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2022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與解析)_第1頁
北京市通州區2022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與解析)_第2頁
北京市通州區2022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與解析)_第3頁
北京市通州區2022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與解析)_第4頁
北京市通州區2022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與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中考一模試題

化學

1.本試卷共8頁,共兩部分,40道小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為70分鐘。

2.在試卷和答題卡(紙)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班級、姓名。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5.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0—16C—12Ca—40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5分)

一、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5個小題,每小題1分)

1.空氣的成分中,體積分數約占78%的是

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

2.下列物質在02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紅磷B.鐵絲C.甲烷D.氨氣

3.為了防止佝僂病,青少年需要攝入的元素是

A.鋅B.鈣C.鐵D.鈉

4.下列物質中,能用作鉀肥的是

A.K2cChB.CO(NH2)2C.NH4NO3D.Ca(H2Po4)2

5.下列物質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H2O2C.CO2D.MnCh

6.鋁能被加工成厚度僅為,im的超薄鋁箔,說明鋁具有良好的

A.導電性B.延展性C.導熱性D.抗腐蝕性

7.下列不能作為反應容器的是

A.燒杯B.試管C.錐形瓶D.量筒

8.下列物質通常不會損害人體健康的是

A.甲醛B.水C.一氧化碳D.黃曲霉毒素

9.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

10.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大理石B.糖水C.銅鋅合金D.氧氣

11.常溫下,一些物質的pH范圍如下,其中呈堿性的是

A.番茄汁(4.0~4.4)B.檸檬汁(2.0~3.0)

C.草木灰水(10.3~11.1)D.西瓜汁(5.0~6.0)

12.如下圖所示進行電解水實驗并檢驗氣體,下列說法不氐曬的是()

A.試管1中得到的氣體是H2

B.試管2中的氣體能支持燃燒

C.試管1和2中氣體的質量比為2:1

D.該實驗說明水不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

13.下列有關能源開發與利用中,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是

14.下列操作中,能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氣體的是

A.觀察氣體顏色B.插入燃著的木條

C.聞氣體的氣味D.倒入澄清石灰水

15.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不止碰的是

A.干冰升華體積變大——分子大小發生改變

B.氧氣加壓后貯存在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

C.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D.濕衣服太陽下干得快——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

16.下列不是NaOH俗稱的是

A純堿B.燒堿C.火堿D.苛性鈉

鈦合金是常用的航天材料之一、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17.下列有關鈦元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是22

B.元素符號為Ti

C.屬于非金屬元素

D.相對原子質量是47.87

18.鈦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是

A.70B.22C.26D.48

19.從海水中提取鎂的反應之一:MgC12+Ca(OH)2==CaC12+Mg(OH)2i,該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B.復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分解反應

20.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下列物質時,會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A.稀鹽酸B.Na2co3溶液C.NaCl溶液D.石蕊溶液

21.用下圖裝置可驗證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前需檢驗裝置氣密性

B.紅磷的作用是消耗U型管左側內的氧氣

C.實驗過程中U型管右側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變

D.實驗成功的標志為U型管左側內液面上升到刻度1附近

20℃時,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回答下列小題。

己知:2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g。

實驗序號①②③④

水的質量/g100100100100

加入NaCl的質量/g20304050

22.所得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3.①中溶質質量分數約為

A.17%B,20%C.25%D.26.5%

24.下列說法不氐現的是

A.溶液④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

B.20℃時,136gNaCl飽和溶液中含有36g的NaCl固體

C.不飽和NaCl溶液變成飽和NaCl溶液可采用加NaCl的方法

D.向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

25.為探究鐵生銹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序號①②③④

W潮1

■-植物油

可套一蒸儲水

實驗專去釘

失釘氣

放姑置

放置1周

現象鐵釘表面銹蝕鐵釘表面光亮鐵釘表面光亮鐵釘表面光亮

下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A.①說明鐵生銹與氧氣和水都有關B.②③說明鐵生銹與氧氣有關

C.①②說明鐵生銹與水有關D.①④說明鐵生銹與氧氣濃度有關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5分)

[生活現象解釋]

26.補齊連線。

物質-用途食物-營養素

燒堿-------—爐具清潔劑蛋清維生素

食鹽制冷劑僵頭、蛋白質

干冰生理鹽水菠菜糖類

27.奧運會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

(1)2008年夏季奧運會“祥云”火炬主要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2)2022年冬季奧運會“飛揚”火炬主要的燃料是氫氣,寫出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2022年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冰墩墩”,它的外殼材質為硅橡膠,內充PET(聚酯塑料),PET屬于.

