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下篇診法與辨證的綜合運用
2023/4/28中醫診斷學第十一章診斷思路與方法2023/4/28中醫診斷學
第一節病情資料的綜合處理
四診所收集的各種病情資料,為辨證辨病作準備,是認識病證的初級階段。由于病情資料是識別病證的原始依據,故為了使辨識病證準確而可靠,對病情資料的綜合處理應注意做到如下四個方面。2023/4/28中醫診斷學判斷病情資料的完整和系統性評價病情資料的準確和客觀性辨別病情資料的主次分析病情資料的屬性2023/4/28中醫診斷學一、判斷病情資料的完整和系統性。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表有里,有全身亦有局部,有單一亦有復合;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涉及各個方面,因此病情資料應力求完整而系統。2023/4/28中醫診斷學忽視病情資料的完整性,其遺漏或過于簡單,往往導致漏診、誤診。忽視病情資料的系統性,其雜亂無章、主次不明,則往往難以下結論。2023/4/28中醫診斷學
故在收集臨床資料時,要求從四診合參的原則出發,因臨證時不能只憑一個癥狀或體征便倉促作出診斷,不能片面強調或夸大某種診法的作用,而必須對患者進行全面而系統的調查,發揮醫者的主導作用,將諸種診法綜合運用,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收集病情資料。2023/4/28中醫診斷學
病情資料的完整和系統性,還反映在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等方面,故應包括四時氣候、地域水土、生活環境、職業性質、工作條件、生活習慣、性格好惡、精神情志、體質強弱等。誠如《素問·疏五過論》、《素問·征四失論》所告誡的醫生不注意對病人作全面的了解、尤其是病人的社會生活和心理狀態等而造成的失誤。
因此,在病情資料中不僅要有癥狀和體征,還要發掘疾病深層次的社會、心理因素。故按整體觀察全身;以及做到察形與神、察機體與環境等的統一。
2023/4/28中醫診斷學二、評價病情資料的準確和客觀性。
臨床表現多錯綜復雜,如果有些病情資料不夠準確和客觀,便將影響疾病的正確診斷。2023/4/28中醫診斷學為了使病情資料真實可靠,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準確地運用每一種診法,那種“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認真態度即早已于張仲景《傷寒論·序》中所批評;防止主觀性和片面性,避免先入為主、主觀臆測或暗示的方法,如問診時不應只“問其所需”或“錄其所需”,否則不僅影響病情資料的的完整性,也影響了病情資料的客觀性。2023/4/28中醫診斷學對有診斷或鑒別診斷意義的病情資料或有或無,或輕或重,應當明確并予以分級量化;有某些癥狀如“少氣”、“氣短”等不能含混其詞,似是而非。必須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病情資料進行反復調查和動態觀察,以及借用一些客觀檢查手段(包括現代醫學的各種實驗室檢查、儀器探測等),以證實病情資料的可靠性
評價病情資料的準確和客觀與否,還要看病人是否如實地、準確地反映病情。2023/4/28中醫診斷學三、辨別病情資料的主次。
主癥,多是病人主訴最明顯、最痛苦的不適,是就診的主要原因。任何病證都有其主要癥狀,是辨病辨證的主要依據。2023/4/28中醫診斷學
所以在診法過程中,應及早確定主癥并圍繞它進行收集資料,避免漫無邊際、毫無目的地羅列癥狀;有了主癥的病情資料,才能系統條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對于主癥,尤應注意辨別其發生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緩解或加重因素等。在疾病過程中,主癥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幾個,應視具體病情選擇。2023/4/28中醫診斷學四、分析病情資料的屬性
對病情資料屬性的分析,是要求對病人出現的癥狀,包括病人的自覺癥狀、體征以及化驗、儀器等檢查的異常結果進行判斷,為辨別病證提供依據。2023/4/28中醫診斷學㈠病情資料屬性的分類
1.必要性資料:指這種資料是疾病或證候必然見到的,缺少了就不能診斷為這種病證。2.充要性資料
這種資料僅見于該種疾病或證候,而不見于其它病證,但該種病證并不一定都見到這種癥狀。3.偶見性資料
是指這些資料在病證中的出現率較少,或可出現,或可不出現,隨個體差異而定。
2023/4/28中醫診斷學4.否定性資料
