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結石成因及防治新進展_第1頁
泌尿系結石成因及防治新進展_第2頁
泌尿系結石成因及防治新進展_第3頁
泌尿系結石成因及防治新進展_第4頁
泌尿系結石成因及防治新進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泌尿系結石成因及防治新進展第1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結石成因的新觀點與假說1.細胞膜磷脂異常參與特發性草酸鈣結石的形成1)特發性草酸鈣結石患者的細胞膜磷脂異常:

花生四烯酸含量增高,而亞油酸含量下降花生四烯酸含量/亞油酸含量的比值增加2)患者細胞膜磷脂異常與膜草酸轉運異常增加相關聯3)患者膜草酸轉運異常增加可能與草酸的主要轉運通道——跨膜蛋白band3蛋白異常磷酸化有關細胞膜模式圖:磷脂異常影響草酸轉運通道蛋白的磷酸化,導致草酸轉運異常增加第2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膜草酸轉運增加促進高草酸尿的形成,導致草酸鈣結石5)試驗性治療:

BaggioB等人給特發性草酸鈣結石患者口服魚油30天,改善細胞膜的脂類組成后,患者尿中鈣、草酸排泄明顯減少6)我們的研究結果:

魚油能抑制實驗性高草酸尿癥大鼠體內草酸鈣結晶形成,減少尿鈣排出,減輕腎臟損害。

食用魚油口服魚油使細胞膜磷脂異常得到改善第3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以上研究提示特發性草酸鈣腎結石病人的特點為磷脂、花生四烯酸水平的系統化(全身)缺陷,表現為離子交換功能異常,可能受遺傳控制,被認為是一種細胞分子疾病。參考文獻GambaroG,PetraruloM,NardelottoA,etal.Erythrocytetransmembranefluxandrenalclearanceofoxalateinidiopathiccalciumnephrolithiasis.KidneyInt,1995,48(5):1549-1552BaggioB,GambaroG,ZambonS,etal.Anomalousphospholipidsn-6polyunsaturatedfattyacidcompositioninidiopathiccalciumnephrolithiasis.JAmSocNephrol,1996,7(4):613-620BaggioB,GambaroG,ZambonS,etal.Anomalousphospholipidsn-6polyunsaturatedfattyacidcompositioninidiopathiccalciumnephrolithiasis.JAmSocNephrol,1996,7(4):613-620BaggioB,PrianteG,BrunatiAM,etal.Specificmodulatoryeffectofarachidonicacidonhumanredbloodcelloxalatetransport:Clinicalimplicationsincalciumoxalatenephrolithiasis.JAmSocNephrol,1999,10Suppl14:S381-384JenningsML,AdameMF,Characterizationofoxalatetransportbythehumanerythrocyteband3protein.JGenPhysiol.1996,107(1):145-159BordinL,BrunatiAM,Donella-DeanaA,etal.Band3isananchorproteinandatargetforSHP-2tyrosinephosphataseinHumanerythrocytes.Blood.2002,100(1):276-282

第4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特發性復發含鈣結石(IRCU)是一種發生在細胞水平的疾病,氧化/抗氧化失衡、礦物質代謝紊亂可能是發病原因之一

1)在IRCU病人中發現多種代謝異常:尿、血和紅細胞中鈣、磷、鎂等礦物質含量及比值異常2)血漿中抗氧化物質含量明顯減少與血尿酸及白蛋白濃度降低、尿酸排泄增多以及代謝率降低相關可促進尿磷的排泄3)尿鈣呈持續過飽和狀態,具體機制仍未明了4)推測含鈣結石結晶的形成,源于內源性氧化損傷細胞(包括腎小管細胞)參考文獻

