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異常問題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三章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異常問題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三章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異常問題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三章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異常問題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三章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異常問題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異常問題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62頁。優選第三章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異常問題當前2頁,總共62頁。學前兒童

心理異常問題1、心理發育問題2、情緒異常問題3、多動癥4、孤獨癥5、智力落后現象(1)口吃(2)遺尿癥(3)口吃(4)攻擊行為(1)焦慮癥(2)強迫癥(3)恐懼癥注意分類當前3頁,總共62頁。(一)異食癖1一、

心理發育問題癥狀:1、非食用材料

2、癥狀持續1個月以上

3、中毒,甚至機體損傷當前4頁,總共62頁。(一)異食癖1原因:1、缺少微量元素,如缺鋅、鐵

2、缺乏科學飲食習慣

3、孩子想引起關注當前5頁,總共62頁。(二)遺尿癥1癥狀:1、一般發生在五歲左右(3歲以下兒童為正常)

2、睡眠時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3、覺醒狀態下也無法控制排尿當前6頁,總共62頁。(二)遺尿癥1原因:1、器質性問題2、缺少排尿訓練

3、精神刺激當前7頁,總共62頁。(三)口吃1癥狀:1、發音重復2、節律異常

3、語言表達不流暢

4、學前期是高峰期

5、伴有機能反應當前8頁,總共62頁。(三)口吃1原因:1、生理原因,器質性問題2、心理原因,壓力

3、模仿

4、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步消退當前9頁,總共62頁。(四)攻擊行為1癥狀:身體攻擊和言語攻擊

當前10頁,總共62頁。(四)攻擊行為1原因:1、內在需求與外部壓力

2、習得性攻擊行為

當前11頁,總共62頁。打架、罵人或咬人

孩子在三歲左右就開始學會罵人,再大一些,就會動手打人。這是他們最原始的攻擊方式和情緒發泄方式。一兩歲的孩子也會有意無意地吐出一些罵人的詞語,但這時大都是無意識的。。當前12頁,總共62頁。打架、罵人或咬人

到了三歲之后,就是有意識的了,家長和老師就應該注意孩子在這方面的惡性發展,幫助他們培養文明的舉止,使不滿情緒由合理的渠道渲泄出來。。當前13頁,總共62頁。1、缺少安全感可能孩子缺乏安全感,對小朋友缺乏信任,有抵觸心理。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后主動進攻。打架、罵人或咬人原因分析當前14頁,總共62頁。2、打人是孩子之間發生沖突,排除或制止阻礙的表現

往往關系越近的小伙伴,發生沖突的頻率越高,因為關系越密切,對對方的要求也越多,但孩子并沒有足夠的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當遇到不滿時,就會用最直接、最單純的方式表達出來。當前15頁,總共62頁。如:他拿個小碗,用土來做飯。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這樣,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當前16頁,總共62頁。3.孩子打架罵人的行為是模仿學習來的

家人可能有打人、打孩子,或者經常以打的方式解決問題,孩子則可能會模仿學習。當前17頁,總共62頁。曾有一個家庭有一對雙胞胎,母親性格比較急躁,但她比較偏愛老大,因此對老大態度溫和,而對老二經常打罵,結果,老大以后對待小伙伴的態度也比較和睦,而老二則常常侵犯別人。由此可以看出父母自身行為在孩子身上的投射。當前18頁,總共62頁。

4.孩子打架罵人的行為是矯寵的結果有些家長,尤其是老年人,面對唯一的后代,非常溺愛,有時孩子哭鬧時,父母或爺爺奶奶會說:“別哭了,打爸爸(或打別人)!有時孩子在發泄不滿時打家長,家長并未嚴加制止。這些行為都鼓勵、助長了孩子的打罵行為。孩子的打罵對象最初往往是家長,如果家長默許了,他們會在外面也為所欲為。當前19頁,總共62頁。

5、打架、罵人也會成為孩子攻擊別人和渲泄不滿的手段。曾有人做過一項研究,一組兒童在幼兒園時期,嚴格控制他們的沖突產生,經常將快要打起來的孩子勸解開,讓他們打不成。結果,這組兒童在上小學后,經常打架。另一組兒童則不同,在幼兒園時,老師基本上不干涉一般的打架行為,讓孩子之問有適度的沖突。結果,上學后,這組兒童卻不怎么打架了。說明孩子有些情緒需要通過攻擊行為來渲泄,如果一味地壓抑它,反而會起相反的作用。因此,在孩子成長的一定階段.適度的打鬧是一種正常的發泄行為,不一定要壓制。當前20頁,總共62頁。結果,這組兒童在上小學后,經常打架。另一組兒童則不同,在幼兒園時,老師基本上不干涉一般的打架行為,讓孩子之問有適度的沖突。結果,上學后,這組兒童卻不怎么打架了。說明孩子有些情緒需要通過攻擊行為來渲泄,如果一味地壓抑它,反而會起相反的作用。因此,在孩子成長的一定階段.適度的打鬧是一種正常的發泄行為,不一定要壓制。當前21頁,總共62頁。

