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再別康橋——徐志摩1.了解是人及寫作背景。2.抓住詩歌中的意象,體會詩歌的意境。3.賞析詩歌中的修辭手法,體會詩人對于康橋的深情。4.感受本詩中所體現的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教學目標CONTENTS作者簡介情節概述詩歌分析難點探究目錄作者簡介壹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新月派新月派: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1923年,新月社的活動始于北京,1925年,徐志摩接編《晨報副刊》后,曾編輯出版《詩鐫》、《劇刊》,開始形成新月詩派。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音節)、繪畫巴戀只訂美(辭藻)、建筑美。"三美"中的音樂美指的是詩歌的音節,讀起來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繪畫美指的是詩歌的詞藻,用詞注意色彩,形象鮮明。建筑美是指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詩風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其詩歌創作深受英國浪漫主義詩潮的影響,字句清新,韻律和諧,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代表作有詩集《志摩的詩》《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散文集《落葉》《自剖》等。寫作背景此詩寫于1928年11月6日,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署名徐志摩。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留學期間的生活,特別是康橋的美景徐志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2年8月10日啟程回國前,寫下了《康橋再會罷》表達對康橋的眷戀。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國,7月的一個傍晚,他一個人悄悄來到了久別的母校,漫步于寂靜的校園,懷念逝去的美好歲月。但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沒有人認識他,他滿腔的熱情和對母校的眷戀之情無以傾訴。前來尋夢的詩人,悵然若失。乘船歸國途中,詩人揮筆寫下了這首詩。題目解說“再別”,第二次別離;“康橋”,現在譯為劍橋,英國著名的學術、文化中心,風景勝地。詩人曾在這里留學,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因此,他對康橋一往情深。從詩題來看,本詩是對詩人第一次離別康橋時所作的詩歌《康橋再會罷》的呼應。情節概述貳第一部分(第1節):總寫康橋離別時難舍難分的離情。第二部分(2-6節):寫詩人在康河里泛舟尋夢,面對眼前的柳樹、青荇、清潭等景物,追憶往昔的生活,表達對康橋的眷戀。第三部分(第7節):表現詩人不愿離開康橋的柔情。情節概述詩歌分析叁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疊字開頭三個“輕輕地”連用,體現詩人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的情景,表現出詩人不愿意驚擾母校,不愿意打破她的寧靜與和諧,只想悄悄地與康橋告別。體現了詩人情感的溫柔、細膩,為全詩奠定感情基調。第一節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將“金柳”比作“新娘”,形象地寫出河畔的柳樹在夕陽照耀下顯出金黃的色彩,這與穿紅著綠的新娘形似。其次,詩人曾在康橋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康橋的一草一木都牽動著詩人的情思,“新娘”這一比喻更能體現詩人對康橋一草一木的愛戀之情。第二節比喻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招搖”一方面寫出了青荇的輕盈、可愛,另一方面生動地寫出了詩人對康橋一草一木的喜愛。“甘心”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愛是熱烈的、永久的。第三節擬人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榆蔭下的一潭”指拜倫潭,那里榆蔭蔽日,非常清涼,詩人留學期間常去那里讀書、遐思。“揉碎”寫出“天上虹”倒映在清潭里,霞光被浮藻分散,色彩斑斕。“虹”與“夢”,奇異的意象,寫出了潭水的靜美,表達了詩人對拜倫潭的追懷。這里融情于景,營造出難以言傳的優美意境。第四節聯想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如何理解這里的“尋夢”?“尋夢”是對上節“夢”的引申。向詩意縱深處開掘,這里的“夢”是對過去留學生活的虛化和美化--像夢一般搖曳迷離,像夢一樣美好朦朧。“撐一支長篙”出發,“尋夢”的過程美好:“滿載一船星輝”歸來,“尋夢”歸來喜悅。第五節設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詩人為何“不能放歌”?如何理解“悄悄是別離的笙簫”?①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詩人的快樂心情達到頂點,似乎忘記眼前的離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由幻想回到現實,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壓倒一切,只能在沉默中體會別離的惆悵,痛苦的笙簫別曲只能在心中回蕩,“放歌”只是他當時的心愿罷了。②將“悄悄”比作“笙簫”,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無形為有形,以獨特的視角渲染一種無邊的寂靜。第六節擬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詩歌第7節和第1節描繪的畫面是否重復?有何作用?①第7節和第1節呼應,不是簡單的重復。第1節是“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第7節是揮“袖”不帶走“云彩”,所表達的依依惜別之情比首節又進了一層,讓人惆悵不已。②第7節和第1節相比,雖然節奏相似,卻起到了強化的作用,有一唱三嘆、回環往復的效果,強化了留戀、悵惘的情緒,也有幾分灑脫。至此,詩人把對康橋的濃濃的感情,于“輕輕”“悄悄”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第七節疊字難點探究四這首詩中詩人選取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如何與詩人的情感聯系在一起的?探究一選取的意象:西天的云彩、夕陽中河畔的金柳、在水底招搖的青荇、榆蔭下的一潭、星輝以及想象中沉默的夏蟲等。這些意象共同構成了一幅寧靜、清麗的圖畫,融入了詩人對母校深沉的愛與眷戀,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微波輕煙似的淡淡的離情別緒。這種情緒還表達了人類所共有的一種情感,即對失去的美好事物總是充滿懷念之情。聞一多提出了新詩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徐志摩非常贊同。請分析《再別康橋》是怎樣體現“三美”主張的。探究二①音樂美。表現為這首詩韻腳嚴整,每節韻腳都落到第二、四行的最后一個字,如“來”“彩”“娘”“漾”等;節奏鮮明。旋律和諧,如每行基本由二至三個音步(詩歌的節拍)構成,讀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②繪畫美。表現為詩人注意詩的畫面感,用詞講究色彩運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艷影”“青荇”“彩虹”“斑斕”等詞語充滿色彩感,詩的每一節幾乎都可看作是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③建筑美。表現在詩節和詩行的排列組合上,如四行一節,每一節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行的字數基本為六七個,間或八個,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寫作特色①構思新穎。徐志摩筆下的康橋具有靈性,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感情融為一體。但是,詩人的情懷并非直白地顯露,而是熱烈而有分寸的,淡淡起頭,又淡淡結尾,擺脫了一般離別詩凄切的氛圍,更具有現代知識分子崇尚自我的個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意蘊。②情景交融。全詩淡化了離別詩對離別之情的宣泄,著重于對康橋美麗的自然景色的描繪,并將自己的愛和眷戀與對自然景色的歌詠熔于一爐。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詩人的離別之情表現得更深、更美,更為渾厚和瀟灑。③妙用疊字。本詩在語言上喜用疊字強化感情,營造了寧靜、憂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府新區航空職業學院《企業文化與團隊建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大學《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邵陽職業技術學院《藏族文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教育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水學院《四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梧州職業學院《生物醫學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法語語音》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健身與指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配電箱供貨合同
- 養雞場地出租合同
- 車庫建筑設計規范《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2015修訂對照表(2022)
- 《智能運輸系統》復習提綱解析
- 圖書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設計-畢業論文
- 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1部分通則
- 雙減作業分層設計-四年級語文下冊分層作業設計案例13《貓》含答案
- 機動車登記翻譯(適用于出國資料)
- 感染性休克指導課件
- 監控系統維護合同正式版
- 外研社小學一年級下冊英語期中試卷
- 《中西文化比較》(教學大綱)
- 神華準能“一步酸溶法”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焙燒爐的選型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