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環評報告書_第1頁
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環評報告書_第2頁
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環評報告書_第3頁
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環評報告書_第4頁
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環評報告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污染影響類)項目名稱:年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建設單位(蓋章):萊州市泓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2022.11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制—7815253531999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建設項目名稱萊州市泓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項目代碼2211-370683-04-01-882355建設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建設地點 (街道)寧家村西510米(具體地址)地理坐標(119度52分17.37秒,37度09分25.37秒)國民經濟行業類別C3099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建設項目行業類別二十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30-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309-其他建設性質?新建(遷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報情形?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準/萊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號(選填)2211-370683-04-01-882355總投資(萬元)環保投資(萬元)8環保投資占比(%)施工工期/是否開工建設?否3100專項評價設置情況無規劃情況無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無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無—9—1、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據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本項目屬于“允許類”。因此,本項目符合產業政策的要求。本項目所選設備也未列入工信部《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工產業[2010]第122號)。本項目不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2年本)》中優先承接發展產業。按照《煙臺市工業行業發展導向目錄》規定,本項目不屬于限制發展產業、不屬于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產業,屬于允許建設項目,符合煙臺市工業行業發展規劃。2、與煙政發[2021]7號控制要求的符合性分析“三線一單”指的是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及環境準入清單。根據《煙臺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煙臺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煙政發〔2021〕7號):“總體目標”為:到2025年,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全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系統穩定性顯著增強,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1)生態保護紅線符合性分析本項目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虎頭崖鎮寧家村西510米 (北緯37°09'25.37",東經119°52'17.37"),最近敏感目標前上莊村在其西側440米處,距離項目所在地最近的紅線區為SD-06-B4-06煙臺萊州大基山生物多樣性維護、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區,距離約為12.1km,距離項目所在地較遠,故本項目不在煙臺市生態保護紅線區。—10—表1-1萊州市生態保護紅線區具體范圍一覽表生態保護紅線區名稱代碼面積生態功能類型備注煙臺萊州大基山生物多樣性維護、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區SD-06-B4-06265.67km2包含萊州大基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萊州文峰山省級森林公園、臨疃河水庫飲用水源地、東朱宋水庫飲用水源地、廟埠河水庫飲用水水源地、小沽河飲用水源地煙臺萊州坎上/狍猱/趙家水庫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區SD-06-293.73km2水源涵養包含坎上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狍猱水庫飲用水源地、趙家水庫飲用水源地、公益林煙臺萊州、招遠北部沿海防風固沙生態保護紅線區SD-06-B3-0124.20km2防風固沙森林包含部分沿海防護林自然保護區、公益林煙臺萊州西部沿海防風固沙生態保護紅線區SD-06-B3-0228.63km2防風固沙森林包含部分沿海防護林自然保護區、公益林煙臺萊州灣金倉濕地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SD-06-B1-01水源涵養森林、濕地包含山東萊州灣金倉國家濕地公園、公益林(2)環境質量底線符合性分析項目所在區域萊州市2021年大氣環境質量能夠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為達標區;地表水能夠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區域地下水能夠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到2025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穩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0%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各區市地表水考核斷面達到國家、省、市考核要求,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63.6%;入海河流消除劣Ⅴ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7.6%。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土壤環境風險得到管控,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6%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11—本項目生活污水經旱廁預處理后,清掏堆肥;項目設置兩個投料口,分別為白云石粉投料口和膨潤土投料口,投料口上方有密封倉,原料通過密封倉進入投料口,上料粉塵經集塵罩和布袋除塵器處理,烘干粉塵、冷卻粉塵和生物質燃燒爐廢氣通過旋風除塵后與上料粉塵共同通過15m高的排氣筒排放;根據工程分析和環境影響預測結論,項目建成后只要能按照本環評要求落實“三廢”治理措施,則項目運營期污染物排放能達到國家相關排放標準要求,本項目投產后符合環境質量底線的要求。(3)資源利用上線符合性分析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煤炭消費總量進一步壓減,能耗總量及強度指標完成省下達任務。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總量及強度“雙控”,全市用水總量目標控制在17.01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目標完成省下達任務;淺層地下水超采區基本消除,平水年份基本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控制國土空間開發強度,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及強度指標達到省下達目標,確保耕地保有量,守住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規模和城市開發強度,落實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本項目所利用的資源主要為水和電,均為清潔能源。項目用水主要是生活及生產用水,年新鮮用水量為3619m3/a,由周圍村莊供給,能夠滿足本項目用水要求;本項目年用電10000kW?h,由市政供電系統提供,能夠滿足本項目用電要求。項目資源消耗量相對區域資源利用總量較少,符合資源利用上限要求。