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保健科普概述_第1頁
兒童保健科普概述_第2頁
兒童保健科普概述_第3頁
兒童保健科普概述_第4頁
兒童保健科普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保健科普概述第1頁/共39頁第一部分常見急癥第2頁/共39頁體溫超過390C叫高熱38.50C以下對孩子無害,除非有癲癇病史,一般不用處理。一、高熱

發熱半身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發熱不會引起腦損傷。第3頁/共39頁

1.打包降溫2.口服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如:臣功再欣、泰諾林)3.多喂溫開水4.溫水擦?。~頭、腋窩、腹股溝、夏天全身擦也可以)5.通知家長高熱處理1.捂;2.酒精;3.冷水浴;4.不提倡肌肉注射。錯誤方法第4頁/共39頁二、急性喉炎喉梗阻

處理:立即打120或以最快速度送往最近醫療機構

通知家長

如有條件,在醫生指導下行環甲膜穿刺表現: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喉鳴嚴重者哭鬧時或安靜時有吸氣性呼吸困難最重的有用力的吸氣動作,但病人仍有缺氧表現,如: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意識喪失、大汗淋漓、口唇和頰床發紺。第5頁/共39頁三、哮喘持續狀態表現:

輕重程度不等的咳嗽,不能平臥,煩躁,大汗淋漓,講話不連貫,呼吸快,胸廓飽滿。嚴重者嗜睡,哮鳴音減輕或消失,意識模糊。處理:

1.至通風處吸氧,至半臥位,解開衣領;2.吸入沙丁胺醇溶液或氣霧劑,意識清醒的可口服沙丁胺醇片每次0.1mg/Kg;3.通知家長;4.對嚴重病人打120并立即送往最近的醫療機構。第6頁/共39頁

表現:在進食時因為哭鬧、大笑、活動、突然出現,劇烈咳嗽伴顏面發紫。處理:1、立即啟動海姆里克氏手法;2、打120;3、通知家長。四、異物吸入第7頁/共39頁

表現:

患兒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頭向后仰,兩眼上翻,凝視或斜視,牙關緊閉,可有或沒有口吐白沫,面部或四肢強直并有節率的搐動。嚴重者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不規整,面色青紫,大小便失禁。絕大多數在5分鐘之內自然緩解。少數可有先兆,極度煩躁,驚跳。五、驚厥(抽搐、抽風)

第8頁/共39頁處理:

1、立即置側臥位,解開衣領,松解衣物;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及嘔吐物,謹防吸入窒息;

2、用筷子裹毛巾1—2層順勢塞在上下

磨牙之間;

3、按壓人中、合谷、十宣、內關、涌泉等穴;4、通知家長,撥打120;禁忌:用手掰口腔,肢體制動第9頁/共39頁表現:晃晃悠悠跌倒,肢體松軟,面色蒼白,口唇顏色變淡,意識喪失,可有出冷汗。處理:

1、置平臥位,抬高下肢,解開衣領,松解衣服。2、觸有無頸動脈搏動,如脈博消失,立即啟動胸外心臟按壓,另:撥打120,通知家長。六、暈厥第10頁/共39頁胸外心臟按壓按壓部位是胸骨中、下1/3按壓頻率為80~100次/分鐘,按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操作要領:上半身前傾,兩肩要位于雙手的正上方,兩臂伸直,兩肘關節不可彎曲。平穩,均勻,有規律。按壓后,要全部放松第11頁/共39頁表現:胃內容物從口鼻腔噴出,是胃內容物者,大多是消化不良或急性胃炎,是血性液體者(鮮紅色或咖啡色),是急性胃、十二指腸出血,伴有發燒、頭痛、意識喪失,抽搐者大多是腦炎、腦膜炎。七、嘔吐處理:1、置患兒于側臥位,解開衣領,松解褲帶;2、清理口、鼻腔,防止嘔吐物吸入氣道;3、暫時禁食禁水;4、通知家長;5、嘔血者,打120或立即送最近醫療機構。第12頁/共39頁原因:

1、腦炎、腦膜炎、腦出血;2、嵌頓疝、睪丸扭轉、包皮嵌頓;3、腸絞痛、腎輸尿管絞痛;4、異物刺入;5、發熱、夢魘等不適;處理:通知家長八、突然劇烈哭鬧第13頁/共39頁

