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備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及優秀作文_第1頁
2021高考作文備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及優秀作文_第2頁
2021高考作文備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及優秀作文_第3頁
2021高考作文備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及優秀作文_第4頁
2021高考作文備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及優秀作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作文備考:漫畫作文審題立意及優秀作文代人,三個圈閱讀題為"三代人"的圖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結合圖畫內容及含義,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命題方向】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學會學習:勤于反思、信息意識人文底蘊:人文情懷、審美情趣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實踐創新:問題解決【審題】限制性1.內容限制。本題是一道漫畫作文,漫畫的題目是"三代人",漫畫的內容是:爺爺小時候玩"滾鐵圈",爸爸小時候玩"呼啦圈",如今"我"玩"朋友圈"。考生在寫作時應"結合圖畫內容及含義",找出三幅圖片中隱含的"變"與"不變"的要素,即變的是時代、是三代人童年的"圈子",不變的是任何"圈子"都會對身心成長產生影響。考生在聯想與思考時必須緊扣"圈子"的"變"與"不變"來行文構思,探究"圈子"對人身心成長的影響,脫離了漫畫內容和含義的寫作,則屬于離題。2.思維限制。作為漫畫類作文題,考生必須把握漫畫背后隱藏的命題人的意圖,它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才是我們寫作的關鍵所在。三幅漫畫之間既存在對照關系——爺爺、爸爸的童年游玩方式與"我"的方式進行比照;還存在主次關系——爺爺、爸爸充滿活力的童年襯托我略顯沉悶、缺少活力的童年。考生在寫作時,應在橫向、縱向和交叉的對比中把握漫畫的內涵,思考、理解"圈子"與"成長"的關系,然后結合生活實際去構思、探究與聯想。3.立意限制。仔細觀察三幅漫畫,爸爸和爺爺小時候玩的是運動健身圈,玩得興高采烈;而"我"玩的是虛擬的朋友圈,看似簡單快捷,但"我"身背一個大書包,帶著高度近視鏡,耷拉著腦袋,表情抑郁。人們雖然也能通過朋友圈收獲交往的樂趣,但建立在虛擬基礎上的朋友圈,卻是缺少生機和活力的,甚至因為過度依賴手機,對身心健康成長造成負面影響。綜合三幅圖來看,寫作的重點在第三幅漫畫"我的圈子"上。漫畫意在引導考生思考童年需要什么樣的交往方式;我們應該給孩子提供怎樣的生活圈;如何理性看待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方式、成長環境之間的關系。開放性1.寫作角度具有開放性。關于"我"的圈子生活,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思考,會有不同的出發點,或贊同或反對,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行的。2.選材具有開放性。在材料的選擇上,考生可以根據自己所贊同或反對的角度去選擇材料:如從反對的角度談當今"低頭族"的網絡社交綜合征在現實生活中的狀況;或結合古人"君子使物,不為物使"談如何辯證地看待和正確合理地使用各種"圈";或結合前兩幅圖談回歸自然對人身心健康發展的好處,從而呼喚自然隨性的"圈"等等。閱讀積累不同,對漫畫的理解不同,所選擇的材料也會有所不同。3.文體具有開放性。考生在作文時,文體的選擇也是相當自由的。可以寫展現三代人"生活圈"變化的敘事性或抒情性散文;可以辯證探討當今科技發展對兒童身心的影響,寫成議論文;也可以寫回憶父輩或自己童年"圈"事的記敘文……只要明確文體特征,把握住"圈子"對人成長的影響就可。【參考立意】切題立意:1.遠離虛擬"朋友圈",找回"逝去"的"圈"。2.時代在變化,生活在改善,我們需要充滿生機活力的"圈"。3.別讓"朋友圈"圈住了你我的童年。4.沉溺"朋友圈"不可取,多"圈"并用更健康。5.童年需要"朋友圈",也需要呼啦圈。偏題立意:1.我的童年我做主。(沒有把握住漫畫的真正內涵)2.爸爸媽媽,請把童年還給我。(未能讀懂漫畫的內容)3.三代人的童年圈。(浮于漫畫表面,未能深入解讀漫畫含義)4.玩物喪志。(過于偏頗,讀圖不夠仔細,理解不夠理性)掃描二維碼即可報名免費聽課,開課之前會有通知哦【下水文】理性看待"圈子"這一組題為"三代人"的漫畫中,爺爺的童年快樂地滾鐵圈,爸爸的童年快樂地搖呼啦圈,"我"卻刷著朋友圈。三代人,三色童年,三種不同的"圈子",讓我們在感嘆時代進步的同時,也不禁感嘆"朋友圈"正在圈去我們的童年。真的全是"朋友圈"的問題嗎?未必!我們需要理性看待"圈子"。缺衣少食的年代,爺爺爸爸滾個鐵圈、玩個呼啦圈都是那樣的快樂,可為何時代進步了,科技發展了,"朋友圈"里的孩子卻變得不快樂了,而且眼睛上還多了兩個圈?那些讓我們快樂的圈圈為何消失了?其實,并非全是"朋友圈"的錯,看看孩子背上的書包就知道:書包太重了,作業太多了。