(填序號)。

C.天然材料

口煤炭■石油天然氣匚二|新能源

(1)屬于化石能源的有煤、、天然氣。

(2)2020-2040年煤炭所占比例變化的趨勢是(填“增大”“減小丑不變”)。

29.我國冶煉金屬的歷史悠久。

(1)遠古時期火法煉銅的原料是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2(OH)2co3],CU2(OH)2co3由種元素組

成。

(2)工業上用CO和赤鐵礦(主要成分Fe2O3)煉鐵的化學方程式是o

[科普閱讀理解]

30.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消毒是飲用水處理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常用消毒劑為自由氯,然而自由氯消毒過程中會產生有毒副產物三

氯甲烷(CHCb)?二氧化氯(C1O?)因其不與水中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在控制CHCb生成方面效果顯

著。自來水廠以亞氯酸鈉(NaCKh)和鹽酸為原料制備CIO2,再投加到水中進行消毒。某自來水廠比較

使用CIO2和自由氯消毒時對CHCb生成的控制效果,研究結果如圖1。圖中TOC去除率(%)越高,表

明對CHCb生成的控制效果越好。

C1O2受熱、見光易分解,我國科研人員測試C1O2溶液濃度隨放置時間的變化,如表。

放置時間/h1246122448

濃度/(mg/L)685681680670668665662

臭氧一生物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已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該工藝可有效控制水中CHCb的生成。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C1O2屬于(填字母序號)。

A.單質B.化合物C.氧化物

(2)制備C1O2反應如下,請補全化學方程式。5NaClO2+4HC1=4C1O2+5NaCl+2

(3)結合本文,你對保存C1O2的建議是o

(4)判斷卜列說法是否正確(填“對”或“錯”)

①臭氧——生物活性炭和C1O2都可以控制自來水中CHC13形成。

②在放置的時間范圍內,CICh溶液濃度隨放置時間延長而增大」

(5)對比圖1中兩條曲線,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生產實際分析]

31.煙道氣中含有大量C02,經“捕提”可用于生產甲醉(CH.QH)。主要流程如下:

(1)“捕捉”CO?:在高壓時將煙道氣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0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是

(2)n中反應中化合價降低的元素是H和—

(3)HI中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比為

O氫原子

0氧原子

碳原子

32.以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I2O3、FeO等)為原料生產金屬鋁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

NaOH

電解池

(1)溶解池中攪拌的目的是一。

(2)寫出酸化池中CO?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一。

(3)氣體X一定含有氧元素,從元素守恒的角度說明理由:

[基本實驗及其原理分析]

33.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KMnO4制取氧氣時,選用的發生裝置是(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34.用下圖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制備C02并驗證其性質。

(1)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要證明CO2與水反應,應在1處放?

(3)燒杯中蠟燭熄滅體現C02的性質是。

35.用如圖實驗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己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C;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1)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滴入H2O2溶液后,對比甲和乙,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_____。

(3)若驗證可燃物燃燒的另一個條件,丁中X、Y可能是(填序號)。

A.X是20℃水,Y是白磷

B.X是40℃水,Y是白磷

C.X是80℃水,Y是紅磷

36.去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主要操作如下圖所示。

①②③

(1)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是(填序號,下同)。

(2)下列說法不氐夠的是—。

A.操作①利用了氯化鈉易溶于水的性質

B.操作②和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C.過濾后得到的濾液為純凈物

37.用如圖裝置研究金屬的性質。

—金屬片

::主一某溶液

(1)若溶液是稀鹽酸,試管中無明顯現象,則所用的金屬可能是。

A.MgB.ZnC.CuD.Ag

(2)若溶液是CuSCU溶液,金屬片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顏色逐漸變成淺綠色,則發生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是。

