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魚我所欲也九年級語文下冊導(dǎo)入新課
疫情中,我們常常被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務(wù)人員深深感動。在個人安危與道義職責(zé)兩難全的抉擇下,他們?yōu)槭裁茨芨拭吧kU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當(dāng)我們在人生中面對生與義兩難全的抉擇時,又該如何做決定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先哲孟子的《魚我所欲也》,在文中尋找答案吧!魚我所欲也學(xué)習(xí)目標(biāo)了解有關(guān)《孟子》的文學(xué)常識,積累重點文言實詞、虛詞,背誦課文。01抓住文章的主要論點,理解全篇內(nèi)容;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把握其論證方法。02體會本文的論述風(fēng)格和語言特色。03作者名片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稱為“亞圣”,與孔子并稱“孔孟”。他主張“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反對暴政害民。其言論匯編在《孟子》一書中。作品簡介
《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認(rèn)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它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xué)術(shù)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具特色的散文專集。其文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邏輯嚴(yán)密;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來說明復(fù)雜抽象的道理,雄辯滔滔,極富感染力;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易,又精練準(zhǔn)確。南宋朱熹將它與《論語》《大學(xué)》《中庸》合為“四書”。它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文體知識諸子散文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競作,九流并起”,各個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些著作被統(tǒng)稱為“諸子散文”。諸子散文大致經(jīng)歷了語錄體(如《論語》)、對話體(如《孟子》)、專題論文(如《荀子》)三個階段的發(fā)展。諸子散文思想上都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社會理想和思想觀點,各抒己見,文風(fēng)上各具風(fēng)采。這一時期比較重要的學(xué)派有儒、法、道、墨四家,代表作有《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背景鏈接出處背景意圖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0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
孟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的時代。《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上》,就揭示了這樣一個現(xiàn)實。
孟子認(rèn)為,一國上下不顧道義地逐利,就會出現(xiàn)作亂犯上之事,必然導(dǎo)致國破家亡。所以,孟子甚至將“富”與“仁”對立起來。他在《魚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義”的觀點,既是對人性的一種期望,也是對仁政的一種期待。朗讀指導(dǎo)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wéi)茍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dān)食,一豆羹(ɡēnɡ),得之則生,弗(fú)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而與之,乞人/不屑(xiè)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yú)?鄉(xiāng)(xiànɡ)/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點我放課文朗讀誦讀技巧:朗讀這一段,要讀出層次美,要讀得抑揚頓挫。誦讀技巧:朗讀這一段,讀前面敘述事例的句子時,語速可以慢一些,讀出節(jié)奏感;讀后面議論的句子時,語速漸快,要感情充沛,一氣呵成,讀出不屑、責(zé)問、不滿等語氣。朗讀指導(dǎo)讀音準(zhǔn)確富有節(jié)奏讀出情感停頓恰當(dāng)學(xué)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是我所喜愛的,道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熊的腳掌,古人認(rèn)為是珍貴的食品。即“兼得”,同時獲得。得,得到。兼,同時涉及或具有幾種事物。舍棄,放下。疏通文意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死亡是我所討厭的,但我所討厭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禍患我不躲避。討厭,憎恨。禍患,災(zāi)難。同“避”,躲避。疏通文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假如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們所討厭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躲避禍患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假如,假使。什么(手段)不用呢?可以用來。可,可以、能。以,用來。疏通文意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禍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討厭的,有比死亡更嚴(yán)重的事(那就是“不義”)。這種心。喪失。不僅賢人有這種心,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它)罷了按照這種方法。由,表示憑借。是,指示代詞,指某種手段。因此,所以。不僅,不只是。疏通文意一簞食,一豆羹(ɡēnɡ),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一碗飯,一碗粥,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用作后綴。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踩踏過給別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容器,形似高腳盤。踩踏。認(rèn)為不值得,表示輕視而不肯接受。用肉(或肉菜相雜)調(diào)和五味做的粥狀食物。疏通文意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優(yōu)厚的俸祿。鐘:古代的一種量器。(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的俸祿卻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侍奉。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大小老婆的侍奉、所認(rèn)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嗎?同“歟(yú)”,語氣詞。同“辨”,辨別。同“德”,感恩、感激。有什么益處。疏通文意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先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現(xiàn)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現(xiàn)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同“向”,先前、從前。停止。本性。這里指人的羞惡之心。先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現(xiàn)在(有人)為了所認(rèn)識的窮困的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作喪失了人的羞惡之心。疏通文意研讀課文本文開頭從“魚”和“熊掌”說起,有什么好處?運用比喻論證和類比論證,用魚和熊掌分別比喻生和義,用舍魚取熊掌類比舍生取義,引出中心論點,使所論述的抽象道理更加具體形象,通俗易懂。研讀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這里的“所欲”應(yīng)指正義的事業(yè),如為人民群眾謀求幸福,為國家建設(shè)做事,為了別人安危挺身而出等。研讀課文“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這里的“所惡”應(yīng)指不正義的事情,如叛變國家、貪污受賄、濫用職權(quán)、殺人放火等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事。研讀課文為什么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喪失善心(天性、天良)。研讀課文“一簞食,一豆羹”“萬鐘”“義”三者哪一個更重要?
