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老齡化現狀及應對第1頁/共71頁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30健康中國兩個百年夢想——中國夢五個現代化:工業、農業、科技、國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工業化:制造業大國,強國?信息化:世界最大信息消費國,最大IT生產基地和最大IT產品出口國之一城鎮化:世界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城市化過程市場化:市場經濟體制,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日益突出國際化:“一帶一路”戰略老齡化:未富先老全面小康:2030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第2頁/共71頁消費結構特征經濟結構特征社會結構特征生存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GDP<1千美元,以溫飽為特征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質需求是整個消費需求的主體農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比較高,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較低,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本的要求低多數社會成員從事農業,社會貧困發生率較高,社會分化不明顯發展型社會人均GDP>1千美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特征的消費需求多樣化,基本物質需求比例明顯降低農業比重降低,工業和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本的需求較高多數社會成員從事工業和服務業,由于市場和分工的拓展,社會群體出現分化“生存型社會”與“發展型社會”結構特征第3頁/共71頁《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國發〔2017〕13號前言“十三五”期間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主要指標類別指標目標值社會保障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0%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養老服務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占比不超過50%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不低于30%健康支持老年人健康素養提升至10%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老年病科比例35%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0%精神文化生活建有老年學校的鄉鎮(街道)比例達到50%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口比例20%以上社會參與老年志愿者注冊人數占老年人口比例達到12%城鄉社區基層老年協會覆蓋率90%以上投入保障福彩公益金用于養老服務業的比例50%以上第4頁/共71頁前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習近平第5頁/共71頁前言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健康基礎。習近平第6頁/共71頁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國發〔2017〕59號
2017年6月29日前言部署了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工作。明確提出要擴大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供給,拓寬服務領域,提升保障能力,發揮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推進商業養老保險資金穩步有序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依法有序參與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等領域投資。四個方面的工作:創新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和服務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推進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安全穩健運營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第7頁/共71頁內容
背景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問題與挑戰養老制度:模式、標準與路徑選擇4123需要思考的問題
附錄:日本、德國,美國和臺灣地區的經驗5第8頁/共71頁年份各年齡組人口數(億人)各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總人口0-1415-5960歲-65-0-1415-5960-65-199111.613.27.41.020.6627.5563.78.755.69199512.313.427.741.150.7527.7862.929.306.11200013.043.538.221.280.8727.0863.089.846.71200513.573.338.831.410.9824.5165.0710.427.21201014.003.009.351.651.0821.4066.8211.777.71201514.422.819.572.041.2819.5166.3714.128.84202014.832.829.72.311.6119.0465.4115.5510.85202515.132.859.492.801.8218.8362.7018.4712.06203015.292.769.183.352.2418.0460.0321.9314.64203515.322.589.013.732.7016.8458.7924.3717.63204015.282.468.993.842.9916.0758.8125.1119.57204515.192.428.843.933.0315.9458.1925.8719.97205015.022.408.494.123.0716.0156.5627.4320.42杜鵬,(1994)《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92頁我國1991-2050年人口發展狀況及預測第9頁/共71頁60歲以上65歲以上人口數(萬人)構成(%)人口數(萬人)構成(%)上海戶籍人口43630.228319.6上海常住人口——15.2——10.0南京戶籍人口164821.3全國情況16.12015年老齡化程度資料來源:上海市年鑒2016,江蘇省民政廳網站第10頁/共71頁1990-2050我國老年負擔系數的發展變化年份少年兒童人口負擔系數老年人口負擔系數總負擔系數少兒與老年人口負擔系數之差199043.513.557.030.0199541.914.856.727.1200040.315.956.224.4200535.716.452.119.3201033.118.251.314.9201531.521.953.49.60202030.124.854.85.30202528.929.358.2-0.40203029.836.165.9-6.30203530.141.471