SchwillePO,ManoharanM,SchmiedlA.Isidiopathicrecurrentcalciumurolithiasisinmalesacellulardisease?Laboratoryfindingsinplasma,urineanderythrocytes,emphasizingtheabsenceandpresenceofstones,oxidativeandmineralmetabolism:anobservationalstudy.ClinChemLabMed,2005,43(6):590-600.第5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炎癥與尿石成因的關系——MCP-1介導的炎癥反應是結石形成早期的關鍵步驟1)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是一種強效的趨化細胞因子,可在多種細胞中產生2)動物實驗發現用草酸鈣結晶刺激NRK52E大鼠腎小管上皮細胞MCP-1蛋白表達明顯增加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聚集到結晶沉積部位并包繞結石結晶形成結石3)自由基可能參與MCP-1的表達上調4)一水草酸鈣結晶和過多的草酸鹽離子刺激腎小管上皮細胞產生一系列反應,通過MCP-1誘導腎臟的局部損傷和炎癥,促進結石發展第6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MCP-1介導的炎癥反應是結石形成早期的關鍵步驟6)MCP-1介導的炎癥反應在非感染性結石的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參考文獻UmekawaT,CheginiN,KhanSR.Increasedexpressionof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byrenalepithelialcellsincultureonexposuretocalciumoxalate,phosphateanduricacidcrystals.NephrolDialTransplant.2003,18(4):664-669.UmekawaT,CheginiN,KhanSR.OxalateionsandcalciumoxalatecrystalsstimulateMCP-1expressionbyrenalepithelialcells.KidneyInt.2002,61(1):105-112.第7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草酸鈣結石成因的新理論:缺氧誘導結石形成1)

腎乳頭部缺氧腎小管損傷尿液酸化異常促進結晶附著2)

如果血管損傷參與結石形成,則低氧進一步加劇(注:如動脈粥樣硬化等血管損傷導致間質鈣化)3)乳頭部缺氧可增加對草酸毒性的敏感性(注:草酸作用于小管和間質細胞,導致腔內結晶粘附)參考文獻KnollT,SteidlerA,TrojanL,etal.Theinfluenceofoxalateonrenalepithelialandinterstitialcells.UrolRes,2004,32(4):304-309.KnollT,SteidlerA,TrojanL,etal.Theinfluenceofoxalateonrenalepithelialandinterstitialcells.UrolRes,2004,32(4):304-309.

腎小管損傷致結晶附著腎乳頭部缺氧致鈣斑形成第8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

特發性結石病是一類復雜的、多病因的疾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2)本病為多基因病,單個易感基因常見,足夠多的易感基因才能致病,環境因素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多基因病隨易感基因的增多,發病更嚴重、更多樣,發病時間更早,療效更差4)發病年齡、發病頻率及再發病嚴重性的重大差異反映了受累基因的數目不同多基因遺傳基礎5.特發性結石的多基因遺傳基礎第9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明確認可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草酸尿、高鈣尿、低枸櫞酸尿、高尿酸尿及成石抑制物缺乏,可能參與這些危險因子作用的基因已被提出6)側重于易感基因及主導基因的研究,也是今后基因治療的靶點7)至少3個等位基因位點與草酸鈣結石病有關8)女性患者往往攜帶更多易患性等位基因,其子代患結石的危險性比男性患者子代高得多第10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9)

按照多基因遺傳病的累積效應:家族中患結石癥的親屬越多,家族成員形成結石的危險性越高,但只有在足夠量的環境因子的相互作用下才易發病。10)

