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4上海市各區2022年高考二模語文試卷分類匯編:古詩鑒賞專題寶山、長寧、金山區(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春日獨酌唐李白東風扇淑①氣,水木榮春暉。白日照綠草,落花散且飛。孤云還空山,眾鳥各已歸。彼物皆有托,吾生獨無依②。對此石上月,長醉歌芳菲。【注】①淑:美好。②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知音尋不存,已矣何所悲。〞13.以下關于李白詩歌風格的說法,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1分〕A.清新俊逸B.風骨崢嶸C.浪漫奔放D.天然去雕飾14.對本詩賞析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結合,重在托物言志。B.“扇〞寫東風吹拂的態勢,“榮〞表現萬物盎然的生機。C.“白日〞兩句用動詞,使色彩更鮮明,畫面更富有動態。D.結尾兩句點題“獨酌〞,又呈現了主人公的動作和神態。15.請從寫法和情感兩個方面比較畫線句與注釋?詠貧士?的異同。〔4分〕13.B14.A“比〞錯,應是“興〞;“重在托物言志〞錯,重在寓情于景,然后景中寓理。15.例如:〔1〕寫法上都用了〔物我〕比照;〔2〕李白用具體意象“孤云〞、“眾鳥〞〔為“彼物〞〕與自己比照,陶淵明用總括的物類與比喻自己的具體意象“孤云〞作比照〔李白用具體意象作“彼物〞,陶淵明用具體的物象喻自己而用“類〞作彼物〕。〔3〕情感上都是孤獨無依;〔4〕李白是更多理想破滅的傷感,陶淵明更表達了對清貧〔高潔〕的堅守。〔1點1分。寫法和情感各2分。“同〞2分、“異〞2分〕青浦區(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春日獨酌唐李白東風扇淑①氣,水木榮春暉。白日照綠草,落花散且飛。孤云還空山,眾鳥各已歸。彼物皆有托,吾生獨無依②。對此石上月,長醉歌芳菲。【注】①淑:美好。②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知音尋不存,已矣何所悲。〞13.以下關于李白詩歌風格的說法,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1分〕A.清新俊逸B.風骨崢嶸C.浪漫奔放D.天然去雕飾14.對本詩賞析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結合,重在托物言志。B.“扇〞寫東風吹拂的態勢,“榮〞表現萬物盎然的生機。C.“白日〞兩句用動詞,使色彩更鮮明,畫面更富有動態。D.結尾兩句點題“獨酌〞,又呈現了主人公的動作和神態。15.請從寫法和情感兩個方面比較畫線句與注釋?詠貧士?的異同。〔4分〕13.〔1分〕B14.〔3分〕A15.〔4分〕答案例如:〔1〕寫法上都用了〔物我〕比照;〔2〕李白用具體意象“孤云〞,“眾鳥〞跟〔與己相對的〕“彼物〞與自己比照,陶淵明用總括的物類與比喻自己的具體意象“孤云〞作比照〔李白用具體意象作“彼物〞,陶淵明用具體的物象喻自己而用“類〞作彼物〕。〔3〕情感上都是孤獨無依;〔4〕李白更多理想破滅的傷感,陶淵明更表達了對清貧〔高潔〕的堅守。評分細那么:1點1分。寫法和情感各2分。“同〞2分“異〞2分。崇明區(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題。〔8分〕【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自適喬吉黃花開數朵,翠竹栽些個。農桑事上熟,名利場中捋①。禾黍小莊科,籬落棱雞鵝。五畝清閑地,一枚安樂窩。行呵,官大憂愁大;藏呵,田多差役多。【注釋】①捋:能力低.13.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 〕U分〕A.【雙調】確定了本曲音樂部份的曲調模式。B.“雁兒落過得勝令〞限定本曲的字數、格律、音韻等。C.“自適〞說明了本曲主旨。D.本曲用韻嚴謹,對仗工整。14.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3分〕A.本曲用語不避通俗的口語,表達了元曲雅俗結合的特點。B.三四句采用比照手法,語意表達曲折,使情感更加含蓄。C.“枚〞字作量詞,用法新穎別致,形象地寫出屋舍之小。D.曲中含有“用之那么行,舍之那么藏〞之意,顯出瀟灑自適。15.有人認為本曲題為“自適〞卻又喑含“不適〞之意,試結合全曲談談你的看法。〔4分〕13.D14.B15.評分說明:觀點1分;分析3分。認可與否均可得分,自圓其說即可。