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無錫市天一中學2023屆高三歷史復習強化訓練題(有解析):選修一第四章王安石變法1.【改編】據史書記載,王安石變法時,“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王安石變法有利于上述現象出現的有()A.保甲法B.方田均稅法C.農田水利法D.改革科舉制2.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中,意在“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的措施是()A.青苗法B.市易法C.保甲法D.農田水利法3.王安石變法時改革科舉制度,設明法科,專考()①經義②時務策③律令④斷案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4.王安石變法中,對官僚地主利益觸動最大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稅法D.農田水利法5.王安石變法中“理財”措施所要直接解決的矛盾是()A、農民與地主經濟之間的矛盾B、官僚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C、農民與封建國家之間的矛盾D、封建國家與官僚地主之間的矛盾6.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的相同點是()A.都改變了社會性質B.都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C.都以富國強兵為目的D.都重農抑商、獎勵軍功7.對王安石均輸法的表述正確的是()①使物資需求和供應得到了很好地配合②減輕了納稅戶的負擔③增加了政府收入④限制了富商大賈對市場的操縱⑤保證了農業生產時間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8.王安石的富國之法中,為解決運費高的問題而采取的措施是()A.市易法B.免役法C.均輸法D.農田水利法9.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其目的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A.克服危機維護統治B.提高北宋軍隊戰斗力C.使人民生活富裕D.增加政府收入10.北宋王安石變法以富國強兵為口號,改革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主要偏重于理財。下列措施與理財相關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保甲法④方田均稅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王安石的新法被廢止的最主要原因是()A.宋神宗態度的動搖B.新法推行中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C.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D.王安石本人的動搖12.下列改革中,屬于或包含封建生產關系調整的是()①管仲改革②王安石變法③改土歸流④“更名田”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3.在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中,引起隱匿田畝、逃避賦稅之人最激烈反對的是()A、均輸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稅法D、青苗法14.慶歷新政的中心內容是()A.加強軍事B.丈量土地C.整頓吏治D.獎勵墾荒15.王安石說:“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興,昏亂之世雖有之亦不興?蓋用之與不用之謂也。”下列各項評述,符合引文內容與史實的是()A.他認為任用賢才是國興關鍵,他注重任人唯德B.他認為社會治安是國興關鍵,他加強保甲制度C.他認為任用賢才是國興關鍵,但變法用人不當D.他認為社會治安是國興關鍵,但變法只重經濟16.司馬光說:“介甫(王安石)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但性不曉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遠,讒佞輻輳”。司馬光所說的“讒佞”是指()A.政府中的貪官污吏B.擁護王安石變法的人C.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D.變法中得益的農民17.下列評述王安石變法的影響中,不正確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兼并勢力B.限制了官僚和豪紳大地主的隱田漏稅行為C.從根本上減輕農戶的勞役和賦稅負擔D.強兵措施未能扭轉西北邊防長期以來屢戰屢敗的被動局面18.王安石變法“以理財為方今先急”,其“理財”措施的主要用意是()A.調整封建國家與大官僚大地主之間的關系B.調整地主階級中士族與庶族的關系C.調整官僚大地主與中小地主之間的關系D.調整封建國家與自耕農之間的關系19.“富強”是中國歷代統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李斯《諫遙客書》(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商鞅變法使秦國“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的認識。(4分)材料二在我們之前900年,中國即企圖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當王安石對神宗趙頊說“不加稅而國用足”,他無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貸款的辦法刺激經濟之成長。——黃仁宇《中國大歷史》(2)王安石“信用貸款的辦法”有哪些?(3)有人認為王安石變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稅而國用足”。請你說明理由。20.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歲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婦女授露田二十畝。奴婢授田額與良民同。……所授之田,不準買賣。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將露田還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給桑田20畝,作為世業,身終不還,可傳子別,不許買賣。……新附民戶,每三口加宅田一畝。桑田及宅地為世業,授田后不準遷徙。——王鐘翰《中國民族史》材料三:今介甫(王安石)為政……士吏兵農工商僧道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紛紛擾撫,莫安其居……——司馬光《家傳集》請完成:(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這項改革措施對當時的社會發展進程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2)根據材料二均田令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歷史意義?(3)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材料三中王安石針對“士、兵、農、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項各舉一條)21.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并不乏有起自平民而榮登寶座的皇帝,劉邦、朱元璋都以開國的一代君主享名青史,但也不泛有力挽狂瀾以改革著稱的宰相。商鞅、王安石和張居正并立為我國封建社會初期、中期與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試回答: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性質、特點有何異同?各自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指出結果不同的根本原因。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王)安石曰:“……且國用不足,非當世急務,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財故也。”(司馬)光曰:“善理財者,不過頭會箕斂爾。”安石曰:“不然,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財貨百物,不在民,則在官,彼設法奪民,其害乃甚于加賦!”