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反射評定
康復醫學系
定義Reflex神經系統在調節機體的活動中,對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2解剖基礎反射弧感受器:接受刺激的器官傳入神經:感覺神經元,是感受器與中樞的聯系通路中間神經元:神經中樞,腦和脊髓傳出神經:運動神經元,是中樞與效應器的聯系通路效應器:產生效應的器官,如肌肉和腺體3感受器效應器傳入神經傳出神經4反射分類條件反射后天獲得的,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而且不斷得到完善的高級神經反射活動。不固定,不反復強化就會因遺忘而消失。非條件反射同種屬個體所共有的、恒久存在的、先天遺傳性的初級神經反射活動,是在種族發生過程中,機體與環境互相聯系而產生出來的。其反射弧固定而持久,數目少而有限。反射中樞可不經過大腦皮質,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各皮質下中樞的功能。5條件反射67非條件反射分類按生理功能防御反射屈肌反射、角膜反射攝食反射分泌反射、吸吮反射姿勢反射調節骨骼肌緊張度,保持和糾正身體姿勢的各種反射。8非條件反射分類外感受性反射是位于身體淺層的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又叫淺反射。如觸覺、痛覺反射。內感受性反射是位于身體淺層的感受器受到體內環境的刺激引起的反射,又叫深反射。如牽張反射,頸動脈竇壓力感受性反射。9非條件反射分類按反射弧的通路分類單突觸反射:由兩個神經元,經一次突觸聯系所形成的反射。多突觸反射:由多個神經元,經兩個以上的突觸聯系完成的反射。按反射弧在中樞的部位:脊髓反射、腦干反射、中腦水平反射及皮質反射。10淺反射(superficialreflex)由皮膚或粘膜刺激引起,反射由身體同側的屈肌收縮組成。多突觸反射弧對有害刺激的退縮是由屈肌收縮時出現的伸肌舒張所致,即伴有伸肌運動神經元抑制皮質性反射傳入纖維在構成階段性皮質下反射弧的同時上行入皮質,再經皮質下進入錐體束內下行。錐體束損傷時,淺反射減弱或消失。11深反射(deepreflex)是由急促敲打肌肉或肌腱,肌腱內的本體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神經沖動傳入中樞,并在中樞內與運動神經元直接形成突觸,支配骨骼肌發生發應。兩個神經元構成的單突觸反射潛伏期短,沒有后放作用,傳到速度快1213發育性反射developmentalreflexesandreactions胎兒在妊娠后期、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后一段時間里會陸續出現一些脊髓、腦干、中腦以及大腦皮質水平的反射。該類反射與人體的運動發育過程密切相關,即只有在某一個水平的反射出現后才能完成與之相應的運動動作,故稱為發育性反射和反應。14反射檢查的目的判斷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情況判斷神經系統的損傷情況為制定康復治療方案提供依據15淺反射刺激皮膚、角膜、粘膜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縮反應。瞬目反射腹壁反射提睪反射跖反射肛門反射16瞬目反射Blinkreflex又稱眼輪匝肌反射是由輕叩輕觸面部,角膜受聲、光等多種刺激而引起眼睛閉合的防御反射,起著保護眼球的作用。17瞬目反射的神經機制1:早成分的通路。
2:為晚成分可能的通路。雙陰影(A*B):左側延髓病變,僅影響病側刺激時雙側的晚成分。單陰影(C):病變范圍更大,除累及病側刺激時雙側的晚成分外,對側刺激時病側的晚成分也受影響。Vp:三叉神經感覺主核。Vm:三叉神經運動核左右18臨床意義面神經損害(傳出通路)三叉神經損害(傳入通路)中樞損害:腦干19腹壁反射反射弧:第7-12肋間神經→上:T7-8中:T9-10→第7-12肋間神經下:T11-12檢查方法:體位:仰臥位,雙膝關節屈曲,使腹肌松弛方法:用尖端鈍的針沿肋骨緣自上而下、從外向內、按上、中、下三個部分輕劃腹壁皮膚。20腹壁反射21腹壁反射臨床意義正常:受刺激部位可見腹壁肌收縮,臍向刺激側移動。