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語文課的教學設計(7篇)_第1頁
2022年語文課的教學設計(7篇)_第2頁
2022年語文課的教學設計(7篇)_第3頁
2022年語文課的教學設計(7篇)_第4頁
2022年語文課的教學設計(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2年語文課的教學設計(7篇)范文意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往往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往往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語文課的教學設計篇1

教學理念:讀書是語文學習和根本,指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體會到了烏鴉的聰明能干。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能用“逐漸〞一詞說話。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認識烏鴉的聰明能干,明白遇到問題時,應細心觀測,認真思考的道理。逐步養成積極動腦的良好品格。

重點難點: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認識到烏鴉的聰明能干,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具準備:

1、放大的文意圖或投影片

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關材料。

3、一些小動物的頭飾。如:大象、鶴、袋鼠、啄木鳥等。

自主預習:朗讀課文

提練主線: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教學過程:

個案部分

一、素養訓練

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探究式地學習,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誦,并懂得在別人有困難時要熱心幫助,明白遇到困難細心觀測,認真思考。

二、合作探究

情境表演:誰樂意把方才讀的內容表演一下?先四人小組集體創作,一人朗讀,一人表演,另外兩個人出主意。再請一兩個小組在班上邊讀邊演。大家既當觀眾又當小導演,評價補充。

分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完成小試驗。探討:你發現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讀一讀:讀一個關于烏鴉的故事,舉行讀書匯報會。

2.試一試:當瓶子中的水很淺很淺時,烏鴉用這種方法能喝到水嗎?

1、談話:

出示烏鴉圖。同學們,你們認識烏鴉嗎?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只聰明能干的烏鴉,你們樂意嗎?(板書課題)

2、活動:

出示烏鴉喝水圖,引導學生用一句簡短的話,說出這幅圖的意思。比一比誰說的最簡單,最確切。(板書課題)

一、導入(感知課文內容,識記生字,培養讀書習慣。)

1、組織學生自由讀文,勾畫出生字生詞,解決字音的問題。

2、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思路: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投身語文實踐,并在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從低年級開始,教師就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學會讀書。其中最關鍵的是堅持和突出每次讀書活動的目的性引導,讓學生真正讀有所得,讀有所悟。

二、匯報(多形式讀文,反饋自讀效果,促進閱讀理解。)

1、利用字卡,相互指讀生字,適當組詞,同學間相互評價,改正。

2、多形式讀文。(宛如桌互讀、男女生讀、分段指讀、小組齊讀等。)

有重點地指出難點字的讀音。如“怎、找、旁等。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從讀中體會感情,同時引導學生評價。

3、利用放大的插圖或投影片,引導學生根據理講解出每幅圖的意思。

4、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的內容。

思路: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多形式的朗讀和讀書和評價的結合,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檢測和穩定了學生的讀書成果,把讀書活動落到了實處。

三、寫字(穩定識字,提高寫字水平。)

1、引導學生在“我會寫〞中,再認生字,交流識字記字方法。如:謎語法、對比法、編順口溜等。

2、自選生字進行書寫。教師巡查,指導學生寫字。學生書寫展示,組織相互評議。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找、石等。

四、課后反思

學生犯錯并不一定是件壞事,由于學生犯錯的過程是一種嘗試和創新的過程。電燈的發明不就是建立在愛迪生成百上千次錯誤嘗試的基礎上的嗎?從這個意義上說,“錯誤〞也是一種“漂亮〞,“錯誤〞也是一種“成功〞。“小馬能否過河〞,試過自知分曉,小馬尚能一試,為什么不能讓學生也有嘗試的機遇呢?可能,我們的學生會用一些荒誕的嘗試來證明自己某些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做法,這時假如學生犯了錯,那是很正常的。愛迪生不就曾經想自己孵出小雞來嗎?這個想法看似十分荒誕,但正是像這樣無數個荒誕的想法才“鑄就〞了宏偉的愛迪生。因此,我們教師要正視學生犯錯,切勿對學生的錯誤大驚小怪、橫加指責,更不能因畏懼學生犯錯,而不給學生嘗試與實踐的機遇。

語文課的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結合解釋理解“為〞“鄙〞“語〞“恃〞“去〞“顧〞等詞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教師范讀、原文與譯文對照,能讀通課文,理解意思,背誦課文,初步培養愛好古文的感情。

3.創設情境,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能讀出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和情感,能試著用自己的話來陳述故事。

4.立足“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的原因體悟,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激發學生樹立志向,大膽實踐的精神。