——《宋史·司馬光傳》(1)材料一中王安石與司馬光的論戰分別闡述了什么主要觀點?材料二王安石對宋神宗說:“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未暇理財而先舉事,則事難濟。臣固嘗論天下事如棄棋,以下子先后當否為勝。又論理對以農事為急,農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農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20⑵材料二王安石認為理財的關鍵是哪一項措施?這一措施的實行有何積極作用?材料三(3)觀察材料三的漫畫,歸納指出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梭倫把他個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權力和權威用在了制訂和落實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權位上會怎樣,而是他不在會怎樣。有人曾嘲笑他編訂的法律好象蜘蛛網,只能纏住那些落在網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權貴就會被扯得粉碎。但梭倫說:“我制訂法律,無貴無賤,一視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倫指向法治的改革成功不僅與其個人政治素質和魅力有關,也還依靠了雅典人當時已經比較尊重法律的民情。——摘編自何懷宏《梭倫改革的兩點啟示》材料二在王安石建議之下設立了一個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試科目是律令、《刑統》大義和斷案。……凡應“明法”考試而被錄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備用的司法人員的名單當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進士之上。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腦人物司馬光做了宰相,在科舉方面首先就廢除了明法新科。——鄧廣拓《王安石》(1)據材料一指出梭倫施行法治的特點。你是否同意“他編訂的法律好象蜘蛛網,只能纏住那些落在網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權貴就會被扯得粉碎”這一看法?并說明理由。(2)據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設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圖。依據材料概要分析梭倫改革和王安石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參考答案1.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變法對農業生產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分析選項,A是軍事方面的措施;B打擊的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C符合題意;D是教育方面的措施。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變法?內容2.B【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系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可知,“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的措施是市易法,所以應選B。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變法?內容3.B【解析】該題的解題關鍵是弄清王安石改革科舉制的措施。如設明法科,專考律令、斷案等。4.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回憶、再現相關歷史知識,并作出正確認知的能力。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利益觸動最大”,聯系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可知,正是因為土地兼并嚴重,官僚地主逃避國家稅收等原因,導致政府財政困難。故C.方田均稅法,丈量土地,規范稅收,符合題意。而ABD三項都是針對恢復發展農業生產服務的,排除。所以,本題正確答案選C。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的作用5.D【解析】略6.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比較歷史時間的能力。王安石變法未改變社會性質;商鞅變法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王安石沒有獎勵軍功;故選C項。7.B【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對均輸法的理解。均輸法是為了供應皇帝、貴族和中央政府的消費物資,政府在東南地區設置發運使,依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采購物資。這就限制了不法商人對市場的操縱和對民眾的盤剝,增加了政府收入。⑤是免役法的作用。8.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為了解決運費高及商品價格偏高的問題,王安石頒布均輸法。均輸法是指對供應皇室、貴族、中央政府的消費物資,依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原則,采購物資。這節省了費用,減輕了納稅人的負擔,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故此題應選C項。考點:王安石變法點評:王安石變法的理財措施針對的社會問題:①青苗法針對大地主和高利貸高息盤剝百姓的社會現象;②農田水利法針對戰亂土地荒蕪、水利失修的社會問題;③免役法針對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權的社會現象;④市易法和均輸法針對大商人壟斷市場的社會現象;⑤方田均稅法針對官僚和地主隱瞞土地、逃避賦稅的社會問題。9.A【解析】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要透過現象看本質10.C【解析】略11.C【解析】新法被廢止的最主要原因是觸動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12.B【解析】略13.C【解析】試題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方田均稅法就是針對隱匿田畝、逃避賦稅的不正常的社會現象而制定的一個措施,所以引起隱匿田畝、逃避賦稅之人最激烈反對的只能是選項C。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變法?方田均稅法14.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所學知識,慶歷新政的中心內容是整頓吏治,所以選擇C。其他各個選項都是王安石變法的內容,慶歷新政根本不涉及此內容,予以排除。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變法·背景15.C【解析】試題分析: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勢”反映了任用人才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選C。考點:選考一歷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的內容16.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司馬光批評王安石“性不曉事,而喜遂非”,“忠直疏遠”是指與王安石意見不一致的人,“讒佞輻輳”是指與王安石意見一致,擁擠變法的人,答案為B。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變法·司馬光的評價17.C【解析】王安石變法沒有從根本上減輕農戶的負擔,但是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兼并勢力,其改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其了富國強兵的作用但是根本沒有變,所以C錯誤。18.A【解析】試題分析:王安石在經濟方面采取的理財措施,如方田均稅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輸法,都是為了調整封建國家與大官僚大地主之間的關系,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故選A。