(4)環境準入清單符合性分析根據煙臺市市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項目不屬于空間布局約束中禁止開發建設活動、限制開發建設活動以及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活動,滿足空間布局準入要求;項目污染物排放滿足污染物排放管控中污染物允許排放量和現有源提標升級改造準入要求;環境風險防控滿足聯防聯控要求和資源開發效率相關準入要求。表1-2項目與《煙臺市市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符合性分析表管控清單編準入要求本項目情況符合—12—維度制要求性空間布局約束禁止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8、禁止新建不符合國家產業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水泥、玻璃、淀粉、魚粉、石材加工、鋼鐵、火電和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生產項目本項目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污染物允許排放量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不項目無危險廢物產生符合現有源提標升級改造新建和技改項目要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投資政策有關要求,原則上應使用天然氣或電等清潔能源,所有產生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工序應配備高效收集和處理裝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無組織排放。項目上料工序產生的粉塵經集氣罩收集至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15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烘干粉塵、冷卻粉塵及生物質燃燒爐廢氣通過旋風除塵處理后與上述排氣筒共同排放符合(5)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符合性根據《煙臺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煙臺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政發【2021】7號),煙臺市環境管控單元分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一般管控單元。本項目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虎頭崖鎮寧家村西510米,最近敏感目標前上莊村在其西側440米處,規劃屬于萊州市虎頭崖鎮,本項目所在區域屬于陸域環境管控單元中的重點管控單元。按照《煙臺市環境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中的管控要求為:該區域執行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合理控制開發強度。根據本評價后續分析可知,本項目運營期間產生的廢氣、廢水、噪聲均能實現達標排放,固體廢物能夠得到妥善處置,上述環境因子均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較大影響,同時本評價針對項目存在的環境風險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要求,項目環境風險可控。表1-3本項目與虎頭崖鎮重點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符合性分析一覽表管控維度準入要求本項目情況符合性—13—空間布局約束1、煙臺大基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的相關要求。2、一般生態空間按照《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辦法(試行)》執行,原則上按照限制開發區域管理。本項目不在生態保護紅線內,土地性質為工業建設用地,符合虎頭崖鎮總體規劃。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執行煙臺市市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本項目無生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經旱廁預處理后,定期清掏肥田。項目運行過程中,采用合理的廢氣處理裝置,確保相關污染物能夠達標排放。符合市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符合環境風險防控1、執行煙臺市市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環境風險防控要求。本項目為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行業,不屬于風險較大的項目。符合資源開發效率要求1、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加大資源和產業整合力度,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構建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發展模式,打造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園區。2、制定切實可行的再生水供水目標,實現再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本項目節約利用資源,無生產廢水產生符合表1-4項目與煙臺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符合情況表管控維度準入要求項目情況空間布局約束1.執行煙臺市市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空間布局約束要求。項目符合煙臺市環境管控單元生態環境總體準入條件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1.提升高耗水、高污染行業清潔化發展水平;對于超標的水環境控制單元,新建、改建、擴建涉水項目重點污染物實施減量替代;采取綜合性的治理措施,強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量,保障河道生態基流,確保水體和重點支流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以城鎮生活源為主的水環境超標控制單元以及城鎮建成區或人口集聚區域,加快推進現有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對現有合流制排水系統實施全面截污和雨污分流改造;城鎮新區建設均實行雨污分流,超標單元還應推進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確保達標排放。項目廢氣采取措施后,無跑、冒、滴、漏現象發生。項目無廢水排放。項目采用合理的廢氣處理措施,確保相關污染物能夠達標排放。本項目污染物已申請總量控制指標。環境風險1.對于環境風險較大的水環境控制單元,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加大環境監管力度,項目建立了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廢氣處—14—著力降低資源能源產業開發的環境風險。理措施合理有效,有效地減少廢氣中相關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資源開發效率要求1.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加大資源和產業整合力度,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構建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發展模式,打造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園2.制定切實可行的再生水供水目標,實現再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高雨水利用行業科技水平。3.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執行煙臺市市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資源開發效率禁燃區要求及萊州市《關于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通告》要求。4.地下水超采區根據《山東省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煙臺市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整治實施方案》開展綜合整治。項目采用了清潔生產工藝和設備,單位產品的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應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項目不使用高污染燃料。3、環保政策符合性(1)本項目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符合性分析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中的規定,本項目與該文件符合性分析見表1-5。表1-5本項目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的符合性分析要求符合性第十一條建設項目有下列情形之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環境影響報告影響報告表作出不予批準的(一)建設項目類型及其選址、布局、規模等不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定規劃。