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孩子面對三個圈時不能兼顧,于是選擇了看似休閑又比滾鐵圈和呼啦圈有樂趣得多的"朋友圈"。他們的背駝了,眼鏡度數增加了,成績卻下降了,久而久之,活在虛擬世界中的孩子不能自拔,對周遭一切漠然以待。長此以往,心為"圈"役,身心健康都受影響。但我們也不必談"朋友圈"色變,而應理性看待"圈子"。不必把一切問題歸到"朋友圈"上。時代發展了,科技發展了,難道還要讓孩子徹底放棄"朋友圈",徹底和這個時代脫節,讓生活退回到滾鐵圈、玩呼啦圈的年代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老夫子的話給當下的人們提供了更為科學的指導。理性看待"朋友圈",既不能一味恐懼,也不能盲目樂觀。管子曾曰:"君子使物,不為物使。"要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理性使用"朋友圈"。父母應營造和諧溫馨的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愛的教育。社會應規范網絡信息管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奏響時代強音,讓孩子們在時代的浪潮中立鴻鵠之志,抱樸守正,篤學敏行,"圈"出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昂首邁進新時代。"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理性看待"圈子",謹慎入"圈",何懼之有?我們要不斷思考如何利用它來豐富生活,而不是拖累生活。要學會更理性地去辨析與選擇,從容地應對時代的變遷。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圈"中優勢,合理規劃、分享探究、精心篩選、完善整合……將其運用到學習中、生活中,讓自己與時俱進的同時提升自我、豐富自我。處在信息時代的我們,既需要"朋友圈",也需要呼啦圈。只有理性看待各種"圈子",合理使用各種"圈子",生活才會豐富多彩。把握青春,不負韶華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命題方向】科學精神:理性思維、勇于探究學會學習:勤于反思健康生活:自我管理人文底蘊:人文情懷實踐創新:問題解決【審題】限制性1.真實情境的限制。題目提供的寫作情境是一幅漫畫:一個人騎著三輪車,車上裝著寫有"晚年""壯年""青年"字樣的三個麻袋,其中寫有"青年"字樣的麻袋因泄漏而呈半癟狀態,騎車人扭頭看著麻袋,驚詫萬分。漫畫上方是說明性文字:"當我們為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嘆息時,我們應該考慮將來的衰老,不要到那時再為沒有珍惜青年而悔恨。"這句話是漫畫的寓意,暗示了命題人的題旨,考生審題立意時必須立足漫畫內容和寓意,脫離即為跑題。2.典型任務的限制。試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進行寫作。"青年"袋子泄漏喻示青春的流失,騎車人一臉驚詫說明他沒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考生必須緊緊圍繞"青年"麻袋的泄漏,并聯系自身實際展開思考,要立足浪費青春對壯年、晚年的影響;把握好青春才能不給人生留遺憾;不要一味感嘆已經失去的青春,要抓住當下積極有為等進行寫作。所寫內容及主題必須表達對青春時光流失的思考。3.價值判斷的限制。不珍惜青春時光的做法,不考慮青年時期行為對壯年和老年影響的行為是不對的,考生決不能寫"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只顧眼前,不思將來"之類的內容。另外騎車人對青春流失的驚詫、惋惜和悔恨,在這里含有積極意義,要予以肯定,但更要思考該如何及時采取行動,彌補流逝的青春。開放性1.立意角度是開放的。考生可以側重于青年對壯年、老年的關系來展開思考;也可以側重于珍惜青春、不留遺憾來構思寫作;還可以抓住"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側重于對流失青春的及時補救來立意行文。漫畫中含有不同的寫作角度,考生可以自由選擇、構思寫作。2.選材和論證是開放的。只要能立足漫畫內容,緊扣漫畫上方的說明性文字,考生可以自由選材,自由決定文章結構,自由選擇論證方式,這就給考生構思寫作提供了開放的思維空間。3.文體是開放的。考生可以選擇議論文,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展開分析論證;也可以選擇記敘文,寓理于事,借助對生活故事的敘述,來談自己對漫畫寓意的認識與思考。【解題】本題為漫畫作文,審題時須正確解讀漫畫寓意,抓住命題人的命題意圖。命題人意在引導考生思考青年和壯年、老年的關系,尤其是青春流失對以后人生的影響。面對青春的流失,年輕人該怎么辦?又應該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幫助考生正確理解漫畫寓意,命題人還在漫畫上方給出了一句富含哲理的話:"當我們為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嘆息時,我們應該考慮將來的衰老,不要到那時再為沒有珍惜青年而悔恨。"嘆息青春、考慮將來、珍惜青年、悔恨等詞,都能為考生審題立意提供幫助。試題審題難度不大,考生要想獲取高分,必須在立意、構思、語言等方面出彩。參考立意切題立意:1.把握青春,不留遺憾。