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磁器口古鎮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與津(江津)沙(白沙)文化區、成都金牛(金牛壩)文化區、北碚文化區并列為中國大后方四大文化區之一。現磁器口古鎮開發了榨油、抽絲、制糖、捏面人、川戲等傳統表演項目和各種傳統小吃、茶館等,每年春節舉辦的磁器口廟會四古鎮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吸引數萬市民前往參與,是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古鎮景觀,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歷史街區,其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海內外每年前來參觀、旅游的賓客達300余萬人次。1950年,中共重慶市委、市人民政府確立了重慶市第三區(1955年定名沙坪壩區)為文化區。在沙磁文化區原有基礎和精神指引下,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沙坪壩區已發展成為重慶市科技實力雄厚、文化教育發達的科教文化名區。截至2007年,連續七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區”,連續十六年保持“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稱號。駐區高校達到19所,各類中小學校112所,專任教師共計6373人。并在沙坪壩區西部土地上建起了包括重慶大學城、西永微電子工業園、土主鐵路物流園在內的西部新城。正規范有序地將沙坪壩打造成為中國西部的教育、高新技術、現代物流高地。同時,通過對傳統與現代的嫁接,當前該區正著力打造動漫產業基地、文化藝術培訓基地、文化創意和創新產業孵化基地。在三峽廣場內培育都市文化娛樂休閑圈,在千年磁器口培育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在重慶大學培育時尚文化消費圈。沙磁文化區的創建,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現代精英文化和民族革命戰爭中大眾文化的結合,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與西方先進文化的結合,是現代教育史上高舉愛國、民主、科學、進步旗幟的一座豐碑,也標志著沙坪壩作為文化區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發揚光大。我希望沙磁文化能夠帶動重慶文化的發展,讓重慶真正成為重慶文化區,甚至是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文化圈。磁器口不僅以其典型的巴渝沿江山地建筑風格而廣為人知,更因其悠久的歷史沉淀和獨特的民風、民俗而聞名遐爾。磁器口的民居、、民俗與民風都得到了較好的保留和延續。是老重慶歷史與文化的縮影。最能體現磁器口巴渝文化傳統的,首先要數“書場茶館”。重慶人坐茶館不僅是一種傳統的生活習俗,更是一種樂在其中的精神文化追求。當年的水手、袍哥大爺、閑雜人等都喜愛出入此間,茶館成了龍蛇混雜之地。在陪都期間,這一個小鎮茶館達100多個。其特色是“書場茶館”,“書場茶館”又稱藝人茶館,歷史悠久,昔日的戲園子和劇場,都是從書場茶館演化而來的。它是人們品茗欣賞民間藝術的地方。茶館演唱的戲曲品種很多,有川劇坐唱(打圍鼓)、川曲清音、四川竹琴(道琴)、京劇越劇、打玩友,更具普遍性的是說評書。磁器口的書場茶館在重慶很有名氣,程梓賢、曾令弟等藝人常在磁器口茶館中說書。聽者,買一碗茶,舒舒服服地邊喝茶邊聽、邊欣賞。熱鬧之時,圍觀、站立者和不買茶(即不付錢)光聽、光看者擁擠在過道、巷前,或大街之上。茶館是磁器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有一些茶館專為人打牌娛樂之用,不管你認識不認識,幾個人坐在一起便可組成牌局,大家邊打牌,邊聊天,茶館是磁器口的休閑娛樂中心與信息集散中心,是人們交往、休閑娛樂的場所。1磁器口的歷史文化沉淀與演變古鎮磁器口位于重慶市區近郊,原名白崖場,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至清初,移民大量遷入本地,白崖場鎮西數十里內原有的瓷窯,依賴江流水運日漸發達,遂成川東各地瓷器供應之重鎮,“磁器口”之名即由此而起。晚清重慶開阜以來磁器口工商貿易大為興起,開始向近代化轉向。抗日戰爭后,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古鎮磁器口的碼頭水運、農工商貿、宗教活動、學校教育、近代工業均被迅速推向歷史的顛峰,沙磁文化作為磁器口鎮傳統文化與現代新文化的結合體,在此時也達到了繁榮的頂峰。由于其深厚的歷史積淀和人文背景,1998年磁器口被國務院確定為“重慶市重點歷史傳統街區”。磁器口因其緊鄰都市,又存留了重慶歷史、文化、民俗等諸多文化因子,被開發為旅游景觀。如今,古鎮以其傳統明清式的建筑、古樸的民風和赫赫有名的沙磁文化之遺風吸引著八方來客。2磁器口的多元文化結構2.1建筑歷史街區磁器口歷史街區的主要街道為磁器口正街、金沙街、金碧街。街道與建筑沿嘉陵江及兩條溪流環繞馬鞍山呈臺梯形分布。