根據前述分析,項目類型、規模、布局等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根據虎頭崖鎮政府出具的證明,本項目占地為工業建設用地,符合當地用地規劃。(二)所在區域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或者地方環境質量標準,且建設項目擬采取的措施不能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管理要求。本項目主要污染物經相應治理措施處理后均能實現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質量影響較小;水污染物為COD、SS、氨氮等,生活污水經旱廁處理外運堆肥,項目造粒成型用水、車間倉庫噴淋用水以及道路噴淋用水全部蒸發消耗;洗車廢水經洗車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不會對周圍地表水產生影響,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管理要求。(三)建設項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無法確保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根據分析,本項目污染物排放濃度滿足相應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要求,已采取廢氣、廢水、噪聲、固廢、土壤、生態破壞預防及控制措施。—15—決定方排放標準,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預防和控制生態破壞。(四)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未針對項目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本項目為新建項目,針對原有項目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有效防治措施。由上表可見,本項目滿足《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訂)的要求。(2)本項目與《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符合性分析表1-6本項目與《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的符合性分類要求《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本項目情況監督管理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和省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汞、煉油、電鍍、農藥、石棉、水泥、玻璃、鋼鐵、火電以及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生產項目。已經建設的,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本項目不屬于以上生產項目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可能對相鄰地區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審批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征求相鄰地區同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意見;意見不一致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作出處理本項目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采取防治措施后,項目生產對周圍環境及相鄰地區影響較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可以依法對有關設施、設備、物品采取查封、扣押害物質的;(二)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違法排放、傾倒、處置污染物的;(三)違法排放或者傾倒化工、制藥、石化、印染、電鍍、造紙、制革等工業污泥的;(四)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五)發生較大、重大、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或者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未按照要求實施停產、停排、限產等措施,繼續排放污染物的項目生產無有毒有害物質;項目建成后嚴格按照規范,不隨意傾倒、排放污染物;發生突發事件或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嚴格按照要求實施停產、停排、限產等措施,不繼續排放污染物保護和改善環境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生態環境狀況,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明確禁止、限制開發的區域和活動,制定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本項目不位于上述地區—16—對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水源涵養區域、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集中區域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應當通過劃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要水源地、重要濕地等予以嚴格保護本項目不位于上述地區沿海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海洋生態保護,按照海洋功能區劃劃定的區域合理確定近海養殖密度,嚴格執行禁漁休漁制度,積極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人工魚礁、海洋牧場建設,建設海岸防護設施、沿海防護林,采取綜合治理措施防治海岸侵蝕和海水入侵本項目不位于上述地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優化的要求,引導工業企業入駐工業園區;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除在安全生產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以外,應當進入工業園區或者工業集聚區本項目不涉及上述要求排污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其污染排放不得超過排放標準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企業擬采取措施減少廢氣、廢水、噪聲、固廢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采取措施后污染物可以達標排放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應當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以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批決定的要求建設環境保護設施、落實環境保護措施。環境保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項目為新建項目,擬嚴格按照要求建設環保設施、落實環保措施,并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排污單位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設施的設計要求和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排放要求,制定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并保障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行,排污單位應當根據生產經營和污染防治的需要,建設應急環境保護設施。鼓勵排污單位建設污染防治備用設施,在必要時投入使用企業擬制定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鼓勵排污單位建設污染防治備用設施,在必要時投入使用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并保障其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拆除、停用、改變或者損毀。