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動物學第10章節肢動物1課件_第1頁
普通動物學第10章節肢動物1課件_第2頁
普通動物學第10章節肢動物1課件_第3頁
普通動物學第10章節肢動物1課件_第4頁
普通動物學第10章節肢動物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章節肢動物門(Arthropod)是動物界第一大門:1.種類最多,約占動物界的90%以上2.數量最大3.分布最廣(水生、陸生、空中、寄生)4.形態各異概述異律分節:身體由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均不相同的體節構成律分節→身體分部一、異律分節和身體分部頭—感覺、摂食中心胸—支持、運動中心腹—代謝、生殖中心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頭胸部腹部多足綱頭部軀干部意義:使各種生理機能更加集中和分化、加強

了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第一節節肢動物門主要特征1、外骨骼節肢動物所特有的、覆蓋于體表的、無生命體征的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幾丁質復合體所構成,其中沉積有鈣鹽或骨蛋白,使體壁的硬度大大增加。功能:防止水分蒸發、保護、支持、運動功能,但限制了動物的生長。二、具發達的外骨骼、有蛻皮現象

蛻皮2、蛻皮現象附肢分節附肢各節之間以及附肢和體軀之間都有可動的關節,從而加強了附肢的靈活性進化過程中附肢的形態、機能發生了變化:形成口器、各種運動的足、輔助呼吸和生殖的各種形態三、分節的附肢2.附肢的功能

(1)運動功能:游泳(蝦的游泳足)、跳躍(螞蚱的胸部的附肢)、挖掘(螻蛄)、抱握(虱子的抱握足抱住發絲)、攜粉(蜜蜂的攜粉足)、蚊(停息足)

(2)感覺功能:附肢特化成的有感覺功能的觸角。如蝶、蛾類的附肢能感受化學刺激(性激素)、蒼蠅的腿有味覺功能;蟋蟀的觸角觸碰,以感覺對方的性別,產生挑釁行為。

(3)呼吸功能:蝦、蟹的一些附肢(胸部特化成足鰓,行呼吸功能)

(4)助生殖功能:雄蝦將精莢用觸角送入雌性的納精囊內進行受精,一些雌性具有抱卵觸,抱卵孵化。雄性蜘蛛將精液射于網上,再將精液吸入腳須上的交配囊中,然后開始追逐雌蛛求愛交配。

(4)取食功能:一些昆蟲具有發達的口器,進行咀嚼、虹吸等,這些發達的口器由附肢演化而來

節肢動物最早出現了橫紋肌,通過外骨骼的杠桿作用,調整和放大了肌肉運動,增強了效能。

蜻蜓:50公里/小時,飛牛虻:38公里/小時四、肌肉為束狀橫紋肌混合體腔—體壁與內臟之間稱血體腔,也稱為血竇由囊胚腔(初生體腔)和真體腔(次生體腔)混合而形成開管式循環系統循環系統的復雜程度與呼吸器官密切相關主要功能:傳送營養和代謝物質、激素五、混合體腔和開管式循環系統七、多樣的呼吸器官八、多樣的排泄器官

1、水生種類:綠腺(第二觸角基部)、顎腺(第二小顎基部)、基節腺(步足基部),與后腎管同源

2、陸生種類:馬氏管(中、后腸交界處的盲管狀結構)

甲殼綱:顎腺(幼體)和綠腺(成體)

肢口綱:基節腺

蛛形綱:馬氏管和基節腺

多足綱:馬氏管

昆蟲綱:馬氏管1、神經系統:鏈狀神經系統,神經節有明顯集中的趨勢頭部3對神經節愈合為腦九、神經系統和感官大家猜一下這是一個什么?一般都是雌雄異體,行有性生殖水生種類—多為體外受精;陸生種類—都是體內受精多為卵生,亦有卵胎生直接發育;間接發育變態十、生殖和發育昆蟲的發育

完全變態:

是指昆蟲在發育過程中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幼蟲和成蟲在形態和生態習性上有顯著差別,還需經過表面上不食不動,但體內進行著結構改造的蛹期,如螞蟻、金龜子、蜜蜂、蚊蠅等。

不完全變態:是指昆蟲在發育過程中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幼蟲和成蟲在形態和生態習性上不盡相同或不同,如蝗蟲、螻蛄、蜻蜓等。

第二節節肢動物的分類據呼吸器官、身體分部及附肢的不同,過去分為3個亞門7個綱:三葉蟲亞門的進化意義原始性的附肢。體節數不定而隨發育增加---較原始的節肢動物。附肢內肢節分為7節—與甲殼動物有一定的親緣關系肢口綱動物發育過程中有三葉蟲期---與肢口綱又有一定的親緣關系地層的鑒定寒武紀大爆發:所有動物祖先同時起跑“澄江動物群”因1984年7月1日在云南省澄江縣首次發現而得名,是寒武紀早期(距今約5.3億年)的一個多門類動物化石群,不僅動物類型多,而且十分珍稀地保存了生物的軟體構造,首次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遠古海洋生命的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征。并且它讓我們如實看到5.3億年前動物群的真實面貌,各種各樣的動物在‘寒武紀大爆發’時期迅速起源,立即出現,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個動物門類幾乎都已同時存在,而不是經過長時間的演化慢慢變來的。它將動物多樣性的歷史前推到寒武紀早期。”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了新的挑戰!“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的科研項目獲得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新中國成立以來也僅有28項成果獲此殊榮。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主要包括四個子學說:

1.一般進化論:物種是可變的,現有的物種是從別的物種變來的,一個物種可以變成新的物種。2.共同祖先學說:所有的生物都來自共同的祖先。分子生物學發現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生物化學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終證實了達爾文這一遠見卓識。所以,這也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科學事實。3.自選選擇學說: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主要機制。自然選擇的存在,是已被無數觀察和實驗所證實的,所以,這也是一個科學事實。4.漸變論:生物進化的步調是漸變式的,是一個在自然選擇作用下累積微小的優勢變異的逐漸改進的過程,而不是躍變式的。這是達爾文進化論中較有爭議的部分。(二)甲殼亞門(SubphylumCrustacea)最常見的種類如各種蝦、蟹。代表動物中國對蝦

日本沼蝦背甲復眼第一腹節第一腹足第一步足第三鄂足尾肢1、附肢類型(身體一般21節,附肢19對)

頭部五對附肢,分別為

小觸角1對、大觸角1對;

大顎1對、小顎2對。

胸部八對附肢,分別為

顎足3對、步足5對。

腹部六對附肢,分別為

游泳足或腹足5對,扇形尾肢1對。

部位序號名稱功能頭部1小觸角嗅覺、平衡、觸覺(前方)5對2大觸角觸覺(兩側,后方)3大顎咀嚼食物

4第一小顎抱握食物

5第二小顎扇動鰓腔內水流,利于呼吸胸部6第一顎足具鰓,呼吸8對7第二顎足具鰓,呼吸、游泳

8第三顎足具鰓,呼吸;內肢節,雌雄異形9-13步足捕食、爬行腹部14交接器(♂)♀第十四對附肢成絲狀6對15-18腹足游泳

19尾足1對強大,逃避中國對蝦19對附肢:頭胸部腹部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2.內部解剖結構肌肉口----食道---胃(賁門胃、幽門胃)---中腸---后腸---肛門賁門胃幽門胃蝦的內部循環結構圖蝦的呼吸排泄器官:觸角腺:排泄廢物調節血液離子平衡神經系統:鏈式腹神經鏈(5個胸神經節和6個腹神經節)生殖和發育:有變態現象甲殼亞門主要特征1.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頭胸部背側有頭胸甲;2.具有19對附肢,大多數腹肢是雙肢型(頭胸部有13對附肢,即5對頭肢和8對胸肢。5對頭肢包括觸角2對、大顎1對和小顎2對;8對胸肢中前幾對為顎足,其余為步足。);3.呼吸:鰓呼吸;大多數種類水棲。4.消化:胃(賁門胃和幽門胃)5.排泄:綠腺6.神經:鏈式分類及重要類群軟甲亞綱(MALACOSTRACA)

甲殼堅硬,頭胸甲特別發達。占全綱總種數的70%,18000種。等足目(Isopoda)普通卷甲蟲Armadillidiumvulgare端足目(Amphipoda)鉤蝦磷蝦目(Euphausiacea)

華麗磷蝦Euphausiasuperba鉤蝦十足目游泳亞目(Natantia)爬行亞目(Reptantia)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中華絨螯蟹Eriocheirsinensis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clarkii中國龍蝦Panulirusstimpsoni節肢動物(續)生活與海洋或陸地身體分頭胸部(前體)和腹部(后體)兩部分。頭胸部有附肢,但絕無觸角(第一對附肢稱為螯枝;第二對附肢稱須肢)(三)螯枝亞門(SubphylumChelicerata)全部海產,大部分種類已經滅絕,活化石。以書腮呼吸,尾端有長大而能活動的尾劍。寒武紀-二疊紀最繁盛。東方鱟幼體很像三葉蟲的幼體,血液內含鱟素,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目前正用于抗腫瘤的研究。1.肢口綱(Merostomata)東方鱟尾劍螯肢須肢肢口綱(Arachnida)主要特征

1)身體為瓢狀,背腹扁平2)身體分為頭胸部、腹部和劍尾3)

附肢12對2.蛛形綱(Arachnida)

(1)主要特征1)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2)頭胸部6對附肢:本門中數目最少,無觸角3)書肺呼吸:書肺一對4)

消化系統:口—食管--吸胃—中腸—后腸—肛門5)排泄系統:基節腺和馬氏管6)循環系統:開管式,心耳8對,血液含血藍蛋白和鱟素7)神經系統:很集中蜘蛛內部結構消化系統:口—食管--吸胃—中腸—后腸—肛門呼吸器官:書肺排泄器官:馬氏管(2)蛛形綱的重要類群1)蜘蛛目蛛形綱最大的一類①體分頭胸部和腹部;②附肢6對③腹部:園囊狀,不分節,附肢退化或完全消失,有些演化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紡績器,本目特有結構。結網2)蝎目很早登上陸地的節肢動物3)蜱螨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