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T-63型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1頁
QZT-63型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2頁
QZT-63型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3頁
QZT-63型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4頁
QZT-63型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TZ63型塔吊基礎施工方案工程名稱:中南冶金地質探討科研辦公大樓建設單位:中南冶金地質探討所監理單位:宜昌平湖監理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浙江省二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編制:審核:日期:2012年12月05日目錄第一節、編制依據………………3

其次節、工程概況………………3

第三節、塔吊基本性能…………3

第四節、塔吊基礎施工方法及措施……………5第五節、塔吊基礎施工工藝要求………………5

第六節、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6

第七節、塔吊基礎計算書………7第八節、塔吊基礎配筋施圖…………………13

一、塔吊基礎承臺筋圖

二、塔吊基礎維護示意圖第一節編制依據1、《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湖北省地方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DB42/242-2003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4、《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2002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7、《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2006版)8、QTZ63型塔吊運用說明書9、中南冶金地質探討科研辦公大樓工程總平面布置圖其次節工程概況中南冶金地質探討科研辦公大樓工程位于成功一路15號。地上二十六層,地下室兩層。±0.00相當于肯定標高54.80米。本工程安排安裝一臺型號為QTZ63塔吊,塔身截面為長度×寬度=1.56m×1.56m,R=56米,起重高度H=107.50m,塔吊位于基坑內側,主要用于地下室和主樓的垂直運輸,在基坑底板施工前安裝就位。第三節塔吊基本性能QTZ63型塔吊是重慶建工升立建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該塔吊在本工程應用中選用56m臂長的標準吊臂,塔身標準節1.56×1.56×2.5,最大起重5噸,最大幅度起重量1.00噸,起重力距為762KN.m;平衡臂重13.1噸,其自由高度可達40m,總功率33.90kW,整機重量:385.0kN。安裝方式:附著式。配有力距限制器,重量限制器,變幅限位以及各種信號裝置。該機安裝到工地后,基本能滿意第四節塔吊基礎施工方法及措施一、塔吊基礎平面布置本工程塔吊基礎平面布置主要考慮幾個方面的問題:1、模板體系:本工程地下室墻體模板采納木膠合板模板,鋼管支撐體系。2、覆蓋范圍:塔吊的布置應考慮在地下結構施工中盡可能削減盲區,在地上結構施工中不能有盲區。3、現場狀況:現場場地狹小,四周在建建筑物距離現場較近,應保證塔吊大臂與建筑物及其塔吊的平安距離。依據工期要求及現場實際狀況,安排在地下結構施工階段重慶建工升立建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QTZ63型塔吊設在中南冶金地質探討科研辦公大樓工程Q/10-12軸之間設立。塔吊在地下結構施工完成后接著服務地上部分的施工。見后面附圖塔吊基礎定位圖。二、塔吊基礎設計本工程塔吊采納承臺基礎,承臺埋深1.50米,尺寸為5000*5000*1500,承臺內配筋:上下筋Φ16@250雙層雙向鋼筋網,混凝土標號為C35(摻入早強劑)。三、施工措施1、基礎土方開挖塔吊基礎定位放線后,采納反鏟式挖土機進行挖土施工。土方開挖防坡系數為0.29。開挖塔吊基礎開挖后,測量人員隨時進行測量,剛好灑灰線,防止超挖和欠挖,清槽人員通過500mm限制線限制槽底標高。預留200mm土層利用人工挖除,保證基礎底部原狀土不被擾動。距基底300mm處進行基礎釬探,作好記錄,用以檢查地基是否有懦弱土層存在,如有則應做換填處理。2、依據塔吊基礎設計圖進行磚模砌筑,紅磚采納MU10一般燒結粘土磚,砂漿標號為M7.5,磚模厚度為240mm3、承臺截面尺寸為5000×5000×1500(高)mm,配筋為:上下筋Φ16雙層雙向鋼筋網,總計76根,單根長度4.92m。拉結箍筋Φ14,長度1.70米,計362根。主筋愛護層:底部及頂面為40㎜,側面40mm。承臺砼強度等級為C35(摻入早強劑)。承臺下墊層砼強度等級為C15,厚100㎜。4、基礎回填采納粉質粘土進行回填,采納一夯壓半夯,層層夯實,壓實系數為0.94。5、承臺周邊砌磚胎模240厚、高度1000mm,采納水泥砂漿強度等級M10、紅磚MU10進行砌筑。第五節塔吊基礎施工工藝要求1、放線工按限制軸線引測塔吊基礎位置線、限制線及螺栓定位線,施工時按線進行施工。2、鋼筋按圖進行下料,施工并剛好辦理驗收手續。3、塔吊基礎用20×6的鍍鋅扁鐵與兩個接地體進行連接。4、予埋件位置的基礎鋼筋不得切斷或削減。5、塔吊予埋鋼地腳螺栓,安裝時應采納一臺經緯儀、一臺水準儀限制位置標高,即經緯儀雙方向限制地腳螺栓位置,用水準儀四角限制標高,位置確定后與鋼筋骨架焊接固定好。6、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振搗棒不得擾動鋼筋及予埋地腳螺栓,同時用經緯儀及水準儀應隨時限制予埋鋼預埋螺栓位置及標高是否精確,并隨時調整。7、施工單位應負責搭設相應的防護設施防止施工中的雜物、砼漿對塔吊基礎的損傷和侵蝕,并做好防水措施,塔吊基礎四周不得有積水。第六節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1、塔吊基礎沉降觀測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時半月一次測定。