是指某一病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出現的癥狀。如果出現,就可否定該種病證;因此,否定性資料對于病證的鑒別診斷有一定的意義。2023/4/28中醫診斷學㈡病情資料屬性的變化
病情資料的屬性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疾病的不同階段而變化。如肺癰病潰膿期癥見咳吐大量膿血痰,是必要性資料;而它對于肺癰病初期、成癰期則是否定性資料。又如消瘦可見于許多病證,一般為非特異性,但若身體急劇消瘦而無其它原因時,便應考慮有惡性腫瘤的可能,這時消瘦已不再是非特異資料。2023/4/28中醫診斷學第二節辨證思維的方法和步驟
辨證的過程主要是在對感性階段的病情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在正確的思維方法指導下,運用辨證的基本知識,進行推理活動,求得證名結論。因此,研究辨證的思維方式,掌握其基本規律和要求,遵照正確的思維方法和步驟進行辨證,是提高臨床辨證水平的重要途徑。2023/4/28中醫診斷學一、辨證的基本原則
辨證的基本原則,是進行辨證必須遵循的一般性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辨證準確,否則就可能導致辨證的失誤。辨證的基本原則,概括起來有如下五條:2023/4/28中醫診斷學㈠以主癥為中心進行辨證
在診法過程中,以主癥為中心進行收集病情資料,可使病情資料系統條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到了辨證階段,仍應抓主癥并以主癥為中心進行辨證;若辨不清誰是主癥,誰是次癥,勢必將辨證引入岐途。如病人見咳嗽、痰稀色白、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苔薄白、脈浮緊等,主癥是咳嗽、痰稀色白時,應辨為風寒束肺證;主癥是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時,則辨為傷寒表實證。2023/4/28中醫診斷學㈡以單一證概括全部表現
臨證時,對患者的臨床表現應力求以一種證型來概括;如果用多種證型來解釋,勢必抓不住重點,治療目的性亦不強,給立法遣方用藥帶來不便。但是,由于病證的復雜性及臟腑的相關性,也有一種以上證的復合、兼挾存在的可能性;因此,若出現了難以用單一證型來統一臨床表現時,可以考慮有復合證、兼挾證的存在,如肝胃不和證、肝脾不調證、虛中挾實證等。2023/4/28中醫診斷學
㈢首先考慮常見與多發證
常見與多發證是臨床上經常見到的,所以首先考慮常見與多發證的診斷,這種直接的思維方法可以簡化辨證過程中的復雜性。但是疑難雜證、危急重證等,則應考慮到少見與罕見證。如怪病從痰、瘀證論治等;對久治不愈的病人,尤應考慮到罕見證之可能性。一般認為,各辨證體系中所列諸如脾氣虛證、血虛證、太陽中風證、衛分證等均為常見、多發證。2023/4/28中醫診斷學㈣辨證需不斷修正和補充
證候有由不典型到典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再因其它因素的干擾,使證候的臨床表現出現差異。所以辨證,有一個從表到里、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所提出的初步證名診斷是一種假說,其正確與否還有待于驗證,故需不斷予以修正和補充完善。如咳嗽,初起由外邪犯肺所致,病變以肺為中心,病機為肺氣不利;若病久反復發作或治療不當,可由實轉虛,病變漸累及心、腎等臟。2023/4/28中醫診斷學㈤注意處理各種辨證關系
中醫整體觀視人為一有機整體,天人相應、形神合一以及機體臟腑、氣血、經絡、內外、上下相互聯系,因此辨證過程中應注意機體與環境、形與神、局部與整體等的辨證關系。2023/4/28中醫診斷學總之,辨證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即在辨證時,不宜只孤立看到各種病情資料,還必須重視患者整體情況和不同患者的特點,且應看到自然環境因素、社會因素、體質因素、心理因素諸多方面對病證的影響。2023/4/28中醫診斷學二、辨證的具體要求
辨證是論治的前提,故要求辨證能準確地揭示其本質,具體應做到如下四方面:㈠掌握證的特點,鑒別證間差異㈡分清證的主次,注意主證轉化
㈢詳審證候標本,區分先后次序
㈣辨明寒熱虛實,識別真假本質2023/4/28中醫診斷學三、辨證的思維方法
辨證過程中,有分析、判斷、推理的邏輯思維方法的運用,有辨常見證、疑似證、危急重證等的思維方法;這些均離不開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方法的靈活運用。2023/4/28中醫診斷學㈠辨證的邏輯思維方法
在對病情資料分析的基礎上,辨證的常見邏輯思維方法有類比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2023/4/28中醫診斷學