可能的相關易感基因包括特發性高草酸尿外源性高草酸尿:delta-6-去飽和酶基因內源性高草酸尿:乳酸脫氫酶(LDH)基因、4-羥-2-酮戊二酸醛縮酶(HKA)基因、乙醇酸氧化酶(GO)基因、絲氨酸羥甲基轉移酶(SHMT)基因、丙氨酸乙醛酸氨基轉移酶(AGT)基因和D-甘油酸脫氫酶(DGDH)基因等特發性高鈣尿癥:維生素D3受體(VDR)基因細胞膜鈣泵(Ca2+/Mg2+-ATP酶)基因氯離子通道-5(CLCN-5蛋白)基因鈉-鈣交換子(在腎臟遠曲小管處調節鈣重吸收功能較活躍)基因鈣敏感性受體(CaR)基因1,2維生素D羥化酶基因腎臟鈉依賴型磷酸鹽轉運子基因第11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特發性低枸櫞酸尿:與BsmI和TaqIVDR基因多態性有關特發性草酸鈣結石成石基質或抑制物異常:可能與尿凝血酶原片段1、骨橋蛋白、腎鈣素、bikunin蛋白、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等蛋白及其基因異常有關基因的多態性分析正越來越多地用于草酸鈣結石的分子研究,如研究發現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和上皮細胞鈣粘蛋白基因多態性是草酸鈣結石的基因標志參考文獻R.W.E.Watts.Idiopathicurinarystonedisease:possiblepolygenicaetiologicalfactors.QJM2005,98(4):241-246.SuttonRA,WalkerVR.Entericandmildhyperoxaluria.MinerElectrolyteMetab,1994,20(6):352-360.HolmesRP,GoodmanHO,AssimosDG.Dietaryoxalateanditsintestinalabsorption.ScanningMicrosc,1995,9(4):1109-1118.LindsjoM,DanielsonBG,FellstromB,etal.Intestinaloxalateandcalciumabsorptioninrecurrentrenalstoneformersandhealthysubjects.ScandJUrolNephrol,1989,23(1):55-59.GoodmanHO,BrommageR,AssimosDG,etal.Genesinidiopathiccalciumoxalatestonedisease.WorldJUrol,1997,15(3):186-194.BaggioB,PrianteG,BrunatiAM,etal.Specificmodulatoryeffectofarachidonicacidonhumanredbloodcelloxalatetransport:Clinicalimplicationsincalciumoxalatenephrolithiasis.JAmSocNephrol,1999,10Suppl14:S381-384.BaggioB,PlebaniM,GambaroG.Pathogenesisofidiopathiccalciumnephrolithiasis:update1997.CritRevClinLabSci,1998,35(2):153-187.第12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胱氨酸尿癥為基因突變所導致的一種遺傳性疾病

目前已判定,Ⅰ型胱氨酸尿癥的基因為SLC3AI,其在腎小管上皮細胞編碼的轉輸蛋白為79KDa,含有685個氨基酸。

SLC3AI基因已發現21種突變和9種多態性。胱氨酸尿癥病人較常見的為M467T突變。該基因突變引起的胱氨酸轉輸蛋白的異常導致胱氨酸在腎小管重吸收的障礙,進而引起胱氨酸在尿中的溶解度降低,從而形成胱氨酸結石。尿中胱氨酸的排泄量與遺傳的類型和純合子或雜合子有關。Ⅰ型雜合子者為完全的隱形遺傳,尿液表現正常。Ⅱ型或Ⅲ型者為不完全性隱形遺傳,尿中出現中等量的胱氨酸和二堿基氨基酸。Ⅱ型者量常多于Ⅲ型者。第13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7.尿酸結石與草酸鈣結石的相互關系

一般認為尿酸晶體可通過取向附生機制誘發草酸鈣結晶形成,或通過降低尿中抑制因素水平,從而促進草酸鈣結石的形成。可溶性尿酸鹽通過鹽析作用從而促進草酸鈣結石晶體的成核及聚集。尿酸降低尿pH環境也有利于草酸鈣結晶的形成。

基于上述原因,臨床上發現草酸鈣結石病人的尿中尿酸水平高于正常,通過應用別嘌呤醇降低尿尿酸時能夠減少草酸鈣結石的復發。第14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肥胖患者尿液異常導致結石高發肥胖患者尿中各種晶體形成相關成分分泌明顯增加,導致高尿酸尿、高鈣尿、高草酸尿等肥胖患者尿中尿石形成抑制物質-枸櫞酸鹽含量的減少,進一步增加了尿石形成的危險。肥胖患者飲食中的高動物蛋白的攝入,增加了機體的酸負荷,導致尿pH值下降,進而導致了鈣排泄增加,枸櫞酸鹽排泄減少。肥胖導致糖尿病高發,高糖更促進高鈣尿的形成肥胖使痛風高發,更加促進高尿酸尿的發生肥胖患者胰島素抵抗使腎臟分泌氨減少,導致尿PH值下降(酸化),體重與尿PH值成反比關系,體重越重,尿液越偏酸,易形成結石參考文獻