2.把握青春,積極有為。3.人生因青年時期的奮斗而更加美麗。4.青年人要眼光長遠,不可浪費青春。5.嘆息青春流失不如積極把握當下,努力補救。6.抓住最美的青春,未來的你才不會悔恨。偏題立意:1.青春易逝,及時行樂。(跑題,錯誤理解漫畫寓意)2.常常回首,及時總結。(跑題,錯誤解讀畫面中人物的表情,脫離漫畫中的關鍵詞"青年、壯年、老年",沒有抓住漫畫寓意)【下水文】青春選擇奮斗,未來才不悔恨有一幅漫畫:一個人騎著三輪車,車上裝著寫有"晚年""壯年""青年"字樣的三個麻袋,寫有"青年"字樣的麻袋因泄漏呈半癟狀態,騎車人扭頭看麻袋,驚詫萬分。漫畫告訴我們:"當我們為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嘆息時,我們應該考慮將來的衰老,不要到那時再為沒有珍惜青年而悔恨。"這幅漫畫提醒我們:青春選擇奮斗,未來才不悔恨。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慶賀模范青年大會上說,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奮斗這一條……奮斗到什么程度呢?要奮斗到5年、10年、40年、50年,甚至60年、70年,總之一句話,要奮斗到死,沒有死就還沒有達到永久奮斗的目標。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如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新一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國夢就是青春奮斗的夢。做室內裝修的農民工在教室黑板上寫下這樣的勵志之言:不奮斗,你的才華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奮斗,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奮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一個人老去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我們也許不能通過讀書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但至少長大后,不會因為在該學習的年齡沒好好學習,而發現自己用幾年的有限青春,換來了一生的卑微。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到那時候再恨自己年少不努力,已于事無補。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未來是用來回憶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了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也許,我們沒有機會為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而奮斗,但我們都要為一個人生理想而奮斗,否則,到老年回憶自己的一生時,想想自己在大好的青年時期虛度年華、碌碌無為,恐怕剩下的就只有羞恥和悔恨了。青春選擇奮斗,就從今天開始。《明日歌》規勸青年: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長歌行》規勸青年: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岳飛勉勵后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愿你我選擇奮斗,選擇努力。青春選擇奮斗,才無悔青春,無悔人生。荒唐的"完成作業"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超級全能生聯考)要求:結合圖片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命題方向】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學會學習: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實踐創新:勞動意識、問題解決人文底蘊:人文關懷【審題】限制性1.內容限制。這是一道漫畫材料作文題,漫畫是作文的立意基礎。漫畫的主要內容是父親要兒子再給自己倒一杯水,而兒子卻以作業上沒說倒第二杯為理由拒絕父親。考生構思時,須堅持整體原則,立足畫面內容,探究漫畫寓意,提取出兒子錯誤做法的原因及警示作用,挖掘材料中隱含的關于社會、人生的思考。脫離漫畫寓意的寫作都是跑題。2.立意限制。表面看,是兒子死摳作業中的內容,而不清楚這項作業的意義,只會抱令守律、機械呆板地執行。但表象的背后有深層寓意,"給家長倒一杯水"的作業本來是要求子女學會尊敬父母,并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干力所能及的家務,而孩子卻以"作業上沒說倒第二杯"為借口,逃避孝敬父母的義務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暴露了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而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3.價值判斷限制。