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一、概念:1.中藥化學:結合中醫藥基本理論和臨床用藥經驗,主要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及其它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等研究中藥化學成分的學科.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學成分。.無效成分:沒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學成分。.有效部位:在中藥化學中,常將含有一種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組結構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部分,稱為有效部位。如人參總皂苷、苦參總生物堿、銀杏葉總黃酮等。.一次代謝產物:也叫營養成分。指存在于生物體中的主要起營養作用的成分類型;如糖類、蛋白質、脂肪等。.二次代謝產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謝產物代謝所生成的物質,次生代謝是植物特有的代謝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來源中藥的主要有效成分。.生物活性成分:與機體作用后能起各種效應的物質二、填空:.中藥來自(植物)、(動物)和(礦物)。.中藥化學的研究內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提?。ⅲǚ蛛x)(檢識)和(鑒定)等知識。三、單選題.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B ).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E )A生物堿鹽B.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B ).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E )A生物堿B生物堿鹽C苷D鞣質E多糖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A3.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醇的成分是(A)A樹膠B苷C鞣質D生物堿鹽E多糖4.與水不相混溶的極性有機溶劑是4.與水不相混溶的極性有機溶劑是(C )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氯仿E乙酸乙酯.與水混溶的有機溶劑是(A.與水混溶的有機溶劑是(A).能與水分層的溶劑是(B).比水重的親脂性有機溶劑是(C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氯仿E乙酸乙酯A乙醇B乙醚C氯仿D丙酮/甲醇(1:1)E甲醇)A苯B乙醚C氯仿D石油醚E正丁醇8.不屬于親脂性有機溶劑的是8.不屬于親脂性有機溶劑的是(D )A苯B乙醚C氯仿D丙酮E正丁醇.極性最弱的溶劑是(A).親脂性最弱的溶劑是(C)四、多選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ACDEA乙酸乙酯.極性最弱的溶劑是(A).親脂性最弱的溶劑是(C)四、多選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ACDE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E丙酮)A苷B苷元C生物堿鹽D鞣質£皂甙.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藥水提取液中的(BCD) A樹脂B蛋白質C淀粉D樹膠E鞣質.屬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A苷類B生物堿鹽C鞣質D蛋白質E揮發油.從中藥水提取液中萃取親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劑是(ABE)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E乙醚.毒性較大的溶劑是(ABE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簡述有效成分和無效成分的關系: 二者的劃分是相對的。一方面,隨著科學的發展和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提高,一些過去被認為是無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質和油脂類成分等,現已發現它們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藥效。另一方面,某些過去被認為是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經研究證明是無效的。如麝香的抗炎有效成分,近年來的實驗證實是其所含的多肽而不是過去認為的麝香酮等。另外,根據臨床用途,有效成分也會就成無效成分,如大黃中的蒽醌苷具致瀉作用,鞣質具收斂作用。簡述中藥化學在中醫藥現代化中的作用(1)闡明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探索中藥防治疾病的原理; (2)促進中藥藥效理論研究的深入;(3)闡明中藥復方配伍的原理; (4)闡明中藥炮制的原理。3.簡述中藥化學在中醫藥產業化中的作用(1)建立和完善中藥的質量評價標準; (2)改進中藥制劑劑型,提高藥物質量和臨床療效;(3)研究開發新藥、擴大藥源;六、論述列表說明中藥化學成分的溶解性能水溶性成分水、醇共溶成分醇、脂共溶成分脂溶性成分單糖及低聚糖粘液質氨基酸蛋白質、淀粉生物堿鹽苷水溶性色素水溶性有機酸游離生物堿苷元、樹脂脂溶性色素揮發油油脂蠟
無機成分鞣質非水溶性有機酸無機成分鞣質非水溶性有機酸第二章提取分離鑒定的方法與技術一、概念:.提?。褐赣眠x擇的溶劑或適當的方法,將所要的成分盡可能完全地從天然藥物中提出而雜質盡可能少的被提出的過程。.分離:選用適當的方法將其中各種成分逐一分開,并把所得單體加以精制純化的過程。.親脂性有機溶劑:與水不能相互混溶,如石油醚、苯、氯仿等。.親水性有機溶劑:極性較大且能與水相互混溶的有機溶劑。.超臨界流體(SF):指處于臨界溫度(Tc)和臨界壓力(Pc)以上,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的、以流動形式存在的物質。.超臨界狀態:是指當一種物質處于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以上的狀態下,形成既非液體又非氣體的單一狀態,稱為“SF”。.pH度萃取法:是分離酸性或堿性成分的常用方法。以pH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親脂性有機溶劑溶解的堿性成梯度的混合生物堿,或者以pH成梯度的堿水溶液依次萃取以親脂性有機溶劑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酚、酸類成分,使后者分離的方法。.連續萃取法:采用連續萃取器萃取。利用兩溶液比重不同自然分層和分散相液滴穿過連續相溶劑時發生傳質。.沉淀法:指于中藥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試劑或溶劑,使某些成分沉淀而使所要成分與雜質分離的方法。.鉛鹽沉淀法:利用中性醋酸鉛或堿式醋酸鉛在水或稀醇溶液中能與許多物質生成難溶的鉛鹽或絡鹽沉淀而分離的方法。.結晶是指由非結晶狀態到形成結晶的操作過程。.分配系數:某物質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溶解在兩相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當達到動態平衡時,根據分配定律,該物質在兩相溶劑中的濃度之比為一常數,稱~。二、填空1.采用溶劑法提取中藥有效成分要注意(溶劑的選擇),溶劑按(極性)可分為三類,即(水),(親脂性有機溶劑)和(親水性有機溶劑)。2.超臨界萃取法是一種集(提取)和(分離)于一體,又基本上不用(有機溶劑)的新技術。3.中藥化學成分中常見基團極性最大的是(羧基),極性最小的是(烷基)。4.利用中藥成分混合物中各組成分在兩相溶劑中(分配系數)的不同,可采用(兩相溶劑萃取法)而達到分離。5.利用中藥化學成分能與某些試劑(生成沉淀),或加入(某些試劑)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特點,可采用(沉淀法)進行分離。