38.在白色點滴板盛有試劑的孔穴中,分別滴加稀鹽酸。

滴有酚酎的

石蕊溶液NaOH溶液

(1)能證明稀鹽酸顯酸性的是(填“1”或"2”)。

(2)孔穴3中能證明NaOH溶液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現象是

(3)孔穴4中的溶液變成黃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科學探究]

39.檸檬的果皮、籽、果肉中均含有大量的柚皮背和檸檬苦素類似物等苦味物質,在榨汁過程中常出現苦

味,為了尋求去除苦味的方法,化學小組進行了實驗,探究樹脂添加量、脫苦時間、溫度對其脫苦率的影

響。

【進行實驗】

實驗一:室溫下,分別取20mL鮮榨檸檬汁進行實驗,探究樹脂添加量、脫苦時間與脫苦率的關系。記錄如

下:

組別第1組第2組第3組

樹脂添加量/g0.040.060.080.04X0.080.040.060.08

脫苦時間/min202020252525303030

脫苦率(%)20.422.723.428.530.134.736.839.840.3

實驗二:分別在20mL鮮榨檸檬汁中加入一定質量的樹脂,脫苦時間相同,探究溫度與脫苦率的關系。記

錄如下:

實驗序號①②③④⑤⑥?⑧⑨

樹脂添加量/g0.040.040.040.060.060.060.080.080.08

溫度/℃203040203040203040

脫苦率(%)22.423722.539.244.742.148.749.649.0

【解釋與結論】

(1)實驗一中,x應為

(2)實驗一中第3組的實驗目的是。

(3)由實驗一得到的結論是。

(4)實驗二中探究溫度與脫苦率的關系,可選做的實驗是(填實驗序號)。

(5)根據以上實驗數據分析,檸檬榨汁過程中脫苦效果最好的實驗條件是(填序號)。

A.30min0.08g40℃B.30min0.08g30℃

C.20min0.04g30℃D.25min0.06g20℃

【反思與評價】

(6)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添加柚甘酶也可降低檸檬汁的苦味,設計實驗比較在檸檬汁中添加樹脂與

添加柚甘酶的脫苦效果:室溫下,分別取20mL鮮榨檸檬汁于兩個燒杯中,,取樣測量檸檬汁的脫

苦率。

[實際應用定量分析]

40.氫化鈣(CaH2)是一種重要的制氫劑,與水接觸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H2+2H2O=Ca(OH)2+

2H27。計算制取20kgH2至少需要CaH2的質量_____。(寫出計算過程及結果)

參考答案

一、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5個小題,每小題1分)

1.空氣的成分中,體積分數約占78%的是

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

【答案】A

【解析】

【詳解】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

雜質:0.03%,故空氣的成分中,體積分數約占78%的是氮氣。

故選Ao

2.下列物質在O2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紅磷B.鐵絲C.甲烷D.氫氣

【答案】B

【解析】

【詳解】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冒出大量白煙,放出大量熱,故不符合題意;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故符合題意;

C、甲烷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故不符合題意;

D、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3.為了防止佝僂病,青少年需要攝入的元素是

A.鋅B.鈣C.鐵D.鈉

【答案】B

【解析】

【詳解】A、鋅影響人體發育,缺鋅會引起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育不良,此選項錯誤;

B、鈣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幼兒和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防

止佝僂病,青少年需要攝入的元素是鈣,此選項正確;

C、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貧血,此選項錯誤;

D、鈉是人體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元素,存在于人的所有的細胞之中,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此選項錯

