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變法一醞釀中的變革 教案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變法一醞釀中的變革 教案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變法一醞釀中的變革 教案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變法一醞釀中的變革 教案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變法一醞釀中的變革 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九戊戌變法第一節醞釀中的變革教學目標1.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特點。重點難點1.戊戌變法的背景。2.維新派的思想主張及其特點。3.如何理解康有為的“托古改制”思想。4.維新派與頑固派論戰的實質。教學方法提問法、閱讀法、討論法等。教學過程教法與學法第一節醞釀中的變革導入:展示魯迅先生的一段話,讓學生思考近代以來的有識之士提出過哪些救國救民的良方。教學:一、歷史背景;(第一框題)(一)國際局勢:表明發展資本主義已是大勢所趨。1、19世紀下半葉起世界歷史經歷兩大變局?(1)經濟上:歐美列強先后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電氣時代。(2)政治上:英國議會改革民眾獲得選舉權和參政權;英美建立文官制度,完善資運行機制。2、這說明了怎樣的問題?變革舊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潮流,從而為中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示范。(二)民族危機: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導致中華民族空前危機。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三)經濟基礎:甲午戰爭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回憶必修二的知識點)1、原因:(1)發展資本主義、抵制洋商洋廠成為有識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識,掀起“實業救國”高潮。(2)甲午戰敗后,列強侵略進一步破壞中國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某些客觀條件。(3)清政府也調整政策,放寬對民間辦廠限制,渝令各省辦廠。2、作用:中國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成為維新變法運動的政治基礎。(四)階級基礎: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五)思想基礎;早期維新思想對戊戌維新變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導作用。(第二框題)1、代表:王韜、薛福成、鄭觀應等。(代表著正在轉化中的資產階級新型知識分子。)2、主張:(1)認為依靠新式槍炮艦船和洋務企業,不能使中國富強。(2)實行君主立憲制度,進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3)加強國防,抵抗列強入侵,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4)發展民族工商業,與西方國家進行“商戰”。3、局限性: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也沒有付諸實踐。4、主要影響:它對戊戌維新變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導作用。二、維新變法的經過;(一)宣傳維新思想;——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1、著書立說: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第二框題)康有為梁啟超嚴復代表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變法通議》翻譯赫胥黎《天演論》亞當·斯密《原富》2、進行論戰:維新派與頑固派。(第二框題)(1)內容:①要不要實行維新變法。②要不要改封建專制制度為君主立憲制度。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2)性質:是中國新興的資產階級與沒落的封建地主階級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鋒。(3)作用:論戰進一步開闊了知識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為下一步政治斗爭作了輿論準備和思想先導3、上書皇帝:公車上書。(第三框題)(1)背景:喪權辱國《馬關條約》的簽訂。(2)時間、人物:1895年4月,康有為、梁啟超(3)內容:拒和、遷都、練兵、變法。(4)影響:公車上書使維新思潮發展成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4、創辦學會,報紙,學堂;(第三框題)(1)報紙:康梁等在北京創辦《中外紀聞》;梁啟超曾任上海《時務報》主筆,嚴復在天津創辦《國聞報》(2)學會:1895年北京成立強學會(康梁),后南學會成立。1898年,康有為成立保國會,提出“保國、保種、保教”,預示著維新高潮的即將來臨。(3)學堂:廣州的萬木草堂(康有為),后長沙的時務學堂。(4)作用:起到了啟發民智、組織力量和制造輿論的重要作用,維新思想得到廣泛的傳播。探究活動1:如何理解康有為的“托古改制”思想。(1)“托古改制”: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2)原因:①中國傳統思想深厚影響深刻;②根據國情采取的一種策略,以減少變革阻力;③說明維新派的保守、軟弱,沒有打出自己鮮明的旗幟。(3)反映的問題: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傳統思想大膽挑戰的精神,向西方學習,主張變法改革,發展資本主義的強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傳統勢力面前的軟弱。(它充分體現了說明民族資產階級兩面性。)探究活動2:維新派的思想主張及其特點。康有為梁啟超嚴復思想特點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思想。主張興民權,核心是“以群術治群”。把西方進化論學說和資產階級經濟學說系統介紹到中國,用西方思想來解釋維新變法。影響在晚清思想界產生巨大影響,梁啟超稱之為“火山大噴火”。動搖了君主專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動維新運動的發展。為維新變法奠定堅實的基礎,康有為稱他為“中國西學第一人”。維新思想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進行維新變法。【延伸拓展】①康梁思想最根本主張;②康梁思想最根本目的;③維新派的兩大目標;——政治上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思考1:甲午戰敗,列強的瓜分對中國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1)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2)民族危機的加深使國人逐漸覺醒,中國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進入高潮,也為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奠定了社會基礎;(3)外國資本的入侵客觀上也給中國帶來了現代化的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19世紀末期得到了初步發展。思考2:近代以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是怎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1)鴉片戰爭中興起“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2)洋務運動將“向西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