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提高(第三章)第一頁,共71頁。熱身練習——腦筋急轉彎第二頁,共71頁。第三頁,共71頁。第四頁,共71頁。第五頁,共71頁。第六頁,共71頁。人人皆可創新第七頁,共71頁。案例一:怪盜的創造力
某夜,有個名叫呂班的怪盜、偵探,潛入—個公爵的住宅,在三樓臥室里,偷到—份重要的外交信件。他正要離開房間,突然聽到門外有腳步聲——公爵參加晚會回來了。呂班進退維谷。窗下有一條運河。如跳進運河就可以脫身,但呂班顧慮外交信件被弄濕而前功盡棄。躊躇中,他看到自己的幫手在對面大樓窗口等待接應,于是靈機一動,決定先把信件遞給幫手,再只身逃走。他鉆到窗外,站在窗臺上,探身、伸手,可是很遺憾,還差一點點兒,夠不著。手邊又沒有桿子或棍子之類的工具,對面大樓的窗臺很窄,跳過去也沒有落腳之處,把信件扔過去,又擔心被風刮跑。一時,怪盜呂班竟束手無策。可是僅僅數秒鐘之后,呂班就有了辦法,什么工具也沒有用,就把信件遞給了幫手,然后只身跳入運河之中,匆匆離去。你能知道呂班是用什么方法把信件遞給幫手的嗎?
第八頁,共71頁。原來,呂班在危急之中,擺脫了以往人們總是用手去傳遞信件的習慣思維定勢,他爬出窗口,用手拉著窗框,脫了鞋,把信件夾在腳趾中伸出去,他的助手也如法炮制。用腳趾傳遞信件,因為腳比手長!呂班突破了自我,運用創造性的傳遞方法——用腳不用手,使他獲得了成功。第九頁,共71頁。案例二:流浪漢的創造力在美國的一座城市里,有個清瘦的青年人在街上徘徊,看年紀不過二十剛出頭,卻無所事事,正遭失業,他叫奧斯本。突然奧斯本在招貼欄前被—則招聘廣告吸引住了,他讀完廣告,立刻飛也似地奔進了一家報社,終于趕上了那里的招聘考試。主考人問他:“你從事寫作已有多少年的經驗?’奧斯本回答說:“只有三個月,但是請你先看一看我寫的文章吧!”主考人看完后,對他說:‘從你寫的文章來看,你既無寫作經驗,又缺乏寫作技巧,文句也不夠通順,但是內容富有創造性,可以留下來試一試。”奧斯本由此領悟到“創造性”的可貴。工作以后,他“日行一創”,積極主動地開發自己具有的創造能力,盡力在工作中發揮出來。后來,這位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小職員成了一名大企業家,并且還撰寫了著名的《思考的方法》一書,成為美國當代著名的創造工程學家。第十頁,共71頁。案例三:年輕姑娘的創造力有一天,香港味精公司的老板向全體職工宣布:“為了使本公司的味精銷售額上升,每個人都必須在近期內提出—個以上的設想。”當然,與其說是征求設想,還不如說是強迫性的工作較適當。因此,營業部、宣傳部及制造部等各部門,紛紛開始設想各種花招,包括什么“附獎”、“贈送”等吸引人的廣告,甚至改裝味精的容器形狀,等等。有個十七歲的年輕女職員非常煩惱,因為規定的期限已經到了,她仍然沒有—個好主意。第十一頁,共71頁。這天她正在家里吃晚飯,和往常—樣,她拿起裝海苔香料的罐子,但因為受了潮,香料把洞口塞住了,倒不出來,于是,她就用牙簽把洞口弄大些,問題立刻就解決了。就在這同—刻,她的靈感來了,她想到可以把味精的內蓋洞口加大,如果人們不加注意,就覺得使用起來還像平常—樣,這樣無意之中就增加了味精的使用量,這是—個把握了人們對于逐漸變化的事物較遲鈍的深層,曲匣構造之后所產生的—個銀巧妙的設想。結果,這個女職員的設想被審查人員核定,并且得到獎勵;投放市場后,銷售額果真上升,因而老板又給了她—個特別獎。第十二頁,共71頁。案例四:老年人的創造力倫敦,一家冷飲店的角落里,經常坐著一位老人,看年歲不下七十,他總默不作聲,一口一口地喝著牛奶。看他那安詳的神態,晚年一定過得挺不錯。一天早晨,這位老人走進冷飲店不多時,來了—位名叫波蒂的女記者。波蒂告訴老人說:“昨天晚上,小偷鉆進冷飲店,偷走了二百英鎊紙幣,逃出冷飲店,還未跑出十米,就碰上了從胡同里出來的警察,警察見他形跡可疑,就把他帶到附近的警察局;正巧,冷飲店老板也來警察局報案,警察便更加懷疑他是小偷,馬上進行搜身。但令人費解的是,小偷竟然身無分文。沒有證據,警察局只得將小偷釋放。將小偷釋放后,警察又進行盯梢,看到小偷回家后,再也沒有返回過作案現場。可以確認,小偷沒有同案犯。”女記者還說:“警察從小偷的神情上,可以確認是他作案的,可惜的就是沒有證據。”第十三頁,共71頁。
