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反應的反應熱第1頁/共61頁第一節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第1課時)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及測定
第2頁/共61頁1、化學反應中為什么有能量變化?化學反應包括兩個過程: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前者吸收能量,后者放出能量,這兩個過程的能量不同,所以有能量變化,整個反應放熱還是吸熱取決于兩個過程能量的相對大小。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有能量的變化。思考:第3頁/共61頁由圖可知,1molH2分子中的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是______,1molCl2分子中的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是_______,2molHCl分子中的化學鍵形成釋放的能量是______,則H2(g)+Cl2(g)===2HCl(g)的反應放出的熱量為______。243kJ436kJ如:反應H2(g)+Cl2(g)=2HCl(g)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183kJ862kJ第4頁/共61頁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有多種形式,但通常主要表現為
的變化。因此化學反應分為兩類:
反應和
反應。熱量放熱吸熱圖1表示
反應,圖2表示
反應。放熱吸熱第5頁/共61頁2.常見的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1)常見的放熱反應:①燃燒反應;②中和反應;③物質的緩慢氧化反應;④原電池反應;⑤活潑金屬與水或酸的反應;⑥大多數化合反應;⑦大多數置換反應。(2)常見的吸熱反應:①多數分解反應;②以H2、CO、C等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③氯化銨固體與氫氧化鋇晶體等固態銨鹽與堿的反應。第6頁/共61頁
下列反應,哪些是放熱反應,哪些是吸熱反應?①2Al+6HCl=2AlCl3+3H2↑②2KOH+H2SO4=K2SO4+2H2O③C2H5OH燃燒④Na2O+H2O=2NaOH,⑤SO3+H2O=H2SO4⑥CaCO3CaO+CO2↑⑦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⑧C(s)+H2O(g)CO+H2⑨CO2+C2CO思考第7頁/共61頁1、化學上規定,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為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2、符號:用Q表示
Q<0,表示放熱;Q>0,表示吸熱;3、單位:J·mol-1或KJ·mol-14、反應熱的數據可以通過實驗測定也可以運用理論計算求得(一)反應熱的涵義一、化學反應的反應熱第8頁/共61頁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B.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下一定能發生C.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和反應產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決定了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D.吸熱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如高溫、加熱等)才能發生練習B第9頁/共61頁2.CO(g)與H2O(g)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有關兩者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1molCO(g)與1molH2O(g)具有的總能量大于1molCO2(g)與1molH2(g)具有的總能量C.該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進行D.1molCO2(g)和1molH2(g)反應生成1molCO(g)和1molH2O(g)要放出41kJ熱量練習B第10頁/共61頁反應熱的數據可以運用理論計算求得,也可以通過實驗測得。測定反應熱的儀器——量熱計,其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使反應充分進行,體系的溫度均勻測定反應前后溶液的溫度保溫作用反應容器(二)反應熱的測定1.測量儀器:簡易量熱計第11頁/共61頁2、測定方法:將反應物溶液加入到量熱計內筒并迅速混合,攪拌,測量反應前后溶液
的變化值。3、計算公式:Q=
。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熱計的
,T1、T2分別表示