其街區布局結構,以自然山水環境為基礎,依山就勢,形成立體空間結構形態,有機地附著于自然環境形態之中,與自然山水的空間結構渾然一體。街道均為長條青石鋪就,房屋依次排列,清代修建的石拱人壽橋、新街大橋、金碧橋連接著三街。歷史街區由街道、巷道、宅院構成了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私有空間的三級空間結構,形成清晰的街區社會組織的基本模式這一空間形態是時間的結晶,表現了古鎮磁器口歷史的和現在的社會。古鎮建筑往往采用“占天不占地”的手法,盡量縮小建筑的基底面積,上部建筑盡量向四周伸展,以爭取更多的使用空間,用諸如懸挑、吊腳、橫跨、附崖等形式完成空間的拓展。巴渝地區“地勢側陷,皆重屋累居”。漢晉以來,僚人“遂挾山傍谷”,“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闌”。重慶地區獨特的吊腳樓就是這種重屋累居的干欄式建筑發展而來的,也是對巴渝環境適應的產物。2.2社會文化系統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歷史記載磁鎮出現的最早的文化之一。磁鎮歷史上曾經是寺廟林立的地方,寶輪寺、云頂寺、復元寺、文昌宮等都是當時興盛的寺廟,以至當地人有“九宮十八廟”之說。傳至如今,只有寶輪寺得以保存下來。巴渝文化:磁器口是巴渝文化的一個縮影。在磁器口鎮,巴渝文化主要表現有四類:一是川劇藝術,不僅鄉紳市民喜聞樂見,也是該鎮鄉農民最愛觀看的戲劇藝術;二是茶館社交,從清朝至民國時期,茶館一直都是民間最重要的社交場合;三是民間工藝,如磁器口鎮附近的瓷器,各種竹木器具和蔑貨編織工藝品,都在磁器口集中,不少遠銷外地;四是巴渝民俗與飲食文化,諸多民風、民俗以及飲食文化在古鎮磁器口得到保存,成為新時期古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沙磁文化:古鎮是沙磁文化的發源之地,抗戰時期,這里不僅是重慶文化的圣地,而且是全國文化精英集中最多、層次最高的地方。(4)紅巖文化:抗戰勝利后,隨著全國內戰的爆發,文化區的活動也隨之轉向,發生反獨裁反內戰的學潮,國民黨對中共地下黨及愛國學生運動的殘酷鎮壓。這一斗爭的焦點紅巖文化是以抗日救國為中心的沙磁文化的繼續和發展,從抗戰文化到紅巖文化,磁器口文化由突出愛國主義轉向突出革命傳統教育。3對磁器口文化的人類文化學解析3.1對建筑歷史街區的文化人類學解析建筑與歷史街區是磁器口鎮保留最完好的一部分文化遺存。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磁器口的建筑街區一方面是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另一方面又是巴渝傳統文化社會意義表達的一個象征。磁器口建筑與街區的設計和布局,深受重慶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為適應本地區炎熱多雨的氣候特點,其建筑構造造型呈諸多特征如天井、大出檐、斜撐弓、寬街沿、青瓦屋面等增加了建筑通透空靈、瀟灑飄逸的生動性。圍護結構多為竹編夾泥墻套白,與深色木構架形成對比,墻壁通氣性能好,有人稱之為“可呼吸的墻”。為適應地形的變化,結構形式主要采用穿斗式和捆綁式兩種,布局靈活,形成豐富的空間效果。建筑用材多采用竹、木、土、石等地方材料,既易于加工成材,迅速拼裝,又節約了造價,增加了建筑的地域特色。磁器口的建筑與歷史街區也是磁器口社會文化的體現,反映了當地居民的觀念、思想和生活狀況。如磁器口以寶輪寺為風水的控制點,以水口為門戶,形成的建筑街區格局,不僅反映了中國傳統的自然觀,而且也揭示了磁器口昔日商業活動、世俗生活以及宗教活動的遺跡。而且寶輪寺位居磁鎮的制高點,既可以鳥瞰全鎮景物,又顯示了佛家遠離塵世的意境,與山下熙熙攘攘的碼頭形成兩個萬千不同的境界,宗教文化對街區布局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磁鎮的“三多”之一 茶館,由于其服務對象不同,經營形式不同,而導致其在建筑風格上也不盡相同。開設在正街的茶館、茶社一般規格較大,多為一樓一底,輕瓦粉墻,雕花木窗,磚木夾壁穿斗式,具有明清時期川東民居風格;而開在背街小巷、河邊碼頭的茶館,規模可大可小,多為巴渝風格的竹木捆綁式吊腳樓;至于茶棚、茶攤,大多結構簡單,隨處可見。由此可見,不僅自然環境對建筑街區的形式構造影響重大,人類的習俗、文化模式和社會結構對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建筑的式樣、街區的模式更是影響深遠。312對社會文化的文化人類學解析磁器口宗教文化發達,每逢農歷初一、十五,以及釋迦牟尼出生日、觀音菩薩生日、春節、放生日等等,四鄉八場的人都來磁器口趕廟會,燒香拜佛,求愿還愿。它不僅是人群集聚之地,也是個信息交流的中心,而且在這種場合,可以打破平時的各種行為規范,隨心所欲的抒發平日被壓抑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廟會已成為固定的貿易集散地,成為普通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巴渝民俗文化是以磁器口人的日常生活及各種節氣和其相應的儀式活動構成的一種本土文化。