消失:上部消失:T7-8脊髓節段病損中部消失:T9-10脊髓節段病損下部消失:T11-12脊髓節段病損雙側消失:昏迷或脊髓反射中樞障礙老年人、肥胖患者、經產婦可見兩側反射減弱或消失22提睪反射反射弧:生殖股神經、閉孔神經→L1-2→生殖股神經、閉孔神經肌支。檢查方法體位:仰臥位方法:用火柴桿等物輕劃大腿內側上方皮膚臨床意義:正常反應:可引起同側睪丸上提。雙側消失:L1-2脊髓節段病損一側減弱或消失:錐體束病損;亦可見于局部病變,如腹股溝疝、陰囊水腫、精索靜脈曲張、睪丸炎以及老年人。23提睪反射24跖反射反射弧:脛神經→S1-2→脛神經檢查方法:體位:仰臥、髖及膝關節伸直方法:檢查者手持病人踝部,用火柴桿由后向前劃足底外側至小趾掌關節處再轉向趾側。臨床意義:正常反應:足趾向趾面屈曲25肛門反射反射弧:陰部神經→S4-5→陰部神經檢查方法:用火柴桿輕劃肛門周圍皮膚臨床意義:正常:引起肛門括約肌收縮減弱或消失:馬尾神經損傷26說明淺反射的反射弧除了脊髓節段的反射弧外,還有沖動沿脊髓上升至大腦皮質的中央后回、中央前回,下降的通路經由錐體束至脊髓前角細胞。因此脊髓反射弧的中斷或錐體束病變均可引起淺反射較弱或消失,即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均可表現淺反射減弱或消失。27深反射(deepreflex)是刺激肌腱、骨膜和關節內的本體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上肢的反射: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橈骨膜反射軀干的反射:胸大肌反射、腹肌反射下肢的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28肱二頭肌反射反射弧:肌皮神經→C5-6→肌皮神經檢查方法:檢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將拇指置于肱二頭肌肌腱上,用叩診錘叩擊檢查者的拇指。正常反應:肱二頭肌收縮,引起前臂快速屈曲。2930肱三頭肌反射反射弧:橈神經→C6-8→橈神經檢查方法:檢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屈曲的肘部,然后以叩診錘直接叩擊鷹嘴突上方的工三頭肌腱。正常反應:肱三頭肌收縮,引起前臂伸展。3132橈骨膜反射(橈反射)反射弧:橈神經→C5-8→正中神經、橈神經、肌皮神經。檢查方法:檢查者以左手托住腕部,前臂處于半屈半旋前位,使腕關節自然下垂。叩診錘輕叩橈骨莖突。正常反應:肱橈肌收縮引起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前。33胸大肌反射反射弧:胸內、外側神經→C5-T1→胸內、外側神經。檢查方法:患者上肢輕度外展、檢查者拇指按住胸大肌在肱骨的附著部,叩診錘叩擊檢查者拇指。正常反應:檢查者手指下感到胸大肌收縮,引起上肢內收和輕度內旋。34腹肌反射反射弧:肋間神經→T6-12→肋間神經。檢查方法:患者仰臥位,對其腹部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叩擊檢查。上部:叩擊肋骨緣。正常反應:上腹部肌肉收縮,臍向叩打的方向偏歪。中部:在臍高度叩擊腹直肌,或叩擊檢查者按在該肌上面的手指。正常反應:腹肌收縮下部(恥骨反射):叩打距恥骨聯合中央1-2cm處。正常反應:下部腹肌收縮,臍向叩打的方向偏歪。35膝腱反射反射弧:股神經→L2-4→股神經。檢查方法:患者仰臥位或坐位仰臥位:檢查者用左手在腘窩處抬起雙側小腿,足跟離床,使膝關節屈曲120°,右手持叩診錘叩擊髕骨下方的股四頭肌肌腱。坐位:兩小腿自然下垂,足跟離地,用叩診錘叩擊髕骨下方的股四頭肌腱。正常反應:股四頭肌收縮、小腿前踢36373839跟腱反射反射弧:脛神經→L5-S2→脛神經。檢查方法:患者仰臥位,髖、膝關節稍屈曲,下肢外旋外展位,檢查者左手將患者的足部背屈成直角,叩擊跟腱。臥位不能測出時,讓患者跪在椅子上,雙足自然下垂,然后輕叩跟腱正常反應:腓腸肌收縮、足跖屈4041陣攣當反射高度亢進,如突然強力牽引肌腱可引起肌肉的節律性收縮。髕陣攣踝陣攣是腱反射高度增強的指征,可發生在任何有腱反射增強的情況下,其臨床意義同反射亢進。42髕陣攣體位:仰臥位,下肢伸直。檢查方法:檢查者用拇、示指夾住髕骨上緣,突然向遠端用力快速推動數次,并保持適度的推力不放松。陽性表現:股四頭肌節律性收縮使髕骨上下移動,即出現連續上、下有節律的顫動。