。-C(T2-T1)溫度反應前和反應后體系的溫度熱容C—熱容,當物質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時,溫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該物質的熱容;單位:J·K-1C0—比熱容,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單位:kJ·K-1·kg-1;
液態水的比熱為4.18kJ·K-1·kg-1T—熱力學溫度,也叫開爾文溫度,單位為k,T(k)=t(0c)+273.15第12頁/共61頁實驗中常見的一種簡易量熱計第13頁/共61頁3、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1)儀器:量熱計、量筒(100ml)、溫度計、燒杯(250ml)(2)藥品:①1.0mol·L-1的鹽酸1.0mol·L-1的NaOH溶液②1.0mol·L-1的鹽酸1.0mol·L-1的KOH溶液③1.0mol·L-1的硝酸1.0mol·L-1的NaOH溶液⑶實驗步驟①向量熱計內筒中加入1.0mol·L-1的鹽酸100mL,蓋上杯蓋,插入溫度計,勻速攪拌后記錄初始溫度T1。②向250mL燒杯中加入1.0mol·L-1的NaOH溶液100mL,調節其溫度,使與量熱計中鹽酸的溫度相同。③
快速將燒杯中的堿液倒入量熱計中,蓋好杯蓋,勻速攪拌,記錄體系達到的最高溫度T2。④假設溶液的比熱等于水的比熱并忽略量熱計的熱容,根據溶液溫度升高的數值,計算此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重復實驗步驟2—4次。取多次測量溫度變化的平均值計算反應熱。第14頁/共61頁重復實驗3次,記錄實驗數據并計算反應熱試驗組實驗內容溶液初始溫度T1溶液最高溫度T2△T=T2-T1反應熱/JQ=-C0m(T2-T1)1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290.6297.42290.6297.33290.6297.56.86.76.9Q=-4.18×(0.1+0.1)×6.8kJ=-5.6848kJ第15頁/共61頁分別進行三組試劑的實驗,根據實驗記錄數據計算各反應的反應熱試驗組實驗內容溶液初始溫度T1溶液最高溫度T2△T=T2-T1反應熱/JQ=-C0m(T2-T1)1NaOH溶液與鹽酸2KOH溶液與鹽酸3NaOH溶液與硝酸-5684.8-5684.8-5684.86.86.86.8第16頁/共61頁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的反應熱稱為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約是57.3kJ·mol-1思考:試計算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是多少?
-56.848kJ
。計算公式:第17頁/共61頁在測定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問題?(1)操作時動作要快,盡量減少熱量的損失,使用保溫性能好的絕熱裝置,避免熱量散發到反應體系外。(2)混合好后,迅速蓋好裝置蓋子,減少熱量的損失。(3)所用藥品濃度的配制須準確,用強酸和強堿溶液,而且要是稀溶液,因弱酸、弱堿電離時吸收熱量而使測量數值偏低。為了使中和反應進行完全,可以讓酸或堿略稍過量。(4)溫度計讀數盡可能準確,宜使用有0.1℃刻度的溫度計,測量鹽酸的溫度后,要將溫度計上的酸沖洗干凈后,再測量NaOH溶液的溫度,避免酸、堿在溫度計的表面反應放熱而影響測量結果。同時應注意水銀球部位要完全浸沒在溶液中,而且要穩定一段時間后再讀數,以提高所測的精度。記錄最高溫度。
(5)進行反應熱的計算式進行了以下處理:
a、忽略量熱計的熱容;b、認為稀溶液與水的比熱相同c、認為熱容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第18頁/共61頁1.量取溶液的體積有誤差。2.溫度計的讀數有誤。3.實驗過程中有液體灑在外面。4.混合酸、堿溶液時,動作緩慢,導致實驗誤差。5.隔熱操作不到位,致使實驗過程中熱量損失而導致誤差。6.測了酸后的溫度計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測堿的溫度,致使熱量損失而引起誤差。
反應熱測定的誤差分析第19頁/共61頁3.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中和反應反應熱與酸的強弱有關,而與濃度無關。()(2)10mL1.0mol·L-1的NaOH溶液與10mL1.0mol·L-1的鹽酸混合,20mL1.0mol·L-1的NaOH溶液與20mL1.0mol·L-1的鹽酸混合,反應熱后者是前者的2倍。()(3)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若將含0.5molH2SO4的濃H2SO4與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大于57.3kJ。()(4)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小。()練習第20頁/共61頁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發生反應時放出的熱量來源于對反應的加熱B、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物質外,還發生能量變化。C、化學反應中放出的熱才是反應熱D、需要加熱方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5.