自動監測設備應當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重點排污單位由設區的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確定,并向社會公布該企業不屬于重點排污單位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建立環境管理臺賬,記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理、危險廢物產生與處置情況、監測記錄以及其他環境管理等信息,并對臺賬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臺賬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企業擬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建立環境管理臺賬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印染、電鍍、制革等企業關閉、搬遷或者改變土地用途的,應當制定殘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處置方案,對未處置的污水、有毒有害氣體、工業固體廢物、放射源和放射性廢物及其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進行安全處理本項目不屬于上述行業—17—禁止在重點防控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項目不位于重點防控區域內,且無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使用應當遵循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原則,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棄物的產生。禁止生產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塑料制品項目不屬于塑料制品行業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建設單位應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向社會公示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項目建成后嚴格按要求執行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向社會如實公開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等環境信息項目不屬于重點排污單位由表1-6可見,本項目符合《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文件要求。(3)與山東省《關于嚴格項目審批工作堅決防止新上“散亂污”項目的通知》(魯環字[2021]58號)符合性分析。表1-7本項目與魯環字[2021]58號文的符合性分析分類要求符合性真貫徹執行產業政策新上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禁止采用國家公布的淘汰工藝和落后設備,不得引進耗能高、污染大、生產粗放、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生產設備不屬于國家公布的淘汰工藝和落后設備化規劃剛性約束新上項目必須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要求,積極引導產業園區外“散亂污”整治搬遷改造企業進入產業園區或工業集聚區,并鼓勵租賃標準廠房。本項目不屬于“散亂污”項目,地處工業聚集區三、要科學把好項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除在安全生產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以外,應當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聚區。本項目地處工業聚集區評審批關新上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評審批“三掛鉤”機制和“五個不批”要求,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本項目不在“五個不批”范圍內,且符合“三線一單要求”強化日常監管執法持續加大對違反產業政策、規劃、準入規定等違法違規建設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決遏制“未批先建”等違法行為。本項目不存在違反產業政策、規劃、準入規定等違法違規建設行為,不屬于“未批先建”項目4、選址合理性分析本項目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虎頭崖鎮寧家村西510米,廠區南側臨近村路,北側和東側均為廠房,西側為神祥路。根據萊州市虎頭崖鎮人民政府出具的證明,本項目位于虎頭崖鎮工業聚集區,符合虎頭崖鎮用地規劃。—18—用地不屬于《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發布實施〈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的通知》中的限制類和禁止類。周邊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亦無需特殊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環境承載能力較強;廠址所在地地質情況較好,無不良工程地質現象,建設條件良好。項目所在地交通便利、市政設施完善。項目選址合理。項目所在地理位置詳見附圖1。5、廠區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本項目為年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本項目生產車間位于廠區南側,辦公室位于廠區西側。(詳見項目平面布置圖)。本項目平面布置從方便生產、安全管理和保護環境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現行的防火、防爆、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等規范要求,在總圖布置過程結合廠址場地具體條件,綜合考慮了生產工藝流程順暢,各生產環節連接緊湊,物料輸送距離短,便于節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綜上所述,擬建項目總平面布置做到功能區明確、工藝管線短捷、物流順暢、布局緊湊合理、節約用地,從工藝、節約用地和對外環境影響來看,從環保角度講,廠區總平面布置基本合理。—19—二、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建設萊州市泓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目”,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虎頭崖鎮寧家村西510米,最近敏感目標前上莊村在其西側440米處,本項目租賃現有車間生產加工,占地面積約為31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400平方米;購置立磨機、圓盤造粒機、生物質燃燒爐、烘干通道、篩分機、打包機等12臺套設備,以白云石粉、膨潤土為原材料進行攪拌研磨、顆粒定型、烘干、冷卻、篩分、包裝等工藝進行硅鈣鎂顆粒的生產,年產量30000噸,用于改善改良土壤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國務院令第682號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要求,本項目屬于“二十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30”中“60、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309”中的“其他”項目,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萊州市泓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擔此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開展了詳細的現場踏勘、資料收集工作,在對項目有關環境現狀和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后,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編制了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目概況(1)基本情況項目名稱:萊州市泓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加工硅鈣鎂顆粒30000噸項建設地點: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虎頭崖鎮寧家村西510米;建設單位:萊州市泓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性質:新建;項目周邊情況如下圖:—20—圖2-1項目周邊關系圖項目組成見下表。表2-1項目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項目組成實際建設內容1主體工程生產車間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廠區內設有立磨機1臺、圓盤定型機1臺、烘干通道1條、生物質燃燒爐1臺、篩分機1臺、包裝機1臺、壓濾機1臺和其他通用設備。2輔助工程倉庫建筑面積300平方米,位于廠區東側,用于原輔料倉儲辦公室建筑面積80平方米,位于廠區西側,用于辦公休息3公用工程供水當地自來水管網供電萊州市供電電網排水項目造粒成型用水、車間倉庫噴淋用水以及道路噴淋用水全部蒸發消耗;洗車廢水經洗車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經旱廁處理后定期清運作農肥。4環保工程廢水治理項目造粒成型用水、車間倉庫噴淋用水以及道路噴淋用水全部蒸發消耗;洗車廢水經洗車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經旱廁處理后定期清運作農肥。