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工程培訓幻燈片(合作社骨干員)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定稿)課件_第1頁
陽光工程培訓幻燈片(合作社骨干員)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定稿)課件_第2頁
陽光工程培訓幻燈片(合作社骨干員)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定稿)課件_第3頁
陽光工程培訓幻燈片(合作社骨干員)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定稿)課件_第4頁
陽光工程培訓幻燈片(合作社骨干員)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定稿)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主講人員

聯移前

移動136

3629

28092012年9月1第一節常規紅(辣)椒

無公害栽培技術

一、常規紅(辣)椒育苗技術

1、苗床選擇

(1)選擇地勢平坦、不積水、疏松肥沃,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作育苗地,廂溝式苗長10m、寬1.33m。(2)肥藥處理:過篩腐熟有機肥與園(壤)土按4比6的比例配成營養肥,每㎡+草木灰0.5㎏+專用復合肥0.1-0.15㎏+過磷酸鈣0.5-1㎏+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及2.5%敵百蟲可濕性粉劑5-7g混合均勻后潑施清糞水堆放,蓋膜密閉發酵15天以上,敞開薄膜透氣(但需保持土壤濕潤)20天以上再才能播種。3、播種技術

一種方法是采用撒播:澆足底水→用草木灰或細沙拌均已浸種消毒的種子播種(每平方米播種8-10g)→蓋種(細土或紅石谷子土)。

另一種方法是營養球(塊)育苗:營養土制成肥球或置于苗床上按3-7厘米劃方塊→每球(塊)播1-2粒種子→蓋種。4、拱膜覆蓋采用雙層覆蓋法:即床面平鋪1層報紙+竹簽拱棚后蓋厚膜。5、苗期管理

(1)苗床溫度管理(摘膜蓋膜):出苗70%左右及時摘除報紙,以后晴天每天、陰天隔天、雨天每3天必須在中午前后揭膜兩頭及旁邊通風、排濕,晴天高溫應延長通風時間。5、苗期管理(續2)

(3)病蟲害防治:幼苗3-4㎝高時用甲基硫菌靈(或百菌清)+菊酯類(或辛硫磷)等殺蟲劑混合噴施(先加水后兌農藥)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及地下害蟲;陰雨天出現蛞蝓(咸嗲蟲)、田螺(滑母子)為害撒施蜜達防治。5、苗期管理(續3)(4)濕度管理:床土過干使用保水抗旱劑或及時噴水和遮蔭,棚內濕度過大及時通風排濕或撒草木灰、干稻草吸濕。(5)煉苗:移栽前7-10天煉苗,最后2-3天完全揭去薄膜。5、苗期管理(續4)

(6)送嫁藥肥:移栽前2-3天用移栽靈(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0.5%尿素(或赤.吲乙.蕓苔)+綠芬威+磷酸二氫鉀噴霧,若不加尿素肥可潑澆淡稀糞水。1、定植移栽(續1)(1)犁田整地:選擇疏松肥沃、未種茄科作物地塊;冬翻炕土,深溝高廂;耙細整平。(2)施足底肥:按規格(朝天椒1.33m、長椒1.2m、圓椒和尖椒1.1m)開廂,畝施土雜肥1000㎏以上+辣椒專用復合肥50-100㎏以上+生物菌藥、肥適量。1、定植移栽(續1)

(3)作廂蓋膜:廂溝深10-17㎝,保持暢通以利排水降濕;壟土作廂,等待下雨或澆水使土壤濕透后搶墑蓋膜,壓緊四周。1、定植移栽(續2)(4)科學定植:定植以4月上旬至5月上

旬為宜;寬窄行栽植,朝天椒的行距為0.83+0.5m、株距(退步)0.5m,每穴1株;圓椒、尖椒行距0.7+0.4m、株距0.33m,每穴1-2株,若土壤肥力低、管理水平差可適當密植;用竹塊或小條鋤定穴,扶直苗子定植于穴間,輕輕壓實。澆定根水:定植后及時用每桶水(約25㎏)兌1-2瓶蓋辛硫磷農藥澆定根水(千萬不能淋糞),然后覆土成小土堆。2、大田管理(續1)