在做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實驗時,應使用儀器的正確組合是()①天平②量筒③燒杯④滴定管⑤溫度計⑥試管⑦酒精燈A.①②④⑤ B.②③⑤C.②③④⑦D.全部B練習第21頁/共61頁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B.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為熱量變化C.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一定能發生D.反應物和反應產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產物總能量一定低于反應物總能量B.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和反應產物的能量有關C.化學反應放熱還是吸熱與反應條件(是否需要加熱等)無關D.停止加熱后仍能進行的反應一般為放熱反應DA練習第22頁/共61頁8.下列變化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①液態水汽化②將膽礬加熱變為白色粉末③葡萄糖在人體內氧化分解④氯酸鉀分解制氧氣⑤生石灰跟水反應生成熟石灰A.①②B.②③C.①④⑤
D.②④9.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吸熱反應),P4(白磷,s)===4P(紅磷,s)(放熱反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說明金剛石的能量比石墨低B.說明紅磷比白磷穩定C.說明紅磷比金剛石穩定D.此種變化為物理變化DB練習第23頁/共61頁10.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回答下列問題:(1)為準確測定實驗數據,起始時鹽酸與燒堿溫度相同,而終止溫度與起始溫度之差(t1-t2)分別為①2.3℃,②2.4℃,③2.9℃,則最終代入計算式的溫度差的平均值為________℃。(2)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反應反應熱測定的準確性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0.50mol·L-1的鹽酸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實驗,則實驗中所測出的中和反應反應熱的熱值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練習第24頁/共61頁11.在測定中和熱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環形玻璃攪拌棒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減小實驗誤差B.為了準確測定反應混合溶液的溫度,實驗中溫度計水銀球應與小燒杯
底部接觸C.用0.5mol·L-1NaOH溶液分別與0.5mol·L-1的鹽酸、醋酸溶液反應,如所取的溶液體積相等,則測得的中和熱數值相同D.在測定中和熱實驗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有天平、量筒、燒杯、滴定管、溫度計A練習第25頁/共61頁12.在一定溫度下的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這時的反應熱就是中和熱。50mL0.50mol·L-1鹽酸與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試回答下列問題:(1)大小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
。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2)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值將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結合日常生活的實際該實驗在
中進行效果更好。偏小保溫杯第26頁/共61頁(3)實驗中改用60mL0.50mol·L-1鹽酸與
50mL0.55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或“不相等”),簡述理由:
不相等相等因中和熱是指在稀溶液中1molH+和1molOH-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時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4)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用50mL0.5mol·L-1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偏小偏小第27頁/共61頁第一節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第2課時)焓變和熱化學方程式第28頁/共61頁1.焓(H):是是物質具有的總能量。與體系的內能、壓強、體積有關的一個物理量2.焓變(△H):△H=H生成物-H反應物在等溫等壓條件下的化學反應,如果不做非體積功(即沒有轉化為電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等于反應前后物質的焓變。即:Qp=△H∵Qp>0為吸熱反應,Qp<0為放熱反應∴