RobertC,CalvertaandNeilA.Burgess.Urolithiasisandobesity:metabolicandtechnicalconsiderations.CurrentOpinioninUrology2005,15:113–117.8.肥胖與泌尿系結石的關系第15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9.膽固醇與泌尿系結石的相關性結石分析發現:結石中含有膽固醇,包括不酯化的膽固醇和酯化的膽固醇泌尿系結石中膽固醇含量占患者總膽固醇的14%至16%,酯化膽固醇與不酯化膽固醇含量的比值與結石成分相關血管因素(與酯化膽固醇含量相關,如動脈粥樣硬化)可能參與結石的形成,可能是結石形成的早期事件參考文獻

StollerML,MengMV,AbrahamsHMandKaneJP.Theprimarystoneevent:anewhypothesisinvolvingavascularetiology.JUrol,2004,171(5):1920-1924.

第16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0.神經內分泌與結石的相關性應激性生活事件導致尿中結晶相關成分(尿鈣、草酸和尿酸)排泄增加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低收入家庭、有精神負擔的人群以及情感障礙的人群的腎結石發生率明顯增高在腎結石患者中應激性生活事件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神經心理因素與泌尿系結石的種類相關神經內分泌可能參與結石的發病參考文獻NajemGR,SeebodeJJ,SamadyAJ,etal.Stressfullifeeventsandriskofsymptomatickidneystones.IntJEpidemiol,1997,26(5):1017-1023.BrundigP,BergW,SchneiderHJ.Stressandriskofurolithformation.II.Theinfluenceofstressonlitholyticurinarysubstances(author'stransl).UrolInt,1981,36(4):265-273.SchneiderHJ,SchulerG,JanitzkyH.Psychosomaticparametersinurolithiasisandtheirrelationtosexandtypeofcalculus--studyusingamodifiedcomplaintquestionnaire.ZUrolNephrol.1980;73(7):523-530.第17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1.基質(matrix)在尿石成因中的作用基質的主要組成物質為:基質蛋白、氨基葡聚糖類(又稱為酸性粘多糖)和碳水化合物,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基質蛋白,包括骨橋蛋白、腎鈣素、bikunin蛋白、Tamm-Horsfall蛋白、α1微球蛋白、鈣衛蛋白等基質在尿石形成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包括:基質可作為異質成核的誘發物從而促進成核。尿中蛋白能夠強力結合鈣和/或磷,在形成基質的過程中即可導致鈣和/或磷的過飽和,促進晶體的形成。基質可作為結石晶體形成過程中的黏結物加固結石晶體的聚集、或構成模板提供結石晶體有序的礦化、或形成纖維網將晶體纏結成團,也可填充在晶體周圍構成團塊。基質可將晶體團塊黏結在尿路上皮表面,形成固定顆粒,繼續生長。包圍在晶體或顆粒表面的基質形成保護膜,防止晶體在不飽和時溶解。第18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我們的研究結果:1)尿凝血酶原片段1(UPTF1)是草酸鈣結石基質含量最豐富的基質蛋白之一;我們研究發現,UPTF1能顯著抑制草酸鈣結晶的生長和聚集,草酸鈣結石患者UPTF1分子上γ-羧基谷氨酸殘基數目減少,導致其結晶抑制活性降低;尿液中完全羧基化的UPTF1數量減少或濃度降低是導致結石形成的重要原因。2)高草酸尿和草酸鈣結晶的沉積能促使大鼠腎臟通過合成更多的bikunin蛋白來抑制大鼠腎組織草酸鈣晶體的形成,推測bikunin蛋白在抑制尿路結石的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第19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結石防治最新Highlights1.調節腸道菌群治療結石炎性腸病中產甲酸草酸桿菌(可分解胃腸道草酸的正常菌群)菌落減少是腎結石形成的可能原因。LieskeJC等人利用體內實驗證實,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可降低腸源性高草酸尿從而達到治療結石的目的。舉例:共10例患者接受治療后腸源性高草酸尿得到改善,通過檢測尿液發現尿草酸分泌可減少24%。參考文獻