5.認識“鄙、曰、恃〞3個字,正確書寫“乎、鄙、僧〞等6個字。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和情感,并背誦課文。

2.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題釋義

1.教師講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兩個和尚,一個和尚窮,一個和尚挺有錢。有一天……(“蜀鄙二僧〞故事部分)

知道這個故事出自哪里嗎?(板書課題:為學)齊讀課題,注意“為〞讀其次聲。知道“為〞是什么意思呢?“學〞又指什么呢?(做學問,求學)。

2.簡介,了解背景。此文的原題目是《為學一首示子侄》,是彭端淑寫給子侄們看的。讓我們來看看的相關資料。

屏幕出示:彭端淑是清代四川的文學家,他的文章筆力剛毅,氣勢渾厚,昂揚奮進,常給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較多,其中《白鶴堂文集》最為著名。本文是《白鶴堂文集》中極具影響力的一篇,意在教育晚輩們樹立遠大志向,勤奮學習,有所建樹。

二、初讀古文,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想知道原文中是怎樣寫這個故事的嗎?請你自由地讀讀課文,借助后面的解釋和字典,爭取把課文讀通順。然后看看課文哪一個自然段是在寫這個故事,請你在自然段前面做個標記。

2.同桌互讀,浮現難點。

兩個學生一組,一個讀,一個聽,改正字音,看法不一致時,記錄下來此字,留待解決。教師巡查,相機把難讀字詞寫在黑板上。交流正音。

預設:缽、語、蜀之鄙、子何恃而往、亦易矣。

3.指名朗讀,把握學情。

請學生再次放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方才交流過的幾個字。然后指名請學生試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注意改正同學錯誤的讀音。

三、探究停頓,讀通課文

1.細聽范讀,邊聽邊畫,展示矛盾。

聽著同學的朗讀,老師也想來讀讀。請同學們認真聽,邊聽邊把與你讀得不一樣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交流不同之處,教師隨機在投影儀下畫出)

2.借助解釋,探究停頓,讀通課文。

同學們,有些句子讀得不一樣,就是停頓或者讀音有所不同,老師建議大家結合譯文,了解句子的大約意思,再想想畢竟該怎么讀。

預設:

天下事/有難易乎?(讀出問句的語氣。)

蜀之鄙/有二僧(結合解釋知道“蜀〞是四川簡稱,“鄙〞是邊境的意思。)

貧者/語于/富者曰(“語〞讀第四聲,告訴的意思,“曰〞是說的意思。整個句子的大約意思:窮和尚告訴富和尚說。)

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我的意思,課文中指窮和尚。“欲〞,計劃;“之〞,到、去的意思)我們還學過類似意思的句子嗎?(送孟浩然之廣陵)“蜀之鄙有二僧〞中的“之〞是否也是這個意思?(的)

子/何恃而往?(“子〞,你;“恃〞,靠著、依靠的意思。整句話大約意思:你靠著什么去呢?)

吾/一瓶一缽/足矣。(“缽〞,古代盛飯、菜等的陶制器具。整句大約意思:我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整句大約意思: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了。)

3.再讀課文,理解意思,陳述大意。

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相信你一定會讀得更加通順。

剛開始老師講的故事就是原文的第2自然段,你能看著原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大約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先自己試試,然后指名交流。

四、教師小結,布置作業

1.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試著讀通了課文,并借助解釋和譯文學習了“蜀鄙二僧〞的故事,至于為什么貧和尚能夠到達南海,而富和尚卻不可以到,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2.作業:

(1)認讀本課要求識寫的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2;

(3)把課文多讀幾遍,要求讀通順,能確切斷句。

第2課時

一、復習課文,師生互譯

1.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不看書,邊聽邊想每句話的意思。

2.老師一句一句說譯文,指名學生說對應原文。

3.師生一起說故事。

二、品讀對話,明確其義

1.定格對話,品味原因。

導語:讓我們把目光停留在兩個和尚身上,想想他們之間畢竟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讀貧者和富者的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2)集體交流:

條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決心不同:富者過分依靠物質條件,“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貧者“吾一瓶一缽足矣。〞(窮和尚很有信心,十分有勇氣。)

探討:窮和尚這一路會有哪些困難?(路途遙遠。地圖展示四川和南海普陀山的距離;合理想象窮和尚一路上會遇到哪些實際問題?風餐露宿,舟車勞頓等)