誤。

故選Bo

4.下列物質中,能用作鉀肥的是

A.K2cChB.CO(NH2)2C.NH4NO3D.Ca(H2Po4)2

【答案】A

【解析】

【詳解】化學式中含有氮、磷、鉀的物質稱為氮、磷、鉀肥,只有碳酸鉀中含有鉀元素,故屬于鉀肥的是

碳酸鉀,故選A。

5.下列物質含有氧分子的是

A.ChB.H2O2C.CO2D.MnOj

【答案】A

【解析】

【詳解】A、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氧氣中含有氧分子,正確;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中不含分子;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氧

原子不含氧分子,錯誤;

C、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氧原子,錯誤;

D、1個二氧化銃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錯誤。

故選A。

6.鋁能被加工成厚度僅為的超薄鋁箔,說明鋁具有良好的

A.導電性B.延展性C.導熱性D.抗腐蝕性

【答案】B

【解析】

【詳解】鋁能被加工成厚度僅為5pm的超薄鋁箔,說明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選Bo

7.下列不能作為反應容器的是

A.燒杯B.試管C.錐形瓶D.量筒

【答案】D

【解析】

【詳解】A、燒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體物質、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釋、濃縮;②也可用做較大量的物

質間的反應,故能作為反應容器;

B、試管常用做①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氣體的容器;③或用于裝置小型氣體的發生

器,故能作為反應容器;

C、錐形瓶可以作為固液反應容器,故能作為反應容器;

D、量筒常用于一定液體的量取,為保持量取的準確性,故不能做反應容器。

故選:D。

8.下列物質通常下會損害人體健康的是

A.甲醛B.水C.一氧化碳D.黃曲霉毒素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甲醛會導致蛋白質變性,會損害人體健康。

B.水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所以不會損害人體健康。

C.一氧化碳容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導致人體缺氧,所以會損害人體健康。

D.黃曲霉毒素有毒,所以會損害人體健康。

故選:B。

9.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

0

【答案】D

【解析】

【詳解】A、圖中所示標志是爆炸品標志,故A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標志,故B錯誤;

C、圖中所示標志是腐蝕品標志,故C錯誤:

D、圖中所示標志禁止煙火標志,故D正確。故選D。

10.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大理石B.糖水C.銅鋅合金D.氧氣

【答案】D

【解析】

【詳解】A、大理石除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外還含有其他雜質,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B、糖水中含有水和糖兩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C、銅鋅合金中主要成分為銅和鋅,還有其他金屬,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D、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故正確;

故選D。

11.常溫下,一些物質的pH范圍如下,其中呈堿性的是

A.番茄汁(4.0~4.4)B.檸檬汁(2.0~3.0)

C.草木灰水(10.3~11.1)D.西瓜汁(5.0~6.0)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據pH<7顯酸性,pH=7顯中性,pH>7顯堿性,分析。

【詳解】A、番茄汁(4.0~4.4),pH<7顯酸性,不符合題意;

B、檸檬汁(2.0~3.0),pH<7顯酸性,不符合題意;

C、草木灰水(10.3-11.1),pH>7顯堿性,符合題意:

D、西瓜汁(5.0~6.0),pH<7顯酸性,不符合題意;

答案為:Co

12.如下圖所示進行電解水實驗并檢驗氣體,下列說法不正獺的是()

A.試管1中得到的氣體是H2

B.試管2中的氣體能支持燃燒

C.試管1和2中氣體的質量比為2:1

D.該實驗說明水不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詳解】A、電解水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則試管1中得到的氣體是H?,故A正確;

B、試管2中的氣體是氧氣,能支持燃燒,故B正確;

C、試管1中得到的氣體是氫氣,試管2中的氣體是氧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試管1和2中

氣體的質量比為

(2x2):(2xl6)=l:8,故C不正確;

D、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D正確。故選C。

13.下列有關能源開發與利用中,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是

【答案】A

【解析】

【詳解】A、發射航天飛機時,燃料燃燒是化學變化,將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故A選項符合題意。

B、水車汲水灌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是化學反應提供能量,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潮汐發電是利用水位差,勢能轉化為動能,變沒有新物質生成,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風力發電是風能轉化為機械能,沒有新物質生成,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4.下列操作中,能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氣體的是