廢氣治理項目設置兩個投料口,分別為白云石粉投料口和膨潤土投料口,投料口上方有密封倉,原料通過密封倉進去投料口,上料粉塵經集塵罩和布袋除塵器處理,烘干粉塵、冷卻粉塵和生物質燃燒爐廢氣經旋風除塵后與上料粉塵共同通過15m高的排氣筒排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大。—21—噪聲治理合理布置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減震等措施。固廢治理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產生的粉塵通過集塵罩和布袋除塵器收集粉塵作為原料,進行循環使用。洗車用水經過洗車池沉淀后,尾泥作為原料,進行使用。生產車間、成品區、儲存區域清掃粉塵,作為原料,進行使用。生物質燃燒灰渣外售作肥料。生物質燃料廢包裝袋外售物資回收利用單位。更換的廢布袋收集后由廠家回收處置。(2)主要生產設備項目主要生產設備見表2-2。表2-2項目主要生產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規格數量單位備注一、生產設備1立磨機/1臺2圓盤定型機d=3m1臺3滾筒烘干機d=1.3m長13m1臺4滾筒冷卻機1臺5生物質燃燒爐/1臺6篩分機/1臺7包裝機/1臺8叉車/2臺9鏟車/1臺壓濾機/1臺空壓機及儲罐1臺二、環保設備1旋風除塵器/1套2布袋除塵器/1臺(3)產品方案建成后,主要產品及產量見表2-3。表2-3項目產品方案一覽表序號產品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硅鈣鎂顆粒t/t/30000/—22—本項目原輔料情況見下表。表2-4項目原輔材料一覽表序號名稱單位用量備注1白云石粉①t/t/30000本項目外購成品白云石粉末2膨潤土②t/t/5000/3生物質顆粒③t/t//注:①白云石粉,是碳酸鹽礦物。化學成分為CaMg(CO3)2。常有鐵、錳等類質同象(代替鎂)。白云石粉是組成白云巖和白云質灰巖的主要礦物成分。②膨潤土,是以蒙脫石為主要礦物成分的非金屬礦產,蒙脫石結構是由兩個硅氧四面體夾一層鋁氧八面體組成的2:1型晶體結構,由于蒙脫石晶胞形成的層狀結構存在某些陽離子,如Cu、Mg、Na、K等,且這些陽離子與蒙脫石晶胞的作用很不穩定,易被其他陽離子交換,故具有較好的離子交換性。③生物質燃料,采用當地購買生物質成型燃料棒,不直接使用谷殼、廢木材等。生物質成型燃料(簡稱BMF),是將農林廢物作為原材料,經過粉碎、混合、擠壓、烘干等工藝,制成各種成型(如塊狀、顆粒狀等)的、可直接燃燒的一種新型燃料。(4)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勞動定員:本項目勞動定員7人。工作制度:單班制,每班工作8h,年工作300天,年工作時間為2400h。(5)公用工程1)給水項目用水主要為生產用水及生活用水。①職工生活用水:根據《山東省城市生活用水量標準》(DB37/T5105-2017)職工用水平均日取值為25~40L/d,本項目生活用水按職工人均用水30L/d計算,本項目職工定員7人,單班工作制,每年工作300天,則用水量為63m3/a,項目生活用水由當地自來水管網提供。②造粒成型工序用水:造粒成型工序在圓盤造粒機內進行,需加水作業,內置水霧噴頭,根據企業提供的資料,該工序用水量約3000t/a,隨產品帶走,最終蒸發損耗。—23—③洗車用水:本項目在廠區大門入口處安置車輛清洗設施和洗車池,進出車輛進行噴淋清洗,沖洗掉車輛車皮粉塵,參考同類項目及建設單位提供資料,擬建項目運輸車輛沖洗水的用水定額約為0.2m3/d,年工作300d,則運輸車輛沖洗用a用水為循環水。④生產車間、倉儲區域降塵噴淋用水:原料堆場、生產車間約1400m2,為了控制揚塵,要求對原料堆灑水,灑最終蒸發損耗。⑤道路噴灑用水項目道路面積約400m2,每天不間斷灑水(雨天不灑水),按平均2L/m2,本項目年工作300d,非雨天按200d計,則道路灑水量為160m3/a,蒸發損耗。2)排水①生活用水:擬建項目生活污水產生量約為生活用水量的80%,則生活污水產生量為50.4m3/a,生活污水經旱廁處理后外運堆肥,不外排。②運輸車輛沖洗廢水擬建項目運輸車輛沖洗廢水的產生量約為運輸車輛沖洗用水量的90%,則運輸車輛沖洗廢水的產生量為54m3/a,車輛沖洗廢水經洗車池沉淀后,上清液用于洗車循環使用。③初期雨水初期雨水:經估算,廠區雨水匯水面積為未綠化裸露地面、道路、屋頂面積之和,約為3100平方米,按照收集15分鐘廠區降雨徑流作為初期雨水。—24—經計算,小時雨水流量為108.27立方米,取前15分鐘降雨量則流量約為3m×2.5m×4m,容量約為30立方米,雨水收集后作為廠區道路灑水降塵,不外排。361960 車輛清洗用水 道路噴淋用水3000造粒成型用水隨產品帶走蒸發損耗60 車輛清洗用水 道路噴淋用水 336車間倉庫噴淋用水蒸發損耗33612.663 生活用水旱廁50.4外運作肥50.463—25—圖2-2項目水量平衡圖(單位m3/a)3)供電項目用電由萊州市虎頭崖鎮電網供給,年用電約為10000kW·h。4)供熱項目生產車間不設置供暖,辦公室采用單體空調進行取暖。5)消防系統項目建筑防火設計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廠房防火設計按戊類廠房設計,耐火等級設計為二級。滿足本項目防火要求。(6)項目平面布置萊州市泓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虎頭崖鎮寧家村西510米,項目租賃現有廠房進行加工生產,其中生產車間位于廠區南側,辦公室位于廠區西側,項目平面布置按生產使用功能安排,項目平面布置合理。廠區地形平坦,地勢平整。項目平面布置情況見附圖3。(7)環保投資項目投資總額5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8萬元,約占項目總投資的16%。環保設施能滿足有關污染治理方面的需要,環保措施可以達到達標排放的要求,投資合理。建設項目環保設施投資及處理效果見下表。表2-5環境保護投資估算序號項目環保措施投資額(萬元)1廢氣布袋除塵器及排氣筒、旋風除塵器、噴淋裝置62廢水雨水池,旱廁13生活垃圾桶0.34聲高噪聲設備采用減震、消聲、隔聲等降噪措施055綠化種植綠植0.2合計8總投資50工藝流程和產排污環節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利用已建成廠房,無新增建筑,不涉及土建工程,僅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對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為噪聲影響,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消失。因此,項目施工期對環境影響較小。—26—圖2-3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1)工藝流程簡述:本項目采用成型一體化設備進行生產加工。原料貯存:本項目原材料為白云石粉、膨潤土。汽車運輸將原料運至倉儲區域內儲存。上料:上料設置兩個投料口,分別為白云石粉投料口和膨潤土投料口,投料口是錐形,通過投料口將白云石粉和膨潤土按規定比例進行投放,投料口上方設置集塵罩進行逸散粉塵收集,環保處理設置為布袋除塵器,經處理后的粉塵通過15m高的排氣筒進行排空。—27—攪拌研磨:將投入的白云石粉和膨潤土通過立磨機進行研磨,使原輔材料符合規定粒徑并混合攪拌,此工序在全封閉設備中進行,不產生逸散粉塵。顆粒定型:原料混合后,加入水,通過密閉的一體化中的圓盤造粒成型設備,進行顆粒定型造粒。烘干:通過生物質燃燒爐產生的熱量對烘干通道中產品中的水分進行烘干。烘干粉塵及生物質燃燒爐廢氣經旋風除塵器處理,處理后的廢氣通過上料工序排氣筒共同排出。冷卻:烘干后的產品進入冷卻通道中,產品通過鼓風裝置進行冷卻,廢氣通過上述排氣筒共同排出。篩分:對冷卻后的顆粒進行篩分,符合粒徑的進行包裝,不符合粒徑經立磨機研磨后重新進行顆粒定型。(2)主要污染工序:根據該項目的工程概況和工藝特點,其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因子識別見表2-6。表2-6污染源與污染因子識別表污染物污染來源污染因子廢氣上料粉塵、烘干粉塵、冷卻粉塵、生物質燃燒爐廢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廢水生活污水、洗車用水CODCr、氨氮聲設備運行聲一般固廢辦公生活生活垃圾一般固廢生產過程塵、洗車沉淀尾泥、物質燃料廢包裝袋營運期主要污染工序:1)廢氣: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主要為上料粉塵、烘干粉塵、冷卻粉塵、生物質燃燒爐廢氣。2)廢水:項目造粒成型用水、車間倉庫噴淋用水以及道路噴淋用水全部蒸發消耗;—28—洗車廢水經洗車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項目廢水主要為職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旱廁收集后定期外運漚制農肥,不排入外環境。3)噪聲:本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噪聲源包括立磨機、圓盤造粒機、篩分機、等設備運轉噪聲。4)固體廢棄物:項目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是除塵器收集粉塵、更換的廢布袋、清掃粉塵、洗車沉淀尾泥、生物質燃燒灰渣、生物質燃料廢包裝袋、職工生活垃圾。除塵器收集粉塵作為原料,進行循環使用;更換的廢布袋收集后由廠家回收處置;清掃粉塵、洗車沉淀尾泥作為原料進行循環使用;生物質燃燒灰渣外售作肥料;生物質燃料包裝袋,外售物資回收利用單位;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項有的有境染題與目關原環污問本項目為新建項目,無原有環境污染問題。—29—三、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環境保護目標及評價標準環境質量現狀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根據《2020年萊州市環境質量報告書》(2022.2),2020年萊州市環境空氣監測結果統計見下表。