參考例如1:本曲描繪出黃花數朵、翠竹數竿、雞鵝棲于籬落的田園小景,營造出獨特的秀雅、清閑的境界,表現出作者身處其中的自適安樂。但是,曲中依然含有“不適〞之意,三四句的比照中暗含對官場名利的厭棄之情,同時又略有不甘之意。尤其是最后四句更是點明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不管為官、退居,都難免憂愁的無奈,可見曲中“自適〞之中暗含“不適〞之意。參考例如2:本曲整體上以描述自己身居黃花數朵、翠竹數竿、雞鵝棲于籬落的田園的生活為主,主要傳達的是一份自適安樂。盡管三四句略有比照中不甘之意,但更多是一份對官場名利的厭棄之后的自適。同時,最后四句,前兩句也正是對以往官場生涯的否認,對如今生活的眷戀。后兩句的“田多差役多〞也因自己所擁有的僅是“小莊〞“五畝清閑地〞而不受影響。因此,全詩應是圍繞“自適〞展開的。奉賢區〔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6題。〔8分〕旅寓洛南村舍鄭舍〔唐〕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春陰妨柳絮,月黑見梨花。白鳥窺魚網,青簾認酒家。幽棲雖自適,交友在京華。14.詩中表達清明節習俗的是“〞一詞。〔1分〕15.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首聯“夸〞一字表現出女孩爭玩秋千的熱鬧景象,想象她們輕盈嬌建的身姿。B.頷聯“妨〞“見〞二字,表達出作者入微的觀察力,展現出當地特有風韻。C.頸聯“窺〞“認〞二字,以靜襯動,使得原來平和的畫面增添了幾許熱鬧。D.詩人用實筆寫景,以自然曉暢的筆觸描繪村居充滿野趣的生活,瀟灑不著力。16.全詩圍繞“旅寓〞一詞展開,對此加以分析。〔4分〕14.秋千〔1分〕15.C〔3分〕16.〔4分〕詩人以“旅人〞的視角寫眼中所見,先從時令、季節入筆,描繪出所見清明景象,整個畫面疏朗和諧,充滿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與后文的“自適〞照應。“幽棲〞一句照應“寓〞字,展現“旅人〞心中所想,既表現出他身處此境的閑適、恬淡,又以“雖〞字轉折,表達對京華和故友的思念之情,流露出旅寓者的淡淡哀愁。“旅寓〞一詞畫龍點睛,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虹口區〔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回車駕言邁①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②以為寶。[注]①回車駕言邁:轉過車頭,驅車遠行。②榮名:美好的名聲。13.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五言□□詩。〔1分〕14.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本詩開頭“悠悠〞“茫茫〞等疊詞渲染出蒼涼凄清的氣氛。B.“四顧〞二句運用比較手法,意在表現小草頑強的生命力。C.“盛衰〞二句前后存在因果關系,表達出作者的人生感悟。D.這首詩語言質樸流暢,不事雕琢,情景交融,富于哲理。15.結合作品內容評價詩中表現的人生態度。〔4分〕13.古體(1分)14.B(3分〕15.答案例如:作者認為時光易逝、人生短促,所以要抓緊時機立身建業:生命雖然會終結,但美好的名聲卻能留存于世。作者的人生態度看似消極頹廢,但最終還是肯定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4分〕黃浦區(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3—15題。〔8分〕詠懷阮籍①壯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驅車遠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挾烏號②,明甲有精光。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場。忠為百世榮,義使令名彰。垂聲謝后世,氣節故有常。【注】①阮籍:三國時魏國人,“建安文學〞重要作家阮瑀的兒子。②烏號:良弓名。13.對作者與嵇康等七人并稱的雅號判斷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1分〕A.建安七子B.鄴中七子C.竹林七賢D.正始七賢14.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壯士〞句,用“何〞字,直抒胸臆,奠定全文基調。