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節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_第1頁
第一章第二節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_第2頁
第一章第二節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_第3頁
第一章第二節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_第4頁
第一章第二節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探索揭密看圖歐洲不同地區傳統民居墻壁厚度的變化,說明其原因是什么?冬季氣溫自西向東越來越低民宅墻壁自西向東越來越厚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客觀環境,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探索2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無類似的現象?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類似的現象!第二節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陸地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海洋和島嶼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主要內容:課堂筆記:一、區域地理環境的概念1、概念:是一定區域內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總和。2、影響: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展變化1.采集和狩獵階段人類的生存地有什么特點?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如何?2.農業社會階段與第一階段相比:人類活動有什么特點?對自然的依賴有何變化?3.工業社會階段人類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城市的發展與地理環境有何關系?不同地域的城市,其發展的原因是否相同?4.后工業化階段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影響人類活動的環境因素有何變化?陸地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隨時代有何變化?這說明了什么問題?科技的進步使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逐漸變小提煉總結地理環境影響的階段性制約因素采集和狩獵階段農業社會階段工業社會階段后工業化階段

動植物分布自然地理條件礦產資源、交通便利優越的環境質量

一、陸地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一、陸地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知識梳理采集狩獵階段農業社會階段工業社會階段后工業化階段人類依賴地理環境地理環境較好地區成為農業文明發祥地①資源和自然條件結合緊密區形成工業區②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海運促成工業區環境優越地區形成高科技產業區課堂筆記1、陸地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階段性、變化性)階段人類活動分布區舉例人地關系采集狩獵階段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地區

依賴自然農業社會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大河沖積平原、三角洲、盆地四大文明古國改造環境、馴化家禽、栽種植物鶴崗撫順開灤包頭大同鞍山攀枝花大慶玉門克拉瑪依東營是何種因素使東營村變成東營市?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約翰內斯堡匹茲堡休斯頓伯明翰曼徹斯特阿伯丁工業社會資源豐富(能源、金屬),區位交通優越(道路、航道、港口)德國魯爾區、山東東營、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帶利用環境提供的資源或區位優勢發展經濟提煉總結資源工業區(城市)煤炭石油鐵礦金礦大同、開灤、撫順、鶴崗等伯明翰、曼徹斯特、匹斯堡大慶、勝利、華北、克拉瑪依、玉門等阿伯丁休斯頓鞍山、包頭、攀枝花約翰內斯堡慕尼黑高新技術產業區筑波慕尼黑思考: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區位選擇有什么特征?后工業社會環境質量優越(原因:可提高產品質量,吸引科技人員定居,提高科研效率)美國硅谷、日本九州、英國蘇格蘭、德國慕尼黑、北京中關村、印度班加羅爾影響環境質量四大文明古國是那四個?最早的農業起源地思考:四大農業文明發祥地有何優越自然條件?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地形氣候土壤河流灌溉尼羅河下游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印度河平原黃河—長江中下游陽光充足、氣溫適宜陽光充足氣候濕潤河流沖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黃河、長江農業社會階段生產活動生產對象農業生產栽培作物馴化禽獸平坦地形肥沃土壤便利灌溉適宜氣溫充足光照生長條件分布于亞熱帶暖溫帶大河沖積平原和三角洲農業文明發祥地成為課堂筆記2、早期的農業起源自然條件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地形尼羅河下游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印度河平原黃河—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陽光充足,氣溫適宜土壤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河水灌溉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長江、黃河材料:

17世紀,荷蘭劃定的領海寬度為3海里;一戰至二戰期間多數國家劃定領海寬度為12海里;本世紀60年代拉美一些國家提出200海里的領海權。(注:1海里=1.85千米)

不同階段人們劃定領海寬度出于什么目的?這反應出人們的海洋權益觀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有關概念內海:深入大陸內部,僅有狹窄水道同大洋和邊緣海相通的海,

領海:12海里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大陸架:大陸向海洋中自然延伸的部分,約到水深200m3.海洋國土的組成部分:內海、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1.《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982年通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鞏固練習二、海洋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想一想:為什么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歷史上又如何呢?古文明源于大陸內部海運發展人口和城市向沿海集中技術進步