.5-11.30204029.742.772.4-13.00204529.143.472.5-14.30205029.246.075.2-16.80資料來源:于學軍,(1995),《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中國人口出版社,第64頁第11頁/共71頁自理期地區性別城市農村年齡男性女性男性女性60歲14.917.7814.7616.79余壽16.319.2615.7718.36占余壽%91.3987.1293.5791.4685歲2.332.072.42.48余壽4.155.024.094.82占余壽%56.0941.2258.7351.492000年60歲與85歲老年人平均預期生活自理期(年)比較資料來源:譚克儉,‘中國高齡老年人口問題初探’,《經濟問題》,2001年,第12期,第56頁第12頁/共71頁衡量國家老齡化的重要標準贍養比=18歲-64歲的勞動人口/65歲以上人口國際社會衡量老齡化的標準根據贍養比識別老齡社會的三個標準有三個程度:進入老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老年贍養比約為10:1深度老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4%,老年贍養比約為5:1超度老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20%,老年贍養比約為2:1第13頁/共71頁衡量國家老齡化的重要標準贍養比為勞動人口與老年人的占比,贍養比為10:1,說明10個勞動力人口養1個老年人。中國老齡社會的時間表2001年進入老齡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2010年老年人口統計贍養比10:1,實際5:12013年勞動人口降老齡人口增年均700萬人2020年深度老齡化,統計老年贍養比5:1,實際3:12050年老齡峰值,統計贍養比2:1,實際不足1:1第14頁/共71頁國家人口(億)15歲以下人口占比(%)60歲以上人口占比(%)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口(%)GDP(萬億)人均醫療衛生支出(現價美元)出生時期望壽命(歲)新加坡0.05(36)161500.029(36)242682美國3.16(3)20191716.77(1)889579德國0.81(16)1327263.530(4)468381日本1.27(10)133284.920(3)475283英國0.64(22)1823202.678(6)364782巴西2.00(5)2511154.246(7)105674馬來西亞0.30(44)278270.031(33)41075墨西哥1.22(11)299221.261(15)61877泰國0.67(19)1814660.039(33)21574中國13.57(1)1813489.240(2)32275印度尼西亞2.50(4)298680.087(16)10871印度12.52(2)298491.877(10)61662013年幾個典型國家的人口與發展基本情況資料來源:世界銀行/第15頁/共71頁2011年各國衛生費用支出的基本情況國家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政府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私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政府總體衛生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社會保障性衛生費用占政府總衛生支出的%自付費用占個人衛生支出的%私人預付計劃占私人衛生支出的%美國17.747.852.520.386.022.062.5中國5.155.944.112.567.078.86.4日本10.082.117.619.487.680.613.5德國11.376.523.519.188.650.839.9英國9.482.817.216.056.86.0巴西8.945.754.38.7057.840.4印度3.930.569.58.215.886.34.6韓國7.455.344.713.578.978.812.4墨西哥6.050.349.715.155.791.68.4印度尼西亞2.937.962.16.218.276.33.6泰國4.177.722.315.39.355.830.8新加坡4.233.366.78.915.594.13.6資料來源:世界銀行/第16頁/共71頁養老面臨的挑戰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出總量大、速度快、不平衡的特點人口規模、構成、變動性及流行病學決定了:當前和未來主要‘需求’?這些‘需求’對服務提供體系的影響?老年人口的需求及潛在需求的形式與數量?“高齡老年人口”的規模(85歲以上)的需求地理區域、行業和人口構成特點,以及整體經濟發展和行業政策及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上述因素會影響到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樣的針對公眾或個人稅收/非稅收機制來為整體的政府預算和社會保障領域等。第17頁/共71頁養老面臨的挑戰養老體系短板明顯體系不全。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的數量、質量和結構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還存在一定薄弱環節。機制不活?!罢k”的傳統思維還有一定市場,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還未有效形成,政府“看得見的手”轄區過大過寬,市場“看不見的手”作用未充分發揮,市場監管還需進一步加強,市場環境還有待規范,涉老法規政策系統性、協調性、針對性有待增強,政策落實還須破解“最后一公里”問題。人才不足。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數量短缺和素質不高,養老機構普遍反映招工難、留人難,養老人才晉升通道不暢,制約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參與不夠。全社會正確認識、積極接納、大力支持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的氛圍還未完全形成,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和志愿服務力度還不夠,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事情時有發生,老齡工作基層基礎還比較薄弱。第18頁/共71頁背景:20世紀80、90年代以后人口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齡化
生命周期延長社會現象2:離婚率上升社會現象1:家庭結構小型化社會現象3:單親家庭增加養老問題凸現為政府和社會關注的焦點,不斷膨脹的老齡人口向這些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大多數發達國家采取的對策是基于本國的經濟和福利狀況,通過政府財政和商業保險相互補充,共同為老年人提供經濟保障。第19頁/共71頁中國家庭結構變化三明治一代家庭結構小型化和“三明治一代”引致對養老的需求空巢家庭“空巢(emptynest)家庭”增多引致對養老保險的需求少子老齡化“少子老齡化”引致對養老保險的需求第20頁/共71頁我國人口老齡化特點necessity地區發展不平衡未富先老發展速度快絕對數大突發性老有所養,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第21頁/共71頁養老的“新常態”社會經濟發展“常態”人口發展與家庭結構法治與治理模式的發展相關制度/政策的價值養老制度“新常態”的解讀第22頁/共71頁中國社會泛存錯誤的養老認知未來10年,“421”家庭在我國會達到上千萬個,并將成為社會主流;8421結構?“三明治一代”多重壓力:承受著贍養父母;養育子女;打拼事業。期望壽命:79.5歲退休年限?20年?