態度也不一樣:抓住兩個“子何恃而往?〞

想當時富和尚也憧憬南海,計劃著買船出行,但至今未能如愿。窮和尚靠著這一瓶一缽竟然敢去。這兩個句子該怎么讀?學生談理解后有感情朗讀。第一個是普通的疑問句,其次個是反問句,也可讀出慨嘆的語氣來。

結果也不一樣。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小練筆:貧者會告訴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完成后,指名讀一讀寫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把自己體會到的讀出來。

3.試著背誦這段話。

三、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1.學習第1自然段。

由這個故事還想到了我們做學問,他在一開頭就提出:那就是(師說)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生接)則難者亦易矣;(師說)不為,(生接著讀)則易者亦難矣。(下句話同上。)

(1)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每句話的意思。

(2)小結:看來做學問難易轉換的關鍵就在于是否“為〞,都是先用一個設問句提出問題,然后從正反兩方面作答。這樣,比較顯明,突出了“為〞對“學〞的作用,說明白“難〞與“易〞的關系。

(3)體會文言文句子的精致。這段話中一共有4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呢?(近似于對偶,讀起來瑯瑯上口)

(4)練習背誦。

2.“貧僧自南海還〞“富者有慚色〞的故事結尾說明白什么?它與的看法有什么關系?(說明“事在人為〞,這個故事是一個例證,用它來生動形象地證明自己看法的正確。)

3.學習第3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這句話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是這樣的?

(去:距,距離;之:在這里沒有實在意義。)

(2)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顧:副詞。反而,卻。)

(3)小結: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貧者能到的原因是在于能夠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把這種反問的語氣讀出來。

(4)從這一自然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人貴有志,事在人為。)

(5)練習背誦。

四、落實識字,積累內化

1.認讀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2.學生獨立書寫要求會寫的字,教師提醒:

(1)注意“曰〞與“日〞的區別。

(2)“鄙〞字左邊的寫法,下面是“回〞字。

3.試著把全文連起來背誦;背給同桌聽。

4.拓展作業:

(1)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收集有關勤奮學習的名人名言或故事,豐富課外知識。

語文課的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漏洞、強調、教訓、駁倒、論證、、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好玩兒味〞等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的老師。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難得品質。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在你們的眼中,什么樣的老師才稱得上的老師?

2.學生暢所欲言。

3.透露課題。

4.學生讀題后,就題質疑。

二、攜問會文,走進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1.學生帶著問題放聲自讀課文,走進文中的這位好老師,并圈出文中的關鍵詞語。

2.讀后匯報交流。

(1)小組交流圈畫的詞語。

(2)指名學生把圈畫的詞語寫在黑板上。

3.讀讀寫寫,熟悉詞語。

4.考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程度。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覺得懷特森先生是個什么樣的老師?

(3)你贊同他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看法。

三、精讀會文,走近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1.多媒體出示:

當我讀到(),我覺得懷特森先生是位(

)的老師。

導語: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的老師?請同學們對照屏幕上的問題,再次細細品讀課文,真誠懇切走近這位好老師??懷特森先生。

2.學生盡情讀文,并做批注。

3.特性表達,燃情導讀。

(讓學生暢意表達,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內容,靈活展開教學,努力使課堂充滿靈動。)

4.提煉文本,升華理解。

(1)課件出示:

懷特森先生用這么一種出人意料的舉動,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讓他的學生都不會忘掉()。

(2)小組交流匯報。

四、延續話題,稱贊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1.這位懷特森先生是怎樣的老師?為什么?

2.真情表白。

(1)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你想對懷特森先生說些什么?

(2)二十年后,你或許是一位赫赫著名的……想起懷特森先生當年的教化,你又想對他說些什么?

3.課件播放:伽利略挑戰《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故事。

(1)你知道這位年輕人是誰嗎?看了故事,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2)生談感受說啟示,師相機介紹伽利略,以增進學生對他的了解與崇敬。

4.你有過挑戰,挑戰教材,不迷信書本,敢于創新的事例嗎?

五、真情感言,情灑的老師

1.學了這篇課文,相信同學們一定感受頗深,請為此寫幾句學習感言。

2.學生展示真情感言。

六、激情延伸,感懷自己的老師

回憶教過自己的老師,哪位最令你難忘?是他的循循善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是他父母般的愛心?……課后請你自擬題目,也寫寫自己最崇敬的老師。

七、板書設計:

我的老師

零分?

