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流速測量_第1頁
第七章流速測量_第2頁
第七章流速測量_第3頁
第七章流速測量_第4頁
第七章流速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6:50:29本章主要內容流量測量方法流速測量方法機械法——葉輪式散熱率法——熱線式、熱球式動力測壓法——畢托管激光多普勒效應速度法——差壓式、渦輪式、電磁式、超聲波式容積法——橢圓齒輪、薄膜式質量法當前1頁,總共45頁。第一節流速測量機械法散熱率法動力測壓法激光多普勒測速法當前2頁,總共45頁。一.機械法測量流速1、種類:翼式、杯式杯式翼式測量原理:空氣通過轉杯時,推動葉片轉動。根據葉輪轉速與氣流速度成正比的原理進行速度測量當前3頁,總共45頁。

杯型機械式風速、風向儀翼型機械式風速儀適用范圍:可用來測定儀表所在位置的氣流速度,也可用于大型管道中氣流的速度場,尤其適用于相對濕度較大的氣流速度的測定。廣泛用于通風、空調的風速測量??蓪⑷~輪的轉速轉換成電信號。當前4頁,總共45頁。注意事項測壓前需調零測定時必須將葉輪風速儀全部置于氣流中氣流方向應垂直于葉輪的平面待氣流推動葉輪轉動20~30秒后再啟動開關開始測量測定完畢應將指針回零讀得風速值后還應在儀器所附的校正曲線上查得實際的風速值測量平均風速,不適于測量脈動氣流和氣流瞬時速度當前5頁,總共45頁。當前6頁,總共45頁。AVM-03風速計風速計檔位測量范圍分辨率誤差M/S0.3-45.00.1±3%or0.1位KNOTS0.6-88.00.1±3%or0.1位ft/min60-880010±3%or10位Km/hr1-140.00.1±3%or0.1位溫度(AVM-03)℃0-600.1±0.8溫度(AVM-03)℉32-1400.1±1.5當前7頁,總共45頁。二.散熱率法測量流速原理:散熱率與流體的速度相關測量儀器熱線風速儀恒流法恒溫法熱膜風速儀熱敏電阻恒溫風速熱球風速儀當前8頁,總共45頁。1、熱線風速儀利用被加熱的金屬絲的熱量損失來測量氣體流速的當前9頁,總共45頁。ITT→vI→v恒流型恒溫型當前10頁,總共45頁。恒流型熱線風速儀

如果在熱線工作過程中,人為地用一恒值電流對熱線加熱,由于流體對熱線對流冷卻,且冷卻能力隨著流速的增大而加強。當流速呈穩態時,則可根據熱線電阻值的大小確定流體的速度。特點:電路簡單,敏感元件易老化,穩定性差,很少用于流速測量恒流式工作原理圖當前11頁,總共45頁。恒溫型熱線風速儀

如果在熱線工作過程中,始終保持熱線的溫度不變,則可通過測得流經熱線的電流值來確定流體的速度。在實際測量電路中,測量的不是流經電路的電流,而是惠斯頓電橋的橋頂電壓??擞⒐剑篍2=A+Bun特點:敏感元件工作于恒溫狀態,穩定性好。精度較高,廣泛用于流速測量,尤其是脈動氣流的測量b)恒溫式工作原理圖當前12頁,總共45頁。熱線風速儀工作原理圖a)恒流式b)恒溫(恒電阻)式當前13頁,總共45頁。熱線風速儀當前14頁,總共45頁。當前15頁,總共45頁。當前16頁,總共45頁。熱球風速儀當前17頁,總共45頁。1、原理

當氣流速度較小,可不考慮流體的可壓縮性,并認為氣流的密度為常數,建立伯努利方程:結論:測出總壓和靜壓即可測得流體流速動力測壓法基礎式中,K為速度校正系數,標準化畢托管為0.96左右,S型畢托管一般為0.83~0.87三、空氣動力測壓法測量流速當前18頁,總共45頁。對于可壓縮性氣體來說,總壓和靜壓之間的關系式為:可壓縮性修正系數絕熱指數馬赫數在通風空調工程中,氣體流速一般低于40m/s,空氣溫度為20℃,音速為343m/s當前19頁,總共45頁。國標中規定:測壓管的使用上限流體馬赫數M<0.25時流速,測量下限流速在總壓孔的雷諾數Re>200。上限或下限的規定都是為了避免造成過大的測量誤差。氣體的可壓縮性程度對于動壓的影響很小,一般情況下可忽略。(1+ε)=1.0034當前20頁,總共45頁。測壓差的方法利用總壓管、靜壓管,分別測量流體的總壓和靜壓,以確定流體速度利用專門設計的復合測壓管,同時測量流體的總壓和靜壓(或兩者之差),以確定流體速度當前21頁,總共45頁。2、靜壓的測量測量方法靜壓管壁面測靜壓靜壓管:用細管彎成L形,頭部為半球形,在水平測量段的表面上均勻布置測壓孔,一般至少為6個,另一端接壓力表,用來測量靜壓。當前22頁,總共45頁。注意:在不影響靜壓管強度的前提下,減少靜壓管直徑D,從而減少對氣流的影響測壓孔開在距離管柱8~10D,距離端部3~6D。使測得的靜壓不受管柱和端部的影響靜壓管盡可能放置的與氣流方向一致,偏離方向應在不靈敏度范圍之內測壓孔一般為0.5~1.0mm,太小易堵,太大則加入部分動壓當前23頁,總共45頁。壁面靜壓測量1-測孔2-U型液柱微壓計3-壁面