生活?如何維護高品質的生活?醫療?大病醫療vs長期照護?旅行?有質量的生活?第23頁/共71頁中國社會泛存錯誤的養老認知養兒養老政府養老機構養老貨幣養老住房養老……….貨幣儲蓄能否跑過通漲?養兒養老:是否靠譜?!第24頁/共71頁如何應對“421”與“8421”家庭結構首先,張三能成為父母寬裕生活的經濟來源嗎?其次,張三父母的父母的撫養責任?張三子女的壓力?“421”這樣的家庭在2020年將成為基本結構第25頁/共71頁《中國青年報》獨生子女贍養父母調查難題一:最怕老人生??;難題二:房貸、車貸“壓力山大”,養老人力不從心,盡一半80后尚需父母資助;難題三:大城市生活,照料異地父母更難。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壓力大,照顧父母力不從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擔多位老人的養老負擔;50.1%的人表示生活在兩地無法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42%的人表示社會保障,醫療保險不同城市無法互通;37.7%表示養老院等社會養老機構無法讓人放心。一位80后的心聲:我是個獨生子,我曾有過世界上最幸福,最甜蜜的童年和少年時光,但有一天,我終于長大成人,我才意識到,過去所有的幸福只是預支的消費,當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人照顧我一個,以后我一個人照顧四個,甚至更多,我們曾是最享福的孩子,也將是最受苦的大人,等我們人到中年,將成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我們這一代是贍養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第26頁/共71頁面對421的家庭模式,養老問題對中華“孝道”文化的人倫美德提出了不小的挑戰。一個人要承擔如此多贍養長輩的義務,等到他/她80歲需要的時候,再看看自己的子女們,他們也要面對自身養老問題。第27頁/共71頁養老面臨的挑戰我們的準備?衣、食、住、行、醫…養老模式:制度/政策?水平和標準?生活與服務提供?設施、體系和標準!健康與長期照護?標準、模式、管理?法規?依法?政策監管與評價?模式與體制?第28頁/共71頁養老保險規劃早
全
足第29頁/共71頁我國養老制度的設計與實踐養老制度:模式、標準與路徑選擇第30頁/共71頁制度/政策目標實現政策目標的標志指標緩解“制度缺失,政策缺位”問題,逐步減輕養老負擔實現政策目標的基本條件體系完善、功能健全的養老服務網絡實現政策目標的根本保證提高養老服務能力,防治“缺乏、過渡和不足”問題服務的可及性費用的可負擔資源合理利用31第31頁/共71頁養老服務既是涉及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國家政策與指導思想:“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發揮商業保險補充性作用”。如13號文,59號文等等針對商業保險補充性作用:要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鼓勵市場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繁榮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第32頁/共71頁國外養老金制度1、大多數國家的職業年金計劃是自愿的;2、繳費由雇主和雇員共同承擔;3、基金能夠進行市場化運作;4、職業年計劃的繳費和營運享受國家的免稅優惠政策。各國職業年金計劃的基本特點是:第33頁/共71頁第34頁/共71頁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框架第一支柱包括基礎養老保險及其儲備基金(全國社?;穑?;
第二支柱作為補充養老金,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則是商業養老保險。這一框架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支撐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建設,我國的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正在變得清晰。第35頁/共71頁養老保險制度框架第一支柱基礎養老保險及儲備基金(全國社保基金)第36頁/共71頁我國基本養老制度的設計與實踐1991年國務院《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頒布,養老保險主要以國有企業職4為對象,提出建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相結合的多層次保障原則;養老保險費用由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負擔。個人繳費不超過本人工資標準的3%;企業繳費按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政府規定的比例在稅前提取,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架構初步形成。1995年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和作為附件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二》提出了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中國養老金機制開始建立。1997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提出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把養老保險的對象進一步擴大到全體企業職工。規定企業繳費比例為企業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11%計入個人賬戶,養老金機制進一步明晰。2000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開始對“統賬結合型”基本養老金制度的進行調整。進一步明確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比例,調整個人賬戶規模。