頭顱外傷:頭部受傷后如果出現短暫的不哭、松軟、面色蒼白、數十秒幾分鐘后自然蘇醒,醒后嘔吐——腦震蕩。

上述情況伴有抽搐、兩側肢體不對稱或不會自然蘇醒——顱內出血。處理:1、不驚慌,側臥等待蘇醒,不要搖晃、拍打軀體或頭部。如有頭皮挫裂傷,可用干凈的紗布或紙巾按壓止血。2、防止嘔吐物吸入。3、通知家長。五分鐘不能蘇醒者,打120等待救援。九、外傷第14頁/共39頁脊柱外傷:多見于劇烈的軀體撞擊,脊柱縱向受到劇烈撞擊,下肢不能活動。處理:1、不驚慌,置平臥位,盡量不要移動,如需移動,平移搬動,嚴禁抱起2、通知家長,打120。第15頁/共39頁肢體外傷受傷后,單肢或多肢不能活動或劇烈疼痛,可能是骨折或關節脫位。處理:1、保持肢體位置不要動;

2、通知家長,打120。第16頁/共39頁內臟破裂受傷程度較重,受傷后,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往往是復合傷。處理:通知家長,打120。第17頁/共39頁表現:受到高溫液體或燙傷,輕者僅皮膚潮紅,面積較小,重者面積較大,水皰或表皮剝脫。處理:立即掀開或剪開受傷部位的衣服,濕毛巾外敷,冷水沖洗。淡鹽水涂灼傷處,有消炎作用。推薦外用藥物:風油精、金霉素軟膏、京萬紅軟膏。十、燙傷第18頁/共39頁電擊:受到電擊后,立即傾倒,昏迷、抽風。處理:1、立即切斷電源;

2、未脫離電源者,用干燥的棍棒挑開患者;

3、昏迷者立即啟動心肺復蘇;

4、通知家長,打120。十一、電擊第19頁/共39頁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較常見的小意外。緊急處理的方法:

1、首先鎮靜,安慰兒童,立即用拇指及食指將兩側鼻翼向鼻中隔捏緊后壓迫止血。

2、頭向前傾,面向下張口呼吸,或躺下頭墊高。決不要將頭昂起,這樣會使血咽下肚去,太多了吐出來,反會誤為嘔血。

十二、流鼻血第20頁/共39頁3、用冷水浸濕毛巾敷在鼻根部,使血管遇冷收縮止血。

絕對禁止:用力將頭向后仰起的姿勢會使鼻血流進口中,慌亂中勢必還會有一部分血液被吸進肺里,這樣做既不安全也不衛生。

4、用消毒棉花、紗布或衛生紙堵塞出血部位,壓迫破裂血管止血。如堵塞后出血仍然不止,或血經咽從嘴里出來,應該立即去醫院鼻科急診,不可怠慢。

第21頁/共39頁第二部分

常見傳染病第22頁/共39頁一、小兒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一般表現為,上吐下瀉、先吐后瀉。大便呈“蛋花狀”。有的寶寶還會伴著發熱(中低熱)的癥狀。一般秋季腹瀉四到五天就會痊愈。有的寶寶一天會拉五六次,嚴重會拉十次、二十次之多,甚至更多。第23頁/共39頁秋季腹瀉的處理辦法:1、注意預防脫水,糖鹽水,口服補液鹽。如果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掛水。2、大便有粘液或者帶膿時告知家長需要化驗一下大便。排除細菌性腸炎的情況。3、飲食以小米粥為主、及時補充糖鹽水。第24頁/共39頁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流延、厭食、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癥治療。二、手足口病第25頁/共39頁第26頁/共39頁鑒別水痘皰疹樣蕁麻疹第27頁/共39頁處理1、一般需隔離2周;2、隔離期——皮疹消退;第28頁/共39頁三、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癥狀比兒童更嚴重。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丘疹、皰疹、結痂同時存在,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極強,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第29頁/共39頁鑒別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皰疹型蕁麻疹第30頁/共39頁處理隔離隔離期:皮疹中止,全部結痂第31頁/共39頁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癥狀、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四、麻疹第32頁/共39頁第33頁/共39頁處

理及時通知家長,進行隔離隔離期2—3周第34頁/共39頁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見。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征,有時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病人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為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人后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