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WS/T 207-201 大骨節病X線分型分度判定》是中國衛生行業標準之一,專門針對大骨節病(又稱Kaschin-Beck病)在X射線影像上的表現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分級。該標準旨在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統一、規范的診斷依據,以提高疾病識別與評估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根據這一標準,大骨節病主要影響人體四肢長骨末端及關節區域,尤其是手足部位的小關節。其特征性改變包括但不限于干骺端增寬、硬化以及指(趾)間關節間隙變窄等現象。標準中將病變程度劃分為輕度、中度與重度三個級別,并且對于每個級別的具體表征都給出了明確說明:

  • 輕度:表現為輕微的骨骼形態異常或早期病理變化,如干骺端出現輕微軟化跡象但未見明顯變形。
  • 中度:存在較為明顯的骨骼結構改變,例如干骺端顯著增寬、不規則或者有輕微的關節面破壞。
  • 重度:嚴重的骨骼畸形與功能障礙,可能伴有廣泛的軟組織腫脹、關節強直等情況。

此外,《WS/T 207-201》還提供了關于如何通過X光片來判斷患者所處的具體階段的方法論指導,強調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觀察的重點區域及其相應的變化特征。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對該疾病的篩查能力,也為后續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了科學依據。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廢止
  • 已被廢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1-11-14 頒布
  • 2002-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WS/T 207-2001大骨節病X線分型分度判定_第1頁
WS/T 207-2001大骨節病X線分型分度判定_第2頁
WS/T 207-2001大骨節病X線分型分度判定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WS/T 207-2001大骨節病X線分型分度判定-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C61W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207-2001大骨節病X線分型分度判定TypeandScaleonX-raysingsofkashin-Beckdisease2001-11-14發布2002-05-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

WS/T207-2001前本標準在GB16003—1995《大骨節病診斷標準》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大骨節病X線研究進展,結合流行病學、病理學和國外在OA分度等的新認識編制而成。本標準將大骨節病劃分為活動型、非活動型和陳舊型三個類型,并將大骨節病累計出病變的輕、中、重程度,為群體、個體病情的活躍與嚴重程度的判定和防治效果評估提供依據。本標準由衛生部全國地方病防治辦公室提出。本標準由衛生部委托技術歸口單位中國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負責解釋。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大骨節病研究所本標準起草人:李群偉、王志武、劉運起。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大骨節病X線分型分度判定WS/T207-2001TypeandscaleonX-raysingsofkashin-Beckdiscasc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大骨節病X線分型分度的標準及使用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各類大骨節病患者,包括兒童和成人。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6003—1995大骨節病診斷標準WS/T79-1996大骨節病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分型分度原則根據右手X光片各部位病交特點分型分度4大骨節病義線分型在X線水平上將大骨節病分為活動型、非活動型和陳舊型三型活動型有下列X線征者為活動型大骨節病:a)骨等徑期前,干器端先期鈣化帶輕度凹陷、毛糙、髓核或骨形態不整,脂線變窄或伴有骨小梁素亂、b)骨等徑期前,先期鈣化帶有明顯凹陷,其深度超過2mm:)先期鈣化帶凹陷、硬化,同時伴有骨端、骨飾或腕骨的改變。4.2非活動型具有下列X線征者為非活動型大骨節病a)骨髓等徑期前,D先期鈣化帶凹陷呈修復期的雙層影像的X線征(見WS/T79):不伴有干能端改變的骨端各種X線征:)不伴有干酯端改變的腕骨各種X線征:0不伴有干髓端改變的骨端、腕骨聯合改變的各種X線征。b)骨舫等徑期,先期鈣化帶凹陷、硬化均在2.0mm以下者。4.3陳舊型干髓閉合后,有下列X線征者為陳舊型大骨節病:a)骨端軟骨下硬化、邊緣凹陷、骨費形成等X線征b)腕骨硬化、邊緣凹陷、囊樣變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