企業繳費比例一般為職工工資總額的20%,全部納入社會統籌基金;職工個人繳費比例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并全部計人個人賬戶。200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對“統賬結合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統一為20%,其中8%記人個人賬戶,12%劃人統籌基金。個人賬戶的規模統→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人個人賬戶。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并由2011年7月1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以立法方式加以確認。至此,我國養老金機制基本形成。2009年國務院通過了《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針對農村居民(之后擴大到城鄉居民)建立了養老保險與福利制度相結合的準養老金機制,養老保險的對象進一步擴大到非雇員勞動者。該機制實行居民定額繳費(100到1000元)與政府補貼(人口補與出口補),區分了中央財政責任與地方財政責任。2015年1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實現了職工養老保險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并軌,同年4月又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的通知》,將職業年金進一步擴大到機關事業單位。至此,養在保險的對象包納了全體用工單位和全體勞動者,我國養老金機制基本建立。第37頁/共71頁中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進程1991199519972000
2005200920112015《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我國養老金機制開始建立年度20世紀90年代初期伴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政府相配套建立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主要以國有企業職4為對象,提出建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相結合的多層次保障原則;養老保險費用由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負擔。個人繳費不超過本人工資標準的3%;企業繳費按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政府規定的比例在稅前提取。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架構初步形成《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二》提出了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提出了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提出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把養老保險的對象進一步擴大到全體企業職工。規定企業繳費比例為企業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11%計人個人賬戶,養老金機制進一步明晰。《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開始對“統賬結合型”基本養老金制度的進行調整。進一步明確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比例,調整個人賬戶規模。企業繳費比例一般為職工工資總額的20%,全部納入社會統籌基金;職工個人繳費比例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并全部計人個人賬戶。針對農村居民(之后擴大到城鄉居民)建立了養老保險與福利制度相結合的準養老金機制,養老保險對象進一步擴大到非雇員勞動者。該機制實行居民定額繳費(100到1000元)與政府補貼(人口補與出口補),區分了中央財政責任與地方財政責任多層次保障體系對“統賬結合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統一為20%,其中8%記人個人賬戶,12%劃人統籌基金。個人賬戶的規模統→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人個人賬戶。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并由2011年7月1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以立法方式加以確認。實現了職工養老保險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并軌將職業年金進一步擴大到機關事業單位。養在保險的對象包納了全體用工單位和全體勞動者。城鄉一體整合《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我國養老金機制基本形成《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的通知》我國養老金機制基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初創—調整—完善)第38頁/共71頁三個支柱的發展現狀三個支柱的發展并不同步。強制參與的第一支柱起步最早,從規模上看,也一直保持領先,而第二和第三支柱相比之下,都受到法律法規不明確、稅收優惠不足等各種原因的制約。從覆蓋率和規模上看,三個支柱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失衡現象,也造成了當下中國養老保障體系嚴重依賴第一支柱,而第二、三支柱缺位的現狀。第39頁/共71頁我國養老金機制養老金機制的構成工作年限退休年齡繳費年限費率費基第40頁/共71頁當你辛苦工作30多年后,能否按時領到退休金,能領到多少退休金,可能還是個未知數。這取決于你退休時會有多少年輕人在工作,養老保險基金能否有更高收益,更取決于養老改革的成敗。