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十)(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1.16世紀初,羅馬教廷每年從德國榨取30萬古爾登的財富,這個數目比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幾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稅額的21倍。這種現象從本質上表明()A.德意志為教皇貢獻了許多財物B.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社會地位較低C.德意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D.羅馬教廷對德意志進行瘋狂的掠奪【解析】16世紀初,德意志地區處于政治上的分裂狀態,羅馬教皇利用其分裂時機,把它當作重要的搜刮對象,從那里劫走大量財富,德意志地區的大量財富紛紛流向羅馬。【答案】D2.(2023·北京高考)1521年,德國維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對幀木板畫。其中一幅的左側是基督跪在地上為門徒洗腳;右側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腳讓跪在地上的信徒親吻。這幅畫意在()A.抨擊羅馬教廷 B.推銷贖罪券C.反對宗教改革 D.倡導宗教寬容【解析】根據題干材料,通過木板畫上基督和教皇兩種不同的做法可以看出,這一對比諷刺了當時的教皇特權。在16世紀初,馬丁·路德開啟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反對天主教特別是教皇的神權統治,故答案為A項。B項是天主教教皇為斂財而采取的一種手段,C項是天主教教皇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進行的,宗教寬容是允許個人選擇宗教信仰形式的政策,材料沒有體現這些信息,B、C、D三項排除。【答案】A3.2023年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499周年。當年馬丁·路德在《九十五條論綱》中論述了基督教徒有權閱讀《圣經》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這種思想的社會效果是()A.把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實現了人人平等C.從神學角度論證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D.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解析】16世紀的宗教改革家雖反對正統的基督教,但對神依然顯出無比的尊敬,他們判定事物均以神為絕對權威。“基督教徒有權閱讀《圣經》和理解《圣經》”說明馬丁·路德仍從神學角度論證問題,“人人都可以”體現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答案】C4.宗教改革家提出:“一個人是否能得到救贖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決決定的。”對此材料中觀點理解合理的是()A.否定教會和教皇的權威B.是馬丁·路德“因信稱義”的觀點C.符合地主階級掌握政權的需要D.反對信仰宗教,倡導自我奮斗【解析】材料中的觀點是卡爾文的“先定論”,故B項錯誤;題干信息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發家致富的要求,故C項錯誤;材料觀點并不反對信仰宗教,只是反對教會和教皇的權威,故D項錯誤。【答案】A5.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西歐各地的宗教改革各具特色,其中具有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獨立性質的是()A.德國宗教改革 B.瑞士宗教改革C.英國宗教改革 D.尼德蘭宗教改革【解析】尼德蘭在宗教改革前處于西班牙王國的統治之下,它的宗教改革具有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獨立的雙重性質。【答案】D6.赫·喬·威爾斯認為:“他們反對教皇不是因為他是世界的宗教領袖,而是因為他不是這樣的領袖;因為他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見,宗教改革從本質上說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爭 B.反君主的農民戰爭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爭【解析】題干材料“因為他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說明了宗教改革的本質是一場反封建的政治斗爭,宗教改革并不是農民戰爭,故選D項。【答案】D[能力提升]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馬丁·路德提出“因信稱義”說。他認為,靈魂得救只須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煩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會或行善,更不靠贖罪券。材料二卡爾文主張“信仰得救”。他認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與否取決于上帝預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為“選民”和“棄民”;選民發財致富,萬事順利,死后進入天堂,棄民則相反。(1)根據材料一、二,馬丁·路德和卡爾文的基本主張的共同點是什么?他們為什么要提出這一與天主教會不同的思想?(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卡爾文的宗教改革與馬丁·路德主張的不同之處。【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歸納得出,主張的共同點是因信稱義;第二小問,原因可以從動搖天主教會的神學統治和權威,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教會等進行分析。第(2)問,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列舉出卡爾文不同于馬丁·路德的主張即可。【答案】(1)共同點:馬丁·路德和卡爾文都主張信仰得救。動搖天主教會的神學統治和權威,建立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民主教會。(2)卡爾文進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卡爾文教主張“先定論”。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節錄:5.教皇除憑自己的權柄或憑教條給予懲罰以外,既無意也無權免除任何懲罰。……86.教皇的財富今日遠超過最富有者的財富,他為建筑一個圣彼得教堂,為何不用自己的錢,而要用貧窮信徒的錢呢?材料二但當上帝看見我們以他為真實的,用我們心里的信來照他所應得的大大尊敬他,他就因我們的信也大大尊敬我們,以我們為真實的、公義的。因為信把上帝所應得的歸于上帝,所以信就生出真實與公義來;因這緣故,上帝也把榮耀給予我們的義。——馬丁·路德《基督教的自由》(1)材料一中的“86”揭露了什么史實?(2)從材料二可以看出馬丁·路德思想主張的理論基礎是什么?有什么意義?【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進行歸納概括即可。第(2)問,主張根據材料二進行歸納分析,意義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答案】(1)羅馬教會對德意志的經濟掠奪。(2)理論基礎:“因信稱義”。意義:否定了教皇的神權地位,否定了羅馬教廷支配下的天主教會存在的必要性。9.16世紀上半期歐洲掀起宗教改革運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馬丁·路德說:“世俗的世界,由寶劍統治,能夠被眼睛看到;精神世界,由恩典統治,并寬恕罪。”材料二恩格斯說:“在路德遭到失敗的地方,卡爾文卻獲得了勝利……卡爾文的教會的組織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國已經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間的王國還能夠仍然從屬君主、主教和領主嗎?當德國的路德教變成諸侯手中的馴服工具的時候,卡爾文教在荷蘭創立了共和國……”(1)下列說法不符合材料一中馬丁·路德原意的是()A.上帝建立了兩個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B.精神的世界歸上帝統治C.世俗的世界與上帝無關,歸世俗統治者統治D.上帝用恩典統治,世俗統治者用強權統治(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卡爾文對“人間王國”的貢獻。(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馬丁·路德的歷史局限性。【解析】第(1)問,解答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中“兩個世界”的理論。馬丁·路德認為上帝建立了兩個世界,精神世界歸上帝統治,世俗世界由世俗統治者用強權維護統治。第(2)問,根據材料“卡爾文的教會的組織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型材購銷合同、預制混凝土購銷合同及建筑施工設備租賃合同
- 2025年注冊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題目
- 格式合同法試題及答案
- 八年級下冊Reading教學設計
- 湖北省武漢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專題練習(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光電工程師考試復習策略建議試題及答案
- 會考物理試題講解及答案
- 提升2024西醫臨床考試成績試題
- 2024九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7 English for you and me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學設計(新版)外研版
- 搏擊基礎測試題及答案
- 肺占位性病變查房
- 帶著思考去工作
- 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效果實踐檢驗報告
- 提升員工的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
- 第三章 裝配式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工藝
- crystalball模擬基礎教程課件
- 夏商周考古-鄭州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上海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社區養老問題調查報告】
- 公文筐測驗(案例題解示范)
- 外科學骨與關節化膿性感染
- 口腔一般檢查方法口腔一般檢查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