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變化單元測試題_第1頁
人口的變化單元測試題_第2頁
人口的變化單元測試題_第3頁
人口的變化單元測試題_第4頁
人口的變化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口的變化》單元測試題1第Ⅰ卷(選擇題)

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英國阿伯丁、我國大慶等城市的興起,引起大量人口遷入,其影響因素主要是A.氣候條件適宜B.政治中心的改變C.經濟發展較慢D.礦產資源的開發2.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是A.由農村到農村的人口遷移

B.由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遷移

D.由城市到農村的人口遷移3.對于人口遷移所造成的影響,錯誤的是A.在遷入地,緩解了當地的人地矛盾B.在遷出地,有利于加強當地與外界的各種聯系C.在遷入地,經濟得到發展,同時產生一定環境問題D.在遷入地,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塊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人們把這一規律總結為“木桶原理”。如右圖,據此回答以下4-5題。4.下列關于“木桶”的說法最正確的是()A.根據“木桶原理”,地球的環境承載量可以無限制地擴大,因此不必擔心人口過多的問題B.如果木桶代表環境人口容量,則在一定歷史階段內人口容量具有相對確定性C.如果桶板代表資源,則長板決定了環境人口容量D.如果桶板代表資源,則各板共同決定了環境人口容量5.日本、荷蘭等國土地、礦產資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氣候適宜B.本國自然資源豐富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國家的資源D.人口素質較高6.我國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長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則大于500人,關于兩地的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A.影響兩地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B.長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經濟較發達C.兩地環境的人口容量都已達到極限D.兩地人口數都遠遠低于環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資源開發不足現象下圖示意四個國家人口的性別——年齡構成。讀圖,完成7~8題。7.圖示四國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A.① B.②C.③ D.④8.圖示四國中30~39歲人口數量從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撫養比是指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當總撫養比≤50%時稱為人口紅利期。下圖為我國沿海某省2000~2010年撫養比變化圖。讀圖完9-10題。9.該省開始進入人口紅利期的時間是()A.2000~2002年之間 B.2004~2006年之間C.2006~2008年之間 D.2008~2010年之間10.該省()A.人口出生率上升 B.養老保障負擔加重C.工業化水平降低 D.企業“用工荒”加劇11.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的因素是()A.資源量B.科技水平C.生產能力D.消費水平12.2006年某地區某個月份人口死亡率驟然上升,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環境污染比較嚴重B.遭遇大的自然災害C.醫療衛生水平下降D.經濟發展速度減慢13.日本、荷蘭等國土地、礦產資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氣候適宜B.本國自然資源豐富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國家的資源D.人口素質較高讀不同國家人口增長示意圖,完成14~15題。14.與目前我國人口增長狀況相似的類型是()A.①B.②C.③D.④15.圖中國家類型④所反映的人口問題主要是A.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負擔過重B.少年兒童比重大,就業壓力過重C.城市人口比重大,勞動力過剩D.人口總數太少,勞動力嚴重缺少讀下面兩幅漫畫,回答16-17題。16.圖示信息顯示,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 B.人口消費水平C.經濟發展程度 D.資源豐富程度17.對于制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有著重要的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是()A.環境承載力 B.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 D.環境的限制性讀“四國某年人口變動圖”,回答28~19題。18.根據圖中數據判斷,人口增長屬于原始型的國家是()A.甲B.乙C.丙D.丁19.下列關于乙國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增長快,人均資源占有量減少B.人口增長快,加大環境人口容量C.人口增長緩慢,城市化進程明顯減慢D.人口增長緩慢,出現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20.在四個國家中,最可能體現芬蘭目前的人口增長模式的是()A.甲B.乙C.丙D.丁第Ⅱ卷(非選擇題)本卷共4小題,共50分21.(12分)讀下列我國部分地區某年的人口資料,回答問題。(1)圖示省、市、自治區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2)圖示各省、市、自治區中,每年凈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長率卻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上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________型。(5)對比人口出生率與自然增長率的地區差異性,說明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出生率的關系是________;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關系是________。22.(12分)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2012年4月11日,我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材料2:2011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大陸人口共1339724852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率為0.57%。材料3:“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表”。年齡構成人口數所占比例0~14歲人口222459737人占16.60%15~59歲人口939616410人占70.14%60歲及以上人口177648705人占13.26%注: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城鎮人口66558萬人占49.68%農村人口67415萬人占50.32%注:與2000年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1)從材料中分析,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國人口的特點是什么?(2)我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多、增長快,社會、資源、環境承受的壓力過大B.人口的年齡結構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C.穩定低生育水平可以有效解決老齡化問題D.穩定低生育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全球的人口增速(3)從材料中可看出,目前我國的人口增長模式是__________模式,形成這種模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這種人口增長模式會給我國帶來什么不利影響?23.(12分)下圖表示兩類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人口年齡構成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E所反映的人口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針對B國的人口問題,應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四國中,與E國人口問題一樣突出的是:A.印度

B.埃塞俄比亞

C.法國

D.俄羅斯24.(14分)結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美國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首份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國總人口為3.087億,比2000年增長9.7%。材料二美國人口增長和人均壽命變化示意圖(1900—2008年)。材料三美國本土略圖。(1)根據材料,簡要概括美國人口的發展特點。(2)指出目前美國的人口增長模式并描述其特點。(3)概述近三十多年來加利福尼亞州吸引人口遷移,逐漸成為人口大州的原因。(4)美國資源豐富,國土遼闊,但媒體稱:“對支撐地球生命的自然體系來說,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顯然不是什么好事。”運用環境人口容量的有關理論進行闡釋。答案:1.D2.B3.A4.B5.C6.B7.D8.B9.C10.B11.D12.B13.C14.C15.A16.D17.C18.A19.A20.D21.(1)上海寧夏(2)江蘇西藏(3)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齡化嚴重,導致人口死亡率較高(4)現代(5)負相關(經濟越發達,出生率越低)負相關(經濟越發達,自然增長率越低)22..(1)人口增長速度減緩(或人口增長處于低生育水平階段)、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城鎮人口比重大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