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202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湖州市〕科學試題卷友情提示:1.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a—23Cl—35.52.本卷g取10牛/千克一、選擇題〔此題有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1.對一些生活常識的認知是科學素養的重要方面。以下對一些科學量的估測中,比擬貼近事實的是A.一位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50牛B.食用油的密度約0.9千克/米3C.一間教室的體積約200米3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10米/秒2.太陽外表經常發生一些變化,即太陽活動,它們對地球的影響很大。右以下圖中甲表示的太陽活動是A.太陽黑子B.耀斑C.日珥D.耀斑和日珥3.通常情況下,以下能實現“1+1=2〞這一結果的是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C.1克食鹽加1克水得到2克食鹽的水溶液D.1克食鹽溶液加1克硝酸銀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4.以下傳染病中,病原體是病毒且主要是通過性接觸傳播的是A.艾滋病B.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C.肺結核D.瘧疾5.以下4幅圖所呈現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體力學中“流速越大,壓強越小〞這一原理的是A.德清一號衛星升空B.C919客機升空C.復興號列車高速行駛D.蛟龍號深潛器下潛6.課本中有以下3個實驗:①用絲綢摩擦玻璃棒;②將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③將海波放入試管中加熱至熔化。這3個實驗中,電子發生轉移卻沒有生成新物質的是A.①B.②C.①②D.①③7.在人體針對病原體的抵抗中,以下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A.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B.皮膚的角質層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滅病原體D.吞噬細胞從血管進入組織吞噬和消化病原體8.以下4個實驗所揭示的原理能直接推動發電機創造的是A.B.C.D.9.一圓柱體先后放入密度為ρ1和ρ2的2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如下圖。圓柱體在兩液體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那么A.ρ1>ρ2F1>F2B.ρ1<ρ2F1<F2C.ρ1<ρ2F1=F2D.ρ1>ρ2F1=F210.人體的攝食與呼吸的最終目的主要是為細胞提供A.氧氣B.二氧化碳C.營養物質D.能量11.在科學實驗和生活中,有許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問題,如果順序顛倒,就會影響實驗效果或導致事故的發生。以下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順序正確的選項是A.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時,先將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為假設干份,然后分別在不同溫度下水浴B.氫氣復原氧化銅時,先對裝有氧化銅的試管加熱,然后通入氫氣C.稀釋濃硫酸時,先在燒杯中倒入適量水,然后將濃硫酸沿燒杯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D.發現有人接觸漏電的家用電器而發生觸電事故時,先用手迅速將觸電者拉離電器,然后切斷電源進行維修12.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級減少的。在一個池塘生態系統的以下生物群體中,構成一個“級〞的是A.所有的魚類B.所有的動物C.所有的生物D.所有直接以生產者為食的動物13.如下圖的裝置有很多用途,以下使用方法不正確的選項是A.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由a口進氣B.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時,由b口進氣C.排水法收集氫氣時,由b口進氣D.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由a口進氣14.小華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另一側的光屏移動到距凸透鏡10厘米處時,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接著把光源換成蠟燭,調整好相關器材的高度,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蠟燭到光具座的左端并點燃,再移動光屏至如下圖位置時,在光屏中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通過移動蠟燭及光屏的位置,以下成像情況符合實際的是A.假設蠟燭放置在1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B.假設蠟燭放置在3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縮小的像C.假設蠟燭放置在35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D.假設蠟燭放置在45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15.現有4種試劑:①紫色石蕊試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鉀溶液;④氯化鋇溶液。能用來一次性鑒別稀鹽酸、氫氧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的試劑有A.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6.在某次演習中,解放軍在海拔6000米的高空空投重達8噸的新型履帶式傘兵戰車,如下圖。空投下來的戰車在后階段可認為與降落傘一起勻速豎直掉向地面。以下觀點正確的選項是A.傘兵戰車出機艙后在水平方向仍會向前運動,這是由于戰車受到慣性的作用B.后階段勻速下降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C.空投戰車后,假設飛機仍在原高度水平飛行,那么飛機的勢能比空投前減小D.傘兵戰車從出機艙到地面的整個過程中,重力做功4.8×107焦二、填空題〔此題有7小題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17.