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4復合土工膜力學特性及施工工藝試驗--xx水電站二期上游圍堰應用復合土工膜防滲研究報告之二1概述根據xx水電站二期上游圍堰應用土工膜防滲研究報告之一的結論,xx水電站二期上游圍堰擬選用保護型復合土工膜.PVC主膜厚0.5mm,上層為200g/m2土工織物,下層為300g/m2土工織物共三層組成,土工膜鋪在堰體上游面。但由于復合土工膜不是定型產品,購這種規格的復合土工膜有困難。從1990年6月到10月聯系多處廠家均不生產上述規格的復合土工膜,只好對能購到的甲、乙、丙三種復合土工膜進行比較選擇,其中甲型膜為PVC主膜厚0.8mm兩制土工織物均為300g/m2。根據三種復合土工膜的強度試驗結果并考慮到xx水利水電工程咨詢公司的咨詢意見p決定采用xx塑料制品廠生產的甲型復合土工膜進行力學特性試驗及現場工藝試驗研究。根據我們提出的復合土工膜力學特性試驗要求,委托成都科技大學水利系進行試驗,全部試驗工作于九一年二月中旬結束,三月提交了試驗報告。由于界面摩擦試驗系采用中型直剪儀進行直剪試驗,尺寸較小,為驗證試驗成果,我們又在施工現場補作了自然休止角試驗。為進行復合土工腹施工工藝試驗F將一期上游渡汛圍堰的剖面設計成與二期上游渡汛圍堰剖面相似,也采用覆面復合土工膜防滲結構,其施工工藝基本上模擬二期上游圍堰,以便復合土工膜工藝試驗成果能直接應用于二期上游圍堰。2復合土工膜力學特性試驗研究2.1復合土工膜強度及延伸率試驗對選定的甲型復合土工膜進行了母材及粘結接縫兩種情況的抗拉、頂破、撕裂強度試驗,并測定破壞時的極限延伸率。試驗分原狀復合膜(即母材)和粘結接縫兩種。接縫粘接長度5cm,土工織物面用LDJ-246膠粘接,PVC膜用PVC軟膠粘結。原擬用湖北大學生生產的HB-PVC軟膠粘結,但粘接效果不好,后又改用廣州東風化工廠生產的施能牌PVC軟膠粘結。粘接接頭如圖1所示:所有強度試驗均在SHIMADZU萬能材料機上進行,自制夾具。夾具尺寸以及拉、頂、撕速度均參照“土工織物測試方法參考標準”。2.1.l抗拉強度及延伸試驗2.1.1.1試驗尺寸、拉伸速度采取值方法進行了縱向(卷材長度方向)及橫向(垂直卷材長度方向)取樣,試驗分寬條(寬20cm)及窄條(寬5cm)兩種,夾具問試樣長度均為l0cm其中5cm為粘結接頭,其余5cm為原狀復合土工膜。縱向、橫向拉伸速度均為50mm/min。每種試驗情況(縱向、橫向、母材、站結接頭共四種組合)均采用幾個試樣抗拉強度峰值的平均值及其巾對應的延伸率平均值。2.1.1.2拉伸試驗中試件性狀描述在復合膜母材拉伸過程中,織物和主膜側向收縮量不同,織物側向收縮量比主膜大,寬條試樣達峰值時,主膜側向收縮4cm,織物側向收縮達7cm。由于主膜與織物的側向收縮及延伸率相差太大,達峰值強度時,織物與主膜分離,兩側織物很快拉斷,峰值強度約6000N,延伸率約35%--1900%,繼續拉伸時,主膜強度約1600N-1900N,主膜斷裂時遠伸率達180-220%。粘結接頭寬條試樣拉伸性狀有以下特點:粘結接頭的抗拉強度取決于接頭處織物粘結牢固程度,這與粘結方法、粘膠性質、刷膠方法及粘結長度等因素有關。采用5cm粘結長度,LDJ-246膠粘結織物時縱橫向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平均值,基本能達到母材強度。