當ΔH
>0時,為吸熱反應。當ΔH
<0時,為放熱反應。二、化學反應的焓變第29頁/共61頁當?H為“-”(?H<0)時,為放熱反應當?H為“+”(?H>0)時,為吸熱反應第30頁/共61頁⑴定義:把一個化學反應物質的變化和反應的焓變同時表示出來的方程式,叫做熱化學方程式。例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表示298K時,
H2(g)與
O2(g)反應生成
H2O(l),______285.8kJ。若將化學方程式寫成2H2(g)+O2(g)=2H2O(l)ΔH(298K)=-571.6kJ·mol-1則表示298K時,
H2(g)與
O2(g)反應生成
H2O(l),______571.6kJ。3、熱化學方程式1mol0.5mol1mol放出2mol1mol2mol放出第31頁/共61頁⑵寫法:①熱化學方程式要注明反應的溫度、壓強(298K,101kPa時不寫)一般不寫其他反應條件;不標明生成沉淀或氣體符號。②要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常用s、l、g、aq表示固體、液體、氣體和溶液。③
ΔH后要注明反應溫度,ΔH的單位為J·mol-1或KJ·mol-1④ΔH的值必須與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對應。計量數加倍時,ΔH也要加倍。當反應逆向進行時,其ΔH與正反應的數值相等,符號相反。⑤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以“mol”為單位,不表示分子數,因此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⑥
可逆反應的ΔH表明的是完全反應時的數據。第32頁/共61頁例1、當1mol氣態H2與1mol氣態Cl2反應生成2mol氣態HCl,放出184.6KJ的熱量,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H2(g)+Cl2(g)=2HCl(g)?H=-184.6KJ·mol-1示例書寫步驟:1、確定反應方程式(注意配平)2、確定反應物、生成物狀態,固(s)、液(l)、氣(g)。3、計算符合方程式系數的反應熱4、表示成焓變的形式,符號(+、-)、數值、單位(KJ·mol-1)第33頁/共61頁例2.寫出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1)1molN2(g)與適量O2(g)反應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熱量;(2)2molCu(s)與適量O2(g)反應生成CuO(s),放出314kJ熱量;8g甲烷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445kJ的熱量;N2(g)+O2(g)=2NO(g)
?H=+68KJ·mol-12Cu(s)+O2(g)=2CuO(s)
?H=-314KJ·mol-1Cu(s)+O2(g)=CuO(s)
?H=-157KJ·mol-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示例第34頁/共61頁A例3、已知在1×105Pa,298K條件下,2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484kJ熱量,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H2O(g)=H2(g)+O2(g)
ΔH=+242kJ·mol-1B.2H2(g)+O2(g)=2H2O(l)
ΔH=-484kJ·mol-1C.H2(g)+O2(g)=H2O(g)
ΔH=+242kJ·mol-1D.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示例第35頁/共61頁例4、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時放出48.40kJ熱量。表示上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C8H18(l)+O2(g)=8CO2(g)+9H2O(g)△H=-48.40kJ·mol-1B、C8H18(l)+O2(g)=8CO2(g)+9H2O(l)△H=-5518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l)△H=+5518kJ·mol-1D、C8H18(l)+O2(g)=8CO2(g)+9H2O(l)△H=-48.40kJ·mol-1B示例第36頁/共61頁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1)要在物質的化學式后面用括號注明各物質的聚集狀態。一般用英文字母g、l和s分別表示氣態、液態和固態,水溶液中的溶質則用aq表示。(2)ΔH的單位是kJ·mol-1。(3)根據焓的性質,對于相同物質的反應,當化學計量數不同時,其ΔH也不同。若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加倍,則ΔH的數值也加倍。(4)熱化學方程式中不用“↑”“↓”,“=”上不用標明反應條件。(5)必須標明ΔH的符號,放熱反應ΔH為“-”,吸熱反應ΔH為“+”,正負號不可省略(人教)。