4344踝陣攣體位:仰臥位,髖、膝關節屈曲方法:檢查者一手托住腘窩,另一手握足前部,快速推至足背屈并保持一定推力。陽性反應: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發生節律性收縮而使踝關節出現節律性交替屈、伸顫動。4546深反射的臨床意義減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斷。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重要體征末梢神經炎、脊髓前角灰質炎腦或脊髓的急性損傷可發生超限抑制,低級反射中樞受到影響而使深反射減弱或消失。深反射易受精神緊張影響亢進:反射中樞以上損害。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的重要體征是由于脊髓反射弧失去高級神經元的抑制而呈釋放現象可出現陣攣體征,是反射增強的結果。47病理反射是指由于上運動神經元損傷所引起或下運動神經元失去高位神經中樞抑制而釋放出的反射現象。頭面部發射:吸吮反射、努嘴反射上肢反射:Hoffmannn征、抓握反射、手掌下顎反射下肢反射:Babinski’s征、Oppenhiem征、Gordon征、Chaddock征、Gonda征1歲半內的嬰幼兒由于椎體束尚未發育完善,可出現這些反射48吸吮反射檢查方法:患者將嘴稍張開,檢查者用壓舌板或叩診錘的柄從上唇、口角輕輕觸及。陽性反應:引起嘴緊張地進行吃奶的動作。正常嬰幼兒也可陽性。臨床意義:成年人當額葉、兩側大腦廣泛障礙時表現出陽性反應49努嘴反射檢查方法:患者放松、檢查者用手指或叩診錘輕輕叩擊上唇中央。陽性反應:引起口輪匝肌收縮而呈努嘴樣臨床意義:兩側錐體束障礙者50霍夫曼征(Hoffmann征)是手指屈肌反射,是正常的牽張反射,但一般人難以引出,因此常作為病理反射進行檢查,反射中樞位于脊髓C6-T1。檢查方法:腕關節輕度過伸位,檢查者用示指和中指夾住患者中指的第2指骨,用拇指掌側彈撥患者中指的指甲。陽性反應:引起各指屈曲反應臨床意義:5152抓握反射(graspreflex)檢查方法:在患者的手掌面,檢查者用手指或叩診錘柄從腕部通過拇指示指之間,向指尖方向劃過。陽性反應:引起手指屈曲而類似抓握的動作臨床意義:額葉障礙時對側呈陽性。嬰幼兒常為陽性。53手掌下顎反射(palmomentalreflex)檢查方法:用叩診錘柄,從腕關節通過拇指大魚際肌劃向指尖。陽性反應:同側的下顎肌出現收縮。臨床意義:錐體系、額葉障礙、中樞性面神經麻痹。末梢性面神經麻痹可消失。54巴彬斯基征(Babinski’s征)檢查方法:用竹簽由足跟開始沿足底外側向前輕劃至小趾根部,再轉向足踇趾。正常反應:足踇趾及其他四趾跖屈。陽性反應:足踇趾緩緩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展開。臨床意義:錐體束損害。5556歐本漢姆征(Oppenhiem征)檢查方法:檢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病人的脛骨前側用力由上向下加壓推動。陽性反應:同Babinski’s征臨床意義:錐體束損害57戈爾登征(Gordon征)檢查方法:患者仰臥位,下肢伸展,檢查者用手握擠腓腸肌。陽性反應:同Babinski’s征臨床意義:錐體束損害58卡達克征(Chaddock征)檢查方法:仰臥位,下肢伸展,檢查者用竹簽劃足背外側。陽性反應:同Babinski’s征臨床意義:錐體束損害59Gonda征檢查方法:將手置于足外側兩趾背面,然后向跖面按壓數秒后突然松開。陽性反應:同Babinski’s征臨床意義:錐體束損害60巴彬斯基等位征Oppenhiem征、Gordon征、Chaddock征、Gonda征為刺激不同部位所引起的相同反應。61淺、深反射檢查注意事項患者合作、肢體放松采取標準姿勢叩診錘叩擊力量讓患者精神放松若腱反射難以引出,可采用特殊的增強方式左右側、上下對比:對稱性的反射減弱或增強未必都是神經損害的表現,而反射不對稱性是神經損害的有力指征。62淺反射檢查結果正常(+)減弱(±)消失(-)63深反射檢查結果消失(-)輕度減弱(±)正常(+)亢進輕度亢進(++)中度亢進(+++)高度亢進(++++)64病理反射檢查結果陽性(+)可疑(±)陰性(-)65結果分析錐體束損害巴彬斯基征陽性深反射亢進腹壁反射減弱66結果分析周圍神經病變所有反射減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陰性癔病性損害跖反射陰性,病理反射陰性雙側深反射亢進腹壁反射活躍67反射的發育隨神經系統的不斷發育,脊髓和某些腦干水平的原始反射在嬰幼兒期由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整合而被抑制。