(3)適時施肥:每次追肥都要及時覆蓋土壤,定植后10-15天,畝施20%腐熟人畜糞水1000㎏(或畝用5㎏尿素肥兌水即每桶水兌尿素0.1㎏)作提苗肥,隔20天再追肥一次壯苗促花肥;且在采收3-5次后結合中后期培土根據苗情,畝用10-20㎏專用復合肥+5㎏尿素混合孔施兩穴之間(干旱時需兌水施入),以后按此方法每隔1個月追肥一次作壯果穩果肥,并結合病蟲防治+0.5-1%的尿素+0.1%綠芬威+0.3-0.6%磷酸二氫鉀噴施作根外追肥。3、病蟲防治

(1)病蟲防控原則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嚴格按生產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選擇農藥防治辣椒病蟲害;優先采用農業措施(選用抗病品種,非化學藥劑種子處理,加強標準化生產管理,輪作、間作套種);大力推廣生物防治和物理機械防治辣椒病蟲害技術。(2)、主要病害的化學防治

炭疽病用炭疽福美、百菌清、甲基硫菌靈、甲霜靈錳鋅、咪鮮胺等交替防治。

疫病5-6月為發病初期,可用甲霜靈錳鋅、烯嗎錳鋅、嘧菌酯、普力克等農藥防治(10天左右一次)。

青枯病等土傳病害發生時,一是及時拔除病株深埋或燒毀并撒施生石灰:二是用琥膠肥酸銅、農用鏈霉素等農藥防治,10-15天一次,連續3-5次。病毒病一是用藥早防(5月)蚜蟲;二是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株深埋或燒毀,并對土壤撒施生石灰,然后用病毒A、抗毒劑1號等噴霧,每10天一次,連續3-5次。第二節蕪湖青(甜)椒

無公害栽培技術

蕪湖椒是一種薄皮甜椒類型,以青椒入市,主銷市場為上海、江浙、沿海及其他喜食清淡蔬菜的大中城市,市場需求較大。幾年試種結果反映,該品種在我縣花坪、高坪等海拔1100-1500米平壩、槽坦的大泥土田地種植,極有利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發展前景良好。一、蕪湖青(甜)椒育苗技術

1種子來源由有關機構或組織根據市場需求和發展規劃統一采購發放(每畝用種50-70g)。2育苗時間

陽歷2月-3月下旬前(具體按當年氣候適當調整,適期內越早產量越高)。一、蕪湖青(甜椒)育苗技術(續1)3、苗床規劃

營養塊廂面寬1.3-1.4m,長5.33m(確保實際播幅長度5米),每畝育苗2廂。4、苗床準備(1)備過篩細土約7㎝厚度。(2)每箱備錘細過篩煙草復合0.5-1㎏+磷肥2.5-5㎏+商品有機肥2.5-5㎏+淡稀糞5擔左右。4、苗床準備(續2)(4)營養塊

成濕潤狀態切塊,見方4-5㎝,每排26-27塊×長100塊左右。(5)播種每營養塊中點播完好種子1-2粒,最多不超過3粒。(6)蓋土播種后蓋過篩細土(山中腐植黑土最好)不超過半指厚度,否則影響出苗。一、蕪湖青(甜)椒育苗技術(續3)

(7)繃竹簽及蓋膜每廂備竹簽10-15根,長度2.1m左右;播種后先在箱面蓋一層土紙或報紙(紙要澆水濕潤),插繃竹簽后再蓋拱膜,最后壓緊周圍。5、苗床管理(續3)(4)苗床2葉期后結合防病用藥(猝倒病、炭疽病采用百菌清或甲基硫菌靈、四霉素、甲霜靈錳鋅等農藥防治)噴施葉面肥(NEB、綠芬威、磷酸二氫鉀、壯苗劑等)促進幼苗健壯生長。5、苗床管理(續3)(5)苗子長到13-15㎝高度煉苗3—5天后再移栽大田。