6.凝膠過濾色譜又稱排阻色譜、(分子篩色譜),其原理主要是(分子篩作用),根據凝膠的(孔徑)和被分離化合物分子的(大?。┒_到分離目的。7.離子交換色譜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離度)差異進行分離。離子交換劑有(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纖維素)和(離子交換凝膠)三種。8.大孔樹脂是一類沒有(可解離基團),具有(多孔結構),(不溶于水)的固體高分子物質,它可以通過(物理吸附)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而達到分離的目的。9.吸附色譜常用的吸附劑包括(硅膠)、(氧化鋁)、(活性碳)和(聚酰胺)等。10.分配色譜利用被分離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系數)不同而達到分離。11.分配色譜有(正相分配色譜)和(反相分配色譜)之分。12.在正相分配色譜法中,流動相的極性(小于)固定相。三、單項選擇題.屬于二次代謝產物的是(C) A葉綠素B蛋白質C黃酮類D脂類E核酸.用石油醚用為溶劑,主要提取出的中藥化學成分是(D)。A糖類B氨基酸C苷類D油脂E蛋白質.中藥成分最節省的提取方法是(C) A.回流法B.滲漉法C.連續回流法D.浸漬法.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主要提取出的化學成分類型是(B)。 A蠟B揮發油C氨基酸D苷類E生物堿鹽.有效成分是指(D)A需要提純的成分B含量高的成分C一種單體化合物D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E具有生物活性的提取物.從中藥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極性成分應采取的溶劑極性順序是(B)A水一乙醇一乙酸乙酯一乙醚一石油醚B石油醚一乙醚一乙酸乙酯一乙醇一水C石油醚一水一乙醇一乙酸乙酯一乙醚D水一乙醇一石油醚一乙酸乙酯一乙醚E石油醚一乙醇一乙酸乙酯一乙醚一水.全部為親水性溶劑的是(A)A甲醇、丙酮、乙醇 B正丁醇、乙醚、乙醇 CFT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甲醇、乙醇 E氯仿、乙酸乙酯、乙醚.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等雜質,應使乙醇濃度達到(D)A50%以上B60%以上C70%以上D80%以上E90%以上.在醇提取濃縮液中加入水,可沉淀(C)A樹膠B蛋白質C樹脂D鞣質E黏液質.從中藥中提取化學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A)A溶劑法B蒸餾法C升華法D分餾法E超臨界萃取法.從中藥中提取對熱不穩定的成分宜用(B)A回流法B滲漉法C蒸餾法D煎煮法E浸漬法.從中藥中提取揮發性成分宜用(C)A回流法B滲漉法C水蒸氣蒸餾法D煎煮法E浸漬法.水蒸氣蒸餾法主要用于提?。‥) A強心苷8黃酮苷C生物堿D糖E揮發油.對含揮發性成分藥材用水提取時宜采用(E)A回流法B滲漉法C水蒸氣蒸餾法D煎煮法E浸漬法.煎煮法不易采用的容器是(B) A不銹鋼器B鐵器C瓷器D陶器E砂器.連續回流提取法與回流提取法相比,其優越性是(B)A節省時間且效率高B節省溶劑且效率高C受熱時間短D提取裝置簡單E提取量較大.連續回流提取法所用的儀器是(D)A水蒸氣蒸餾器B旋轉薄膜蒸發器C液滴逆流分配器D索式提取器E水蒸氣發生器.溶劑分配法的原理為(A)A根據物質在兩相溶劑中分配系數不同 B根據物質的溶點不同C根據物質的溶點不同 D根據物質的沸點不同 E根據物質的顏色不同.從中藥水提取液中萃取親水性成分宜選用的溶劑是(D)A乙醚B乙醇C甲醇D正丁醇E丙酮.利用分子篩作用進行化合物分離的色譜是(C )。A硅膠柱色譜B離子交換色譜C凝膠過濾色譜D大孔樹脂色譜E紙色譜四、多項選擇題.常用溶劑中不能與水完全混溶的溶劑是(B、C、D、E)A.乙醇B.丙酮C.乙醚D.正丁醇E.氯仿.下列中藥化學成分屬于一次代謝產物的有(B、C、E)?A生物堿B葉綠素C蛋白質D黃酮E核酸.下列中藥化學成分屬于二次代謝產物的有(B、D、E)A葉綠素B生物堿C蛋白質D黃酮E皂苷.煎煮法適宜使用的器皿是(A、B、C、E)A不銹鋼器B陶器C瓷器D鐵器E砂器.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中藥化學成分,要求此類成分(C、D)A能與水反應B易溶于水C具揮發性D熱穩定性好E極性較大.分配色譜(ABE)。A有正相與反相色譜法之分B反相色譜法可分離非極性及中等極性的的各類分了型化合物C通過物理吸附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而達到分離D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離度差異進行分離E反相分配色譜法常用的固定相有十八烷基硅烷?五、簡述.溶劑分配法的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單體組分在兩相溶劑中的分配系數(K)不同而達到分離的方法。.中藥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溶劑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浸漬法提取方法也叫冷浸法。將藥材粗粉以適當溶劑在常溫下浸泡。多以水類或稀醇為溶劑。適于成分遇熱易破壞或含多糖較多的中藥的提取。缺點為浸出效果較差,水提取液易發霉,提取液體積大,浸出時間長。.滲漉法提取方法將中藥粗粉裝于滲瀘筒中,不斷添加溶劑滲過藥粉,從滲瀘筒下端不斷流出滲瀘液。各類溶劑均可。此法由于溶液濃度差大,浸出效果好,且不破壞成分。但缺點為溶液體積大,時間長。.煎煮法為中藥水提取最常用的方法。將中藥粗粉用水加熱煮沸,保持一定時間,成分即可浸出。煎煮法必須以水為溶劑。此法提取效率高,但遇熱破壞成分要注意。且含多糖多的成分過濾困難。.連續回流提取提取方法以索氏提取器(亦稱脂肪抽出器)回流提取。克服了回流法溶劑需要量大、需幾次提取的缺點。缺點為提取時間長,受熱破壞成分不能用此法。.超聲提取法提取方法將藥材粉末置適宜容器,加入定量溶劑,密閉后置超聲提取器內,選擇適當超聲頻率提取一段時間。.回流提取提取方法用于以有機溶劑加熱提取成分。優點為提取效率高,但受熱易破壞成分不宜用此法。缺點為溶劑消耗量大,需回流設備,需幾次提取方可提取完全。.常見基團極性大小的順序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用結晶法分離天然藥物成分時,理想的溶劑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不與結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對結晶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不同有顯著差異,熱時溶解度大,冷時溶解度小;對可能存在的雜質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 4)沸點適中; 5)能給出很好的結晶。六論述試述薄層色譜法的操作步驟.制板2.點樣3.展開4.顯色5.測定比移值第三章苷類一.名詞解釋.苷:是糖或糖的衍生物與另一類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基碳原子連接而成的化合物。.8-構型:C1羥基與六碳糖C5上取代基在環的同一側為8-構型。.碳苷:糖基不通過苷鍵原子,直接以碳原子與苷元的碳原子相連接的苷類。.a-構型:C1羥基與六碳糖C5上取代基在環的異側為a-構型。.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體內的苷。.苷鍵:苷中苷元與糖之間的化學鍵。.苷原子:苷元上形成苷鍵以連接糖的原子。.次生苷: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糖的苷。.酯苷:苷元的羧基和糖縮合而成的苷。.硫苷:糖端基羥基與苷元上的巰基縮合而成的苷。.氮苷:糖上端基碳與苷元上氮原子相連的苷。二、填空.糖的絕對構型,在哈沃斯(Haworth)式中,只要看六碳吡喃糖的C5(五碳呋喃糖的C4)上取代基的取向,向上的為(D)型,向下的為(L)型。2.苷類是(糖)與另一類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基碳原子)連接而成的一類化合物,苷中的非糖部分稱為(苷元)。3.苷中的苷元與糖之間的化學鍵稱為(苷鍵),苷元上形成苷鍵以連接糖的原子,稱為(苷原子)。4.苷元通過氧原子和糖相連接而成的苷稱為(O苷),根據形成苷鍵的苷元羥基類型不同,又分為(醇苷)、(酚苷)、(氰苷)和(酯苷)等。