第37頁/共61頁4、兩種常見的反應熱(焓變)⑵燃燒熱:101kPa時,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叫作該物質的燃燒熱,⑴中和熱: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的反應熱稱為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約是-57.3kJ·mol-1H+(aq)+OH-(aq)=H2O(l)ΔH=-57.3kJ·mol-1氫氣生成液態水,C生成CO2(g),S生成SO2(g)。甲烷的燃燒熱:CH4(g)+2O2(g)=CO2(g)+2H2O(l)ΔH=-890.31kJ?mol-1第38頁/共61頁5、能源的分類(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它們為非再生能源。(2)新能源:主要有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和生物質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第39頁/共61頁練習:1.1g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142.9kJ的熱量,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A.H2(g)+O2(g)===H2O(l)
ΔH=-285.8kJ·mol-1B.H2(g)+O2(g)===H2O(g)
ΔH=-285.8kJ·mol-1C.2H2(g)+O2(g)===2H2O(l)
ΔH=-285.8kJD.H2+O2===H2O
ΔH=-285.8kJ·mol-1A第40頁/共61頁練習:2.寫出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1)N2(g)與H2(g)反應生成17gNH3(g),放出46.1kJ熱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molC2H5OH(l)完全燃燒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熱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molCO完全轉化為CO2放出283kJ的熱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4gC(s)與足量H2O(g)反應生成CO(g)和H2(g),吸收262.6kJ熱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2(g)+3H2(g)=2NH3(g)ΔH=-92.2kJ·mol-1C2H5OH(l)+3O2(g)=2CO2(g)+3H2O(l)ΔH=-1366.8kJ·mol-12CO(g)+O2(g)=2CO2(g)ΔH=-566kJ·mol-1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第41頁/共61頁練習3.N2H4是一種高效清潔的火箭燃料。0.25molN2H4(g)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氣態水時,放出133.5kJ熱量。則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A.N2H4(g)+O2(g)===N2(g)+H2O(g)ΔH=+267kJ·mol-1B.N2H4(g)+O2(g)===N2(g)+2H2O(l)ΔH=-133.5kJ·mol-1C.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1D.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1D第42頁/共61頁4.2SO2(g)+O2(g)=2SO3(g)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為1molSO3(g)的ΔH=-99kJ·mol-1。請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圖中C點表示2molSO3(g)的總能量,則A點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ΔH=
kJ·mol-1。2molSO2(g)和1molO2(g)的總能量-198練習:第43頁/共61頁第一節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第3課時)反應焓變的計算和蓋斯定律第44頁/共61頁一、蓋斯定律及應用1.蓋斯定律對于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的焓變都是一樣的,這一規律稱為蓋斯定律。2.反應熱特點(1)反應的熱效應只與始態、終態有關,與反應途徑無關。(2)反應熱總值一定,如下圖表示始態到終態的反應熱。則ΔH=.=
.ΔH1+ΔH2ΔH3+ΔH4+ΔH5第45頁/共61頁示例:(1)C(s)+O2(g)=CO2(g)ΔH1=-393.5kJ·mol-1(2)CO(g)+2(1)O2(g)===CO2(g)
ΔH2=-283.0kJ·mol-1,求C(s)+2(1)O2(g)===CO(g)的反應熱ΔH。根據蓋斯定律,知:ΔH1=
,則:ΔH=