B.“驅車〞,描繪出征,承上啟下,推進情節開展。C.“豈為〞句,巧用反問,強調語氣,增強詩歌氣勢。D.“忠為〞句,采用互文手法,交代了遠赴戰場的原因。15.清人方樹東認為這首詩“雄杰壯闊〞,結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4分〕13、〔1分〕C14、〔3分〕B15、〔4分〕答案例如:從形式看:每句都押ang韻,用韻激昂,擲地有聲,“光〞“揚〞“彰〞“常〞等詞,明亮向上;寫實手法,再現戰士出征時的豪情,具有可視的畫面感。從內容看:表現拼死征戰、舍身報國、名垂后世的雄心壯志。如:“臨難〞二句寫壯士臨國難,愿身死魂飛赤膽忠心,出語壯烈,讀之令人動容,油然而起崇敬之情。評分說明:形式2分,內容2分。嘉定區〔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題。〔8分〕酹辛稼軒墓,在分水領下①[元]張野②嶺頭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氣。遐方異域,當年滴盡,英雄清淚。星斗撐腸,云煙盈紙,縱橫游戲。漫③人間留得,陽春白雪,千載下,無人繼。不見戟門華第。見蕭蕭竹枯松悴。問誰料理,帶湖煙景,瓢泉風味。萬里中原,不堪回首,人生如寄。且臨風高唱,逍遙舊曲,為先生酹。【注】①分水嶺:在江西鉛山縣境內,辛棄疾墓地所在地。下闕“帶湖〞“瓢泉〞都在鉛山,“戟門華第〞指辛棄疾舊居。②張野,由宋代至元代的詞人,官至翰林修撰。③漫:空,徒然。13.這首詞的詞牌是〔〕。〔1分〕A.水龍吟B.水調歌頭C.雨霖鈴D.蘇幕遮14.對這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遐方異域〞,三句寫辛棄疾領兵北伐、收復中原的大志受阻,含恨而死。B.“星斗撐腸,云煙盈紙〞贊揚辛棄疾文學才華及其作品濃厚的浪漫色彩。C.上闕“游戲〞、“漫〞顯示了作者的觀點,辛棄疾的詞作是游戲,是徒然。D.下闕首句描寫辛棄疾身后蕭條,暗示了作者對后人忘卻民族英雄的不滿。15.這首憑吊辛棄疾的詞作是怎樣表現作者情感的,請加以分析。〔4分〕13.〔1分〕A14.〔3分〕C15.〔4分〕例如一:詞作首先通過設問、襯托追懷辛棄疾收復失地的壯志,然后直抒胸臆,表達對于辛棄疾杰出文學成就的贊美;作者情感借助辛棄疾的遭遇與自己的比照得到彰顯:辛棄疾常感慨人生短暫而中原難以收復,如今作者身處元代,漢族河山早已易主,作者的悲憤之情比辛棄疾更為深沉痛苦。例如二:全詞通過“青山〞、“云〞、“星〞、“云煙〞、“枯竹〞、“悴松〞、“湖煙〞等自然意象,既襯托出辛棄疾的豪邁形象,為其無法實現的報國之志蒙上一層悲涼慷慨之氣,表達出對英雄的緬懷與遭受異族統治“不堪回首〞的浩嘆。例如三:首先,作者通過回憶辛棄疾的事跡來凸顯辛棄疾的英雄風骨和文學才華,表達了他對作者對辛稼軒的敬仰和思念。其次,詞作有大量景物描寫,以蕭瑟凄涼之景襯托辛棄疾身后的蕭條,表達出作者的痛心與無奈。全詞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憑吊前賢、臨風高歌的深層感慨。〔手法2分,情感2分〕靜安區(三〕閱讀下面這首詞,成第14一16題。〔8分〕·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蘇軾①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云山摛錦,朝露溥溥。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②初來倶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③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尊前。【注】①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為接近其弟蘇轍,向朝廷請求到密州任職,得準改任密州知州,該詞為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所作。②二陸:指西晉文學家陸機、陸云兄弟。此以“二陸〞比自己及弟轍。③“用舍〞二句:任用與否在朝廷,抱負施展與否在自己。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隱。14.填入橫線上的本詞詞牌名應該是〔〕。〔1分〕A.念奴嬌B.沁園春C.破陣子D.聲聲慢15.對本詞分析不恰當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詞作一開頭,便繪聲繪色地畫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圖。