向海洋要資源(能源、金屬資源)海洋地位的變化,使得領海成為各國政府關心的焦點島嶼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階段性海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階段性知識梳理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二、海洋和島嶼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航海技術落后階段航海技術進步以后工業化前工業化后海洋不被重視①沿海經濟超過陸地②資源開發領域拓寬經濟落后①利用港口優勢經濟發達②利用旅游資源潛力巨大③島嶼歸屬權引起重視課堂筆記3、海洋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階段性)航海技術各個階段的影響落后以海為疆界,古代文明發源于大陸內部發展(1)海洋交通發展(2)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西歐、日本、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區域)進步大陸架:石油天然氣開發海底礦產太平洋最豐富深海盆:錳結核美、日、英、德已開采三、島嶼對人類活動影響的階段性利用的領域利用的方式

工業化前

工業化后

時間利用島嶼本身

居住港口航海,對外貿易消費、旅游經濟開發,歸屬權沿海岸周圍海域

西西里島要出水

——可能引發主權爭端

意大利著名的埃特納火山經過一個來月的休息,近日又重新噴發。由于地質活動加劇,地震專家說,一個在地中海海面下沉寂了171年的火山島幾周內可能重新浮出海面,并引起世人關注,因為它上次驚世一現曾引發起一場多國領土爭端。它上次出水還在1831年,當時英國、西班牙、西西里的波旁王朝都稱它屬于自己的領土范圍,好在它挺知趣,在“露臉”當了幾個月的名星后,又隱居水下。而這次,意大利已先下手為強,率先派出潛水員在巖石頂上插上了本國國旗。當然,這次它出水后,已不可能造成上次那樣3個國家爭著要得熱鬧局面,但也說不定會有別的國家會對它提出主權要求。意大利地震學家波西奇笑著說“說不定歐盟愿意把它當成一個新成員呢!”釣魚島問題:請問日本為什么要搶占中國的釣魚島?12海里200海里12海里的領海為一個國家的領土組成部分,享有絕對的主權,不容侵犯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享有勘探、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的權利領海專屬經濟區課堂筆記4、島嶼對人類活動影響(階段性)工業化各個階段對海島的影響

以前人口稀少、文化、技術由大陸傳入

以后(1)利用島嶼港口優勢,發展商品經濟(英、日)(2)利用波浪、陽光、海島、海灘發展旅游業(3)控制島礁,確定海域的歸屬權,具政治、國際軍事意義5、歐洲的三圃制條件

地形:丘陵、平原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適合谷物生長;秋季水草豐美,適合放牧牲畜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塊植樹、一塊種田、一塊放牧案例研究地理環境與種植業、畜牧業的分化思考:

結合本案例,分析在哪些方面地理環境是農牧業發展的外部條件?在哪些方面又是決定性的條件?

西西里島要出水

——可能引發主權爭端

意大利著名的埃特納火山經過一個來月的休息,近日又重新噴發。由于地質活動加劇,地震專家說,一個在地中海海面下沉寂了171年的火山島幾周內可能重新浮出海面,并引起世人關注,因為它上次驚世一現曾引發起一場多國領土爭端。它上次出水還在1831年,當時英國、西班牙、西西里的波旁王朝都稱它屬于自己的領土范圍,好在它挺知趣,在“露臉”當了幾個月的名星后,又隱居水下。而這次,意大利已先下手為強,率先派出潛水員在巖石頂上插上了本國國旗。當然,這次它出水后,已不可能造成上次那樣3個國家爭著要得熱鬧局面,但也說不定會有別的國家會對它提出主權要求。意大利地震學家波西奇笑著說“說不定歐盟愿意把它當成一個新成員呢!”摘自2004年晶報材料一