A.觀察氣體顏色B.插入燃著的木條

C.聞氣體的氣味D.倒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A、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無色氣體,無法觀察氣體顏色區分。

B、插入燃著的木條,正常燃燒的是空氣,燃燒的更旺的是氧氣,熄滅的是二氧化碳,可以區分。

C、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無味氣體,無法聞氣體的氣味區分。

D、倒入澄清石灰水,空氣中二氧化碳較低無明顯現象。氧氣無明顯現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

濁。無法區分氧氣和空氣。

故選;Bo

15.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不氐頌的是

A.干冰升華體積變大——分子大小發生改變

B.氧氣加壓后貯存在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

C.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D.濕衣服在太陽下干得快——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

【答案】A

【解析】

【詳解】A、干冰升華體積變大,是因為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分子的大小不變,符合題意;

B、氧氣加壓后貯存在鋼瓶中,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間隔,受壓后,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不符合題意;

C、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可重新組合為新的分子,不

符合題意;

D、濕衣服在太陽下干得快,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6.下列不是NaOH俗稱的是

A.純堿B.燒堿C.火堿D.苛性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

故選:Ao

鈦合金是常用的航天材料之一、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17.下列有關鈦元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是22

B.元素符號為Ti

C.屬于非金屬元素

D.相對原子質量是47.87

18.鈦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是

A.70B.22C.26D.48

【答案】17.C18.B

【解析】

【分析】

【17題詳解】

A、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正確.

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右上方表示元素符號,正確。

C、鈦帶“車”屬于金屬元素,錯誤。

D、元素周期表小方格下方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正確。

故選:Co

【18題詳解】

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故鈦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是22,故選:B。

19.從海水中提取鎂的反應之一:MgCL+Ca(OH)2==CaC12+Mg(OH)21,該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B.復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分解反應

【答案】B

【解析】

【詳解】因為該反應是在溶液中進行的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得到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且生成物中

有沉淀生成,故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答案選擇B。

20.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下列物質時,會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A.稀鹽酸B.Na2c溶液C.NaCl溶液D.石蕊溶液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不會產生白色沉淀。

B、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會產生白色沉淀。

C、氯化鈉不和氫氧化鈣反應,不會產生白色沉淀。

D、石蕊遇堿性溶液變藍,澄清石灰水呈堿性,溶液變為藍色,不會產生白色沉淀。

故選Bo

21.用下圖裝置可驗證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前需檢驗裝置氣密性

B.紅磷的作用是消耗U型管左側內的氧氣

C.實驗過程中U型管右側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變

D.實驗成功的標志為U型管左側內液面上升到刻度1附近

【答案】C

【解析】

【詳解】A、實驗前需檢查裝置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造成結果不準確。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紅磷燃燒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紅磷的作用是消耗U型管左側內的氧氣。選項說法正確,不符

合題意;

C、實驗過程中紅磷燃燒放出大量熱,使U型管左側的氣壓增大,導致右側液面高度上升;反應結束

后,溫度恢復正常,U型管左側氧氣消耗完,氣壓減小,導致右側液面高度下降。故選項說法錯誤,符合

題意;

D、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所以實驗成功的標志為U型管左側內液面上升到刻度1附近,選項說

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0℃時,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回答下列小題。

已知:2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g。

實驗序號①②③④

水的質量/g100100100100

加入NaCl的質量/g20304050

22.所得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3.①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

A.17%B.20%C.25%D.26.5%

24.下列說法不氐硼的是

A.溶液④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

B.20℃時,136gNaCl飽和溶液中含有36g的NaCl固體

C.不飽和NaCl溶液變成飽和NaCl溶液可采用加NaCl的方法

D.向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

【答案】22.C23.A24.A

【解析】

【22題詳解】

200c時,NaCl的溶解度是36g,說明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

①、20℃時,100g水中溶解20g氯化鈉,小于36g,屬于不飽和溶液,不符合題意;

②、20℃時,100g水中溶解30g氯化鈉,小于36g,屬于不飽和溶液,不符合題意;