“義”更重要。“萬鐘”指高位厚祿,是身外之物;“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是生死,它比“萬鐘”更重要。但二者與“義”比起來,“義”最為重要。研讀課文文中說得了“萬鐘”是為了什么?作者認(rèn)為這種做法怎么樣?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作者認(rèn)為“此之謂失其本心”,“可以已乎”。研讀課文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贊揚了什么樣的人?斥責(zé)了什么樣的人?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zé)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研讀課文“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談?wù)勀愕睦斫狻!氨拘摹本唧w指“羞惡之心”。人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guān)鍵時刻舍生取義。反之,如果喪失了“本心”,就會做出虧心事來。所惡有甚于死者→何不為→有不為提出論點類比舍魚而取熊掌→舍生而取義道理論證正面所欲有甚于生者→不為茍得所惡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反面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有不用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之……為之……為之舉例論證正面一簞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反面勿失其本心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試梳理作者的論證思路。深入探究深入探究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無數(shù)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義”奉為人生準(zhǔn)則。你能舉出幾個事例嗎?考
點[答題思路]①所選論據(jù)一定要能有力地證明論點(分論點);②注意補充的事實論據(jù)敘述要簡潔、完整。補寫事實論據(jù)示
例【示例一】文天祥大義凜然,面對敵人的逼問,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
【示例二】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泰然赴死,留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示例三】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寧死不屈,譜寫了一曲舍生取義的壯歌。深入探究文章闡明了“義”的重要性,你認(rèn)為今天還有堅持“義”的必要嗎?為什么?我認(rèn)為應(yīng)該分情況來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生和義,這并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孟子提出的“舍生取義”,是在一種不可規(guī)避的兩難情境中做出的選擇,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其次,“義”是需要去分辨的。有“甚于生”的“義”,如國家大義,就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無數(shù)醫(yī)護工作者、解放軍戰(zhàn)士、志愿者不顧自身安危,奔赴疫區(qū),戰(zhàn)斗在抗疫第一線,這便是“舍生取義”的當(dāng)代表率;除此之外,還有“莫甚于生”的“義”,比如當(dāng)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jīng)]有能力解決的危機時,“舍生取義”并不可取,這時候更倡導(dǎo)見義智為,見義巧為。
總之,無論在孟子的時代,還是在今天,“舍生取義”都是有條件的,是受具體的社會情境制約的。深入探究作為孟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本文在語言上有哪些特點?1.善用比喻。這些比喻大多源于生活常理,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它將感性比喻與理性說理融為一體,讓人容易接受。2.文中有大量的對舉和排比句,氣勢充沛,節(jié)奏感強,能更好地為說理服務(wù)。主旨?xì)w納
本文以魚和熊掌設(shè)喻,提出“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闡述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贊揚了那些重義輕利、舍生取義的人,批評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以“義”為重,不要失去“本心”。魚我所欲也舍所欲魚生熊掌義不可得兼不可得兼取喻體結(jié)論本體板書設(shè)計(1)《魚我所欲也》中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xiàn)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面對生死,做出的無悔選擇。(2)面對元朝統(tǒng)治者高官厚祿的誘惑,文天祥斷然拒絕,因為他深知背信棄義換來的高官厚祿,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魚我所欲也》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魚我所欲也》中說明有可以得生、避患的方法卻不用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名句理解填空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我何加焉(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者知識盤點二、實詞梳理1.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①“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②“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
辟
避
躲避
辯辨辨別
得
德
感恩、感激
與歟語氣詞知識盤點(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2.古今異義(1)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表許可(2)一簞食,一豆羹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豆子(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計時器具(4)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________
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shù)目合在一起
鄉(xiāng)
向
先前、從前能夠用來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容器,形似高腳盤古代的一種量器
益處知識盤點3.重點實詞(1)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死亦我所惡
