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中學2014年預錄語文試題B卷_第1頁
黃岡中學2014年預錄語文試題B卷_第2頁
黃岡中學2014年預錄語文試題B卷_第3頁
黃岡中學2014年預錄語文試題B卷_第4頁
黃岡中學2014年預錄語文試題B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岡中學2014年自主招生(理科實驗班)預錄考試語文模擬試題(B卷)(共75分,與英語合卷,英語75分,兩科考試時間100分鐘)一.語言文字運用(27分每小題3分)1.下面各句中加點字的讀音正確、且全句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賽后的球場,一片狼藉(jí),見此情景,幾十名志愿者迫不急待地抄起掃帚,沖進場地,開始打掃起來。B.面對生活中的誘惑,我們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能貽(yí)人笑柄,同時還要懂得感恩、知足,適可而止。C.凡事都應該在道理上求得一致認識,隨聲附和(hé)、委屈求全,以此來維持團隊和諧,怎么可能?D.臺風季節將到,各單位必須未雨籌謀,預作防范。這樣,才能在與自然災害的斗爭中穩操勝券(juàn)。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昆明“3·01”事件事發現場證據表明,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勢力一手策劃組織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對兇手我們要嚴懲不貸。B.近期,《爸爸去哪兒》節目再創同時段收視紀錄,眾位明星爸爸成為近段時間炙手可熱的明星。C.有人把那些只讀書而不假思索的人稱為“書櫥”,也有人稱這種人為“書蟲”、“書迷”、“書呆子”。D.一些落馬的的貪官,曾經占用大量社會公共資源,開百萬豪車,住千萬別墅,一飯千金,卻從不資助任何公益事業。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表意明確的一項是A、近期被網友們調侃為“中國式過馬路”的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不只是行人的錯,恐怕某種程度上與“路權不平等”、與數不清的“中國式國情”之間也難脫干系。B、王老師是一位優秀的有著20余年豐富教學經驗的市實驗中學的語文老師,她工作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得到了學校和家長的認可。C、李娜三次打進澳網決賽終于獲得冠軍,其表現非常強勢,這種強勢不僅表現在球技上的日臻完善,更表現在其心態上的放松、沉穩和“無所謂”的勝敗觀。D、《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一書選取近200個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為對象,除了從語音的正誤方面做出是非判斷外,還注重對讀錯的原因進行分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4.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什么是故鄉?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鄉。B.氣質的形成包括“實”和“虛”兩個方面。C.保爾的一生形象地告訴了我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D.“把這瓶家鄉的水土帶在行李箱里,”媽媽說:“它能保佑你一路平安。”5.對下列對聯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蓮”與“憐”、“梨”與“離”諧音。B.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膽敢入十方百姓千家萬戶門。——謎語聯,謎底是我們日常用的“暖水瓶”(暖水壺)。C.到此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茶館門前懸掛的對聯。D.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居題聯。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有了風景,有了詩情,有了意象,這種美好就足夠了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這種藝術境界就是意境,讓人品味,讓人沉湎。②在中國詩歌里,還有意境。③景物與人心,一靜一動,互相映襯、互相呼應乃至融合。④就是林語堂說的,“精神和自然融為一體”。⑤什么是意境呢?⑥主觀情意和客觀物境構成一個流動的空間。A.④②⑤①⑥③B.④⑤③⑥①②C.②④⑤⑥③①D.②⑤④③⑥①7.