5.苷類的溶解性與苷元和糖的結構均有關系。一般而言,苷元是(親脂性)物質而糖是(親水性)物質,所以,苷類分子的極性、親水性隨糖基數目的增加而(增大)。6.由于一般的苷鍵屬縮醛結構,對稀堿較穩定,不易被堿催化水解。但(酚)、(酸)、(有羥基共軛的烯醇類)和(8位有吸電子基)的苷類易為堿催化水解。7.麥芽糖酶只能使(a-葡萄糖苷)水解;苦杏仁酶主要水解(8-葡萄糖苷)。.能使a-葡萄糖苷水解的酶稱(a-糖苷酶)如(麥芽糖酶)。苦杏仁酶是(8-糖苷酶)能水解(8-苷鍵)苷。.能被苦杏仁酶水解的苷,其苷鍵是(8)構型。 10.大多數苷為左旋,苷水解生成的糖多為(右旋性)。.根據形成苷鍵的苷鍵原子不同,又分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等。.堿催化水解一般不能使苷類水解,但(酯)、(酚)、(烯醇)和(8吸電子基團)取代的苷可發生堿水解。.由于吸電基的誘導效應,可使苷鍵原子的電子云密度降低而不利于苷鍵原子的(質子化),也就不利于水解,因此(氨基)糖較難水解,(羥基)糖次之,(去氧)糖最易水解。.苷類均為(固體),其中含糖基少的苷能形成(完好)結晶,含糖基多的苷多為(無定形粉末)。三、單項選擇題 1.下列最容易水解的是(B)A.2-氨基糖苷B.2-去氧糖苷C.2-羥基糖苷D.6-去氧糖苷.提取原生苷類成分,為抑制酶常用方法之一是加入適量(C)A.H2SO4B.NaOHC.CaCO3D.Na2CO3
.下列化合物屬于碳苷的是(B)兒蘆丁B.蘆薈苷C.芥子苷D.天麻苷.研究苷中糖的種類宜采用哪種水解方法(A)A.強烈酸水解B.Smith降解法C.乙酸解D.全甲基化甲醇解.不同苷原子的苷水解速度由快到慢順序是(C)A.S-苷班-苷乂-苷>O-苷 b.c-Os-Oo-On-< c.n-苷>o-苷x-苷X-苷 d.o-On-Oc-苷與-苷C.雙糖D.二蒽酮.下列物質中水解產生糖與非糖兩部分的是(B) A.C.雙糖D.二蒽酮.根據苷原子分類,屬于C-苷的是(D)A.山慈菇苷A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蘆薈苷 E.毛茛苷8.根據苷原子分類,屬于醇-苷的是(E)A.山慈菇苷A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蘆薈苷 E.毛茛苷.根據苷原子分類,屬于N-苷的是(A)A.巴豆苷 B.黑芥子苷 C.山慈菇苷AD.蘆薈苷 E.毛茛苷.根據苷原子分類,屬于S-苷的是(B)A.山慈菇苷A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蘆薈苷 E.毛茛苷.根據苷原子分類,屬于酯苷的是(A山慈菇苷A)A.山慈菇苷A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蘆薈苷 E.毛茛苷.提取原生苷時,首先要設法破壞或抑制酶的活性,為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常用的提取溶劑是(A)A乙醇B酸性乙醇C水D酸水E堿水.與Molisch反應呈陰的化合物為(C)A氮苷B硫苷C碳苷D氰苷E酚苷.Molisch反應的陽性特征是(C)A上層顯紅色,下層有綠色熒光 B上層綠色熒光,下層顯紅色C兩液層交界面呈紫色環 D有紅色沉淀產生.有關苷類性質敘述錯誤的是( C)A有一定親水性B多呈左旋光性C多具還原性D可被酶酸水解E除酯苷、酚苷外,一般苷鍵對堿液是穩定的。.蘆薈苷按苷的結構應屬于(A)A碳苷B氮苷C酚苷D硫苷E氧苷.黑芥子苷按苷的結構應屬于(D)A碳苷B氮苷C酚苷D硫苷E氧苷.根據苷原子分類,屬于氰苷的是(A)A苦杏仁苷B紅景天苷C巴豆苷D天麻苷E蘆薈苷.最常見的苷是(E)A碳苷B氮苷C酯苷D硫苷E氧苷.苷原子是指(E)A苷中的原子B苷元中的原子C單糖中的原子D低聚糖中的原子E苷元與糖之間連接的原子四、多項選擇題(以下各題均有兩個以上答案).A苷類結構中的非糖部分稱為(AB)A配糖體B苷元C糖D苷鍵E端基面原子.堿水解可水解(BCDE)A氧苷B酚苷C酯苷D烯醇苷EB位有吸電子基的苷.苷催化水解的機制是(ABCD)A苷鍵原子質子化B苷鍵裂解C生成陽碳離子D溶劑化后失去質子E失去糖分子.酶水解(ABD)A確定苷鍵構型B可保持苷元結構不變C獲知糖的組成D具有較高的專屬性E不受PH的影響.有關苷的說法,正確的是(BCDE)AMlisch反應陽性B溶于醇類溶劑C有a、B兩種苷鍵D結構是都含有糖E有端基碳原子五、簡答1.寫出D-葡萄糖氧苷類Smith降解法反應的產物CHOHCHOHCHO+ROHCHOHCHO+ROHI ICHOHCHOH222.簡述Molisch反應的于糖或苷的水解溶液中加入。-萘酚乙醇溶液混合后,沿器壁滴加濃硫酸,使酸層集于下層。苷類、糖類在此條件下水解產生單糖,則于兩液層交界處呈現紫色環。第四章醌類化合物一、概念1.醌類化合物:是具有共軛體系的環己二烯二酮類化合物。黃素型蒽醌:羥基分布在兩側的苯環上3.茜草素型蒽醌:羥基分布在一側的苯環上4.二蒽酮類:兩分子的蒽酮在C10—C10上位或其它位脫去一分子氫而形成的化合物5.Feigl反應:醌類化合物在堿性條件下加熱,能迅速被醛類還原,再與鄰二硝基苯反應,生成紫色化合物。二、填空1.醌類化合物在中藥中主要分為(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種類型。2.中藥中苯醌類化合物主要分為(對苯醌)和(鄰苯醌)兩大類。3.萘醌類化合物分為(a萘醌)、(B萘醌)T(2,6-萘醌)三種類型。4.中藥中具抗菌、抗癌及中樞神經鎮靜作用的胡桃醌屬于(萘醌)結構類型。5.中藥紫草中的紫草素屬于(萘醌)結構類型。6.中藥丹參中得到的30多種醌類成分均屬于(菲醌類)化合物。7.維生素K1、K2屬于(醌類)成分。.大黃中游離、、蒽醌類成分主要為(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和(蘆薈大黃素)。.新鮮大黃含有(蒽酚)和(蒽酮)較多,這些成分對粘膜有刺激作用,存放二年以上,使其氧化成為(蒽醌)就可入藥。.根據羥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羥基蒽醌可分為(大黃素型)和(茜草素型)兩種。.Borntrager反應主要用于檢查中藥中是否含(羥基蒽醌)及其(苷類)化合物。.天然藥物中的苯醌主要是(對苯醌 )。.天然醌類化合物集中分布于(蓼科)、(茜草科)(豆科)等植物中。.天然藥物大黃、何首烏、丹參、蘆薈等中的中藥成分都是(醌)類化合物。.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應常用于檢查植物中是否含(蒽酮)的專屬性反應。.游離蒽醌的分離常用(PH梯度萃取法)和(液相色譜法)兩種方法。.用色譜法分離游離羥基蒽醌衍生物時常用的吸附劑為(硅膠)。.醌類結構中羰基上的氧原子有微弱的堿性,可與強酸形成(氧鹽)。.游離醌類化合物一般具有(升華性 )。.小分子的苯醌和萘醌具有(揮發性)。三、單選.胡桃醌結構類型屬于(C)A.對苯醌B鄰苯醌Ca萘醌DB萘醌E蒽醌.番瀉苷A中的2蒽醌母核的連接位置為(D)AC1—C1BC4—C4CC6—C6DC10—C10.大黃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羥基分布情況是(D)A在一個苯環的B位B在兩個苯環的B位C在一個苯環的a位或B位D在兩個苯環的a位或B位.下列蒽醌類化合物中,酸性強弱順序是(A )A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酚B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C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酚D大黃酚>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酸E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下列化合物屬于萘醌的是(A)A紫草素B大黃素C番瀉苷D茜草素E單參新醌甲B-OH蒽醌酸性強于a-OH,其原因是(A)A a-OH與羰基形成分子內氫鍵BB-OH空間效應大于a-OHC a-OH間效應大于B-OH DB-OH與羰基形成分子內氫鍵.下列化合物均具有升華性,除了(A)