這三種辨證的邏輯思維方法,彼此聯系,并非獨立;適宜于對常見與多發證的診斷,但這種診斷只不過是一種假說,尚待驗證。因此,在辨證過程中,應發揮能動的積極性思維,克服惰性思維,避免診斷僵化或停滯不前。對于一些疑難雜證、疑似證、危急重證的診斷,還應運用特殊的思維方法。2023/4/28中醫診斷學對疑難雜證,常有經驗再現、線索追溯、病因窮舉以及試驗性治療等;有名望的中醫之所以對疑難雜證辨證準確且療效好,無不與其有豐富的辨證論治的臨床經驗有關;故繼承、發掘名老中醫的診治經驗,并在臨床中反復實踐積累經驗,將有助于辨證水平的提高和思路的拓寬。2023/4/28中醫診斷學㈡諸種辨證的靈活運用
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中醫理論不斷發展,對辨證的認識也不斷深入,逐漸創立出行之有效的各種辨證方法,包括八綱辨證、病因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等,它們各具特點,各有側重,相互補充而不能相互取代,形成了辨證體系的縱橫交叉的網絡,故要求將這些辨證方法靈活運用。2023/4/28中醫診斷學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基本綱領,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可以反映證的總體性質和部位,其它辨證方法均是它的具體化。臟腑辨證是核心,因它是以臟腑理論為基礎,尤其是五臟在人體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臟腑病證可以反映機體多方面的病變,其它辨證方法中許多證與臟腑密切相關,大多要落實在臟腑的病位、病機上,所以臟腑辨證具有其它辨證方法無法取代的價值。2023/4/28中醫診斷學六經辨證開創了外感熱病辨證論治的先河,多適用于傷寒,強調寒邪致病;衛氣營血辨證是在六經辨證的基礎上的發展,多適用于溫病,強調溫熱與濕熱之邪為患;三焦辨證則是在衛氣營血辨證的基礎上,補充了濕熱之邪傷人的內容,多適用于濕熱溫病。2023/4/28中醫診斷學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經絡辨證主要適用于內傷雜病的辨證,但以臟腑辨證為中心;若氣血津液病證的表現突出,則與氣血津液辨證相結合;若與經絡循行部位的癥狀關系密切,則與經絡辨證相結合。病因辨證則以辨別六淫、疫癘、七情等致病因素為主要目的,是以上各種辨證方法的補充。2023/4/28中醫診斷學靈活地運用各種辨證方法,但并不是面面俱到。為了避免繁多的辨證所致的錯綜復雜以及名實異同的情況,故在辨證的思維中,應根據具體病證的特點選擇最為適宜的辨證方法進行辨證。2023/4/28中醫診斷學四、辨證的具體步驟
辨證的目的是尋找疾病發生發展某一階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并確定證名。所以辨證就要探求病因、分清病性、落實病位等,并最終確定證名;其具體步驟有如下七個方面:
㈠辨病因
㈡辨病位
㈢辨病性
㈣辨病機㈤辨病情㈥辨病勢
㈦辨證名2023/4/28中醫診斷學第三節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辨證與辨病是診斷疾病的兩種方法,中醫診斷要求進行證名和病名的雙重診斷。通過對病情資料的分析、判斷,將辨證與辨病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抓住疾病本質。2023/4/28中醫診斷學診斷以辨病為先,以病為綱。診斷應把辨病放在首要位置,因為辨病能抓住辨證的綱領。辨病在診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獲得對疾病的整體認識。辨證是對疾病發生發展中某一階段病因、病性、病位等所得出的概括性結論。所以,證一方面受到病的規定,另一方面又受到諸如體質、情志等多方因素的制約。因而從病辨證,使辨病不斷深入和具體,顯示了中醫診斷的特色。2023/4/28中醫診斷學辨病與辨證互補,相得益彰。在辨病的基礎上辨證,以病為綱,從病辨證,既有全局觀念和整體認識,又有靈活機動性和階段性認識。所以,辨病有助于提高辨證的準確性,重點在全過程;辨證又有助于辨病的具體化,重點在現階段。對于病的治療有專方專藥,其針對性強;對于證的治療則隨證治之,其靈活性強。因此,辨病與辨證相互補充,不可偏廢。2023/4/28中醫診斷學此外,由于中醫辨病辨證主要是在四診所收集的病情資料上進行的,對病證的診斷較模糊。所以結合現代醫學檢測手段進行辨病辨證是必要的,一方面,西醫辨病或微觀辨證,可以擺脫中醫無證可辨的困境;另一方面,對于一些西醫檢查診斷得不出陽性結果無法確診的疾患,而按照中醫辨證進行論治則可收到良好的療效,故辨證又可以彌補西醫無病可辨的不足。