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非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賢者能勿喪耳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討厭,憎恨禍患,災(zāi)難假如,假使做不僅這種心喪失知識盤點(8)呼爾而與之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蹴爾而與之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乞人不屑也不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萬鐘于我何加焉何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妻妾之奉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此之謂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沒有禮貌地吆喝給踩踏認(rèn)為不值得,表示輕視而不肯接受優(yōu)厚的俸祿有什么益處侍奉停止本性。這里指人的羞惡之心知識盤點三、一詞多義全掃描1.欲: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___________③廣故數(shù)言欲亡(《陳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④從民欲也(《陳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⑤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鄒忌諷齊王納諫》)____________________喜愛喜愛喜愛想要愿望想要知識盤點2.得:①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故不為茍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得無異乎(《岳陽樓記》)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記》)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求得同“德”,感恩、感激取得與“無”連用,表推測領(lǐng)會找到、出現(xiàn)知識盤點3.生:①生,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④皆生寒樹(《與朱元思書》)____________________⑤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活命同學(xué)長出生存知識盤點4.故:①故不為茍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____③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___________________④是故謀閉而不興(《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溫故而知新(《〈論語〉十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⑥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___________________5.患: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_②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___________________③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送東陽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因此所以,因此緣故,原因與“是”連用,譯為“這樣一來”“因此”學(xué)過的知識原來禍患,災(zāi)難禍患,災(zāi)難憂慮,擔(dān)憂知識盤點6.使:①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使內(nèi)外異法也(《出師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如果出使命令,派遣第一個“使”:命令,派遣第二個“使”:出使派遣讓知識盤點⑦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周亞夫軍細(xì)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為:①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可以為師矣《〈論語〉十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個“使”:命令,派遣第二個“使”:使者使喚,勞力實詞,做虛詞,為了實詞,做知識盤點8.與:①呼爾而與之___________________②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__________________③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十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9.奉:①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___________________③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④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___________________
給同“歟”,語氣詞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悟”的意思跟侍奉侍奉供給接受知識盤點10.鄉(xiāng):①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送東陽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③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①此之謂失其本心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臣本布衣(《出師表》)____________________③請循其本(《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向”,先前、從前同鄉(xiāng)家鄉(xiāng)原來的,固有的本來,原來本源知識盤點四、句子翻譯(全國近5年中考高頻句)1.所欲有甚于生者。(課后題)2.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貴州黔東南州中考)3.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課后題)4.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新疆中考)
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死亡是我所討厭的,但我所討厭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禍患我不躲避。那么凡是能夠用來躲避禍患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一碗飯,一碗粥,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知識盤點5.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課后題;貴州貴陽中考(考查第一句)]6.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課后題)7.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課后題(考查第一句);近5年全國2考]8.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近5年全國2考)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所認(rèn)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嗎?先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現(xiàn)在(有人)為了所認(rèn)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作喪失了人的羞惡之心。知識盤點一、本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下語文第七八單元教學(xué)課件
- 2025員工兼職合同范本
- 2025授權(quán)書合同模板
- 彩色的樹繪畫課件
- 2025高級工程師職稱聘用合同
- 2025高中物理教師課標(biāo)考試模擬試卷附參考答案(三套)
- 《2025年個人住房貸款合同填寫指南》
- 2025年大型設(shè)備租賃合同
- 2025員工保密合同模板下載
- 2025物業(yè)裝修工程委托審價合同樣本
- 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民風(fēng)民俗”作業(yè)設(shè)計
- 改革開放與新時代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同濟大學(xué)
- 雙全日培訓(xùn)課件
- 甲油膠行業(yè)報告
- 醫(yī)務(wù)人員職業(yè)暴露與防護講課
- 山東省萊西市2024-2025學(xué)年高一語文下學(xué)期3月月考試題含解析
- 康復(fù)科人員崗位考核制度(3篇)
- 實驗動物生物樣本質(zhì)量控制規(guī)范
- 智能機器人配送行業(yè)現(xiàn)狀分析及未來三至五年行業(yè)發(fā)展報告
- 炎癥性腸病的外科治療
- 復(fù)變函數(shù)與積分變換課程教案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