A番瀉苷B大黃素C茜草素D大黃酚E1,8二羥基蒽醌.番瀉苷屬于( C)A大黃素型蒽醌衍生物B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C二蒽酮衍生物D二蒽醌衍生物E蒽酮衍生物9.下列反應中用于鑒別羥基蒽醌類化合物的是(B)A無色亞甲藍反應B堿液呈色反應C活性次甲基試劑反應DMolish反應E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應10.下列反應中用于鑒別蒽酮類化合物的是(E)A無色亞甲藍反應B堿液呈色反應C活性次甲基試劑反應DMolish反應E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應.無色亞甲藍反應用于檢識(D)A蒽醌B香豆素C黃酮類D萘醌E生物堿.下列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乙醇的是(B )A紅景天苷 B蘆薈苷C苦杏仁苷D天麻苷E茜草素.屬于二蒽酮苷的是(B)A蘆薈苷B番瀉苷C紫草素D二氫丹參醌E丹參素四、多選.下列化合物中含醌類化合物較多的科有(ABDE)A茜草科B蓼科C禾本科D百合科E豆科.屬于蒽醌類化合物的是(CDE)A紫草素B單參新醌甲C大黃素D蘆薈大黃素E茜草素3.可以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的成分是(AC)A紫草素B單參新醌甲C異紫草素D番瀉苷E茜草素4.下列化合物遇堿顯黃色,需經氧化后才顯紅色的是(BCD)A羥基蒽醌B蒽酚C蒽酮D二蒽酮E羥基蒽醌5.若用5%碳酸鈉從含游離蒽醌的乙醚溶液中萃取,萃取液中可能含有下列成分(ABD )A含兩個以上B-OH蒽醌B含一個B-OH蒽醌C含兩個以上a-OH蒽醌D含羧基蒽醌E含一個a-OH蒽醌.無色亞甲藍反應用于檢識(D、E)A蒽醌B香豆素C黃酮類D萘醌E苯醌.番瀉苷A的結構特點是(BCDE )A為二蒽醌類化合物 B為二蒽酮類化合物C有二個一COOH D有二個glcE二蒽酮核為中位連接,即10—10’位連接.醌類化合物理化性質為(BCDE)A無色結晶 B多為有色結晶C游離醌類多有升華性D小分子苯醌和萘醌具有揮發性E游離蒽醌能溶于醇、苯等有機溶劑,難溶于水。.醌類化合物按結構分類有(ACDE)A苯醌B查爾酮C萘醌D菲醌E蒽醌10.屬于蒽醌類化合物的是(CDE )A紫草素B丹參新醌甲C大黃素D蘆薈大黃素E茜草素五、簡述.簡述蒽醌類化合物的生物活性(1)瀉下作用 (2)抗菌作用 (3)抗癌作用.比較化合物3,6-二羥基蒽醌、3-羥基蒽醌和1,2-二羥基蒽醌的酸性大小,6-二羥基蒽醌>3-羥基蒽醌>1,2-二羥基蒽醌的酸性大小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大黃酚R1=HR2=CH3大黃素R1=OHR2=CH3蘆薈大黃素 R1=HR2=CH2OH大黃酸R1=HR2=COOH大黃素甲醚 R1=OCH3R2=CH3
A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篊>A>B簡述醌類化合物的酸性順序。-COOH>2個以上B-OH>一個B-OH>兩個a-OH>一個a-OH第六章黃酮類化合物一、名詞解釋:261、黃酮類化合物:泛指兩個苯環通過三碳鏈相互連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62、交叉共軛體系:兩個雙鍵互不共軛。但分別與第三個雙鍵共軛所形成的體系。263、查耳酮:開環的黃酮264、花色素:是一類以離子形式存在的色原烯的衍生物。265、異黃酮:3-位苯基黃酮266、二氫黃酮:還原型黃酮267、黃酮醇類:B環與色原酮環C2位相連接,C環為Y吡喃酮環。268、黃酮苷類:與糖結合的黃酮。269橙酮類:五元環酮270、鹽酸—鎂粉反應:鑒定黃酮類化合物,將試樣溶于甲醇或乙醇中,加入少許鎂粉振搖,再加幾滴濃鹽酸呈色。271、鋯鹽一枸椽酸反應:鑒定3-或5-OH黃酮,黃色。272、SbCl5反應:鑒定查耳酮273、氨性氯化鍶反應:鑒定3,4’鄰二OH黃酮274、Gibbs反應:鑒定5-OH對位活潑H黃酮二、填空題:275、目前黃酮類化合物是泛指兩個(苯)環,通過(C3)鏈相連,具有(2-苯基色原酮)基本結構的一系列化合物。276、因這一類化合物大都呈(黃色)色,且具有(羰基)基團,故稱黃酮。277、黃酮類化合物在植物體內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少數以(苷元)的形式存在。278、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理作用是多種多樣的,如(降壓 )和(消炎)作用。279、游離的黃酮類化合物多為(結晶)性固體。280、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分子結構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軛體系)有關。281、色原酮本身(無)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基后就有顏色。282、黃酮類化合物在7—位引入(-OH)基團,使顏色加深。283、黃酮類化合物在4‘—位引入(-OH)基團,使顏色加深。284、如果(雙健)氫化,則(交叉共軛體系)中斷,故二氫黃酮醇(無)色。286、異黃酮的共軛體系被(破壞 ),故呈(微黃)色。287、查耳酮分子中存在(交叉共軛體系)結構,故呈(黃 )色。288、花色素的顏色隨(pH)改變。一般(小與7)時顯紅色,(大與8.5 )時顯藍色,(等于8.5)時顯紫色。289、橙酮分子中存在(共軛體系)結構,故呈(黃)色。290、游離黃酮類化合物一般難溶或不溶于(水)中,可溶于(乙醇)、(正丁醇)及(氯仿)中。291、游離黃酮類化合物一般分子呈平面型,它在水中溶解的程度(小與)與非平面型分子。例如(二氫黃酮)在水中溶解大與(黃酮)。292、花色素因以(離子型)形式存在,具有(離子)的通性,故水溶性(強)。294、黃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甲基后,水溶性(減?。?,引入甲基越多,其水溶性越(?。?。295、黃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羥基后,水溶性增(大),引入羥基越多,其水溶性越(強)。而羥基甲基化后,其水溶性(減弱)。296、黃酮苷一般溶于(水)、(丙酮)及(正丁醇)等中,而難溶或不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機溶劑中。297、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羥基)而顯酸性。298、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羰基)而顯弱堿性。299、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羥基)而顯酸性。其酸性強弱順序為:(7-OH)大與(3-OH)、(5-OH)。300、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強弱順序為:7-位羥基黃酮酸性(>)5-位羥基黃酮酸性。301、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強弱順序為:3-位羥基黃酮酸性( < )6-位羥基黃酮酸性。302、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強弱順序為:5-位羥基黃酮酸性(< )6-位羥基黃酮酸性。303、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強弱順序為:7-位羥基黃酮酸性(> )3'-位羥基黃酮酸性。304、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強弱順序為:7、4,-位羥基黃酮酸性(>)7-位羥基黃酮酸性。305、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強弱順序為:4,-位羥基黃酮酸性(> )6-位羥基黃酮酸性。306、(7-、4,-二OH )黃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307、(7-4,-二OH )黃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4'-二OH)黃酮可溶于5%Na2CO3水溶液中。308、(7-、4,-二OH)黃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4'-一OH)黃酮可溶于5%Na2CO3水溶液中。(3-OH)黃酮可溶于5%NaOH水溶液中。309、(7-、4,-二OH)黃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4'-一OH)黃酮可溶于5%Na2CO3水溶液中。(6-OH)黃酮可溶于0.2%NaOH水溶液中。僅有(5-OH)黃酮酸性最弱,可溶于4%NaOH水溶液中。310、黃酮醇類與HCl—Mg粉反應呈(紅)色。311、二氫黃酮類與HCl—Mg粉反應呈(紅)色。312、二氫黃酮醇類與HCl—Mg粉反應呈(紅)色。313、異黃酮類與HCl—Mg粉反應呈(紅)色。314、查耳酮類與HCl—Mg粉反應呈(黃)色。315、噢弄類與HCl—Mg粉反應呈(黃)色。316、黃酮類與HCl—Mg粉反應呈(紅)色。