擴展句中劃線的部分,先表現他的心情是沉重的,再表現他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心中所想,都寫在那張臉上(1)他心中所想,都寫在(2)他心中所想,都寫在8.五一節期間,已畢業兩年的2012屆(6)班同學準備舉行一次師生聚會,語文課代表李明負責打電話邀請語文李老師。請補寫出電話內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語境,簡明得體。李明·:(1)李老師:哦,是李明啊,我當然記得你,你好啊。李明·:(2)李老師:5月2號晚上啊,恐怕不行,我現在外地,到時候可能趕不回去。李明·:(3)李老師:是的,我也覺得很遺憾,我也很想你們,請代我向全班同學問好,祝你們玩得開心!李明·:好的,一定。我也代表全班同學向您問好,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再見。9.今年春晚上演了一幕《扶不扶》的小品,請根據小品的主題來描述下面這幅題為《扶不起》漫畫的內容,并說明其寓意。誰扶誰遭殃被家屬誣陷成誰扶誰遭殃被家屬誣陷成肇事者咋辦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詩文積累及閱讀(28分)㈠名篇名句默寫(6分)10.一封朝奏九重天,。(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11.傷心秦漢經行處,。(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12.白居易《望月有感》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用比喻表達獨在異鄉時孤寂的情感。王維在《使至塞上》中,也用相同的比喻表達惆悵抑郁心情的詩句是:,。13.蘇軾用詩句“博觀而約取,”辯證地概括了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勤于積累,精于運用。14.歐陽修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說過意思相近的一句話,這句話是:

。15.“亭”是古代詩人筆下常寫的對象,請寫出古詩詞中帶“亭”的連續句子,。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6-17題。(7分)初見嵩山張耒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注】張耒,北宋時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因受蘇軾牽連,累遭貶謫。16.作者初見嵩山是什么心情?這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請結合全詩簡析。(3分)答:17.“數峰清瘦出云來”一句妙在何處?“清瘦”有何精神內涵?(4分)答:㈢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題。(15分)王樸字文伯,東平人也。少舉進士,為校書郎,依漢樞密使楊邡。邡與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樸見漢興日淺,隱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為大臣,與將相交惡,知其必亂,乃去郡東歸。周世宗鎮澶州,樸為節度掌書記。世宗即位,遷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銳意征伐,已擾群議,親敗劉旻于高平,歸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數顧大臣問治道,選文學之士徐臺符等二十人,使作《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及《平邊策》,樸在選中。而當時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謂平定僭亂,在修文德以為先。惟樸等言用兵之策,謂江淮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樸,及見其議論偉然,益以為奇,引與計議天下事,無不合,遂決意用之。顯德三年,征淮,以樸為東京副留守。還,拜戶部侍郎、樞密副使,遷樞密使。世宗之時,外事征伐,而內修法度。樸為人明敏多材智,非獨當世之務,至于陰陽律歷之法,莫不通焉。樸性剛果,又見信于世宗,凡其所為,當時無敢難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樸留京師,廣新城,通道路,壯偉宏闊,今京師之制,多其所規為。其所作樂,至今用之不可變。其陳用兵之略,非特一時之策。至言諸國興滅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興,平安四方,惟并獨后服,皆如樸言。六年春,世宗遣樸行視汴口,作斗門,還,過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歸而卒,年五十四。世宗臨其喪,以玉鉞叩地,大慟者數四。贈侍中。