙。下頜體外面的兩側各有一小孔,稱頦孔。下頜支是由下頜體伸向后上方的方形骨板,它的上部有兩個突起,前方的稱冠突,后方較粗大的稱髁突;下頜支后下部形成的鈍角,稱下頜角,可在體表摸到。下頜支內面的中部有下頜孔,通下頜管。35目前三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19下頜骨36目前三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20新生兒顱37目前三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三)顱的整體觀1.顱的頂面頂面可見呈“工”字形的三條縫,位于額骨與兩頂骨之間的稱冠狀縫;位于左、右頂骨之間的稱矢狀縫;位于兩頂骨與枕骨之間的稱人字縫。新生兒顱骨尚未發育完全,骨與骨之間有較大面積的結締組織膜,稱為顱囟(圖4-20)。重要的顱囟有:位于兩頂骨和額骨之間的是前囟,呈菱形,于1耀2歲時閉合;位于兩頂骨和枕骨之間的是后囟,呈三角形,出生后不久即閉合。38目前三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顱底內面顱底內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分為顱前窩、顱中窩和顱后窩(圖4-21)。圖4-21顱底內面觀39目前三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顱前窩位置較高,其中央低凹部有長方形的薄骨板,稱篩板,板上有許多小孔稱篩孔,篩孔與鼻腔相通。(2)顱中窩較顱前窩低,中部隆起狹窄,兩側部凹陷寬大。隆起上面的凹陷稱垂體窩。垂體窩的前外側有一圓形短管,稱視神經管;在視神經管的外側有一裂隙,稱眶上裂,兩者均通向眶。隆起的兩側,由前內向后外依次排列著圓孔、卵圓孔和棘孔。40目前四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3)顱后窩位置最低,中央有枕骨大孔,它向下與椎管相續。枕骨大孔的前外上方有通向顱外的短管,稱舌下神經管。枕骨大孔的后上方有一隆起,稱枕內隆凸。在隆凸的兩側有橫行的橫竇溝,橫竇溝繼而轉向前下內并變彎曲,改稱為乙狀竇溝,乙狀竇溝的末端終于頸靜脈孔。在頸靜脈孔的上方有內耳門,內耳門通內耳道。41目前四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3.顱底外面顱底外面可分前、后兩部分(圖4-22)。
前部較低,有一水平位的骨板稱骨腭。在骨腭前方及兩側呈蹄鐵形隆起的是牙槽弓,牙槽弓的游離緣有牙槽。在骨腭的后上方有一對鼻后孔。42目前四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22顱底外面觀43目前四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23顱側面觀44目前四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5.顱的前面有一對容納視器的眶和一個骨性鼻腔(圖4-18)。(1)眶為四棱錐體形空腔。(2)骨性鼻腔前口稱梨狀孔,后口為成對的鼻后孔。(3)鼻旁竇是鼻腔周圍顱骨內的空腔,共4對,分別是額竇、篩竇、蝶竇和上頜竇,其中,篩竇又分為前、中、后三群。45目前四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24骨性鼻腔的外側壁46目前四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四、四肢骨及其連結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下肢骨的數目和排列方式基本相同。由于人類的直立和勞動,四肢的功能進行了分工。上肢成為勞動的器官,為了便于從事精細、復雜的勞動,上肢骨纖細輕巧,骨連結靈活;下肢的主要功能是支持軀體、承受體重和行走,因而下肢的骨粗壯結實,骨連結穩固。47目前四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一)上肢骨及其連結(1)鎖骨鎖骨呈“耀”形,位于頸、胸交界處(圖4-25),全長均可在體表摸到。鎖骨內側端鈍圓,稱胸骨端,與胸骨柄相關節;外側端扁平,稱肩峰端,與肩胛骨的肩峰相關節。(2)肩胛骨略呈三角形,位于胸廓后面的外上方(圖4-26),可分兩面、三緣和三角。48目前四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25鎖骨(右側)圖4-26肩胛骨(右側)49目前四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3)肱骨位于臂部(圖4-27),是典型的長骨,分一體兩端。上端的半球形膨大,稱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相關節。肱骨頭的前外側有兩個突起,向外側的突起較大,稱大結節;向前的突起較小,稱小結節。圖4-27肱骨(右側)50目前五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28橈骨和尺骨(右側)51目前五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腕骨分近側和遠側兩列,由橈側向尺側排列,近側列依次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遠側列依次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鉤骨。52目前五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29手骨(右側、前面)53目前五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上肢骨的連結