317、具有(3-OH)、(5-OH)(鄰二酚OH)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與金屬鹽發生絡合反應。318、具有(3-OH)、(5-OH)(鄰二酚OH)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與金屬鹽發生絡合反應。常用的鋁鹽是(三氯化鋁)。319、具有(3-OH)、(5-OH)(鄰二酚OH)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與金屬鹽發生絡合反應。常用的鉛鹽是(醋酸鉛)。320、具有(3-OH)、(5-OH)(鄰二酚OH)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與金屬鹽發生絡合反應。常用的鎂鹽是(乙酸鎂)。321、二氯氧鋯一枸椽酸反應黃色不褪的黃酮類化合物是(3-OH),黃色褪去的黃酮類化合物是(5-OH)。因(3-OH)形成的絡合物較(5-OH)形成的絡合物穩定。322、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有(3'、4'-二OH)的結構,則可與氨性氯化鍶試劑反應。323、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有(3'、4'-二OH)的結構,則可與氨性氯化鍶試劑反應,生成(黑色)色沉淀。324、3‘、4’—二羥基黃酮可與氨性氯化鍶試劑反應,生成(黑色)色沉淀。325、黃酮苷類以及極性較大的苷元,一般可用(熱水)、(乙醇)和(正丁醇)進行提取。326、多數黃酮苷元宜用極性較(大)的溶劑,如(乙醇)、(乙酸乙酯)等來提取。327、多數黃酮苷元宜用極性較(大、水、乙醇)的溶劑,如(水)、(乙醇)等來提取。328、多甲基黃酮苷元,可用(苯)提取。329、黃酮類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羥基 ),可被聚酰胺吸附。330、在中藥的醇提液中,加入飽和的中性醋酸鉛水溶液,可使具有(鄰二酚羥基)黃酮類化合物沉淀析出。331、具有(3-OH、5-OH、鄰二酚OH)、(5-OH)和(鄰二酚OH)的黃酮類化合物不能用氧化鋁進行吸附層析。332、用葡聚糖凝膠分離黃酮苷時,主要靠(分子篩)作用,洗脫時一般是按(分子量的大?。┑捻樞蛄鞒鲋w。333、用葡聚糖凝膠分離黃酮苷時,主要靠(分子篩)作用,洗脫時一般是按(分子量的大小)的順序流出柱體;而分離苷元時,主要靠(吸附)作用;游離酚羥基的數目愈(多),則吸附愈(強),愈(難)洗脫。335、蘆丁是(黃酮)類化合物。在中草藥(槐米)中含量最高,常用(堿溶酸沉)法提取。336、黃酮類化合物用層析法分離時,用(聚酰胺 )為吸附劑效果最好。337、用聚酰胺層析分離黃酮類成分,用醇由稀到濃洗脫時,查耳酮往往比相應的二氫黃酮(難 )被洗脫。338、用聚酰胺層析分離黃酮類成分,用醇由稀到濃洗脫時,苷元往往比相應的苷(難)被洗脫。339、用聚酰胺層析分離黃酮類成分,用醇由稀到濃洗脫時,單糖苷往往比相應的三糖苷(難)被洗脫。340、某黃酮類化合物加氯化氧鋯試劑顯黃色,滴加枸椽酸后黃色消褪,表明該化合物具有(5-OH)基團。341、異黃酮主要存在于(豆 )科植物中。342、黃酮類化合物在紫外燈下一般顯(褐)色熒光。343、30%乙醇、95%乙醇、氫氧化鈉水溶液、尿素水溶液、水,五種溶劑在聚酰胺柱層析上對黃酮類化合物洗脫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為(尿素、氫氧氣鈉、95%乙醇、30%乙醇、水)。344、氨性氯化鍶用來檢查黃酮類化合物中是否有(3,、4’-二OH)存在。345、與五氯化銻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顯紅色或紫紅色沉淀者為(查耳酮 )類化合物。346、聚酰胺與不同類型(黃酮、黃酮醇、二氫黃酮醇、異黃酮)黃酮類化合物產生氫鍵吸附的強弱順序為:(黃酮醇)大與(黃酮)大與(二氫黃酮醇)大與(異黃酮)。347、用紙層析來檢識黃酮類化合物中苷元時,通常用(氯仿、乙酸乙酯)展開劑,而檢識苷時用(乙酸乙酯)展開劑。348、影響聚酰胺吸附力強弱因素與黃酮化合物分子中形成(氫鍵)基團數目有關,形成(氫鍵)數目越(多 ),則吸附力越(強)。349、芹菜苷屬(黃酮類)化合物,其苷元是(槲皮素)。350、黃芩苷、漢黃芩苷是中藥(黃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屬(黃酮)化合物。351、黃酮醇類化合物以(葉)和(果 )最為常見。352、葛根素屬(異黃酮、雙黃酮)化合物,銀杏素屬(雙黃酮)化合物。三、選擇題353、黃酮類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C)。TOC\o"1-5"\h\zACCCBCCCCCCCDCCECCC- - ^-6 63 6 66 6 36 6 3 3 63354、與2,-羥基查耳酮互為異構體的是⑦ )。A二氫黃酮B花色素C黃酮醇D黃酮E異黃酮355、黃酮類化合物呈黃色時結構的特點是(C)。A具有助色團B具有色原酮C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團D具有黃烷醇和助色團E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團356、水溶性最大的黃酮類化合物是(B)。A黃酮B花色素C二氫黃酮D查耳酮E異黃酮357、不屬于平面型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是(E)。A黃酮醇B黃酮C花色素D查耳酮E二氫黃酮358、酸性最強的黃酮類化合物是(B )。A5-羥基黃酮B4‘-羥基黃酮C3-羥基黃酮D3,-羥基黃酮E4,-羥基二氫黃酮359、酸性最弱的黃酮類化合物是(A )。A5-羥基黃酮B7-羥基黃酮C4‘-羥基黃酮D3‘-羥基黃酮E6-羥基黃酮360、一般不發生鹽酸-鎂粉反應的是(E)。A二氫黃酮B二氫黃酮醇C黃酮醇D黃酮E異黃酮361、如某樣品液不加鎂粉而僅加鹽酸顯紅色,則該樣品中含有(B)。A二氫黃酮醇B花色素C二氫黃酮D黃酮E異黃酮362、黃酮類化合物色譜檢識常用的顯色劑是(E )。A鹽酸-鎂粉試劑BFeCl3試劑CGibb,s試劑D2%NaBH4甲醇溶液E1%AlCl3甲醇溶液363、在堿液中能很快產生紅或紫紅色的黃酮類化合物是(B )。A二氫黃酮B查耳黃酮C黃酮醇D黃酮E異黃酮364、與硼酸反應生成亮黃色的黃酮是(C)。A4,-羥基黃酮B3-羥基黃酮C5-羥基黃酮D3,-羥基黃酮E7-羥基黃酮365、將總黃酮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E)。A5,7-二羥基黃酮B5-羥基黃酮C3‘,4’-二羥基黃酮D5,8-二羥基黃酮E7,4,-二羥基黃酮366、能使游離黃酮和黃酮苷分離的溶劑是(D )。A乙醇B甲醇C堿水D乙醚E丙酮367、當藥材中含有較多粘液質、果膠時,如用堿液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時宜選用(D)。A5%Na2CO3B1%NaOHC5%NaOHD飽和石灰水E氨水368、為保護黃酮母核中的鄰二酚羥基,在提取時可加入(C)。AAlCl3BCa(OH)2CH3BO3DNaBH4ENH3.H2O369、下列化合物進行聚酰胺柱色譜分離,以濃度從低到高的乙醇洗脫,最先被洗脫的是(D)。A2‘,4’-二羥基黃酮B4,-羥基黃酮醇C3,,4’-二羥基黃酮D4,-羥基異黃酮E4,-羥基二氫黃酮醇370、在聚酰胺柱上洗脫能力最弱的溶劑是(A)。A水B30%乙醇C70%乙醇D尿素水溶液E稀氫氧化鈉371、含3-羥基、5-羥基或鄰二酚羥基的黃酮不宜用下列哪種色譜法分離(C)。A硅膠B聚酰胺C氧化鋁D葡聚糖凝膠E分配372、不同類型黃酮進行PC,以2%~6%乙酸水溶液展開時,幾乎停留在原點的是( A)。A黃酮B二氫黃酮醇C二氫黃酮D異黃酮E花色素373、從槐米中提取蘆丁時,常用堿溶酸沉法,加石灰乳調pH應調至(C)。ApH6~7BpH7~8CpH8~9DpH10~12EpH12以上。374、黃芩苷可溶于(E)。A水B乙醇C甲醇D丙酮E熱乙醇375、下列最難被水解的是(B)。A大豆苷B葛根素C花色素D橙皮素E黃芩苷四、多選題376、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類依據有(ABE)。A三碳鏈是否成環B三碳鏈的氧化程度CC3-位是否有羥基DA環的連接位置EB環的連接位置377、在取代基相同的情況下,互為異構體的化合物是(CD)。A黃酮和黃酮醇B二氫黃酮和二氫黃酮醇C二氫黃酮和2'-羥基查耳酮D黃酮和異黃酮E黃酮醇和黃烷醇378、母核結構中無羰基的黃酮類化合物是(DE )。A黃酮B二氫黃酮C查耳酮D花色素E黃烷醇379、顯黃色至橙黃色的黃酮類化合物是(AC)。A黃酮B花色素C查耳酮D二氫黃酮E黃烷醇380、具有旋光性的黃酮苷元有(BDE)。A黃酮醇B二氫黃酮C查耳酮D二氫黃酮醇E黃烷醇381、引入7,4‘-二羥基可使黃酮類化合物(ABC)。