由于粘結接頭影響,接頭處為雙層受拉,伸長變形及側向收縮均較小,峰值強度時,縱向伸長率平均值為38%,不到母材縱向伸長率85%一半,橫向伸長率平均值為50%,為母材橫向伸長率的58%。織物與主膜側向收縮差值減少,織物側收縮量僅比主膜大16mm。2.1.2頂破強度試驗2.1.2.1圓球頂破試驗環形夾具內徑45mm,磨光小球直徑25mm,頂桿速率30mm/min,采用10個試樣頂破峰值的平均值作為頂破強度值。母材最小頂破峰值為3320N,最大峰值為3760N,平均值為3500N,頂桿位移量(復合膜頂破變形量)25mm左右,兩層織物頂破;頂桿位移28mm左右,然后主膜頂破,主膜頂破強度800N。粘結接頭處最小頂破峰值6120N,最大峰值6680N,平均值為6485N。因為圓球頂破夾具內徑僅45mm全為粘結接頭,實際厚度相當于兩倍母材,所以頂破強度也接近母材頂破強度的兩倍。2.1.2.2平頭頂破試驗環形夾具內徑150mm,平頭頂桿直徑50mm,頂破速率60mm/min,采用10個試樣頂破峰值強度平均值作為頂破強度。母材頂破強度最大峰值強度6400N,最小峰值強度4500N,平均值5500N。頂桿位移量59mm左右時(相應于峰值強度)兩層織物頂破;頂桿位移量67mm左右時,主膜頂破,主膜頂破強度約3000N。粘結接頭處平頭頂破最大峰值強度10600N,最小峰值強度8700N。峰值強度時,頂桿位移量70mm左右,織物與主膜很快同時頂破。由于粘結接頭處的厚度較母材厚,所以其頂破強度也較母材高。2.1.3梯形撕裂強度試驗試樣為等腰梯形,上底25mm,下底l00mm,高75mm,在上底中部沿高度方向開15mm剪口如圖2所示。夾具夾在梯形不平行的兩邊,拉伸速率50mm/min,使試件沿剪口方向撕裂。縱橫向均采用5個試樣撕裂強度平均值作為撕裂強度母材縱向撕裂強度最大值900N,最小值800N,平均值868N。母材橫向撕裂強度最大值1000N,最小值620N,平均值828N。粘結接頭處縱向撕裂強度最大值1500N,最小值138ON.平均值1460N。橫向撕裂強度最大值1560N,最小值1460N。平均值1510N。因為粘結接頭處的厚度為母材的兩倍,因而其撕裂強度也接近母材的兩倍。復合土工膜的抗拉、頂破、撕裂強度試驗成果匯總于表1表1 復合土工膜強度試驗匯總表3復合土工膜施工工藝試驗利用導流明渠進口渡汛圍堰(即一期上游渡汛圍堰)作復合土工膜施工工藝試驗,因此,采用覆蓋式復合土工膜將此圍堰的防滲結構設計與二期上游圍堰完全相同,其剖面如圖7所示。3.1一期上游渡汛圍堰堰體施工 91年4月15日開始填筑堰體,填料為頁巖棄渣,汽車來料、推土機平料,不灑水填料層厚0.8m,重型振動碾有振碾壓4遍,堰體壓實較密實。4月底填筑至498設計高程(堰高l3m)用推土機削上游坡。原計劃在上游面設置厚0.6m的粒徑≤40mm砂礫料以保證上游玻面平整。但由于明渠底板砼澆筑,不允許從下游來料,被迫從上游進料,然后挖除施工道路再削坡。由于這種施工方法工期緊迫只得取消這細墊層料。修改設計通知要求填筑時用人工揀出粒徑>80mm的石料,但實際上未能做到這一要求,推土機削坡后,上游坡面局部地方有大石露頭或是凹陷。盡管如此,從宏觀上看,坡面還是比較平順的。對削坡后的上游坡面噴一層厚3cm的水泥砂漿墊層,其作用有二:增加復合膜與堰體上游坡面的摩擦力,也就是增加復合土工膜的穩定安全度。