(1)肩關節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組成(圖4-30)。圖4-30肩關節(右側、冠狀切面)54目前五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肘關節由肱骨下端和橈、尺骨的上端組成(圖4-31、圖4-32)。肘關節的結構特點是:關節囊內包有3個關節,即由肱骨滑車和尺骨滑車切跡組成的肱尺關節,由肱骨小頭和橈骨頭組成的肱橈關節,由橈骨頭和尺骨橈切跡組成的橈尺近側關節;關節囊前、后壁薄而松弛,兩側壁厚而緊張,并有韌帶加強;關節囊下部有橈骨環狀韌帶包繞和固定橈骨頭。55目前五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31肘關節(右側、前面)圖4-32肘關節(右側、矢狀切面)56目前五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3)前臂骨的連結包括橈尺近側關節、橈尺遠側關節和前臂骨間膜。橈尺近側關節在肘關節內,橈尺遠側關節在腕關節內,前臂骨間膜是橈骨和尺骨之間的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的薄膜。三者聯合運動可使前臂做旋前和旋后運動。57目前五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4)手關節包括橈腕關節、腕骨間關節、腕掌關節、掌指關節和指骨間關節,它們的名稱與組成基本一致。橈腕關節又稱腕關節,由橈骨下端遠側面、尺骨頭下方的關節盤和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組成。橈腕關節可做屈、伸、內收、外展和環轉運動。58目前五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二)下肢骨及其連結
1.下肢骨每側共31塊。(1)髖骨位于盆部,由上方的髂骨、前下方的恥骨和后下方的坐骨融合而成(圖4-33)。59目前五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33髖骨(左側)60目前六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股骨位于大腿(圖4-34),是人體最粗大的長骨,分一體兩端。上端的球狀膨大稱股骨頭,股骨頭外下方稍細部稱股骨頸,易發生骨折。股骨頸以下為股骨體。頸、體交界處有兩個突起,外上方的稱大轉子,可在體表摸到;內下方的稱小轉子。股骨下端膨大,并向后方突出,形成內側髁和外側髁。61目前六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3股骨(右側)62目前六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3)髕骨位于股骨下端的前方,略呈三
角形,尖向下,底向上(圖4-35)。(4)脛骨與腓骨位于小腿,脛骨在內側,
比較粗大;腓骨在外側,比較細長。兩骨都分
一體兩端(圖4-36)。63目前六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35髕骨圖4-36脛骨和腓骨(右側、前面)圖4-37足骨(右側、上面)64目前六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1)骶髂關節:由髖骨和骶骨的耳狀面組
成。關節面對合緊密,關節腔狹窄,關節囊厚而
堅韌并有韌帶加強,因此骶髂關節十分穩固,運
動性能很小。65目前六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4)骨盆:由骶骨、尾骨、兩塊髖骨以及骨盆
的連結構成(圖4-39),具有承受、傳遞重力和
保護盆內器官的作用。骨盆以界線為界分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界線自后向前由骶骨岬、弓狀線、恥骨梳和恥骨聯合上緣圍成。66目前六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38骨盆的連結(右側、前面)67目前六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39骨盆68目前六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女性骨盆的形態特點與妊娠和分娩有關,故從青春期開始,男、女性骨盆出現明顯差異(表4-1)。表4-1男、女性骨盆形態的差別69目前六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圖4-40)。髖關節的結構特點是:股骨頭大,髖臼窩深,兩關節面的面積差別較肩關節小;關節囊厚而堅韌,包裹股骨頸(后面外側1/3除外);關節囊周圍有韌帶加強,其中以前方的髂股韌帶最為強大,它可限制髖關節過度后伸,對維持人體直立有重要作用;關節囊內有股骨頭韌帶,它連于股骨頭與髖臼之間,內有營養股骨頭的部分血管通過;關節腔狹小。70目前七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40髖關節71目前七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41膝關節(右側、前面)圖4-42膝關節內部結構(右側、前面)72目前七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3)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
組成(圖4-41)。膝關節的結構特點是:關節囊薄而松弛;關節腔寬大;有眾多韌帶加強,如前方的股四頭肌腱及髕韌帶,兩側的脛側副韌帶和腓側