不管是怎樣的原因,如果孩子到了5歲左右還經常發生打架、罵人等現象,家長和老師就應該注意矯正了,可采用下面一些方法:1.老師和家長應注意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學會信任別人,鼓勵孩子交些好朋友;打架罵人的矯正策略當前22頁,總共62頁。2.家長和老師要以身作則,講究文明用語不要隨便口吐臟話和動手打人,更不要將自己的氣往孩子身上撒,對待孩子也要尊重、講民主。有的老師或家長慣用“壞小子”、“討厭鬼”等來罵孩子,孩子不僅學會了這些罵人的話,也會變得相信自己就是這種人,而向不好的方面發展,破罐子破摔。

當前23頁,總共62頁。3.對孩子打罵他人的行為不要過度反應有的家長聽到孩子罵人時,會氣得尖叫起來,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會讓他們下次仍然嘗試用這種讓大人生氣的表現方式。當然,面對孩子的打架罵人行為也不能視而不見,要嚴肅地告訴他——你不喜歡他這樣,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應向受欺負的孩子道歉等等。

當前24頁,總共62頁。4.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當孩子間發生沖突生氣時,不知用什么樣的詞語來表達,他們可能會選擇臟話。那么,家長和老師要教孩子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或不滿。例如,孩子問:“如果別人罵我,我該怎么辦?”告訴孩子可以說:“你要是再罵我,我就不和你玩了。”或者說:“你再這樣,我要告訴大人了。”等等,讓孩子學會講理,而不是罵人。當前25頁,總共62頁。5.適當地采取懲罰方法一般孩子在發生沖突時,情緒都比較激動,用“隔離”、或“排除在外”的方法,使孩子的沖動冷靜下來,然后再對孩子講道理,這時他們才有可能聽得進去家長和老師的話。當前26頁,總共62頁。6.對孩子的進步表現進行獎勵有些家長和老師在孩子表現老實時一言不發,認為是理所應當的,而當孩子打架罵人時才去關注他,這樣,有些孩子為了尋求大人的注意,就故意搗亂。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夠對孩子的好的表現及時表揚,孩子就了解了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大人高興。當前27頁,總共62頁。老師和家長還可以用圖表、筆記本記錄孩子的每天進步,不要對孩子要求十全十美,一次錯都不能犯。只要有進步就應獎勵。當前28頁,總共62頁。7.老師應提醒家長必須理性地寵愛孩子,及時制止孩子不當行為總之,家長和老師既要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將孩子引導到正常、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來。。當前29頁,總共62頁。1二、

情緒異常問題當前30頁,總共62頁。1二、

情緒異常問題如何識別情緒問題P641、程度(過于強烈還是微弱)2、時間(過長或過短)3、與環境是否匹配當前31頁,總共62頁。1(一)焦慮癥P64

焦慮癥是一種以緊張不安和恐懼的情緒反應為特征的情緒障礙。分為急性焦慮和慢性焦慮。當前32頁,總共62頁。典型表現:對外界事物的反應過分敏感,多慮,顯得沒有自信;經常怨天尤人,沒有理由的產生悲觀消極的情緒。當前33頁,總共62頁。其他癥狀:軀體癥狀:驚恐顫抖、出虛汗、臉色蒼白,呼吸不暢,胸悶氣短,失眠,煩躁,嚴重時引起血糖等生物化學反應。當前34頁,總共62頁。危害:1、影響人際交往2、影響精神發育和智力發展3、閱讀能力和運算能力受到較大影響當前35頁,總共62頁。1原因:1、創傷性情緒體驗

年幼時熱衷于某件事卻被強行制止,并受到來自成人的恐嚇和威脅,獲得不良暗示,導致焦慮

2、不滿情緒

對自己或是別人行為和能力的否定3、性格缺陷

敏感、孤僻、膽小、依賴

當前36頁,總共62頁。1(二)強迫癥P65強迫癥又叫強迫行為,主要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經常機械重復做過的動作,說過的話,甚至一些簡單易做的事情都要持續操作許多遍。當前37頁,總共62頁。表現:強迫行為,經常機械重復做過的動作、說過的話等,甚至一些簡單易做的事情都要堅持操作很多遍。強迫觀念:經常不自覺的出現某些想法和問題。當前38頁,總共62頁。判斷是否有強迫癥的依據就是兒童是否存在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當前39頁,總共62頁。1原因:

1、先天素質:性格內向、膽小孤僻、不開朗、沉默寡言

2、教養方式:大人要求過于嚴苛3、突然遭遇當前40頁,總共62頁。1(三)恐懼癥P661、上學焦慮癥VS上學恐懼癥當前41頁,總共62頁。1(三)恐懼癥P66上學焦慮癥(有理由):不適應強制懲罰歇斯底里的哭消極情緒當前42頁,總共62頁。1(三)恐懼癥P66上學恐懼癥(無正當理由):害怕無理由生理反應當前43頁,總共62頁。1(三)恐懼癥P66是上學焦慮癥還是上學恐懼癥?當前44頁,總共62頁。1(三)恐懼癥P66

一種病態的恐懼感,它與正常的恐懼行為不同,與他們的生活范圍和經歷有關。當前45頁,總共62頁。1(三)恐懼癥P66類型:1、社交恐懼癥——害怕接觸目光,不喜歡受到別人注意。2、上學恐懼癥3、黑暗恐懼癥——黑色食品4、動物恐懼癥當前46頁,總共62頁。原因:后天的生活經歷。由于條件反射的建立,使得偶然的恐懼情緒發展為恐懼癥,當看到或是想到時就會引發恐懼。當前47頁,總共62頁。1三、多動癥P66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注意缺陷障礙(一)、表現:1、話多,小動作多,好與人爭吵。2、行為目的不明確。3、集體活動不合群。4、倔強、無禮貌、不聽話。5、面對問題回避,退縮。6、年齡增長后學習困難。當前48頁,總共62頁。1(二)、多動癥的標準

P67當前49頁,總共62頁。1(三)、多動癥的原因

1、產前腦部受損。2、神經生理基礎異常。3、遺傳、飲食、教養方式等。當前50頁,總共62頁。1四、孤獨癥P67

也稱自閉癥。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境缺乏反應為特征的疾病,在心理學上也稱為綜合性精神發育障礙。當前51頁,總共62頁。1(一)、癥狀:第一,人際互動出現質變。第二,交往方面出現質變。第三,行為和興趣僅限幾種,重復刻板,跟環境變化嚴重違背。發病者多見于男孩,女孩癥狀會更嚴重。當前52頁,總共62頁。1(二)、電視孤獨癥第一,每天長時間看電視。第二,模仿,對電視情節深刻,不讓別人干擾。第三,性格孤僻,缺乏責任心、學習能力。當前53頁,總共62頁。1(三)、孤獨癥的早期發現1、早期在照料、感情、睡眠、疼痛、擁抱、啼哭、發育次序、特殊能力的異常。當前54頁,總共62頁。12、給父母親的幾個問題:(1)孩子曾經玩過“假裝”游戲嗎?例如用玩具茶杯假裝喝茶。(2)您的孩子曾經用過食指去指他需要、喜歡或感興趣的東西嗎?(3)您的孩子對別的小朋友感興趣嗎?(4)您的孩子喜歡玩“躲貓貓”游戲嗎?(5)您的孩子曾經拿過東西給你,或向您顯示什么東西嗎?

如果以上問題的答案有兩個或更多是“不”,懷疑孤獨癥。當前55頁,總共62頁。13、醫生或老師的觀察:(1)在診室里,孩子與您有過目光接觸嗎?(2)吸引孩子的注意,然后指向房間對側的一個有趣的玩具,說:“嘿,看,那里有一個小汽車(玩具名)”,觀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孩子有沒有看你所指的玩具?(3)吸引孩子的注意,然后給孩子一個玩具小茶杯和茶壺,對孩子說:“喝一杯茶吧”。觀察孩子,看他有無假裝倒茶喝茶等動作。(也可以用其他的玩具)。(4)問孩子:“燈在那里?”或問:“把燈指給我看看”,孩子會用他的食指指燈嗎?

如果以上問題的答案有兩個或更多是“不”,懷疑孤獨癥。當前56頁,總共62頁。1五、

智力落后現象P68

智力落后指智力發展明顯低于同年齡兒童平均水平并有適應行為障礙的兒童。

又稱智力落后兒童、弱智兒童、智能不足兒童、智力殘缺熱天和低常兒童。

智力落后屬于常見的精神發育障礙。當前57頁,總共62頁。1(一)、癥狀:第一,思維品質差。第二,不懂學習方式,速度慢。第三,語言發展水平差,無創造力。當前58頁,總共62頁。1智力落后兒童的四個等級:等級智商表現形式關鍵詞一級智力殘疾20或25以下適應行為極差,面容明顯呆滯,終身生活全部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