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醫院感染預防和職業防護第一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療質量病人安全
醫院感染管理
保障確保醫院生存、發展
保證
醫務人員健康
保障
確保第二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感染管理目標:
“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證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和醫務人員健康”!
﹡醫院感染危及病人生命安全事件: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新生兒事件……
﹡醫院感染危及醫務人員健康事件:如SARS、結核、血液傳播性疾病(HIV、HBV、HCV)。第三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感染與醫院的每個部門都是相關的;醫療工作中消毒、隔離等基礎工作不容忽視;醫院感染控制是醫療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感染暴發多數不是靠全面綜合性監測發現的;醫院感染暴發的傳染源追蹤并非易事;……預防醫院感染是確保醫療質量的重中之重“所有醫院感染事件”告訴我們”第四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人為因素造成醫源性感染或醫療服務投訴:消毒隔離措施執行不嚴和無菌操作不規范;醫療物品和器械清洗不徹底,消毒不規范;
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不規范;
抗菌藥物濫用造成二重感染、多重耐藥菌感染等。
醫院感染的發生與醫療護理過程中人的行為有密切聯系!醫院感控措施的落實必須做到全員參與,人人把關!第五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做好醫院感染管理醫院感染管理質控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培訓醫院感染管理監測第六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感染預防做好醫院感染預防工作的關鍵是所有醫務人員,尤其是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并善于應用有關的各項消毒隔離技術。
第七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一、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一)術語和定義
1感染源:病原體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場所。2傳播途徑:病原體從感染源傳播到易感者的途徑。
第八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一)術語和定義
3.易感人群:對某種疾病或傳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4標準預防:針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標準預防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膚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
第九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一)術語和定義
5空氣傳播: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的疾病傳播。6飛沫傳播:帶有病原微生物的飛沫核(>5μm)
,在空氣中短距離(lm內)移動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結膜等導致的傳播。7接觸傳播:病原體通過手、媒介物直接或間接接觸導致的傳播。
第十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一)術語和定義
8感染鏈:感染在醫院內傳播的三個環節,即感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9個人防護用品(PPE):用于保護醫務人員避免接觸感染性因子的各種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面罩、防水圍裙、隔離衣、防護服等。
第十一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一)術語和定義
10隔離:采用各種方法、技術,防止病原體從患者及攜帶者傳播給他人的措施。11:清潔區: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診治的病區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質污染及傳染病患者不應進入的區域。包括醫務人員的值班室、衛生間、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儲物間、配餐間等。第十二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一)術語和定義
12潛在污染區: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診治的病區中位于清潔區與污染區之間、有可能被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質污染的區域。包括醫務人員的辦公室、治療室、護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醫療器械等的處理室、內走廊等。13、污染區: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診治的病區中傳染病患者和疑似傳染病患者接受診療的區域,包括被其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暫存和處理的場所。包括病室、處置室、污物間以及患者入院、出院處理室等。第十三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一)術語和定義
14兩通道: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診治的病區中的醫務人員通道和患者通道。醫務人員通道、出入口設在清潔區一端,患者通道、出人口設在污染區一端。15緩沖間: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診治的病區中清潔區與潛在污染區之間、潛在污染區與污染區之間設立的兩側均有門的小室,為醫務人員的準備間。16負壓病區(房):通過特殊通風裝置,使病區(病房〕的空氣按照由清潔區向污染區流動,使病區(病房)內的壓力低于室外壓力。負壓病區(房)排出的空氣需經處理,確保對環境無害。第十四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一)術語和定義
17床單位消毒:對患者住院期間、出院、轉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圍物體表面進行的清潔與消毒。18終末消毒:傳染源離開疫源地后,對疫源地進行的一次徹底的消毒.如傳染病患者出院、轉院或死亡后,對病窒進行的最后一次消毒。
第十五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什么是個人防護用品?口罩:保護口/鼻 全面具–保護呼吸道,抵御空氣傳播的病原體手套:保護雙手
隔離衣/防護服/防水圍裙:保護皮膚和/或衣服眼罩(護目鏡):保護雙眼面罩:保護臉、口、鼻和雙眼帽子膠鞋,鞋套(?)用于保護醫務人員避免接觸感染性因子的各種屏障用品第十六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防護用品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在有效期內使用.