由室內試驗資料知,復合膜與砼之間的摩擦系數為0.54,而復合膜與砂礫料之間的摩擦系數僅0.39,由此可見,在1:2的坡面上只有噴一層水泥砂漿才能使復合膜不滑動。防止在鋪設復合膜的過程中,將坡面踩成坑洼不平。如在削坡后鋪設復合膜前下暴雨,也可防止雨水沖刷坡面??傊?噴水泥砂漿墊層后可使坡面較平整,不變形,從而使復合膜有一個較完整平順的支承面。噴水泥砂漿的配合比為1:1(水泥:砂),也可使用50%的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噴射作業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進行,由拌合樓按配合比拌成干料,汽車運至一期渡訊圍堰前沿。人工裝入噴漿機加風水后由噴咀噴射。每臺班約可噴射350m2。噴水泥砂漿后在復合土工膜現場預計粘結接頭處,用水泥砂漿抹一條寬30cm的光滑平整帶以便復合土工膜粘結接頭牢固.噴漿墊層終凝后要求灑水養護三天后方能在其上鋪設復合土工膜。3.2復合土工膜的施工準備及加工制作3.2.1復合土工膜的施工準備工作從xx塑料廠購買的1500m2復合土工膜,其PVC主膜厚0.8mm,兩層土工織物各為300g/m2幅寬1.15m左右,卷長45-50m到貨后立即取樣送成科大作強度復查試驗,三個試樣取平均值,試驗成果列于表5.表5一期渡汛圍堰復合土工膜強度試驗成果表寬條抗拉強度及及延伸率頂破強度撕裂強度縱向橫向圓頭N平頭N縱向N橫向N項目試樣強度N延伸率%強度N延伸率%復查樣56556855708928425250890951原樣品6160856269210135065500868825復查樣為原樣品品的%92.58087.5888195.5102.5114.8設計值6000906000905500850850復查為設計值的的%94.275.691.898.895.5104.7111.8試驗結果表明:除撕裂強度外,抗拉強度、延伸率、頂破強度等重要指標均較原送樣品差,也不滿足設計要求,這說明該廠生產的復合膜質量不穩定,且缺少檢測控制質量的手段。但由于到貨時間很遲(3月底),為不影響一期渡汛圍堰施工,只能采取這種復合膜。將四幅復合土工膜(寬度1.15)粘結成寬幅土工膜,粘結寬度5cm,分三層粘結,上、下兩層織物用LDJ-246膠粘結,PVC主膜用湖北大學生產的HB-軟聚乙烯粘結劑粘結。為培訓工人的粘結技巧和試驗粘膠性能,先在室內用小塊復合膜進行粘結試驗,試驗表明,只要按要求操作LDJ-246膠可將織物粘結牢固,但PVC主膜用HB-軟聚乙烯膠效果很差,按照說明書,該粘劑是單組份溶劑型,剝離強度>0.1MPa,剪切強度>0.481MPa(20℃,固化24小時),但試件粘結24小時后,用手輕撕就撕開了,目測粘接面也未溶解PVC主膜,由于該膠液揮發性很強,在粘接過程中揮發變稠時間延長粘度增加,粘結質量稍好。據稱該膠液只對特定的PVC膜效果好,因為各種PVC的增塑劑不同,因而粘劑的配方也不同p購買PVC主膜后要送梓品到廠家去作試驗據此確定配方。在成都科技大學試驗時用湖北大學生產的這種粘劑粘結PVC膜效果也差,原來認為是粘劑過期失效,成科大在市場購買的PVC軟膠(廣州東風化工廠生產),粘結效果較好。3.2.2寬幅復合土工膜加工制作寬幅復合土工膜拼寬結縫長度5cm,,粘結形式見圖1。