A顏色加深B酸性增強C水溶性增強D脂溶性增強E堿性增強TOC\o"1-5"\h\z382、二氫黃酮類化合物具有的性質是(ABCE )。ANaBH4反應呈紅色B鹽酸-鎂粉反應呈紅色C水溶性大于黃酮D顯黃色E有旋光性383、鑒別3,4‘-二羥基黃酮和5,3’,4‘-三羥基黃酮可采用(ACD)。AGibb,s反應BNaBH4反應C鋯鹽-枸櫞酸反應D氨性氯化鍶反應E鹽酸-鎂粉試劑384、Gibb,s反應呈陽性的是(ACDE )。A5-羥基黃酮B5,8-二羥基黃酮C5,7-二羥基黃酮D8-羥基黃酮E7,8-二羥基黃酮385、能與三氯化鋁生成絡合物的化合物是(ADE )。A3‘,4‘- 二羥基黃酮B6,8- 二羥基黃酮 C2’,4‘- 二羥基黃酮 D5,7-二羥基黃酮 E3,4’-二羥基黃酮386、金屬鹽類試劑是指(ABCD)。A1%AlCl3甲醇液B1%FeCl3醇溶液C0.01mol/LSrCl2甲醇液D2%ZrOCl2甲醇液E2%NaBH4甲醇液。387、提取黃酮苷類的方法有(BCD)。A酸溶堿沉法B堿溶酸沉法C乙醇回流法D熱水提取法E苯回流法388、在含黃酮類化合物的乙醚液中,用5%Na2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ACE)。A7-羥基黃酮B5-羥基黃酮C7,4‘-二羥基黃酮D6,8-二羥基黃酮E4’-羥基黃酮389、影響黃酮類化合物與聚酰胺吸附力強弱的因素有(ABCDE)。A化合物類型B酚羥基位置C酚羥基數目D芳香化程度E洗脫劑種類390、葡聚糖凝膠柱色譜分離黃酮苷和苷元的混合物時,主要原理是(EB)。A分配B吸附C離子交換D氫鍵E分子篩391、氧化鋁柱色譜不適合下列哪些化合物的分離(ABE)。A5,7-二羥基黃酮B3‘,4’-二羥基黃酮C2‘,4‘二羥基黃酮D6,8-二羥基黃酮E3,4’-二羥基黃酮392、蘆丁經酸水解后可得到的單糖有(AB)。A鼠李糖B葡萄糖C半乳糖D阿拉伯糖E果糖五、簡答題393、試述黃酮類化合物的廣義概念及分類依據。具有C6-C3-C6的一系列化合物;B環位置、C3氧化程度、是否含C環。394、試用電子理論解釋黃酮類多顯黃色,而二氫黃酮及醇類多無色。是否含有交叉共軛體系395、黃酮類化合物為什么有微弱的堿性? C環上含有羰基396、應用堿溶酸沉法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堿性不能太強,防止開環,酸性也不能太強,防止再溶解397、試述黃酮類化合物溶解性規律?離子型、非平面型、平面型398、簡述在分離黃酮化合物時,影響聚酰胺吸附力強弱的因素?羥基的數目、位置,母核的結構,洗脫的溶劑399、簡述酸堿法提取蘆丁的原理。堿水溶解、浸提,加酸沉淀析出,除雜。400、常見的黃酮類化合物結構類型有哪些?并各舉一例。 黃酮類、二氫黃酮類、查耳酮類、橙酮、黃烷醇等401、舉例說明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結構的關系。 結構中存在交叉共軛體系就有顏色405、堿溶酸沉法提取黃酮類和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原理分別是什么?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酚羥基,與堿水成鹽而溶解;酸化后可游離而沉淀析出。香豆素具有內酯環,加堿后開環形成鹽而溶解,酸化后可重新環合而沉淀析出。406、為什么用堿溶酸沉法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時應注意調節pH值?PH值不宜過高;以免在強堿加熱下母核破壞;PH值過低,提取不完全。加酸PH值過低,生成鹽而溶解,PH值過高,沉淀不完全。407、氧化鋁柱色譜是否適合黃酮類和蒽醌類化合物的分離?為什么?不適合。黃酮和蒽醌易和氧化鋁形成絡合物,吸附緊密,難以洗脫。408、聚酰胺柱色譜分離黃酮類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影響其洗脫順序的因素有哪些?氫鍵吸附。影響因素有:酚羥基的數目和位置,母核的芳香化程度;冼脫劑的極性等。409、從槐米中提取蘆丁時為何加入石灰乳和硼砂?石灰乳調堿性不很強,且能沉淀雜質。硼砂用于保護B環上的鄰二酚羥基。論述題及工藝流程題410、如何從槐米中提取、分離、檢識蘆丁? 提?。簤A溶解酸沉法;檢識:鹽酸鎂粉反應,TLC411、設計從某種中藥中提取分離黃酮類化合物。香豆素類化合物提取:堿溶解或堿性稀醇、或熱水浸提;分離:硅膠柱層析或PH梯度法分離,聚酰胺層析。一、名詞解釋412、香豆素類化合物:具有C6-C3,且有內酯環的化合物。413、木脂素類化合物:2個C6-C3縮合而成的化合物。414、木質素類化合物:大與2個C6-C3縮合而成的化合物。二、填空題415、香豆素因具有內酯結構,可溶于堿液中,因此可以用(堿溶酸沉法)法提取。416、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揮發性),可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417、廣義的苯丙素類化合物包含(簡單苯丙素類)、(香豆素類)、(木脂素類)、(木質素)和(黃酮)。418、天然香豆素類化合物一般在(C7)具有羥基,因此(7-羥基香豆素)可以認為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母體。419、天然香豆素可分為(簡單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異香豆素)類、(呋喃香豆素)類、(吡喃香豆素)和(異香豆素)。420、香豆素具有(內酯)結構,可以發生異羥肟酸鐵反應而顯(紅)色。421、秦皮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七葉苷)和(七葉內酯),具有(具有抑菌)和(抗炎)作用。422、木脂素是一類由兩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三、選擇題423、可與異羥肟酸鐵反應生成紫紅色的是(C )。A羥基蒽醌類B查耳酮類C香豆素類D二氫黃酮類E生物堿424、判斷香豆素6-位是否有取代基團可用的反應是(B)。A異羥肟酸鐵反應BGibb's反應C三氯化鐵反應D鹽酸-鎂粉反應ELabat反應425、在催化加氫過程中,香豆素類結構最先氫化的是(E)。A3、4位雙鍵B苯環雙鍵C呋喃環雙鍵D吡喃雙鍵E支鏈雙鍵426、組成木脂素的單體基本結構是(C)。AC5-C3BC5-C4CC6-C3DC6-C4EC6-C6427、Labat反應的試劑組成是(C)。A香草醛-濃硫酸B茴香醛-濃硫酸C濃硫酸-沒食子酸D濃硫酸-變色酸E濃硫酸-鉻酸多選題428、檢識香豆素苷類化合物可用(BE )。A碘化鉍鉀試BMolish反應C鹽酸-鎂粉反應DLiebermann-Burchard反應E異羥肟酸鐵反應429、游離木脂素能溶于(BCDE)。A水B乙醇C氯仿D乙醚E苯430、水飛薊素同時具有的結構類型是(AD)。A木脂素B環烯醚萜C蒽醌D黃酮E強心苷簡答題:431、解釋異羥肟酸鐵反應。內酯環在鹽酸羥胺下生成異羥肟酸,再加三價鐵后生成異羥肟酸鐵呈紅色。提取分離工藝題432、秦皮主要含有七葉內酯、七葉苷等香豆素,請設計一方法從秦皮中提取、分離二成分。提取:乙醇,氯仿去雜,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分離。433、試寫出用系統溶劑法提取分離香豆素類化合物。乙醇浸提,石油醚去雜,殘留物用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別萃取。第八章萜類和揮發油一、概念434、萜類:由甲戊二羥酸衍生而成C5的化合物。435、揮發油:可隨水蒸氣蒸餾,與水不相混溶的油狀液體。436、酸值:以中和1克揮發油中游離酸性成分所消耗氫氧化鉀的毫克數。437、酯值:水解1克揮發油中的酯成分所消耗氫氧化鉀的毫克數。438、皂化值:以中和1克揮發油中游離酸性成分和皂化酯成分所消耗氫氧化鉀的毫克數。439、析“腦”:在低溫下揮發油析出的結晶體稱為腦二、填空440、由(甲戊二羥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均為萜類化合物,此類化合物結構種類雖然非常復雜,但其基本碳架多具有(C5單位)結構特征。441、揮發油由(單萜及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及(其它)四類成分組成,其中(單萜及倍半萜)所占比例最大。442、揮發油與脂肪油在物理性狀上的相同之處為室溫下都是(液)體,與水均(不溶)。443、揮發油與脂肪油在物理性狀上的不同之處為揮發油具(揮發性),可與(水)共蒸餾。444、揮發油低溫冷藏析出的結晶稱為(腦),濾除析出結晶的揮發油稱(析腦油)。445、常溫下揮發油多為(無)色或(淡黃色)色的(液體),具有較強的(刺激性)氣味。三、選擇題446、下列關于萜類化合物揮發性敘述錯誤的是(C)。A所有非苷類單萜及倍半萜具有揮發性B所有單萜苷類及倍半萜苷不具揮發性C所有非苷類二萜不具有揮發性D所有二萜苷類不具揮發性E所有三萜不具揮發性447、單萜及倍半萜與小分子簡單香豆素的理化性質不同點有(E)。