總之,辨證與辨病密切相關,做到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是中醫診斷學的基本要求和特色。2023/4/28中醫診斷學第四節疾病診斷概說
疾病診斷,可簡稱為診病或辨病。在臨床上,對病人所患的疾病通過四診所收集的病情資料予以高度的概括,并得出符合病情、切中病機的準確病名和證名,統稱為診斷。前者為疾病診斷或辨病,后者為證候診斷或辨證。因此,辨病是中醫診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4/28中醫診斷學一、“病”的概念與意義早在有文字記載的甲骨文中即有疾病的概念,隨著中醫學的發展,診病在醫療實踐中亦不斷得到發展。自唐宋以后,便形成了內、外、婦、兒、五官等許多專科,每一專科都有各自病種的診斷,且涉及到人體各個系統的疾病,故辨病在臨床各科各系統中均有重要意義。2023/4/28中醫診斷學㈠"病"的概念
中醫學對疾病的認識源遠流長,但對疾病的概念則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要回答疾病是什么,同時也必須清楚與病相關的證、癥概念及其三者間的相互關系。2023/4/28中醫診斷學1.疾病的基本概念
一般地說,疾病是指在一定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七情、遺傳、飲食、勞逸、外傷等)作用下,機體與環境的關系失調,人體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生理狀態被破壞,出現了機能、形態或神志活動等方面的異常變化,且具有一定發展規律的全部演變過程,反映為若干特定癥狀、體征和各階段相應證候的邪正交爭的病理過程。2023/4/28中醫診斷學"病"有古代與"疾"同,合為疾病,二者微小差別是疾輕病重,誠如《說文解字》云:"疾,病也"、"病,疾加也"。在《內經》中,疾病稱"病能",即病態。疾病通常是從總的方面反映人體機能、形神異常變化或病理狀態的診斷學概念,它包括功能和器質性兩方面的改變。中醫學對疾病的認識體現了天人相應、形神合一、陰陽平衡等的整體觀念。2023/4/28中醫診斷學2.與病相關的證、癥概念⑴證的概念證,即證候。它是疾病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某階段本質的反映,它以一組相關的癥狀和體征表現出來,是對疾病所處一定階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機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證”的本義為證實、驗證;“証”通“證”,為證據、證驗之義,已被引申作為疾病的征象、證據。2023/4/28中醫診斷學⑵癥的概念癥,即病狀,是病證所表現的各種現象,包括癥狀和體征。如發熱、惡寒、疼痛、惡心、腹脹等癥狀是病人的主訴或體會到的不適感;面色白、舌淡苔白、脈細無力、下肢浮腫、腹部包塊等體征是醫生或病人發現的客觀病理征象;另外,有些病證,患者自覺癥狀不明顯,但是經仔細診察或借用現代儀器設備檢測所得到的實驗室指標,如蛋白尿、血壓高、血紅蛋白低、大便潛血陽性等亦是病理征象。2023/4/28中醫診斷學3.病、證、癥之間的關系癥、證、病是中醫診斷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三者之間的關系類似點、線、面的關系。病是代表疾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的根本性矛盾。證是代表疾病當前所處階段的主要矛盾。癥是病、證的具體表現。2023/4/28中醫診斷學
㈡疾病診斷意義
每一種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因可尋、病機可究、規律可循、治法可依、預后可測,所以應高度重視對疾病的診斷,其意義體現在:總攬病變全局把握證候主癥治療針對性強誠如朱肱《南陽活人書》所謂:"因名識病,因病識證,如暗得明,胸中曉然,無復疑慮,而處病不差矣。"2023/4/28中醫診斷學1.總攬病變全局
任何疾病,均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以此把握疾病的全局,有利于該病的辨證治療。由于中西醫的基本理論和對疾病的認識角度上的差異,故也不能由西醫診斷所取代。2023/4/28中醫診斷學2.把握證候主癥
異病雖可以同證,但若仔細分析,由于所屬病種不同,其證候表現并非完全相同;即構成同一證型的諸要素如主癥、次癥、兼癥及舌脈等,在不同的病種中其主次地位是不一致的。2023/4/28中醫診斷學3.治療針對性強