LieskeJC,GoldfarbDS,DeSimoneC,RegnierC.Useofaprobiotictodecreaseenterichyperoxaluria.KidneyInt,2005,68(3):1244-1249.我們首次從中國人腸道分離培養所得的產甲酸草酸桿菌

細菌特點:革蘭氏陰性厭氧菌,不運動,無芽孢,輕度彎曲的棒狀桿菌,可以單獨或成對出現,其大小為1.1-1.8umx3.1-9.4um第20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控制抗生素濫用防治結石抗生素的應用可使人類胃腸道產甲酸草酸桿菌(可分解胃腸道草酸的正常菌群)減少,從而導致腸源性高草酸尿的發生。胃腸道產甲酸草酸桿菌減少是尿石癥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應控制抗生素的濫用,特別是能作用于胃腸道革蘭氏陰性厭氧菌的抗生素,如第四代喹諾酮類藥物莫西沙星等。參考文獻

MittalRD,KumarR,BidHK,MittalB.EffectofantibioticsonOxalobacterformigenescolonizationofhumangastrointestinaltract.JEndourol,2005,19(1):102-106.

第21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避免飲用等滲運動飲料預防結石等滲運動飲料和運動對大鼠泌尿系結石的影響:對血漿或尿液中結晶形成相關成分并無影響,但可通過誘發膀胱內結石基質的形成,增加結石的發病風險。因此,結石體質患者應避免飲用等滲運動飲料。參考文獻

AbreuNP,BergamaschiCT,diMarcoGS,etal.Effectofanisotonicrehydrationsportsdrinkandexerciseonurolithiasisinrats.BrazJMedBiolRes,2005,38(4):577-582.第22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

硫代硫酸鈉治療復發性含鈣結石復發性含鈣結石的原因之一:內源性硫代硫酸鈉分泌減少,尿中硫代硫酸鈉含量低下或缺乏,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YatzidisH用硫代硫酸鈉治療復發性含鈣結石療效顯著。

→口服或靜脈注射5mM硫代硫酸鈉,每天2次,可獲得滿意療效。硫代硫酸鈉可能是成石抑制物,并具有抗氧化損傷作用,逆轉特發性復發含鈣結石患者的氧化/抗氧化失衡。舉例:34名特發性復發含鈣結石患者接受口服硫代硫酸鈉治療。

→在對照期(3年)給予普通飲食和足夠液體,維持每天尿量約2000毫升,持續3年;在治療期(4年)給予硫代硫酸鈉20mmol/天。結果在治療期無新結石形成,且對照期形成的100個新結石在治療后僅剩下15個,每年新發結石率由0.98降至0.11。參考文獻

YatzidisH.Absenceordecreasedendogenousthiosulfaturia:acauseofrecurrentcalciumnephrolithiasis.IntUrolNephrol,2004,36(4):587-589.第23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控制Vitc攝入預防結石Vitc的過多攝入增加了人類患高草酸尿和腎結石的風險。

→尿草酸的25%一30%系飲食中Vitc的代謝產物,可見飲食中Vitc對尿草酸及尿石形成具有重要性。

但Vitc攝入的利弊仍存在爭論,建議避免過多攝入Vitc。

→Wandzilak等證實正常人攝入Vitc

1—10g/d,共5d,并不增加尿草酸排泄。

→Chalmers和Cowley等報道,給尿石癥患者補充大劑量Vitc,會引起Vitc吸收不良并增加尿草酸水平

。參考文獻

MasseyLK,LiebmanM,Kynast-GalesSA.Ascorbateincreaseshumanoxaluriaandkidneystonerisk.JNutr,2005,135(7):1673-1677

第24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維生素E預防草酸鈣結石研究發現高草酸尿可誘發氧自由基的產生,導致腎小管的過氧化損傷,促進草酸鈣結晶沉積。維生素E可預防過氧化損傷,恢復腎組織的抗氧化機制和谷胱甘肽氧化還原系統平衡。舉例:動物實驗證實維生素E抑制了草酸鈣結晶的沉積。因此維生素E治療可預防草酸鈣結石的形成。參考文獻