表3-1萊州市環境空氣監測結果統計表單位:μg/m3年度項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2019測值范圍0.005-0.0610.005-0.0820.010-0.2707年均值0.0140.0290.0730.0382020月均測值范圍0.007-0.0240.016-0.04570.017-0.074年均值0.0130.0250.0660.0382020年1-12月份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比去年同期:PM10濃度平均值下降(改善)14.1%,PM2.5濃度平均值下降(改善)10.2%,SO2濃度平均值下降(改善)14.3%,NO2濃度平均值下降(改善)14.8%;優良天數280天,優良率76.7%,比去年同期上升15.5%。幾年來,城市環境空氣污染加重的趨勢雖然得到基本控制,但冬季取暖燃煤而帶來的空氣污染仍比較突出。一季度二氧化硫日均最高值為0.024毫克/標立方米,二氧化氮為0.040毫克/標立方米,均為一年4個季節中最高值。城區供熱面積逐年擴大,城市熱化率逐年升高,是造成市區空氣污染物的主要原因;城市汽車數量的增加也導致了氮氧化物的增高。因此,城市空氣環境污染需進一步控制。1年環境空氣質量已達到環境空氣二級標準要求。2、水環境質量現狀(1)地表水根據《2020年萊州市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2022.2),萊州市的集中—30—生活飲用水源地為小沽河洼里曹家、西趙水庫,監測結果見下表:表3-2萊州市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結果統計表項目地點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小沽河洼里曹家6.742.20.3220.04西趙水庫8.286.993.680.3070.03項目地點氟化物石油類糞大腸菌群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氮小沽河洼里曹家0.29未檢出9394西趙水庫0.49未檢出萊州市的集中生活飲用水源地為小沽河洼里曹家和西趙水庫,按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評價,水質達標率100%。(2)地下水根據《2020年萊州市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2022.2),萊州市地下水按枯、豐兩水期分別在五、九月份進行水質監測,全市共設地下水監測點6個,即:汽車站、郵電局、藝品廠、電器廠、東關和自來水廠。表3-3萊州市地下水監測結果統計表PH總硬度氯化物耗氧量氨氮氟化物7.506500.866.480.0450.20東關7.326880.946.40.0450.207.568140.966.80.0750.20郵電局7.467390.946.380.0670.23藝品廠7.964860.843.910.0710.30汽車站7.636410.886.320.0570.30平均7.576702080.906.050.0600.24《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三類標準—31—的環境保護本項目周邊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見下表及及附圖2。表3-4項目周圍環境保護目標分布情況環境要素敏感點名稱方位距離廠界環境功能保護目標空氣環境前上莊村W440m文化區《環境空氣質量標2012)二級標準寧家村E510m后上莊村NW580m彭家村NE850m徐孫家村S910m地表水寧家水庫390m《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聲環境廠界及周圍200m范圍《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地下水環境廠址周圍1km2淺層地下水《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的Ⅲ類標準—32—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營運期廢氣排放執行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DB37/2376-2019)表1中“重點控制區”標準、山東省《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7/2374-2018)表2重點控制區排放限值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測限值。表3-5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標準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限值標準來源顆粒物有組織10mg/m3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23/2376—2019)、山東省《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7/2374-2018)二氧化硫有組織50mg/m3氮氧化物有組織100mg/m3注:*根據《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排氣筒高度除須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標準值外,還應高出周圍200m半徑范圍的建筑5m以上,不能達到該要求的排氣筒,應按其高度對應的表列排放速率標準值嚴格50%執行。表3-6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標準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限值標準來源顆粒物無組織1.0mg/m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項目造粒成型用水、車間倉庫噴淋用水以及道路噴淋用水全部蒸發消耗;洗車廢水經洗車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項目廢水主要為職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旱廁收集后定期外運漚制農肥,不排入外環境。(GB12348-2008)中2類標準。具體標準值見下表。表3-7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dB(A)類別晝間夜間2類6050(GB18599-2020)要求;危險廢物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33—(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的要求。總量控制指標廢水中COD、NH3-N,廢氣中的SO2、NOx、顆粒物實行總量控制。本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旱廁處理后外運堆肥處理,不需要申請總量指標;根據計算,本項目二氧化硫排放量為0.027t/a;氮氧化物排放量為0.08/a;顆粒物排放量為0.082t/a,需申請總量控制指標。—34—四、主要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利用已建成廠房,無新增建筑,不涉及土建工程,僅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對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為噪聲影響,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消失。因此,項目施工期對環境影響較小。1、廢氣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生產設備主要位于車間內,原料裝于編織袋中堆放在車間內倉儲區域,成品車間內隨產隨走,不在車間內長時間堆放,生產車間及倉儲區域均為密閉狀態。生產過程的廢氣主要為上料粉塵、烘干粉塵、冷卻粉塵、生物質燃燒爐廢氣。本項目所有生產工序均采用成型一體化設備,各生產工序間建設密閉式管路或全封閉輸送帶連接;本項目采用兩個投料口,分別為白云石粉投料口和膨潤土投料口,投料口采用錐形設計,投料口上方有密封倉,膨潤土和白云石粉經過密封倉進行投料,上料粉塵經集塵罩通過布袋除塵器進行粉塵收集,烘干、冷卻工序通過旋風除塵裝置進行粉塵收集。(1)有組織排放:原料上料粉塵、烘干粉塵、冷卻粉塵、生物質燃燒爐廢氣。參考《逸散性工業粉塵控制技術》,各生產工序逸散塵排放因子及產生量見表4-1逸散塵排放因子及產生量編號逸散塵源原料總量(t/a)排放因子(kg/t)產生量(t/a)硅鈣鎂顆粒1上料粉塵350000.052烘干粉塵350000.13.503冷卻粉塵350000.13.50總產生量/875①上料粉塵—35—本項目通過兩個投料口進行投料,分別為膨潤土投料口和白云石粉投料口,投料口上方設置集塵罩,上料粉塵經集塵罩通過布袋除塵器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廢氣通過高15米的排氣筒p1排放。項目生產線上料粉塵經集塵罩(收集效率99%)通過布袋除塵器收集處理(處理效率99.5%,配套風機8000m3/h)后經15m高排氣筒排放,項目粉塵產生量為tamg/m3,粉塵產生速率0.729kg/h;經處理后上料粉塵排放量為0.0086t/a,粉塵排放濃度0.45mg/m3,排放速率0.0036kg/h。②攪拌研磨粉塵本項目通過密封的研磨攪拌設備進行攪拌,并且原料含水量較高,不產生逸散粉塵,本次環評不進行定量計算。③烘干粉塵本項目通過密封的造粒成型設備進行成型后,需要進行烘干工序,烘干粉塵通過旋風除塵器進行粉塵收集處理,處理后的廢氣通過上料工序排氣筒共同排放。項目生產線烘干工序經旋風除塵器處理(處理效率99%,配套風機8000m3/h),項目烘干粉塵產生量為3.5t/a,年工作2400小時,粉塵產生濃度為182mg/m3,粉塵產生速率1.46kg/h;經旋風除塵器處理后烘干工序粉塵排放量為0.035t/a,粉塵排放濃度1.88mg/m3,排放速率0.015kg/h。④冷卻粉塵本項目進行烘干工序后,成品顆粒進入冷卻設備進行冷卻,冷卻粉塵通過除塵處理后,廢氣通過上述排氣筒共同排放。項目生產線冷卻工序經旋風除塵器處理(處理效率99%,配套風機8000m3/h),項目粉塵生產量為3.5t/a,年工作2400小時,粉塵產生濃度為182mg/m3,粉塵產生速率1.46kg/h;經除塵收集后冷卻粉塵排放量為0.035t/a,粉塵排放濃度1.88mg/m3,排放速率0.015kg/h。