其粘結順序及工藝如下:3.2.2.1使粘結面的織物與主膜分離:復合膜出廠時己在一側幅邊預留5cm粘結長度,但往往預留長度不夠標準需要將織物與主膜分開,試用了四氫呋喃與丙胴的混合液(1:1)及只用丙胴兩種清洗液,這兩種液體浸透織物后均能使織物與主膜分離,因為四氫呋喃的價格為丙胴的4倍,后來全部采用丙胴浸透織物,使織物與主膜分離。由于丙胴揮發性強,浸透織物后要立即撕開織物。3.2.2.2對兩層織物予涂底膠并隨后粘結接縫因織物的吸膠量很大,要刷兩次膠,第一次刷膠在粘結前進行,稱為予涂底膠,先涂底層織物底膠,再涂上層織物底膠,要求粘膠涂滿浸透織物并每隔80cm左右用長3cm的木棍支撐使織物與主膜隔開,待膠涼干或用碘鎢燈烤干后才能取下木棍備用。要求用30cm寬5cm厚的光滑平整木板蘭是在接縫處的下側,如為砼地面,且地面平整也可不用木板。墊板鋪好后,在下層織物結縫面均勻涂一層膠,涼干或烤干后將下層織物粘結好。隨后用于棉紗頭清擦PVC主膜粘結面,在主膜結縫面上均勻涂刷一層PVC軟膠、并立即粘合。緊接著上層織物粘繪畫上均勻涂膠、迅速烤干后將上層織物接縫面粘結好。3.2.2.3壓縫及堆存接縫粘結后,用裝砂料編織袋迅速壓在接頭上靜置4小時后方能撤去編織袋。隨后將寬幅復合膜幅邊的一側(異向)土工織物撕開10cm并在織物面上予涂底胸部,然后捆卷堆存。3.2.2.4接縫粘結工藝的要點(注意事項)織物要刷兩次膠,底膠要涂滿浸透粘結面的織物,干透失去粘結力后再刷第二次膠、刷第二次膠涼干(約10-15分鐘)或烤干到不粘手就及時粘結。碘鎢燈烘烤時間不能太長,距離不能太近以免將織物烤焦甚至使織物燃燒(因粘膠為易燃品)。近距離烘烤易使粘膠燃燒。PVC主膜均勻涂膠后立即粘合,上層織物涂膠迅速烘烤(不能涼干),迅速加壓靜置。靜置時間視氣溫而定,氣溫在25℃以上時不少于4小時,氣溫低要適當延長靜置時間,靜置時要防止接頭錯動。接縫處地面要平整、干燥、堅固。否則要用平整的木板或鋼板鋪墊,以使接縫處均勻受壓粘結牢固。按上述粘結工藝.將四幅復合膜拼成一幅寬膜(寬約4.4m),原擬拼接3幅、4幅,5幅三種規格的寬膜,因受拼接場地限制未拼接5幅的寬膜,考慮到三幅的寬膜寬度僅3.3m現場接縫太多,也未拼接。如果加工場地較大,為減少現場粘結接縫又能方便的定位,,以拼接成寬約7m--8m寬幅較好。因織物的吸膠量較大,購買的LDJ-246膠數量不夠,又購買了HJ-801膠來粘結織物,這種膠用膠量大,粘結效果也稍差,但能滿足要求。用這兩種粘膠拼寬粘緒后,取樣作粘緒后的抗拉強度及延伸率試驗,試驗結果見表6.表6復合土工膜拼寬粘結接頭抗拉試驗成果抗拉強度及延伸伸率(樣寬20ccm)項項目樣號斷裂位置抗拉強度N為樣品%為設計要求%延伸率1-246母材斷582095.297572-246同上530086.788.3573-246同上510083.585531-801同上420068.770542-801同上44007273.3593-801同上530086.788.352試驗結果表明:兩種膠的粘結效果都很好,試樣拉伸時都不在接頭處斷裂,無打滑現象,均是母材被拉斷。601膠粘結試樣強度稍低,原因不是粘膠問題而是母材不均勻強度較低之故。母彷最低強度僅為原送樣品的68.7%,設計要求值是70%,由這組試驗可見xx塑料廠生產的復合膜質量很不穩定,今后使用時一定要取樣復查。