壁面測量靜壓測壓孔直接開在管壁上測量孔附近的壁面要光滑平整孔軸要與壁面垂直孔徑一般為0.5mm適用于測量平直流道內流體靜壓當前24頁,總共45頁。3、總壓的測量

測量儀器L形總壓管圓柱形總壓管套管式總壓管測量方法測量流體總壓時,總壓管的感測頭應對準來流方向希望總壓管對流動方向越不敏感越好當前25頁,總共45頁。(1)L形畢托管:制造容易,使用安裝方便。對流動偏斜角的靈敏性取決于壓力孔直徑與管子外徑之比以及總壓管感測頭的形狀當前26頁,總共45頁。(2)圓柱形總壓管(3)套管式總壓管當前27頁,總共45頁。4、畢托管將總壓管和靜壓管組合在一起,同時測得流體的總壓和靜壓之差的復合管,稱為畢托管。

K為速度校正系數,一般情況下畢托管在使用之前需要進行標定。畢托管速度計算公式:當前28頁,總共45頁。特點:結構簡單,使用、制造方便,價格便宜,堅固可靠,精度高。畢托管測量的是空間某點處的平均速度,它的頭部尺寸決定了它的空間分辨率根據所測量的流體性質,將畢托管設計成不同的形狀,常用的有L形和S形。當前29頁,總共45頁。(1)L形畢托管:標準畢托管畢托管的分類適用場合:測量清潔氣流的速度,或對其他結構形式的畢托管及流速儀表標定。L形畢托管1-總壓測孔2-感測頭3-外管4-靜壓孔5-內管6-管柱7-靜壓引出管8-總壓引出管當前30頁,總共45頁。(2)S形畢托管迎著流體的開口端測量流體的總壓,背著流體的開口端測量流體的靜壓。特點: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但測壓管對來流方向的變化很敏感適用場合:測量含塵濃度較高的氣流速度或粘度較大的液體,速度校正系數一般為0.83~0.87。當前31頁,總共45頁。

測量平均動壓,即測量平均流速。只適用于圓形風道(3)動壓平均管動壓平均管1-總壓平均管2-靜壓管3-管道當前32頁,總共45頁。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測速上、下限的規定一般規定畢托管直徑與被測管道直徑(內徑)之比不超過0.02,最大不得超過0.04S形或其他畢托管使用前必須用標準畢托管進行校正,得到其校正系數(4)畢托管使用條件當前33頁,總共45頁。解:6個測點動壓值120.63、142.79、157.70、158.09、173.58、197.51Pa

例7-1

用標準畢托管測量空調送風管道內空氣流速,KP=0.96,風道空氣靜壓p0=980Pa(真空度),大氣壓B=101325Pa,空氣溫度t=20℃,空氣氣體常數R=287J/(kg.k),風道斷面上6個測點的動壓讀數(微壓計系數為0.2)分別為61.5、72.8、80.6、80.5、88.5、100.7mmH2O,求風道內空氣平均流速。當前34頁,總共45頁。5.流動方向的測量與復合測壓管能同時測出流體的總壓及流速的大小和方向的測壓管稱為復合測壓管在平面流場的測量中,常用二元復合測壓管測量流體的總壓、靜壓及流速的大小和方向。形狀:圓柱形、管束形和楔形測量空間流場中常用五孔三元測壓管流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及流體的壓力,形狀:球形、管束形和楔形當前35頁,總共45頁。測量流體總壓測量流動方向當前36頁,總共45頁。球形三孔測速管構造1-赤道面2-子午面3-三孔感壓球形探頭4-接管5-干管6-傳壓管7-分度盤8-指針9-鎖緊螺釘10-鍵槽11-接嘴當前37頁,總共45頁。三孔測速管感壓探頭的形狀a)球形b)尖劈形c)普通圓柱形d)發散圓柱形e)聚合圓柱形當前38頁,總共45頁。當前39頁,總共45頁。四.激光多普勒測速儀激光多普勒測速儀是利用隨流體運動的微粒散射光的多普勒效應來進行速度測量。

靜止的激光光源發射的激光照射到隨流體運動的粒子上,同時粒子又將接收到的光波向外散射。當靜止光接收器所收到的散射光頻率fs與靜止光源的光波頻率f0之差與運動粒子的速度成正比。這個差值就叫多普勒頻率。

當前40頁,總共45頁。當前41頁,總共45頁。

時間t內,粒子P接收到的固定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