第41頁/共71頁層次養老金項目性質服務人群責任主體供款比例支持條件第三層私人養老金私人養老儲蓄私人性獨享性全體人群個人供款上限利率優惠商業養老保險_政策激勵第二層職業養老金公務員年金共同性分享性國家公務員雇員雇主(政府)5%士,10%士優惠政策事業年金行政執行類事業職工公益I類公益II類5%士,5%士,50%士經營開發類5%士,10%士企業年金民辦非企業事業職工企業職工第一層基本養老金地方附加養老金地方公共性地方勞動者地方政府_地方稅收轉移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私人性獨享性全體勞動者個人3%士個人工資比例繳費基礎養老金共同性分享性中央政府10%士財政劃撥國資劃撥我國統一養老保險制度的理想架構第42頁/共71頁養老基金正面臨收不抵支的危局據中國財政部數據,2015年,中國3.5億城鎮職工參保繳費21096億元,增長12.7%;基本養老金支出22227億元,增長16.7%;如果當年沒有3893億財政補貼,已入不敷出。問題的嚴重性在于,這種入不敷出自2014年就開始了,當年缺口1323億元;未來缺口還將更加嚴重。財政收入彌補養老金缺口難度在加大。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財政收入增速已降至個位數,2016年僅為4.5%,年均兩位數的增速將一去不返。同時,作為儲備基金的全國社保基金現有兩萬億積累,但鑒于每年數千億的支付缺口,長期看也難以為繼。如果不改革現有養老保險體制,距離養老基金耗盡將不會太遠。這種養老金支付壓力源自快速的老齡化。與歐美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出現了“未富先老”。中國人均GDP現為8000美元,不足美國的七分之一,但老齡化程度遠高于美國當年。這會讓中國的現代轉型更為艱難。2012年后,中國勞動人口以每年數百萬的規模逐年減少,老齡化加劇,養老金支付壓力劇增。第43頁/共71頁2016年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799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征繳收入2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4004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3965億元。養老金支出增幅繼續大于收入增幅,但總收入依然大于總支出,能夠確保養老金的當期發放和支付。2016年末,全國有7.63萬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比上年增長1.1%。參加職工人數為2325萬人,比上年增長0.4%。年末企業年金基金累計結存11075億元。第44頁/共71頁第45頁/共71頁養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養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深入研究市場變化,理解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達到滿足養老需求的最終目的。當前,我國養老市場正發生著變化。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老齡人口有2.2億,65周歲及以上的老齡人口1.4億??梢哉f,我國老齡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未富先老的特征非常明顯,這也為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谖覈鴩?,簡單地從養老人口數量來推出我國養老產業規模,是欠準確的。因此,我國要想發展養老產業,除了學習和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和成熟的模式之外,還須深入研究中國養老市場的特點。只有通過深入的市場調查、市場研究,才有可能給出準確的定位、獲得健康發展的機會。第46頁/共71頁養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二,養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即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傮w而言,我國大多數產業仍停留在低質量環節,傳統的、低端的無效供給居多,新型的、中高端的有效供給有所欠缺。我國養老產業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與大量的、低端的無效供給相比,新型的、中高端的、能滿足需求的有效養老供給明顯不足。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規模很大,只需占據其中1%或2%的市場份額,就可以做出規模遠遠大于發達國家的養老產業。余斌表示,從市場化運作的角度而言,企業或許應該瞄準高端的、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群。從整個養老產業發展的角度而言,則可能還需要多研究收入水平相對較高、有足夠支付能力和愿望的老年人群對養老產業的需求。第47頁/共71頁養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三,實現養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即通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打破壟斷、健全要素市場,使價格機制真正引導資源配置。供給不平衡的原因,在于供給側存在大量的體制機制障礙,從而束縛了供給側的活力,讓供給難以對市場中已出現的變化作出反應。
而所謂深化改革,就是要消除供給側所存在的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讓供給側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并能及時適應需求側的變化。