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3年5月21日,云南省西雙版納發生3.5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1〕從板塊構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塊的▲,容易發生地震。〔2〕如圖為地球內部3層結構示意圖,A處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處位于▲〔填地層結構名稱〕。18.“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是唐代張志和描寫湖州境內西苕溪美景的詞句。如下圖的是一只白鷺平行于水面飛行的畫面。假設以白鷺為參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白鷺的倒影是由于▲而形成的。19.智能機器人的誕生,為科學技術開展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在我國的“探月〞方案中,將由智能機器人完成著陸巡視勘察,以及月面取樣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機器人包括4個局部:傳感系統、計算機中央處理器和數據庫、機器人本體傳動裝置和對外通訊系統。智能機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統是仿照人體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設計的。〔1〕勘察月球時,月球外表最引“人〞注目的是▲,即月坑。〔2〕機器人中的“計算機中央處理器和數據庫〞相當于人體反射弧中的▲。20.人們常用模型來進行認知,因為這種方式形象直觀。如圖是水分子、乙炔分子及原子核轉變的模型。〔1〕乙炔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請結合模型判斷乙炔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請畫出“碳和氧氣反響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反響模型圖:▲〔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畫法參照上述圖例〕。〔3〕右圖是▲〔選填“核裂變〞或“核聚變〞〕的示意圖。21.人體生命開始于父母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成的受精卵,一個受精卵經過復雜的過程形成人體。〔1〕在發育過程中,由于細胞▲形成不同的組織,繼而形成器官、系統和人體。〔2〕子女像父母,是因為父母將遺傳信息通過精子和卵細胞傳給了子女,攜帶這些遺傳信息的物質是▲。〔3〕由于神經調節和▲調節,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并適應環境的變化。22.一根均勻的長方體細長直棒重1.5牛,下底面積為20厘米2,將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1/4的長度露出桌面外,如下圖。〔1〕直棒對桌面的壓強為▲帕。〔2〕在棒的右端至少應施加▲牛的豎直向下的力,才能讓它的左端離開桌面。23.石油是經濟開展、國防建設的重要資源。從石油煉制的產品中可以獲得一系列與甲烷結構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1〕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在1500℃以上的高溫下能分解為碳和氫氣,充分燃燒后生成①②③④二氧化碳和水。以上表達中屬于甲烷物理性質的是▲〔選填序號〕。〔2〕請模仿甲烷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寫出丙烷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三、探究題〔此題共5小題,24題7分,25題6分,26題8分,27題8分,28題6分,共35分〕24.某科學興趣小組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及燈泡亮暗的因素時,做了如左圖所示的實驗:將鱷魚夾從較長的鎳鉻合金絲的A端逐漸滑向B端時,發現電流表示數逐漸增大,同時燈泡逐漸變亮。〔1〕通過實驗可得出結論:導體的電阻大小與▲有關;燈泡的亮暗與通過燈泡的電流大小有關。〔2〕小明認為,決定燈泡亮暗的因素只是電流大小,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來否認小明的觀點〔只需在答題卷相應的方框內畫出電路圖〕。實驗材料:兩個不同規格的燈泡L1和L2、電池組、開關S及導線假設干。〔3〕接下來,小明又做了如下實驗:將整條鎳鉻合金絲AB接入電路,閉合開關,然后用大功率吹風機先對鎳鉻合金絲吹一段時間熱風,再改用冷風檔對鎳鉻合金絲吹冷風。在整個過程中觀察電流表示數的變化情況。小明所做的這一實驗基于的假設是▲。25.高錳酸鉀是初中常用的一種試劑,它可以和很多物質反響,發生顏色變化。小明和小麗把經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混合,發現剛開始反響時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為了探究反響過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資料:資料1: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資料2:通常情況下,反響物濃度變大,反響加快;溫度升高,反響加快。〔1〕根據這些資料,小明提出了兩個假設。假設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響物濃度變大引起的;假設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響過程中溫度升高引起的;小明經過分析,否認了假設一,理由是▲。〔2〕小麗針對假設二進行實驗探究后,經過思考,又做了如下實驗:把經過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等分為兩份,分裝A、B兩試管,同時向兩支試管中參加等量等濃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試管中參加一定量的MnSO4,發現A試管中溶液褪色明顯快于B試管。上述實驗中,把2支試管置于用一水浴中的目的是▲。這一實驗基于的假設是▲。26.某科學研究小組分別選擇綠藻和藍藻在不同pH緩沖液中進行實驗。左圖是光照裝置示意圖,右圖是實驗結果示意圖。〔1〕該實驗的目的是▲。〔2〕實驗產生的氣泡中含有的氣體主要是氧氣,其中綠藻產生氧氣的場所是▲〔填細胞質中某一結構名稱〕,在該場所中,光能轉變為▲能。〔3〕從右圖分析,在綠藻和藍藻中,▲對pH變化適應性較強。27.小華和小麗在觀摩一次自行車比賽中,看到運發動在轉彎時,身體和自行車都是向彎道內側傾斜的,如下圖。〔1〕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為什么要向彎道內側傾斜呢?小華提出了疑問。一旁的小麗說:“要想轉彎,必須受力。