3.2.3伸縮節制作伸縮節制作了兩種形式,左岸伸縮節的形式如圖8所示。即用一幅寬115cm的復合土工膜作成二個寬15cm的折皺,沿長度方向每隔50cm用寬3cm長15cm的織物條用膠粘結定位。右岸伸縮節用比較簡單的形式,如圖9所示。該處用成都塑料廠生產的復合土工膜幅寬1.5m,PVC主膜厚僅0.25mm,兩側土工織物為200g/m2,二層重疊使用,粘結定位形式同前,這種形式的伸縮節制作簡單,作用與左岸伸縮節相同,值得推廣。伸縮節制作完后,將幅邊一側的土工織物撕開10cm并予涂底膠,捆卷堆存備用。3.3復合土工膜現場鋪設粘結施工將加工好的寬幅復合土工膜運至堰頂前沿依次堆放,使寬幅土工膜接縫設置在予留的寬30cm的平整水泥砂漿墊層上,人工清掃噴水泥砂漿墊層上的回彈料物后,再從堰體中部向左右兩側依次滾鋪成型。用人工將兩幅復合土工膜接縫對齊,接縫長度15cm,然后分段分層將接結粘好(粘結工藝同前)。原擬用鋼軌壓縫,由于予留30cm。水泥砂漿墊層不平整,沿上游坡面起伏較大,用鋼軌壓縫不能使接縫均勻緊密受壓,因此改用草袋及編織袋裝砂料壓縫。由于裝砂料編織袋與復合土工膜之間的磨擦系數僅有0.39,小于0.5,故編織袋沿坡面滑動,為此在堰頂埋樁用鉛絲拉方木阻擋編織袋滑動。裝砂礫料草袋與復合土工腹之間摩擦系數值在0.5-0.62之間,可在坡面保持穩定,但草袋易損壞,不能多次移位、反復使用,因而用得較多??偨Y經驗后,我們補作了麻袋裝砂料與復合土工膜的極限休止角試驗,其摩擦系數高達0.675,在1:2的坡面上顯然是穩定的.麻袋可反復移位,重復使用不致損壞。在二期上游圍堰復合土工膜現場粘結接縫時,應該用麻袋裝砂料壓縫。在確定接縫位置時(即確定30cm平整水泥砂漿墊層間距),為使復合土工膜松弛地鋪在堰面上,提出用公式B=(B1一B2)×0.99計算問距B,實測寬幅復合土工膜寬度B1=449cm,B2為粘結寬度,用上式計算得B=430cm,但施工后證明,予留B值偏小,復合土工膜有一定剛度不能隨意松弛,因此,間距B可用寬幅復合膜寬度B1減去粘結長度B2后,再減少1.0cm可:即B=449-15-l=433cm較合適,原來認為現場粘結接縫系坡面作業,施工條件差,工期又緊,粘結質量無法檢查和處理。因此,采用接縫長度15cm,為在加工場拼寬復合土工膜接縫長度5cm的三倍。但施工實踐證明,現場接縫粘結情況較設想好得多,且粘結接縫耗膠量很大。因此,在二期上游圍堰現場粘結接縫時,接縫長度10cm就足夠。粘結后的復合膜容重約2.9kg/m2,幅寬4.5m,長32m,總重418kg,用吊車裝汽車運至堰頂,人工卸車滾鋪就位,5-6人就可移動復合膜對縫,施工很方便。實踐證明:幅度還可增加。為減少現場粘結工作量,還是采用寬幅較好。這就要求選擇較寬大的拼接加工場地。復合土工膜鋪設后檢查,發現有10多個長約5-10cm人工用鋼纖刺破孔洞,用復合膜粘賠補洞。3.4復合工膜與左右岸及底部的連接施工3.4.1復合土工膜與左岸塑料止水帶連接施工左岸砼導墻內設置小溝并予埋654型塑料止水帶,小溝軸線即復合土工膜護面與左岸砼導墻交線。小溝實際尺寸為0.5m×0.5m,因予埋塑料止水帶不平整。連結施工時,將塑料止水帶用木銼銼去凸出棱條后,將復合膜與塑料止水帶按圖10所示粘結。1.回填填土2.用PVC膠(實際用801膠)將PVC主膜與PVC止水帶粘結3.預埋PVC止水帶4.用801膠織物與塑料止水帶粘結5.墊木6.