這則漫畫材料貼近考生熟悉的生活,命題人意在引導考生對漫畫內容進行深入思考、理性思辨。考生在立意時,需要批判兒子的錯誤做法,思考兒子這樣做的原因,以及諷刺與兒子做法相類似的社會現象。開放性1.對問題思考的角度有多種。可以從兒子的角度分析其錯誤做法,也可以從父親的角度分析家庭教育中的問題,也可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分析,也可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評價。2.立意的角度是多樣的。漫畫中,兒子的做法存在明顯的錯誤,考生可以從中分析出錯誤做法的原因,如兒子死摳作業中的內容,而不清楚這項作業的意義,只會抱令守律、機械呆板地執行;還可以從"倒杯水"的象征意義入手,如作業是要求子女學會尊敬父母,并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干力所能及的家務,而孩子卻以"作業上沒有要求"為借口,逃避勞動;也可以從父親流汗及驚訝的表情入手,思考兒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家庭教育缺失也是重要原因,引導考生思考家庭教育應該如何進行。3.文體選擇是自由的。可以選擇論述類文體,直接發表看法;可以選擇敘述類文體,通過故事和事件表達自己的見解;也可以選擇書信等類文體。【解題】這是一道漫畫材料作文題,立足于考查考生價值觀和人生觀層面的問題,巧妙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理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對于所選漫畫,表層理解沒有難度,但"寓意"層面的理解卻有一定難度,其中隱藏著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干預生活的責任意識。考生需要先整體把握漫畫中的內容,包括里面的文字,人物的狀態等內容。實際上,"一杯水"中的"一"是泛指,不應該機械地將其理解成數量"一";"一杯水"也可以具有象征意義,指孩子能為父母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漫畫表意的重點在于正確認識兒子的錯誤做法。任務設置的主要意圖在于引導考生思考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正確對待勞動和做家務,要主動擔當不逃避等。考生需要準確把握文字背后隱藏的寓意。【參考立意】切題立意:1.正確對待勞動和家務,主動擔當不逃避。2.作業教我們承擔義務,而不能將其當作逃避的借口。3.領會作業真意,學會孝敬父母。4.孝敬父母是義務,主動承擔不逃避。5.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也要教做人。6.家校合作,教會做人。……偏題立意:1.重視孩子的教育。(偏題,題目太大太空,沒有緊扣漫畫的寓意)2.教育的缺失。(偏題,片面放大漫畫中的部分內容,漫畫中對教育的體現并非重點)3.孩子作業存在問題。(偏題,立足畫面部分內容立意,未整體把握漫畫寓意)4.避免死板看問題,善于變通。(偏題,漫畫的寓意指向不是"變通",而是正確理解)5.家長不該這樣要求孩子。(跑題,理解錯誤,脫離漫畫寓意)【下水文】孝敬父母是義務,主動承擔不逃避漫畫中,父親叫兒子幫忙再倒杯水,可是兒子卻以寒假作業中沒有要求倒第二杯水為由拒絕。這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教人孝敬父母的作業,竟成了不孝敬的理由。孝敬父母是義務,應主動承擔不逃避。我們在這里不妨作一個歸謬,假設"作業上沒有要求給家長倒第二杯水"就不倒第二杯水是對的,那么如果作業連"給家長倒一杯水"的任務也沒有布置,是不是就連那一杯水也不倒了?假期作業也沒有要求我們一天吃三頓飯,是不是我們就不吃飯了?所以以"作業沒布置倒第二杯水"而逃脫義務的理由不成立,純粹是詭辯,暴露出來的是成長的問題。孝敬父母是義務,作業本是教我們學會承擔。漫畫中,老師所布置作業的本意是喚醒我們的親情意識,通過讓我們以給家長倒水,來啟發我們尊敬父母,關愛父母,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透過做這個作業,其實可以看到平常的我們是怎么做子女的:我們平常在家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油瓶倒了不管扶,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對家庭有責任、對父母有義務。父母溺愛當然是父母的錯誤,但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反思?孝敬父母是義務,是個多大的義務?我們能不能承擔?孟子說:"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我們在家里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是折技之類也。倒一杯水,舉手之勞。如果連給父母倒杯水的義務都要逃避,那將來父母生病,父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我們照顧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做到呢?如果連關愛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何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孝敬父母是義務,承擔這個義務不妨從倒一杯水開始。