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經典的《紅樓夢》影視音樂走進小學音樂課堂 論文_第1頁
如何讓經典的《紅樓夢》影視音樂走進小學音樂課堂 論文_第2頁
如何讓經典的《紅樓夢》影視音樂走進小學音樂課堂 論文_第3頁
如何讓經典的《紅樓夢》影視音樂走進小學音樂課堂 論文_第4頁
如何讓經典的《紅樓夢》影視音樂走進小學音樂課堂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讓經典的《紅樓夢》影視音樂走進小學音樂課堂吳文婷摘要:《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對中國的文學發展有著深遠遠而重要的意義。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影視技術的進步,《紅樓夢》又被搬上了熒幕的舞臺,被拍錄成一部部的熒屏經典之作,在1987版由王扶林導演執導的電視劇《紅樓夢》中,我國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為其譜寫的十三首‘紅樓音樂’可稱經典之作,用屬于紅樓的音符再一次為世人展示了這部巨著,全劇以原著中曹雪芹的詩詞為歌詞,包括《引子》、《序曲》、《枉凝眉》、《葬花吟》、《晴雯歌》、《紫菱洲哥》《紅豆曲》、《好了歌》、《秋窗風雨夕》、《聰明累》、《題帕三絕》、《分骨肉》、《嘆香菱》等主題歌曲。關鍵詞:影視;音樂;紅樓夢;詩詞;意境;人生第一章緒論1.1紅樓夢的藝術地位《紅樓夢》,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清代曹雪芹所作,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文學性,內容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其中以寶黛二人的悲劇愛情結局為主線,介紹了金陵四大家族賈家,史家,王家,薛家由盛至衰最終滅亡的故事,小說涉及古代風俗習慣,封建制度,園林藝術建筑等領域的文化,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在中國,這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名著,從小小的娃娃開始,便能講出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故事來,在學校,更是孩子們的必讀書目。隨著影視的發展,《紅樓夢》逐漸走上熒屏舞臺,為世人展現了一步步活生生的“寶黛戀”。而其中最經典的當屬著名導演王扶林執導的87版《紅樓夢》。期間歷時四年,成立專業的紅學專家組,并由我國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為其量身制作的紅樓音樂十二支曲,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使得影視紅樓達到一個頂峰的時期。第二章如何讓紅樓音樂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紅樓夢》作為學生的必讀書目在校園流傳,用行之有效的方式讓孩子們能走進紅樓夢更深層次的理解紅樓夢藝術是大家共同探索的話題。而在學校設立關于名著的課程是很有效果的一個途徑。近年來也有較多的學校重視影視音樂,有些學校還把影視音樂列入音樂課里。同樣,我們也可以把影視名著音樂編入課堂。這樣一來,不僅學生,就連教師也能更深層次的學習影視音樂,了解影視音樂,從而走進名著,更深層次的理解名著人物,情節。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隊伍中額一員,更應該熱愛并重視這項工作,這樣,影視藝術才會后繼有人,紅樓音樂本身也會不斷地向前發展。2.1用音樂講解人物命運曹雪芹筆下,每位紅樓兒女都有特定的詩詞來預示著自己的命運和結局,從哀怨凄婉的《枉凝眉》預示著寶黛二人悲劇的愛情結局開始,到黛玉低低似吟似問的《葬花吟》,再到精明能干的賈府三小姐探春為了和親而離開家園時的《分骨肉》,大觀園那唯一一個叛逆又不屈的丫頭詠嘆的《晴雯歌》,如一汪清泉般流淌在園中《嘆香菱》,感慨叱咤風云,高高在上的王熙鳳的《聰明累》等等,這些詩詞在影視版本的《紅樓夢》中被譜寫成一首首動人的歌曲,為歌曲奠定了深厚底蘊和文學基礎。一首曲子,歌詞能傳達出歌曲的靈魂,表達出感情,表現出作者的思想,以詩作為歌詞,更為歌曲添加一份獨特的韻味。而詩詞,雖能寓意著人物的命運和結局,但在影視作品中,有了聲音的結合,有了主題音樂和插曲的烘托,單單的吟誦詩詞就很難達到觀眾期望的效果,有了音樂的襯托,將那一句句動人心弦的詩詞或輕或重,或喜或悲的唱出來,更能增添影視劇的活力,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也更能扣緊觀眾的心,讓人過目難忘。