以辨病為主所進行的專方專藥治療,是中醫學術發展和中醫臨床的一個重要內容。如少陽病用小柴胡湯,百合病用百合類方,腸癰用大黃牡丹皮湯或薏苡附子敗醬散,郁病用逍遙散,臟躁用甘麥大棗湯,蛔厥用烏梅丸等。專病專藥,如海藻、昆布軟堅散癭,水銀、硫磺療疥疾,常山、青蒿截瘧,黃連、鴉膽子治痢等。2023/4/28中醫診斷學這些專方專藥對疾病的治療有很強的針對性,是辨證施治甚或隨證加減的靈活隨機性所難以比擬的。青蒿有退虛熱的功效,但青蒿能截瘧,主治瘧病,所以如何尋求對疾病有效的治療藥物,青蒿素的研制成功給予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和思考,這也是疾病診斷所采取的針對性治療的意義所在。2023/4/28中醫診斷學二、疾病命名及其定義的原則中醫病名診斷規范,命名及其定義準確,其目的在于使病名更能如實地反映疾病的本質,從而制定相應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標準,提高疾病診斷的實用價值。2023/4/28中醫診斷學
㈠疾病命名的原則
1.繼承為主由于各種疾病大部分為前人所發現,并賦予了當時認為是恰當的病名,因此病名規范應以原有約定的病名為基礎,不必重新命名,而是應注意繼承并發掘古代的善名。2023/4/28中醫診斷學
2.切合臨床由于古代認識水平有限,有的將疾病命名建立在推導、類比的基礎上,以致有的病名不一定都是客觀存在的疾病。對于這些病名的取舍,都必須以臨床實踐中的客觀病情為基礎,有的應當予以肯定,否則予以廢棄。有的病名之下,可分出若干獨立的病名。隨著檢測手段的不斷更新,對一些疾病的認識已有很大進步,因此病名不能停滯在原有的水平上,應予以分化以滿足臨床診斷發展的需要。2023/4/28中醫診斷學3.創新合理因新的疾病不斷出現,而舊的命名形式不可能固定不變,創立新名,革新除舊已勢在必然。4.棄劣擇善當一病有多個名稱時,應選擇最能反映該病本質,有利于疾病診斷鑒別,易為臨床所掌握運用的名稱作為正式病名,其余作為別名保存或舍棄。2023/4/28中醫診斷學㈡疾病定義的原則
病名可以認為是疾病的一個代名詞,因此病名的準確與否,關鍵在于能否對其作出正確的定義。故對疾病的定義要求具有邏輯性、準確性的原則。
1.邏輯性原則
2.準確性原則2023/4/28中醫診斷學第十二章病案書寫中醫病案是在臨床工作中記載病人的一般資料、病情、診斷、治療及預后等中醫醫療實踐的案卷,是病人的診療檔案。在醫療工作中,及時、正確地書寫病案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歷代大量的病案中,保存、記載了豐富的防病治病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2023/4/28中醫診斷學第一節病案的沿革與意義
一、病案的沿革1、甲骨文關于某些疾病的記述,是最早的原始病案的記載。2、漢代名醫淳于意(診籍)是最早的病案。3、宋·許叔微《傷寒九十論》可謂我國第一部醫案專著。2023/4/28中醫診斷學4、廣泛收集前人醫案編輯的醫案明·江灌《名醫類案》收集了明以前歷代名醫的驗案。清·魏之琇《續名醫類案》、清·喻震《古今醫案按》等均是廣泛收集前人醫案編輯而成。2023/4/28中醫診斷學5、主要中醫病案明·汪機《石山醫案》明·薛己《薛氏醫案》清·喻嘉言《寓意草》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等。其中喻嘉言的《寓意草》載有"議病式",所列項目較全,可謂病案書寫的雛形。2023/4/28中醫診斷學6、近代著名醫案何廉臣《全國名醫驗案類編》秦伯未《清代名醫驗案精華》徐衡之、姚若琴《宋元明清名醫類案》等。2023/4/28中醫診斷學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大批中醫院的建立,對中醫病案書寫的規范要求日趨迫切。1953年衛生部召開醫教會議,將診籍、醫案、病歷等正式定名為病案。1982年擬定了《中醫病歷書寫格式和要求》,1988年完成了《中醫病案書寫規范》(征求意見稿),1991年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下正式制定了《中醫病案書寫規范》,2023/4/28中醫診斷學二、病案的意義
病案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為醫、教、研提供第一手信息和資料,也是幫助解決醫療糾紛、判定法律責任等事項的一種事實依據。認真書寫病案是培養中醫臨床醫務人員業務水平和科學態度的主要途徑之一,是臨床工作者必需的基本功訓練。其書寫質量直接反映醫務人員的學術水平和工作態度。病案建設也是醫院科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具體意義體現如下:2023/4/28中醫診斷學促進醫療質量的提高。病案是教學中理論聯系臨床最有價值的資料病案是臨床科研的寶貴資料病案也是處理醫療事故和糾紛的法律依據2023/4/28中醫診斷學第二節病案的內容和要求
