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井解釋作業題目_第1頁
測井解釋作業題目_第2頁
測井解釋作業題目_第3頁
測井解釋作業題目_第4頁
測井解釋作業題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測井解釋作業題目《測井解釋與數字處理》課程作業及思考題

()

第一章(緒論)思考題5

1-1.簡述測井學或測井技術的基本特點。

1-2.為什么說測井結果具有多解性?如何避免或降低測井資料解釋應用的多解

性?

1-3.概述測井資料在石油勘探開發中的主要應用。1-4.測井資料為什么需要“解釋〞?

1-5.用英文表述welllog,welllogging,loginterpretation.1-6.把ppt課件中圖頭頁打印出來,學會看圖頭。

1-7.熟記常規測井曲線符號(縮寫符號的英文表述)及曲線回放中常用左、右刻度數值。

其次章(測井解釋的基礎)作業題與思考題3

2-1.熟記測井及測井解釋涉及的基本術語的英文詞匯。

2-2.用英文表述以下概念:welllog,welllogging,loginterpretation,

porosity.permeability,saturation,resistivity,?

2-3.熟練把握地層水電阻率圖版(礦化度、溫度)使用方法;把握利用水分析

資料計算等效NaCl溶液礦化度的方法(圖版);。

2-4.復習《油層物理學》相關內容,了解并能表達巖石樣品孔隙度、滲透率(氣

體滲透率、有效滲透率)、毛管壓力測定原理及流程。

2-5.復習《儲層巖石學》,了解沉積巖主要造巖礦物,把握沉積巖常見礦物基本

巖石物理特征與測井數值,如石英密度為2.65g/cm3

2-6.復習/自學《油層物理》,把握巖石孔隙度試驗室測量方法,了解滲透率、

有效滲透率(相對滲透率)、含油(束縛水、剩余油)飽和度、粒度、毛管壓力、巖石微觀孔隙結構試驗室分析方法;

2-7.把握泥漿濾液侵入儲層的機理,各種侵入條件下流體徑向分布特征(電阻

率、飽和度等)。

1

第三章(常規測井方法要點回想)作業題與思考題10

3-1.列表總結常規測井方法的測井曲線符號,測量結果的物理意義、單位及影

響因素,探測深度與縱向分辯率數據。

3-1.依照SP測井課堂總結模式(物理意義、符號、單位、成因/測量原理、主

要應用),總結常規9種測井方法;

3-2.在Excel中作出SP-1、SP-2圖版;SP-1:先將攝氏溫度轉換為絕對溫度,

用式2-13計算;SP-2:稍繁雜,需將式(2-11)—(2-22)綜合應用。3-3.在Excel中作出圖8-15圖版(GR相對值計算Vsh),并探討其適用條件;3-4.在Excel中作出圖10-3圖版(中子測井挖掘效應);注意公式(10-22)中

個參數的單位

3-5.閱讀有關文獻,綜述時間平均公式的來源、應用條件等。

(通過閱讀文獻Time-averageequationrevisited得到——馮程)3-6.聲速測井落實校正的原因、方法(p.57-59);

3-7.在Excel中作出側向(圖5-2)和雙感應(圖6-10)徑向積分幾何因子圖版(橫

坐標統一用cm表示,徑向半徑);??

3-8.在Excel中作出電阻率測井選擇圖版(圖5-14、SLB:fig.7-38)

ps,各章與解釋應用相關的思考題與作業題。如第五章作業題(雙側向侵入校正)