6.2口罩的使用6.2.1應根據不同的操作要求選用不同種類的口罩。6.2.2一般診療活動,可佩戴紗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術室工作或護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應戴外科口罩,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戴醫用防護口罩。6.2.3紗布口罩應保持清潔,每天更換、清潔與消毒,遇污染時及時更換。6.2.4應正確佩戴口罩,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見附錄A。
第十七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A口罩的佩戴方法A.1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A.1.1將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帶系于頸后,上方帶系于頭頂中部,如圖A.l。A.1.2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從中間位宣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并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梁形狀塑造鼻夾.A.1.3調整系帶的松緊度。第十八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將口罩戴上,金屬軟條應該向上。
2.頭帶分別綁于頭頂后及頸后。
你會正確佩戴口罩嗎?第十九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將金屬軟條向內按壓至該部份壓成鼻梁形狀。
4.完成時,口罩必須覆蓋鼻至下巴,緊貼面部。
外科口罩:有正反面嗎?第二十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A口罩的佩戴方法A.2醫用防護口罩的佩戴方法A.2.1一手托住防護口罩,有鼻夾的一面背向外,如圖A.2。A.2.2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如圖A.3。A.2.3用另一只手將下方系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后雙耳下,如圖A.4。A.2.4再將上方系帶拉至頭頂中部,如圖A.5。A.2.5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并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梁的形狀塑造鼻夾,如圖A.6。第二十一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二十二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A.3注意事項A.3.1不應一只手捏鼻夾。A.3.2醫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A.3.3口罩潮濕后、受到患者血液、體液污染后,應及時更換。A.3.4每次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進入工作區域之前,應進行密合性檢查。檢查方法將雙手完全蓋住防護口罩,快速的呼氣,若鼻夾附近有漏氣應按A.2.5調整鼻夾,若漏氣位于四周,應調整到不漏氣為止。第二十三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A.4摘口罩方法A.4.1不要接觸口罩前面(污染面)。A.4.2先解開下面的系帶,再解開上面的系帶,如圖A.7。A.4.3用手僅捏住口罩的系帶丟至醫療廢物容器內,如圖A.8。第二十四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6.3護自鏡、防護面罩的使用6.3.1下列情況應使用護目鏡或防護面罩a)在進行診療、護理操作,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b)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時。c)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近距離操作,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噴濺時,應使用全面型防護面罩。6.3.2佩戴前應檢查有無破損,佩戴裝置有無松懈。每次使用后應清潔與消毒。6.3.3護自鏡、防護面罩的戴摘方法見附錄B。第二十五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B
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的戴摘方法B.1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的方法戴上護自鏡或防護面罩,調節舒適度,B.2摘護目鏡或面罩的方法捏住靠近頭部或耳朵的一邊摘掉,放入回收或醫療廢物容器內。第二十六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眼罩與面罩第二十七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6.4手套的使用6.4.1應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和規格的手套.6.4.1.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6.4.1.2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6.4.2應正確戴脫元菌手套,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見附錄C。6.4.3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第二十八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C
無菌手套戴脫辦法
第二十九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6.5隔離衣與防護服的使用6.5.1應根據診療工作的需要,選用隔離衣或防護服。防護服應符合GB19082的規定。隔離衣應后開口,能遮蓋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膚。6.5.2下列情況應穿隔離衣·a)接觸經接觸傳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傳染病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等時。b)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隔離時,如大面積燒傷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診療、護理時。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第三十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穿隔離衣
手提衣領穿左手,
再伸右手齊上抖。
系好衣領扎袖口。
折襟系腰半屈肘。
脫隔離衣
松開腰帶解袖口,
塞好衣袖消毒手。
解開領口脫衣袖,
對好領子掛上鉤第三十一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D
隔離衣與防護服穿脫方法
穿隔離衣方法