(6)苗床出現異常情況農戶必須及時請教技術人員便于采取措施彌補。二、蕪湖青(甜)椒

大田栽培技術

1、選田整地、規格距離選田要求土層深厚、根層肥沃、不積水、不淹水、不怕旱的平地或緩坡非間作土壤。機耕、牛耕整地均可,要求達到無石塊、無根蔸、無草根、無大土塊。南北方向規劃壟行,行距1-1.17m,其中廂壟0.4m(確保成形廂面0.33m),人行溝道0.6-0.617m)。自制打孔器或栽花小敲按退步0.33-0.4m定距破(膜)孔,畝必須保證4000穴以上。2、足肥底施、聚土培壟

畝施有機農家肥1500㎏以上基礎上,按寬0.4米行面牽繩撒施高含量氮鉀復合肥(緩釋型及速效型各40-80㎏/畝),并配施生物菌(如復合生物菌肥、恩益碧菌根肥、枯草芽孢桿菌及翻天覆地生物菌藥等),部分田塊還需補施中量元素(硅鈣肥)及微量元素(硼、鉬、鋅)等。撒肥后將廂壟做成龜背形(即壟中間高兩邊低)。壟高不超過17㎝,否則不利保水抗旱。3、封閉除草、雨后鋪膜

壟行后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用禾耐斯(或都爾)兌水噴施壟面(每噴霧器兌藥30—40毫升)封殺田間未長雜草。田間地下害蟲較多時,每噴霧器兌菊酯類殺蟲藥8—10毫升殺蟲。經過中、大雨(或連續小雨)將廂壟濕透后再鋪膜。4、壯苗移栽、確保全苗

幼苗高度必須達到13-17㎝煉苗后才可移栽(小苗淺栽易遭蟲害或導致結果期植株倒伏;移栽前5-7天可在苗床噴施一次送稼藥肥。大田行壟上栽兩行呈三角形錯開。移栽時淋好定根水,栽后5-10天澆一次穩根水,并查苗補缺,確保全苗;栽苗結束后必須對行間空地噴施一次禾耐斯(或都爾)除草劑防雜草生長影響椒果產量與質量,間隔40天左右再使用一次除草劑,否則中后期雜草瘋長因勞力緊張無法控制加重病蟲發生及椒果腐爛,且影響產品質量和采收進度。5、及時追肥,葉面補肥

采摘3-5次果后,看苗每畝追施高含量速效復合肥10-15㎏防止脫肥早衰;生長中后期結合病蟲防治噴施3-5次葉面肥(硼鉬鋅復合素、磷酸二氫鉀、綠芬威、吲酯甲殼素、赤..吲.蕓苔、多椒等品種)可確保穩產高產。6、排漬防澇、旺苗抑控。

對于平地、易被水淹地廂壟可適當加高,還要開好排水溝,及時清溝排漬防澇。中后期遇高溫多雨導致植株過于纖細不壯,在技術員指導下用烯效唑(或多效唑)抑控,以達到健壯高產。

7、及早預防、治蟲控病前期主要預防蚜蟲、病毒病、炭疽病、枯萎病蚜蟲(采用黃板誘殺,瓢蟲撲食或吡蟲啉、吡蚜酮、噻蟲嗪等低毒高效農藥噴殺);病毒病(早治蚜蟲控病,早施病毒A或植病靈、菌毒清、NS-83增抗劑等農藥);炭疽?。ㄓ冒倬濉⒓谆蚓`、甲福硫、四霉素、甲霜靈錳鋅、咪鮮胺錳鹽、炭疽福美等農藥防治);枯萎病(在使用保水抗旱劑基礎上,選用枯草芽孢桿菌或甲基硫菌靈、琥膠肥酸銅、多菌靈、苯菌靈、甲硫福美雙、綠乳銅、苯醚甲環唑等控制)。中后期注意預防

疫病、灰霉病、細菌性青枯病、軟腐病、葉斑病、夜蛾等蛀果性害蟲

疫?。ú捎绵拙ゼ跋徇桶倬宓哪z懸劑、氧氯化銅、氟嗎錳鋅、烯酰錳鋅、甲霜靈百菌清、噁酮霜脲氰、烯嗎百菌清、烯嗎霜霉威、乙磷鋁錳鋅、氧化亞銅、氧氯化銅、甲霜靈錳鋅、綠乳銅、甲霜靈、百菌清等防控)。

灰霉病(在減少雜草前提下,采用腐霉利、乙烯菌核利、嘧霉胺、啶酰菌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