如:哀怨凄婉《枉凝眉》在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中,由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為《紅樓夢》中十二釵作曲的音樂,堪稱經典之作,選用的主題曲為曹雪芹筆下的詩詞《枉凝眉》,詞曲出自原著中的十二支曲,“閬苑仙葩”“美玉無瑕”分別象征了黛玉和寶玉,以二人的愛情為主題,結果卻是“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如“水中月”“鏡中花”般的愛情悲劇結尾。作曲家根據其含義為其配了哀怨凄婉的主題歌《枉凝眉》,《枉凝眉》作為一首羽調式的歌曲,其本身就比較悲傷凄涼,且《枉凝眉》有兩個樂段組成,樂曲有高音開始,結束在低音處,歌曲旋律流暢,充滿愁緒,很完美的詮釋了原著的思想。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就可以根據情況在孩子們邊讀故事的情況下邊用欣賞作品的方式為他們介紹這首《枉凝眉》,在電視劇中林黛玉第一次出場拜別父親進賈府時用洞簫作為背景音樂演奏,洞簫音色嗚嗚咽咽,低沉婉轉,讓觀眾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主人公悲傷之情,在后來,寶黛二人一起園中看西廂記,寶黛二人因著元妃的賞賜不同鬧別扭時候,都在播放這首主題曲的旋律,兩位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配上原著作者凄美傷感的判詞,最后用婉轉優美的旋律演唱出來,使得電視劇要營造的意境得到了完美的展現,這首曲詞可謂是為原著做了錦上添花的效果。使人在感嘆劇情的時候欣賞了詩詞的優美也更深刻的理解了作者的感情。為最終二人悲劇的愛情做了鋪墊的作用。影片欣賞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音樂也更能直觀的感受出主人公的心情和命運。便于孩子們的理解。再如:如泣如訴《葬花吟》我們都知道,在原著中,曹雪芹最偏愛的是絳珠草轉世的黛玉,他將畢生最好的詩詞都留給了黛玉,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黛玉吟誦的那一首《葬花吟》了。“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整首詩詞將黛玉自身處境訴說的淋漓盡致,也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雖然寄居在外婆家,但畢竟不是嫡親,所受到的待遇也如詩詞中吟誦的一般“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看著滿地飄落的花兒,想象著它們曾經的美好,感嘆自己如他們一般的命運,“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1]在87版電視劇的《紅樓夢》中,作者為黛玉前三部分的詩詞譜上了平緩如低低訴說般的曲調,像黛玉在訴說自己的身世,訴說自己將來的迷茫,訴說自己未知的結局一般,可詩中吟問到“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那便不再是一種抱怨,一種自憐自艾,是一種對命運的不服輸,對命運的盤問,一如音樂中體現的那般:譜例:這種急切的呼喚,讓人瞬間感受到主人公不再是那個瘦瘦弱弱又病怏怏的弱女子,這種不愿受污濁,不愿低頭,不愿屈服的個性被音樂瞬間映襯而出,可以說是音樂唱出了詩詞的意義,也可以是詩詞加深了歌曲的內涵。2.2讓音樂與影視意境相互延伸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詩詞是一種意境,即寫作的環境,可以是回憶,也可以是詩人心中所想,詩詞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音樂也是一種意境,舒緩的音樂可以營造出安逸舒緩的意境,歡快的音樂可以營造一種熱情活潑的氛圍,在影視作品中,人們在視覺欣賞影片的同時,聽覺也在高度的集中,音樂可以豐富作品中的情景內容,使觀眾理解到一個更深層的含義。在《紅樓夢》中出現的音樂就多是與意境相結合的。如原著中,《紫菱洲歌》描寫的是“二木頭”賈迎春被父親趨利附勢的嫁給了紈绔子弟孫紹祖,寶玉在得知消息后經常在迎春居住的紫菱洲一帶徘徊,音樂出現的章節名為“大觀園內諸芳流盡”,寶玉一人坐于院內的池塘邊,傳來音樂“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菱荷紅玉影”。歌曲結構短小,旋律優美。學生在閱讀閱讀或是觀看作品的時候,可能很難理解這種悲傷的意境,但這時,凄凄婉婉的音樂聲隨著當時的情景而響起,似乎學生就那么理所當然的被帶入了場景之中,能更深的理解體會出原著中作者當時的心境。這便是音樂對原著作品中意境的渲染。2.3用音樂來彌補空白意境處的想象在影視劇中,很多戲份需要演員演繹出無聲勝有聲的境界,而真正的無聲卻會讓觀眾覺得很單調死板,這個空白時間多會加入應情應景的音樂,用音樂來彌補這種空白之缺。