懷特森先生的老師

不迷信書本,不迷信

語文課的教學設計篇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掃興、挖苦、夸耀、譏諷、蔑視、垂頭喪氣、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認真觀測、分析、綜合的能力。

2.繼續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認真觀測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為完成本課教學目標,教師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擺出對陣形勢圖并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有感情朗讀以完成本課教學。

(二)學生學法

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探究。用簡筆畫圖片擺對陣形勢圖,弄清馬的出場順序及其根據,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一)重點

了解兩次賽馬時雙方三匹馬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二)難點

孫臏認為田忌可以取勝的根據是什么。

(三)疑點

使田忌轉敗為勝的方法看起來十分簡單,孫臏為什么能想出這個方法?

(四)解決方法

重點可結合課件演示和學生動手擺出兩次賽馬時的對陣圖來解決。

難點可結合看課件的演示以及對“思考·練習〞其次題的句子的分析、對比來解決。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操作、表演、探討、集體議答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自由表達,小組間相互補充,以求最正確理解。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提醒課題

同學們,你了解我國古代的賽馬嗎?你知道賽馬不僅表達了馬的實力,還表達了人的聰慧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田忌賽馬》。(板書課題)

(二)聽錄音,整體感知

1.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哪些內容?

(學生可能提出:田忌為什么賽馬?田忌跟誰賽馬?田忌賽馬的結果怎樣?)

2.利用多媒體,放錄像,聽錄音并思考:①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②田忌和齊威王賽了幾次馬?結果怎樣?

3.交流回復并板書:

第一次失敗其次次勝利

田忌:

齊威王:

4.簡介賽馬的原因及規矩。

(三)熟讀課文

1.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教師指導。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學寫生字詞。

其次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田忌和齊威王賽馬的結果怎樣?

(二)深入探究課文

1.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后請同學們每人用自己的簡筆畫圖片擺出田忌和齊威王兩次賽馬的對陣形勢圖,教師巡查,請一名同學板演講解一下兩次賽馬的狀況,根據演示讓學生自己板書:

第一次失敗

田忌:上中下

齊威王:上中下

其次次勝利

田忌:下上中

齊威王:上中下

2.小結:同樣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田忌就轉敗為勝。這么好的方法,田忌想不出,孫臏為什么能想出?

3.小組探討。

4.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齊威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分析這個句子的意思,得出這個結果是孫臏經過認真觀測,分析對比而得出的。)

5.總結板書:認真觀測,細心分析

6.假使“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比田忌的強好多,只調換一下出場順序〞,田忌能反敗為勝嗎?為什么?

(l)小組探討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結: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可以轉敗為勝的根據是“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假如快得多,田忌就沒有取勝的可能了。

7.通過以上分析,你看出孫臏是怎樣一個人?

(三)角色表演

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自由組合,分角色表演一下課文內容,老師可以選出一組表演好的給全班同學表演。

教師提醒學生:要揣摸人物的語氣、神態動作等,要表現出每個人物的特點。表演時,可依據課本,進行合理的想像設計。

(四)指導朗讀

學生自由練讀后,分角色朗讀。

(五)拓展創新

小組探討完成:除了文中出現的兩種對陣方式外,還可以有哪些對陣形勢?田忌還有取勝的可能嗎?將其他對陣簡圖畫出來。

(將學生設計的對陣簡圖用實物投影展示給同學)

(六)總結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布置作業

課后圍繞“怎樣成為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寫一篇讀后感。

附:板書設計

語文課的教學設計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激發學生對北京的憧憬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的思想感情。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流程:

一、情趣導入新課。

可以播放多媒體課件,北京話的錄音導入。

二、比讀文正確流利

1.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正確、流利、有感情。(3分鐘內完成)

2.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的課文讀得最流利正確。請每組的2號同學輪番讀,其它同學要認真聽,注意幫他糾錯喲!

三、比識字——讀準、記牢

課文我們能讀正確了,接下來我們進行其次場比賽:比比誰最先把這些字詞讀準、記牢。

1.課件出示詞語。

2.這些詞我們都能讀準,那么這些字你還認識它嗎?(課件出示字)

四、比分段——理順

這些字詞我們都能讀準、記牢,現在我們來進行第三場比賽。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比比看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指名檢測。再同桌說說。

五、比說話——讀懂

1.出示學習目標:感受北京話的魅力。

2.出示自學指導:自由讀文,畫出“我〞是怎樣學習普通話的相關語句,體會的思想感情。

六、遷移練習

喜歡北京話的原因是什么?