副韌帶,囊內的前、后交叉韌帶(圖4-42);在股骨的內、外側髁和脛骨的內、外側髁之間,有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圖4-43),半月板上面微凹,下面平坦,使關節面彼此更為適應,增加了關節的穩固性。73目前七十三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4-43膝關節半月板圖4-44足關節(右側、水平切面)74目前七十四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4)距小腿關節又稱踝關節,由脛骨、腓骨的下端和距骨構成(圖4-44)。關節囊前、后
壁薄而松弛,兩側壁有韌帶加強。其中,位于內側的韌帶較強大,位于外側的韌帶較薄弱,故距
小腿關節內翻損傷多見。75目前七十五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第二節骨骼肌一、概述運動系統的肌屬于骨骼肌,有600多塊,約占體重的40%。每塊肌都有一定的形態結構
和功能,有自身的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故每塊肌都是一個器官。76目前七十六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一)肌的形態和構造
1.骨骼肌的形態根據肌的外形可分為長肌、短肌、扁肌和輪匝肌(圖4-45)。長肌呈長的梭形或帶狀,主要分布于四肢,收縮時能引起較大幅度的運動。短肌短小,主要分布于軀干深層,收縮時的運動幅度較小。扁肌寬扁呈膜狀,多分布于胸腹壁,收縮時除運動外,還對內臟起保護作用。77目前七十七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圖4-45肌的形態和構造78目前七十八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2.肌的構造肌由肌腹和肌腱構成。肌腹主要由肌纖維構成,位于肌的中部,呈紅色,有收縮功能。肌腱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位于肌的兩端并附著于骨,呈白色,非常堅韌,無收縮功能。長肌的肌腱多呈條索狀,扁肌的肌腱呈薄膜狀,稱腱膜。許多肌纖維聚集成肌束。79目前七十九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二)肌的起止和作用
骨骼肌一般以兩端附著于兩塊或兩塊以上骨的表面,中間越過一個或幾個關節。通常把肌靠近身體正中矢狀面或四肢近側端的附著點,稱為起點;反之稱為止點。肌收縮時,一般是止點向起點方向運動。肌在收縮時,一端的位置相對固定,稱定點;另一端位置發生改變,稱動點。80目前八十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三)肌的配布
骨骼肌大多配布在關節周圍,其配布形式與關節的運動軸密切相關。在每個關節運動軸的兩側,配布有作用完全相反的兩群肌,即關節周圍如果有一組屈肌,就必定有一組伸肌;有一組內收肌,就必定有一組外展肌;有一組旋內肌,就必定有一組旋外肌。這些作用相反,但又互相依存、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肌,互稱拮抗肌。如果拮抗肌中的一組功能喪失,則該關節的有關運動也隨之喪失。通常完成一個動作,有諸多肌參加,在關節運動軸的同一側作用相同的肌,稱協同肌。81目前八十一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四)肌的輔助結構
肌的輔助結構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具有保護肌和輔助肌活動的作用。圖4-46小腿橫切面模式圖(示筋膜)82目前八十二頁\總數九十八頁\編于十八點二、頭肌頭肌分面肌和咀嚼肌。
(一)面肌
面肌位于面部和顱頂(圖4-47),收縮時可牽引皮膚做出各種表情,因此又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寵物救生與急救操作考核試卷
- 模具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考核試卷
- 核電站設計與建設中的質量監督與驗收標準考核試卷
- 漆器工藝品目標消費群體研究考核試卷
- 竹材采運信息化與大數據分析考核試卷
- 電磁場掃描與探測教具考核試卷
- 租賃店鋪的社區關系維護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人才培養與引進考核試卷
-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文化產業管理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財貿學院《藝術市場營銷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房地產經紀人(業務操作)考前必刷綜合題庫(800題)附答案
- 電商行業10萬字PRD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中模擬試卷(一)(統編版含答案解析)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詢服務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2025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軍工項目審核中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氣管切開非機械通氣患者氣道護理團體標準課件
- 靜療完整課件
- 2024供電所智能融合倉建設技術規范
- 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一中學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