老人聽了,慢條斯理地說:“警察常干蠢事。波蒂,你若想了解真相,—兩天后,去那小偷家里看看,定會水落石出的。”說完,老人還朝女記者自信地笑了。兩天后,女記者去小偷家,果然不出老人所料,女記者發現了小偷的作案方法,并且報告了警察,小偷立即被逮捕歸案。老人怎么會料事如神的呢?原來他首先考慮到—個關鍵問題,那就是:為什么小偷只偷紙幣,不偷硬幣。有人或許會說,硬幣幣值小。當然,不能不承認這種看法有點道理,但略一想,問題的癥結不在這里,而是小偷更注重解決的是偷了后怎么不被發現。第十四頁,共71頁。因此老人的思考就從“如果紙幣偷走后,藏在什么地方可以不被發現”這一點出發,根據這樣的思路,他想到了冷飲店門口不遠處的那只郵筒,那是藏紙幣的好地方,警察也不能隨便檢查。可以設想:小愉用信封事先寫好自己的姓名、住址,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將偷到的紙幣裝進信封,丟進郵筒。在這里,老人就考慮到小偷改變了往常偷東西的程序,斷定他是用郵筒作案,他推算了一下郵件的傳遞時間,所以敢自信地對女記者下結論。盡管這位老人未必知道自己使用的這種思考方法)》具有自我突破的性質,但是我們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年人思維的特點,聯想較廣,經驗豐富,思考全面。老年人同樣具有驚人的創造力。第十五頁,共71頁。案例五: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創造力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研究各種葡萄球菌的變種時,在實驗桌上曾留置了一部分培養皿,以備不時檢查,由于時時打開蓋子,培養液不免為空氣中的微生物所污染。1928年的一天,弗萊明一邊與同事談話,一邊觀察培養皿中的細菌,忽然,弗萊明驚奇地叫了起來:“這真是件怪事…。原來他發現,在培養皿邊沿生長了一堆霉菌,這霉菌周圍韻葡萄球菌不僅沒有生長,而且離它較遠的葡萄球菌也被它所溶解,變成了一滴滴露水的樣子。對于這個奇特的現象,弗萊明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他終于發現這些培養液里含有一種化合物,于是便緊緊抓住不放,最后從中分離出一種能抑制細菌生長的抗菌素——青霉素來。弗萊明也因此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第十六頁,共71頁。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日本科學家古在由直對這現象的發現,卻早在弗萊明之前。然而,為什么古在由直卻沒有意識到這是—種新的抗菌素而喪失了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呢?這是由于他們兩人的思考方法不同。英國的弗萊明是有意識地把熟悉的事物看作是陌生的,不輕易地放過它,所以經過細致的觀察,能發現葡萄球菌被污染的霉菌所吞噬的現象,它不同于一般的污染,從而得到新的發現。而日本的古在由直卻相反地把這種污染現象看作是—種普遍熟悉的現象,即認為這是由于被污染的霉菌迅速地繁衍,消耗了培養皿中的養分而導致葡萄球菌的消失而引起的。一念之差,失去的是科學界最高的榮譽和獎賞。第十七頁,共71頁。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創造性有兩種,一種是“特殊才能的創造性(SpecialTalentCreativity)”,另一種是自我實現的創造性(Self-actualizingCreativity)”。其中,前者是人的個體差異,后者是人的共同潛能。前者指的是科學家、發明家、作家、藝術家等杰出人物的創造,后者是指在開發人的可能性、自我潛在能力意義上的創造性,是從事對他人可能并不新、而對自己來說是初次進行的活動的創造性。如:—個小學生在擦黑板時不夠高,就在黑板擦上釘了根小木條,沙發的手靠背不能枕頭,沙發匠就把它制成枕式靠背…這些都是創造性的發揮。第十八頁,共71頁。但是,具有“特殊才能的創造性”的人,并非天生就有很高的創造力,也是經過教育和社會實踐才產生的,只是在吸取他人的自我實現的創造性的基礎上,加上他本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才產生特殊才能的創造性。例如,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工作班子中,就有美國技工約翰·沃特,英國車工巴契拉,瑞士鐘表匠巴格曼等人,這些能工巧匠對愛迪生的發明創造所作的貢獻是難以估計的。