③、20℃時,100g水中溶解40g氯化鈉,大于36g,故有4g未溶解,屬于飽和溶液,符合題意;

④、20°C時,100g水中溶解50g氯化鈉,大于36g,故有14g未溶解,屬于飽和溶液,符合題意;

故選:C;

【23題詳解】

20。

①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右一xl00%?17%,故選:A;

20g+100g

【24題詳解】

A、2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g,說明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該溫度下,100g水

中加入50g氯化鈉,大于36g,故有14g未溶解,故溶液④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36g:100g=9:25,

選項錯誤;

B、20°C時,NaCl的溶解度是36g,說明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該溫度下,136

gNaCl飽和溶液中含有36g的NaCl固體,選項正確;

C、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質的方法,故選項正確;

D、④是氯化鈉在20℃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有14g氯化鈉未溶解,加水后,若仍有氯化鈉未溶解則溶

液未飽和狀態,則溶解度不變,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選項正確;

故選:Ao

25.為探究鐵生銹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序號①②③④

■潮H

和朝

嗨卜一植物油

可rs

的惜一蒸傲水

A氧

鐵釘一J三

實驗

氧同失釘

■相

放置1小時

放置1周

現象鐵釘表面銹蝕鐵釘表面光亮鐵釘表面光亮鐵釘表面光亮

下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A.①說明鐵生銹與氧氣和水都有關B.②③說明鐵生銹與氧氣有關

C.①②說明鐵生銹與水有關D.①④說明鐵生銹與氧氣濃度有關

【答案】C

【解析】

【詳解】A、①實驗中放置一周鐵釘表面銹蝕,沒有對比實驗,有可能與氧氣和水有關,有可能和只氧氣

有關,也有可能只和水有關,故A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B、②③實驗中存在兩組變量,且鐵釘放置一周后都沒生銹,無法判定鐵生銹和氧氣有關,故B項不正

確,不符合題意;

C、①②實驗中放置一周,①實驗中鐵釘表面銹蝕,②實驗中鐵釘表面光亮,且①②實驗中只有一組變量

有水或無水,故C項正確,符合題意;

D、①④實驗中存在兩組變量,放置的時間不同,且氧氣的濃度不同,無法判定鐵生銹與氧氣濃度有關,

故D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5分)

[生活現象解釋]

26.補齊連線。

物質-用途食物-營養素

燒堿——爐具清潔劑蛋清維生素

食鹽制冷劑饅頭、蛋白質

干冰生理鹽水菠菜糖類

【答案】

物質-用途食物-營養素

燒堿-------——爐具清潔劑蛋清維生素

N蛋白質

食鹽1制冷劑饅頭、

干冰二

'生理鹽水菠菜/、糖類

【解析】

【詳解】食鹽即氯化鈉,0.9%的氯化鈉溶液稱為生理鹽水;干冰即固體二氧化碳,升華吸熱,可做制冷劑;

蛋清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菠菜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維生素。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屬于糖類。

物質-用途食物-營養素

燒堿-------——爐具清潔劑蛋清維生素

N蛋白質

食鹽1制冷劑

干冰二菠菜了、

'生理鹽水、糖類

27.奧運會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

(1)2008年夏季奧運會“祥云”火炬主要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2)2022年冬季奧運會“飛揚”火炬主要的燃料是氫氣,寫出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2022年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冰墩墩”,它的外殼材質為硅橡膠,內充PET(聚酯塑料),PET屬于.

(填序號)。

A.金屬材料B.有機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

點燃

【答案】(1)9:2(2)2H2+O2^^2H2O

(3)B

【解析】

【小問1詳解】

丙烷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x3):8=9:2;