這時的音樂不但要彌補空白只缺,還要體現主人公的心聲,在《紅樓夢》作品中,探春的遠嫁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賈府三小姐賈探春,精明能干,才華出眾,辦事干凈利落,是位難得的才女,這樣一位出眾女子卻為國家和平遠赴番外和親,這一別就是一生,眺望臺上那一大家族的親人都在無聲的看著她,相顧無言,想說什么,最終也沒有開口,這是一段凄涼的場景,此時眾人也是無聲的相望,當如生離死別一般,探春的心情五味雜陳,無法訴說。這樣的場景下,劇中出現了一段音樂:“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凄凄哀哀的判詞印證著此情此景。平緩而沉穩的八分和十六分音符像訴說自己心中離愁別緒一般,應情應景的音樂在此時起到了彌補眾人無聲的空白之處。探春一個柔中帶剛,堅強果斷的女子,面對這樣的生死離別,無言相視后,最終抑制不住自己的傷心大聲呼出了“奴去也,莫牽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樂由心生,心中的不舍卻又不得已而為之被作曲家用了6到3五度的跳進宣泄而出,讓觀者心動,聽者心碎。此時的音樂不但補充了劇中眾人相顧無言的空白之處,又為主人公探春喊出了自己的心聲。把探春的不舍,眾人的無奈,通過音樂渲染出來,讓觀者感同身受!再如寶玉被父誤會與戲子蔣玉菡交往又被賈璉陷害強奸金釧而慘遭毒打之后,黛玉前來看望卻偷偷的躲在簾子后面哭泣,黛玉的擔心是真心實意的,但是卻無法說出口,后寶玉讓晴雯為黛玉送了兩條舊的帕子以寬其心,黛玉收到帕子明白二人心意,便寫下了三首絕句詩,望著手中的帕子,黛玉心情復雜,感動之余也未自己的未來擔憂,“眼空續淚淚空垂,暗撒閑拋卻為誰。”舒緩的旋律配上此時黛玉的心境,把這種心中的關心擔憂之情表達的淋漓精致,附點節奏加上修飾倚音,仿佛話到了嘴邊卻又哽咽的感覺,很符合黛玉的性格和心情。2.4讓音樂加深意境營造一份符合劇情的意境是影視作品的基礎之一,而加深這份意境使得更加深動形象便是影視作品的亮點。在《紅樓夢》中,有意境的場景很多,而音樂對于這種意境場景的加深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原著中黛玉,無疑是一個悲傷的主子,無論是她的身世還是愛情,在影視作品中單獨出現黛玉的時候我們所聽見的音樂也都是以悲傷曲調為主的旋律音樂。在作品的四十五回中,初秋的天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她臥病在床聽著窗外的雨聲,翻看《樂府雜稿》見到《秋閨怨》《別離怨》等詞,傷感之至,自己提筆寫了《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3]短短四句話,用了六個秋字,可見這樣秋夜凄涼的夜晚她的心情也是多么的凄涼。而在影視作品中,為了讓觀眾更深的理解到主人翁的這種情緒,為此時黛玉靜靜的賦詩配上一段安靜凄涼的音樂,更能突出秋夜,秋景,秋雨,秋凄涼。而影視作品中用二胡來演奏此段背景音樂,音色更加傷感,是作品中悲傷凄涼的意境進一步的加深。再如,馮紫英請客時寶玉在飯桌上吟唱的歌曲《紅豆詞》,寶玉對黛玉的愛那是毋庸置疑,可是寶玉在愛黛玉的同時也博愛著府里很多的姐妹們,而在此時玩樂的時候吟唱了這首《紅豆詞》無疑是言心聲,對黛玉訴說的心聲。紅豆,一種相思之物,他在外,黛玉在家,音樂表達的是對黛玉的思念。而到最后,賈府家敗,寶玉一人提著黛玉送的琉璃燈被官兵摔碎,獨自一人坐在江邊看著茫茫江水,腦中回想的是大觀園中與眾姐妹一起戲鬧的場景,如今物是人非,不但對黛玉的思念亦有對舊時姐妹的思念,歌曲所傳達的已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絕望,音樂隨著場景的轉變表達的意境思想也不再是單一,《紅豆詞》的所吟所訴已不再是詩情畫意,而是飽含了痛苦,飽含了傷感,飽含了懷念。第三章:全文總結《紅樓夢》是不朽的名著,隨著時代的進步,還會有更多的人研究,更多的人喜歡,也會有更多版本的電影電視劇形式,學習名著,也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如何讓孩子更深層次的理解名著文化,適當的輔助工具將對孩子有著莫大的影響。單純的文字藝術可能讓小學年齡段的孩子理解起來比較吃力,若是加上音樂渲染,加上老師的講解,孩子對歌曲的演唱,會讓孩子更好的走進紅樓藝術。論文通過對紅樓音樂的研究使得學生在歌曲演唱方面也獲得一些感悟,首先,歌曲是根據紅樓原著創編,歌曲的意境,情感都和原著的場景劇情有著密切的關系,如若在聲樂演唱方面就一定要了解名著,了解背景,這樣才能唱出歌曲原有的感情基調。其次,歌曲具有很濃厚的中國民族味道,在演唱時要將旋律中出現的修飾語演唱圓潤,因為這些修飾語是歌曲獨特風格的來源。《紅樓夢》中的影視音樂,不但渲染了原著的意境,刻畫了人物的性格,推動了劇情的發展,也讓這一套的音樂旋律成為了經典,成為了高墻,這套高墻將會一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