七、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正確美觀書寫生字。

3.學習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正確美觀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學習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回憶課文,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北京話》,誰能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指名檢測。指名輪番朗讀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北京話》一課,板書課題。

二、比說話——體會寫法

我們繼續走進《北京話》,一起了解北京話的特點。

1.出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的說明方法。

2.出示自學提醒自學提醒:自由讀文,舉例說說課文中的寫作方法,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生自學,交流匯報

三、比寫字——美觀正確

1.接下來我們比一比誰會寫的字寫得美觀、正確。

2.課件出示自學指導:請同學們自己看生字,重點看你不會的,注意每個字的筆順和筆畫。(3分鐘后聽寫)

四、總結

你愛上北京話了嗎?現在,我們一起聽一段北京話,體會北京花的魅力。

五、作業

抄寫會寫的字每字3遍。

板書設計:

北京話

好聽易懂深遠廣博不朽

語文課的教學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響亮、撩動、委婉、悠長、別出心裁、隨時隨地〞等詞語。

2、能找出表達課文中心的句子,理清思路,弄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表達維也納生活中四處充滿音樂氣息的;通過對“別出心裁〞“隨時隨地〞等詞語的推敲,培養學生品詞酌句的習慣和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師生合作開展《走進維也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句來具體表達維也納四處充滿音樂氣息的。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圖片資料);

2、維也納簡介材料。

教學過程

一、認識維也納:

1.經過課前預習,你了解維也納嗎?請將課前準備好的維也納資料卡給大家展示一下。學生漫談對維也納的初步認識。

2.大家聽過圓舞曲嗎?那我們就邊聽邊欣賞維也納的漂亮風光吧!

(課件播放維也納風光圖片課件,配音樂《杜鵑圓舞曲》)

3.聽完后心情如何呀?那就帶著這份心情讀讀課題!

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生讀課題。

二、走近維也納:

1.師:這篇文章的是誰?馮驥才。我們還學過他寫的《刷子李》《珍珠鳥》《花的勇氣》。今天我們就跟著他一同去認識維也納,走進維也納,感受維也納,享受維也納的美,好不好?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假如遇到困難可以提出來。

(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3.改正幾個字音,積累幽美詞匯:

盡量盡快撩動巢穴

豐富而不重復沉重而持久清亮而透徹彎彎曲曲又暢如流水恬靜又精致

4.讀完課文,假如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心中的維也納,你會怎么說呢?

(幻燈):維也納。

師:其實,課文中也有一句話概括了大家所有的想法,請找一找,劃下來。

音樂,是撩動人們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維也納靈魂之所在。(齊讀)

5.質疑:針對這句話你們有什么疑問嗎?(結合板書?)

三、感受維也納:

1.那就讓我們帶著疑問:你認為課文哪些地方最能表達出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呢?請找出這個句子或者詞語,并把它劃下來,假如能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

2.(配樂)默讀課文,學生動筆在文中找句子。

預設一:

(幻燈)“有一種鳥的叫聲宛如花腔女高音,委婉、響亮、悠長,變化無窮,它怎么能唱出如此豐富而不重復的音樂?〞

A這里寫出了鳥兒的歌聲怎么樣?(富有變化)那就富有變化的讀一讀這個句子!

你認為鳥兒為什么能唱出如此豐富而不重復的音樂呢?(長期生活在維也納,連鳥兒都都有了音樂的靈性了,真是鳥鳴如音樂啊!)

B想聽聽嗎?閉眼(播放鳥兒音樂)聽到鳥叫聲心情如何?指名讀這個句子。

C怪不得說:“音樂,是撩動人們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維也納靈魂之所在。〞

預設二:

(幻燈)“一條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經圍著他的雙腿起勁地跳起舞來,酒店里人們的目光都快活地拋向他。〞

你想對大黑狗說什么?連大黑狗的心情也如此愉悅,足以說明維也納音樂的魅力!

預設三:

(幻燈)“從遠方傳來的卡爾大教堂的鐘聲沉重而又持久;來自后街上克羅利茨小教堂的鐘聲清亮而透徹。〞

1.師:在維也納,各種風格的教堂錯落其間,使這座城市又增加了濃重莊重的色調,假使這些鐘聲響起,伴著鳥鳴,這不正是一曲幽美的交響樂嗎?

2.誰來讀讀這個句子?指導讀出不同的層次的鐘聲。

3.在這樣親切、溫馨的清早,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什么呢?

