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落實首診負責制及預檢分診加強發燒患者管理標準預防一二三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頁一、落實首診負責制及預檢分診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2頁31.落實全員培訓和首診醫生負責制提升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鼠疫發覺能力和上報意識。首診醫生對病例診療意識及防控意識直接影響其診療行為和處理方法,間接影響對鼠疫患者發覺和督導,不能第一時間想到并進行篩查,增加了醫-患及患-患接觸暴露時間與機會。尤其針對原因不明發燒、咳嗽及淋巴結腫大病人,強調流行病學史和職業史及暴露史問詢。經典癥狀患者及時召集院內教授組會診,防止誤診和漏診。相關科室:發燒門診、急診科、呼吸科、淋巴瘤中心等。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3頁4預檢分診1.醫療機構應嚴格執行《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方法》要求,依據本機構服務特征建立對應預檢分診制度。2.醫療機構應依據傳染病流行趨勢和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特定傳染病預警信息,或者按照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要求,加強特定傳染病預檢、分診工作。3.
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設置感染性疾病科,沒有設置感染性疾病科醫療機構應該設置傳染病分診點。4.醫療機構在門急診可經過掛號時問詢、咨詢臺咨詢和醫師接診時問詢等各種方式對患者開展傳染病預檢;在必要時,可建立暫時預檢點(處)進行預檢。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4頁5.醫療機構各科室醫師在接診過程中,應注意問詢患者相關流行病學史、職業史,結合患者主訴、病史、癥狀和體征等對來診患者進行傳染病預檢。6.經預檢為需要隔離傳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應將患者分診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診點就診,同時對接診處采取必要消毒辦法。7.醫療機構應設置醒目標識、通告、指導牌等,指導需要隔離確實診或疑似傳染病患者至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或分診點就診。醫療機構不具備傳染病救治能力時,應及時將患者轉診到具備救治能力醫療機構診療。----《醫療機構門急診醫院感染管理規范》WS/T591—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5頁二、加強發燒患者管理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6頁71.患者識別要求對疑似經空氣傳輸疾病患者發放醫用外科口罩,并指導患者正確佩戴,指導患者適時正確實施手衛生。工作人員應正確引導疑似經空氣傳輸疾病患者到指定感染疾病科門診就診。2.患者轉運要求(1)患者轉運包含從就診地到暫時安置地,從暫時安置地到集中安置地。應制訂經空氣傳輸疾病患者院內轉運與院外轉運制度與流程。(2)轉運時,工作人員應做好經空氣傳輸疾病個人防護,轉運中防止進行產生氣溶膠操作。(3)疑似或確診經空氣傳輸疾病患者在轉運途中,病情允許時應戴醫用外科口罩。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7頁8(4)轉運過程中若使用轉運車輛,應通風良好,有條件醫療機構可采取負壓轉運車。轉運完成后,應及時對轉運車輛進行終末消毒,終末消毒應遵照WS/T367要求。(5)患者確定轉運時,應通知接診醫療機構或醫療機構相關部門工作人員。3患者安置要求(1)暫時安置地應確保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或安裝了帶有空氣凈化消毒裝置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有手衛生設施,并符WS/T313要求。(2)集中安置地應相對獨立,布局合理,分為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三區之間應設置緩沖間,緩沖間兩側門不應同時開啟,無逆流,不交叉。病室內應設置衛生間。(3)疑似或確診經空氣傳輸疾病患者宜安置在負壓病區(房)中。應制訂探視制度。
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8頁9(4)疑似患者應單人間安置,確診同種病原體感染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間距大于1.2m。(5)患者在病情允許時宜戴醫用外科口罩,其活動宜限制在隔離病室內。(6)無條件收治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醫療機構,對暫不能轉出患者,應安置在通風良好暫時留觀病室或空氣隔離病室。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9頁三、標準預防落實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0頁11