《孝經》上說:"孝子之事親也,居者致其敬。"給父母倒一杯水事小,但體現了禮敬父母的態度,與作業布置不布置無關,我們要主動去做。從倒一杯水開始,學會承擔義務,關愛父母,逐漸成長為一個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人。還好破洞在他們那邊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要求寫作。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命題方向】人文底蘊:人文關懷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學會學習: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責任擔當:社會責任實踐創新:問題解決【審題】限制性1.內容限制。這是一道漫畫材料類作文。漫畫的主要內容是:一條行進中的船尾部漏了水,其中兩人在奮力排水,坐在船頭的兩人卻幸災樂禍地說:"還好破洞在他們那邊!"從漫畫內容上,考生能很明顯地看出,同在一條船上的四個人的命運是相關聯的,任何人都不能獨善其身,任何作壁上觀者最終都會為自己的短見付出慘重的代價。引導語提示考生"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所以,脫離整體而只從漫畫的局部寫作的作文,均會被視為偏題或跑題。2.立意限制。漫畫作文在立意時,需要關注畫面要素和畫中字,尤其要注意看漫畫中的對比或夸張變形之處,然后在漫畫整體構思的基礎上確定立意。船頭兩個幸災樂禍的觀望者以及他們說的話"還好破洞在他們那邊"是整個漫畫的側重點,是批判的對象,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在面臨危難時,竭盡全力、互幫互助、團結協作才是正確態度。這一點在寫作時不能避而不談。而且,在作文立意時,要從兩者利益的相關性出發,不能只關注船尾兩個排水者,而大談"奮斗"和"直面挫折";也不能只局限于肯定行動者或批駁觀望者,而應該站在整體的角度指出面臨危難時,只有互幫互助、同舟共濟才能共渡難關。3.價值判斷限制。這則漫畫材料貼近考生的現實生活,讓考生對"在面對危機時,處于整體中的個人,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和行為去應對"這個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命題人意在引導考生批判觀望者,讓考生明白只有同舟共濟才能共渡難關。如果考生立意為對觀望者的肯定或對行動者的否定,就是跑題作文。開放性1.立意角度是開放的。可以站在觀望者的角度上,否定船頭兩個觀望者的言行,指出同處危難時,命運是相連的,應同舟共濟、友愛互助。也可以從整體角度出發,既肯定行動者又否定觀望者,從對比中得出本文的最佳立意:只有互幫互助、同舟共濟才能共渡難關。2.寫作的文體和表達方式是自由的。文體的選取和表達方式的運用較為自由,可以選擇寫議論文,直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也可以選擇寫記敘文,通過故事和事件表達自己的感悟。但根據材料及題目的要求來看,以議論文體為佳。【解題】本題是一道漫畫類作文題。漫畫作文一般包括圖畫、文字、漫畫題目以及要求等幾部分,所以在審題時要注意各部分所包含的信息。本題由圖畫和文字構成。圖畫中有一條在水中行進的船,船的尾部進了水,船尾的兩人滿頭大汗地奮力向外倒水,船頭的兩人卻安閑地坐著觀望,并且說:"還好破洞在他們那邊!"從圖畫來看,當危機到來時,有人在努力解決,有人在觀望,但處于同一條船上,任何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幸災樂禍只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審題時應抓住兩者利益的相關性,肯定行動者,批駁觀望者,指出有難當頭或面臨危機時,只有互幫互助、同舟共濟才能共渡難關。【參考立意】【切題立意】1.同舟共濟,有難同當。2.友愛相助,助人益己。3.榮辱與共,命運相連。4.冷漠旁觀終損己,互助和諧共休戚。5.覆巢之下無完卵,面對危難莫旁觀。……【偏題立意】1.埋頭苦干,直面困難。(只關注了漫畫的局部,沒有從整體上把握漫畫的寓意)2.以長遠目光看未來發展。(作文內容太寬泛,不是材料強調的重點)3.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曲解材料,以談論個人奮斗、直面挫折為主)【范文展示】冷漠旁觀終損己,互助和諧共休戚魯迅先生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生存于世,每個人都與周邊、與遠方緊密相關。當航行之舟漏洞進水,危急時刻你會出手相救,患難與共,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同的答案彰顯不同的價值取向,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的小舟需要每個人補漏補缺,才會推動和諧社會的巨輪破浪前行,揚帆致遠。冷漠旁觀終損己。漫漫人生途中,我們總會看到一些人處于危難之中,拼勁全力自我解救。或許有人會抱著僥幸心理冷眼旁觀,慶幸事情與自己無關。但毛姆說過:"發生在別人身上的都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全是事故。"