ThamilselvanS,MenonM.VitaminEtherapypreventshyperoxaluria-inducedcalciumoxalatecrystaldepositioninthekidneybyimprovingrenaltissueantioxidantstatus.BJUInt,2005,96(1):117-126.第25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動物實驗證實,專性自養極端嗜酸性的氧化硫硫桿菌(Thiobacillusthiooxidans)可溶解各類泌尿系結石,其中對于磷酸鈣結石溶石效果最佳,治療7天后,使Wistar大鼠膀胱內結石溶解78%。這一創新療法可適用于ESWL術后殘石的溶解以及泌尿道支架所遮蓋的結石結晶的溶解。真正用于臨床,還需要摸索出最佳條件和安全措施。參考文獻

NishioS,AokiK,YokoyamaM.Anewmethodusingabacteriumfordissolutionofurinarystones.AktuelleUrol,2003,34(4):253-255.7.氧化硫硫桿菌(Thiobacillusthiooxidans)溶石療法氧化硫硫桿菌第26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8.尿枸櫞酸分泌受遺傳和飲食因素的雙重影響低枸櫞酸尿是草酸鈣結石的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枸櫞酸的分泌排泄受基因的調控,低枸櫞酸尿可能的致病基因包括VDR基因和碳酸鹽轉運子基因,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ShahO,AssimosDG,HolmesRP.Geneticanddietaryfactorsinurinarycitrateexcretion.JEndourol,2005,19(2):177-182.第27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碎石效率是鈥激光的2-3倍,但是目前缺乏合適的光導纖維傳送系統,限制了其臨床應用。體外試驗證實,由鍺/硅混合制成的光導纖維比單純用氧化鍺或藍寶石制成的光導纖維傳遞性能更佳。參考文獻

YangY,ChaneyCA,FriedNM.Erbium:YAGlaserlithotripsyusinghybridgermanium/silicaopticalfibers.JEndourol,2004,18(9):830-835.

9.Erbium:YAG激光(鉺:釔鋁石榴石激光,鉺雅克雷射)碎石Erbium:YAG激光第28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0.草酸鈣結石防治新概念:

腎乳頭表面鈥激光消融術理論基礎:腎乳頭部上皮組織內鈣化是結石形成的前體;腎乳頭上皮組織鈣化部位與內鏡下所見乳頭部斑塊一致。組織病理學證實:術后組織再生迅速;對腎功能無影響。腎乳頭表面鈥激光消融術可能對腎臟無損害。

參考文獻

KnollT,MichelMS,Cueva-MartinezA,etal.Evaluationofsuperficialpapillaryablationbyendoscopiclasersinanexvivokidneymodel.JEndourol,2002,16(3):195-200.6周后上皮組織完全再生激光消融術第29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1.胱氨酸尿癥的基因治療構建I型胱氨酸尿癥小鼠模型,12個月內結石迅速形成。在含致病基因(rBAT基因)的細胞模型HK-2細胞中,針對rBAT基因的反義基因治療療效顯著。小結:基因治療可用體外基因敲除動物模型來評價;方法是將反義寡核苷酸轉染入I型胱氨酸尿癥模型內。參考文獻

KnollT,JanitzkyV,MichelMS,etal.[Cystinuria-CystineStones:RecommendationsforDiagnosis,TherapyandFollow-up].AktuelleUrol,2003,34(2):97-101.

胱氨酸尿癥小鼠模型致病基因的檢測第30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2.判別分析和人工神經網絡在結石防治中的應用最新研究發現,判別分析和人工神經網絡可用于正確評價草酸鈣結石病的基因標志,后者優于前者。人工神經網絡(ANN)是模擬生物神經網絡的智能計算系統,在大量流行病學資料和臨床資料的基礎上建立結石的ANN模型。當輸入某一患者的一般資料后,即可預測結石成分,提供結石防治措施,預測結石預后。

參考文獻RajanP,TolleyDA.Artificialneuralnetworksinurolithiasis.CurrOpinUrol,2005,15(2):133-137.TanthanuchM,TanthanuchS.Predictionofupperurinarytractcalculiusinganartificialneuralnetwork.JMedAssocThai,2004,87(5):515-518.輸入層隱藏層輸出層人工神經網絡模式圖第31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近年AUA及EAU年會泌尿系結石防治Highlights