B.“二陸〞借指作者和其弟蘇轍,“筆頭千字,胸中萬卷〞指他們的才華,“致君堯舜〞指他們的政治理想。C.“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尊前〞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相近;但前者比后者更耐人尋味。D.全詞寫景、抒情、議論有機統一,詩、文、經、史融會貫穿,表現了東坡詞的特有風格。16.本詞調,多用四言句,還穿插了幾個長短句。請結合全詞內容,賞析這一特點。〔4分)14.B〔2分〕15.C〔2分〕16.〔4分〕要點:〔1〕本詞多用四言句,句式對仗工整;在整句間又穿插幾個長短句,參過失落;〔2〕全詞節奏明快,開合自如,富有變化;〔3〕造成了跌宕起伏、排山倒海的氣勢,顯示了東坡詞的豪放風格。〔對1點得1分〕例如:〔1〕如上片寫景,七個四言句,前三個句式相同,三腳并立;后四句由“漸〞字領起,貫穿到底,構成了一幅完整的旅行早行圖。〔2〕如下片八個四言句略有變化,“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自成對仗;開頭兩句長短敘事,承接上片結句“往事〞,后用四個四字句鋪排議論,最后一個三字句停頓蓄勢,“但〞字提攜、轉折。〔例子1分〕閔行區〔三〕閱讀下面作品,完成第14--16題。〔8分〕高亭元劉因高亭云錦繞清流,便是吾家太一舟。山影酒搖千疊翠,雨聲窗納一天秋。襟懷灑落景長勝,云影空明天共游。笑向白鷗問塵世,幾人曾信有滄洲?【注】:太一舟,即太一蓮舟,北宋畫家李公麟有?太一真人圖?,畫真人臥一大蓮葉中,執書仰讀。14.從體裁看,這是一首〔1分〕15.以下對本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詩歌的首句描寫了高亭云籠水繞的美麗景色。B.第二句詩人把高亭看成自己頤情養性的地方。C.頸聯寫詩人因內心寂寞冷落而愿與云影共游。D.尾聯運用反問,是為表達對自己生活的滿意。16.自選一個角度,試對本詩的頷聯進行賞析。〔4分〕14.〔1分〕七言律詩15.〔3分〕C16.〔4分〕〔可以從寓情于景、動靜結合、動詞的運用、視聽結合等角度進行賞析〕答案例如:詩人寫自己坐在屋內飲酒,窗外的青山倒映在酒杯中,隨著酒杯的搖動而層層疊翠。屋外秋雨陣陣,那清晰的雨聲穿窗而入,傳遞著秋的消息。詩人從視覺的角度寫出了秋天的景色,又從聽覺的角度寫秋雨的聲響,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表達了內心閑適之情。浦東區〔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2-14題。〔8分〕塞寒行[唐]溫庭筠燕弓弦勁霜封瓦,樸簌寒雕睇平野,一點黃塵起雁喧,白龍堆①下千蹄馬。河源怒濁風如刀,剪斷朔云天更高。晚出榆關②逐征北,驚沙飛迸沖貂袍。心許凌煙③名不滅,年年錦字傷離別。彩毫一畫竟何榮,空使青樓④淚成血。【注】①白龍堆:沙漠名。②榆關:即山海關。③凌煙:凌煙閣,唐太宗李世民為表彰開國功臣命人為其畫像并懸掛于凌煙。④青樓:涂飾青漆的樓房,這里指其妻子居住的閣樓。12.從題材看,這首詩是一首詩。〔1分〕13.對作品理解不正確的一項〔〕〔3分〕A.“燕弓弦勁霜封瓦〞,“樸簌寒雕睇平野〞,分別言其“寒〞和“塞〞,緊扣題意。B.“一點黃塵起雁喧〞,“白龍堆下千蹄馬〞,動靜結合,寫出聲勢浩大,慷慨赴敵。C.“河源〞“剪短〞兩句,妙用比喻,突出環境嚴酷,襯托戰士一往無前的赴戰決心。D.“驚沙飛迸沖貂袍〞,以特寫鏡頭表現戰士們個個似離弦的箭縱騎疾走,士氣高昂。14.“心許凌煙名不滅〞,“彩毫一畫竟何榮〞是否矛盾,請做簡要分析〔4分〕12.邊塞詩13.B14.不矛盾,詩人有心為國建功立業,使自己的圖像畫于凌煙閣,垂名于后世,可是卻由此親人別離而心生離愁別緒。進而詩人對圖像上凌煙閣產生了質疑,發出“彩毫一畫竟何榮〞的感慨,因此不矛盾,以此表達了詩人對邊塞戰爭帶來痛苦的反思。普陀區〔三〕閱讀下面的詞,完成13-15題〔8分〕六幺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宋】李綱①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歌沉玉樹②,古寺空有疏鐘發。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高樓誰設。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注】①李綱:北宋末、南宋初名臣,一度起用為相,因其抗金主張遭罷免貶斥。這首詞大約作于南渡初期的被貶途中。②玉樹:曲名,指?玉樹后庭花?,為南朝陳后主為愛妃張麗華所作。13.從題目來看,這首詞的寫作地點是□□。