因而在正常情況下不能再引出。脊髓和腦干水平反射的出現和消失意味著中樞神經系統反射發育的成熟過程。68根據發育水平分類脊髓水平的反射腦干水平的反射中腦水平的反應大腦皮質水平的反應69脊髓水平的反射妊娠28周-出生后2月出現屈肌收縮反射伸肌伸張反射莫勒反射抓握反射70腦干水平的反射出生時出現并且維持至出生后4個月。非對稱性緊張性反射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緊張性迷路反射聯合反應陽性支持反射陰性支持反射71中腦水平的反應大部分中腦水平的反應在出生時或出生后4-6個月出現并維持終生。包括各種調整反應72大腦皮質水平的反射出生后4個月-21個月出現并終生存在保護性伸展反應各種平衡反應73發育性反射異常各種原因造成的腦損害,使反射或反應在該出現的時候不出現,原始反射該消失的時候卻又不消失。反射發育的遲延或異常導致軀干和肢體運動功能發育異常。74原始/脊髓水平反射是運動反射,受到刺激后肢體肌肉出現完全的屈曲或伸展動作模式。屈肌退縮反射伸肌伸張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莫勒反射抓握反射驚嚇反射最容易用肉眼觀察到,是運動反應的一部分75屈肌退縮反射(flexorwithdrawal)體位:仰臥位,頭部中立位,雙下肢伸展方法:刺激一側足底反應:受刺激側下肢出現失去控制的屈曲反應,足趾伸展、踝關節背屈。出現時間妊娠28周消失時間:出生后1-2個月76伸肌伸張反射(extensorthrust)體位:仰臥位、頭中立位、一側下肢伸展、另一側屈曲。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反應: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出現時間:妊娠28周消失時間:出生后2個月77交叉性伸展反射Ι(crossedextension)體位:仰臥位、頭中立位、一側下肢屈曲、另一側伸展。方法:將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動作反應: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出現時間:妊娠28周消失時間:出生后2個月78交叉性伸展反射Ⅱ(crossedextension)體位:仰臥位、頭中立位、雙下肢伸展。方法:在一側大腿內側給予輕輕叩打刺激反應:雙側下肢表現出內收、內旋、踝關節跖屈。出現時間:妊娠28周消失時間:出生后2個月79莫勒反射(Mororeflex)體位:半臥位,檢查者一手置于被檢者頸后部方法:頭部和軀干突然向后放下反應: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或屈曲),各手指伸展并外展,嚇哭后雙上肢屈曲、內收并于胸前交叉出現時間:妊娠28周消失時間:4個月80抓握反射(graspreflex)體位:仰臥位方法:對手掌或腳掌持續加壓反應:手指或足趾屈曲出現時間:手掌抓握:出生時足趾跖屈:妊娠28周消失時間:手掌抓握:出生后4-6個月足趾跖屈:出生后9個月81驚嚇反射(startlereflex)體位:任意體位方法:突然大聲地喊叫或發出刺耳的噪音反應: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出現時間:出生時消失時間:終生維持82臨床意義各反射均有出現和消失的時期。如果在該消失的時間未消失,繼續存在,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成熟遲滯、神經反射發育遲滯。83張力性/腦干水平反射是靜止的姿勢反射,是肌肉張力的調整反應,而不是能用肉眼觀察到的運動反應。全身肌張力隨著頭部與身體位置關系變化以及體位變化而發生變化。該水平的反射幾乎不產生運動,主要通過調整肌張力對姿勢產生影響,又稱為調整反射。