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變法·變法的內容19.(1)評價:“民以殷盛”過分夸大了商鞅變法的作用;商鞅變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國力,壯大了軍事力量,實現了“國以富強”。(4分)(2)辦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答出兩點即可得2分)(3)理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但執行過程中增加了百姓負擔。(4分)【解析】略20.(1)商鞅變法(1分)廢除井田制;(1分)影響:從根本上改變了舊的生產關系,確立了土地私有制。(1分)(2)意義:一定程度上使無地和少地農民得到土地(或提高農民積極性,或大片荒地被開墾),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政府征收賦稅和徭役;北方經濟有了明顯的恢復和發展。(3分)(3)士: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1分)農: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1分)兵: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1分)商:市易法、均輸法。(1分)((以上針對士、兵、農、商的改革措施每項只要列舉出一條即可得1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的能力。第一題,由“廢井田開阡陌”可知這是商鞅變法的廢除井田制。其影響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舊的生產關系,確立了土地私有制。第二題,“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歲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婦女授露田二十畝。奴婢授田額與良民同。”表明一定程度上使無地和少地農民得到土地(或提高農民積極性,或大片荒地被開墾),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政府征收賦稅和徭役;北方經濟有了明顯的恢復和發展。第三題考查的是王安石變法關于“士、兵、農、商”的措施。21.性質: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都是地主階級的改革;特點:不同的是前者是政治改革,后者是經濟改革。解決的主要矛盾及結果:商鞅變法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之間的矛盾,封建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同奴隸制的矛盾。變法的結果確立了封建制,廢除了舊制度,使封建經濟得到發展,秦國成為實力最強的國家。王安石變法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國家與部分地主階級的矛盾,解決政府的財政困難問題。變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宋神宗死后,司馬光任宰相,新法幾乎全部廢除。結果不同的根本原因:商鞅變法的基礎是先進的封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要改變不適應的奴隸制上層建設,新興的地主階級要求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這是歷史的潮流。而王安石變法是調整地主階級內部矛盾,解決封建國家與大地主間利益分配問題。當變法過多地損害了大地主的利益時,變法必然要失敗。【解析】本題以比較題的形式來考查課程標準所要求掌握的重點內容。以考查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出發點,以考查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為目標,旨在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從而體現新課改的要求。答題時首先一定要注意看清題目有幾問,然后按照題目要求的幾個方面,從性質、特點、解決的主要矛盾及結果、結果不同的根本原因來比較即可。22.(1)王安石認為善于理財者,可以不增加捐稅卻使國庫充盈;司馬光認為所謂善于理財者,不過是巧立名目,在百姓頭上增加捐稅。(4分)(2)王安石認為免役法最重要。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減輕了農民的勞役負擔,利于發展生產。(4分)(3)①觸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對;②執行過程中用人不當,引起民間不滿;③宋神宗在變法后期的動搖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勢。(6分)【解析】試題分析:第(1)問,從材料當中司馬光認為“善理財者,不過頭會箕斂爾。”王安石認為“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可見,王安石認為善于理財者,可以不增加捐稅卻使國庫充盈;司馬光認為所謂善于理財者,不過是巧立名目,在百姓頭上增加捐稅。第(2)問,從材料中“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可見王安石認為免疫法最重要;聯系史實可知,免疫法是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宮府雇人承擔,不服差役的民戶則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免役錢。這一措施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減輕了農民的勞役負擔,利于發展生產。第(3)問,從漫畫中“保守派趁機大做文章”“打著變法的旗號反對變法”“流民圖”說明,變法觸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對;執行過程中用人不當,引起民間不滿;宋神宗在變法后期的動搖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勢,導致變法最后以失敗告終。考點:王安石變法點評:歷史漫畫類題的一般解法。歷史漫畫類題對學生的考察比較全面,是近幾年高考選擇題考查的新趨勢。解答漫畫類題目時可以運用“一析二聯三解”的方法:“析”即通過對漫畫畫面的觀察,分析漫畫的本意,引申說明漫畫所蘊涵的寓意。“聯”即聯系教材,看看漫畫反映的主題與教材中的哪些知識點相聯系,找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肝膽胰外科護理查房:MDT模式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 初中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紅河谷教案
- 工人工資培訓
- 七年級地理上冊 3.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學設計3 (新版)新人教版
- 九年級英語上冊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A(3a-3c)教學設計(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 3.2.2 山地之國 教學設計
- 六年級體育上冊 講究儀表美教學設計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集體備課教案
- 《百分數的應用(四)》(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
- 安徽省銅陵市第十五中學等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聯考試題
- x-y數控工作臺機電系統設計
- 北京中醫藥大學個人自薦信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電子物證專業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公司清算報告計劃工商局版
- 欣賞 牧童短笛
- T∕CADERM 3035-2020 嚴重創傷院內救治流程和規范
- 臍血分血及CIK細胞培養流程
- LNG站、槽車事故案例
- (完整版)螺絲分類命名及編碼
- 水利水電工程畢業設計---水閘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