第三十二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D
隔離衣與防護服穿脫方法
脫隔離衣方法第三十三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6.5.3下列情況應穿防護服:a)I臨床醫務人員在接觸甲類或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傳染病患者時.b)接觸經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6.5.4應正確穿脫隔離衣和防護服,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見附錄D。第三十四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D
隔離衣與防護服穿脫方法
穿防護服聯體或分體防護服,應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鎖的順序。
第三十五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D
隔離衣與防護服穿脫方法
脫防護服脫分體防護服時應先將拉鏈拉開(圖D.17)。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脫離頭部(圖D.18)。脫袖子、上衣,將污染面向里放入醫療廢物袋(圖D.19)。脫下衣,由上向下邊脫邊卷,污染面向里,脫下后置于醫療廢物袋
第三十六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D
隔離衣與防護服穿脫方法
脫防護服第三十七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附錄D
隔離衣與防護服穿脫方法
脫防護服第三十八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6.6鞋套的使用6.6.1鞋套應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應用。6.6.2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時和從緩沖間進入負壓病室時應穿鞋套。6.6.3應在規定區域內穿鞋套,離開該區域時應及時脫掉。發現破損應及時更換。第三十九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6.7防水圍裙的的使用6.7.1分為重復使用的圍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圍裙。6.7.2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質噴濺、進行復用醫療器械的清洗時,應穿防水圍裙。6.7.3重復使用的圍裙,每班使用后應及時清洗與消毒。遇有破損或滲透時,應及時更換。6.7.4一次性使用圍裙應一次性使用,受到明顯污染時應及時更換。第四十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6.8帽子的使用6.8.1分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6.8.2進入污染區和潔凈環境前、進行無菌操作等時應戴帽子。6.8.3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時,應立即更換。6.8.4布制帽子應保持清潔,每次或每天更換與清潔。6.8.5一次性帽子應一次性使用。第四十一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這些危險動作,您停止了嗎?第四十二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暴露于血液和體液后的緊急處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NS沖洗黏膜。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近心端向遠心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沖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包扎傷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復用NS沖洗干凈;立即報告相關管理部門,后者根據暴露源及傷者情況進行相應處理;對暴露源不明者按陽性病例處理。第四十三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護人員發生針刺傷時的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1.醫護人員在進行醫療操作時應防止被污染的銳器劃傷刺破。如不慎被尖銳物體劃傷刺破時,應立即擠出傷口血液,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反復沖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時進行傷口處理、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檢查和隨訪。2.被乙肝、丙肝陽性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應在24h內抽血查乙肝、丙肝抗體,必要時抽患者血對比。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按1個月、3個月、6個月接種乙肝疫苗。3.被HIV陽性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應在24h內查HIV抗體,必要時抽患者血對比,按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同時口服賀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醫務處、院內感染科進行登記、上報、追訪等。第四十四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護人員發生針刺傷時的應急預案
【程序】立即擠出傷口血液(從近心端向遠心端)----反復沖洗----消毒-----傷口處理----抽血化驗檢查----根據化驗結果決定是否預防用藥或是否注射疫苗、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等----并通知醫務處、院內感染科進行登記、上報、追訪。第四十五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三、醫院感染管理質控(內容)
手衛生臨床科室感控基礎重點科室醫院感染管理
消毒藥械管理一次性用品管理醫院感染暴發應急醫療廢物長效管理第四十六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舉例:手衛生手衛生設施手衛生依從性