⑤生物質燃燒爐廢氣生物質燃燒爐廢氣主要為生物質顆粒燃燒產生的廢氣,生物質燃燒爐采用低—36—氮燃燒技術,產生的廢氣經旋風除塵器處理后,通過上述排氣筒共同排放。生物(以NO2計),參照《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手冊(2010年修訂版)》:“4430工業鍋爐(熱力生產和供應行業)產排污系數表-生物質工業鍋爐”對生物質燃燒廢氣產生的污染物產生量進行核算。生物質顆粒燃燒產生廢氣產排污系數如下表所示。表4-2工業鍋爐(熱力生產和供應行業)產排污系數表-生物質工業鍋爐產品名稱原料名稱工藝名稱污染物指標單位產污系數蒸汽/熱水/其他生物質(木材、木屑、甘蔗渣壓塊等)層燃爐工業廢氣量標立方米/噸-原料6552.29二氧化硫千克/噸-原料煙塵千克/噸-原料0.5氮氧化物千克/噸-原料注釋:產排污系數表中二氧化硫產排污系數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生物質收到基硫分含量,以質量百分數的形式表示。例如燃料中含硫根據目前當地其他企業使用生物質燃燒爐燃料來看,該燃料揮發分高,燃燒后灰渣少,類比成分為灰分1.81%,硫分0.01%,本項目S取0.01。項目生物質燃燒爐廢氣污染物產生情況見下表。表4-3廢氣污染物產生情況一覽表污染源燃料用量(t/a)污染物指標產生情況產生量(t/a)產生速率(kg/h)產生濃度(mg/m3)生物質燃燒爐156工業廢氣量1.02×106m3/a//二氧化硫0.0270.01126.5煙塵0.0780.03276.5氮氧化物0.066本項目生物質燃料用量為156t/a,工作時間2400h/a,則燃燒產生的廢氣量為1.02×106Nm3/a,二氧化硫0.027t/a、顆粒物0.078t/a、氮氧化物(以NO2m分別為0.011kg/h、0.032kg/h、0.066kg/h。為使NOx達標排放,生物質燃燒器采用低氮燃燒技術。根據《化學工程與裝—37— (楊松),采用回收排放的煙氣作為二次風送入爐膛再次燃燒的方式,使爐膛燃燒狀態由富氧狀態轉為接近貧氧狀態,NOx排放濃度可降低58%。本環評保守估算低氮燃燒技術NOx排放濃度降低50%。生物質燃燒爐通過低氮燃燒技術燃燒后,廢氣經旋風除塵處理,旋風除塵效率為99%;則二氧化硫、顆粒物、氮氧化物(以NO2計)排放量分別為0.027t/a、0.00078t/a、0.08t/a,排放濃度分別為26.5mg/m3、0.76mg/m3、77.5mg/m3。表4-4廢氣污染物排放情況一覽表污染源污染物指標排放情況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排放濃度(mg/m3)生物質燃燒爐工業廢氣量1.02×106m3/a//二氧化硫0.0270.01126.5煙塵0.000780.000320.76氮氧化物0.080.03377.5要求:①建設單位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建立運行和管理臺賬,做好運行記錄和設備維護保養及運行記錄;②廢氣治理設施安裝工業用電監控系統;③廠區設置至少3處符合國家監測標準要求的環境空氣顆粒物在線監測設備;本項目上料產生的廢氣經集塵罩收集通過布袋除塵器處理,烘干、冷卻粉塵、生物質燃燒爐產生的廢氣通過旋風除塵處理后,由15m高排氣筒p1共同排放,通過上述排氣筒共同排放。經計算,P1排氣筒有組織顆粒物排放量約為0.079t/a,率0.011kg/h,排放濃度26.5mg/m3,氮氧化物排放量約為0.08t/a,排放速率0.033kg/h,排放濃度77.5mg/m3。滿足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DB37/2376-2019)表1中“重點控制區”標準和山東省《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7/2374-2018)表2重點控制區排放限值要求,可以實現達標排放。本項目距離最近敏感目標為440米的前上莊村,根據上述分析,本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采取有效措施后,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2)無組織排放:—38—本項目無組織排放主要為上料未收集的粉塵,卸料、輸送及堆存粉塵,車輛運輸道路揚塵①上料未收集粉塵本項目上料工序產生的顆粒物通過集塵罩(收集效率99%)進行收集,未被收集的顆粒物約為0.018t/a,本項目遵循“應收盡收”的原則,車間上料作業時,關閉通道口,生產過程中生產車間為密閉狀態,定時灑水使其表面保持一定的濕度,顆粒物在車間內自然沉降,沉降粉塵清掃收集后作為原料使用,揚塵產生量可降低99%以上,清掃收集量約為0.0178t/a。僅有極少量粉塵通過通道口以無組織形式排入外環境,排放量約為0.0002t/a。②卸料、輸送、包裝及堆存粉塵項目卸料、輸送、堆存(原料、成品)過程中均會產生無組織粉塵,無組織排放量與物料的粒徑、物料轉運的距離和落差、操作管理有關,由于原料裝車時進行噴水降塵,因此原料含有一定的水分和濕度。同時卸料、投料、包裝及堆存過程均在封閉的車間內進行,嚴禁露天堆存(原料、成品),受風力作用影響極小;車間內卸料、投料、裝車作業時關閉通道口并定時灑水使其表面保持一定的濕度;原料運輸時關閉通道口,由倉儲區域直接輸送至生產車間,不經過外環境,采用密閉輸送。本項目的揚塵量可類比同類型項目估算,揚塵量約為0.001kg/t物料,本項目原材料耗量約3.5萬t/a,成品約3萬t/a,則揚塵量為0.065t/a。采取上述措施后,生產車間及倉儲區域內作業產生的粉塵絕大部分在車間內可自然沉降,沉降粉塵清掃收集后作為原料使用,揚塵產生量可降低99%以上,清掃收集量約為0.064t/a。僅有極少量粉塵通過通道口以無組織形式排入外環境,則場地揚塵無組織排放量為0.001t/a。③車輛運輸道路揚塵道路運輸產生的揚塵主要來自卡車運輸,卡車道路揚塵產生量采用如下經驗公示進行估算:Qi=0.123(V/5)(W/6.8)0.85(P/0.5)0.75—39—式中:Qi:汽車行駛時的揚塵,kg/km·輛;V:汽車速度,km/h;W:汽車載重量,t/輛;P:道路表面粉塵量,0.05kg/m2。式中:Q—交通運輸總揚塵量,t/a;Qi—交通運輸起塵量,kg/km·輛;N—車輛運輸輛次,輛次/a;年運輸量/車輛載重;L—運輸距離,0.1km/輛次。經計算,每輛汽車行駛揚塵量為0.107kg/km·輛,物料及產品運輸量約6.5次,計算可得年運輸揚塵量為0.021t/a。本次環評要求建設單位做好運輸車輛車廂防漏、加強運輸道路養護和及時清掃路面、及時灑水等措施控制,運輸道路需鋪設硬化路面,并建設洗車平臺,進出車輛均需清洗,綜上抑塵效率可達到90%,最終車輛運輸揚塵排放量0.002t/a。衛生防護距離本項目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衛生防護距離根據《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3840-91),各類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按下式計算:式中:L——工業企業所需衛生防護距離,m;QC——工業企業氣體無組織排放量可以達到的控制水平,kg/h;Cm——居住區氣體最高容許濃度,mg/m3;r——氣體無組織排放源所產生單元的等效半徑,m;A、B、C、D——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系數,根據工業企業所在地近五年平均風速與大氣污染物源構成類別表進行取值。—40—表4-9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系數計算系數工業企業所在地區近五年平均風1000<L<2000L>2000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源構成類別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ⅢA<2400400400400400400800802-4700470350700470350380250190>4530350260530350260290190140B<20.010.00640.0064>20.021C<21.79>21.771.7D<20.780.78>2由《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3840-91)可知,無組織排放源所在的生產單元(生產區、車間或工段)與居住區之間應設置衛生防護距離。根據無組織排放源強及計算公式,計算結果見下表。表4-10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結果污染源污染物濃度限值(mg/m3)近年平均風速(m/s)無組織排放衛生防護距離衛生防護距(m)生產車間顆粒物11000.00120.03950根據《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3840-91),衛生防m時,級差為50m;超過100m,但小于等于1000m時,級差為100;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有害氣體計算的衛生防護距離在同一級別時,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應為50米。同時參考《以噪聲污染為主的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標準》(GB180380-2000)中衛生防護距離為100m,確定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100m。經實地調查,項目周邊最近敏感目標前上莊村在其西側440米處,可滿足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的要求,詳見附圖5。為減少項目大氣污染,企業應采取以下措施:1)廠區四周必須建設封閉圍墻,地面實施硬化,加強廠內路面清掃工作,根據路面狀況以及天氣情況及時對路面灑水抑塵,確保道路、廠區地面的相對濕度,—41—晴天要求每2個小時灑一次水,陰天可適當減少灑水天數,加強綠化,種植樹木,以減少粉塵的擴散,確保廠區內外區域始終整潔、濕潤、不起揚塵。2)完善廠區雨水收集于導排系統。