清明風箏、端午龍舟、七月河燈、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以及踏跡、迎富、蠶市、拔河、端午賽龍舟等等民俗活動,不僅豐富了磁鎮和附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深層次的社會結構意義上,還增強了社區民眾的認同感和團結精神,加強了對本地居民的凝聚力,使社區趨于形成更加一致的文化結構,對社會結構的穩定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沙磁文化的主題是抗戰救亡運動,包括學生救亡運動和高層名人薈萃的講演和學術交流活動。沙磁文化作為一種抗戰時期特有的文化凝聚了人心,突出了愛國主義的革命教育。紅巖文化則激勵了無數的有志青年,成為對祖國新一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典范。4從文化人類學角度看磁器口的保護和發展當前傳統文化不斷受到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沖擊,身處重慶城區的磁器口歷史街區也不例外。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歷史街區所依存的鄉土生活環境、地區產業結構、居民生活方式、民風民俗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尤其在旅游開發中的經濟利益驅動下,使古鎮文化模式發生著結構性的改變,出現了“博物館化”和“舞臺化”的趨勢。對建筑文化的保護需要保護建筑所遺存的鄉土文化環境,這更需要我們從文化人類的角度來正確面對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4.1對傳統建筑技藝的保護特殊的建筑技藝是文化特殊性的一種表現,在歷史街區更新中,鄉土建筑所依附的傳統建筑技藝對保護這一文化遺產猶為重要。1999年ICOMOS大會通過的《關于鄉土建筑遺產的憲章》中就明確指出“與鄉土性有關的傳統建筑體系和工藝技術對鄉土性的表現至為重要”。憲章中同時指出“為了與可接受的生活水平相協調而改造和再利用鄉土建筑時,應該尊重建筑的結構、性格和形式的完整性”,這也為當前進行磁器口建筑維修與改建提供了指引,進而為磁器口文化的保護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412提倡整體的文化保護當前對古鎮磁器口的保護與開發,主要圍繞明清建筑觀光和磁鎮傳統飲食業進行的,而對古鎮整體意義上的文化卻沒有足夠的把握,以至于古鎮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沙磁文化”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片面的保護與開發,使磁器口的文化無法完整和諧的呈現在世人面前。磁器口作為巴渝文化的一個完整的存留,它不應僅僅是巴渝人民生存環境和生活狀態遺址的保護,而更應該是對巴渝文化整體的再現。413開發過程注意突出磁器口文化的獨特性在磁器口的開發過程中,應注意突出磁鎮文化的特色。磁器口不僅是巴渝文化的一個縮影,而且具有重慶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獨特的文化。在目前的開發中,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往往出現對某個行業一哄而上的局面,使磁鎮的文化景觀和全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微波爐飯盒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微型推力球軸承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國建筑裝飾復合板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工藝品塑料包裝袋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草蟲的村落課件
- 景觀園林培訓
- 高一簡單數學試卷及答案
- 高三文科綜綜試卷及答案
- 色彩搭配與心理測試工作坊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電子支票轉賬系統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固體飲料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
- 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課件-水果拼盤 全國通用(共15張PPT)
- 污水池內防腐施工方案
- 關于對領導班子的意見和建議
- 火警火災處理標準流程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
- 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第4課扮靚生活的花卉紋樣》課件
- 土建、裝飾、維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組織方案設計技術標范文
- 宮頸癌病歷書寫模板
- 芭蕾基訓課程課時教案
- T∕CIC 049-2021 水泥窯用固體替代燃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