洗手診間手消毒宣傳示教巡查分析指導督查分析反饋衛生洗手設施手消毒設施外科手清洗與消毒設施開展宣傳周活動分析通報,表揚與批評醫院感染管理質控(方法)第四十七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舉例:臨床科室感控基礎病房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符合規范要求非一次性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氧氣濕化瓶、引流瓶等消毒符合要求體溫表每次用后→去污→消毒液浸泡→清水沖凈→備用感染與非感染一床一刷巾一桌一抹布禁止病房內清點被服血壓計袖帶、聽診器應保持清潔,每周清洗、消毒一次,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消毒病人出院、轉院或死亡后,病室實施預防消毒或終末消毒醫院感染管理質控(方法)第四十八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舉例:臨床科室感控基礎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輸液室注射室進入各室清潔區、污染區分區明確、布局流程合理應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前后規范洗手。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輸液室管理男女分設,有非手接觸式流動水洗手設施第四十九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舉例:臨床科室感控基礎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無菌液體啟封、抽吸的溶媒非一次性盛放碘酒、酒精等皮膚消毒劑的容器注明開啟時間,超過2小時不得使用每周消毒劑及容器更換并滅菌2次。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輸液室管理注明啟用時間,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第五十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舉例:臨床科室感控基礎無菌物品一人一針一管一帶治療、護理及換藥一經打開,必須注明開啟時間,24小時內使用;使用中的干包無菌持物鑷4小時內有效。按清潔、感染、隔離傷口依次進行。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輸液室管理執行率100%第五十一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舉例:臨床科室感控基礎輸液室啟封、抽吸的溶媒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設置合理,成人與兒童分室輸液,配置必要的搶救設備及藥品。濕式清掃、擦拭;必要時消毒;開窗通風。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輸液室管理注明啟用時間,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第五十二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科是預防血源性感染的重要部門,隱患較多四、從院感質控的角度
談對口腔質控的感染管理要求第五十三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科的感染控制環節?血源性感染經空氣傳播的感染經飛沫傳播的感染水源性感染接觸傳播第五十四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科如何預防水源性感染?第五十五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院獲得性水源性致病菌有哪些?銅綠假單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pneumophila分枝桿菌屬Mycobacteriumspp.窄食單胞菌屬Stenotrophomonasspp.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spp.氣單胞菌屬
Aeromonasspp.伯克霍爾德菌屬
Burkholderiaspp.克雷伯菌屬
Klebsiellaspp.奴卡菌屬
Nocardiaspp.腸桿菌屬Enterobacterspp.沙雷菌屬
Serratiaspp.黃單胞菌屬
Flavobacteriumspp.煙曲霉菌Aspergillusfumigatus茄病鐮刀霉Fusariumsolani甄氏外瓶霉Exophialajeanselmei小球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parvum藍氏賈第鞭毛蟲Giardialamblia棘阿米巴原蟲Acanthamoebaspp.病毒viruses諾如病毒Noroviruses腺病毒Adenovirus真菌Fungi細菌Bacteria寄生蟲Parasites第五十六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水源性感染主要傳播形式①直接接觸:如水療②飲用受污染的水③間接接觸:如不恰當操縱醫療設備④吸入從水源中濺出的氣溶膠⑤吸入污染的水前三個傳播方式為革蘭陰性菌和非結核分支桿菌引起感染的常見模式,受軍團菌污染的氣溶膠常常致軍團菌感染呼吸道第五十七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
看看自來水管內有什么?第五十八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自來水龍頭非結核分枝桿菌污染,有多少嚴重?都是非致病菌?第五十九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時刻牢記:“水”容易滋生各種細菌,共用液體是危險的!無菌持物鑷干罐保存小包裝的消毒棉簽、棉球取消手衛生浸泡盆……第六十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每次治療開始前和結束后及時踩腳閘沖洗管腔30秒,減少回吸污染;有條件可配備管腔防回吸裝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機。衛生部: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2005第六十一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潔、消毒養護(一)操作指引牙椅供水系統包括牙科綜合治療臺上的供水瓶及其與三用槍、高低速手機、超聲波潔牙機的連接水管。
1.每日班前注滿掛瓶蒸餾水,踩腳閘分別沖洗各連接水管(高、低速手機、三用槍、超聲波潔牙機)至少30s。
2.每次治療前安裝手機、三用槍工作尖或超聲波潔牙手柄之后,踩腳閘沖洗各連接管道30s.第六十二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獨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潔、消毒養護操作指引(一)操作指引3.每次治療后將手機工作端或超聲波潔牙手柄或三用槍工作尖放于漱口杯內,做好防護,踩腳閘沖洗30s。4.每日班后分別沖洗各連接水管2min,倒掉掛瓶余水,繼續踩腳閘排出水分,直至各連接水管排出空氣為止。第六十三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獨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潔、消毒養護操作指引5.每周水路的消毒(1)消毒前摘下所有手機,包括高速手機的光纖部分和低速手機的馬達部分,三用槍頭,如果工作頭不能取下,摘下工作尖和超聲波潔牙手柄。(2)完成上述“4.每日班后”的操作后,摘下水瓶,注入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至少500mL反復搖動水瓶至少l0s后(消毒水瓶),將水瓶安裝到牙椅上,踩腳閘分別沖洗各連接水管至少30s,關閉電源,等待lO~30min。第六十四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獨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潔、消毒養護操作指引5.每周水路的消毒(3)lO-30min后,打開電源,棄去剩余的消毒液,踩腳閘排出水分,直至各連接水管排出空氣(4)關閉電源,摘下水瓶,用蒸餾水反復清洗水瓶3次以上,注入兒蒸餾水安裝回牙椅系統,打開電源,踩腳閘分別沖洗各連接水管直至管道排凈水分,排出空氣。(5)水路消毒程序完成。牙椅復位,關閉電源。第六十五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和滅菌第六十六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清洗重要性