84主要反射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對稱性緊張性迷路反射陽性支持反射聯合反應85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Asymmetricaltonicneckreflex,ATNR體位:仰臥位、頭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方法:將被檢者頭部轉向一側反應:頭轉向側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張力增高),對側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張力增高),猶如“拉弓射箭”姿勢。出現時間:出生時消失時間:4-6個月注:痙攣型和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生后6個月仍存在。86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Ιsymmetricaltonicneckreflex,STNR體位:膝手臥位或趴在檢查者腿上方法:使被檢者頭部盡量前屈反應:上肢屈曲或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張力增高。出現時間:生后4-6個月消失時間:8-12月87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Ⅱsymmetricaltonicneckreflex,STNR體位:膝手臥位或趴在檢查者腿上方法:使被檢者頭部盡量后伸反應:上肢伸展或伸肌張力增高,下肢屈曲或屈肌張力增高。出現時間:生后4-6個月消失時間:8-12月88對稱性緊張性迷路反射——仰臥位toniclabyrinthinereflex,supine體位:仰臥位、頭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方法:保持仰臥位反應:四肢伸展,伸肌張力增高。出現時間:出生時消失時間:4-6個月89對稱性緊張性迷路反射——俯臥位toniclabyrinthinereflex,prone體位:俯臥位、頭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方法:保持俯臥位反應:四肢屈曲,屈肌張力增高;或不能完成頭部后仰,肩后伸、軀干及上下肢伸展動作。出現時間:出生時消失時間:4-6個月90陽性支持反射Positivesupporting體位:立位方法:被檢者腳掌著地跳數次或腳掌堅定地著地。反應:下肢伸肌肌張力增高,僵硬伸展(拮抗收縮);甚至引起膝反張;踝關節跖屈出現時間:出生時消失時間:6個月91聯合反應(associatedreactions)體位:仰臥位方法:身體任何部位的抗阻力隨意運動反應:對側肢體出現同樣的動作或身體其它部位肌張力明顯增高出現時間:出生時-3個月消失時間:8-9歲偏癱患者痙攣早期階段也可誘發出聯合反應。92臨床意義腦干水平的反射在出生時出現,在不同時期消失。如超過應當消失的時期,反射仍存在,提示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遲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成年人也可出現腦干水平的姿勢反射。93中腦及大腦皮質水平的反應臨床上將中腦及大腦皮質水平的反射稱為反應。特指嬰幼兒時期出現并終生存在的較高水平的反射。調整反應保護反應平衡反應中腦水平的反應是獲得性運動發育成熟的標志。大腦皮質水平的反應是大腦皮質、基底節和小腦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平衡反應發育成熟的標志。94調整反應為中腦水平的反應頸部調整反應相同刺激下出現的軀干整體或分節運動反應軀干旋轉調整反應頭部迷路性調整反應視覺調整反應維持頭部直立或頭部與軀干對線關系的反應軀體調整反應調整反應的消失或終生存在反映了姿勢調整發育的成熟過程。95頸部調整反應Neckrightingactingonthebody,NOB體位:仰臥位、頭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方法:頭主動或被動向一側旋轉反應:整個身體隨頭旋轉而向相同方向旋轉。