伸縮節單位:mm原擬用兩幅復合膜各截去一側長約180mm的土工織物后,從上、下游面用PVC主膜與654型PVC軟膠粘結在一起,實際施工時,只用一幅復合膜撕開一側織物,迎水面為PVC主膜與654型PVC止水帶粘結,由于PVC膠己用完,實際使用801膠粘結,背水面為織物與PVC止水帶粘結,也使用801膠粘結。因為80l膠為非溶劑型,其防滲性能顯然不如PVC膠。因塑料止水帶不平整,且在小溝內,粘結操作困難,粘結效果差,為使迎水面粘結后能加壓,在背水面墊方木,迎水面粘結后楔入木塊擠壓,加壓一天后拆去迎水面木楔,用壤土回填搗實,以防接頭處滿水。連接左岸小溝內PVC止水帶的復合膜右側與伸縮節粘接,伸縮節右側1與大面積復合膜粘接成整體。3.4.2復合土工膜與左岸連接施工原計劃用注漿錨桿將復合土工膜按圖11錨固.要求錨桿深入巖面800mm,外露部分設螺紋加兩層膠皮帶,復合膜截去一側織物,使PVC主膜接觸膠皮帶,旋緊螺母使角鋼緊壓復合膜。但由于在堰面上鉆孔困難,且注漿錨桿很難保證在一條直線上,加上右岸巖面高低不平,起伏很大,用水泥砂漿墊層很難找平.因此改變設計按圖12連接。圖11圖12要求在己噴水泥砂漿墊層上噴一次漿后p立即將復合膜轉折20cm緊貼墊層,然后噴60cm的正三角形水泥砂漿層,將復合膜錨固于右岸。實際施工時,噴水泥砂漿錨固層厚度遠小于60cm一般只有20-30cm。3.4.3復合土工膜與堰腳砼底板連接施工原計劃將復合土工膜與予埋在砼小溝內(小溝尺寸為0.5×0.5m)的654型PVC止水帶粘結。由于小溝內有積水和淤泥,且考慮到復合膜與PVC止水帶粘結后不便加壓固定,粘結效果不能保證。因此改為清除積水淤泥及雜物,將復合土工膜伸入小溝內,使復合膜緊貼小溝下游側,回填壤土,分二層回填,第一層填25cm人工夯實。第二層填平小溝,用一立方反鏟輪胎壓實。在堰角處將復合膜松馳折疊形成寬3cm左右的伸縮節,然后在小溝上噴一層厚3cm的水泥砂漿保護層,如圖13所示3.5復合土工膜護坡結構試驗研究為保護復合土工膜不受陽光直接照射,并防止沖擊物人員機械破損土工膜,應對復合土工膜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原計劃在復合膜上堆砌一層裝碴料編織袋保護,但試驗資料表明,裝碴料編織袋與復合土工膜之間的摩擦系數較小,可能滑動失穩。又擬用裝碴料草袋護坡,由于裝碴草袋需用人工較多,且在復合膜上搬運裝碴料草袋時易損壞復合膜,同時又考慮到草袋易爛使用期不長,因而改用直接在復合土工膜上噴一層3cm厚的水泥砂漿保護層.室內試驗時,在復合土工膜上抹一層水泥砂漿,厚約2cm,7天后水泥砂漿己與復合膜粘結成一整體,用錘敲擊雖將水泥砂漿層敲破碎,但仍不能將水泥砂漿碎塊與復合土工膜分離,說明水砂漿與復口土工膜粘結很牢固。其原因是水泥砂漿未凝結時已滲透土工織物,凝固后與土工織物膠結在一起而復合土工膜與水泥砂漿枯結成整體。根據這一試驗結果,決定采用在復合土工膜上噴一層厚3cm的水泥砂漿保護層,噴射后檢查,除極個到部位漏噴外,大面積噴射效果良好。噴水泥砂漿后已將復合膜膠結成剛性較大的整體,如不采取措施,設置的伸縮節將失去作用。這是因為堰體沉陷而使復合土工膜受拉變時,因柔性復合土工膜變形大,水泥砂漿剛度大、變形小F,首先是水泥砂漿受拉斷裂,然后復合膜再受拉伸長直至破裂。水泥砂漿斷裂位置不一定在伸縮節處,因而伸縮節將失去作用。