目前國內外醫院在開展醫療器械的壓力蒸汽、環氧乙烷等方法滅菌時,所設置的滅菌程序、參數等都以器械徹底清洗為前提的。如果,被滅菌的器械不能保證清洗質量,即使滅菌程序正確、參數指示合格,該器械仍然達不到滅菌要求。第六十七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滅菌合格嗎?口腔科器械,滅菌后有許多水珠,再查其他容器里也是同樣的現象。能用嗎?第六十八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務人員的手衛生、戴手套,如何要求?第六十九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七十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肥皂含菌濃度:3×103-4個/g肥皂含菌濃度:1×104-5個/g肥皂含菌濃度:1×106-7個/g醫院內應停止使用固體肥皂!第七十一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除了在護理患者不得已,不得接觸環境物表第七十二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科醫療廢物管理第七十三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療廢物分類感染性廢物:黃色袋損傷性廢物:銳器盒
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黑色袋:生活垃圾第七十四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臨床質控中心督查表(1)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1)消毒隔離制度(包括環境、物品、人員的消毒隔離措施)。(2)人員培訓制度。(醫務人員與工勤人員)(3)標準操作規程(包括診療技術、器械消毒滅菌具體操作規程)。(4)職業衛生防護制度(包括人員操作防護要求、防護用品配備、意外情況處置措施等)。(5)消毒滅菌狀況監測制度(包括環境空氣、物體表面、手細菌學監測、消毒劑濃度監測、滅菌器效果監測等)。(6)醫療廢物處置制度(包括管理人員、分類收集、轉運、交接、記錄等)。(7)人員崗位管理制度(包括崗位設置、獎懲規定等)。(8)醫療器械采購、驗收制度第七十五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臨床質控中心督查表(2)
醫務人員防護及手衛生(1)診療操作時:(四戴)佩帶口罩、帽子,手套、當病人血液、體液噴濺時帶護目鏡。(2)醫護人員操作前、后均嚴格洗手或手消毒。戴手套操作時,每診療一個患者更換一付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知曉洗手六步法。(3)從事消毒操作工作人員有防護措施:(六戴)防護鏡、口罩、帽子,橡膠手套.防滲圍裙,袖套。(4)診療室內設有非手動洗手池。(5)有洗手用液,不得用固體肥皂,擦手不得使用共用毛巾。(6)寫病歷應摘除污染手套并洗手后書寫。(7)有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登記,報告情況記錄。
第七十六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臨床質控中心督查表(3)
建立單獨的消毒室(1)診療區域和器械清洗消毒區域分開。(2)消毒室布局合理,設有污染區,清潔區、滅菌區。(三區要求隔開)。流程合理、標志清楚。(3)消毒室要保持整潔、通風。第七十七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臨床質控中心督查表(4)
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消毒器械的消毒滅菌程序;消毒前的清洗方法(1)
(1)配備有合格壓力滅菌器(有條件單位配備預真空壓力滅菌器或卡式壓力滅菌器)和化學消毒等設備設施。(2)凡接觸病人傷口、血液、破損粘膜或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和各類口腔診療器械、包括牙科手機、車針、探針、根管治療器械、拔牙器械、手術治療器械、牙周治療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滅菌。(3)接觸病人完整粘膜、皮膚的口腔診療器械,包括口鏡、牙科鑷子等口腔檢查器械、各類用于輔助治療的物理測量儀器、印模托盤、口杯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消毒。(4)用化學方法浸泡消毒或滅菌時,器械必須完全浸泡在消毒劑中,關節打開。第七十八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臨床質控中心督查表(4)
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消毒器械的消毒滅菌程序;消毒前的清洗方法(2)
(5)盛裝消毒劑的容器外標識完整(消毒劑名稱、濃度、浸泡液起用時間、當前浸泡開始時間)在器械使用前,用無菌操作的方式將滅菌器械取出,并用無菌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干凈。(6)器械消毒前的清洗方法:加酶清洗;超聲清洗(7)手機、牙科器械等診療設備充足能滿足診療工作需要(一人一機一器械)。臨床使用的可拆除口腔器械,使用完畢后,不重復使用。每次治療開始前和結束后及時踩腳閘沖洗管腔30秒,減少回吸污染;有條件可配備管腔防順吸裝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機。(8)牙科手機和需要滅菌的耐濕熱診療器械,首選壓力蒸氣滅菌的方法進行滅菌,或采用環氧乙烷、離子體等其他滅菌方法進行滅菌;壓力滅菌按設計的標準流程操作,壓力、溫度、時間符合要求。第七十九頁,共八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口腔臨床質控中心督查表(5)
診療環境清潔消毒
(1)病人不得在診療區域候診。(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網站開發合作合同書
- 2025年土地增值合同范本
- 2025外貿代理合同范本
- 2025資金信托合同(B)信托合同
- 2025高空作業車租賃合同協議
- 2025房產贈與合同范本
- 2025年版個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普通班的店面租賃合同書
- 電池成品采購合同協議
- 現場調試合同協議書模板
- 李克勤《紅日》粵語發音歌詞中文諧音-
- 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
- 電大建筑施工與管理畢業論文(實踐報告)
- 仁愛版初中英語單詞表(默寫版)
- 企業防滲漏標準做法案例庫圖文豐富
- Unit 2 Listening and talking -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醫院分娩記錄單
- GB/T 819.1-2016十字槽沉頭螺釘第1部分:4.8級
- 馬工程《刑法學(下冊)》教學課件 第22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 GB/T 40090-2021儲能電站運行維護規程
- 產業經濟學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14.產業結構政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