2、在塔機出現沉降,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范圍時,必需進行偏差校正。在最低節與塔吊基腳螺栓加墊鋼片校正。校正過程中用高噸位千斤頂頂起塔身,頂塔身之前,塔身用大纜繩四面攬緊,在確保平安的前提下才能起頂塔身。第七節塔吊基礎計算書一、參數信息塔吊型號:QTZ63(SL78/5-5610),自重(包括壓重)F1=385.0kN,最大起重荷載F2=50.00kN,塔吊傾覆力距,塔吊起重高度=107.5m,塔身寬度B=1.56m,混凝土強度等級:C35,基礎埋深D=1.25m,基礎最小厚度Hc=15.0m,基礎最小寬度Bc=5.0m。二、基礎最小尺寸計算基礎的最小厚度取:Hc=1.5m基礎的最小寬度取:Bc=5.0m三、塔吊基礎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2條承載力計算。計算簡圖:當不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當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當考慮偏心距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式中F──塔吊作用于基礎的豎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壓重和最大起重荷載,F=1.2×(385+50)=522.0kN;G──基礎自重與基礎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1.2×(25.0×5.0×5.0×1.5+20.0×5.0×5.0×1.25)=1875.0kN;Bc──基礎底面的寬度,取Bc=5.0m;W──基礎底面的反抗矩,W=Bc×Bc×Bc/65.0×5.0×5.0/6=20.83m3;M──傾覆力矩,包括風荷載產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630=882kN.m;a──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緣距離(m),按下式計算:a=5.0/2-882/(522.0+1875.0)=2.13m。經過計算得到:無附著的最大壓力設計值Pmax=(522.0+1875.0)/5.02+882/20.83=138.22kPa無附著的最小壓力設計值Pmin=(522.0+1875.0)/5.02+882/20.83=53.54kPa有附著的壓力設計值P=(522.0+1875.0)/5.02=95.88kPa偏心距較大時壓力設計值Pkmax=2×(522.0+1875.0)/(3×5.0×2.13)=150.05kPa四、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依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圖號剖2卵石層是fak=400Kpa大于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200kPa滿意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大于最大壓力設計值Pmax=138.22kPa,滿意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fak=480大于偏心距較大時的壓力設計值:Pkmax=150.05kPa,滿意要求!五、受沖切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條。驗算公式如下:式中──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取βhp=0.95;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取ft=1.43kPa;am──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at──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的上邊長,取柱寬at=1.56m;ab──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在基礎底面積范圍內的下邊長,取ab=b+2×ho;am=[1.56+(1.56+2×1.5)]/2=3.06m;ho──承臺的有效高度,取ho=1.5m;Pj──最大壓力設計值,取Pj=150.05kPa;Fl──實際沖切承載力:Fl=150.05×(5.0+4.20)×0.40/2=276.09kN。允許沖切力:0.7×0.95×1.43×3060×1500=4364860N=4364.86kN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276.09kN<4364.86kN,所以能滿意要求!六、承臺配筋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條。1、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式中aI──截面I-I至基底邊緣的距離,取aI=1.75m;P──截面I-I處的基底反力:P=138.22×(3×1.50-1.75)/(3×1.50)=84.468kPa;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取a'=1.50m。經過計算得:M=1.752×[(2×5.0+1.50)×(138.22+84.468-2×1875/25)+(138.22-84.468)×5.0]/12=260.235kN.m。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7.2條。式中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取fc=14.3N/mm2;ho──承臺的計算高度ho=Hc-50=1400.00mm。fy──一般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fy=300.0N/mm2經過計算得:as=260.235×106/(1.00×14.3×5.0×103×14002)=0.002=1-(1-2×0.002)0.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