廠區門口設置洗車設施,規格尺寸約3m×2.5m×4m,進出廠車輛經清洗后方可駛出廠區,確保車輛進出不帶泥、不起揚塵;各收集池、雨水池定期清撈,合理處置。3)規范建設密閉車間,成品存儲、裝卸均在密閉車間內進行,車間和倉庫設置噴淋、灑水抑塵設施。4)派專人對運輸車輛進行管理,禁止超載、超速,運輸物料需要進行覆蓋封閉式運輸,防止原料灑落和產品掉落,減小粉塵產生量。5)加強運輸道路養護,確保路面平整,對場內道路進行硬化,防止因汽車劇烈顛簸造成的產塵量。6)加強車輛運輸管理,為減少運輸揚塵,必須采用專用運輸車輛運輸,汽車在敏感點附近行駛應減速慢行。運輸車輛經過居民居住區時,應減慢速度,降低揚塵污染。。7)運輸車輛經過居民居住區時,應減慢速度,降低揚塵污染。8)在大風天氣下,建議不運輸。非道路移動機械的要求及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1)進入本工程區域內的非道移動機械應符合國家階段性排放標準,超標工程機械一律禁止禁入施工現場開展作業;2)進入本工程區域內的非道移動機械需向主管部門登記報送污染相關信息,必須取得縣環境主管部門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標志應粘貼于顯著位置;3)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油品參照機動車油品標準執行,不得低于國家階段性排放標準。要求:建設單位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定期更換布袋并做好記錄,留存布袋購買發票;指定各污染防治設施的運行操作和維護保養制度,明確各耗材的更換周期,各制度張貼于相關污染防治設施顯著位置;加強無組織廢氣的污染防治治理,降低對周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42—t/表4-5t/污染源名稱污染物排氣筒海拔高度經度緯度EQ\*jc3\*hps20\o\al(\s\up5(氣),排)EQ\*jc3\*hps20\o\al(\s\up5(高),筒)度EQ\*jc3\*hps20\o\al(\s\up5(氣),排)EQ\*jc3\*hps20\o\al(\s\up5(內),筒)徑煙氣溫度年排放小時源強m°°mm℃haDA001顆粒物35.667119.8715020.62024000.079二氧化硫0.027氮氧化物0.08表4-6無組織污染源參數一覽表編號名稱海拔高度/m長度/m/m與正北向夾角/°有效排放高度/m污染物排放速率/(kg/h)無組織排放量/(t/a)1廠界無組織顆粒物35.6676052080.00120.003表4-7本項目大氣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序號污染物年排放量(t/a)1顆粒物0.0822二氧化硫0.0273氮氧化物0.08(3)除塵設施合理性分析項目使用脈沖式布袋除塵器、旋風除塵器。1)脈沖式布袋除塵器有以下優點:①脈沖布袋除塵器采用分室停風脈沖噴吹清灰技術,克服了常規脈沖除塵器和分室反吹除塵器的缺點,清灰能力強,除塵效率高,排放濃度低,漏風率小,能耗少,鋼耗少,占地面積少,運行穩定可靠,經濟效益好。適用于冶金、建材、水泥、機械、化工、電力、輕工行業的含塵氣體的凈化與物料的回收。②由于采用分室停風脈沖噴吹清灰,噴吹一次就可達到徹底清灰的目的,所以清灰周期延長,降低了清灰能耗,壓氣耗量可大為降低。同時,濾袋與脈沖閥的疲勞程度也相應減低,從而成倍地提高濾袋與閥片的壽命。③檢修換袋可在不停系統風機,系統正常運行條件下分室進行。濾袋袋口采用彈性漲圈,密封性能好,牢固可靠。濾袋龍骨采用多角形,減少了袋與龍骨的摩擦,延長了袋的壽命,又便于卸袋。④采用上部抽袋方式,換袋時抽出骨架后,臟袋投入箱體下部灰斗,由人孔—43—處取出,改善了換袋操作條件。⑤箱體采用氣密性設計,密封性好,檢查門用優良的密封材料,制作過程中以煤油檢漏,漏風率很低。⑥進、出口風道布置緊湊,氣流阻力小。2)旋風除塵器有以下優點:①旋風除塵器內部沒有運動部件。維護方便;②制作、管理十分方便;③處理相同風量的情況下體積小,結構簡單,價格便宜;④可耐高溫;⑤除塵器內設耐磨內襯后,可用以凈化含高磨蝕性粉塵的煙氣;⑥可以干法清灰,有利于回收有價值的粉塵。(4)非正常排放情況分析根據大氣導則規定,設備檢修、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達不到應有效率、工藝設備運轉異常等情況下的污染排放歸為非正常排放,一般包括更換布袋、開停車、突發性停電、環保設施故障等情況。①開停車開車前,首先運行所有的環保設備,然后再開啟各生產設備進行操作,使生產中產生的廢氣都能得到有效治理。停車前,首先逐步減少生產量,然后逐步停止生產設備的運行,同時繼續保持環境治理設備的運轉,待廢氣全部排出治理后,方可停止運行。采取上述措施后,能確保生產設備在開停車時排出的污染物得到有效治理,排放的濃度與正常生產時基本一致。②突發性停電計劃停電一般均提前通知,同時配套雙回路電源,避免突發性停電對正常生產的影響。③廢氣環保設施故障環保設施故障是評價重點關注的非正常情況,對照導則規定,項目最主要的—44—非正常排放情況是除塵裝置發生故障,可能情況是凈化處理設備失效。為了減輕非正常工況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計劃采取以下措施:①定期檢查風機的運行情況,一旦發現故障,立即停止相關工段的作業并組織檢修,故障排除后方可繼續生產。由專人負責管理記錄臺賬,每日監測進出口并記錄。②同時每年進行定期檢測,監測因子為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確保廠界和排氣筒監控點達標。本著最不利原則,廢氣非正常有組織排放取廢氣處理系統同時發生故障未進行治理直接排放,即凈化效率0%常工況。擬建項目非正常排放信息表見表4-8。表4-8擬建項目非正常排放信息表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原因污染物非正常排放濃度(mg/m3)單次持續時間 排放量(t/a)年發生頻次(次)應對措施11定期檢查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定期檢測污染物硫11物11由上表看出,非正常排放時DA001排氣筒排放超標,不能滿足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表1中“重點控制區”標準要求,建議建設單位在日后運行時,應定期檢查環保設施運行狀況,能夠及時采取措施處理,降低廢氣對周圍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5)廢氣監測要求監測制度按照國家、山東省和煙臺市的有關規定執行,監測工作按《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的要求進行,項目廠區監測計劃見表表49項目廢氣監測計劃一覽表環境要素監測位置監測項目監測頻次廢氣P1排氣筒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半年一次,可委托有資質的單位監測廠界顆粒物每半年一次,可委托有資質的單位監測—45—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項目造粒成型用水、車間倉庫噴淋用水以及道路噴淋用水全部蒸發消耗;洗車廢水經洗車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項目廢水主要為職工生活污水,用水量63m3/a,排放量50.4m3/a,水質較為簡單,主要為COD、氨氮等,生活污水經旱廁收集后定期外運漚制農肥,不排入外環境。廠區內排水系統實行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收集后回用于廠區灑水抑塵,不外排。項目廢水產生情況及處理措施見下表4-10。表4-10項目廢水產生情況及處理措施廢水量(m3/a)污染物名稱產生濃度(mg/L)處理措施及排放去向生活污水50.4CODCr3500.018經旱廁收集后定期外運漚制農肥氨氮350.00183、噪聲環境影響分析(1)噪聲源強項目在運營期間的噪聲主要來源于各類立磨機、篩分機等生產設備及配套風機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其聲級值為65~90dB(A)。項目主要生產設備噪聲源強見下表。表4-11項目產噪環節及源強一覽表設備名稱噪聲級dB(A)數量/臺治理措施治理后噪聲源強排放規律備注1立磨機75-901減震、隔聲60室內2圓盤定型機75-901減震、隔聲60室內3生物質燃燒爐65-801減震、隔聲50室內4烘干通道65-801減震、隔聲50室內5篩分機75-901減震、隔聲60室內6包裝機75-901減震、隔聲60室內7壓濾機75-901減震、隔聲60室內8空壓機70-851減震、隔聲55室內9叉車65-802減震、隔聲50室內鏟車70-852減震、隔聲55室內—46—(2)廠界噪聲預測考慮噪聲衰減,再經車間隔聲,預測廠界1米處噪聲值:項目的噪聲以自由形式傳播,僅考慮距離衰減值以及障礙物屏障,忽略大氣吸收等因素,從最為不利的情況出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 (HJ2.4-2009)中推薦的預測模式進行預測。某個噪聲源在預測點的聲壓級為:Lp(r)=Lp(r0)-20lg(r/r0)-△L式中:Lp(r)—噪聲源在預測點的聲壓級,dB(A);Lp(r0)-參考位置r0處的聲壓級,dB(A);r0-參考位置距聲源中心的位置,m;r-聲源中心至預測點的距離,m;△L-各種因素引起的聲衰減量(如聲屏障,遮擋物,空氣吸收,地面吸收等引起的聲衰減,計算方法詳見“導則”)。(3)預測結果及評價將整個生產區看作一個整體聲源,根據項目廠區布置、周圍現狀和運行時間,廠界噪聲預測結果見下表。表4-12廠界及敏感點噪聲預測結果一覽表序號預測點位貢獻值標準值達標情況晝間(dB(A))1東廠界51.560達標2南廠界53.760達標3西廠界50.460達標4北廠界54.660達標本項目實行單班制,夜間不進行生產,經預測,項目晝間廠界噪聲貢獻值均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的要求,本項目最近周邊最近敏感目標前上莊村在其西側440米處,可見,本項目的實施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47—表4-13項目噪聲監測計劃一覽表類別監測點位置監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