第十九頁,共71頁。第二十頁,共71頁。“創新”一詞在《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一書里,出現了343次,是他使用最多的概念。江主席說:“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特別是要“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第二十一頁,共71頁。創新的阻力第二十二頁,共71頁。思維標準化思維標準化泛指思維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規范化和模型化。-功能固著-權威迷信-思維惰性
第二十三頁,共71頁。例一
1998年高考的語文作文題是《堅韌—我追求的品格》。對此,某省上萬名家庭健全的考生竟都以”我自幼父母相亡,獨自一人承擔家庭重任成長至今……”這樣的公式化的虛假構思開題,令閱卷老師們震驚不已!
第二十四頁,共71頁。例二
在國家教育都實行2001年“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高考改革方案前,北京一位17歲的女生以其參加綜合考試后成功的應試心得和方法,寫出了一本15萬字的《3+綜合考試”開始了!》的應試指導書,它被教育理論界稱為”應試教育的怪胎”,卻“錢”景良好,深受推崇。
第二十五頁,共71頁。
51015200圖一:創造力變化圖扼殺期標準化期非標準化期西方學生線中國學生線創造力高低年齡第二十六頁,共71頁。知識無活力化知識無活力化泛指學生所學的知識很少或不能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它本質上是知識吸收的僵化。
-見樹不見林-學不致用第二十七頁,共71頁。第二十八頁,共71頁。 美國教育鼓勵有廣泛的興趣,中國的教育是注重狹窄專業;美國的教育比較靈活多變,中國教育注重扎實操練;美國教育鼓勵你東奔西跳,中國教育是要人按部就班;美國教育注重培養自信心,中國學生常常缺乏自信心;美國學生常傲慢自大,中國學生常謙遜退讓。
———物理大師楊振寧第二十九頁,共71頁。打開心智枷鎖第三十頁,共71頁。練習1.你最近一次腦中有新創意是什么時候?口今天早上口昨天口上周口上個月口去年2.那是個什么創意?3.是什么動機激發了你的創意?第三十一頁,共71頁。為什么大多數人缺乏創新意識與習慣?第三十二頁,共71頁。我猜想缺乏強烈的創新動機他似乎是“一切都很好,沒有理由改變舊有的方式嘛”他使我思索需要創新的理由。我想到兩個極重要的理由。第一個理由是“改變”。當新信息不斷涌現而且環境不斷改變時,我們不再可能用昨日的解決方式來解決今日的問題。人們一再發現兩年前適用的東西下周就不適用了。這給人們一個選擇,他們可以因事情不象過去那么簡單而惋惜悲嘆!也可以利用他們的創新才華去尋找新答案、新解答和新觀念。需要尋找新創意的第二個理由是它本身其樂無窮。事實上,我喜歡把創造性思考比喻為“心智的性生活”。觀念就象生物一樣,有其生命周期,它會誕生、成長、成熟,也會死亡。因此,我們要有能激發新觀念的一套方法。創造性思考就是這種工具,而且象生物的性一樣,是樂趣無窮的。第三十三頁,共71頁。有人問廣告公司創辦人:“有創造力的人通常有哪些特征?”回答:“有創造力的人希望自己是個萬事通(Know-it-a11)。他想知道所有的事情;古代的歷史、十九世紀的數學、現代的制造科技、團花等等。知識是新創意的材料。然而僅是知識本身不會使一個人具有創造力。我想我們都見過知識淵溉但卻毫無創造力的人。因為他們不知道活學活用,他們的知識只是一堆死知識。因此,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于如何活用知識,活用知識和經驗來尋找新點子、新創意,就是培養創造性思考所需的態度。你可以用這種態度去嘗試各種方法。你可以用瘋狂的、愚蠢的、不實際的點子當墊腳石,以激發實用的新點子,你也可以偶爾打破既有規則,并在專業領域之外尋找新創意。總之,采取創造性的態度,你將更能接受新機會井適應改變。第三十四頁,共71頁。發明就是和別人看同樣的東西卻能想出不同的事情——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艾伯特·詹奧吉第三十五頁,共71頁。