【小問2詳解】

占燃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

【小問3詳解】

PET屬于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故選Bo

口煤炭■石油天然氣匚二|新能源

(1)屬于化石能源的有煤、、天然氣。

(2)2020-2040年煤炭所占比例變化的趨勢是(填''增大減小”"不變

【答案】(1)石油(2)減小

【解析】

【小問1詳解】

三大化石能源分別是煤、石油和天然氣,故填石油。

【小問2詳解】

由圖可知,2020年煤炭所占比例是接近60%,到2025年大約50%,再到2030年約為45%左右,到了

2035年接近40%,到2040年約等于40%,所以煤炭所占比例變化趨勢是逐年減少的,故選減小。

29.我國冶煉金屬的歷史悠久。

(1)遠古時期火法煉銅的原料是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2(OH)2co3],CU2(OH)2c。3由_______種元素組

成。

(2)工業上用CO和赤鐵礦(主要成分FezCh)煉鐵化學方程式是o

【答案】(1)4##四

iWiim

(2)3co+FezCh==2Fe+3CO2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化學式可知,C3OH)2cCh由銅、氧、氫、碳4種元素組成,故填:4。

【小問2詳解】

高溫

一氧化碳和氧化鐵高溫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填:3C0+Fe2O3—2Fe+3CO2.,

[科普閱讀理解]

30.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消毒是飲用水處理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常用消毒劑為自由氯,然而自由氯消毒過程中會產生有毒副產物三

氯甲烷(CHCb)。二氧化氯(C1O2)因其不與水中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在控制CHC%生成方面效果顯

著。自來水廠以亞氯酸鈉(NaCICh)和鹽酸為原料制備CIO2,再投加到水中進行消毒。某自來水廠比較

使用C1O2和自由氯消毒時對CH03生成的控制效果,研究結果如圖1。圖中TOC去除率(%)越高,表

明對CHCb生成的控制效果越好。

C1O2受熱、見光易分解,我國科研人員測試C1O2溶液濃度隨放置時間的變化,如表。

放置時間/h1246122448

濃度/(mg/L)685681680670668665662

臭氧一生物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已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該工藝可有效控制水中CHCb的生成。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CIO2屬于(填字母序號)。

A.單質B.化合物C.氧化物

(2)制備C1O2反應如下,請補全化學方程式。5NaClO2+4HC1=4C1O2+5NaCl+2。

(3)結合本文,你對保存CIO?的建議是。

(4)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填“對”或“錯”)

①臭氧一一生物活性炭和C1O2都可以控制自來水中CHC13形成。

②在放置的時間范圍內,C1O2溶液濃度隨放置時間延長而增大0

(5)對比圖1中兩條曲線,得到的實驗結論是o

【答案】(1)BC(2)H2O

(3)避免長時間放置,避光避熱

(4)①.對②.錯

(5)在研究的消毒劑投入量范圍內,消毒劑投入量相同時,使用C102消毒比自由氯消毒時對控制CHCb

形成效果更好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C102屬于化合物、氧化物,故選:

BC;

【小問2詳解】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反應前5個鈉原子、9個氯原子、10個氧原子、4個氫原子,

反應后9個氯原子、8個氧原子、5個鈉原子,則還差4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則化學式為:H2O;

【小問3詳解】

根據題意,C1O2受熱、見光易分解,故保存方法是:避免長時間放置,避光避熱;

【小問4詳解】

根據題意,臭氧——生物活性炭和CIO?都可以控制自來水中C”。。形成,說法正確;

根據表格隨時間濃度增大,故在放置的時間范圍內,溶液濃度隨放置時間延長而減小,說法錯誤;

【小問5詳解】

對比圖1中兩條曲線,得到的實驗結論:在研究的消毒劑投入量范圍內,消毒劑投入量相同時,使用C1O2

消毒比自由氯消毒時對控制CHC13形成效果更好。

[生產實際分析]

31.煙道氣中含有大量CO2,經“捕提”可用于生產甲醉(CH3OH)O主要流程如下:

(1)“捕捉“CO”在高壓時將煙道氣中的CO2溶解于甲醉,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是

(2)II中反應中化合價降低的元素是H和

(3)m中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比為

O氫原子

0氧原子

碳原子

【答案】(1)82(2)C

(3)1:2

【解析】

【小問1詳解】

氣體溶于液體中,液體是溶劑,氣體是溶質?CO2的甲醇溶液中溶質是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