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策略_第1頁
新教材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策略_第2頁
新教材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策略_第3頁
新教材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策略_第4頁
新教材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策略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教材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策略陜西省橫山二中 郭萬玉摘要:本文針對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化學l》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問題,教材內容的深廣度問題;圖片、欄目、習題和實驗的使用問題,提出了相應策略,并探討了用好新教材的教學新理念、新思路。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化學1》生動活潑、富于思想性、起點高、內容豐富、印刷精美,較之過去任何教材都有其不可比擬的特色。施教以來,感觸頗深,現就我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相應的教學策略與大家商榷。問題一:對教材內容的深廣度把握不準,有“一竿子插到底地”進行教學的現象,致使課時緊張。一、加強課標學習,澄清認識誤區,把握必修教材內容的深廣度首先,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化學課程標準對高中化學必修課程設課目的的說明和功能定位。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化學必修課設課目的和功能定位是:設課目的:高中化學必修課程是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基礎上為全體高中生開設的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未來發展所需的科學素養;同時也為學生學習相關學科課程和其它化學課程模塊提供基礎。功能定位:中學化學新課程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入門(義務教育階段),第二階段是發展(高中化學必修課程階段),第三階段是個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高中化學選修課程階段)。在中學化學新課程中,必修化學課程顯然是學生化學學習鏈條中的關鍵性和樞紐性的環節。它既是初中化學新課程的螺旋發展和提升,又是為學生學習相關學科課程和其它化學課程模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課程。所以,必修化學模塊具有雙重功能和雙重基礎性。①它要對全體學生提供進一步的全面的素養教育,這個性質與初中化學新課程是一致的,它的課程設計取向應該是多元的,這就要求必修化學不能只強調化學學科知識的基礎。②它要為選修課程和其他相關理科課程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化學知識基礎。其次,從思想上根除一些認識上的誤區。認為高考形式不明朗,為了高考能取得較好成績,在必修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盡可能加深、拓寬,向老教材、老模式靠攏,以不變應萬變。這種觀點忽視了化學新課程的基礎性、階段性和循序漸進性的特點。學生個性化的深入和提高屬選修課程的功能定位,沒有必要在必修課程階段就拔苗助長,越俎代庖。同時,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選擇選修內容和發展方向,也許,必修完后,大多數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是化學,那么,你的所有努力也就白費了。相反,也許因為你的一味拓寬和加深,使學生對化學產生了畏懼心理,原本培養的化學學習興趣也就煙消云散了。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更多的學生學習化學,必須徹底轉變現行教學中的一些習慣做法,嚴格控制必修知識內容的深廣度。二、依據課程標準,制定教學策略1、 認真落實“雙基”。化學必修課程的功能之一是為學生學習相關學科課程和其它化學課程模塊提供基礎,故“雙基”的落實是化學學習的基本要求,否則,會影響其它學科和化學選修模塊的學習,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如山東版教材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案,只要將教材上的每一個欄目如“聯想、質疑”、“觀察、思考”、“活動、探究”、“交流、研討”、“遷移、應用”、“概括、整合”等準確把握,精心組織,認真落實,是完全可以達到新課程標準要求的。2、 強調過程與方法。必修課程的另一個功能是對全體學生提供進一步的全面的素養教育,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強調化學學科知識的基礎,還應關注知識獲取的過程和科學方法的形成,為形成學生的終身化學習能力奠定基礎。有老師說,新教材內容多,課時緊,而探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如何處理這一矛盾呢?其實,強調過程與方法,并不是要求每節課,每個內容都讓學生去探究,而應該選擇核心內容進行探究學習,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3、 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化學學習階段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應引導學生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贊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因此,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應貫穿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4、 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通過鉆研課標,把握教材每章的整體思想、知識結構和能力訓練系統;鉆研教材找出每節的思想教育點、基礎知識點及基本訓練點,并確立每個點的教學能級。