為什么我們不能常常“想出不同的事情”來呢?有兩個主要的理由:其一是,我們所做的事大都不需要創造力,舉例來說,當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駕車、乘電梯、在雜貨店里排隊付帳時,都不需要創造力。為了處理日常事務,我們早已建立一套指導我們應付各種日常狀況的規則——從處理公文到系鞋帶到應付電話推銷員。就我們大多數的活動而言,這些規則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它,我們的生活就要陷入一片混亂,而且我們也不會有什么成就。舉例來說如果清早起來,就要思索牙刷刷毛和烤面包的意義,你可能不會用它來刷牙或填飽肚子。因此,遵循既定規則使我們不假思索就可以做很多事。第三十六頁,共71頁。然而,有時候你必須富有創造力,要想出新方法去完成你的目標。但當你需要創造力時,卻往往會受制于自己的思維方式。這就是我們無法經常“想出不同事情”的第二個理由。我們大都有某些態度會將我們的思考閉鎖在現況中,并使我們的思想固步自封,一成不變。在我們處理大多數事務時,我們應持這些態度。但在我們想要更有創造力時,這些態度就形成一種障礙。我們可以稱這些態度為“心智枷鎖”(mentallock)并特別列出十項對思考方式最具危險性的心智枷鎖。第三十七頁,共71頁。有一位禪師請一位弟子到他房中飲茶。他們先寒喧了一會兒,就開始用茶。這位禪師替弟子倒茶,茶杯已滿了,禪師仍繼續倒,終于茶水滿溢出來,并且把地上濺濕了。最后,弟子忍不住道:“師父,不能再倒了,茶水已溢出,杯子裝不下了。”禪師應道:“你的觀察力不錯!你也是一樣,如果你要接受我的任何教誨,首先你必須把心智的杯子空出來”第三十八頁,共71頁。第三十九頁,共71頁。寓意我們要有能力忘掉已知的。第四十頁,共71頁。如果我們不能暫時忘記所知的,腦海里必定塞滿了既定答案,我們就不會有機會向一些能引導新方向的問題。由于這些心智枷鎖都是經由學習得來的,打開心智枷鎖的一個關鍵就是暫時忘掉它們——把我們心智的杯子空出來。這種技巧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有時卻不易應用。通常這些心智枷鎖與我們的思考和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以致絲毫未警覺到心智枷鎖正引導我們的思考方式。它們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我們不用多思考就會照著做。因此,我們有時需要小小的外力來協助打開心智枷鎖,讓我們再回到禪師處。第四十一頁,共71頁。禪師和弟子正在討論禪機,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討論,弟子仍無法領悟禪師所說的要旨。最后,禪師忍無可忍,順手拿起一根木捧,給他來個“當頭棒喝”,弟子頓時“悟“出了道理。第四十二頁,共71頁。寓意有時,去除使我們固步自封、一成不變的心態的最有效方法,莫過于來一記“當頭棒喝”。第四十三頁,共71頁。“當頭棒喝”的方式形形色色,然而有一共同特征,它強迫你想出不同的事情。有時“當頭棒喝”來自一個難題,或一次失敗有時是一則笑危或一個矛盾;有時是一個驚喜,或未預期的狀況。以下是一些例子。*它發生于當你遭解雇或執行任務失敗時。*它發生于當你正在替小狗取名時,你三歲大的小孩說:“叫‘四點鐘’好不好?”*它發生于當你花了整整兩小時試圖解出一個問
題,在苦思無對策之際你用一個與先前完全相反的方戰終于解決了問題。第四十四頁,共71頁。*它發生于當一個漫畫家給你看一幅畫,畫中一個人坐在起居室里,有一個牌子寫道:“小心走路”,而地板上布滿了豪豬時。*它發生于當你認清兩個毫不相關東西之間的關系時。*它發生于到英國旅行,而被迫靠左行駛時。*有時它來自一段似非而是的雋語“一個己解決的問題對人類的用途,就好比戰場上一把被折斷的劍。”第四十五頁,共71頁。*它發生于當你跌斷了腿,因而意識到對行走多習以為常時。*它可能發生于當某人促使你注意到你平常忽略的事,并請你解釋時。*它可能發生于當你發現你高中班上的“笨蛋”,在投資于日用品生意后,已變成百萬富翁時。*它可能是一個你從未想到的問題,例如;如果駱駝稱為“沙漠之舟”,為什么不稱拖船為“海中之駱駝”呢?如果我們把橙色”叫做“橘子”(orange),為什么我們不叫紅色為“蘋果”,黃色為“香蕉”呢?