A揮發性B脂溶性C水溶性D共水蒸餾性E旋光性448、非苷萜、萜內酯及萜苷均可溶的溶劑是(B)。A苯B乙醇C氯仿D水E乙醚449、需經適當加熱,方可溶于氫氧化鈉水溶液的萜所具有的基團或結構是(A )。A內酯B醇羥基C羧基D糖基E酚羥基450、萜類化合物在提取分離及貯存時,若與光、熱、酸及堿長時間接觸,常會產生結構變化,這是因為其(E)。A連醇羥基B連醛基C具酮基D具芳香性E具脂烷烴結構,不穩定451、從中藥中提取二萜類內酯可用的方法是(C)。A水提取醇沉淀法B酸水加熱提取加堿沉淀法C堿水加熱提取加酸沉淀法D水蒸氣蒸餾法E升華法452、以色譜法去除萜苷粗提物中的水溶性雜質,首選固定相是(E )。A氧化鋁B硅膠C陽離子交換樹脂D陰離子交換樹脂E大孔吸附樹脂453、色譜法分離萜類化合物,最常用的吸附劑是(A)。A硅膠B酸性氧化鋁C堿性氧化鋁D葡聚糖凝膠E聚酰胺四、多選題454、屬于萜類性質的是(ACD)。A多具手性碳B易溶于水C溶于醇D易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E具揮發性455、具有揮發性的是(ABCD )。A單萜B倍半萜C奧類D卓酚酮類E二倍半萜456、下列關于揮發油性質描述正確的是(ABCDE)。A易溶于石油醚、乙醚、氯仿及濃乙醇B相對密度多小于1C涂在紙片上留下永久性油跡D較強的折光性E多有旋光性457、用結晶法從總萜提取物或揮發油中分離單體化合物時,一般要求(ABCD)。A選擇合適的結晶溶劑B所分離的單體化合物相對含量較高C雜質的相對含量較低D雜質應為中性化合物E結晶時常降低溫度458、從玫瑰花、丁香花及紫蘇中提取揮發油,適宜的提取分離方法有(CE)。A水蒸汽蒸餾法B70%乙醇回流法C吸收法D壓榨法ESFE法459、分餾法可用于揮發油的分離,不同結構萜類化合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規律為(ACE)。A倍半萜及含氧衍生物大與含氧單萜大與單萜烯B單萜烯單環2個雙鍵大與單萜烯無環3個雙鍵大與單萜烯雙環1個雙鍵C單萜烯無環3個雙鍵大與單萜烯單環2個雙鍵大與單萜烯雙環1個雙鍵D萜酸大與萜醇大與萜酮大與萜醛大與萜醚E萜酸大與萜醇大與萜醛大與萜酮大與萜醚460、以硅膠或氧化鋁吸附色譜分離揮發油,其洗脫劑選擇正確的是(ABCD)。A石油醚分離非含氧萜B正己烷分離非含氧萜C石油醚-乙酸乙酯分離含氧萜D己烷-乙酸乙酯分離含氧萜E乙醚-甲醇分離非含氧萜461、可用于揮發油定性檢識的方法有(BDE)。AUV法BGC法CNMR法DGC-MS法ETLC法簡答題462、揮發油應如何保存?為什么? 密閉、陰涼避光處,不穩定。463、簡述揮發油的通性。 多具有香氣,可揮發,易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及高濃度乙醇,幾乎不溶于水,有較高折光度,有光學活性、性質不穩定。464、簡述揮發油的化學組成及主要功能基。 組成:萜、脂肪族和芳香族。醇、酚、醛、酮、酯、醚、酸。465簡述萜類化合物的結構與沸點的關系。 在單萜中,三烯大與二烯大與一烯;在含氧單萜中,隨官能團極性增加而升高;分子量增大,沸點升高;含氧萜高于萜烴。466、簡述揮發油的提取方法。 水蒸氣蒸餾、溶劑提取、壓榨法、吸收法467、簡述揮發油的分離方法。 沸點、化學分離法、層析五、提取分離工藝題468、中藥薄荷揮發油中主要含有薄荷醇、薄荷酮和醋酸薄荷酯,請設計提取分離三者的工藝流程。水蒸汽蒸餾、硅膠柱色譜、469、論述揮發油提取分離的常用方法。水蒸氣蒸餾、溶劑提取、壓榨法、吸收法;分離:沸點、化學分離法、層析第九章皂苷、及強心苷概念470、三萜皂苷:為三萜類的一類水溶液振搖后產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樣泡沫的苷類化合物。471、雙皂苷:皂苷中具有二條糖鏈。472、發泡性:一類水溶液振搖后產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樣泡沫的苷類化合物473、溶血指數:在一定條件下,能使同一動物來源的血液中紅細胞完全溶血的最低濃度。474、Liebermann-Burchard反應:試劑為:濃硫酸-乙酸酐475、甾體化合物:苯駢多氫菲的結構。476、強心甾烯:甲型強心苷、五元內酯477、海蔥甾二烯:乙型強心苷、六元內酯478、甾體皂苷:由螺旋甾烷類與糖結合的甾體苷類,具發泡性。479、Kedde反應:3、5-二硝基苯甲酸反應甲型強心苷呈紅色。480、Baljet反應:堿性苦味酸反應。甲型強心苷呈橙色。481、皂苷:一類水溶液振搖后產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樣泡沫的苷類化合物填空482、多數三萜類化合物是一類基本母核由(30)個碳原子組成的萜類化合物,其結構根據異戊二烯法則可視為(6)個異戊二烯單位聚合而成。483、三萜皂苷結構中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稱為(酸性)皂苷。484、皂苷水溶液經強烈振搖能產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熱而消失,這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張力)作用的緣故。485、各類皂苷的溶血作用強弱可用(溶血指數)表示。486、有些三萜皂苷在酸水解時,易引起皂苷發生脫水、環合、雙鍵轉位、取代基移位、構型轉化等而生成人工產物,得不到原始皂苷元,如欲獲得真正皂苷元,則應采用(酶水解)、(氧化開裂法)、(兩相酸水解)等方法。487、三萜皂苷與膽甾醇形成的復合物穩定性(弱于)甾體皂苷與膽甾醇形成的復合物。488、(HPLL)色譜是近年來常用于分離極性較大的化合物的一種方法,尤其適用于皂苷的精制和初步分離。489、根據皂苷元的結構,人參皂苷可分為(人參二醇)、(人參三醇)、(齊墩果酸)三種類型。490、甘草皂苷又稱為(甘草酸)和(甘草甜素)。491、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總皂苷與其它親水性雜質分離是用(正丁醇)萃取方法。492、酸性皂苷及其苷元可用(堿水)提取。493、皂苷的分子量較(大),大多為無色或白色的(無定形)粉末,僅少數為晶體,又因皂苷(極性)較大,常具有吸濕性。494、甾體類化合物包括(生物堿)、(皂苷)和(強心苷)等。495、強心苷是指生物界中存在的一類對人的(心臟)具有顯著生理活性的(甾體)苷類。496、強心苷從結構上分析是由(強心苷元)與(糖)縮合而成。根據苷元上連接的(不飽合內酯環)的差異,將強心苷分為(甲型)和(乙型)。497、強心甾烯類屬于(甲型)型強心苷元,C17側鏈是(五元內酯環);蟾蜍甾二烯類屬于(乙型)型強心苷元,C17側鏈是(六元內酯環),在自然界存在數量較少。498、根據強心苷(苷元)和(糖)的連接方式不同,可將強心苷分為1型、11型、111型。499、根據強心苷(苷元)和(糖)的連接方式不同,可將強心苷分為1型、11型、111型,其中I型可表示為(苷元和2、6-二去氧糖),其中^型可表示為(苷元和6-去氧糖);其中0型可表示為(苷元和GLC糖;)。500、甲型強心苷具有三類呈色反應。第一類為甾核呈色反應,如(L-B);第二類為五元不飽和內酯環呈色反應,如(Kedde);第三類為a-去氧糖呈色反應,如(K-K)。501、強心苷一般可溶于(乙醇)、(水)、(丙酮)等極性溶劑中,微溶于(乙醚),幾乎不溶于(苯)、(石油醚)等極性小的溶劑。它們的溶解度隨分子中所含(親水性基團)的數目、種類及苷元上的(羥基糖)數目和位置的不同而異。502、甲型強心苷在(堿)溶液中,雙鍵由20(22)移位到(22(24))位生成活性亞甲基,與(多硝基酚類)等試劑反應顯色。503、甾體皂苷元分子中常含(氧),且大多數在(環上)上,糖基多與苷元的(C3)成苷。504、甾體皂苷元是由(27)碳原子組成、基本碳架為(6個環)的衍生物。505、甾體皂苷分子結構中不含(羧基),呈(中性)性,故又稱(中性)皂苷。506、甾體皂苷的分子量(大),且含有較多的(環),不易(溶水),多為無色或白色(無定形)粉末,而皂苷元大多有較好的(結晶)。507、甾體皂苷和苷元均具有旋光性,且多為(左)。508、可用于區別甾體皂苷和三萜皂苷的顯色反應是(13)和(Kedde)。509、提取皂苷多利用皂苷的(極性),采用(正丁醇)法提取。510、甾體皂苷元多數無(雙鍵),因此在近紫外區無明顯吸收峰。三、選擇題511、分離三萜皂苷的優良溶劑為(E)。A熱甲醇B熱乙醇C丙酮D乙醚E含水正丁醇512、目前對皂苷的分離效能最高的色譜是(D)。A吸附色譜B分配色譜C大孔樹脂色譜D高效液相色譜E凝膠色譜513、用TLC分離某酸性皂苷時,為得到良好的分離效果,展開時應使用(B)。A氯仿宋體-甲醇-水(65:35:10,下層)B乙酸乙酯-乙酸辣-水(8:2:1)C氯仿-丙酮(95:5)D環己烷-乙酸乙酯(1:1)E苯-丙酮(1:1)514、根據苷元的結構類型進行分類,屬于C型的人參皂苷為(A)。A人參皂苷RB人參皂苷RfC人參皂苷Rg1D人參皂苷Rh2E人參皂苷Rh1515、屬于四環三萜皂苷元類型的是(C)。