你的消極冷漠終有一天會化作打臉的巴掌,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危急時刻,我們應竭盡全力,奮勇相助,團結協作才是面對困難的正確態度。冷漠旁觀終損己,要互助協力,助人助己。縱觀古今,多少人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開創了人生的新篇章,又有多少人在冷漠對人中丟失了命運的橄欖枝。就像華為總裁任正非,面對一家曾名不見經傳的芯片研制公司遭遇困境,并非袖手旁觀,他大膽投資,出手相助,不顧每年巨額虧損。就是這家起死回生的芯片公司卻在華為5G時代的開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華為在面對美國制裁封鎖時依然不失核心技術。但同是企業的可口可樂公司卻呈現另一局面,面對生產廠出現的問題,生產鏈上的各個部門推諉責任,坐視不管,終致產品質量不過關,銷量銳減。由此可見,面對困難,互助協力,助人才是助己。互助協力,休戚與共,天下大同。王爾德說:"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互助協力,小到個人,大到國家。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助,如左手拉右手理所當然。大家互助協力,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國家才會繁榮進步,新時代領路人提出的"命運共同體"理念才會被貫徹落實,人類發展的新篇章才會掀開嶄新的一頁。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美好的新生活正在向我們招手,摒棄冷漠姿態,盡力所能,互幫互助共渡難關,我們"和諧社會"的巨輪才會劈波斬浪,駛向遠方。【點評】本篇考場作文,緊扣漫畫立意。開頭引用魯迅先生的名言,引出"冷漠旁觀終損己,互助和諧共休戚"的觀點。然后從三個方面,以列舉正反事例、引用名人名言、講述道理等方式,層層論述,步步強化自己的觀點,思維嚴密,特別是三位偉人的話在文中運用得恰到好處,有力地論證了自己的觀點。最后,以詩句為引,再次強調互幫互助、共創和諧,做到了首尾呼應,整篇文章一氣呵成、渾然一體,確為一篇考場佳作。誰才是最好的老師?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命題方向】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健康生活:健全人格人文底蘊:人文關懷學會學習:樂學善學實踐創新:問題解決【審題】限制性1.內容限制。畫面的主要內容:一對母女端坐沙發,各捧一本書在讀,媽媽對正在讀書的孩子投來關切的一瞥。整個畫面溫馨熟悉,書面文字亦淺顯明白。"媽媽(家長)""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畫面要素,讀書學習是畫中人物的活動,考生的聯想和思考都要基于此產生。畫面溫馨親切,容易喚醒考生心底的回憶,也容易引發考生的思考,從而在行文時有話可說,有情可抒。2.立意限制。這是一則典型的漫畫作文,考生要抓住漫畫的要素(包括文字、景、物與人),辨明關系,理清角度,聯系現實,挖掘寓意,評述價值,形成文章。畫面文字的立意提示性很強,"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媽媽最好的老師"表面上是書的名字,其實是命題人引導考生思考家長和孩子在家庭教育、親子關系中的職責和作用問題的支點。3.價值判斷。畫面提示文字為"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媽媽最好的老師","最好"兩個字體現了命題人的價值判斷,考生不得否定這一判斷。4.思維限制。"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是立意限制,也是思維限制。考生的行文必須堅持整體性原則和傾向性原則,從畫面人物的關系和畫面提示文字入手,挖掘"寓意",深入思考家庭教育和成長問題,表達較為深刻的主題。開放性1.思考和聯想是開放的。考生只要不脫離材料,就可以結合個人生活經歷和閱讀積累展開聯想和思考,完全能夠做到有理可說,有情可抒,但必須體現出真情實感和思考深度。2.立意是自由的。畫面的主體是家長和孩子,畫面的主題涉及親子教育,在這個層面上,考生可以從家長的角度、孩子的角度、綜合的角度去審題立意。家長讀書,做好榜樣示范作用;孩子讀書,也是對家長的無聲教育;家長、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考生也可以回憶成長中親子讀書、共同成長的經歷,表達對成長的感悟。3.文體是自由的。考生可以選擇議論文體,直接發表自己的思考與見解;可以選擇記敘文體,通過故事和細節表達對親子教育的思考;還可以選擇散文文體。文體形式自由靈活,比如寫成書信、演講稿都很好。【解題】漫畫作文在近些年的高考作文中屢次出現,比如2007年的《摔了一跤》,2010年的《都什么年代了,有魚吃還捉老鼠!》,2016年的《分數與獎懲》,2019年的《畢業前的最后一課》等等。漫畫有寓言性質,考生需要從漫畫中思考社會和人生的道理,這是對考生理性思維的考查。本題回歸親情,把重點放在"親情"和"教育"上,著眼于"立德樹人",讓考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從而激發他們的真情表達,個性思考,避免假大空,言之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