*它可能發生于有人無緣無故送鮮花給你時。第四十六頁,共71頁。*它可能來自一種矛盾,當你站起來時,你的膝蓋會怎樣?*它可能是你走進屋子時,發現所有的家具都重新布置過。*它可能是來自你初戀情人的一封信。*它可能來自一則笑話:問:貝多芬現在干嘛?答:腐化。*它可能發生于在你徹夜未眠之后,看到太陽冉冉升起時。第四十七頁,共71頁。愛迪生是“當頭棒喝”的一個好例子。當愛迪生年輕時,他的原始興趣是改良電報機。他發明了復合式電報機、自動記錄電報機,以及其他電報裝置。后來,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早期,大資本家古德買下了西方聯合電報公司,形成了市場壟斷。愛迪生警覺到只要古德擁有公司一天,他就沒有發輝發明能力的余地。這是對他的一記“當頭捧喝”,促使他離開電報的老路子,到其他領域大展身手。僅在短短數年間,他發明了電燈抱、發電廠、留聲機、電影放映機,以及許多其他東西。他可能遲早都會發明出這些東西,但古德對他的“當頭棒喝”確實促使他積極尋找第二個正確答案。第四十八頁,共71頁。讓我們翻個筋斗吧!第四十九頁,共71頁。第五十頁,共71頁。當頭第1棒.正確答案第五十一頁,共71頁。第五十二頁,共71頁。如果你選擇B,恭喜你,你答對了,因為圖形B是唯一全部由直線構成的圖形。有些讀者可能選擇圖形C,你也答對了!因為圖形C是唯一不對稱的,因此C是正確答案。圖形A也是一株因為圖形A每一點都是連續的,因此A是正確答案。至于圖形D呢?它是唯一由直線和圓弧組成的,所以D也是正確的。圖形E呢?它是唯一的非幾何圖形,因此也是正確答案。換句話說,由于觀點不同,它們都是正確的答案。第五十三頁,共71頁。你從哪兒學到如何思想的方法呢?主要是來自學校。你從學校教育中,學會了是非善惡的標準,你也學會了周圍環境的許多問題;你學會了到哪里尋找資料和消息,對哪些觀念要特別留意,以及如何思索這些觀念。簡單地說,你的教育給予你一些概念使你對世界有所了解而不混亂。第五十四頁,共71頁。然而,我們大多數的教育制度傾向于教導學生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目前每個大學畢業生平均都歷經二干六百次以上的測驗和練習,許多都與你剛才所做的性質相近。因此,“正確答案”也就深植在我們腦海中。對某些事實上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數學問題來說,尋找“正確答案”是對的。然而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井非如此生活是不確定的,有許多正確答案——依你所追求的目的而定。如果你認定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那么在你尋到一個之后,就會停止追求其他的答案。第五十五頁,共71頁。練習:這是什么?。第五十六頁,共71頁。有好事者搞了個別開生面的測試——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圈,請被測試者回答這是什么。結果,當問到機關干部時,他們一個個面面相覷,都用求救的眼光看著在場的領導。領導沉默許久,說道:“沒經過研究,我怎么能隨便回答你的問題呢?”當問到大學中文系學生時,他們哄堂大笑,拒絕回答這個只有傻瓜才回答的問題。當問到初中生時,一位尖子學生回答:“是零”,一位差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他卻遭到了班主任的批評。最后,當問到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時,他們異常活躍地回答:“句號”、“月亮”、“燒餅”、“乒乓球”、“老師生氣時的眼睛”、“我家門上的貓眼”………事后,有人給這次測試起了個題目:“人的想象力是怎樣喪失的?第五十七頁,共71頁。為什么人越長大想象力卻越貧乏?要知道大人的知識比小孩多,其想象力應該比小孩更豐富才對。這其中原因固然很多,“標準答案”可能在此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第五十八頁,共71頁。曾有家長記述過這樣一件事:他讀一年級的兒子參加語文考試,有兩道看圖寫話題,第一題,他兒子對畫面上正在給小樹苗澆水的男孩寫道:“哥哥在種樹”,結果被老師判為錯,標準答案為“哥哥在澆水”。