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兩彈一星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主題班會【兩彈一星】1999年9月18日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大力協同
勇于登攀匯報人:最好的沉淀目
錄CONTENTS“兩彈一星”的內容“兩彈一星”精神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的內容“兩彈一星”的內容01【兩彈一星】1999年9月18日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大力協同
勇于登攀“兩彈一星”的內容從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的講話中可以明確的知道兩彈是原子彈、氫彈,一星是人造衛星。從“兩彈一星”的說法誕生開始,明確的就是指核彈(原子彈,氫彈)、導彈、人造衛星,但是從概述以及現在的歷史課本上,都加入了導彈這個說法,確切的說是不符合歷史關于“兩彈一星”這個概念的,屬于人為加入。“兩彈一星”的內容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制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當時國際形勢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策。當時國際形勢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制工作的廣大干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杰出成就的科學家,以身許國,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圣而偉大的事業中來。當時國際形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面對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大國的核訛詐下,于1956年在周恩來、陳毅、李富春、聶榮臻的主持下,制訂了《1956至195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而毛澤東則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們也要搞人造星!”、“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即便當時中國開發上述技術的環境還十分落后和艱苦,但不少科學家從此開始投入這些開發計劃。“兩彈一星”的內容“兩彈一星”是對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術和空間技術的統稱,并沒有明確具體指哪兩顆彈和哪一顆星。“兩彈一星”的內容鄧小平說過:“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江澤民在表彰“兩彈一星”科技專家大會上的講話提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精神02【兩彈一星】1999年9月18日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大力協同
勇于登攀“兩彈一星”功勛人物為了替未來的科教興國政策鋪路,確定未來政策主軸,中國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時,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及中央軍委制作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授予給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等(按姓氏筆畫排序)23位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右圖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諸多“精神”及政治語匯中的一個,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環境下,從事科學技術開發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興國政策的開端。對于中國而言,兩彈一星是在非常艱苦、沒有外援的環境下所開發出來的成果。而“兩彈一星的精神”象征了中華民族自力更生、在社會主義之下集中力量從事科學開發研究,并創造“科技奇跡”的態度與過程,組合的元素則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與“科學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創新”“知識經濟”等領域。在政治語匯上,類似臺灣的“發展綠色硅島”、“新竹科學園區奇跡”、“兩兆雙星”等。“兩彈一星”精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科學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活生生體現,是中國人民在20世紀為中華民族創造的新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繼續發揚光大這一偉大精神,使之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在現代化建設道路上奮勇開拓的巨大推動力量。兩彈一星精神,當成政治語匯可以用在科技發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領域上,例如:“用兩彈一星精神創建一流大學”、“用兩彈一星精神開發資訊產業”等。民族的驕傲“兩彈一星”是新中國偉大成就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全國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國50華誕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功臣。我們向功臣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與“兩彈一星”事業的所有科學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為了這一事業獻身的同志們表示深切的懷念。東方紅一號50年代中期,剛剛誕生的新中國百廢待舉,面對國際上嚴峻的核訛詐形勢和軍備競賽的發展趨勢,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毅然作出發展原子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1956年研制導彈、原子彈被列入我國的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僅用4年時間,1960年我國就成功地發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導彈。1964-1967年1964年,我國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顆氫彈。1970年我國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上天。從此之后,我國的國防科技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彈設計技術和核武器小型化技術,研制和發射了各種型號的戰略戰術導彈和運載火箭,潛艇水下發射成功,發射多顆返回式衛星、地球同步軌道及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不僅為我們建立戰略導彈部隊提供了裝備技術保障,增強了我軍在高技術條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戰能力,而且帶動了我國高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兩彈一星”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國人民挺直腰桿站起來的重要標志,極大地鼓舞了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斗志,增強了民族凝聚力,激發了振興中華的愛國熱情。發揚“兩彈一星”精神發揚“兩彈一星”精神03【兩彈一星】1999年9月18日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大力協同
勇于登攀發揚“兩彈一星”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兩彈一星”事業的巨大成功,依靠于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的生動體現。但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優勢和條件,都要通過參與這一事業的所有人員特別是他們中的功臣來實現。“兩彈一星”功臣們的作用極其重要,功臣們的業績彪炳史冊,功臣們的精神光耀千古,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功臣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在國外學有所成,擁有優越的科研和生活條件,為了投身于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沖破重重障礙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國。幾十年中,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無聞,艱苦奮斗,以其驚人的智慧和高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創造著人間奇跡。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中華民族不欺侮別人,也絕不受別人欺侮”,是他們的堅定信念。愛國主義是他們創造、開拓的動力,也是他們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支柱。我們要學習功臣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有了這樣的精神,他們不怕狂風飛沙,不懼嚴寒酷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沒有儀器,自己制造;缺少資料,刻苦鉆研。就是這樣,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和速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創造出“兩彈一星”的驚人業績。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我們要學習“兩彈一星”功臣們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在“兩彈一星”的研制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高水平的技術跨越。從原子彈到氫彈,我們僅用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比美國、前蘇聯、法國所用的時間要短得多。在導彈和衛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案,在許多方面跨越了傳統的技術階段。“兩彈一星”是中國人民創造活力的產物。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學習和發揚精神人類即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紀。新世紀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競爭,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競爭。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學基礎知識的考查方法試題及答案
- 衛生管理考試回顧試題及答案
- 應聘聽力測試題及答案
- 深化對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的理解
- 八年級地理上冊 4.3 交通運輸業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版
- 了解文化產業管理證書含金量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文化產業管理證書的考試核心試題及答案
- 景觀植物考試題及答案
- 戰勝焦慮2025年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試題及答案
- 小學體育營養知識和個人衛生
- 職業生涯規劃課件
- 研學旅行活動安全責任書
- 二次函數壓軸題(二)【圖像與取值范圍】
- 未帶有效居民身份證考生承諾書
- 弱電機房驗收標準
- 樹木栽植檢查記錄表
- 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臺賬套表
-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說課稿課件
- 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建設方案
- 初中數學知識框架
- 楊福家《原子物理學》答案(共66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