4.師引讀:怪不得說:“音樂,是撩動人們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維也納靈魂之所在。〞

預設四:

(幻燈)“今年園藝家們別出心裁,在公園東北角臨街的一塊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馥郁的三角鋼琴。〞

1.師:為什么要做成三角鋼琴的樣子呢?(人們對音樂的熱愛)

2.正由于人們對音樂的熱愛,所以維也納人將音樂與花緊緊地融合在一起,讓花賦予了更深的含意。記得在第八單元中,我們走進德國,走進非洲,也感受到了花的絢爛與多姿,但與維也納相比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幻燈出示《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和《彩色的非洲》中描寫花的片段)

(德國)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大量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非洲)在非洲無論是鄉村、市郊和城里,四處開放著五顏六色的花,不過大多是野花,比我們栽在盆里的花還要碩大,還要繁茂,還要嬌艷。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由于那里的花開花,草開花,灌木開花,大量樹也開花。

3.通過比較,談談感想吧!文中哪個詞語最能說明維也納的花與別處是與眾不同的?(學生找出“別出心裁〞理解詞義。)

4.師:是啊!像這樣的雕塑造型在維也納隨處可見,(出示圖片)維也納簡直就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難怪說:“音樂,是撩動人們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維也納靈魂之所在。〞

預設五:

(幻燈)“古老的維也納,很難找到一條筆直的路。車在這些彎彎曲曲又暢如流水的街道上跑著,兩邊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來的。或是一座恬靜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幾株像噴泉一樣開滿花朵的樹……〞

1.從“冒〞你能體會到什么?(驚喜的心情)

2.指導讀相關句子。讀出驚喜的語氣!

預設六:

(幻燈)“人們坐在長長的粗木凳上,一邊飲著芳香四溢的葡萄酒,一邊咬著剛剛出爐、燙嘴、噴香而流油的烤豬排,突然歡快的華爾茲舞曲在你耳邊響起。〞

師:假使是你,也來到這個酒館,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帶著歡快的語氣讀句子,邊讀邊讓自己也沉浸在這歡悅的氣氛當中。

小結朗讀幽美片段,感受維也納四處都充滿音樂的氣息.

四、享受維也納:

1.師小結:“維也納的清早是充滿音樂的,維也納的山,維也納的水,維也納的建筑,維也納的路,維也納的花,甚至維也納的空氣,維也納一切的一切都迷漫著音樂的氣息,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維也納的人們每天都沉浸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真是幸福呀!

師激情引讀:

(舒緩地)正由于在維也納,連小動物都那么富有音樂的靈性,所以――“音樂,是撩動人們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維也納靈魂之所在。〞

(溫馨地)正由于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是音樂的搖籃,所以――“音樂,是撩動人們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維也納靈魂之所在。〞

(激情地)正由于維也納的人們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所以――“音樂,是撩動人們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維也納靈魂之所在。〞

2.(指導朗讀)同學們,那就讓我們帶著清早的喜悅,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帶著旅途中那份驚喜,帶著我們對維也納的憧憬,一起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吧!(配樂讀課文)

3.師:學到這里,大家心里有什么沖動,有什么最想說的嗎?(結合板書:!)

4.(幻燈)小練筆:我真想去維也納看一看!

要求:圍繞一個意思,可以選取課文中的一兩個方面把自己想去的理由表達明了。

五、暢想維也納:

1.推薦閱讀《維也納生活圓舞曲》

2.老師和同學們合作開展《走進維也納》綜合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維也納。

語文課的教學設計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莫泊桑和福樓拜的對話,從中懂得細心觀測,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依據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練習朗讀、理解福樓拜的話。

教學難點:

根據福樓拜教給莫泊桑的寫作方法,靈活運用,習作。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語言文字,初步感知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初步感知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透露課題,讀題。

2、簡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引起轟動,以后又不斷發表了大量作品。

3、激趣談話: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作品的,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他是怎樣拜師學寫作的呢?

4、出示課文插圖,說說莫泊桑的神態。板書:虛心求教。

師:是啊,莫泊桑正是這種對文學的孜孜追求,這樣虛心向文學大師求教,勤奮好學,才成為了一位的小說家。再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預習狀況。

1、課前同學們已預習了課文,現在我們也來展示同學們的勤奮和好學。

2、展示自學狀況。

(1)出示生字、詞。

簡陋叫嚷烙印咖啡揣摩篝火孜孜不倦直截了當

指讀,相機正音(“孜〞是平舌音,“陋、烙〞的聲母是邊音)。

(2)你認為生字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生說說,師例如范寫。生描紅。

(3)再讀詞語,說說詞語的意思。

課文是怎樣運用這些詞語的?

3、讀通課文。

(1)開火車讀課文。

(2)見機指導讀正確、讀通順,生評讀。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