病案的內容和要求依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頒布的《中醫病案書寫規范》進行。包括:一、中醫病案書寫通則
(一)文字、格式、用語及書寫要求
(二)病案書寫人員資格要求
(三)病案書寫的時限
(四)病案的閱改
(五)其他2023/4/28中醫診斷學二、中醫病案的標題名稱三、住院病案的排列順序
(一)住院期間病案排列順序
(二)出院后病案裝訂順序2023/4/28中醫診斷學四、中醫病案書寫格式及書寫要求
(一)門診病案(示例)
(二)急診病案
(三)住院病案
1.住院病歷(示例)
2.住院記錄
3.病程記錄2023/4/28中醫診斷學此外,在住院病案中據具體情況,還應包括交班記錄、接班記錄、階段小結、轉出記錄、轉入記錄、病例討論記錄、術前討論記錄、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輸血同意書、手術記錄、搶救記錄、死亡記錄、死亡病例討論記錄、出院記錄等內容。2023/4/28中醫診斷學二、基本類型
1、門診病案----初診記錄,復診記錄。2、住院病案----住院記錄,病程(查房)記錄,住院病歷3、其他記錄----交班記錄,會診記錄,轉入記錄,手術記錄,搶救記錄,死亡記錄,轉出記錄,出院記錄,病案首頁等。2023/4/28中醫診斷學三、基本意義1、病案是保證醫療質量的先決條件。2、病案是教學中理論聯系臨床的重要素材。3、病案是臨床科研的寶貴資料。4、病案是幫助解決醫療糾紛的法定依據,核查醫療事故,傷殘病死由,為判定法律責任提供依據。2023/4/28中醫診斷學
中醫病案是醫務工作者在中醫臨床工作中用于記載患者疾病發生發展、演變預后、診斷治療、防護調攝及其結果的原始檔案,也是解決醫療糾紛、判定法律責任、醫療保險等事項的重要依據。2023/4/28中醫診斷學
病案作為第一手的信息資料,對中醫醫療、保健、教學、科研、醫院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病案書寫是臨床醫師必要的基本功,它反映著臨床醫務工作者醫療技術、科學作風和文化修養的水平。病案的建設及管理作為醫院科學管理的重要內容日益受到重視。規范病案書寫格式,加強病案質量管理已成為中醫醫療機構管理的重要工作。2023/4/28中醫診斷學第二節病案書寫
依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頒布的《中醫病案書寫規范》
一、通則1、態度要嚴肅認真,實事求是2、內容要全面完整,重點突出,條理清晰3、語句要準確,規范,精煉,通順4、字跡要整潔5、格式要規范6、時間要及時完成.2023/4/28中醫診斷學二、格式
(一)門診病案(歷)1、初診記錄;2、復診記錄(二)住院病案.1、住院病歷;2、住院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園藝師團隊合作與管理能力試題及答案
- 企業財務分析實務應用試題及答案
- 篷布抗風性能優化考核試卷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職業生涯規劃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歷史與未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機械式停車設備司機】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農旅規劃方案范本
- 2024年項目管理認證實踐試題及答案
- 受污染耕地治理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國電子集團總部16個崗位公開招聘16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月考分析與總結 課件高二下學期家長會
- DL∕T 1245-2013 水輪機調節系統并網運行技術導則
-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和專題復習【提綱】
- JJG(交通) 178-2022 拉脫式涂層黏結力測試儀檢定規程
- 礦山托管經營合同范本
- GB/T 13305-2024不銹鋼中α-相含量測定法
- 2024年高中英語衡水體書法練字字帖
- 工程項目質量風險源識別及管控措施
- 應用文之通知-2024年高考英語寫作常考文體講練提分 (原卷版)
- 詩詞研究與創作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南昌大學
- 傷寒論全398條全文-順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