在硫球群島以東的太平洋海域,有一個無人居住的荒涼小島------沖之鳥島,由于海水的長期侵蝕,露出海面的巖礁逐年縮小,漲潮時只有2塊礁石露出海面不足半米,不要太久,就會被海水徹底淹沒,日本政府不惜投資巨款300億日元,從1987年起用3年的時間加固了該島。日本花費巨資加固沖之鳥島材料二請問:日本為什么愿意花費巨資加固該島?(2)A.C兩處可能分布何種礦產資源ABC大陸架大陸坡海盆1、讀圖回答:

(1)說出圖中A.B.C三地海底地形的名稱(05高考)2.讀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共18分)

材料一我國約90%的煤炭資源分布在秦嶺以北地區;華北地區耕地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40%,水資源總量約占全國的6%。材料二我國是人口大國,經濟發展迅速。但在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有十幾種探明儲量不能滿足需要。材料三我國農田灌溉水的利用率為25-40%,工業用水重復使用率為20—30%。

(1)材料一說明我國的資源問題是

,其結果不僅造成運輸緊張,同時使

增高。(2)材料二說明我國礦產資源的問題是

,因而無論從現實還是長遠看,都對我國經濟的

造成很大壓力。(3)材料三說明我國水資源利用的問題是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國的

相對落后。資源分布不均資源組合不協調生產成本礦產資源相對短缺可持續發展水資源利用率低生產技術管理水平2.讀下面大陸架剖面示意圖(圖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問題:圖一:

材料二: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每年都有幾次大的漁汛(如夏季的墨魚汛)。今天舟山漁場魚汛已成為過去,該漁場水產品產量逐年下降,而且個體越來越小,漁政部門被迫采取“伏季休漁”的辦法。(1)海洋漁業資源主要分布在()海底礦產資源錳結核廣泛分布在()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2)從世界范圍來看,漁業資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區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哪些?(3)近年來舟山漁場漁汛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伏季休漁”的目的又是什么?CDA溫帶地區的沿海大陸架海域舟山漁場漁汛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人類過度捕撈和海洋污染。“伏季休漁”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漁業資源的可再生能力,提高漁業產量,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部分主要工業區A、B、C、D、E的名稱:

(2)日本鋼鐵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的主要原因:A、名古屋B、阪神C、京濱D、北九州E、瀨戶內工業區①面積狹小②工業原料和燃料都很貧乏;③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優良港灣。④二戰后,超級油輪、巨型運輸船舶和集裝箱的出現,能夠大幅度減少運費,降低成本,利用優越的海洋運輸條件,從海外運進高品位的鐵礦石和石油等工業原料,高速度發展本國工業(3)試分析日本新工業區分布的原因:老工業基地達到飽和狀態,出現“爭水、爭地、爭動力、爭公共設施,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而新區環境優美,勞動力廉價,國家政策扶持等,所以新興工業便向新區擴展。4、右圖是位于熱帶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現在有一個科研小組擬對該島進行綜合開發。島上缺乏煤、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盛行東北風,且有流速很大的河流,島上森林豐富,多溫泉。讀圖回答:(1)圖上降水量最多的地點是A、甲B、乙C、丙D、丁(2)圖中放大海灣的四個位置中,最適合建海港的是:A、①B、②C、③D、④(3)有關該島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A、可利用熱帶風光發展旅游業B、大力發展鋼鐵工業C、該島沒有發展前景D、丙處最有發展潛力的是能源是水能回顧世界和中國古代文明史,結合右圖回答問題:(1)世界(東半球)四大文明發源地各是

洲的A

、B

、C

、和

洲的D

。(2)這些文明發源地共同的特點是

文明。他們興起的共同自然條件有

。亞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非尼羅河流域創造了人類物質文明地形平坦河流中下游水源充足且土壤肥沃適宜的氣候5、該圖是某區域的示意圖,北回歸線從本區北部花崗巖和變質巖山區穿過,中部為海積平原,南部為花崗巖丘陵,奇石島上怪石林立,區內人口約28萬,縣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鎮水路經西面海灣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據以上資料,結合圖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共22分)(1)請概括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亞熱帶季風氣候,低山丘陵和平原為主,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海岸線較長,人多地少等。(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種植

;100—200米的坡地宜種植

;100米以下平地宜種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