養老產業相對其他產業而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產業,其投資規模大、回收期漫長,盈利能力相對較差。因此,養老產業更需要整個社會、政府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來解決養老產業本身發展所面臨的一些體制和機制障礙。第48頁/共71頁養老保險制度框架第二支柱補充養老金: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49頁/共71頁企業年金企業年金主要針對企業,是指根據《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0號)等國家相關政策規定,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愿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補充保險福利激勵合理避稅第50頁/共71頁職業年金職業年金主要針對事業單位,是指根據《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試行辦法》(國辦發[2011]37號)等國家相關政策規定,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職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會保險,也不是商業保險,而是一項單位福利制度,是事業單位及其職工依據自身經濟狀況建立的保障制度,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承擔因實施職業年金計劃所產生的所有風險。第51頁/共71頁職業年金第52頁/共71頁第53頁/共71頁第54頁/共71頁養老保險制度框架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第55頁/共71頁養老面臨的挑戰養兒不防老,統籌又太少;以房養老不可靠,儲蓄在減少;還有什么路?做好規劃多找找!還有商業養老!?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59號第56頁/共71頁人的一生需要的六張保單第一張意外險保單第二張大病醫療保險保單第三張子女教育保單第四張子女意外險保單第五張養老保險保單第六張保障財富的人壽險保單第57頁/共71頁商業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是商業保險公司開辦的養老保險,包括團體養老保險和個人養老保險。團體養老保險是保險公司以專業技能為企業提供員工養老計劃,解決企業的養老問題,相當于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二個層次,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一種普遍的選擇。個人養老保險則是針對員工的個人需求,為員工個人提供養老保險保障,相當于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三個層次。商業性養老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交納了一定的保險費以后,就可以從一定的年齡開始領取養老金。這樣,盡管被保險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養老金的幫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第58頁/共71頁主要產品分類傳統型養老險分紅型養老險萬能型壽險投資連結保險傳統型和兩全型保險回報額度明確,且投入較少,比較適合工薪階層的養老需求;投連型和萬能型保險由于投入較高、風險較大,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高收入人群。第59頁/共71頁傳統型養老險分紅型養老險萬能型壽險投資連結保險優勢預定利率,回報固定,風險低。并且以年金產品居多。兩全型產品兼具保障和分紅功能,對抵御通貨膨脹有很好的效果。有一個約定的最低回報,但大小與保險公司經營業績掛鉤,理論上可以回避或者部分回避通貨膨脹對養老金的威脅,使養老金相對保值甚至增值。萬能型產品一般有保底收益,保險公司也要收取保單管理費、初始費等費用;特點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頂,每月公布結算利率,目前大部分為5%-6%,按月結算,復利增長,可有效抵御銀行利率波動和通貨膨脹的影響。賬戶比較透明,存取相對比較靈活,追加投資方便,壽險保障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提高或降低。萬能型壽險可以靈活應對收入和理財目標的變化。投連型產品不設保底收益,保險公司收取賬戶管理費等費用,盈虧全部由投保人自己負責;以投資為主,由專家理財選擇投資品種,不同賬戶之間可自行靈活轉換,以適應資本市場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三年級下冊(三下)蘇教版數學期中測試卷.2
- 2025年小升初數學專項訓練-集合(含答案)
- 2024國際設計師考試全景式復習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設計師創意能力考核題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考試目標導向試題及答案
- 側方停車考試題庫及答案
- 信托業培訓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新材料趨勢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知識競賽考試試卷及答案(二)
- 廣告設計師考試2024年外部環境影響試題及答案
- 婦科一病一品護理匯報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
- 精密干涉傳感技術與應用 - 干涉條紋與zernike多項式
- 2024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護理與管理專家共識要點(全文)
- 2024-2030年中國有機肥產業應用態勢及投資盈利預測報告
- 鋼結構工程施工應急處置措施
- 施工損壞賠償協議書
- 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荊楚初中聯盟八年級中考模擬預測生物試題
- 2024年北京東城區高三二模地理試題和答案
- 幼兒園一等獎公開課:大班繪本《愛書的孩子》課件
- 中國城市建設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工業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