Aa-香樹脂烷型BB-香樹脂烷型C達瑪烷型D羽扇豆烷型E齊墩果烷型516、屬于B型人參皂苷真正皂苷元的是(E)。A齊墩果酸B人參二醇C人參三醇D20(S)-原人參二醇E20(S)-原人參三醇517、在苷的分類中,被分類為強心苷的根據是因其( D)。A苷元的結構B苷鍵的構型C苷原子的種類D分子結構與生理活性E含有a-去氧糖518、不屬甲型強心苷特征的是(B)。A具甾體母核BC17連有六元不飽和內酯環CC17連有五元不飽和內酯環DC17上的側鏈為8型EC14-OH為8型519、屬I型強心苷的是(A)。A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B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C苷元-(D-葡萄糖)-(6-去氧糖) D苷元-(D-葡萄糖)-(2,6-二去氧糖)丫E苷元-D-葡萄糖x y x Y520、水解1型強心苷多采用(B)。A強烈酸水解B緩和酸水解C酶水解D鹽酸丙酮法E堿水解521、緩和酸水解的條件為(C)。A1%HCl/Me2coB3%~5%HClC0.02~0.05mol/LHClD5%NaOHEB-葡萄糖苷酶522、可用于區別甲型和乙型強心苷的反應是(A)。AKedde反應B乙酐-濃硫酸反應C三氯化銻反應DK-K反應ESalkowski反應。523、提取強心苷常用的溶劑為(C)。A水B乙醇C70%-80%乙醇D含水氯仿E含醇氯仿524、含強心苷的植物多屬于(D)。A豆科B唇形科C傘形科D玄參科E姜科525、與強心苷共存的酶(B)。A只能使a-去氧糖之間苷鍵斷裂B可使葡萄糖的苷鍵斷裂C能使所有苷鍵斷裂 D可使苷元與a-去氧糖之間的苷鍵斷裂 E不能使各種苷鍵斷裂526、下列苷最易水解的是(B)。A2-氨基糖苷B2-去氧糖苷C2-羥基糖苷D6-去氧糖苷E6-甲氧基糖苷527、甾體皂苷元基本母核是(B)。A孕甾烷B螺甾烷C羊毛脂甾烷Da-香樹脂醇EB-香樹脂醇528、螺甾烷醇型皂苷元結構中含有(B)。A4個環B4個六元環T2個五元環C5個環D6個六元環E5個六元環和1個五元環529、合成甾體激素藥物和避孕藥的重要原料薯蕷皂苷元屬于(B)。A螺甾烷醇型B異螺甾烷醇型C呋甾烷醇型D變形螺甾烷醇型E齊墩果烷型530、自藥材水提取液中萃取甾體皂苷常用的溶劑是(C)。A乙醇B丙酮C正丁醇D乙酸乙酯E氯仿五、多選題531、人參總皂苷的酸水解產物進行硅膠柱色譜分離,可得到(CDE)。A20(S)-原人參二醇B20(S)-原人參三醇C人參三醇0人參二醇E齊墩果酸532、屬于五環三萜皂苷元的是(BDE)。A人參二醇B齊墩果酸C20(S)-原人參二醇D熊果酸E羽扇豆醇533、皂苷的分離精制可采用(ABCD)。A膽甾醇沉淀法B乙酸鉛沉淀法C分段沉淀法D高效液相色譜法E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534、中藥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皂苷(ABCDE)。A為三萜皂苷B有甜味C難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DMolish反應陽性E能以堿提取酸沉淀法提取535、強心苷類化合物(ABE)A為甾體苷類B分子中有不飽和內酯環C易溶于氯仿中D易溶于乙醚中E可被堿催化水解536、含有強心苷的中藥有(ABDE)。A鈴蘭B黃花夾竹桃C麥冬D洋地黃E羊角拗537、甾體皂苷元的結構特點是(ABCE)。A螺旋甾烷B具27個碳原子CC3位有羥基D含有羧基E具6個環538、從中藥中提取總皂苷的方法有(BDE)。A水提取液經乙酸乙酯萃取B乙醇提取液回收溶劑加水,正丁醇萃取C乙醇提取液回收溶劑加水,乙酸乙酯萃取D甲醇提取-丙酮沉淀E乙醇提取-乙醚沉淀六、簡答題539、人參總皂苷酸水解后,得到的A、B、C型苷元各是什么?人參三醇、人參二醇、齊墩果烷540、人參總皂苷經Smith降解后,所得的A、B、C型苷元各是什么?原-人參三醇、原-人參二醇、齊墩果烷541、強心苷的酸水解類型有幾種?簡述其特點及應用。溫和酸水解、強烈酸水解、鹽酸丙酮法542、與強心苷共存的水溶性雜質有哪些?提取強心苷時如何除去這些雜質?糖類、甾體皂苷、水溶性色素、鞣質等;柱層析543、如何檢識中藥中含有強心苷類成分? L-B反應544、甾體皂苷與強心苷在結構上有何區別? 一個含內酯環,一個含氧環提取分離工藝題545、設計從人參中提取分離純化人參皂苷的工藝流程。甲醇提取,加水乙醚脫脂,正丁醇萃取,丙酮沉淀。第十章生物堿一、概念.生物堿:指來源于生物界的一類含氮有機化合物。.兩性生物堿:生物堿分子中如有酚羥基和羧基等酸性基團,稱為兩性生物堿.生物堿沉淀反應:大多數生物堿能和某些試劑生成難溶于水的復鹽或分子絡合物,稱生物堿沉淀反應.生物堿顯色反應:一些生物堿單體與某些試劑反應生成具有特殊顏色的產物,稱生物堿顯色反應雷式銨鹽:NH4[Cr(NH3)2SCN)4].誘導效應:如果生物堿分子結構中氮原子附近供電基團能使氮原子電子云密度增加,而使其堿性增強,稱誘導效應.共軛效應:氮原子孤電子對處于P-共軛體系時,由于電子云密度平均化趨勢可使其堿性減弱,這種現象稱共軛效應8.空間效應:生物堿中的氮原子質子化時,受到空間效應的影響,使其堿性增強或減弱。.霍夫曼降解:季銨堿在堿性溶液中加熱而發生裂解,脫水形成烯鍵和叔胺,稱。.水溶性生物堿:指季銨堿和氮氧化物生物堿。二、填空大多數叔胺堿和仲胺堿為親(脂)性,一般能溶于(有機溶劑),尤其易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具內酯或內酰胺結構的生物堿在正常情況下,在(堿水溶液中)中其內酯或內酰胺結構可開環形成(羧酸鹽)而溶于水中,繼之加(酸)復又還原。生物堿分子堿性強弱隨雜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強),即(sp3)>(sp2)>(sp)。季銨堿的堿性強,是因為羥基以(負離子)形式存在,類似(無機堿)。一般來說雙鍵和羥基的吸電誘導效應使生物堿的堿性(減?。?。醇胺型小檗堿的堿性強是因為其具有(氮雜縮醛)結構,其氮原子上的孤電子對與a-羥基的C—O單鍵的6電子發生轉位,形成(季胺型小檗堿)。莨菪堿的堿性強于東莨菪堿主要是因為東莨菪堿(空間效應)。生物堿沉淀反應要在(酸水或酸性稀醇溶液)中進行。水溶液中如有(多肽)、(蛋白質)、(鞣質)亦可與此類試劑產生陽性反應,故應在被檢液中除掉這些成分。生物堿的提取最常用的方法以(酸水)進行(浸提)或(滲漉)。.將總生物堿溶于氯仿等親脂性有機溶劑,以不同酸性緩沖液依pH(由高到低)依次萃取,生物堿可按堿性(由強到弱)先后成鹽依次被萃取出而分離,此法稱為(pH梯度萃取法)。.用吸附柱色譜分離生物堿,常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字化微生物檢驗技術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策略實施過程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考試實戰演練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合規性檢查試題及答案
- 寧夏固原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能力評測(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貼合實際銀行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學術探討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股票研究與分析方法考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新的工具與技術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抗性遺傳特征的理解試題及答案
- GB/T 13803.2-1999木質凈水用活性炭
- 煤炭地下氣化原理課件
- 2×25MW水電站電氣部分課程設計
-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第一課時參考課件1 公開課課件
- 企業年金培訓版教學課件
- 健康信息學中醫藥學語言系統語義網絡框架
-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梳理+對點訓練(原卷版+解析版)(打包7套)
- 幼兒繪本故事:如果不洗澡
- 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課程標準
- 汽輪機上缸吊出及翻缸風險分析及管控措施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填寫樣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