第二題,他兒子面對畫面上大片成熟的麥子和兩個正在捉蝴蝶的小孩寫道:“莊稼豐收了”。結果又是錯,因為標準答案是“小朋友捉蝴蝶”。該家長認為,原則上講,根據畫面顯示內容,兒子的答案都不能算錯。可兒子卻說:老師說,標準答案是唯一正確的答案,其它都算錯。回想一下,一個人從小孩長成大人,不知要經歷多少次考試,也不知要核對多少次標準答案,頭腦也不知多少次被灌輸“唯一正確”的觀念,而現實的世界卻是多樣的,創造力的發揮更是需要大膽假設。也許正是因為對“標準答案”會受到獎賞的追求和對“其它答案”可能遭受懲罰的恐懼導致我們想象力的喪失。第五十九頁,共71頁。波斯法官第六十頁,共71頁。有兩個男人起了爭執為了解決爭端,他們到一位波斯法官那兒請求仲裁。原告先陳述理由,他的理由非常動人,而且很有說服力,當他說完時,這位法官點頭同意,說這“你對!你對!”聽法官這么說,被告跳了起來,說道:“等一等,法官,你尚未聽我陳述理由呢。因此法官就請他陳述理由。被告的理由也是同樣動人而且更有說服力,當被告說完時,法官說這“你對!你對”法庭書記官聽法官如此說,立刻站起來說道“法官他們兩個人不可能都對I”這位法官盯著書記官,并且說道:“你對你對!”第六十一頁,共71頁。第六十二頁,共71頁。寓意真理無所不在,全憑個人的觀點而定。第六十三頁,共71頁。
當你只有一個點子時,這個點子再危險不過了。——法國哲學家查提爾EmileChartier第六十四頁,共71頁。要更有創造力的方法之一是尋找“第二個正確答案”。雖然這第二個正確答案通常不合常規但往往正是你要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有一種方法可用來尋找第二個正確答案,就是改變你問問題的態度。例如,你經常聽別人說:“答案呢?”、“這是什么意思?”、“結果呢?”這些人是在尋找一個答案,一個意義和一個結果。假如你訓練自己問道:“有哪些答案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南昌市省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年級第二次校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鳳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測數學試題含解析
-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師大附小2025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答案
- 九師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期末考試(1月)英語試題含解析
- 智慧農業技術與農村教育融合探討
- 短期工作合同書范本
- 住宅裝修施工合同安全條款范例2025
- 統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A)(含答案)
- 國際供應鏈鋪貨合同協議
- 預制構件購銷合同范本
- 醫學倫理學人衛試題(附參考答案)
- 2024詩詞大會100題題庫(含答案)
- 超市專用棚架搭建方案
- 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 【初中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 2024年應急預案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共60題)
- 二年級下冊數學口算綜合練習題 (每頁100題)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培訓課件
-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64
- 信息安全意識培訓課件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4-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專題練習(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