(選自《新五代史·周臣傳》,有刪節)18.對下列句子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世宗雅已知樸雅:向來、平日B.非獨當世之務獨:只有 C.數顧大臣問治道顧:顧慮D.過故相李谷第過:拜訪1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王樸“明敏而多材智”的一組是()(3分)①知其必亂,乃去郡東歸②外事征伐,而內修法度③其陳用兵之略,非特一時之策④至于陰陽律歷之法,莫不通焉⑤世宗臨其喪,以玉鉞叩地,大慟者數四⑥凡其所為,當時無敢難者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③④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樸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樞密使楊邠,后來發現隱帝任用小人,而楊邠與將相關系不好,料知混亂必然要發生,就離開了他。B.王樸不僅多才多藝,精通音律、歷法等,還善于搞城市建設,將京師改造得大路通暢,壯偉宏闊。C.王樸在眾文士主張興修文教的情況下,主張用武,得到世宗的賞識,世宗征伐并州回來后,王樸最終被提拔為樞密副使。D.王樸視察汴河口,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訪,疾病發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世宗傷心地用玉鉞觸地。大聲痛哭了好幾次。2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1)而當時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謂平定僭亂,在修文德以為先。(3分) (2)樸性剛果,又見信于世宗,凡其所為,當時無敢難者,然人亦莫能加也。(3分)三.現代文閱讀(20分)如果“桃花源”里沒有鹽在當今的世界上,無論你對社會有多么的不滿,都別去找什么桃花源,那根本就不存在。有一篇散文,那就是陶淵明先生的《桃花源記》,總共不到五百字,內容卻妙不可言。陶先生講了這么一檔子事:某日,一個武陵漁民出去打魚,走著走著迷了路,闖進一個叫桃花源的地方,此地與外世完全隔絕,入口極小,進入后就豁然開朗。漁民一眼望去,阡陌交錯,雞犬相聞,風景絕美。這里的居民都是很多年前避難逃進來的,竟然“,”。漁民告知外部世界發生的戰亂,居民們“皆嘆惋”。漁民大吃大喝數日后離去,從此再也沒有人找到過這個地方。這篇散文寫得十分優美,被列入后代的每一種教科書,幾乎人人讀過,以之為最理想的社會形態。如果你問當前的中國人,特別是那些被房價、工作擠兌得喘不過氣來的年輕同學們,你最向往的地方是哪里呀?我估計一半同學會異口同聲地說:桃花源。但是有一個問題:桃花源里的鹽是從哪里來的。鹽是一種資源性特產,并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產,如果不吃,就會得軟骨病。桃花源里的幸福居民必須要吃鹽,如果當地不出產,就必須到外面采購,如果出去采購,就不可能不與外面人打交道,不可能不知道現在的皇帝是哪個。因此,建設桃花源的前提條件是,那里得產鹽。古代中國能產鹽的地方并不多,主要是山西運城、天津塘沽、江蘇鹽城以及四川成都一帶,那里似乎都不可能有桃花源這么隱蔽的地方。所以,桃花源必須有鹽,而產鹽的地方不可能出桃花源,陶先生騙了同學們1600年。除了鹽,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詮釋,桃花源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根據陶先生的描述,那里村小民寡,是一個沒有工商產業的農耕社會,物質生活非常貧瘠。而且,與外界沒有任何的交通、資訊以及商品流通往來,因而,經濟發展徹底停滯。因此,對桃花源的向往,實質上是一種心理上的返祖現象,若國民經濟退回到桃花源的狀態,則無疑是一次難以置信的反動。那么陶先生為什么那么向往桃花源呢?這又得說到他生活的那個悲催年代。我們這個國家在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軍暴動,繼而引發“董卓之亂”。從這一時間開始,到公元589年的整整40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混亂和分裂時期。翻開這段時間的史書,到處是殘酷殺伐、陰謀政變。單說人口一項,東漢末期的公元157年,全國已有人口7200萬,到公元265年司馬炎建立晉朝時竟銳減至2400萬。到公元300年,人口好不容易恢復到3380萬,可是西晉南遷時,漢族人口甚至已不到1500萬。長期的分裂戰亂,在中華民族的國民記憶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從而根植下兩個傳統價值觀:其一,在政治上,呼喚大一統的獨裁和集權統治;其二,在經濟上,向往避世無爭的小農社會。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實則是這種社會心理的折射。比陶淵明晚100多年的北朝儒生顏之推寫過一部流傳甚廣的《顏氏家訓》。