。ΔH+ΔH2ΔH1-ΔH2=-393.5kJ·mol-1-(-283.0kJ·mol-1)=-110.5kJ·mol-1第46頁/共61頁3.應用蓋斯定律的常用方法(1)虛擬路徑法若反應物A變為生成物D,可以有兩個途徑:①由A直接變成D,反應熱為ΔH;②由A經過B變成C,再由C變成D,每步的反應熱分別為ΔH1、ΔH2、ΔH3,如圖所示:則有:ΔH=ΔH1+ΔH2+ΔH3。第47頁/共61頁①先確定待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寫出熱化學方程式并配平焓變用ΔH表示。②根據待求熱化學方程式中各反應物和生成物,調整已知反應的方向,使之和待求反應一致(反應方向改變,同時改變焓變符號)③調整已知反應的化學計量數,使之和待求反應中相應物質的系數一致,同時調整焓變的數值。④把調整后的已知反應利用同側相加的方法疊加,得到待求方程式。并將焓變采用相同的方法合成待求反應的焓變ΔH。⑤檢查最后得到的熱化學方程式。(2)加和法第48頁/共61頁示例、已知:①2SO2(g)+O2(g)=2SO3(g)ΔH1=-196.6kJ·mol-1
②2NO(g)+O2(g)=2NO2(g)ΔH2=-113.0kJ·mol-1
則反應NO2(g)+SO2(g)=SO3(g)+NO(g)的ΔH=______kJ·mol-1。解析:根據蓋斯定律,由①×-②×可得,SO2(g)+NO2(g)=SO3(g)+NO(g),則ΔH=ΔH1-ΔH2=×(-196.6kJ·mol-1)-×(-113.0kJ·mol-1)=-41.8kJ·mol-1。第49頁/共61頁應用蓋斯定律計算時的注意事項(1)熱化學方程式同乘以某一個數時,反應熱數值也必須乘上該數。(2)熱化學方程式相加減時,同種物質之間可相加減,反應熱也隨之相加減(帶符號)。(3)將一個熱化學方程式顛倒時,ΔH的“+”“-”號必須隨之改變,但數值不變。⑷同一物質三態變化與反應熱的關系:第50頁/共61頁練習:1.已知:Fe2O3(s)+C(s)==CO2(g)+2Fe(s)
ΔH=+234.1kJ·mol-1
①C(s)+O2(g)===CO2(g)
ΔH=-393.5kJ·mol-1
②則2Fe(s)+O2(g)===Fe2O3(s)的ΔH是(
)A.-824.4kJ·mol-1B.-627.6kJ·mol-1C.-744.7kJ·mol-1D.-169.4kJ·mol-1A第51頁/共61頁2、
已知:①C(石墨,s)+O2(g)===CO2(g)
ΔH1=-393.1kJ·mol-1②C(金剛石,s)+O2(g)===CO2(g)
ΔH2=-395.0kJ·mol-1由石墨變成金剛石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判斷金剛石和石墨哪種物質穩定性更強。練習:由①-②得:C(石墨,s)===C(金剛石,s)
ΔH=+1.9kJ·mol-1,石墨變成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石墨的穩定性更強。第52頁/共61頁3.已知①H2(g)+2(1)O2(g)=H2O(g)ΔH3=-241.8kJ·mol-1②H2O(g)===H2O(l)
ΔH4=-44kJ·mol-1根據①和②,求出氫氣的燃燒熱?練習:提示:要計算H2的燃燒熱,即求熱化學方程式:H2(g)+2(1)O2(g)=H2O(l)的反應熱,此時需要將氣態水轉化為液態水。根據蓋斯定律知:ΔH=ΔH3+ΔH4=(-241.8kJ·mol-1)+(-44kJ·mol-1)=-285.8kJ·mol-1。第53頁/共61頁二、反應焓變的計算方法1.利用蓋斯定律計算2、根據燃燒的反應熱計算可燃物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Q=可燃物的物質的量×燃燒熱3、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鍵能ΔH=反應物鍵能總和E1-生成物鍵能總和E24、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變化ΔH=E(生成物)-E(反應物)第54頁/共61頁4.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②2H2O(g)===2H2(g)+O2(g)
ΔH=+483.6kJ·mol-1。現有18g液態H2O,蒸發時吸收的熱量為 (
)A.88kJ
B.44kJC.4.89kJD.2.45kJ練習:B第55頁/共61頁5.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Q1kJ·mol-1H2(g)+O2(g)===H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有關加工貿易合同(16篇)
- 【土建工程承包合同范本】土建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10篇
- 《職業道德與法律》第十一課民法合同8篇
- 機器設備典當借款合同10篇
- 個人租賃合同變更協議模板5篇
- 園林綠化養護服務合同范本10篇
- 家庭教育委托協議書(一)與家庭旅館出租合同9篇
- 家政服務合同范本(三方)【正式版】10篇
- 勞動合同樣本臨時務工勞動合同樣本電子版8篇
- 正規項目合作合同6篇
- 自然地理學-第五章-地貌精課件
- 《骨折概論》課件
- 暨南大學-蕭惠琳-畢業論文答辯PPT模板
- 2022版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含2022年修訂部分)
- 數理統計(第三版)課后習題答案
- 工程竣工結算審計申請書
- 安全風險辨識清單
- (精選word)洪恩識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業指導書及操作規范
- 備品配件開箱驗收單
- 貴州生態停車場建設工程監理規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