為此沿伸縮節縫面設置3×5cm的瀝青木條,如堰體沉陷,水泥砂漿護坡受拉將在大條處斷裂,從而使伸縮節拉開適應變形。起到保護復合土工膜不致斷裂的作用。3.6人工機械及主要材料消耗和施工進度資料一期渡汛圍堰共鋪設復合土工膜1548.5m2,其中150m2為成都無紡布二廠生產的復合膜,PVC主膜厚0.25mm,兩層土工織物為200g/m2,二層重疊鋪設,其余為xx塑料廠生產的復合土工膜,PVC主膜厚0.8mm,兩層土工織物為300g/m2,只鋪一層。折算后的鋪設面積為1698.6m2。人工、機械及主要材料消穩見表7,實際施工進度見表8。這些數據不包括為防止堰頂145#大溝洪水沖刷而采取的防護工程的用量.表7 人工、機械及主要材料消耗表項目單位數量單位面積用量備注1、復合膜加工拼拼接用工2、復合膜鋪設用用工3、復合膜與左岸岸聯結用工工4、復合膜與堰腳腳聯結用工工5、鋪設前清理坡坡面用工6、上游坡面削坡坡用工7、上游面削坡推推土機8、上游面削坡裝裝裁機9、運輸復合膜吊吊車10、運輸復合合膜汽車工日工日工日工日工日工日臺班臺班臺班臺班75540873510663480.4450.0240.0510.0210.113.5×10--31.75×100-32.35×100-34.75×100-3含鋪設,裝料袋袋壓縫含打毛、粘緒、,加壟、填土含清洗、攘土噴砂漿墊層后清清理坡面配合推土機削坡坡D85推土機3方裝裁機11、復合土工工膜用量12、LDJ--246膠膠用量13、LDJ--801膠膠用量14、HB-PPVC膠用用量15、四氫呋喃喃用量16、丙胴用量量17、編織袋用用量平方米kgkgkgkgkg個17981474635020407001.060.360.030.035其中300m22為成都無無紡布二廠廠生產工程項目單位設計工程量施工時間1、堰體碴料填筑筑2、堰體土料填筑筑3、復合土工膜拼拼寬加工4、堰體上游面削削坡5、噴水泥砂漿墊墊層、6、復合土工膜鋪鋪設7、噴水泥砂漿保保護層8、砌草袋子堰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1305066017001287128?1484i360l6291年4.155-5.2291年4.166-5.22591年5.5--5.15591年5.3--5.591年5.6--5.791年5.100-5.11991年5.200-5.22191年5.155-5.2224結論4.1選定的復合土工膜,PVC主膜厚0.8mm,兩側土工織物300g/m2,其抗拉強度、延伸率、頂破及撕裂強度均較高,抗摻性能好,只要墊層平整,無大的孔洞、坑洼,施工時不讓機械沖擊和硬物刺破,注意粘結接縫和與岸邊及地基的連接,就能形成優良的防滲結構。但xx塑料廠的產品性能不穩定,原送樣品和后來的產品質量差別較大,且幅寬僅1.15-1.2m,粘結接縫量大,據現在知道的資料,濟南塑料三廠能生產幅寬2.0m。PVC主膜厚0.8mm兩側織物300g/m2的復合膜.上海大成非織造廠也有能力生產上述規格的復合膜。二期圍堰復合膜可進一步聯系廠家,保證復合土工膜質量。采用2.0m幅寬可大大減少用膠量。4.2用LDDJ-2446膠或HJ--801膠膠按規定的的操作工藝藝均可將織織物粘結牢牢。比較起起來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