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孫說:最好的生活就是自己耕田吃米,親手種桑織麻,所有的生活器具,從一只雞到一頭豬,從一把鋤頭到一根蠟燭,都是能自給自足的,所求于外部世界的,只有鹽而已。《顏氏家訓》自宋明之后,成為很多家族家訓的藍本,可見小農經濟在國民中的吸引力。寫這篇小文,我的心情很矛盾,因為又捅破了大家的一個小夢想。在當今的世界上,無論你對社會有多么不滿,都別去找什么桃花源,那根本就不存在。這個世界只有“蝴蝶效應”,今天中東的油罐爆炸了,明天你家門口的加油站就會漲價。世界需要大家努力去改造,躲起來,鹽也沒得吃。(取材于吳曉波同題散文)22.寫出文中橫線處所引用的《桃花源記》原句(2分)。2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A.從歷史上看,人們大都向往“桃花源”式的生活。B.《桃花源記》文筆十分優美,所以才“妙不可言”。C.陶淵明沒有考慮到“鹽”的問題,并未有意騙人。D.“桃花源”誕生于晉代,是因為人口數量的下降。E.《顏氏家訓》作者推崇“桃花源”式的田園生活。24.概述作者否定“桃花源”存在的理由。(4分)25.根據文意,解釋文中加點部分的含義。(4分)①返祖現象②蝴蝶效應26.文章結尾說“躲起來,鹽也沒得吃”。結合全文,寫出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并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6分)答案:1.B(A.迫不及待;C.隨聲附和hè,委曲求全;D.未雨綢繆穩操勝券quàn)2、A3、C4、B5、C(應是理發店門聯。彈冠:彈帽子;搔首:撓頭)6、D7、略8、(1)李老師您好,我是您的12屆學生李明,您還記得我嗎?(2)我們5月2號晚上舉行全班同學聚會,想邀請您參加,到時候您一定要來哦!(3)啊,那真是太遺憾了,我們會想您的。9、內容:題目是《扶不起》,圖中一位老人摔倒在地,而不少旁觀者無人攙扶,擔心反被誣陷,有的想:“不敢扶”,有的想:“誰扶誰遭殃”,有的想:“被家屬誣陷成肇事者咋辦?”寓意:扶老人反被誣陷,傷到的不僅是老人自己,還有世道人心。注:(1)諷刺那些不尊重他人生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心理,這是道德滑坡,缺乏正義感、責任感的表現;(2)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感,法制不健全,讓救助者產生后顧之憂。(簡單描述者0分、有思想1分,多角度思考2分,能揭示問題根源如漠視生命、道德滑坡、誠信缺失等觀點即可3分)10、夕貶潮陽路八千11、宮闕萬間都做了土12、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13、厚積而薄發1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5、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16、初見嵩山,作者心情驚喜而又親切。這種心情是鋪墊出來的。①作者奔走風塵,全靠青山開闊胸懷,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給作者一種期待感;②接著作者運用迂回之筆,一道雨幕被拉開,最后嵩山從云層中聳現,驚喜和親切之感撲面而來。17、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俊挺拔,造語新奇。一個“出”字,以動寫靜,賦予山峰動感,使山峰與云層形成了尖聳與廣闊、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畫面。“清瘦”還表現了作者清高獨立、人格堅守的精神氣質。18、C(應為拜訪、看望)19、D(②說的是世宗,與王樸無關;⑤世宗悲痛,說明兩人關系密切。不能作為王樸明敏才智的證明;⑥是說人們對王樸性格剛毅果斷的反映。與王樸明敏才智無關)20、C(是征討淮南后,不是并州,征討后最后被提拔為樞密使)21、(1)而當時的文士都不建議皇帝急于用兵。認為平定犯上作亂,應該把提倡文化道德放在首位。(2)王樸性格剛毅果斷,又被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當時沒有誰敢責備的,然而也沒有誰能能超過他。22、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3、BD24、參考答案:一,鹽是民生的必需品,桃花源必須有鹽。二,中國產鹽的地方都不像桃花源那么隱蔽,不可能出桃花源。所以,桃花源是不存在的。25、①返祖現象:因不滿現實的混亂而向往從前平和、安寧的生活。②蝴蝶效應:世界上各種事物之間不可能割裂開來,都存在著緊密的聯系。26、參考答案:作者認為桃花源僅僅是人們對美好安寧生活的向往,實際上并不存在。人應該承認現實,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把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