身體傾斜是為了給自行車一個向內側轉彎的力〞小華覺得小麗“要想轉彎,必須受力〞的觀點和有道理,因為▲。〔2〕我們平時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的傾斜沒有這么明顯。可為什么比賽時選手傾斜得這么明顯呢?且靠內道的選手轉彎時比外道選手傾斜得更明顯。使騎行的自行車轉彎的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華和小麗提出了兩種猜測。猜測一:可能與騎行的速度有關。猜測二:可能與圓弧形跑道的半徑有關。〔3〕接著,小華和小麗一起設計實驗,并在實驗室里通過實驗驗證猜測一。把半徑為0.5米的半圓軌道〔左端連著橫桿〕通過橫桿在O點與墻壁活動連接〔能繞O點在豎直方向自由轉動〕,軌道置于壓力傳感器上時,傳感器示數為1牛。讓質量為30克的同一小鋼球分別從距離傳感器外表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處自由滾下,如左圖所示。觀察、記錄每次壓力傳感器到達的最大示數〔注:小鋼球到達最低點時的示數最大〕,記錄如下表。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假設要驗證猜測二,從控制變量角度考慮,需對上述實驗進行哪兩項改變?〔不考慮小鋼球與軌道之間的摩擦〕①▲;②▲。〔4〕實驗后,他倆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測:讓騎行的自行車轉彎需要的力還可能與人和車的總質量有關。于是,他倆又展開了后續實驗探究……28.某科學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進行了改良:將數顯設備、氣體壓強傳感器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量裝置按以下圖連接。裝置氣密性良好,調節右邊敞口容器和集氣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時集氣瓶內氣體的體積為V1。關閉活塞,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塞緊瓶塞,待火焰熄滅后,過一段時間翻開活塞,觀察到集氣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氣瓶內的水面不再上升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V2。然后向右邊容器內參加一定量的水至兩邊水面再次相平,此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V3。在點燃紅磷至翻開活塞這一過程中,觀察到數顯設備顯示集氣瓶內的氣體壓強先上升后下降,再趨于穩定。〔1〕數顯設備顯示,開始一段時間集氣瓶內氣體壓強上升,這是因為溫度升高導致的氣壓變化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氣量減少導致的氣壓變化量。〔2〕基于數顯設備顯示的氣壓變化,“過一段時間翻開活塞〞中的“一段時間〞指的是火焰熄滅后到▲所經歷的時間。〔3〕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集氣瓶中減少的氧氣體積為▲〔選填“V1—V2〞、“V1—V3〞或“V2—V3〞〕。四、解答題〔此題共7小題,29~30題4分,31題6分,32題7分,33~35題8分,共45分〕29.下面是兩個有關熱學方面的觀點,請用實例說明它們是錯誤的。〔1〕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2〕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30.小華學習了“生物類群〞后,對生物的分類產生了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編造了一張植物分類檢索表:請答復:〔1〕a和b處應分別填上▲。〔2〕小華在一次野外活動時,采集到甲、乙、丙3種植物,通過觀察標注了它們在檢索表中的位置。這3種植物中,共同特征比擬多的兩種植物是▲。31.從古代到現代,材料的種類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泛。請答復:〔1〕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就有濕法煉銅的記載,將鐵置于硫酸銅溶液中得到銅單質,該反響屬于▲〔填根本反響類型〕。〔2〕現代社會,玻璃是一種常見的非金屬材料,SiO2是生產玻璃的原料之一。SiO2屬于▲〔選填“酸〞、“堿〞、“鹽〞或“氧化物〞〕。〔3〕未來,人類在生產材料時會更注重環境保護,將二氧化碳作為原料應用于“綠色〞化學可以更好地保護環境。人類每年因能源消費而向大氣排放約200億噸的CO2,假設這些CO2按化學方程式“CO2+H2→CH3OH+H2O〞進行反響,理論上可以將轉化為▲億噸甲醇[CH3OH]〔結果保存一位小數〕。32.在拓展課上,小泉同學模擬某建筑工地上拉開工件的情景,設置了如下圖的滑輪組。他用該滑輪組在4秒內將一個重為100牛的物體,沿著水平地面勻速拉動了2米。人的拉力為18牛,物體移動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什么是多路傳輸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氣系統檢測與維修課堂課件
- DB41∕T 1852-2019 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規范
- 燃油凈油單元控制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燃油凈油
- 任務巧妙處理客戶異議項目二客服售前售中服務課件
- 公共衛生均等化政策培訓班課件
- (4.4.1)文學象征的含義 - 朱松苗
- (0.2.2)“問世間情是何物?”(一)-朱松苗
- 16《動物王國開大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下冊統編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嶺美版(2024)美術一年級上冊
- 2025醫院護士聘用合同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地理試卷A卷(含答案)
- 委托外包催收合同協議
- 店長勞務合同協議
- 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5年版)解讀
- 肺癌化療護理查房
- 2025年04月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政法委員會公開招聘臨時輔助用工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GB/T 18655-2025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 銀行系統招聘考試(經濟、金融、會計)模擬試卷14
- 2025屆百師聯盟高三聯考模擬預測(沖刺二)語文試題含答案
- 心理韌性在咨詢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級下冊英語Unit 2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