學會使用“旋風〞圖版

3-9.在Excele或Matlabl中分別作Jxxx井4390~4450m、4460-4520m層段曲線

回放(分4道:巖性、深度、電阻率、孔隙度),1:200比例尺;用“畫圖〞軟件拼接成組合曲線圖。

3-10.在上述圖件中,畫出SP泥巖基線、砂巖基線,GR泥巖基線、砂巖基線。3-11.假設Jxxx井泥漿濾液礦化度為6000ppm等效NaCl溶液,地面平均溫度

15℃,地溫梯度2.5℃/100m.分別用SP法計算上述兩套砂層的Rw(@地層溫度)及地層水礦化度。

第四章(巖性識別及孔隙度確定)作業:7

4-1.寫出泥巖、(石英、長石)砂巖、石灰巖、白云巖、巖鹽、石膏、硬石膏、

無煙煤等沉積巖石的主要造巖礦物、分子式及其三種孔隙度測井礦物骨架數值;熟記典型巖石骨架密度、中子、時差數據,如石英砂巖密度2.65g/cm3等。

4-2.在Exce或Matlabl中作出Jxxx井常規9條測井曲線圖,應用中子-密度

曲線重疊法并參照SP、GR特征,劃分地層巖性段;熟記石灰巖(砂巖)密

2

度、中子左右刻度數據。

4-3.在Excel或Matlabl中中作出淡水泥漿、鹽水泥漿條件(圖11-7)下CNL

-Rhob交會圖,并比較二者的差異;熟練把握孔隙度交會圖版的使用,思考過渡巖性,如泥質砂巖、云質灰巖等的分布規律。

4-4.把Jxxx井4410-4435m、4444-4454m及4487-4497m三段地層中子、密

度測井數據作交會圖(圖11-7),分析解釋這三段地層交會圖數據的分布規律。熟練把握孔隙度交會圖版的使用,思考過渡巖性,如泥質砂巖、云質灰巖等的分布規律。

4-5.畫出純巖石油氣層體積模型示意圖,定義各組分及其含量并用規范符號表

示,寫出密度、中子測井響應方程及其孔隙度表達式,探討剩余油氣對密度測井結果的影響。

4-6.畫出含水泥質砂巖體積模型示意圖,定義各組分及其含量并用規范符號表

示,寫出密度、中子測井響應方程及其孔隙度表達式,區分泥質密度與骨架密度的相對高低探討泥質對密度測井結果的影響。

4-7.畫出泥質砂巖油氣層體積模型示意圖,定義各組分及其含量并用規范符號

表示,寫出密度、中子測井響應方程及其孔隙度表達式,探討剩余油氣對密度測井結果的影響。

4-8.分別用SP、GR、中子-密度交會圖法計算Jxxx4390~4450m、4460-4520m層

段砂巖泥質含量,對比分析其結果差異,給出最合理的泥質含量解釋結果。

第五章作業8

5-1.閱讀并翻譯Archie(1942)文獻。

5-2.分別用Pickettplot和HinglePlot形式作出電阻率-孔隙度圖版

(Rw=0.015ohm-m,a=b=1,m=n=2),將Jxxx井4487-4497m、4410-4433m、4439-4442m層段數據繪制在上述圖版中,并分析其流體性質,估計油氣層含油飽和度。

5-3.計算上述層段Rwa曲線,并與SP、ILD等曲線重疊對比分析。5-4.推導地層壓力梯度與流體密度關系。

5-5.作出JXXX井4390-4510m中子—密度重疊圖(密度左右刻度分別采用

(1.85,2.85;1,95,2.95g/cm3),中子左右刻度均采用(45,-15%)),對比分析Jxxx井4487-4497m、4410-4433m、4439-4442m層段重疊圖特征。5-6.應用雙孔隙度交會圖法(如密度孔隙度-中子孔隙度、聲波孔隙度-中子孔隙

度等)、空間模量差比法分析Jxxx井4487-4497m、4410-4433m、4439-4442m層段流體性質。

3

5-7.依照下表參數,計算純砂巖水層及油層(So=70%)的電阻率。(模型及參數:飽和度模型采用Archie公式(a、b取1,m、n取2))

地層溫度50℃地層溫度110℃砂巖儲層孔隙度,%1015202530地層水礦化度,8000,ppm水層電阻率ohm-m油層電阻率,ohm-m地層水礦化度,80000,ppm水層電阻率ohm-m油層電阻率,ohm-m地層水礦化度,8000,ppm水層電阻率ohm-m油層電阻率,ohm-m地層水礦化度,80000,ppm水層電阻率ohm-m油層電阻率,ohm-m

5-8*.依照下表條件,計算泥質砂巖水層及油層(So=70%)的電阻率。(模型及參數:飽和度模型采用Waxman-Smits方程(m*、n*取2))

泥質砂巖儲層有效孔隙度為15%泥質砂巖儲層Qv,meq/ml00.20.40.61.0地層溫度50℃地層水礦化度,地層水礦化度,8000,ppm80000,ppm油層電阻率,ohm-m油層電阻率,ohm-m地層溫度110℃地層水礦化度,地層水礦化度,8000,ppm80000,ppm油層電阻率,ohm-m油層電阻率,ohm-m

5-9.試問,油層有統一的電阻率標準嗎?根據計算的數據,用交會圖形式分析

影響油層電阻率的主要因素。

5-10.畫出油氣層、水層常見侵入剖面(地層模型、電阻率徑向剖面)。

第六章作業3

6-1.作出MB2井滲透率—孔隙度統計模型(數據存:第六章作

業.xls/sheet[MB2]);

6-2.用壓汞毛管壓力資料計算試驗樣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