具體制定出哪些內容由教師引導或講授,哪些內容由學生自學或討論完成,哪些內容需進行探究學習等等。在寫教案時,努力做到“三精心”: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法,精心選擇范例,精心編選反饋檢測題。問題二:對教材中的圖片、欄目、習題和實驗的功能、定位及其使用策略不了解,有使用不適當現象。教材通過豐富多樣、功能強大的圖片、欄目、習題、實驗體系使新教材呈現知識是立體網絡化的、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的,富于層次和選擇性的。1、插圖處理《化學1》中有近200幅插圖,根據其功能可分為教育類插圖、認識類插圖。教育類插圖是指那些人物圖像、自然景觀、建筑物等,這樣的插圖能使學生得到啟迪或受到美的熏陶,如P5圖1-1-7“合成牛胰島素的我國科學家”,圖中5位科學家通力合作的精神會給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有所啟示,使用時可配合“資料在線”引導學生自學。認識類插圖是指實驗裝置圖、實驗現象圖、化工流程圖等,實驗方面的圖像對于儀器的選擇、組裝、現象的觀察與描述極有幫助,但是它不能代替老師的演示及學生的親自操作,如課本P2圖1-1-2中“銅與AgN03溶液的反應”,不少同學看了圖后認為置換出的銀有銀白色光澤,但當老師演示以后都產生了強烈的認識沖突;再如教材中圖2-1-8顯示的氫氧化鐵膠體的顏色及圖2-3-10中[Fe(SCN)]2+的顏色與實際情況都有出人,所以再鮮明的插圖也代替不了實物。認識類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化學過程、化學原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如對于圖3-1-11“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轉化示意圖”及圖3-2-2“氮在自然界中的轉化示意圖”可先讓學生講解,然后再讓他們閱讀課本中的有關內容,從而找出自己的差距。2、欄目的處理教材欄目分為活動性和資料性兩大類。活動性欄目體現學習過程,引導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資料性欄目旨在體現大視野、多角度;與選修模塊欲留接口;體現層次性、選擇性和全套教材的整體聯系。欄目在使用時應采用多樣化策略,精心處理,發揮其功能作用。教材設置了“交流研討”、“資料在線”、“觀察思考”、“工具欄”等14個欄目,其中“身邊的化學”、“化學與技術”、“資料在線”、“知識點擊”、“追根尋源”都屬于資料性欄目,有的是對知識的擴展延伸,有的是對化學規律的探索,還有的介紹物質的用途。備課時老師應認真研究新課標,不能一概處理為自學內容,應引導學生結合正文內容或讓學生有所了解或(防止拔高!)探究;“方法導引”、“工具欄”屬于技能方法介紹,也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課堂上老師應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把相應技能技巧運用到具體問題之中,讓他們體驗運用方法解決問題的樂趣,做到正文與小欄目水乳交融。如演示P13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當師生總結了實驗現象后,老師提問: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生成FeCl3還是FeC"?先讓學生發言,然后老師引導:請看右邊“工具欄”,學生閱讀后結論的得出便是水到渠成了。所以小欄目對于實施方法論的教育有如虎添翼的感覺,若把它們當做點綴,這是對課程資源的浪費!3、習題的處理課本中的習題較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1)題目新穎,有不少是近年高考題,還有不少是近年各地模擬題;(2)聯系STS內容較多,使學生頗有化學就在身邊及化學在改變世界的感覺;(3)開放型、研究型、探究型題目增多:⑷選擇、填空、簡答融于一體;⑸課本中沒有一道例題。針對教材的特點,教學中可通過具體題目傳授方法,挖掘題目的隱含條件培養能力,如P2-2分析(1)、(2)兩問后再進一步引伸:如何繼續實驗才能驗證紅色褪去的真正原因呢?這樣就用到了研究物質性質的一種重要方法?假說法。針對課本習題的特點,課后選題或考試選題時要留心這些要求。還有,對于難度較大的題目不可操之過急,可暫時放一放,待選修相應模塊時進行二次處理,一步到位的思想有失偏頗。4、實驗的處理教材中的實驗分為兩類:“觀察、思考”相當于演示實驗;“活動、探究”相當于學生實驗,前者難度不大,后者需要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難度頗大。我體會學生實驗的開放程度要靈活選擇,可否從易到難分為如下3級。A級:老師講解原理,提供具體步驟、儀器藥品、學生操作、觀察分析、總結。B級:老師提供同一轉化的多種反應、儀器藥品,學生選擇反應,制定步驟,選擇儀器藥品°C級:從原理選擇到步驟制定、實驗實施,觀察結論全由學生完成。開放程度的選擇要依實驗特點、學生基礎進行篩選,且忌一刀切。教學中對于兩類實驗都要遵循“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與程序”,要始終堅持方法論的教育。新教材、新理論、新挑戰,我們廣大教師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教學思想上要將以知識的傳授為重點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將過去的注重知識傳授轉向學生的活動;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過去的舊有模式,通過化學問題的提出引起學生的認識沖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