〔1分〕14.對畫線局部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歌沉玉樹〞運用事典虛寫歷史,精當而凝練。B.“古寺空有疏鐘發〞語調消沉,益顯感慨深沉。C.從“空有〞到“如夢〞,層層遞進,深化了詩意。D.動詞“驚〞極富表現力,給人以歲月驚心之感。15.這首詞上片懷古,下片言志,兩者是如何有機地融為一體的?〔4分〕13.鄱陽14.C15.上片以“千里長江〞等永恒自然之景,反襯六朝衰亡、人世沉浮;“歌沉玉樹〞暗藏“逸豫可以亡國〞的慨嘆。下片由見證歷史的高遠之月轉向眼前起落之潮、渺渺之波,進而聯想到自己被貶流放的人生,以“歲寒途遠〞喻環境險惡、抗金道路漫長艱難,抒發自己要像松柏那樣挺拔頑強,堅持到底的志向。詞末作者登高望遠,化用柳宗元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以不畏風雪、傲然獨立的漁翁自比,說明矢志不移、堅持抗金、挽救國家危亡的決心。懷古思國家命運,言志表人生選擇,兩者有機結合,緊密聯系。松江區〔三〕閱讀下面作品,完成第14--16題。〔8分〕高亭元劉因高亭云錦繞清流,便是吾家太一舟。山影酒搖千疊翠,雨聲窗納一天秋。襟懷灑落景長勝,云影空明天共游。笑向白鷗問塵世,幾人曾信有滄洲?【注】:太一舟,即太一蓮舟,北宋畫家李公麟有?太一真人圖?,畫真人臥一大蓮葉中,執書仰讀。14.從體裁看,這是一首〔1分〕15.以下對本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詩歌的首句描寫了高亭云籠水繞的美麗景色。B.第二句詩人把高亭看成自己頤情養性的地方。C.頸聯寫詩人因內心寂寞冷落而愿與云影共游。D.尾聯運用反問,是為表達對自己生活的滿意。16.自選一個角度,試對本詩的頷聯進行賞析。〔4分〕〔1分〕七言律詩〔3分〕C〔4分〕〔可以從寓情于景、動靜結合、動詞的運用、視聽結合等角度進行賞析〕答案例如:詩人寫自己坐在屋內飲酒,窗外的青山倒映在酒杯中,隨著酒杯的搖動而層層疊翠。屋外秋雨陣陣,那清晰的雨聲穿窗而入,傳遞著秋的消息。詩人從視覺的角度寫出了秋天的景色,又從聽覺的角度寫秋雨的聲響,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表達了內心閑適之情。徐匯區〔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題。〔8分〕[中呂]普天樂?西山注夕照元.徐再思晚云收,夕陽掛,一川楓葉,兩岸蘆花。鷗鷺棲,牛羊下。萬頃波光天圖畫,水晶宮冷浸紅霞。凝煙暮景,轉暉老樹,背影昏鴉。【注】西山:又名洞庭山,位于吳江縣〔今蘇州市〕境內的太湖中。13.以下對本作品體裁的稱呼,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1分〕A.樂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驀然回首的中考語文作文
- 印刷設備環境適應性測試與評估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節能減排策略考核試卷
- 生活中的樂趣初三語文作文
- 煉焦廠的環境監測與預警系統考核試卷
- 影視錄放設備的智能圖像識別技術改進考核試卷
- 清潔服務團隊建設與溝通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智能電網協同控制技術考核試卷
- 生態系統健康評估與維護考核試卷
- 種子種苗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分析考核試卷
- 《上海市奉賢區小區機動車停放管理工作調查報告》4300字
- 刑偵工作調研報告
- 火力發電廠鍋爐智能燃燒控制技術導則
- 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心理學》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現代漢語專題》章節自測參考答案
- 《工程制圖》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 防溺水家長會ppt(共34張PPT)
- 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名師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
- 框架結構-畢業設計外文文獻翻譯-外文原文中文翻譯-
- A04044《納稅人稅種認定表》
- 脫鹽水反滲透膜技術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