標準預防主要包含手衛生、隔離、環境清潔消毒、診療器械/物品清洗消毒與滅菌、安全注射等辦法。醫療機構應該加強資源配置與經費投入,以保障感控標準預防辦法落實;不得以控制成本和支出為由,擠占、削減費用,影響標準預防辦法落實---《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基本制度》能產生氣溶膠操作,比如氣管插管及相關操作、心肺復蘇、支氣管鏡檢、吸痰、咽拭子采樣、尸檢以及采取高速設備(如鉆、鋸、離心等)操作等。呼吸道衛生: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蓋住口鼻、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實施手衛生,并與其它人保持1m以上距離一組辦法。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1頁基本要求①依據感染性疾病傳輸路徑及特點,制訂并實施本機構隔離辦法管理要求。②對需要實施隔離辦法患者,應該采取單間隔離或同類患者集中隔離方式;對醫務人員加強隔離技術培訓;為隔離患者和相關醫務人員提供必要個人防護用具;隔離患者所用診療物品應該專員專用(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等)。③在嚴格標準預防基礎上,按照疾病傳輸路徑和防控級別實施針對性隔離辦法。④加強對隔離患者探視、陪護人員感控知識宣傳教育與管理,指導和監督探視、陪護人員依據患者感染情況選取適當個人防護用具。隔離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2頁制訂并實施安全注射技術規范和操作流程;明確負責安全注射管理責任部門和感控部門或人員監督指導責任;加強對醫務人員安全注射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嚴格實施無菌技術操作。診療活動中使用一次性使用注射用具應該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廢棄;使用可復用注射用具應該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清洗滅菌;杜絕注射用具及注射藥品共用、復用等不規范使用。提供數量充分、符合規范個人防護用具和銳(利)器盒;指導、監督醫務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正確處置使用后注射器具。加強對注射前準備、實施注射操作和注射操作完成后醫療廢物處置等全過程風險管理、監測與控制,強化對注射全過程中各相關操作者行為監督管理。基本要求1安全注射234基本要求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3頁環境清潔消毒確定不一樣風險區域環境物表清潔消毒基本規范、標準操作流程和監督檢驗要求,并開展相關培訓。2.制訂并嚴格執行甲類傳染病、感染暴發(疑似暴發)后環境清潔消毒要求與床單元終末處置流程。4.確定實施環境物表清潔消毒主體部門及監管部門,明確各部門及相關崗位人員職責。1.規范開展針對診療環境物表清潔消毒過程及效果監測。3.明確對空調通風系統、空氣凈化系統實施清潔消毒、新風管理和進行監管主體部門及其職責,制訂并執行操作規程及監測程序。5.基本要求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4頁問1:當出現空氣傳輸疾病時,對醫療機構集中空調系統做什么當空氣傳輸性疾病暴發流行時,應對運行集中空調系統開放式冷卻塔、過濾網、過濾器、凈化器、風口、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設備或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換。
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5頁問2.
制訂集中空調系統預防空氣傳輸性疾病應急預案,主要內容應包含哪些??a)?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應急處理責任人;b)?不一樣送風區域隔離控制辦法、最大新風量或全新風運行方案、空調系統清洗、消毒方法等;?c)?集中空調系統停用后應采取其它通風與調溫辦法等。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6頁問3.當空氣傳輸性疾病暴發流行時,符合哪些條件集中空調系統方可繼續運行答:以下條件之一
a)采取全新風方式運行;?b)?裝有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并確保該裝置有效運行;c)??風機盤管加新風空調系統,能確保各房間獨立通風。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講座第17頁防護級別使用情況防護用具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手衛生乳膠手套工作服隔離衣防護服工作帽鞋套普通防護普通門急診、普通病房+——+±+----一級防護發燒門診及感染性疾病科
+——++++-+-二級防護進入疑似或確診患者安置地進行普通診療操作-
+±+++±★±★++三級防護為疑似或確診患者進行產生氣溶膠操作-
+++++-+++注:“+”應穿戴防護用具,“—”不需穿戴防護用具,“±”依據工作需要穿戴防護用具,“±★”為二級防護級別中,依據醫療機構實際條件,選擇穿隔離衣或防護服。醫務人員分級防護要求醫療機構內針對發熱病人院感防控需關注環節專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