出現時間:出生后-6個月消失時間:出生6個月以后96軀干旋轉調整反應Bodyrightingactingonthebody,BOB體位:仰臥位、頭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方法:頭主動或被動向一側旋轉反應:身體分節旋轉,即頭先旋轉,接著兩肩,最后骨盆旋轉。出現時間:4-6個月消失時間:出生后18個月以后97頭部迷路性調整反射Labyrinthinerightingactingonthehead,LR體位:被檢者眼睛蒙上,仰臥位、俯臥位或直立懸空位方法:將被檢者托起或將其向前、后、左、右各個方向傾斜。反應:主動地將頭抬至正常位,即頭頸與地面垂直出現時間:出生-2個月消失時間:終生存在98身體調整反應Bodyrightingactingonthehead,BOH體位:被檢者眼睛蒙上,仰臥位/俯臥位方法:將被檢者置于俯臥位或仰臥位反應:主動將頭抬至正常位,即頭頸與地面垂直。出現時間:出生后6個月消失時間:5歲99視覺調整反應Opticalrighting,OR體位:被檢者睜眼,呈仰、俯臥位、直立懸空位方法:用雙手將被檢者托起或將其向前、后、左、右各個方向傾斜。反應:主動將頭抬至正常位,即頭頸與地面垂直。出現時間:出生-2個月消失時間:終生存在100保護性伸展反應(protectiveextension)是在重心超出支持面時(一種位移刺激),為達到穩定和支持身體的目的而作出的反應。當身體向支持面傾斜時雙上肢和雙下肢伸展以支撐體重。101保護性伸展反應(protectiveextension)體位:坐位、跪位、站立位或倒立位(降落傘反應)方法:被檢者通過主動或被動地移動身體使身體重心超出支撐面。反應:雙上肢或下肢伸展并外展以支持和保護身體不摔倒。出現時間:上肢:出生后4-6個月下肢:出生后6-9個月消失時間:終生存在102平衡反應指當身體重心或支持面發生變化時,為了維持平衡所作出的應對反應。為皮質水平的反應,整合前庭、視覺及觸覺刺激輸入,是大腦皮質、基底節與小腦相互作用的結果。肌張力正常并且能夠適應身體重心變化時平衡反應出現。平衡反應是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條件之一。平衡反應狀況可以通過活動的支持面和隨意運動或破壞被檢者的體位而獲得。103平衡反應-傾斜反應Equilibriumreactions-tilting,ER體位:被檢者于平衡板或體操球上呈仰臥位、俯臥位、坐位、膝手位或站立位。方法:通過傾斜平衡板或移動體操球來改變身體重心。反應:頭部和軀干出現調整平衡板翹起的一側軀干向上彎曲,同側上下肢伸展并外展對側肢體(平衡板下斜側)出現保護性伸展反應出現時間:仰臥位和坐位:出生后7-8個月俯臥位:出生后6個月膝手臥位:出生后9-12個月站立位:出生后12-21個月消失時間:終生存在104平衡反應-姿勢固定Equilibriumreactions-posturalfix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二手車交易合同范文
- 遙控田園管理機特點
- 《季店中學葉田鶴》課件
- 《建筑鋼材焊接技術》課件
- 2024年09月浙江醫療衛生招聘寧波市海曙區人民醫院招聘編外工作人員5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9月河南省鄭州中原區特招醫學院校畢業生和特崗全科醫生招聘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電動工具配件概述》課件
- 粉末冶金在先進磁性材料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移動設備零售解決方案考核試卷
- 2025層樓房屋買賣合同簡單范本
- 老年護理學(學習通)考試題庫(含答案)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習作例文、習作課件
- 府谷縣大昌汗鄉張三溝煤礦煤炭資源整合項目(重大變動)環評報告書
- 邁瑞公司中文簡介
- 合并會計報表編制模板
- 攪拌車說明書
- XX大學學生中文成績單(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 電動叉車控制器電路圖大全
- 法學概論的試題及答案
- 福建省水文地質圖
- 出境竹木草制品生產加工企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