女性結石發病率明顯增加

CharlesScales等人研究發現近幾年來女性結石發病率明顯增加,認為其原因可能是女性磷酸鎂銨結石更多見,更多地接受外科治療,并且更易患動脈粥樣硬化(這支持泌尿系結石的血管病因假說),因此應重視對女性患者結石防治。神經源性膀胱病人所患腎結石與代謝紊亂有關

BrianMatlaga等人研究發現神經源性膀胱病人所患腎結石主要與代謝紊亂有關(占69%),因此,全面的代謝評估很重要,糾正代謝紊亂是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結石防治的重要措施。第32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肥胖與結石肥胖者較普通人結石更易復發,可能與代謝紊亂有關控制體重應作為結石患者特別是初發者,預防結石復發的重要方法之一肥胖是影響ESWL療效的獨立因素,體重指數(BMI)、機體脂肪比例及含量(BFP,BFM)可作為ESLW成功率的預測因素第33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Randall腎鈣斑起始部位的定位AndrewEvan等人研究發現Randall腎鈣斑起源于鄰近腎乳頭的Henle細袢的基底膜,逐漸長入腎小管間隙。AndrewEvan等人進一步發現在Henle細袢、內髓集合管細胞、腎鈣斑表面和結晶有機層連接部,骨橋蛋白染色均陽性,推測骨橋蛋白在腎鈣斑的形成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腎鈣斑的形成機制的研究和起始部位的定位有助于制定新的結石防治措施。Randall腎鈣斑的定位第34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閏細胞數量增加促進腎鈣斑和結石形成ChungKuangSu等人最先發現在人髓質內層集合管的終末部分存在閏細胞,以往只發現閏細胞存在于嚙齒類動物內髓集合管的終末部分。內髓集合管的終末部分鄰近于Henle細袢(此部位是Evan等人認為的腎鈣斑的起始部位)。ChungKuangSu等人發現在結石患者中閏細胞數量增加,其染色強度、范圍與正常人有差異。由于閏細胞在尿液酸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可改變腎乳頭頂部局部的PH值,因此隨著閏細胞數量的增加,更易形成腎鈣斑和結石。閏細胞模式圖第35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可降解草酸的乳酸菌的構建內源性草酸和腸源性草酸在草酸鈣結石形成中的作用仍存在爭論BenChew等人構建了一種可降解草酸的腸道細菌——將一種可降解草酸的酶(草酸脫羧酶)導入天然的乳酸菌中,以期減少腸道草酸的吸收量如果飲食草酸被確定在結石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那么此種方法可用于臨床治療第36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結石患者尿蛋白的變化結石初發患者尿中胎球蛋白A濃度降低結石患者尿中白蛋白和轉鐵蛋白明顯升高,可作為結石形成的預測指標尿中T-H蛋白無明顯變化,僅在出現菌尿時濃度升高第37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藥物協助排石上中段輸尿管結石和下段輸尿管結石分別用硝苯地平(30mg/天)、坦索羅辛(0.4mg/天)治療2周,在1個月和3個月后無石率分別為50%和81%。而且,再治療率減少。α受體阻滯劑治療一療程無效的遠端輸尿管結石,延長治療時間并不能提高排石率阿夫唑嗪和坦索羅辛均能減輕留置雙J管引起的排尿不適和疼痛,阿夫唑嗪還能改善性功能第38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鈣通道阻滯劑和α受體阻滯劑可能是碎石術的一種有效的附加治療方法ESWL后加用硝苯地平治療促進上段和中段輸尿管結石的排出,加用坦索羅辛治療促進下段輸尿管結石的排出多沙唑嗪能提高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后的排石率,縮短排石時間,減少疼痛發生和止痛藥的使用第39頁,共4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含鈣結石的預防措施含鈣結石患者預防措施應該從保守治療開始。在保守治療無效時考慮藥物治療。保守治療:多飲水,24小時尿量超過2000ml,尿液稀釋程度應該以尿液的過飽和水平為指導。均衡飲食,適當進食含纖維食物,限食富含草酸食物,根據每個患者的生化異常調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